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用兴趣开启学生的写作之门
用兴趣开启学生的写作之门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即听、说、读、写的能力。而其中写的能力最能表现出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所以,我们语文教师都很重视学生的作文训练。但是,一提到写作文,不少学生就唉声叹气,眉头紧皱。他们为什么会谈“文”色变呢?恐怕主要原因是缺少兴趣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有了兴趣,再难的事也乐于去做。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我在日常教学中主要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用心观察生活培养写作兴趣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的“米”在哪里呢?在生活的实际当中。生活是作文真正的源泉。大千世界,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在每个人的眼中,更是异彩纷呈的。只有用心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才能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那些一提到写作文就唉声叹气的学生,正是“巧妇无米”呀!作为语文教师要责无旁贷地引领孩子们找到作文的“米”。为此,我开展了有趣而有效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1.回味生活,感受生活
我利用每周星期三、五两天中午坐班时间开展“放电影”的活动。“放电影”就是要求学生闭上眼睛把近两三天经历的事情或看到的现象在脑海里演一遍,然后进行小组交流,再以小组为单位推荐本组讲事例,生动、有意义的进行全班交流,这一活动刚提出,同学们就跃跃欲试,一个个讲得眉飞色舞,神采飞扬。有的说:“昨天放学路上,我有一个意外的收获。经过小溪边时,我想看看水中有没有小鱼,却突然发现一双钳子对着我,向我挑战。仔细一瞧,是一只可爱的小螃蟹。今天,我把它带到教室里做客来了。”说着就举起了养蟹的瓶子。“不过,放学后我就把它送回家,它的爸爸妈妈一定很着急。”还有的说:“曾宇昊抖空竹的本领太高超了,不仅会玩‘猴子上树’、‘翻跟斗’,还会‘炒菜’、‘高空抛接’。我一定要拜他为师,向他学本领。”又一位同学说:“爆笑漫画里的阿衰太有才了。自己尿床了,还配着写了一首诗。”说着就有声有色地读起来:“常记每天日暮,喝水直到胀肚。几回梦周公,尿到床铺各处!呜呼!呜呼!老妈勃然大怒!”听着他们尽情地讲述,我想:他们已经找到作文的“米”了。
2.观察生活,描写生活
学生们有了“米”,又该怎样把“生米”煮成“熟饭”呢?于是,我利用课间向学生提出一些千奇百怪的问题:野草会害羞吗?鸡妈妈带着的宝宝里也会有小鸭吗?蚕是怎样吐丝,又是怎样变成飞蛾的呢?你听说过狗妈妈哺育小松鼠吗„„听到这些问题,同学们都睁大了好奇的眼睛。还有的同学兴奋地说:“听说过,我还在电视里见过。”“我还养过蚕呢!”于是,他们七嘴八舌地说着自己的见闻,其他听的同学也都开心地笑着。从孩子们好奇的大眼睛和开心的笑声中,我感悟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于是因势利导,让他们从我提出的问题中选一个自己熟悉的话题,每日进行观察,并写出观察日记。观察时要求学生仔细,要抓住事物的形状色彩,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经过一年的坚持不懈,学生的作文进步很大。我们班宋佳丽同学一年前一提到作文就愁眉苦脸,现在也爱上了作文。请看她的作文片段:小狗毛毛又开始照镜子了。它两只前爪按在镜子上,左看看,右瞧瞧,高兴地摇着尾巴。看着镜子里的新“伙伴”,用舌头舔了舔,谁料“伙伴”也伸出了舌头。