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年级班主任教育案例
三年级班主任教育案例
杨益明
一、学生基本情况
我班的一位同学开学时很调皮,不仅自律性不强,而且经常欺负其他同学,总是弄一些虫子吓唬同学。课堂上也是不能够认真听讲,注意力很难集中。
二、采取的措施
针对这种情况,我先是进行说服教育,说明道理,孩子总是口头上答应了,但每次都是回去了还犯类似的错误。我感觉这样做不妥当,需要进行认真地思考,研究出一个方案,来教育这种类型的孩子。
(1)、以身作则。
用我自己的实际行动让他看到,老师平时都是怎么做的,是如何和其他同学交朋友的,让他从我的行为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2)、学会沟通。
找其他同学侧面了解他的种种错误,知道其他同学是讨厌他哪方面,然后和其他同学沟通,如果他进行了改正,你们还能是好朋友。然后我主动和他沟通,说他哪里是不受欢迎的,这样你就会渐渐地一个好朋友都没有了,让他有一种危机感,自己的心灵受到震颤。
(3)、表扬、批评并行。
经过一小段时间,如果他在这一小段时间里表现很好,就会对
他进行表扬;如果他表现不好,那么在全班同学面前说他这段时间的表现,很不尽如人意,只要他有所改进,大家都会表扬他,鼓励他,成为他的好朋友。
三、教育效果
经过这一个学期的批评教育加鼓励,这位同学不再欺负同学了,自律性也明显增强,站排比较迅速,违反纪律现象明显减少。家长也说孩子有较大的进步。
第二篇:三年级班主任工作教育案例
三年一班班主任工作案例 ——爱心与赏识是班主任工作的法宝
进入三年级以来,学生们的心理和生理都与一、二年级的时候不一样了。班上有一位学生叫孙玺锐。刚开学就发现他上课总是低着头,无精打采,提不起一点学习的兴趣。老师课堂提问,他缄默无语。家庭作业要么全留空白;要么乱写一气,全是错别字。甚至连组词以及简单的加减法也是做得错误百出。每次单元测验,语文、数学都不合格。学校的很多老师都认为,这孩子基础太差,性格内向,而且缺乏最起码的上进心,提高看来是无望了。但是我觉得这名学生其实并不笨,于是我开始了围绕他的工作。首先,我抓住一切机会亲近他,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
有次上写字课,大家都在认真地书写,唯有他一个人在座位上“发呆”我走过去问他为什么不写字,他说没有铅笔都用完了,我不假思索地将自己的笔借给了他,并嘱咐他下次一定要带好文具。在他转身离去的一刹那,我读懂了他脸上感激的笑容!从那以后,我发现,在承受长期学习落后的打击,缺乏爱的滋润,总是处在无人关注中的学生,只要有一丁点的关爱,就能触动他的心弦。于是,我抓住一切机会亲近他。经常找他闲谈,引导他用感恩、享受的心态看待现实生活„„与此同时,我组织几名同学来帮助他,跟他一起玩,跟他一起做作业。让他感受到同学对他的信任,感受到同学是自己的益友。让他感受到同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他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又感受到无穷的快乐!
其次,我与其他科任老师统一意见,用赏识的眼光来看待他。其实,他身上的闪光点还是挺多的,在动脑、运动等方面,他都有特长„„我们抓住这些优点表扬他、鼓励他。学习上的一点小进步,我们也没有忽视。在数学课上的一次口算中,这个沉默的小男孩居然全都对了。我非常兴奋,对他大加褒奖,并说:“看来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你看,这些口算你全做对了!看来,你比有些平时学习优秀的同学都好呢!只要努力,你一定不会比其他同学差的,你说是吗?”他轻轻地点了点头。但是我还是看见了他眼中多了一些自信的眼光。
有了这次,在这以后的学习中,我始终坚持“欣赏、夸奖、鼓励”的方针。他的成绩也一步步上升了。案例分析:
爱心与赏识是实现小锐同学成功转化的两大支柱。
1、爱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金钥匙。很多优秀的班主任,他们的工作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其共同点就是热爱学生。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曾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搞好教育工作,首先要有一颗赤诚的爱心,用爱的甘露滋润孩子们的心田,用爱心点燃一颗颗纯洁的灵魂。对于那些学困生,特别是留守的学困生,教师应给他们更多的爱,经常鼓励、帮助、督促他们,使他们增强学习和生活的自信心。
2、赏识是提高自信心的动力。每个学生身上都有优缺点,学困生绝大多数学习成绩差,对学习失去信心,但并非一无是处,对于学困生身上表现出来的哪怕很微弱的闪光点,很微小的进步,我们教师也要及时加予引导肯定,尽量挖掘其闪光点,努力从赞美中去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使他们产生欣慰、幸福的内心体验,增强荣誉感、自信心、上进心,提高学习的兴趣与内在的动力。当一个孩子对学习有了信心与动力,他的提高就变得轻松、容易多了。
总之,爱心与赏识,是班主任工作的两大法宝!
