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注册电气工程师试题
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专业)执业资格考试大纲试题 · 1.工程
建
设
标
准
设
计
分
为
几级?
答案:D A.国家、行业、地方三级
B.国家级、行业和地方级二级
C.不分级
D.国家和行业级,地方级二级 · 2. TT系统发生接地故障时,故障回路内包含的电阻是 答案:A A.外露导电部分接地极和电源接地极的接地电阻
B.电源接地极的接地电阻
C.外露导电部分接地极和PE线的阻抗 D.外露导电部分接地极电阻
· 3.选择电器时,验算动稳定所用的短路冲击电流,下列种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D A.短路电流初始值
B.短路电流非周期分量初始值 C.短路电流最大可能的瞬时值
D.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每到峰值时的全电流瞬时值
· 4.疏散照明,主要通道上的疏散照明度标准值,不应低于 答案:A
A.0.2lx
B.0.5lx
C.1.0lx
D.1.5lx
一、试题
1、下列哪组叙述是错误或不全面的?
A、电气装置的接地系统是由接地极和接地线组成的。B、接地装置是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总合。C、接地极是埋入土壤中或混凝土基础中作散流用的导体。D、接地线是电气装置设施的接地端子与接地体连接用的金属导电部分。
2、下列哪一种组合均属功能性接地?
Ⅰ发电机中性点和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的屏柜外壳接地。
Ⅱ 电子设备的信号接地,功率接地及广播与通讯设备的正极接地。Ⅲ 屏蔽接地,防静电接地,防电化腐蚀接地。
Ⅳ 发电机中性点接地,直流电路逻辑接地,变压器中性点接地。A、(Ⅰ,Ⅱ)B、(Ⅰ,Ⅳ)C、(Ⅱ,Ⅳ)D、(Ⅰ,Ⅲ)
3、下列哪一种组合均属保护性接地?
Ⅰ电气设备外露导电部分和装置外导电部分以及发电机中性接地的屏、柜外壳接地。
Ⅱ防雷接地,逻辑接地,功率接地。Ⅲ屏蔽接地,信号接地,防电化腐蚀接地。Ⅳ过电压保护接地,防静电接地。
A、(Ⅰ,Ⅲ)B、(Ⅱ,Ⅳ)C、(Ⅱ,Ⅲ)D、(Ⅰ,Ⅳ)
4、下列叙述中,哪条叙述是错误的或不全面的?
A、3~35KV配变电所高低压宜共用接地系统,接地电阻不宜大于4欧姆。由单台容量不超过100KVA或使用同一接地装置并联运行且总容量不超过100KVA的变压器或发电机的低压电力网中,电力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欧姆。
B、3~35KV线路在居民区的钢筋混凝土电杆、金属杆塔的接地系统,接地电阻不应大于30欧姆。
C、低压配电线路的PE线或PEN线的每一处重复接地系统,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欧姆。
D、在电力设备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允许达到10欧姆的电力网中,每处重复接地的电阻值不应大于30欧姆,此时重复接地不应少于2处。
5、下列叙述哪个是错误的?
A、安装在电器屏柜上未接地的金属框架上的电器和仪表金属外壳,应接地或接保护线。
B、采用电气隔离保护方式的电气设备及装置外可导电部分应接地或接保护线。
C、电力设备传动装置应接地或接保护线。
D、电缆的金属外皮乃电力电缆接线盒的金属外壳应接地或接保护线。
6、埋入土壤内铜材圆形接地线,无防机械和腐蚀保护的最小截面是()mm2。
A、(16)B、(25)C、(50)D、(100)
7、埋入土壤内钢材圆形接地线有防腐蚀保护,但无防机械保护的最小截面是()mm2。
A、(16)B、(25)C、(50)D、(100)
8、变电所室外地下,按机械强度要求,人工接地体(不考虑腐蚀的影响)圆钢的直径不应小于()mm。A、(8)B、(10)C、(16)D、(25)
9、下列叙述中,哪条叙述是错误的或不全面。
A、等电位连接可分为:总等电位连接(MEB);局部等电位连接(LEB);辅助等电位连接(SEB)。
B、等电位连接是电气装置各外露导电部分和装置外导电部分的电位实质上相等的电气连接。
C、等电位连接在任何情况下和任何场所均应可靠接地。D、等电位连接线是为确保等电位连接而使用的保护线。
10、下列哪组叙述是错误的?
A、单相负荷比较集中的场所,产生三次谐波电流的设备场所,防火,防爆有要求的场所,宜采用TN-S系统。
B、有信息处理设备,各变频设备的场所,三相负荷不平衡的场所,宜采用TN-C系统。
C、低压供电远离变电所的建筑物,对接地要求高的精密电子设备和数据处理设备,以及对环境要求防火,防爆的场所。宜不采用TT系统。
D、有不间断供电要求的场所,对环境有防火,防爆要求的场所,宜采用IT系统。但在一般工业与民用低压电网中不宜采用。
11、下列哪一种组是全部正确的?
Ⅰ TN-C-S系统电气装置外露导电部分应采用保护线,但不宜与系统的接地点,即中性点连接。
Ⅱ TN、TT系统为电源侧直接接地系统,IT系统为电源侧不接地系统。Ⅲ TN系统为装置外露导电部分与电源接地有电气连接。TT系统为装置外露可导体部分与电源接地无直接连接。而是通过大地连接。Ⅳ IT系统外露导电部分不应集中接地,应单独接地或成组接地。A、(ⅠⅡ)B、(ⅠⅣ)C、(ⅡⅢ)D、(ⅡⅣ)
12、下列哪一种组合均是正确的?
