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放射科设备使用管理制度
天水市中医医院
放射科设备使用管理制度
一.按放射科医疗器械型号、规格登记,专人保养。二.科室对器械的资料保存完整,单独建档。三.经培训完全掌握仪器功能后方可使用。四.工作时要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五.定期检查,了解仪器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六.每天清洁卫生,保持室内、仪器洁净,无灰尘、无污染。
七.违反操作规程及设备管理制度规定而造成仪器损坏者,按规定进行赔偿。
八.非本机操作人员不许上机,违者对科室及有关人员进行罚款。
九.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遵纪守法。
第二篇:放射科设备管理制度
放射科设备管理制度
一.放射科设备管理、保养由技术组长负责,实行专机专人管理。
二.机房的各种标志醒目,各台机器应有规范的操作规程和运行记录。
三.保持机房内干燥整洁,禁止在机房内存放无关物品。
四.保持机器清洁,及时清理污物血渍,每天按《设备操作规程》进行一次机器的清洁工作,同时记录《设备使用交接班本》。
五.每周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减少机器故障的发生并及时掌握机器的运行情况。主要为机器清洁、安全装置、运转部件检查保养。
六.每月进行一次机器的全面检查和调整。内容包括:机房机器的清洁;机械电器部件牢固、运行准确性;平衡悬吊装置的安全:电缆电线的完好;保护地线接触良好;显示数据准确性等。保持机器处于良好的状态,确保机器设备安全、正常运行。
七〃发生故障应及时停机检查,并及时登记于《检修维护故障登记本》故障现象以便维修。
第三篇:放射科设备使用制度
放射科设备使用制度
1.使用前应详细了解机器的性能特点,熟练掌握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保证正确安全使用机器设备。
2.开机前必须检查电源质量及设备外观是否正常,严禁机器带病使用。
3.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实保障机器安全运行及被检者的人身安全;严禁过载使用,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曝光。
4.使用过程中要求谨慎细心,准确操作,不可粗枝大叶,草率从事。发现问题立即停止。
5.对新上岗医技人员及进修、实习人员应先进行设备操作培训,由技师长考核合格后方可上机操作。
6.非本科室人员使用机器设备需经科主任同意,并有本科室技术人员在场,方可使用。
7.机器设备开机后,操作人员不得擅离岗位。
8.机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故障时操作人员应立即关机、关闭电源,及时向技术组长和科主任汇报,以便及时组织检修。9.病人检查结束后及时清理机器及机房的污物,保持机器整洁。
10.每日记录机器设备的运行情况。
放射科医学影像设备定期检测制度
根据卫生部《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制定本科室医学影像设备定期检测制度。
1、新安装、维修或更换重要部件后的医学影像设备,应当经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检测机构对其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启用。
2、定期进行稳定性检测、校正和维护保养,由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检测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状态检测。
3、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检验或者校准用于放射防护和质量控制的检测仪表。
4、放射诊疗设备及其相关设备的技术指标和安全、防护性能,应当符合有关标准与要求。
5、不合格或国家有关部门规定淘汰的放射诊疗设备不得购置、使用、转让和出租。
辐射工作场所监测制度
1、按照《职业病防治法》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及《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的规定,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监测,保证仪器设备的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2、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及相关环境进行定期监测,以确保工作 场所的安全和对公众的影响符合国家相关法规、标准的要求。
3、对涉及到影像质量的放射诊疗设备的稳定性检测、状态检测 按每年一次的频率进行,以保证诊断质量。
4、检测记录、结果及检测报告应按规定存档。
5.对本院不能检测的指标,应委托有资质的上一级业务部门进行检测。