毛毛“汪汪汪”地叫,“伙伴”也不甘示弱地张开了嘴巴。毛毛吓了一跳。这可把毛毛气极了,后退了几步,又箭一般向“伙伴”冲去。只听“哐当”一声,毛毛的头撞到了镜子上。小毛毛“嗷嗷”地钻进妈妈的怀里,好像在说“疼、疼”,看着毛毛那样,我们全家人都笑得前俯后仰。文中的毛毛真可爱,小作者能把它描写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这与她细心观察生活是分不开的。我班的孩子养蚕后也有收获。写道:蜕皮后的蚕儿漂亮多了!白白胖胖、柔软而富有光泽的身子,好像穿上了一件雪白的衣裳。头上的皱纹,像80岁老人的脸,背上还有一根长长的筋,总是一闪一闪的,像闪光灯似的。全身大约有9节,每一节的两侧都有芝麻似的黑点。脚上有许多细小的毛,毛有“吸引力”,可以使蚕爬上90度的陡壁,就像一个优秀的攀登者。小小的蚕被学生们当成了宝贝,他们很乐意养并观察,所以描写得真实而生动。要想写出好文章,除了留心生活,还要增加自己的课外阅读量。
二、开展课外阅读提高写作兴趣
古语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广泛涉猎,才能开阔视野,才能达到“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境界。因此,在课外我不仅向学生推荐了我国的四大古典名著,还结合我校正在开展的“中华经典诗词天天读”活动,引导学生背诵经典诗词,感悟经典词句。经典词句中那优美的意境令学生浮想联翩,那真实的感受让学生想一吐为快,自然就引发了他们写作的欲望。学生在诵读《约客》这首诗时,从“有约不来过半夜,闲敲棋子落灯花”这句诗中,联想到诗人赵师秀此时此刻的复杂心情,于是欣然提笔。
我班的郭铭同学这样写道:“夜已深,人已眠,我还在无尽地等待。心有所失、惆怅万分,我的客人会来吗?也许再过一会儿,就有轻轻的敲门声响起了。再等等,再等等„„
还是没有敲门声,只有那蛙声、雨声在乱了节奏地跳舞。篱门之外,看来不会有脚步声了。我握了一枚棋子,轻敲棋盘,落子的余音有节奏地混杂了雨声,而蛙声已停。此时,灯油将尽,烧残的灯芯化作飞花,慢慢地落下、落下„„
今夜,只有我一个人独自度过。如此美妙的夜色,雨声、蛙声、敲棋声,装饰着漫长的等待。于是我写下了这首《约客》。
诗人那孤独、盼望、失落、惆怅的心绪被郭铭同学描写得如此到位,我想与他深刻的阅读是分不开的。
课外阅读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感悟能力,还培养了创新能力。如何思媛同学在读了杜牧的《过华清宫》后,打破了改写的常规,以独特的梦境形式,穿越时空,写下了一篇充满童心、童趣的作文。写了唐明皇派专人为宫中嫔妃运送荔枝的情节,特写了华清宫的花团锦簇、富丽堂皇。像这样一些好文章如能展示出来,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三、创建展示平台激发写作兴趣
学生写了文章后,我们还要为他们创建展示的平台,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1.校内展示
每次我批改完学生作文后,都会花一两节课的时间请同学到讲台前读自己的文章。不仅读好文章,也读一些具有生命力的佳句、好段。这样让尽可能多的人享受到作文成功的乐趣,使他们明白,写文章并不是什么难事,只要认真写,就会有成功之处。在本学期《读经典学作文》的活动中,我特设了一个展示园地,让学生把自己的佳作在园地中展示出来,并且每周评选出5位“最佳生活有心人”,对写作能力弱的同学则加以鼓励。除了班内展示,还可扩大范围。对那些有较高欣赏价值的作文,我们要及时推荐给学校广播站,或编辑成册,在校内传阅,扩大习作者的社会影响,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
2.校外展示
我们要积极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作文竞赛活动,并且力争获奖,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如果老师也能写点文章并发表,那对孩子们来说是更大的激励。记得2007年,学生们听说我写的课程故事在《江西教育》期刊上发表了,全班都报以热烈的掌声,他们还表示也想发表文章。
