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年龄问题练习题

时间:2019-05-13 23:19: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四年级数学年龄问题练习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四年级数学年龄问题练习题》。

第一篇:四年级数学年龄问题练习题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第12讲 年龄问题

年龄问题是一类以“年龄为内容”的数学应用题。

年龄问题的主要特点是:二人年龄的差保持不变,它不随岁月的流逝而改变;二人的年龄随着岁月的变化,将增或减同一个自然数;二人年龄的倍数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年龄增大,倍数变小。

根据题目的条件,我们常将年龄问题化为“差倍问题”、“和差问题”、“和倍问题”进行求解。

例1 儿子今年10岁,5年前母亲的年龄是他的6倍,母亲今年多少岁? 分析与解:儿子今年10岁,5年前的年龄为5岁,那么5年前母亲的年龄为5×6=30(岁),因此母亲今年是

30+5=35(岁)。

例2 今年爸爸48岁,儿子20岁,几年前爸爸的年龄是儿子的5倍? 分析与解:今年爸爸与儿子的年龄差为“48——20”岁,因为二人的年龄差不随时间的变化而改变,所以当爸爸的年龄为儿子的5倍时,两人的年龄差还是这个数,这样就可以用“差倍问题”的解法。当爸爸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5倍时,儿子的年龄是

(48——20)÷(5——1)=7(岁)。

由20-7=13(岁),推知13年前爸爸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5倍。例3 兄弟二人的年龄相差5岁,兄3年后的年龄为弟4年前的3倍。问:兄、弟二人今年各多少岁?

分析与解:根据题意,作示意图如下:

由上图可以看出,兄3年后的年龄比弟4年前的年龄大5+3+4=12(岁),由“差倍问题”解得,弟4年前的年龄为(5+3+4)÷(3-1)=6(岁)。由此得到

弟今年6+4=10(岁),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兄今年10+5=15(岁)。

例4 今年兄弟二人年龄之和为55岁,哥哥某一年的岁数与弟弟今年的岁数相同,那一年哥哥的岁数恰好是弟弟岁数的2倍,请问哥哥今年多少岁?

分析与解:在哥哥的岁数是弟弟的岁数2倍的那一年,若把弟弟岁数看成一份,那么哥哥的岁数比弟弟多一份,哥哥与弟弟的年龄差是1份。又因为那一年哥哥岁数与今年弟弟岁数相等,所以今年弟弟岁数为2份,今年哥哥岁数为2+1=3(份)(见下页图)。

由“和倍问题”解得,哥哥今年的岁数为

55÷(3+2)×3=33(岁)。

例5 哥哥5年前的年龄与妹妹4年后的年龄相等,哥哥2年后的年龄与妹妹8年后的年龄和为97岁,请问二人今年各多少岁?

分析与解:由“哥哥5年前的年龄与妹妹4年后的年龄相等”可知兄妹二人的年龄差为“4+5”岁。由“哥哥2年后的年龄与妹妹8年后的年龄和为97岁”,可知兄妹二人今年的年龄和为“97——2——8”岁。由“和差问题”解得,兄[(97——2——8)+(4+5)]÷2=48(岁),妹[(97——2——8)-(4+5)]÷2=39(岁)。

例6 1994年父亲的年龄是哥哥和弟弟年龄之和的4倍。2000年,父亲的年龄是哥哥和弟弟年龄之和的2倍。问:父亲出生在哪一年? 分析与解:如果用1段线表示兄弟二人1994年的年龄和,则父亲1994年的年龄要用4段线来表示(见下页图)。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父亲在2000年的年龄应是4段线再加6岁,而兄弟二人在2000年的年龄之和是1段线再加2×6=12(岁),它是父亲年龄的一半,也就是2段线再加3岁。由

1段+12岁=2段+3岁,推知1段是9岁。所以父亲1994年的年龄是9×4=36(岁),他出生于

1994——36=1958(年)。

例7今年父亲的年龄为儿子的年龄的4倍,20年后父亲的年龄为儿子的年龄的2倍。问:父子今年各多少岁?