Ⅰ电气装置外可导电部分,可作保护中性线(PEN)。
Ⅱ PEN线兼有PE线和N线的作用,其截面应按PE线或N线两者的要求确定。
Ⅲ IT系统在无特殊要求情况下,不宜配出中性线。
Ⅳ TN、TT、IT三种制式,在工程中应确定其中一种制式。在同一电源同一建筑物的不同场所不宜使用另一种制式。
Ⅴ征得有关部门同意的金属水管和煤气管道可作为保护线。A、(ⅠⅡⅢ)B、(ⅡⅢⅣ)C、(ⅠⅡⅤ)D、(ⅡⅢⅤ)
13、下列哪一种组合均是错误的? Ⅰ TN-C系统,能直接装设RCD保护。
Ⅱ TN-S系统中,若装设RCD,则其N线不必通过RCD。Ⅲ IT系统宜采用RCD作为接地故障保护。
Ⅳ TN-C-S主要由过电流保护器作接地故障保护,如某部分接地故障保护不满足要求时,可采用局部等电位连接,也可增设RCD保护。Ⅴ TT系统适用RCD作为接地故障保护。A、(ⅠⅡⅢ)B、(ⅡⅢⅣ)C、(ⅢⅣⅤ)D、(ⅠⅣⅤ)
14、下列哪组叙述是错误的? A、悬浮地:适用于信号频率在0.1MHz与10MHz之间的电路。B、单点接地:适用于信号频率在0.1MHz以下的低频电路。C、多点接地:适用于信号频率在10MHz以上的高频电路。D、混合接地:适用于信号频率在1MHz与10MHz之间的电路。
15、下列哪组叙述是错误的?
A、信号接地主要有:悬浮地,单点接地,多点接地,混合接地等几种。
B、单点接地又可分为:串联式单点接地;并联式单点接地;多分支单点接地等几种。
C、信号地无论采用哪种接地系统,其接地线长度都应避开其波长的1/3及1/3的奇数倍。
D、信号频率在0.1MHz~10MHz之间的电路,如果其接地线长度不超过信号波长的1/20可采用单点接地,否则应采用多点接地。
16、下面哪组叙述是错误的?
A、磁屏蔽体的接地。主要应考虑接地点的位置以避免形成环路产生接地环流而发生磁干扰。
B、电磁屏蔽体的接地。是为了减少电磁感应的干扰和静电耦合,保证人身安全。
C、静电屏蔽的接地是为了把金属屏蔽体上感应的静电干扰信号直接导入地中,同时减少分布电容的寄生耦合,保证人身安全。D、屏蔽线缆均应多点接地,至少在其两端接地。
17、下面哪种叙述是错误的? A、阴极保护有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法和牺牲阳极保护法二种。B、牺牲阳极保护就是用被保护的地下金属管作为阴极,使用镁、铝、锌等合金埋在地下作为阴极,再在二者之间加以直流电源,正极加阳极上,负极加阴极上。
C、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法就是利用直流电源通过辅助阳极给被保护的金属管道以恒定电流使之阴极极化,以减轻和防止腐蚀。
D、目前外加电流保护法较少被采用是因为取得电源比较困难,又要求有恒定的直流电
源,再由于限长保护需建多个保护站。
18、下列哪组叙述是错误或不全面的?
A、防静电接地其接地线按机械强度来选择,其最小截面为6mm2。B、专用于防止静电危害的接地系统,其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100欧姆。在易燃易爆区宜为30欧姆。
C、当容积大于50m3和直径大于2.5m的容器,接地点不应小于两处,并应沿设备外围均匀布置,其间距不应大于30m。
D、防静电接地与其它接地共用接地系统时,其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0欧姆。
19、下列哪组叙述是正确的?
A、金属管理与高压电力线或电气化铁道平行敷设段保持50m以上距离。
B、金属管道与高压电力线或电气化铁道穿越敷设两侧间距不小于25m的地下金属管道应加强绝缘。C、金属管理与高压电力线或电气化铁道穿越的金属管道埋深应不少于1m。
D、金属管道与220KV电站或变电所接地体的最小安全距离25m。20、下面哪一种组合是全部正确的?
Ⅰ手握式电气设备接地故障保护,当发生单相接地时,自动断开电源的时间不应超过5S或接触电压不应超过50V。
Ⅱ手握式电气设备的保护线,可采用单股铜线,其截面应符合有关规范规定。
Ⅲ手握式电气设备的插座上应有专用的接地插孔,而且所用插头的结构应能避免将导电触头误作接地触头使用。
Ⅳ手握式电气设备插座和插头的接地触头应在导电触头接通之前连通并在导电触头脱开后才断开。
Ⅴ手握式电气设备的插座,其接地触头和金属外壳应有可靠的电气连接。
A、(ⅠⅡⅢ)B、(ⅠⅡⅣ)C、(ⅡⅢⅤ)D、(ⅢⅣⅤ)
21、下面哪组叙述是错误的?
A、医疗及诊断电气设备,应根据使用功能要求采用保护接地,功能性接地,屏蔽接地等接地或不接地等型式。
B、在电源突然中断后,有招致重大医疗危险的场所,应采用IT系统的供电方式。
C、凡需设置保护接地的医疗设备,应采用TN-S系统的供电。与人体直接接触的医疗电气设备,宜设置漏电保护装置,包括急救和手术用电设备。
D、医疗电气设备有的场所采用TT系统,但应装漏电保护器。
22、下面哪种组合的叙述是全部正确的?