我想,这时的学生已经对写作充满了浓厚的兴趣,老师再辅以技法的点拨,学生的作文水平一定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第二篇:用勤奋开启梦想之门
生命因有梦想而精彩
初一(2)班
王淼淼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我是初一(2)班的王淼淼,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生命因梦想而精彩》。
同学们,在人生的旅途中,你认为谁是你最好的伙伴?有人说说财富;有人说是朋友;有人说是亲人。对,它们都是我们的伙伴,但我说人生最好的伙伴是梦想。
如果说梦想是一棵常青树,那么,浇灌它的必定是出自心田的清泉;如果说梦想是一朵常开不败的鲜花,那么,照耀它的必定是从心中升起的太阳。太阳与清泉,交相呼应,而我们的生命,也会因为有了梦想而变得更加精彩。
梦想是执着,它永恒持久;梦想是坚韧,它顽强不屈。有这么一个人,小学三年级便被迫辍学,认识的汉字也不多,他每天往返于家和图书馆之间,即使深夜他勤奋的身影依然清晰。他日复一日的坚持写作。汗水与泪水铸就了他的成功。他就是著名的童话大王郑渊洁。当所有人都对他表示不屑时,他没有退却;当所有人都对他嗤之以鼻时,他依然坚定,他只是很单纯的爱写作,他所做的一切,只为了心中那个作家梦。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他付出了多少努力,一个人,一本杂志,十三年。他笔下的贝克与舒塔给了无数孩子童年的快乐。他的梦想成就了他的人生,他的梦想,给孩子们美丽的童话。郑渊洁的生命因为有了梦想而精彩。
梦想是希望,它永不凋零;梦想是彩虹,它绚丽辉煌。人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又有多少人能够面对挫折,仍然坚挺着呢?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出生在一个清贫的家庭,自小就十分好强,参加总统竞选多次,均以失败告终,那段时间他几乎崩溃,有一天他在窗户边看到初升的太阳,恍然大悟,决心振作起来。在林肯心中,当总统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是他一生的梦想,这条路很艰辛,当他面对挫折的时候,他没有放弃。正是梦想激励着林肯,在一次次失败后再次崛起。他所做的一切,只为了心中那个总统梦。他成功了。在他的领导下,美国人民走向了更加自由,更加幸福的生活。林肯的生命因为有了梦想而精彩。
梦想是意志,它要靠鲜血浇灌;梦想是拼搏,它要靠汗水酿成。在我心中有一个坚强的身影,她就是舞蹈家邰丽华,在她两岁那年,因高烧而失去了听力,难以想象她当时的寂寞与痛苦,在她婀娜的舞姿背后,她付出了比常人多好几倍的辛苦。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她说她爱舞蹈,虽然没有音乐,但是她用自己的心去伴奏。她是舞台上一株美丽的奇葩。她从不叫苦叫累,只是默默坚持着。她所做的一切,只为了心中那个舞蹈梦。她成功了。《千手观音》震慑了所有人的眼睛。邰丽华的生命因为有了梦想而精彩。
郑渊洁的梦想,给了自己一个成功的人生,给了孩子们快乐美好的童年,林肯的梦想,肯定了自己,给了美国人民自由幸福的生活,邰丽华的梦想,充实了自己的人生,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人。他们都是我的榜样,作为一名当代的中学生,我也有我的梦,为了考上理想的高中,我今天站在这里,为了考上理想的高中,我会像他们一样努力拼搏。为了我的梦,为了家人的梦,我每天埋头刻苦,脚踏实地,勤学好问,不断提高。“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相信:我努力,我进步;我相信:我勤奋,我成长;我相信:我拼搏,我成功。
同学们,只要我们努力,只要我们勤奋,只要我们探索,就一定能用辛勤和汗水铸就美丽人生!
同学们,只要我们顽强,只要我们拼搏,只要我们付出,就一定能用勤奋和付出浇开知识之花!