三年一班班主任工作案例 ——学生需要被肯定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管理的组织和引导者,对学生的思德修养、学习生活和健康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工作头绪多,事情杂,做好班主任工作如果没有爱心、信心和耐心是绝对不行的。因此,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必须具备高尚的品德、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要善于发现和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我们班有一个名叫司洪旭的同学,经过两个周的观察,我发现他是一个好动、脾气倔强的孩子,这位看似貌不惊人的学生,现在却是我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一个大难题。该生学生成绩相对较差,上课时无精打采,要么搞小动作,要么影响别人学习,没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下课和同学追逐打闹;课后不能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即使做了,也是胡乱应付一下,此时,我觉得无法逃避,只有正视现实,解决好这个问题!于是,我找他多次谈话,希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做一个遵守校纪校规,认真学习的好学生。每次谈话,他表态很好,但在行动上却没有一点儿进步,我几乎对他失去了信心。但是通过这一段时间的班主任工作,我觉得作为班主任如果不把他管好还会影响整个班集体。
作为三年级的学生,绝大部分不喜欢老师过于直率,尤其是批评他们的时候太严肃而接受不了。有一次我上课,他却在做一些小动作,当时我心里非常气愤,但怕影响其他同学上课,所以我就没在班上批评他,直到下课后我让他到办公室里来,虽然心中充满怒火,但我还是没有严厉批评他,因为我了解到像他这一类的学生脾气比较倔强,说得过重反而适得其反。我问他今天是什么原因要这样做,并谈了一些做人的道理及人与人应互相尊重,他可能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以态度不是很强硬。
谈心、聊天,这是做学生工作一些基本的方法,也是班级管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经过观察,我发现他的一些爱好特点,例如喜欢画画、喜欢运动绳等。于是我积极走进他的生活,了解他的心理世界,从全方位对他关心,并积极引导他遵守纪律,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努力学习,做一名好学生。在路上遇到他,我会有意识地先向他问好;只要他的学习有一点进步时我就及时给予表扬、激励。他生病时我主动关心他。久而久之,他也逐渐感受到了老师对他的“好”,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明确了学习的目的,端正了学习态度,学习成绩有了质的变化。
通过半学期的努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上课开始认真起来,作业不仅工整也能按时上交,各科测试成绩都有明显的进步,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也改善了,各科任老师都夸奖起他。
案例分析:班主任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也是学生最容易亲近的人。学生有被认可的需要和被肯定的需要,他们在意家长对他们的看法,在意同学之间的评论,更在意自己闪光点是否得到了班主任的认可。至今我仍深深记得我校的一位老教师说过的一句话“表扬要点名,批评不点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班主任工作,才能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才能进行互动式的交流与沟通。
第三篇:三年级班主任工作教育案例
育人案例
——爱心与赏识是班主任工作的法宝
进入三年级以来,学生们的心理和生理都与一、二年级的时候不一样了。班上有一位学生叫房孝晨。刚开学我在和孩子们交流谁在班上表现不是很好的时候,大家都一致说一个名字——房孝晨。三年级的小学生还没有保护别人自尊心的意识,孩子们总是喜欢跟风说话,一个说房孝晨表现不好,其他同学都会跟着说。房孝晨是一个比较内向的孩子,每次班里有的同学说他表现不好,他总会无精打采,提不起一点学习的兴趣。老师课堂提问,他缄默无语。听着孩子们对他的指责批评,我觉得我首先应该帮助他树立自信心。我抓住一切机会亲近他,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
首先,我在班上公开表扬他,我对全班同学说:“从开学以来对房孝晨的观察,我认为他是个学习认真的孩子,每次的作业都保质保量的完成,书写认真细心,只要纪律方面注意一下会更好”。每次我都会针对房孝晨的闪光点及时表扬他。从那以后,我发现,房孝晨的字写得越来愈好,上课也积极回答问题。纪律越来越好。针对这样极力想表现好的学生,只要有一丁点的关爱,就能触动他的心弦。于是,我抓住一切机会亲近他。经常找他闲谈,引导他用感恩、享受的心态看待学习与生活„„与此同时,我组织几名同学来帮助他,跟他一起玩,跟他一起做作业。让他感受到同学对他的信任,感受到同学是自己的益友。让他感受到同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他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又感受到无穷的快乐!