Ⅰ浴室或淋浴室除在建筑物采取总等电位连接外还应采取局部等电位连接与辅助等电位连接。
Ⅱ游泳池若其范围内原无“PE”线时,可与其范围外的“PE”线连接。Ⅲ桑拿浴室供电线路除满足绝缘和耐高温要求外,线路的敷设应采用金属护套管敷设。
Ⅳ接地干线应在爆炸危险区域不同方向不少于两处与接地体连接。A(ⅠⅡ)B(ⅡⅢ)C(ⅢⅣ)D(ⅠⅣ)
23、下面哪种组合的叙述是全部错误的?
Ⅰ爆炸性气体环境分10和11区。爆炸性粉尘环境分0、1和2区。Ⅱ爆炸环境防雷的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0欧姆。
Ⅲ爆炸环境的接地装置与防止直接雷击的独立避雷针的接地装置宜合并设置。
Ⅳ爆炸环境的易燃油和天然气设施防静电接地的接地电阻不大于30欧姆。
A(ⅠⅡ)B(ⅡⅢ)C(ⅢⅣ)D(ⅠⅣ)附录
建筑物防雷将有强制标准
由广东省防雷中心清华大学制定的国家雷电防护系列标准,交由全国雷电防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定,审定后将成为全国雷电防护的强制性标准,以后新建筑物必须设计布线,已建建筑物的电子设备也必须按标准重新布线。以防电子电力系统受雷电损害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我国对雷电电磁脉冲防护的国家标准过去是空白,由广东省防雷中心起草的《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第一部分“通则”已通过,此次送交全国雷电防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近百名防雷专家、学者审查的,是《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的6项系列标准,包括《建筑物屏蔽内部等电位连接与接地》、《对浪涌保护器的要求》、《现有建筑物内设备的保护》、《应用指南》、《采用金属导线的通信线路的雷电防护》、《光缆通信线路的雷电防护》。
广东由于在工程实践中率先实现防雷工程设计与国际接轨,防雷工程技术科技应用水平全国领先,因而在上述系列标准的制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答案
1.(a);2.(c);3.(d);4.(d);5.(b);6.(b);7.(a);8.(b);9.(c);10.(b);11.(c);12.(b);13.(a);14.(a);15.(c);16.(d);17.(b);18.(d);19.(a);20.(d);21.(c);22.(d);23.(c);
1.计算机控制系统利用计算机强大的计算、逻辑判断、记忆和信息,传递能力,可以实现复杂的控制规律。例如:非线性控制、自学习控制和智能控制、逻辑控制度、自适应控制。
2.在计算机的闭环控制系统中,被控量是()到输入端的。A.负反馈 B .正反馈
3.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被控量是模拟量。()A.输入/输出是需D/A B .输入/输出是需A/D 4.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被控量是数字量。()A.输入/输出是需D/A B .输入/输出是需A/D 5.在计算机直接数字控制系统中,被控生产过程中的被控量是经过()送入计算机的。
A.测量变送和过程输入通道 B .测量变送和过程输出通道 6.分布或分散控制系统,由若干台微机分别承担任务,从而代替了集中控制方式,局部故障不影响其它部件正常运行。
7.根据系统采用的控制规律分:顺序控制、常规控制(如PID控部)、高级控制(或称先进控制),如最优控制、自适应控,预测控制等、智能控制、自学习控制。
8.内部总线有:IBM PC总线,STD总线
9.外部总线有:串行通信(RS一232C,RS一423A,RS一485,RS一422;并行通信(IEEE一488通迅总线)。
10.输入输出通道包括有﹕模拟量、数字量、开关量、脉冲量等。11.电力系统微机保护的功能有:电动机保护、线路保护、变压器保护、故障录波、故障测距等保护。
12.电力系统微机保护从保护对象来看有﹕电动机保护、线路(馈电)保护、变压器保护、发电机保护。
13.电力系统微机保护从保护形式来看有﹕断路保护、小电流接地系统保护、过流保护、跳闸保护。
14.电力系统微机保护的硬件糸统有:CPU主机系统、模拟量数据采集系统、开关量输入/输出系统。
15.电力系统的发展过程:单一功能自动化阶段,出现自动装置 包括:继电保护装置、自动操作和调节装置(如断路器自动操作,发电机自动调压和自动调速装置),远距离信息自动传输﹝即远动装置RTU(即四遥装置﹕遥测丫C、遥信丫X、遥调丫T、遥控丫K﹞)。
16.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的目的是:把能量管理系统、配电网调度控制糸统、各部门信息管理系统结合起来。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经济性、可靠性。
17.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是把电力糸统自动监控、远动控制装置和通信装置及调度计算机有机结合起来,组成的一个自动控制系统。()18.信息共享和功能互补、智能控制用一套自动化系统完成多套单一功能自动化系统的工作。
19.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是指电力设备及系统的自动监视控制和调度自动化的综合总称。
20.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从调度角度来划分有:
A.发电自动化 B.配电网综合自动化 C.输电调度自动化 21.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从系统运行角度来划分有:
A.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 B.发电厂自动化 C.变电所综合自动化 22.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从电力系统自动控制角度来划分有:
发电机综合自动控制、电压和无功功率综合自动控制、电力系统安全自动控制和电力系统频率和有功功率综合自动控制。
23.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包括有:变电所微机监控、微机继电保护、微机自动装置、电压和无功综合控制等系统。