为了梦想而努力吧,这样,你的人生会更加精彩!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第三篇:用爱开启成功之门
用爱开启成功之门
摘要:对于教育工作者爱是永恒的主题,热爱学生,关心学生,严格要求学生才是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爱是教师赋予学生一切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成功的教育。教育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教师用真诚的爱改变了学生消极的自我观念和自我形象,使他们恢复了自尊心,增强自信心,树立了的理想目标,有了奋斗的勇气和力量,成为一个生活的强者,这就是教育的最终结果,就是爱赋予教育的成功的巨大效果。
关键词: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教育就不会成功。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首唱红大江南北的歌曲,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爱是一种看不见的力量,它将人们紧紧地拧在一起。在爱的海洋里,我们克服了一个个困难,度过了一道道难关,是爱让我们这个大家庭更团结、更和谐。
在教育这个大舞台上,教师的爱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金钥匙。所有学生,无论是智商高的还是智商低的,无论是家庭条件好的还是家庭条件差的,无论是安静听话的还是调皮捣蛋的,都十分需要老师的爱。老师的爱是开启成功之门的盏盏烛光。著名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奇说过这样一段话,我至今想起仍颇为感动。他说:“从早到晚我一直生活在他们中间,我的手牵着他们的手,我的眼睛注视着他们的眼睛,我随着他们流泪而流泪,我随着他们微笑而微笑。”大教育家的一番话,让我们倍受感动,这也说明,爱是教师赋予学生一切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能让无数的少年英雄更健康地成长。在我们的青少年中,有一批成绩优秀,才华出众的学生,对这些学生,教师的爱心要特别表现在锤炼其意志、帮助其心理得到健康成长方面。对有些有生理缺陷或家庭贫寒的学生,老师的爱特别表现在关心和体贴上,使之摆脱自卑、增强信心和勇气。孔子对学生的体贴入微、关怀备至,学生对他情深谊厚、终身难忘,听其言,信其道,使这位古代的教育家门下有弟子三千之多,达到了教育的空前成功。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何用爱心去开启成功之门,结合我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仅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教师的爱是协调师生关系的桥梁
很多学生在入学以后,与家庭的关系开始减弱,与学校的关系开始加强。在人际关系上,与教师和同学的关系日益密切。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成了学生最关心的问题,每个学生都会不自觉的做出自我评价:“我是班里的好学生,老师喜欢我。”“我思维不敏捷,学习一般,老师不喜欢我。”等等。学生的种种评价来源于教师,他们通过教师的语言行动,认识自己的对与错,从而形成自我评价,这种评价有积极向上的一面,也有消极走下坡路的可能。如我带的班里,有一个叫李蒙桓的同学,三年级时,我接触到他,他个头不大,很调皮,但话语不多,通过作业批发,发现学习很差,作业中错字连篇,很多字缺撇少捺,字迹潦草,看不清。于是,我就从主观上找原因,他家只有一个男孩,父母非常溺爱,对他要求不严,原来教他的教师对他也有些放松,自己小不懂事,久而久之,成绩越来越差,自己也放纵了自己。病因找到了,我就主动与其交谈,让他认识什么是真正的爱,在此基础上,我采用了鼓励式的爱。只要有点滴的进步,就及时表扬鼓励,使他的错别字大大减少,作业按时完成上交,成绩也由原来的一位数居然考了43分,如果没有爱的沟通,哪能取得可喜的进步。所以,教师要准确的把握住学生反馈的信息,正确使用教师之爱,搭建师生沟通的桥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在老师的眼中,我们每一个学生都是一样的,我们身上都有闪光点,都有值得老师去爱的地方,从而融洽师生关系,达到教育的目的。
二、教师的爱要用服务的方式来表达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蜡烛,是园丁等等,这些都是社会赋予老师职业的崇高评价,同时也是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的要求。老师要像商品行业那样,将“为顾客服务”融进“为学生服务”之中去。教师再不能像以前那样高高的站在讲台上,指手画脚,把学生当成工具来调用,而应用服务的心态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要充分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思想,用最优惠的服务,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上进心,让自己的“商品”使学生乐意购买和接受。课外辅导、上门家教、促膝谈心等都是爱的服务方式,只有把这种方式纳入自己的实践中,才能使自己立于竞争激烈的不败之地,才能使自己从事的事业更加光荣而崇高。