其次,我与其他科任老师统一意见,用赏识的眼光来看待他。其实,他身上的闪光点还是挺多的,在动脑、书写等方面,他都有特长„„我们抓住这些优点表扬他、鼓励他。学习上的一点小进步,我们也没有忽视。在语文课上的一次课文学习中,这个沉默的小男孩居然说出了自己的理解。我非常兴奋,对他大加褒奖,并说:“看来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你看,你将自己的想法和理解说给大家听!看来,你比有些平时学习优秀的同学都善于思考呢!只要努力,你一定不会比其他同学差的,你说是吗?”他轻轻地点了点头。但是我还是看见了他眼中多了一些自信的眼光。
有了这次,在这以后的学习中,我始终坚持“欣赏、夸奖、鼓励”的方针。他的成绩也一步步上升了。案例分析:
爱心与赏识是实现房孝晨同学成功转化的两大支柱。
1、爱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金钥匙。很多优秀的班主任,他们的工作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其共同点就是热爱学生。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曾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搞好教育工作,首先要有一颗赤诚的爱心,用爱的甘露滋润孩子们的心田,用爱心点燃一颗颗纯洁的灵魂。对于性格特殊的学生,教师应给他们更多的爱,经常鼓励、帮助、督促他们,使他们增强学习和生活的自信心。
2、赏识是提高自信心的动力。每个学生身上都有优缺点,有的学生信心不足,但并非一无是处,对于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哪怕很微弱的闪光点,很微小的进步,我们教师也要及时加予引导肯定,尽量挖掘其闪光点,努力从赞美中去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使他们产生欣慰、幸福的内心体验,增强荣誉感、自信心、上进心,提高学习的兴趣与内在的动力。当一个孩子对学习有了信心与动力,他的提高就变得轻松、容易多了。
总之,爱心与赏识,是班主任工作的两大法宝!
第四篇:班主任教育案例
班主任教育案例
南岔区第三中学
王秋霞
宽容地对待淘气的“天使”
听过一位教育学者说过一段话,大意是这样的: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你把学生们,尤其是差生看作是让人头痛的小“恶魔”,那么你就生活在地狱里;如果你把学生们,尤其是顽劣的学生们看作是淘气的“天使”,那么你就生活在天堂里。我热爱孩子们,热爱生活,热爱我的教育事业。我想这一生选择了教师的职业,我一定要把学生们看作是天使,即使他们有时犯了错,也是淘气的“天使”。因为我要天天生活在天堂中,享受生活、工作的乐趣,开拓美好的生活。
案例一:班里来了个“小皇帝”。