24.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装置的硬件配制包括:(A)
A.计算机、远动终端的接口电路、通信模拟控屏调度控制台、不停电电源、变送器转接盘、远控执行盘。
25.BCH一2000系统由下述部件组成(C)
C:BCH一2000主控模块、交流采样模块、直流采样模块、开关量采样模块、脉冲量采样模块、遥控输出模块、通信录波、单相接地选线模块、相间短路故障录波模块。
26.微机CPU的功能:CPU是计算机系统自动工作的采样中枢进行算出逻辑和执行网络各种控制功能。
27.变电所综合自动化装置的CPU有:8031、8051、8096、80196(16位)、MC863XX。
28.PC就系一个地址指针,指向哪一块地址,CPU便执行该地址单元内的指令。
29.只读存贮器ROM的用途是:在控制设备中用干存放程序代码、不变的数据。
30.74LS138:3一8译码器有3个地址输入端,8个译码输出端。31.74LS138的G1接高电平,/G2A、/G2B,C、B、A分别接地址总线
A9~A5,这时译码输出端(/丫2)的地址范围是(040H~05FH)。32.在发电厂、变电所里,计算机对()的操作命令,是通过开关量输出电路来实现的。
C:断路器、隔离开关分合电动操作及对主变压器有载调压的分接开关的升、降、停
33.在发电厂、变电所里,计算机的开关量输出模板电路中,常用()驱动集成电路(七达林顿管反相缓冲器阵列)去驱动继电器,再由继电器触点去接通控制操作回路来实现的。A:MC1416 34.在计算机的输入和输出电路中,都应采用光电隔离措施(如接入光电耦合器)以利于抗干扰。
35.电量模拟量有:电压、电流、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有功电能量和无功电能量、频率及上述电量对应的正序、负序、零序值。36.模拟量输入通道由下述的()组成。
B:传感器(变送器)、信号处理、多路开关、采样保持器、A/D转换器
37.在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对物理量的采样,采用下述的()。
A:对电量用交流采样,对非电量用直流采样
38.在发电厂、变电所里,霍尔元件的主要应用是霍尔电流传感器(也称霍尔电流计),它是一种非接触式传感器。(√)考题上没有"非"字 39.霍尔模块可以测量电流、电压、功率,其测量精度高是由于采用()。
B:磁势平衡反馈
40.在计算机中需要处理的都是离散的数字信号,它由连续的模拟信号经过采样,保持及A/D转换而得到的。(√)
41.WXH型号微机保护装置的采样频率为fs=60HZ,即每一工频周期采样24点。(X)12点
42.在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对物理量的采样,采用下述的()
A:对电量用交流采样,对非电量用直流采样
43.变电所采用的变送器根据其变送器原理有下列(B、D)
A:交流电流变送器 B:电磁式常规变送器 C:压力变送器
D:微机型变送器 E:有功电度变送器 44.属于电量变送器的有下列(A、B、D、E)
A:交流电流变送器 B:交流电压变送器 C:压差变送器 D:有功功率变送器 E:频率变送器
45.交流电流变送器串接于电流互感器的二次回路中,将互感器二次0~5A的交流电流变换成直流电压或直流电流输出。(√)
46.交流电压变送器接于电压互感器的二次侧,将100V左右的交流电压变换成比例的直流电流输出。
47.单相有功功率测量元件是功率变送器的基本元件。
在单相有功功率测量元件的电压回路中,加一个90度移相电路就变成无功功率测量元件。如果用二个或三个这样的基本元件就构成三相功率变送器。
48.单相有功功率的测量原理:先由乘法电路求出瞬时功率:P(t)=U(t)i(t),再用积分电或低通滤波器滤掉2倍工频分量,即可得到有功功率UIcosO。
49.有功功率测量的关键部件(A)。
A:集成模拟乘法器,时间分割模拟乘法器,采样乘法器 50.对采样的要求:无论频率如何变化,都能使采样点在每个周期内严格的均匀分布,需采用锁相技术。
51.电能变送器把被测电路的()转换为单位时间内输出的脉冲数,对输出脉冲数的累计值就正比于该时段内消耗的电能。B:有功功率
52.当采用微机变送器时,只要将瞬时功率P(t),再对时间进行积分,就可得到相应的电能值。
54.在数据采集系统中,输入信号的流通路径是:
多路开关→采样/保持器→A/D转换→微机系统中的存贮器 55.在数据采集的三种工作方式中,当(C)时,应采用中断方式。
A:D/A转换速度快 B:D/A转换速度慢
C:A/D转换速度慢 D:A/D转换速度快
56.CNL100一M型微机电动机保护装置,其中的CPU它含有Flash、ROM、RAM、EPROM、ND继电器、定时器、串行口等微机保护所需的所有关系。57.CNL的系列电动机微机保护及自动控制装置的主板,安装有:CPU、硬件看门狗、实时时钟、通迅接口及出口继电器。58.CNL100一M型微机电动机保护装置的保护种类有(ABCDE)。
A:速断保护 B:负序过流保护和零序接地保护
C:堵转保护 D:启动时间过长保护
E:过负荷(过热)保护
59.在速断保护中,当A、B、C三相中任一相的(B),保护动作。
B:电流大于速断保护整定值并达到整定延时后
60. 电动机在运行过程中(启动时间后),任一相(如Ic=60A),达(C)后,速断保护动作。C:0.05秒
61.负序电流(不平衡)保护是微机保护装置对A、B、C三相电流计算出负序电流后,与保护整定值比较后保护动作。
62.零序电流由穿心零序电流互感器取得,当(A)后保护动作。(判断或单选)
A:零序电流大于整定值并达到整定延时
63.在堵转保护中,当电动机的(B)大于整定值电流并达到整定延时时间,保护动作出口或发出信号。B:运行电流 64.过负荷保护具有热告警信号和过热跳闸,输出功能。
过热告警是一种预告信号,可在过热跳闸值的(A)范围内整定山。A:30%︿100% 65.电动机启动后,当达到整定的启动时间过长保护的时间整定值后,(C)保护动作。
C:电流还没有降到额定电流的110%时
66.电力糸统正常运行时和发生相间短路时,不会产生零序电流和零序电压,但(B)
B: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会产生零序电流和零序电压。
67.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如果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的特点有(ABCDE)。
A:从接地点(故障点)流回的总电流等于正常时三相对地电容电流的代数和
B:单未造成相间短路,故障电流只是各种元件对地分布电容中流过的电流,故值很小。