三、用心去爱是学生自强不息的强大动力
一名教师真诚的去爱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会让学生感到内心的温暖,产生精神力量,促使其前进,接受教育。美国的一名教育家曾经做过一次试验,他从某小学的学生中选出了几个组,并宣称对这些学生进行“发展预测”,之后,把优秀的学生名字告知有关老师。其实“发展预测”只是摆架子,而优秀学生的名字也是随意指定的,通过老师的言行、态度等把老师的爱和期望的情感微妙的传给学生,使学生在老师的期盼中看到了自己的潜能和价值,使他们更加自爱、自强、奋发向上,力求不辜负老师的期望,最终取得进步。可见,学生的成长和进步与老师的爱有着密切的关系,老师对他们的爱和热切的期望可以产生巨大的动力,促使学生进步、向上、自强不息。
四、用心去爱,是达到理想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径
教师只有用心去爱才能让学生信赖,才能使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学生对教师采取的态度,和他对学科的兴趣,学习成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喜欢的老师,他的学科就容易引起学生兴趣,学习格外努力,成绩就好。反之,学生不喜欢的老师,也不喜欢他授的课程,更谈不上努力,成绩也不好。学生喜欢的老师一般是关心爱护他们的老师。因此,对一些潜能生,教师更应该付出更多的信任和关爱,一点点去融化聚集在他们心灵中的坚冰,让他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一片真心,是真正的好。教育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老师用真诚的爱改变了学生消极的自我观念和自我形象,使他们恢复了自尊心,增强了自信心,树立了积极的理想目标,有了奋斗的勇气和力量。也许,他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会遇到种种困难和挫折,但有了这种勇气和信心,就能克服困难和挫折,最后成为一个生活的强者,这就是教育的最终结果。
五、师爱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爱学生就要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对于一个好老师而言,只有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点,才能引导他们成为有个性、有志向、有智慧的完整的人。教师不断地向学生施加爱,才能使学生从教师的爱中认识自己的价值,才能更加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才能使他们乐观向上,奋发进取,才会有豁达,不怕困难,战胜困难的勇气。苏霍姆林斯基说:“对孩子的热爱和关怀,是一股强大的力量,能在人身上树起一种美好的东西,使它成为有理想的人,而如果孩子在冷漠无情的环境中长大,他就会变成对美与善无动于衷的人。”因此,老师的关爱使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添加剂,只有正确的运用它,孩子才能健康的成长。
六、爱心的投入,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是老师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多年的辛勤耕耘使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达到师生情感的交流,心灵的相通,才能达到教育成功之目的。因此,教师要严格做到真诚对待每一位学生,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把爱的信息渗透到各个角落中去。站在讲台上,每一个手势,每一个眼神都希望把爱地信息传递给每一位孩子。看到他们先打招呼,先问好,学生问老师好时,一定要回一声:“你好!你们好!”这些看似简单却容易被忽视的事情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我经常和学生们讲,身份上我们是师生关系,但人格上是平等的,作为老师对学生真诚相待,用爱去做工作,做到严而有度,爱而不娇,当学生们学习上遇到问题时,我会主动帮助,当他们生活上遇到困难时,我会尽力解决,当他们有缺点错误时,我会积极引导,当他们有了成绩时,我会由衷的祝贺他们。我所做的一切源自一个“爱”字。我的爱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拥护和爱戴,当我嗓子沙哑说话困难时,他们拿来了润喉片,当我生病在家时他们又多次到家看望。就在这些小事上,我看到师爱在学生身上的表现,同时也让我感到教师工作的平凡与伟大。很多孩子都是走出母校的大门之后又回到学校找到我交流谈心,畅说着学习中的苦与乐,我也多次受到学校的表扬和群众的好评,被评为区先进工作者,推荐为县、市级骨干教师。
总之,爱是一种无穷的精神力量,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添加剂,是每一位教师展示教育风采的有效途径,广大教师应当以满腔的爱去关心、尊重学生,耐心细致的指导学生,沟通学生思想感情。我相信,用爱开启成功之门永远是成功的。
用爱开启成功之门
作者:白钦钊单位:鲁山县露峰第二小学电话:时间:
*** 2010年11月
第四篇:用兴趣推开知识之门.