开学初,班里转来了一个新同学——刘邦。正如他的名字一样,这个学生颇有点当今“小皇帝”的风范。安静了没几天,就有同学纷纷来告状:老师,刘邦放学不扫地就跑了;老师,刘邦把班里的篮球独占不说,还故意用球砸我脑袋;老师,刘邦偷着往女生文具盒里放毛毛虫!等等。这些现象原来班上的同学偶尔也有发生,但这么多的错儿,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同时发生在一个学生的身上,我一时挺生气,也挺急,怎么办?这么一个不消停的淘气鬼,难道我一天天就只忙活他一个人吗?如果不及时处理,一味纵容下去,班级的整体情况也势必受到影响。我得赶紧想办法处理!找到办公室狠狠批语一顿?不行!我了解到他以往地办公室的常客,常受批评也常犯错误,效果不理想;跟家长联系吧,他犯的错误又不太大,未免打草惊蛇,弄不好倒让他对新老师,新同学,甚至于新的学校生活产生逆反心理。于是我想了想,抱着试试看的耐心。一天中午放学后,我说:“刘邦,来帮老师放拿点东西,等我一会儿,放学后咱俩一起走。”一路上我随意和他交谈,问问他新的班级好不好?新的同学好不好?有没有什么困难让老师帮忙的?末了,我挺严肃地对他说:“刘邦,老师觉得你的年纪比咱班的同学稍长了两岁,也一定会比他们更懂事。老师挺看中你的,你一定要有个大样。帮助我多照顾、照顾同学和咱们的班级。如果看到有谁淘气,比如拿球砸人脑袋的事儿发生,你帮老师制止一下好不好?班里转来了你,我想我又多了一个好帮手!他异样地笑了笑,答应了。那之后,我发现告刘邦状的同学少了。一天课间,我在班里闲坐着,刘邦竟然走到我跟前,对我说:“老师,我可比以前好多了,你信吗?”“噢,我知道,我信!而且你在一天天长大,以后会更好!”我十分诚恳地说。
我觉得,很多时候,在心里明镜事实的真相时,故意给犯错误的同学多留一点空间去改正。要宽爱他们,要相信他们会努力,并积极引导着他们朝良好的方面去看,用更大的耐心,用关爱的态度去对待他们,更容易解决一些棘手的问题,多一些鼓励和宽容。有缺点和犯错误的学生就像是淘气的“天使”,他们的本性仍然那么可爱和纯真。
案例二:两封学生的信。中午刚来到办公室,班长高雪同学悄悄地溜了进来,递给我二张折叠好的纸,说:“老师,这是史力光同学和我给你的。”“噢……”我若有所思地接了过来。想起上午第四节课时班里发生的一幕:上课铃响起,我如往常一样向教室走去,刚近门口,就听到班里的假小子史力光的大叫声:“给我滚边上去,不给就不给!”这个史力光,又犯驴脾气了!还是不是个女同学!一进门,看见史力光和班里的张然同学正僵在那儿,史力光手里拿着一个黑色的计算器,张然张着手要着,同学大多数都在瞪着眼看着他们。见我进来,齐刷刷地眼光都看向了我,我知道,他们正等着我的评判。“不管什么原因,谁的计算器,谁就先拿着,先上课!”我指挥到。只见史力光用力一下子把计算器塞给张然。看到大家都坐好了,我松了口气。简单地说了几句同学要团结,有事要冷静,好好商量的话,感觉没什么大事,于是开始转过身来在黑板上写本节课的课题板书。静静的教室里,却传来了史力光不大不小的嘟嚷声:“管得咋那么多,多管闲事……”当时我心头的为腾的一下子冒了起来。“我多管闲事?!我 整天从早陪你们到晚!从学习成绩到吵架,从头痛脑热到心情失落,有没有点良心?!尤其史力光,现在说我管闲事,你前几天发烧难受来找老师时,咋不嫌我管闲事呢?你爸怎么变得不再打你了?不是我多管闲事,几次三番地劝的吗?!”生气、委屈、疲惫一股脑地伴着我的话言涌了出来。教室里一点动静都没有,其实我是很少对学生们发火的。这届学生,跟我自己的女儿只差一岁大,近三年来我总是尽最大的耐心,细心地呵护他们,很少训斥他们。平时里孩子们和我相处得都不错,大大小小的锁事,都不遮不拦地和我说。一真感觉挺好的我,有点受不了史力光的反应。同学们看到这情况,愣了一会,都说:“老师,您别生气,讲课吧,史力光不是冲你的。”史力光趴在桌上,一声不出了。我调整了一下情绪,也觉得自己太激动了。但不管怎么说,对于一直细心呵护他们的我,心里总是不太是滋味。下了课,我也在反思:是不是我真的管得太多了?是不是孩子们早都有厌烦情绪了?