C:故障线路的零序电流五次谐波分量的数值比非故障线路大。
D:三相之间的线电压仍是对称的。
E:另两相(非故障相)对地电压是原来的1.414倍,则故障相对地电压为0。
68.在35KV线路单侧电源线路的微机保护中,通常设计成两相式电流速断保护和两相电流继电器带时限的电流保护,电流速断经出口继电器跳开断路器,而带时限保护(A)。
A:经延时跳开断路器
69.35KV/10KV小电流接地系统的馈电线路的微机保护,常设置三段式电流保护,低周减载,三相一次重合闸及后加速保护,并且有选线功能,其中三段式电流保护中的一段为(C),二段为带时限电流速断,三段为过流保护。
C:电流速断保护
70.速断无时限分闸,二、三段保护分闸的时间可分别独立整定。71.10KV线路全保护。一段以电流速断保护为主,以过流保护作为后备保护。(√)
72.速断保护的整定方法是当(B)的电流幅值大于整定时速断保护动作。
B:A、C两相中任一相
73.当(A)大于整定值时,保护装置发出报警信号,在后台机上自动进行选线操作(跳闸)。
A:零序电压和零序电流
74.在35/10KV线路微机监控子系统的配制中,保护功能有(BCDE)。
A:负序过流保护 B:三段电流保护 C:低频减载
D:三相一重合闸及后加速保护 E:小电流接地选线 75.微机保护输入信号的预处理的下述有(BCDE)。
A:电流互感器 B:输入模拟电平转换 C:采样保持
D:模数转换 E:量化及编码
76.微机保护输入信号的预处理过程中的数字计算,当(C),之后保护装置发出跳闸指令断开断路器。C:几次计算结果与整定值比较均满足动作条件后
77.微机保护装置中的工频变化量测量元件,反应的是故障分量中的工频成份。
78.工频变化量方向元件判断的是故障分量中,工频成份(A)。
A:厶U与厶I之间的相角中
79.发生短路故障时,故障点产生一附加电源厶E,工频变化量即此由产生。
80.零序电流元件中一般采用一次差分滤波(滤掉周期分量)后,(C)的算法。
C:再取半周绝对值和
81.WXB一11型微机保护装置采用多单片机并列工作,配有(A),分别完成高频保护、距离保护、零序保护和综合重合闸功能。A:四个硬件完成相同的CPU插件
82.WXB一11型微机保护装置采用多单片机并列工作,配有四个硬件完成相同的CPU插件,分别完成(BCDE)B:高频保护 C:零序保护 D:综合重合闸功能 E:距离保护
83.CPU插件的开关量输出驱动电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C)的B口驱动的启动、跳闸、重合闸、停信号继电器;另一部分是8031单片机的P1口的三根线驱动的告警及巡检中断继电器,每个CPU插件可提供8位开关量输出驱动电路。
C:8255 84.整定法:未使用的保护功能应将其投入/退出,控制字设为退出。使用的保护功能应将其投入/退出,控制字设为投入。85.变压器微机保护的种类有:主保护系统和后备保护系统。86.主保护系统由(B)联合构成的变压器的主保。
B:变压器差动保护与瓦斯保护
87.主保护的作用:用来保护变压器的内部故障,即当变压器内部发生故障时,保护装置动作,而当变压器外部发生故障时,保护装置不动作。
88.差动保护分为差动速断保护和比率差动保护。
89.差动保护的作用:是用来保护变压器内部发生严重故障时,快速的动作于跳闸,时间不大于15ms。
90.比率差动保护是用来保护变压器内部发生小电流故障。有(ABC)。
A:中性点附近单相接地 B:相间短路 C:单相匝间短路 91.后备保护的作用:作为外部短路和内部短路的后备保护装置。92.后备保护的种类有:(ABCDE)。
A:三段两时限复合电压闭锁过流保护 B:两段零序过流保护
C:负序过流大保护 D: 间隙过压保护
E:过负荷保护
93.三段两时限复合电压闭锁过流保护
种类有:(1)高压侧电流速断保护(高压侧定时限过流保护)原理:当A、C两相电流基波最大值大于或等于整定值时,定时器启动。若在整定在时限内,电流恢复正常值,则终止定时;若电流持续到整定时限,且保护出口处于投入状态,则保护动作。(2)高压侧反时限过流保护
原理:当(B)时,根据所设计的时间常数,计算出延时时间,当时间达到给定时限时,保护动作。B:正序电流大于额定电流
94.两段零序过流保护有高压侧零序过流保护和低压侧反时限(零序)过流保护。
95.BCH一3100TB微机变压器保护装置,由工业用16位单片机80196KC完成保护、监控
及远动功能,适用于1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C)。
C:三绕组变压器主保护
96.当变压器空载投入和外部故障切除后电压恢复阶段,产生很大的励磁涌流(在电源侧),因此产生较大的不平衡电流使差动变压器误动作。
励磁涌流的特点:(1)含有较大的直流分量;(2)含有大量的高次谐波时,二次谐波可达30%︿50%。偶次谐波可达40%~60%;﹝3)波形之间有间断
97.差动保护的设置类型有(ABCD)。
A:差动速断保护 B:二次谐波制动比率差动保护
C:偶次谐波制动比率差动保护 D:间断角闭锁原理的差动保护
98.判断TA断线条件:当某侧电流满足(A),则认为是TA断线。
A:只有一相电流为零,且其它两相电流与启动电流相等 99.二次谐波制动原理的差动保护采用(C)。偶次谐波制动原理的差动保护采用(D)。
C:电流互感器 D:电抗互感器
100.RCS一9671型差动保护装置按二次谐波制动原理设计,其硬件逻辑电路图中,abc三相差动速断元件动作信号,SDa、SDb、SDc经(B)和差动保护压板LP1,送至出口继电器,使断路器快速跳闸。B:或门
101.RCS一9671型差动保护装置按二次谐波制动原理设计的,其硬件逻辑电路图中,三相二次谐波制动元件动作信号是(C)。C:XBZDa XBZDb XBZDc 102.LFP一973变压器微机后备保护的信号流程是:
TA或TV→隔离互感器变换→低通滤波器→A/D转换→微处理器→输出
103.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糸统的基本功能有:监控子系统基本功能、微机保护子糸统基本功能、自动装置子系统功能和通信功能。104.监控子系统基本功能
监控子系统取代了常规的测量系统,取消了常规控制屏,取代了中央信号控制和继电器屏和取代了常规的远动装置。基本功能包括:(1)模拟量、开关量、电能量的数据采集(2)事件顺序记录
(3)故障记录(故障录波)和测距、保护及自动装置信记录
(4)操作控制功能:通过键盘和RCT对变电所内断路器、电动隔离开关,主变压器分接头开关进行控制和操作。(5)安全监视功能(6)人机联系功能(7)完成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系统功能)。
105.微机保护子系统基本功能﹕要求应保持与通信、测量糸统的独立性,还要求保持的CPU及电源保持独立,要求有(C)的继电保护功能。
