第一篇:儿科门诊工作制度
儿科门诊工作制度
1、在医院分管领导下开展门诊工作,儿科主任应加强对本科的业务技术指导门诊工作。
2、儿科参加门诊工作的医务人员,在医务科或门诊部统一领导下进行工作。人员调换时,应与医务科或门诊部共同商量。
3、门诊排班必须安排好。
4、对两次复诊仍不能确诊的疑难病症,应及时请上级医师会诊。
5、对病人要进行认真检查,按照门诊病历书写规范书写病历。
6、门诊检验、放射等各种检查结果,必须做到准确及时,医师要加强对治疗室的检查指导,必要时,要亲自操作。
7、门诊有等待就诊病人出现病情变化的抢救方案和急救措施,对高烧患者、重病患者,应当优先安排诊治。
8、加强检诊做好分诊工作,严格执行消毒制度,防止交叉感染,应建立传染病诊室,做好疫情报告。
9、门诊工作人员要做到关心体贴病员,态度和蔼,有礼貌,耐心地解答问题尽量简化手续,有计划地安排病院就诊。
10、门诊应经常保持清洁整齐,改善候诊环境,加强候诊教育,宣传卫生防病知识。
11、门诊医师要采用保证疗效、经济便宜的治疗方法,科学用药、合理用药、尽可能减轻病员的负担。
12、根据季节及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设置相应专业的传染病门诊。
第二篇:儿科门诊工作制度
儿科门诊工作制度
1、在分管院长的领导下,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全面负责科室门诊诊疗、科研、教学任务。
2、实行手诊负责制,坚守工作岗位,不得擅离职守,随时观察患者,认真查诊,及时治疗。
3、热情接待患者向患者家长详细询问病史,全面体格检查,正规书写门诊病历、填写各种申请单,填写门诊日志,按规定及时填报传染病卡片,发现疫情及时报告。
4、科主任负责检查各级医师病历书写、合理用药和转科、会议等事宜。
5、对就诊患者及时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如遇疑难病例不能确诊或疗效不显著时应及时请示上级医师或上报进行会诊。
6、负责指导进修医师和带好实习医师,认真记录各种医疗文件,杜绝差错事故。
7、做好科内空气、物体表面、地面及医疗废弃物的消毒及处理工作,防止和控制院内交叉感染,一旦发现传染病患者,立即采取隔离等相关措施。
第三篇:儿科门诊制度
儿科门诊工作制度
1.医院由一名分管院长分工负责、科主任协助领导本科的门诊工作,加强对本科门诊的业务技术指导。
2.参加门诊工作的医务人员,在门诊办公室领导下进行工作,门诊医护人员要派有一定经验的执业医师、注册护士担任。人员调换时,应与门诊办公室共同协商。
3.门诊医生要坚持首诊负责制,遇有疑难危重病员或两次以上复诊仍不能确诊者,应及时请上级医师或专科会诊。
4.门诊医师对患者要认真检查,简明扼要,按《病历书写规范》准确记录病历。主治医师应定期检查门诊医疗质量。
5.门诊医师要采用保证疗效、经济便宜的治疗方法,合理检查,科学用药,尽可能减轻病员的负担。
6.对基层转诊病人要认真诊治,在转回基层时要提出诊治意见。转上级医院的病人,要简要介绍病史、病情及诊治经过,转诊前应与转往医院科室做好联系工作,备好液体、监护等。
7.门诊检验、放射等各种检查结果,必须做到准确及时。8.做好预检、分诊工作,及时合理分流病员,传染病分流至感染科。
9.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并做好疫情报告。10.发生不良事件及时主动报告。11.门诊标识清晰明白,环境清洁整齐。
儿科门诊医生工作流程
1、患者持卡就诊,门诊医师要坚持首诊负责制,做到关心体贴病员,态度和蔼。
2、对患者要耐心询问病史,认真查体,根据病情,选择适宜的临床检查。
3、依据检查、诊断结果,科学用药,规范使用抗生素,尽可能减轻病员的负担。
4、对儿科急症要快速做出诊断和救治措施,并对患儿的病情及救治措施进行准确的临床评价,尽量做到及时恰当的救治患儿。
5、按《病历书写规范》填写门诊病历,要求简明扼要,准确完整,主治医师应定期检查门诊医疗质量。
6、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传染病分流至感染科,防止交叉感染,并做好疫情报告。
7、发生不良事件及时主动报告。
儿科门诊护士工作流程
1、在科室主任及护士长领导下进行工作。
2、负责接诊、分诊病人以及开诊前的准备工作。
3、熟悉掌握专家坐诊时间,热情接待每一位就诊患儿及家长。
4、负责诊疗室、活动室的整洁、安静,维持就诊秩序。
5、做好预检分诊工作,对危重患儿优先安排就诊,发现病情变化,立即配合医生处理。
6、经预见为疑似传染病患儿的,应将病人分诊至诊室就诊,同时针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7、预检为传染病患儿的,做好相关登记工作,将患儿转诊到具备传染病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诊疗。
儿科门诊医疗质量管理
一、质量管理小组 组长:黄河青 成员:须黎军
二、工作制度
1、带领科室人员认真学习质量管理标准。
2、带头执行检查督促科室人员,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认真执行质量管理标准。
3、结合本科室情况,每月定期检查质量标准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按照院质量检查综合评分、划等情况,奖罚兑现到具体责任人。
5、根据院质量检查评价反馈情况,拟定进一步加强质量管理措施。
儿科门诊医疗安全管理
一、医疗安全管理小组 组长:楚云路 成员:潘琳、王伟
二、安全措施
1、强化医疗安全意识,加强医患沟通。
2、建立健全患者识别制度、医嘱查对制度、三查七对制度,并在工作中认真执行。
3、医生开具处方应根据配伍禁忌表,确保药物的配伍安全。
4、护士在注射剂医嘱时,应根据配伍禁忌,认真核查,确保药物安全注射。输液过程中科学调节输注速度,积极预防输液反应。
5、严格执行特殊情况下医护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程序,保证正确执行医嘱。
6、严格执行手部卫生管理,减少院内感染。
7、鼓励主动报告医疗不良事件。
儿科门诊各级医师岗位职责
一、科主任职责
1、在院长领导下,负责本科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及行政管理工作。
2、制定本科工作计划,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
3、领导本科人员对病员进行医疗护理工作,完成医疗任务及上级指令性工作。