静下心来,打开了一张“信”。史力光那特有的“圆”体字呈现在我眼前,只是比平时刻意写得工整,一行行很清晰,一句句读下去,我的心灵在微微地颤动。老师:
我不是故意的,当时没想那么多,不小心伤了你的心。但那句话真的不是冲你说的。老师,我知道你对我特别好。或许是我太小了,不懂事,请您原谅我。我知道近三年来,您为我操了不少心。我生病,生气,哭时,你都在劝我,我知道我今天挺过分,伤了你的心。别生气了,老师。对不起。我总爱一时冲动,我错了,老师。您管我是对的,您为我们,为班级的付出我都懂,看在眼里。我以后不会这样了。对不起!
您的学生:史力光 唉,这个假小子史力光,一向大大咧咧,遇事无所谓。竟然这样给我写了一封“信”。看来我还得“管”他下去。
又打开另一封“信”,上面是文静清秀工整的小字: 老师:
今天看来你是生气了,请别为此气伤身体。您是园丁,我们这帮小树苗还等着你剪枝呢!我们都知道你为我们付出了太多、太多,您尽心照顾“二班”,像个母亲般呵护我们,我们永远都爱你“二班”的母亲!
学生:雪 这时我心里的阴云已全然消散,这些可爱的孩子们啊!孩子真是孩子,他们的单纯与绚烂,他们的可爱与阳光,我不觉得自我反醒:当时自己的确是有些急了,复习备考,师生连日来都未免有些身心疲惫,大家不自觉都心急了不少,不够心静啊!作为一个班主作老师,这时来稳定好学生们的心态得多重要啊!我更应该较以往更静下心来,带领同学们克服种种困难……
下午在班级时,我用微笑用迎接史力光的眼神,她的脸上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这时张然在她的身旁拿着计算器问:“你用不用啊?我心中幸福,脚步轻快地走出了教室。边走边想起:如果你把学生看作是天使,那么你就……
第五篇:班主任教育案例
班主任教育案例
“耐心、细心”管好班级(围子镇仓街初中杨松花)
作为一名班主任,对班级管理时,必须要耐心、细心和爱心。因为班主任管理的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的人,不能形成程序化的管理方式,只能灵活地对其进行教育。下面是我处理班级事务的一些具体做法。
案例一:“鼓励、表扬”是一剂良好的药方。
A,上课时,喜欢说悄悄话,性格泼辣,有一次不值日,被我批评时,与我顶嘴,并且不服从我的教育,同时说要转班之类的话语,经过我与其家长对她的谈话之后,才慢慢的转变对我的态度。从那以后,我逐渐摸清楚她的性格,就是服软不服硬。因此,就算她在课堂上说话,我也避其锋芒,不直接批评她,而是批评与她说话的同学,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同时,课后与她谈心,鼓励她可以在课堂上多举手回答问题并恰到好处地指出上课说话的种种不良之处。借此来消除其讲悄悄话的时间,使其尊重老师、尊重同学。本学期,我又让其担任组长管理本组的日常纪律和劳动事务。有一天,我例行检查卫生区,发现楼梯几乎一尘不染。我特别高兴,因为我知道那天是A他们组负责卫生区的值日,于是我就迫不及待的到班上表扬了他们。本来我以为他们会不在乎我的表扬,但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的是整个小组顿时欢呼雀跃起来,那种气氛都几乎让我加入他们的阵营中,并且自我陶醉成功的喜悦(但我并没有这样做,我很后悔,因为这是与学生拉近距离的决佳机会)。后来,只要轮到A他们组值日,我很放松,因为李萧娴会安排得井井有条,并且出色的完成任务。她变了,变得有责任心了,变得温柔了。
通过上述事例,我觉得在批评这种教育方法不容易被学生接受时,我们是否应该变通一下,起用鼓励、表扬或是沉默地暗示等一些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方法,也许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我并不反对使用批评。相反,我认为有时侯,对一些骄傲、自满自大、目无尊长的学生还是要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
案例二:“软硬兼施”也是一剂良好的药方。