天心一中
岳玲
用"兴趣"推开知识之门
—《推开歌剧之门》教学案例
教学设计:
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不喜欢听歌剧,甚至从来都不听,他们陶醉于超级女生、快乐男生、周杰伦„„,其实他们喜欢音乐,却不喜欢上音乐课,自己仔细想想,当他们听流行歌曲时,都会那么格外专注,边听边唱.我就思考一个问题,是不是每节课都要把一个知识全部讲深讲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第一节课抓住学生的兴趣是最重要的,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名为歌剧探幽,我想如果学生不知道歌剧中有宝藏,他根本就不会探幽,更何况现在的学生对歌剧不感兴趣,因此,我设计了这一节课,题目为《推开歌剧之门》,为什么用推开?就是想先抓住学生的兴趣,让她们喜欢上歌剧,发现到歌剧的魅力,为以后歌剧探幽作一个很好的辅垫。
它是经典,不可不学,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欣赏显得十分必要。教学片段I:
师:大家知道中国第一个欣赏歌剧的人是谁? 生:`````` 师:他就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的人物—乾隆皇帝,早在200多年故宫宫廷里就飘荡过一缕西洋歌剧的清音,乾隆皇帝就是中国第一个欣赏这种外来音乐戏剧的听众,并提出歌剧究竟是什么?那么,我想看看200年后的同学们上这节课,可不可以回
天心一中
岳玲
答他的问题。
导入部分同学感到新奇,中国第一个欣赏歌剧的人竟然是乾隆皇帝,积发了同学们的兴趣,抓住了他们的好奇心。
教学片段II:
师:超女冠军尚雯婕唱的《卡门》大家听过吗? 生:(异口同声)听过。
师:卡门其实是比才歌剧《卡门》中的女主角,听尚雯婕或者张惠妹唱过之后,你觉得卡门是个怎样的人物呢?有什么性格特点?
生:高贵、有气质„„
师:我们现在来看看歌剧《卡门》中的片段,分析一下卡门到底是不是个高贵的人?(欣赏)《爱情象一只自由鸟》 生:不是
师:为什么不高贵?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从动作、表情、服装、表演、音乐
师:对,卡门其实是一个放荡不羁、热情奔放的人。那么歌剧咏叹调的特点一就是可以生动地刻画人物形象。
比才《卡门》是很经典的歌剧,怎样让学生静心欣赏就必须抓住他 们的兴趣。用流行歌手的演唱作导入,学生更容易接受,从而也可侧面体现歌剧咏叹调比流行歌曲魅力、表现力、感染力要强很多。
天心一中
岳玲
教学片段III:
师:外国歌剧一般都是用美声要演唱的,大家对美声有多少认识呢?
生:很难听、很厚实、不好听„„
师:海豚音公主张靓影的歌,大家喜欢听吗? 生(同学们兴奋)喜欢,她唱得好棒。
师:好,那老师现在就推介一位自己很喜欢的歌剧演员来和她PK一下,大家来作大众评审,听完之后,你们来投票,看谁算得上“美”声---美妙的歌声、美丽的歌。
播放歌剧《魔笛》—《复仇的火焰在心中燃烧》
欣赏时,同学们都很惊叹这首花腔女高音咏叹调,歌曲技巧高超,同学纷纷在模仿,对她非常崇拜。
师:谁可以晋级?谁待定啊?