解法一:假设父亲的年龄一直是儿子年龄的4倍,那么每过一年儿子增加一岁,父亲就要增加4岁。这样,20年后儿子增加20岁,父亲就要增加80岁,比儿子多增加了80-20=60(岁)。

事实上,20年后父亲的年龄为儿子的年龄的2倍,根据刚才的假设,多增加的60岁,正好相当于20年后儿子年龄的(4——2=)2倍,因此,今年儿子的年龄为

(20×4-20)÷(4-2)-20=10(岁),父亲今年的年龄为10×4=40(岁)。

解法二:如果用1段线表示儿子今年的年龄,那么父亲今年的年龄要用4段线来表示(见下图)。

20年后,父亲的年龄应是4段线再加上20岁,而儿子的年龄应是1段线再加上20岁,是父亲年龄的一半,也就是2段线再加上10岁。由

1段+20=2段+10,求得1段是10岁,即儿子今年10岁,从而父亲今年40岁。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例8 今年爷爷78岁,长孙27岁,次孙23岁,三孙16岁。问:几年后爷爷的年龄等于三个孙子年龄之和?

分析:今年三个孙子的年龄和为27+23+16=66(岁),爷爷比三个孙子的年龄和多78——66=12(岁)。每过一年,爷爷增加一岁,而三个孙子的年龄和却要增加1+1+1=3(岁),比爷爷多增加3-1=2(岁)。因而只需求出12里面有几个2即可。

解:[78-(27+23+16)]÷(1+1+1-1)=6(年)。

答:6年后爷爷的年龄等于三个孙子年龄的和。

年龄问题是小学数学中常见的一类问题.例如:已知两个人或若干个人的年龄,求他们年龄之间的某种数量关系等等.年龄问题又往往是和倍、差倍、和差等问题的综合.它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解题时需抓住其特点。

年龄问题的主要特点是:大小年龄差是个不变的量,而年龄的倍数却年年不同.我们可以抓住差不变这个特点,再根据大小年龄之间的倍数关系与年龄之和等条件,解答这类应用题。

解答年龄问题的一般方法是:

几年后年龄=大小年龄差÷倍数差-小年龄,几年前年龄=小年龄-大小年龄差÷倍数差。

例1 爸爸妈妈现在的年龄和是72岁;五年后,爸爸比妈妈大6岁.今年爸爸妈妈二人各多少岁?

分析 五年后,爸比妈大6岁,即爸妈的年龄差是6岁.它是一个不变量.所以爸爸、妈妈现在的年龄差仍然是6岁.这样原问题就归结成“已知爸爸、妈妈的年龄和是72岁,他们的年龄差是6岁,求二人各是几岁”的和差问题。

解:①爸爸年龄:(72+6)÷2=39(岁)

②妈妈的年龄:39-6=33(岁)

答:爸爸的年龄是39岁,妈妈的年龄是33岁。

例2 在一个家庭里,现在所有成员的年龄加在一起是73岁.家庭成员中有父亲、母亲、一个女儿和一个儿子.父亲比母亲大3岁,女儿比儿子大2岁.四年前家庭里所有的人的年龄总和是58岁.现在家里的每个成员各是多少岁?

分析 根据四年前家庭里所有的人的年龄总和是58岁,可以求出到现在每个人长4岁以后的实际年龄和是58+4×4=74(岁)。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但现在实际的年龄总和只有73岁,可见家庭成员中最小的一个儿子今年只有3岁.女儿比儿子大2岁,女儿是3+2=5(岁).现在父母的年龄和是73-3-5=65(岁).又知父母年龄差是3岁,可以求出父母现在的年龄。

解:①从四年前到现在全家人的年龄和应为:

58+4×4=74(岁)

②儿子现在几岁? 4-(74-73)=3(岁)

③女儿现在几岁?3+2=5(岁)

④父亲现在年龄:(73-3-5+3)÷2=34(岁)

⑤母亲现在年龄: 34-3=31(岁)

答:父亲现在34岁,母亲31岁,女儿5岁,儿子3岁。

例3 父亲现年50岁,女儿现年14岁.问:几年前父亲年龄是女儿的5倍?