C:独立、完整
106.测量显示数字化:采用微机监控子系统后,彻底改变了原来测量手段,常规指针式仪表被(B)所代替。B:数据采集糸统 107.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有:集中式、分布式、分散分布式等三种。
108.集中式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网络结构为(A)。A:星形结构 109.分布式综合自动化系统结构按功能模块设计、采用主从CPU协同工作方式,各功能糸统之间是不能通信的,监控主机与各功能子糸统的通信可以采用(B)。
B:总线(或串行通信)方式
110.对于配电线路,采用多功能微机保护装置(即保护、遥测、遥信、遥控四功能合一的装置),且安装在(C)。C:配电开关柜上 111.通信总控单元各串行接口的发送和接收由(A)完好。A:串行中断服务程序
112.测控单元DISA一920与 通信控制管理单元通信,支持RS一422总线及光仟
接方式,其CPU采用的是MCS一96系列的(B)单片机。B:80C196 113.监控系统软件:由六大模块组成:DBLL数据库动态连接、PSED人机接口应用程序开发环境、FSRR人机接口应用环境、RTS报表处理系统、VQC系统功能模块和(A)。
A:SCADA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
114.数据采集和处理可以根据实测脉冲计数值计算出电量值,并进行累计和进行峰、谷值累计值。
115.监控系统的系统综合功能是指在监控系统的后台上,用软件的方法实现变电所某种综合系统功能,例如电压和无功控制功能(VQC)小接地电流系统接地选线的系统功能。
116.电压和无功功率综合自动调节(VQC)的要求应满足变电所的闭锁VQC有下列的(ACD)。A:保护闭锁 C::遥测闭锁 D:遥信闭锁
117.利用小接地电流系统在单相接地故障时出现(A)的幅值和方向变化达到选线目的。
A:五次谐波
118.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数据通信任务是:一是各子系统之间的通信;二是监控系统与控制中心之间的通信。119.数据通信的传输方式:并行和串行
120.数据通信的工作方式有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和全双工通信 121.全双工通信是通信双方同时进行双方向传送信息。
122.串行通信数据通信接口有:RS一232、RS一
422、RS一485 123.现场总线一般用双胶线,采用现场测控网络
第二篇:注册电气工程师
注册电气工程师报考条件
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香港、澳门居民,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恪守职业道德,具备相应专业教育和实践要求,并符合相应报考条件者,均可从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动力)、注册电气工程师(发输变电)、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注册化工工程师、注册土木工程师(港口与航道工程)专业中选一项报名(相关专业、级别及科目代码见附件2),申请参加执业资格考试。
(二)注册电气工程师报考条件
1.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请参加基础考试。
(1)取得本专业(指电气工程、电气工程自动化专业,详见附件3,下同)或相近专业(指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详见附件3,下同)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
(2)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1年。
(3)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1年。
2.基础考试合格,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参加专业考试。
(1)取得本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2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3年。
(2)取得本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3年;或取得相近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4年。
(3)取得含本专业在内的双学士学位或本专业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4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5年。
(4)取得通过本专业教育评估的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4年;或取得未通过本专业教育评估的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5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6年。
(5)取得本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6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7年。
(6)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8年。
3.截止到2002年12月31日前,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免基础考试,只需参加专业考试。
(1)取得本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5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6年。