生:大家在惊叹中,异口同声地说“歌剧演员晋级,张靓影待定”。师:在歌剧中,对演员的演唱技巧要求是非常高的,这一首《复仇的火焰在心中燃烧》是莫轧特歌剧《魔笛》中的夜后咏叹调。
这一段教学,通过这一首咏叹调,使学生对歌剧演员非常崇拜,兴趣非常高,欣赏完之后都要求再听一遍,是整堂课的一个亮点,效果非常好。有的歌曲确实很好听,却没有教学意义,这样也不适合到教室上课。
教学反思:
天心一中
岳玲
1、教师的心态与观念:大家都说要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虽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简单,音乐本来就是一种情感上的体现,我觉得,作为新时代的音乐老师,我们不能一味的去排斥学生喜欢听的摇滚、流行歌曲、爵士或者喜欢的明星周杰伦、孙燕姿、林俊杰„„,这样他们会有逆反心理,其实就在他们喜欢的明星身上,我们老师也可以发掘教学素材,拿周杰伦来说,他有张CD叫《十一月的肖邦》,我们可以借此讲肖邦,歌曲《东风破》、《霍元甲》可以来讲民族音乐等,如果老师可以跟学生站在同一个平台上面学习,自己也会学到很多东西。
2、教师的选裁:一位优秀的教师如一位良医,要针对病情对症下药。教师在设计教室时,必须从学生的要求出发,按照学生的需要不断改进,一个脱离学生实际的人不能引发学生兴趣的教案,不可能成就一堂成功的课。那么对于“兴趣”二字,我认为不能盲目地去满足学生,就让其听流行歌曲,但是我们作为老师可以选择学生喜欢的同时又是有教学意义的歌曲,让他们听,把歌曲作为导入课题或者是在歌曲中挖掘教学素材都是可以的。歌剧是九年级的教材,作为普及课老师们都上过,但是按常规教学来上,其实效果并不好,所以我就查找到很多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知道他们喜欢超级女生,正好《卡门》可以用来导入歌剧,听过张靓影的海豚音感觉有点像花腔,因此,用她来导入美声,还有SHE的《斗牛士之歌》可以和歌剧《卡门》中《斗牛士之歌》一起对比欣赏等等,这样同学们会在这一些感觉离自己很近,跟她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流行歌曲中上升到学习古曲歌剧中,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天心一中
岳玲
3、教学的结构:“兴趣”本来就是一个很大范围的东西,那么老师要在“兴趣”上为整堂课作文章,在教学结构上就必须条理清晰,脉络清楚,因为作为一节课必须有理论上的知识结构,兴趣只是对讲知识而用的辅助手段,所以老师在讲课时,要有一条或几条明显的知识体系,不管用什么手段上课,主要内容还是偏离不二的,不然同学们上完课之后只是觉得很开心,但却什么也没学到,对以后的自主学习、探索学习没起到启发作用,这样的一节课也是不成功的。
天心一中
岳玲
第五篇:如何开启英语之门
如何开启英语之门
铜山县徐庄镇苑山小学马林莉
内容摘要:
三年级是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必须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让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不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启英语之门:
一、互称英文名,开启英语之门。
二、游戏教学,激发兴趣。
三、直观教学,加深印象。
四、突破难点,排除畏难情绪。
五、激励机制,创设宽松环境。
六、及时学以致用,让学生想学、乐学。
关键词:
激趣、想学、乐学
三年级是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好奇心强、模仿性强、生性好动、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短等。所以教师必须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让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不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进而爱上英语,学好英语。
一、互称英文名,开启英语之门。
“各位同学,大家好,很高兴成为你们的英语老师,我姓马,大家可以叫我‘马老师’,我们既然学习了英语,你们也可以叫我‘MissMa ’,我会很开心的。”这是我在开学第一天上第一节课时对学生讲的一段话,就是这一段话帮学生打开了英语学习的大门。第二天,就有许多学生称呼我“Miss Ma”。我大大地表扬了他们。现在学生见到我都能主动说“Good morning,Miss Ma”or“Good afternoon,Miss Ma”。当英语称呼能够不依靠意识,而是自然而然地出现在生活里,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也就被点燃了。为了让学生更自然地说英语,我给学生都取了英文名,让他们相互之间也用英语称呼。这样的要求很新鲜,学生非常愿意尝试。
二、游戏教学,激发兴趣。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子的天性是好玩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无论是字母教学、词汇教学还是句型教学,让学生在情趣盎然的游戏中学习,总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小学生在课堂里上一节课会感到疲劳,然而让