分析 父女年龄差是50-14=36(岁).不论是几年前还是几年后,这个差是不变的.当父亲的年龄恰好是女儿年龄的5倍时,父亲仍比女儿大36岁.这36岁是父亲比女儿多的5-1=4(倍)所对应的年龄。

解:(50-14)÷(5-1)=9(岁)

当时女儿9岁,14-9=5(年),也就是5年前。

答:5年前,父亲年龄是女儿的5倍.例4 6年前,母亲的年龄是儿子的5倍.6年后母子年龄和是78岁.问:母亲今年多少岁?

分析 6年后母子年龄和是78岁,可以求出母子今年年龄和是 78-6×2=66(岁).6年前母子年龄和是 66-6×2=54(岁).又根据6年前母子年龄和与母亲年龄是儿子的5倍,可以求出6年前母亲年龄,再求出母亲今年的年龄。

解:①母子今年年龄和: 78-6× 2=66(岁)

②母子6年前年龄和: 66-6×2=54(岁)

③母亲6年前的年龄:54÷(5+1)×5=45(岁)

④母亲今年的年龄:45+6=51(岁)

答:母亲今年是51岁。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例5 10年前吴昊的年龄是他儿子年龄的7倍.15年后,吴昊的年龄是他儿子的2倍.现在父子俩人的年龄各是多少岁?

分析 根据15年后吴昊的年龄是他儿子年龄的2倍,得出父子年龄差等于儿子当时的年龄.因此年龄差等于10年前儿子的年龄加上25岁。

10年前吴昊的年龄是他儿子年龄的7倍,父子年龄差相当于儿子当时年龄的7-1=6倍。

由于年龄差不变,所以儿子10年前的年龄的6-1=5倍正好是25岁,可以求出儿子当时的年龄,从而使问题得解。

解:①儿子10年前的年龄:(10+15)÷(7-2)=5(岁)

②儿子现在年龄:5+10=15(岁)

③吴昊现在年龄: 5×7+10=45(岁)

答:吴昊现在45岁,儿子15岁.例6 甲对乙说:“我在你这么大岁数的时候,你的岁数是我今年岁数的一半.”乙对甲说:“我到你这么大岁数的时候,你的岁数是我今年岁数的2倍减7.”问:甲、乙二人现在各多少岁?

分析 从已知条件中可以看出甲比乙年龄大,甲乙年龄差这是一个不变的量。

甲对乙说“我在你这么大岁数的时候”,意思是说几年以前.这几年就是甲乙的年龄差.因此,甲整句话可理解为:乙今年的岁数,减去年龄差,正好是甲今年岁数的一半.乙对甲说“我到你这么大岁数的时候”,意思是说几年后.因此,乙整句话可理解为:甲今年的岁数,加上年龄差,正好是乙今年岁数的2倍减去7。

即 甲今+年龄差=2×乙今-7(2)

把甲乙的对话用下图表示为:

由(1)得甲今=2×乙今-2×年龄差(3)

由(2)得 甲今=2×乙今-7一年龄差(4)

由(3)(4)年龄差=7(岁)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从上图不难看出,甲现在的年龄是乙几年前年龄的2倍,1倍相当于2个年龄差,2倍相当于4个年龄差.乙现在的年龄相当3个年龄差。

乙几年后的年龄和甲现在的年龄相等,所以乙几年后相当4个年龄差.甲几年后的年龄比乙几年后的年龄多一个年龄差,正好是7岁,从而得出年龄差是7岁。

解:①乙现在年龄: 7×3=21(岁)

②甲现在年龄:7×4=28(岁)

答:乙现在21岁,甲现在28岁.练习题

1.兄弟俩今年的年龄和是30岁,当哥哥像弟弟现在这样大时,弟弟的年龄恰好是哥哥年龄的一半,哥哥今年几岁?