B、C是让我和科任教师非常揪心的和烦心的“双差”学生代表,对他们的管理实在是不易。迟到、服装不整齐、不佩带校卡、抽烟甚至赌博,都和他们沾上了。有时候,我甚至失去耐心,想放弃了。但是我不能,因为我是班主任,必须让本班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对于他们我主要是与他们讲道理摆事实、与家长沟通共同对其管理和监督。该批评的我严厉地批评教育,这样下来他们还是遵守班规的。有一次,我看到B和C从卫生间出来,我过去找他们谈谈心,增进师生的情谊。但我却突然闻到他们的烟味。我知道他们抽烟了,怎么办?这是很棘手的问题。如果先狠狠的批评教训他们,可能就会令他们反感,加之证据不足,他们也会否认。但如果就这样不处置,那么我的良心会不安。我急中生智,编了个善意的谎言:“老师以前也抽烟,而且很滥”。他们先是一怔,然后很快恢复自然。接着还假装问我:“老师抽烟的感觉怎样呀?”我说:“当然是飘飘然咯,还很有精神的,但我最后还是戒掉了。”“为什么戒掉?能戒吗?”他们问道。我说:“能,而且必须戒,靠意志戒,因为抽烟使我的喉咙经常痛,还有口腔溃疡。” “哦”,我接说:“抽烟者往往闻不到自己身上的烟味,但别人却能闻到(和风细雨)。而今天我就闻到
这烟味了,你们俩老实交代吧(措辞严厉)。”他们服了,希望我不要将此事告诉其父母,并且保证今后再也不抽烟了,但我还是将这事告知其父母,并让其父母好好严格管教和监督自己的孩子。还有一次,我例行检查班级,走到教室门口时,发现班里面有一群学生围在一起。我好奇地走过去,我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发生了,他们在玩扑克,并且是赌博。我沉默着,不做任何反应。因为我想给这位学生台阶下,况且我只发现这位同学手里拿着钱,其他同学看到我,早就有所准备了。没有证据,他们是不会承认自己赌博的,只是在课间时间玩扑克放松心情而已。但这事不能这样不了了之。第二天,我决定从D这里突破,刚开始我叫他承认错误,并且会给他改正错误的机会。但是他就死活不肯承认自己赌博。没办法,我只能采取强硬的态度说到:“我明明看到你手里拿着钱和扑克,你还不承认自己赌博,如果你再执迷不悟,那我就告知学校德育处,让他们来调查,证据充足,那你就接受“记大过”处分吧!”这句话还挺灵的,他马上说:“老师不要,我承认就是了。”之后,我和他的母亲共同教育下,他再也不赌博了。同时,我通过这件事,向班里进行纪律教育和法纪教育。这样下来,我们的班风好多了,学生再也不出现玩扑克的现象了。
通过上述事例,我觉得有时候,对孩子进行教育时,不能一味的表扬,否则容易让学生觉得老师只会表扬,不会批评。就算作错事了,也会表扬。那就和我们的使用“表扬”这种教育方法的初衷背道而驰了。在必要的时候,老师的态度不妨强硬些,进行严厉的批评教育,会使孩子受益终身的。然后再以软的方法进行讲事实,摆道理。
案例三:善意的欺骗有时候也是对学生的一种负责。
有一天,学校的校警室给我来了个电话:“老师,麻烦你到校警室签个名,将你的学生领回去。”我一听就明白什么回事了。原来学校为了制止学生迟到以及不穿校服的现象,要求校警见到这些学生后,采取措施进行教育,同时要有班主任的签名才能放行进入教室。我到校警室后,沉默不语,因为这名学生正是B,是我经常循循善诱、苦口婆心教育的学生,今天又犯纪律了,我很生气,但没表现出来。签名之后,我和他一起走回了教室。这段时间对我来说太漫长了。我在思考着:如果学生迟到了或者是其他原因,只要班主任签名,就能回教室,久而久之,学生就变得无所谓了,那这一做法就形同虚设了,违背了学校的本意。我必须想个法子来让学校的措施更有效果。那就是善意的欺骗:“今后你们因为迟到或是其他的原因,被校警室制止不能回到教室,我再也不会去签名领你们回来,希望你们能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这一作法,果然有效,学生几乎不会迟到了(除个别原因之外)。
其实,说句心理话,如果真的有学生因为迟到或是其他的原因,被校警室制止不能回到教室,我还是会去签名,将他领回教室。理由很简单,因为他是我的学生,我是他的班主任,我必须对他负责。善意的欺骗有时候也是对学生的一种负责,因为学生不迟到了、遵守纪律了。
总之,班主任的工作很繁琐,需要耐心、细心和爱心,更需要智慧,才能使班级管理井井有条,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以上是我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一些做法,不妥之处还得敬请各位同行纠正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