(2)取得本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6年;或取得相近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7年。
(3)取得含本专业在内的双学士学位或本专业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7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8年。
(4)取得本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8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9年。
(5)取得本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9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10年。
(6)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12年。
(7)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15年。(8)取得本专业中专学历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25年;或取得相近专业中专学历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30年。
注:表中“新专业名称”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规定的专业名称;“旧专业名称”指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颁布前各院校所采用的专业名称。
2006年全国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
执 业 资 格 考 试 报 名 表
报名点:
报名顺序号:
轻微 贴照片处 两张(一寸免冠)
1.本人符合报名条件的要求,在考试报名表、信息卡中填涂的个人住息均准确、真实、一致;
2.本人提交的学历证书和复印件、身份证(军官证)和复印件、业务工作证明、专业技术职称资格证书均真实有效; 3.考试时遵守考场规则,不作弊,不请人代考;
4、如本人有违背上述任何一款的情况,愿承担由此而造成的一切后果。
考生签名:
注:有关报名信息项的填写说明见背面
填表说明
1.报名表是信息管理重要依据。报名顺序号由报名点工作人员填写,其它栏目务必本人填写,若填写错误,后果自负。各栏中填写相应汉字和数字,有代码栏的,代码号填入小方框内,汉字写在小方框外。一律用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字迹要端正、清楚,内容要准确,填写后不得涂改。
2.专业职称指现任专业技术职务;专业资格指通过全国统一的专业技术资格和执业资格考试所获得的专业技术资格或执业资格。
3.专业工作年限指从事所报考专业累计工作年限。4.填表信息说明:
性别:男、女;最高学历:硕士以上、大学本科、大专、中专;专业职称:高级(含正副不分)、中级、助理、员级、无职称;专业资格:中级、初级;
所学专业:本专业、相近专业、其它工科;工作单位性质:机关、事业、企业、乡企、其他;考前辅导:参加、不参加。
5.照片必须是近期免冠,且未使用过的,否则报名点不予办理,一寸照片用于准考证,二寸照片用于合格证。6.准考证发放时间可于9月上旬查阅江苏建设信息网(http://)。7.考试成绩可查阅江苏建设信息网(http://)。
1.本人符合报名条件的要求,在考试报名表、信息卡中填涂的个人住息均准确、真实、一致;
2.本人提交的学历证书和复印件、身份证(军官证)和复印件、业务工作证明、专业技术职称资格证书均真实有效; 3.考试时遵守考场规则,不作弊,不请人代考;
4、如本人有违背上述任何一款的情况,愿承担由此而造成的一切后果。
考生签名:
注:有关报名信息项的填写说明见背面
填表说明
1.报名表是信息管理重要依据。报名顺序号由报名点工作人员填写,其它栏目务必本人填写,若填写错误,后果自负。各栏中
填写相应汉字和数字,有代码栏的,代码号填入小方框内,汉字写在小方框外。一律用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字迹要端正、清楚,内容要准确,填写后不得涂改。
2.专业职称指现任专业技术职务;专业资格指通过全国统一的专业技术资格和执业资格考试所获得的专业技术资格或执业资
格。
3.专业工作年限指从事所报考专业累计工作年限。4.填表信息说明:
性别:男、女;最高学历:硕士以上、大学本科、大专、中专;专业职称:高级(含正副不分)、中级、助理、员级、无职称;专业资格:中级、初级;
所学专业:本专业、相近专业、其它工科;工作单位性质:机关、事业、企业、乡企、其他;考前辅导:参加、不参加。
5.照片必须是近期免冠,且未使用过的,否则报名点不予办理,一寸照片用于准考证,二寸照片用于合格证。6.准考证发放时间可于9月上旬查阅江苏建设信息网(http://)。7.考试成绩可查阅江苏建设信息网(http://)。
第三篇:注册电气工程师
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基础考试大纲以及复习建议
一、高等数学 1.1 空间解析几何 向量代数 直线平面 柱面 旋转曲面 二次曲面 空间曲线 1.2 微分学 极限 连续 导数 微分 偏导数 全微分 导数与微分的应用 1.3 积分学 不定积分 定积分 广义积分 二重积分 三重积分平面曲线积分积分应用 1.4 无穷级数 数项级数 幂级数 泰勒级数 傅里叶级数 1.5 常微分方程 可分离变量方程 一阶线性方程 可降阶方程 常系数线性方程 1.6 概率与数理统计 随机事件与概率 古典概型 一维随机变量的分布和数字特征 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 参数估 计 假设检验 方差分析 一元回归分析 1.7 向量分析 1.8 线性代数 行列式 矩阵 n 维向量 线性方程组 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二次型---------------------------复习建议:
1、对于高等数学考试要求的基本概念一定要清楚。要能达到拿到考试题,能知 道是考哪方面的内容。
2、基本公式需要你能使用,复杂的公式并不需要你死记硬背,考试时会发的。但是你要知 道用哪个公式。
3、多做题,因为高数各章节的基本题型并不很多,多做题,你会觉得高数太简单了(指对 于本考试来说)。