2.赵、田、钱、李、吴五位老师,赵老师比田老师大4岁,钱老师比赵老师大3岁,李老师比赵老师小3岁,吴老师比钱老师小2岁.这五位老师的年龄加在一起是122岁.问:五位老师各多少岁?

3.哥哥6年前的岁数等于弟弟8年后的岁数.哥哥5年后与弟弟3年前的年龄和是38岁.求兄弟二人今年各几岁?

4.母女的年龄和是64岁,女儿年龄的3倍比母亲大8岁,求母女二人的年龄各是多少岁?

5.哥哥今年比小丽大12岁,8年前哥哥的年龄是小丽的4倍,今年二人各几岁?

6.爷爷今年72岁,孙子今年12岁,几年后爷爷的年龄是孙子的5倍?几年前爷爷的年龄是孙子的13倍?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第二篇:小学四年级数学上除法笔算练习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除法笔算分类练习题

姓名: 分数:

一、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计算 1、840÷20= 2、840÷40= 3、346÷40= 4、380÷30= 5、930÷30= 1、92÷30= 5、193÷30= 9、565÷80 6、330÷50= 2、40÷10= 6、620÷20= 10、312÷60= 7、621÷80= 3、64÷30= 7、140÷30=11、364÷70=8、800÷40= 4、185÷40= 8、250÷20= 12、352÷50=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除法笔算分类练习题

姓名: 分数:

二、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

1.速度:在1秒钟或1分钟或1小时这些单位时间内所行的路程称为速度。例如:100米/分,读作一百米每分,表示每分钟(即1分钟)可以走100米。

约16千米/时 约80千米/时 约800千米/时

表示自行车每小时行16千米 表示小骄车每小时行 千米 表示飞机每小时行 千米 我们把这些表示每小时、每分钟、每秒所行走的路程叫做。(1)蜗牛爬行的速度大约是每分钟9厘米 可写作: ;(2)猎豹奔跑的速度可达每小时110千米 可写作: ;(3)蝴蝶飞行的速度可达每分钟500米 可写作: ;(4)声音传播的速度是每秒340米 可写作:。

2.时间:著名作家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浪费别人的时间无异于谋财害命。所以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必须认认真真,不要浪费自己的一分一秒,更不要浪费别人的时间。

我们平时所说的2小时、3小时就是指时间。

1个星期=

1天 =

小时

1小时=

1分=

1小时=

3.路程:人、交通工具走过或驶过的距离。如从家里到学校要走1千米,1千米就是路程。

1千米=

1米=

分米

1米=

厘米

1厘米=

毫米 练习:

1.一辆汽车的行驶速度为 60 千米/时,从甲地开往乙地需要 3 时。(北师大版教科书第63页)60 × 3=180 表示:从甲地开往乙地的路程是180千米。180 ÷ 3=60 表示:这辆汽车的速度是每小时 60 千米。

180 ÷ 60=3 表示: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用的时间是 3 小时。

2.小琴家距离学校3000米,她每分钟走60米,50分钟就可以到达学校。

3.路程、时间、速度的关系:

6÷2=

6÷3=

6=

×

速度=

÷

时间=

÷

路程=

×

4.小亮每天早上跑步15分钟,他的速度大约是120米/分。小亮每天大约跑步多少米?你能写出数量关系再解答吗?

=

×

答:小亮每天大约跑步 米。

5.一辆汽车的速度是80千米/时,2小时可行多少千米?

答:2小时可行

千米。

6.小明从家到学校每分钟走56米,15分钟到达。从学校回家走了21分钟,回家时,小明每分钟走多少米?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除法笔算分类练习题

姓名: 分数:

三、.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 13、84÷21= 14、69÷23= 15、324÷81= 16、245÷71= 17、64÷22= 21、272÷69= 25、140÷26= 29、276÷36= 33、414÷23=18、350÷51= 22、90÷29= 26、96÷16=30、308÷46=34、288÷18=19、196÷39= 23、402÷79=27、305÷56= 31、576÷18=35、665÷25=20、185÷37= 24、203÷49=28、108÷26=32、312÷24=36、816÷51= 337、930÷31=38、720÷24=39、640÷16= 40、860÷43= 41、720÷18=42、840÷21= 43、88÷14= 44、119÷15= 45、2134÷24=46、396÷12= 47、952÷28=48、3276÷84=

1.一个计算器24元,李老师要买4个。他带了100元,钱够吗?

