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食品库房管理及建立台账制度
食品库房管理及建立台账制度
1、库房必须专人负责,为保证食品安全,人离开库房及时上锁,除保管员外任何人都不得擅自入库。
2、库房内设置食品架,原料分类摆放,贴上标记,食品原料等应距离墙壁、地面在10cm以上,以利空气流通及物品搬运。
3、购进原料必须索要该产品的合格证和化验单。
4、入库的食品要按类上架存放,做到先进先出、易坏先用。
5、出库时必须检查食品卫生质量,不得使用过期变质食品。
6、保持库房卫生清洁,物品规整,保证通风良好。
7、设置安全有效的防蝇、防鼠等设施。
8、库房管理工作未按上述规定操作,造成食物事故,将追究库房保管员和炊管人员责任。
9、库房保管员负责记录每日进货情况,并设立入货台账。
10、记录明细包括日期、品种名称、数量、金额、供应商/商家、送货单编号及送货人、收货人签名。
11、原料入货台账登记好后交由炊管人员签阅。
12、负责记录进货台账人员必须严格按照以上制度执行。
---------幼儿园
营养膳食管理制度
1、成立膳食管理小组,每月定期开会,研究伙食问题,并要做好记录。
2、伙食费专款专用,精打细算,计划开支,合理使用,每月公布伙食项目。
3、根据季节供应情况,每月制定适合幼儿年龄的带粮食谱,每周更换,食谱每周公布。
4、配置食谱原则:根据幼儿生理需求、喜好、营养学要求制定食谱,供给足量的各种营养素,并且新鲜、卫生、细软易消化,粗细粮搭配,荤素菜搭配,注意色香味俱全。
5、准确掌握幼儿出勤人数,做到每天按量供应主副食,不吃隔日剩饭菜。
6、工作人员伙食和幼儿伙食要严格分开,不能侵占儿童或伙食。
7、按时开饭,幼儿进餐时间不小于20分钟,保证幼儿吃每餐饭。
8、定期计算幼儿进食量、营养量,每季度进行一次膳食营养分析。
9、医生经常深入厨房检查食品质量及影视卫生情况。
----------幼儿园
伙食管理制度
一、幼儿伙食实行民主管理,每月开一次伙食委员会。征求各方意见,结合进食量、营养计算结果及幼儿身高、体重达标情况,讨论食谱的制定及制作等问题。
二、根据幼儿年龄提点科学制定食谱。食谱应每周更换一次,做到营养平衡、花样多。每月计算一次营养量。
三、早晨9点,保育员将幼儿出勤人数报告食堂,准确掌握幼儿人数,避免食物不足或浪费。
四、严格遵守采购、验收制度,认真登记出入库食物数量,月底盘库。库房专人负责,双人双锁出入库,手续齐全。
五、开饭时间不提前、不推后,结合不同季节,保持适宜温度,保证每餐吃饱吃好。
六、严格执行食堂“五四”制和食品卫生要求,不买腐烂变质的食物,不买三无产品。严格做到生熟分开,搞好食具消毒,搞好食品卫生和环境卫生,严防食物中毒,防鼠防蝇。
七、伙食费专款专用,精打细算、计划开支,每月结算,公布账目。
-------------幼儿园
库房管理制度
1.主食、副食分库房存放,食品与非食品不能混放,食品仓库内 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品 不得存放个人物品和杂物。
2.仓库内要定期清扫,保持仓库、货架清洁卫生,经常开窗或机械通风设备通风,保持干燥。
3.做好食品数量、质量合格证明或检疫证明的检查验收工作。.腐烂变质、发霉生虫、有毒有害、掺杂掺假、质量不新鲜的食品,无卫生许可证的生产经营者提供的食品,未索证的食品不得验收入库。
4.做好食品数量、质量入库登记,做好先进先出,易坏先用。
5.食品按类别、品种分架,隔墙、离地整齐摆放,散装食品及原料储存容器加盖密封,同时经常检查,防止霉变。
6.肉类、水产品、禽蛋等易腐食品应分别冷藏储存。用于保存食品的冷藏设备,必须贴有明显标识并有温度显示装置。肉类、水产品分柜存放,生食品、熟食品、半成品分柜存放,杜绝生熟混放。
7.冷冻设备定期化霜,保持霜薄(不超过1cm)、气足。
8.经常检查食品质量,及时发现和处理变质、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
9.做好防鼠、防蝇、防蟑螂工作,安装符合要求的挡鼠板;不得在仓库内抽烟。
----------------幼儿园
幼儿园食堂管理制度
1、托幼机构必须有儿童专用食堂,并配备要求规定的炊事人员。
2、食堂人员要遵守劳动时间,不迟到、不早退,保证按时供应幼儿开水、点心、饭菜。
3、食堂人员要分工明确,建立岗位责任制,如库房管理、采购、生食加工、烹饪操作、配餐间管理、消毒管理等,并建立食堂一日工作安排表。
4、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做到腐烂变质食物不进门,防止食物中毒。掌握科学合理的加工和烹饪方法,食品的色、香、味、形符合幼儿特点要求,做到食谱不单调、不重复。
5、严格按保健老师制定的带量食谱采购食品,不随便改量或变更食物品种,如遇特殊原因,须征得保健老师同意后方可更换。严格按照伙食费的标准采购供应,计划开支,合理使用。
6、搞好炊事员个人卫生和食堂卫生。严格掌握配餐间的消毒隔离要求及消毒柜的使用方法。
7、每日及时掌握就餐人数,按人数合理烹饪。师生伙食严格分开。炊事员不得随便吃幼儿饭菜。
8、炊事人员要经过保健营养岗位培训,取得上岗证后方可上岗。每年需要培训一次,掌握科学营养的烹饪理论,并运用到实际中去。
9、注意食堂安全,离园前检查门窗、水电、煤气是否关好,防止失窃、失火、投毒等时故发生。非食堂人员不得随便进入。
10、每周召开一次食堂人员碰头会,讨论本周工作情况和下周工作计划。每月进行一次业务学习。