影像设备、场所定期检测制度与落实措施
一、在维护与检修过程中应注意人体与机器的安全,必须有两人在场。
二、每天早晨上班时先巡查每台机器情况,若有问题及时维修。平时坚守工作岗位,机器有故障,随叫随到,在允许的情况下,尽快修复,使之正常运转。
三、定期维修,调试设备主要参数,使用达到最佳状态。
四、使用者必须熟练掌握机器的使用程序,精心操作。
五、工作中如机器出现异常,应立即停止使用,作好记录,报告维修人员。
六、每天工作结束后,打扫机器卫生,检查有无异常情况。
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一、设备定期维护保养(每个月进行一次)
1、设备机械性能维护:安全装置检查,各机械限位装置有效性检查,各种运动运转检查,操作完整性检查。
2、设备电气性能维护:各种应急开关有效性检查,曝光参数(KV、MA、MAS)检查。
3、剂量检测:每六个月进行一次。
4、定期对CT行水模检查。
二、日常维护(每日进行)
1、开机前确保机房环境条件(温度、湿度等)要符合设备要求。
2、每日开机后先检查机器是否正常,有无提示错误等,若有反常疑点必须预先排除。
3、严格遵守机器操作规程,使用中遇到异常情况应立即切断电源,请机修人员检验、维修。
4、使用X线机和CT前,必须先预热球管后才能工作。每日工作结束后,需清洗机器上的脏物和血迹等。
放射科设备管理、保养制度
1、放射科设备管理、保养由技术组长负责,实行专机专人管理。
2、机房的各种标志醒目,各台机器应有规范的操作规程和运行记录。
3、保持机房内干燥整洁,禁止在机房内存放无关物品。
4、保持机器清洁,及时清理污物血渍,每天必须进行一次机器的清洁工作。
5、每周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和常规小保养,减少机器故障的发生并及时掌握机器的运行情况。主要为机器清洁、安全装置、运转部件检查保养。
6、每季度进行一次机器的全面检查和调整。内容包括:机械电器部件牢固、运行准确性;平衡悬吊装置的安全;电缆电线的完好;保护地线接触良好;显示数据准确性等。保持机器处于良好的状态,确保机器设备安全、正常运行。
7、发生故障应及时停机检查,记录故障现象以便维修。
放射科诊疗设备维护小组及职责
为确保X光机正常运行,特成立喜德县医院放射科设备维护保养小组:
组长: 成员:
1、放射科设备管理、保养由组长负责,孙布呷、吕林、郭朋负责平常维护、保养。
2、在维护与检修过程中应注意人体与机器的安全,必须有两人在场。
3、每天早晨上班时先巡查每台机器情况,若有问题及时维修。每天工作结束后,打扫机器卫生,检查有无异常情况。
4、平时坚守工作岗位,机器有故障,随叫随到,在允许的情况下,尽快修复,使之正常运转。
5、每季度进行维护保养一次,调试设备主要参数,使用达到最佳状态。
数字化X光机日常使用维护规程
一.DR仪器注意事项
1.探测器亮红灯时,请立即关机,然后联系厂家; 2.若工作站软件出现不能关闭,可能是提前关闭硬件所致,或者其他原因,可以在任务管理器的进程中进行关闭,多次关闭不行时,请重启电脑;
3.拍片时尽量缩窗,腰椎侧位时,请让病人左手靠近探测器(即病人面向立柱);
4.请不要更改系统时间!如果更改会导致系统无法使用,对此造成的损失由当事人负责;
5.更改工作站软件设置后,请重新登陆,保证更改生效。
二、DR操作注意事项
1.只有拍胸片距离为1.8米,其余部位均为1米; 2.拍腰椎、腹部、骨盆、胸椎时需要加滤线杉;其余部位均不需要加滤线杉;
3.拍片时注意缩窗;
4.每天早上值班人员需打扫卫生,开机进入拍片状态; 5.仪器每天中午下班需要关机,下午上班后再开机; 6.晚班时间有病人时再开机,没有病人时请将整个DR系统关闭;
7.DR系统工作站电脑禁止插U盘和可移动存储设备,否则造
成的数据丢失
8.严格按照开关机操作流程操作。
三、DR开关机流程 1.打开电器柜控制开关; 2.曝光操作台开机; 3.打开UPS电源开关; 4.打开控制台工作站电脑;
5.进入软件,平时禁止使用工作站电脑玩游戏,看电影,听音乐;
6.关机顺序与上顺序相反。
四、DR软件操作流程
1.点击桌面软件标志,输入自己的用户名及密码,确认后进入软件页面;
2.点击“病人登记”,输入病人ID号,姓名,性别,年龄后,点击确认按钮,自动进入采集页面;
3.选择拍摄部位、体位及病人体型;
4.按照电脑提示的KV、MS值为参考,在操作台上选择合适的KV、MS值;
5.确认病人摆位正确到位的情况下,按曝光开关一档,待控制面板黄灯显示后,直接将曝光手闸按到底曝光后松开,等待图像出现;
6.按照实际需要裁剪合适大小的图像,点击右上角标记按钮,选择合适的标记符号,点击确认图像;
7.点击报告按钮,根据实际影像书写诊断报告;
8.点击胶片打印按钮,选择合适窗格和胶片尺寸,点击照相按钮,即可打印胶片;
9.下一个病人按上述方法2-8重复进行。
第四篇:IT设备使用管理制度
福建xx股份有限公司IT设备管理制度
线、网线等与外界联接介质与IT设备离断。
严禁上班时间使用QQ等工具从事工作无关的聊天。如有QQ等特殊工作需求的上报所在部门总经理审核,经行政部批准后,由IT管理专员执行开通并备案。严禁利用公司IT设备、网络环境等进行任何与工作无关的活动,任何情况下都严禁使用BT等严重影响公司网络带宽的P2P软件。
第五篇:设备使用管理制度
设备使用管理制度
一、目的1.1加强本公司生产设备的管理,正确、安全地使用和维护设备。