2.公园的一头大象一天要吃350千克食物,饲养员准备了5吨食物,够大象吃20天吗?

3.学校要为图书馆增添两种新书,一种是《儿童百科》,每套125元,另一种是《数学猜想》,每套18元,每种3套,一共多少元?

4.大号运动衣每套145元,小号运动衣每套128元,买大号运动衣34套,小号运动衣25套。(1)两种运动服各需付多少钱?

(2)一共要付多少钱? 例:92÷30= 1、30÷10= 2、64÷30= 3、85÷40= 4、93÷30= 5、620÷20=

例:140÷30= 8、312÷60=

例:84÷21=6、150÷20= 9、364÷70=11、69÷23= 7、565÷80= 10、352÷50= 12、324÷81= 5 13、245÷71= 14、64÷22= 15、350÷51=

例:196÷39= 18、90÷29=

例:140÷26=16、185÷37=

、402÷79= 21、96÷16= 17、272÷69= 20、203÷49= 22、305÷56= 6 1923、108÷26= 24、276÷36= 25、308÷46=

例:576÷18= 28、288÷18=

例|、930÷31=26、312÷24=29、665÷25=31、720÷24=27、414÷23= 30、816÷51= 32、640÷16= 7 33、860÷43= 34、720÷18=35、840÷21=

综合:

36、88÷14= 39、396÷12= 37、119÷15= 40、952÷28=38、2134÷24=41、3276÷84=

第三篇:四年级数学期末总结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时光如梭,岁月如歌,洋溢着微笑迎来了2013—2014上学期的期末考试,回顾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可谓有条不紊,脚踏实地,在平凡中有创新,在忙碌中有收获。现将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钻研业务、准确传授知识

这学期我担任四年级数学教学工作,在教学中我还是首先认真学习新课标,认真钻研教材,为了准确的传授知识和找出知识传授的捷径,我经常请教有经验的老师。说实在的这学期四年级数学教学比上学期教学难度增大多了,有些难题教师也需要认真想一想,让学生会做那就更难,又加之这个年级学生基础薄,为了学生更好的使用教材利用课余时间给学困生补课。这样在教学中经常遇到知识的不衔接,那只好查缺补漏。

二、严格要求学生、不让一人掉队

针对本班的知识基础和学生情况,在平时教学中我采取书上的题学生做完后教师及时批改,并集体评讲,要求学生把错整理到错题本上,加强巩固。我认为这样能准确掌握学生学得怎么样,学生做的思考题每题必看,这样能防止学生偷懒不做,学生课余作业每人必看,必批必改。学完一个单元及时测验,测验试卷及时批发整理,并把成绩及时反馈给家长,让家长老师做到心里有数,时刻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学习状态。

注意学困生的培养,针对基础薄弱的孩子,要分组帮扶,遇到知识不衔接的地方,只能查缺补漏。

三、致力于数学教学的优化

1.注重课堂气氛的活跃。沉闷的课堂气氛只会让学生昏昏欲睡,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尽量给学生创设喜闻乐见的学习情景,使学生能比较直观形象地理解知识。

2.注重作业的开放性。开放性的问题能活跃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提高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求异性、深刻性。

3.注重学科的多元整合。如教学列式解文字题时,引导学生应用语文里缩句的方法进行审题,从而使学生能较好地理解题意,正确地列式解答。

4.注重与学生的交流。“理解”是建立师生情感的纽带与桥梁。理解学生就是要以饱满的热情和充沛的精力投入来感染学生,给他们一张笑脸、一颗诚心、一份真情。当学生取得好成绩,获得成功时,要给以祝贺和鼓励,当学生遇到困难,遭受挫折时,要给以安慰和支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在与他们同甘共苦,使之明了老师的一片真诚与苦心。

四、对目标完成的效果。

四年级这一学期,我也算满意。学生整体上都由或大或小的进步,如果说语文课赋予孩子们的是灵性,那么数学课赋予她们的则是理性;在文理交汇中,在激情、感性与思考、探究的碰撞中,学生们逐渐进入了少年期,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开始形成。每每谈到学生们的优异表现,我们的眉梢都忍不住飞挑。是啊,真想自豪、张扬的大笑!但赶快收住,路漫漫起修远兮,孩子们还需要更深层次的指导!