第二篇:食品进货台账制度
食品进货台账制度
一、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生产日期)、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或者保留载有上述信息的票据。
二、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生产日期、保质期、购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销售日期等,运用电子台帐软件开具供货凭证,原则上凭证格式为三联,第一联存根(批发商销货台账),第二联购货单位(零售商记账凭证),第三联随货同行(零售商进货台账)。
三、实行“一票制”,指将批发商的销货凭证与零售商的进货凭证为同一种多联票据,统一格式、统一内容,合二为一,关联使用,销货和进货凭证同时作为批发商的销货台账和零售商的进货台账资料进行收集、使用和备查。
四、进货查验记录、批发记录或者票据应当真实,不得伪造,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两年。
食品索证索票制度
一、在进货时按规定向生产厂家或上级供货商索取“一照二证一报告”。即索取有效期内的营业执照、食品生产许可证、食品流通许可证等证件和质量检验合格报告。对生产厂家或上级批发企业的上述证照及时更新,以保证在有效期内。对进口食品的,应当索取进口食品的合法证明。
二、在进货时索取载有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生产日期)、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的进货票据。
三、食品索证索票后,应在指定场所显要位置予以公示,供消费者进行查询及有关部门进行检查。
第三篇:食品经营者购销台账制度
食品经营者购销台账制度
第一条食品经营者必须建立健全并严格实施食品购销台账制度,食品从哪里来,什么时间销往哪里,要认真登记入账,所记载的内容应真实准确。
第二条购进和仓储台账应当按照食品品种记载以下内容:食品名称、数量、规格、生产厂家、批号、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地、供货单位、进货时间等,为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提供可追溯依据。
第三条销售台账应当记载销售的食品名称、时间、数量、规格、食品流向等,记载不合格食品的处理内容。
第四条凡经营食品的业户,在进货时必须向供货商或生产厂家索要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检验检疫证明、发货票等相关证明材料。重要食品要将相关证明资料送交辖区的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存档备案。
第五条在采购保健食品、进口保健品、新资源食品时,同时索取卫生许可批件。
第六条在采购鲜(冻)肉类时,应当索取畜产品检验、检疫证明,或者查看胴体上是否加盖有效的验讫印章,采购进口鲜肉类及其制品时,应索取出入境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
第四篇:流通领域食品购销台账制度
流通领域食品购销台账制度
为了加强对食品进、销、存全过程的监督管理,有效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食品经营者应当建立食品登记购销货台账,详细记载购进食品产地、生产加工厂家、名称、购进日期、规格、数量、供货商及联系方式等;并妥善保存能证明购进食品真实来源的购货发票或凭证。
第二条食品批发商应当登记销售台账,记载购货商(人)名称、时间、销售食品名称、规格、数量、联系方式:食品零售商应当提供销售发票或凭证。
第三条经营者应当建立健全经销食品档案,有条件的,应当建立食品购销电子台账。
第四条购货台账和销售台账记录中涉及到加工企业的,要记录原配料的来源;涉及到奶粉等婴儿食品,除记录进货来源,数量以外,还要详细记录其销售的数量和去向。
第五条发生食品质量事故,按照购销台账或者销售凭证等证据资料,逐级追溯、追究经营者的法律责任。
第六条购销台账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两年。
第五篇:食品采购与库房卫生制度
食品采购与库房卫生制度
一、审查供货商资格,从正规渠道购买食品。
二、向供货单位索取发票等购货凭证,做到能够溯源。从生产单位、批发市场等批量采购食品的,还应索取《食品卫生许可证》、检验(检疫)合格证明。从超市、农贸市场、个体经营商户等采购的,应该索取并留存采购清单。
三、不得购买腐败变质、霉变生虫、污染不洁、有异味或《食品卫生法》第九条所规定的禁止经营食品。不得采购亚硝酸盐。
四、建立食品采购与验收台帐,入库时对食品感官性状、数量、票据等进行检查,如实记录。
五、储藏食品应隔墙离地、分类分架。冷藏、冷冻贮藏食品的温度符合要求。库房内要通风良好,有防鼠设施。
六、食品库房内不得存放有的有害物品几个人生活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