他们玩上一节课、两节课,甚至更多的时间,却不会感到疲劳。教学中,我以“猜”为主题设计了“猜东西”、比高矮、猜胖瘦等系列游戏来猜人、猜物、猜小动物,还有打电话、模仿、表演、说悄悄话等游戏取代枯燥乏味的单词、句型教学。如我在教学动物类单词时,请一位学生模仿cat、dog、bird、panda、tiger、monkey等动物的动作,其它学生猜,如猜对了就请他来做动作。巩固时又播放bird、cat、dog、tiger等动物的声音,请学生听音辨物,说出对应的动物,并做相应的动作。调动学生多感官记忆,学生学得快记得牢。学习单词时,不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是采用各种游戏进行渗透,如Pass the card、Do the action、Find your friend、Draw and colour等,玩中学,学中玩,情感奔放,其乐融融。
三、直观教学,加深印象。
直观教学生动形象,有助于学生直接感受和理解语言,通过视、听、说加深印象,强化记忆。小学生年龄小,形象思维发达,喜欢生动活泼的讲解。而英语课本中有大量表示具体事物的词汇,很适合用直观手段进行教学。如教桌、椅等实物时,我就出示实物告诉学生:This is a table/chair/desk„„教水果时,拿出一些新鲜的水果对学生说:This is an apple,That is a banana/pear,学生看到苹果、香蕉、梨子都是他们常吃的水果,当然就急于想知道他们的英语怎么说,当学习这些单词时,他们就很容易地记住了。另外在教这些单词的同时还可以加上颜色编成一首儿歌,例如:Apple,apple,apple,red apple/yellow/green apple。这些东西都有他们本身的颜色,结合起来教,可以启发学生的联想记忆,不需双语释义。
四、突破难点,排除畏难情绪。
排除畏难情绪,使学生产生乐学的体验。学习外语的难点很多,最大的难点是记忆单词。在教学中,教师可进行“适当集中”使困难迎刃而解。如在教学文具类用品时,教师可把与“笔”有关的单词“pens、ball pens、pencils、pencil boxes、pencil sharpeners”集中教学,并可告诉学生“pencil”是“铅笔”,“box”是“盒子”,“pencil”加上“box”就是“铅笔盒子”即“文具盒”。用这种拆词的方法不但能帮助学生记忆,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也培养了他们探究英语的意识,用这样的方法教学可以让学生意识到单词之间的一种天然联系,有规律可循,变机械识记为按规律记忆,有了规律,有了联系,有了比较,学生学习就会多快好省,越学越有劲,乐学的情感体验也就油然而生。
五、激励机制,创设宽松环境。
学生的学习情趣很大程度上是由教师的爱心、工作态度、教学水平决定的。同时,小学生的好胜心理比较强,喜欢通过比赛来获得老师的表扬,学生的羡慕。在英语教学中,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竞赛活动,让所有的学生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如把学生分为几个竞赛小组,小组以“red blue yellow green”或”apple pear peach orange”等名字命名,小组竞赛可以贯穿全课,也可运用于某个游戏中,也可通过角色扮演,让几组学生上台做示范表演,同学和老师当评委,看一看哪一组演得比较好。让学生展开竞争尝试成功,使其有一种成就感,从而激发兴趣,增强自信心。强化所学的语言知识,使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
六、及时学以致用,让学生想学、乐学。
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学生对新学的内容很容易产生遗忘,教学应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对学生进行巩固。创设氛围,让学生对所学内容及时巩固。教师不但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多讲英语,在课后也应鼓励学生多听、多说、多练。学完家具类单词,可以让学生给自己家里的家具帖上标签,学完水果类单词,可以让学生去水果店看看、说说,上学放学路上可以和同学说:“Hello”、“Good morning”等,在全班掀起一股学习英语的热潮。例如教师可在班上建立一个英语角,将所学内容张贴在英语角内,鼓励学生走进英语角,人人参与,无论学生说得多与少,好与差,教师都应该给予适当的精神奖励,如在英语角一栏后贴上五角形等。这样,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不仅有效地巩固了所学内容,而且进一步激发了好学上进的情感。
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艺术是无止境的。在开始时给学生创设一个欢乐、活跃的学习气氛,为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打造良好的开端。
参考文献:
1、《小学英语课程标准》
2、《 徐州教育科研》
论文编号:
徐州市第十二届 “科研杯”优秀教育教学论文封面
论文题目:如何开启英语之门
论文内容主要涉及的学科:英语学段:小学
作者姓名:马林莉出生年月:1981.6性别:女职称:小一
作者单位(全称):铜山区徐庄镇苑山小学
邮编:221123联系电话:***
个人承诺:
我承诺该文章是本人所作,非抄袭。
如若发现抄袭,同意网上公布名单,公开进行批评。
个 人 签 名
2010年 10 月 15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