五、存在不足及努力方向

数学教学方法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多阅读有关数学方面的书籍,探讨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每节课都做到“有备而来”。争取家长的支持,力争取得较好成绩。

回顾半年,心中如秋水般清澈平和,精诚合作是我们的行为准则,沟通信任是我们处事的方式,我们用真诚的努力去实践着我们共同的誓言:为了孩子的明天,我们甘做人梯,甘为儒牛。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

第四篇:四年级数学上教学计划

2013——2014学上学期

四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根据学校校历安排,本学期从八月二十日至十二月二十止历行二十周。为了能圆满地完成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特制定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如下: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33人,其中男生18人,女生15人。上学期期未检测情况: 90分以上者18人,80分以上12人,60分以上2人,1人不及格。平均成绩88.64分,优秀率55%,及格率97%。从统计学的角度来分析属于“中间多两头少”呈正态分布的班集体,是一个较理想的班级。

根据平时的质量检测和课堂教学观察,真正成绩稳定,思维灵活,对应用题能认真而正确地分析的同学只有5、6个。他们对数学学习兴趣很浓厚,能互相帮助,共同探讨,互相协作;他们思维活跃,发言大胆,上进心强,上课认真听讲,作业及时认真,不懂问题能大胆提问;这些学生的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较为重视,大部分的家长能而且有能力配合教师的教学对学生进行个别的辅导。班级的主流是中等生,他们对应用题的分析和理解能力一般,他们学习认真,能认真完成作业,但其中部分同事稍不抓紧成绩有回落的可能。班中的学困生,大多数是因为基础知识掌握不好,存有知识断层,学习的自律性比较差,学习能力弱,接受能力差,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学习也提不起兴趣。在他们当中有的是单亲家庭,父母对子女的学习关心,指导,督促不够;有的是父母对子女过于溺爱,过于迁就;有的是住宿生,家长照顾不上。上述原因形成恶性循环,使他们失去信心,致使学习越来越吃力。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大数的认识,角的度量,三位数乘两位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统计,数学广角,总复习。共八个单元,两个整理复习,一个总复习,两个活动。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各单元简要分析如下:

第一单元“认识较大的数”。本单元是本册教材的起始单元,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生活中大数广泛存在,对大数认识既是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巩固和扩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之一。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万级数的读、写法,教学关键是把个级数的读、写推广到万级。

第二单元“角的度量”。本单元主要认识三种线,线与线的关系,认识五种角,角的度量,及画指定度数的角。教学重点是用量角器量角、画指定度数的角。本单元注意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数学规律,建立几何表象,通过画射线、直线、测量角、操作活动角,用三角板拼角,用纸折角等多种方式加强学生对图形的认识。教学难点是量角的方法。教学关键是量角器刻度的认识。

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本单元是义务教育阶段,整数乘法的最后一个知识板块,它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学习内容有,三位数乘两位数,估数,乘法运算定律。其中口算、笔算的方法是教学重点。积的变化规律是教学难点。

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本单元是在学习了角的度量的基础上教学的,它着重给出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以及它与正方形、长方形的关系,梯形在这里是首次出现,教学时除教学梯形的特征外,还应注意它与平行四边形的联系和区别。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教学难点是垂直线与平行线的画法。教学关键是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小学学习整数除法的最后阶段,本单元的教学关键是引导学生掌握试商方法,这也是本单元教学难点,为了解决试商这个关键问题,可以分两个层次组织教学,(1)商是一位数,主要解决商的书写位臵,除的顺序,突出基本的试商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算理;(2)商是两位数,让学生将