4、组织全科人员学习、运用国内外医学先进经验,开展新技术、新疗法,进行科研工作,及时总结经验。
5、督促本科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严防并及时处理差错事故。
6、确定医师轮换、值班、会诊、出诊。组织领导有关本科对业务相关科室的技术指导工作,帮助相关医务人员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7、参加门诊、会诊、出诊,决定科内病员的转科、转院和组织临床病例讨论。
8、领导本科人员的业务训练和技术考核,提出升、调、奖、惩意见。妥善安排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工作,组织并担任临床教学。
二、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指导全科医疗、教学、科研、技术培养与理论提高工作。
2、亲自参加指导急、重、疑难病例的抢救处理与特殊疑难和死亡病例的讨论会诊。
3、指导本科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做好各项医疗工作,有计划地开展基本功训练。
4、担任教学和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工作。
5、定期参加门诊工作,完成会诊、出诊任务。
6、运用国内外先进经验指导临床实践,不断开展新技术,提高医疗质量。
7、督促下级医师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医疗操作规程。
8、指导全科结合临床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三、主治医师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和主任、副主任医师指导下,负责本科一定范围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工作。
2、具体参加和指导住院医师进行诊断、治疗及特殊诊疗操作。
3、掌握病员的病情变化,病员发生病危、死亡、医疗事故或其他重要问题时,应及时处理,并向科主任汇报。
4、参加门诊、会诊、出诊及值班工作。
5、检查、修改下级医师书写的医疗文书。
6、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
7、组织本组医师学习和运用国内外先进医学科学技术,开展新技术、新疗法,进行科研工作,做好资料积累,及时总结经验。
8、担任临床教学,指导进修、实习医生工作。
四、临床住院医师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和主治医师指导下,根据工作能力、年限、负责一定数量病员的医疗工作。
对病员进行检查、诊断、治疗,开写医嘱并检查执行情况。
3、及时向主治医师及时报告诊断、治疗上的困难以及病员病情的变化,提出需要转科或出院的意见。
4、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亲自操作或指导护士进行各种重要的检查和治疗,严防差错事故。
5、认真学习、运用国内外的先进医学、科学技术,积极开展新技术、新疗法,参加科研工作,及时总结经验。
第四篇:儿科门诊工作计划
2018年工作计划
儿科是一支充满活力,爱心,刻苦钻研的年轻队伍。在院各级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儿科迅速发展,各项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新的一年里,为加快儿科发展的步伐,全面提高儿科护理工作水平。特拟定2018年工作计划: 一.加强护理质量管理。1.完善护理质量考核标准。
2.充分发挥质控员的作用。协助护士长不定期进行检查和考核。将检查和考核结果及时反馈并提出整改措施且作为个人奖惩评优的依据,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二. 加强在职教育,提高专科护理水平。1.科室制定详细的培训及考核计划并落到实处。2.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3.继续在职护士教育的培养。
三. 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高服务质量。1.培养护理人员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观念,把病人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病人的需要作为第一需要,把病人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病人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加强主动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在进一步规范护理操作的基础上,提高护患沟通技能,从而促使护理质量提高,确保护理工作安全、有效。
2.注重收集护理服务需求信息,通过了解回访意见、与住院病人的交谈,发放满意度调查表等,获取病人的需求及反馈信息,经常听取医生的意见及时的提出改进措施。
2018年12月30日
第五篇:儿科工作制度
儿科工作制度
1、在院领导的统一领导下,完成院内下达的工作 任务。
2、各类人员按照各自的岗位职责,尽职尽责完成本职工作任务,杜绝差错事故。
3、严格遵守院内的各种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各项医疗技术操作常规,热情接待患者,态度和蔼,工作认真负责,不推诿病人
4关心病员健康,做到详细询问病史,细心检查,正确诊断,合理处理,遵守病史书写制度及处方书写规定。
5、积极宣传科学育儿知识,认真开展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工作,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6、认真做好传染病的管理和报告工作,严格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如遇传染病人,及时转诊,防止交叉感染。
7、做好有关资料的记录、登统、上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