1.2安全、合理、有效地发挥设备效能,使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1.3保证设备长周期、安全稳定地运转,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二、适用范围
1.1凡本公司生产部下属车间及各部门,装备部及设备管理人员进行设备操作、使用、检查、维护、保养等各项工作,均依照本制度进行办理。
三、管理职责1、1设备主管领导
1.1.1负责事业部所有设备设施的全面管理工作,负责事业部设备采购。
1.1.2审核修改设备设施管理文书,监督各类人员设备制度实施情况,审批设备制度奖 罚。
1、2维修人员管理职责
1.2.1维修人员负责公司设备的维修工作,按维修单及时做好问题诊断与维修。
1.2.2维修人员按设备保养手册和设备说明书制订保养计划建议,并按计划实施保养 工作。
1.2.3根据库存情况提交备件采购申购表,负责备件的验收与急购备件的提交。
1.2.4指导操作工完成设备使用及简单保养工作。
1.2.5做好日常设备的巡视检查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隐患。
1.2.6负责根据备件消耗情况提交降耗及国产化建议,并逐步降低所管区域备 件消耗。
1.2.7做好预防性保养、维护工作,降低本区域停机时间及设备原因造成的报 废量。
1.2.8完成上级委派的其他任务。
1、3操作人员管理职责
1.3.1认真执行设备使用与维护相结合和设备谁使用谁维护的原则。
1.3.2单人使用的设备实行专责制,主要设备实行包机制(包运转、包维护、包检修)。
1.3.3设备使用实行定人、定机,凭证操作,主要管、线缆装置,实行区域负责制,分片包干的管理办法。
1、4设备管理人员根据需要编写《生产设备操作规程》,发放给各使用部门,同时对
相关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并进行现场考核,确认合格后方可让其操作。
四、工作标准
1.1设备使用人员为日常检查的责任人,每日负责对设备进行1次或数次检查。
1.2设备管理人员为定期检查的责任人,负责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工作。
1.3生产管理部经理、设备管理人员负责制定设备检查办法,规定定期检查的项目、内容、方法工具、周期等。
1.4设备管理人员应将定期检查的时间通知设备使用人员,并告知其必要的联络事项。
1.5设备使用人员应积极配合设备管理人员做好各项设备检查工作,确保检查工作的 效率和品质。
1.6设备管理人员应编制设备的维护保养规程,将设备的保养工作落实到具体的人员,并制定相应的考核方案。
1.7设备管理人员应提前制作好设备的保养流程卡片及润滑卡片,并准备好设备养护 的工具及用品。
1.8设备管理人员在设备使用人员上岗前应对其进行技术培训,使其掌握设备的结构、性能、操作、保养规定等,达到“三懂”(懂结构、懂原理、懂性能)、“四会”(会 使用、会检查、会维护、会排除故障)的要求。
1.9遇节假日,作业人员应清洗设备、清除油污、进行润滑及环境清理,并由设备管 理人员进行考核。
五、业务流程1、1润滑保养
1.1.1在特殊设备的日常保养中不得随意拆卸部件,特别是光学部件,应由专业的维 修人员进行保养。
1.1.2特殊设备保养中所使用的润滑品、擦拭材料及清洗剂等必须按照设备使用说明 书中的规定使用,不得随意代替。
1.1.3若特殊设备在运行中出现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机进行处理,不允许带病运行。
1.1.4在特殊设备不工作时,应将整机或关键部位罩上护罩,如果特殊设备长期停用,必须定期对其进行擦拭、润滑及空运转。
1.1.5对于特殊设备的附件及保养工具,应设立专柜妥善保管并保持清洁,防止丢失 和锈蚀。
1、2特殊设备保养的“四定”原则。
1.2.1定使用人员,此类设备的使用人员应选择技术水平高、责任心强的人员担任,并保持稳定,无故不得更换。
1.2.2定操作维护规定,由设备管理人员会同技术部根据设备的特点编制并严格执行。
1.2.3定保养计划及备件,由设备管理人员根据每台设备对生产的影响分别确定每台设备的保养计划及方式,同时保证设备维修时备件的及时供应。
1.2.4定检修人员,此类设备的维修人员应固定,以便熟悉、积累此类设备的检修经 验,从而可以快速、准确地处理问题。
六、考核标准
1.1未经领导批准,不得乱修、拆卸或配用其他人员的机器零件和工具,非本岗位作 业人员未经批准不得操作设备。(4分)
1.2设备使用人员发现设备有严重故障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上报班组长处理,班 组不能处理的,报设备管理人员进行维修,同时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2分)
1.3人员交接班时必须对设备运行状况进行交接,交接内容包括设备运转的异常情况、原有缺陷的变化、运行参数的变化、故障及处理情况等。(4分)
1.4对设备进行扫除、加油、检查、修理时,为防止他人启动设备造成意外,应有适 当的安全装置和明显标志。(6分)
1.5使用部门必须执行操作规程和使用办法,各班组长对本班组的作业人员进行设备 使用考核。(2分)
七、附件
1、本制度由斜交胎事业部编制并解释。
2、本制度由装备部会签,栗总批准发布。
3、本制度自发行之日起执行,原同类制度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