除的过程,试商方法迁移类推至此,了解商的变化规律是本单元的又一个难点。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第六单元“统计”。学生在小学低段已经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本单元是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这一过程。同时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并能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作出合理判断和决策。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是教学难点。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

本单元主要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学生易于理解的生活实例或经典的数学问题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从而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教学难点是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第八单元“总复习”。此单元是使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并巩固和提高。使学生养成系统整理知识的习惯。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

“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3、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4、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5、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6、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 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落实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大数认识的教学突出数学趣味,联系生活素材,培养学生的数感;计算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方法,发展学生的数感。

2、教师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

3、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1)提供丰富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素材。

(2)注意反映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数学的文化价值。

(3)通过自主探索的活动,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4、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

5、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灵活地处理教材。

6、抓实常规,保证教育教学任务全面完成。

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并力求常规与创新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严肃、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的形成。

7、重视培优补差工作。注意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加强个别辅导,做到让优秀生有饭吃,中等生吃得饱,学困生吃得下。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良好习惯,强调“认真刻苦学习”,不允许一个人掉队。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能力。

二〇一三年八月

第五篇:四年级数学上教学计划

大数的认识;公顷和平方米;角的度量;三位数乘两位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总复习等。

全册总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人”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步发展数感。

2.正确认识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米,并能正确进行换算。

3.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4.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5 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6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7.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8.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形成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第一单元 大数的认识

目标要求

1、能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2、能在认识亿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以识“亿”、“十亿”、“百亿”、“千亿”,知道亿以上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3、能掌握亿以内数和亿以上数的数l立顺序表。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亿以内的数和亿以上的数。

4、会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会将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会用“四台五人”法把一个亿以内数的万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它的近似数。

5、初步认识计算工具——算盘和常见的电子计算器。认识电子计算器的各部分名称,能操作电子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计算和探索一些计算规律。

6、结合读数、写数、中有教育意义的数据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重点

1.知道亿以内和亿以上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2.掌握亿以内数和亿以上数的数位顺序表。3.会根据数级正确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

4.认识常用电子计算器的构造,能操作电子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计算。难点

1.亿和亿以上计数单位的认识。

2.数级开头、中间或末尾有0的大数的读、写。教学措施

1. 创设具体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对大数的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2. 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教学,同时要为学生留有自主探索的空间。3. 密切大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第三单元 角的度量

目的要求:

1.认识直线、射线、线段和角的意义、特征,知道角通常用符号“∠”来表示,会用符号表示角。

2.认识量角器的构造,量角的大小,要用量角器。知道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º”表示。

3.知道平角、周角的意义,认识锐角、钝角、直角、平角和周角之间的关系。

4.会用量角器画角,能用一副三角板画出一些特殊度数的角。重点:

1正确地用量角器量角、画角。

2掌握锐角、钝角、直角、平角和周角之间的关系及运用这些关系求出未知角的度数。

3运用一副三角板画出一些特殊度数的角。难点:

正确、熟练地量出两边叉开方向不同的角的度数。教学措施

1. 恰当把握教学目标。

2. 注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适度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3. 加强动手操作,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

4. 努力挖掘教材中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

第四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目的要求:

1.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个位乘积满十的口算乘法和相应的整百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

2.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3.掌握两个因数末尾都有O乘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4.从具体事例中,理解“速度×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

5.理解乘法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不断变大(或变小),积也不断变大(或变小),并能运用这个规律进行乘法计算。

6.能运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运用知识分析解答问题的能力。重点:

l.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2.运用乘法计算分析解答实际问题。难点:

1.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克服乘的过程中出现进位错误。2.掌握因数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教学措施

1. 注意主学生自主掌握乘法运算的基本方法。

2. 重视引导学生探索运算中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习模型化的数学方法。3. 以探索运算中数值规律的练习为载体,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会用直尺、三角尺画垂线和平行线· 2.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3.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问观念,进一步体会几何图形在日常生活的广泛应用。重点难点、关键

重点:垂直与平行的概念;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难点:画垂线、画平行线、画长方形和正方形、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

关键:加强作图的训练和指导,重视作图能力的培养

教学措施

1. 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把握教学的起点和难点。

2. 注重学用结合,就地取材,充实教材内容。3. 加强作图的训练和指导,重视作图能力的培养。

第六单元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目的要求:

1.掌握整十数除以整十数、整百整十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除法。2.掌握两位数除以整十数、整百整十和三位数除整十数的笔算除法。3.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一数的试商方法,能准确地求商。4.会计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两位数的笔算除法和商末尾有0的除法。5.能运用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6.理解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的规律(商不变性质),并能运用这个规律进行除法计算。重点:

1.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试商方法。2.能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3.理解商不变性质。难点:

l._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试商方法。2.运用商不变性质进行除法计算。教学措施

1. 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探索计算方法。2. 让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

第七单元 条形统计图

目的要求:

1.能根据统计表绘制条形统计图。2.能根据复式统计表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

3.知道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区别,还能看图回答问题和获取信息。

4.能根据复式统计表绘制横式的(水平方向)复式条形统计图。5.能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提出数学问题和发现信息。重点:

l.绘制两种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2.能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回答问题,提出向题和获取信息。难点:

根据复式统计表绘制两种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提出建议。教学措施

1. 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主动地去建构新的认识结构。2. 注意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图,认识统计的作用。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

目的要求

1.使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

能从解决同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出最优的方案。教学难点

从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出最优的方案。教学措施

适当把握教学要求。同时尽可能地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索、交流学习,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第九单元 总复习目的要求:

1.使学生系统掌握和巩固所学的知识,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2.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发展思维能力。

3.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动手能力。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4.通过系统复习和训练,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要求。

本学期我们班共有学生50人,大多数学生已经具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习惯,但总体来说,学生们小组合作的能力欠佳,学生们的自我学习、自我监督能力有待发展。年级内还有不少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贪玩、调皮、好动,上课思想不集中,个别学生甚至根本就不会听课、不会学习,所以这部分学生成绩不理想,进步不显著。但也有好几个学习好,对责任心、管理能力皆强的女同学,对后进生的转化有一定的帮助,要好好加于利用。

下载四年级数学年龄问题练习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四年级数学年龄问题练习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四年级数学期末小结

    四年级数学期末小结 这次期中考试,主要考核学生对第一学期上半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整张试卷在题目的安排上全面而详尽,在难易度上也比较适 中,但是学生成绩不算很理想。 在这......

    四年级数字谜教案.

    算式谜 例1:在下面算式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6 ( ) 5 + () 4 7 —————————— () 2 1 ( ) 思路:根据题目特点,先看个位:7+5=12,在和的个位( )中填2,并向十位进一;再看十位,( )+4+1的和......

    四年级数独教案

    四年级《数独》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引出数独这一概念, 2.介绍数独游戏的起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认识常见数独——四宫格数独、六宫格数独、九宫格数独。 二、教......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烙饼问题》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烙饼”为主题,围绕“怎样烙饼,才能尽快吃上饼?”并利用多媒体课件,展开教学,设计了烙1张、2张、3张----多张饼的探究过程。以烙3张饼作为教学突破点,形成从多种......

    四年级数独教学计划(5篇模版)

    四年级数独兴趣小组教学计划 王璐瑶 一、指导思想 数学是神奇的世界,肯定有不少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此,训练学生的思维活动是重中之重。数学思维活动在数学教学课堂中探......

    四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

    四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 在这新的一学期,我将以新课程提供的全新理念为指导,依据教研组工作计划,按照教导处的安排,围绕课堂教学和教学科研这一中心任务,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年级数学上教学工作总结

    四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王洼小学 教师:王丁宏 2016年12月25日 四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任课教师:邵云 紧张的一学期已结束,为了更好的开展下学期......

    四年级数学学情分析 大全

    四年级下册数学期终学情分析 单位: 东南小学姓名: 孙瑞娟 一、 基本情况分析 本次数学试卷简便计算题题型多样,覆盖全面,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从整体上看,本次试题难度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