4、推荐一本习题集,此书对基本题型都有包括: 高等数学习题集(第三版)作者:上海理工大学理学院《高等数学习题集》编写组 编
二、普通物理 2.1 热学 气体状态参量平衡态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理想气体的压力和温度的统计解释 能量按自由 度均分原理 理想气体内能平均碰撞次数和平均自由程 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 功 热量 内 能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对理想气体等值过程和绝热过程的应用 气体的摩尔热容 循环过程 热机效率 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统计意义 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 熵 2.2 波动学 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 简谐波表达式 波的能量 驻波 声速 超声波 次声波 多普勒效应 2.3 光学 相干光的获得 杨氏双缝干涉 光程 薄膜干涉 迈克尔干涉仪 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单缝衍射
光学仪器分辨本领 x 射线衍射 自然光和偏振光 布儒斯特定律 马吕斯定律 双折射现象 偏振光的干涉 人工双折射及应用---------------------------推荐一本书:<大学物理学习题详解> 本书对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张三慧教授主编的、“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大学物理学?第二版》一书的习题作了较详细的解答,是该书的配 套教材。全书容量较大,共 30 章 5 篇(力学、热学、电磁学、波动与光学、量子物理),每 章分为“知识要点”和“习题解答”两部分。“知识要点”对每章所涉及的重要内
容进行了系统 的归纳和小结;“习题解答”则对张三慧的大学物理学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解答,通过对这些习题的解答和分析,使学生掌握解题的主要方法和技巧。<大学物理学解题方法与复习备考 > 此书题型较全
三、普通化学 3.1 物质结构与物质状态 原子核外电子分布 原子、离子的电子结构式 原子轨道和电子云概念 离子键特征共价键特 征及类型 分子结构式 杂化轨道及分子空间构型 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 分子间力与氢键 分压定律及计算 液体蒸气压 沸点 汽化热 晶体类型与物质性质的关系 3.2 溶液 溶液的浓度及计算 非电解质稀溶液通性及计算 渗透压概念电解质溶液的电离平衡 电离常 数及计算 同离子效应和缓冲溶液 水的离子积及 PH 值 盐类水解平衡及溶液的酸碱性 多相 离子平衡 溶度积常数 溶解度概念及计算 3.3 周期表 周期表结构 周期 族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关系 元素性质 氧化物及其水化物的酸碱性递变规 律 3.4 化学反应方程式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方程式写法及计算 反应热概念 热化学反应方程式写法 化学反应速率表示方法 浓度、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速率常数与反应级数 活化能及催化 剂概念 化学平衡特征及平衡常数表达式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及计算 压力熵与化学反应方向判断 3.5 氧化还原与电化学 氧化剂与还原剂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写法及配平原电池组成及符号 电极反应与电池反应 标准电极电势 能斯特方程及电极电势的应用 电解与金属腐蚀 3.6 有机化学 有机物特点、分类及命名 官能团及分子结构式 有机物的重要化学反应:加成 取代 消去 氧化 加聚与缩聚 典型有机物的分子式、性质及用途: 甲烷 乙炔 苯 甲苯 乙醇 酚 乙醛 乙酸 乙酯 乙胺 苯 胺 聚氯乙烯 聚乙烯 聚丙烯酸酯类 工程塑料(ABS)橡胶 尼龙 66 推荐一本书:<普通化学知识要点与习题解析>------高等学校优秀教材辅导丛书 本书以浙大编写的《普通化学》第 5 版为依据,章节安排完全与教材一致。本书针对教材的 特点,章节安排与教材一致,每章包括:知识要点、书后习题解析、书后习题解析、同步训 练题和同步训练题答案五部分内容。
四、理论力学
4.1 静力学平衡 刚体 力 约束 静力学公理 受力分析 力对点之矩 力对轴之矩 力偶理论 力系的简化 主矢 主矩 力系的平衡 物体系统(含平面静定桁架)的平衡 滑动摩擦 摩擦角 自锁 考虑滑 动摩擦时物体系统的平衡 重心 4.2 运动学 点的运动方程 轨迹 速度和加速度 刚体的平动 刚体的定轴转动 转动方程 角速度和角加 速度 刚体内任一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4.3 动力学 动力学基本定律 质点运动微分方程
程 动量 冲量 动量定理 动量守恒的条件 质心 质心运动定理 质心运动守恒的条件 动量矩 动量矩定理 动量矩守恒的条件 刚体的定轴转动微分方程 转动惯量 回转半径 转 动惯量的平行轴定理 功 动能 势能 动能定理 机械能守恒 惯性力 刚体惯性力系的简化 达朗伯原理 单自由度系统线性振动的微分方程 振动周期 频率和振幅 约束 自由度 广义 坐标 虚位移 理想约束 虚位移原理 推荐一本书: 《理论力学知识要点与习题解析》 高等学校优秀教材辅导丛书
五、材料力学 5.1 轴力和轴力图 拉、压杆横截面和斜截面上的应力 强度条件 虎克定律和位移计算 应变 能计算 5.2 剪切和挤压的实用计算 剪切虎克定律 切(剪)应力互等定理 5.3 外力偶矩的计算 扭矩和扭矩图 圆轴扭转切(剪)应力及强度条件 扭转角计算及刚度 条件 扭转应变能计算 5.4 静矩和形心 惯性矩和惯性积平行移轴公式 形心主惯性矩 5.5 梁的内力方程 切(剪)力图和弯矩图 分布载荷、剪力、弯矩之间的微分关系 正应力 强度条件 切(剪)应力强度条件 梁的合理截面 弯曲中心概念 求梁变形的积分法 叠加法 和卡氏第二定理 5.6平面应力状态分析的数值解法和图解法 一点应力状态的主应力和最大切(剪)应力 广 义虎克定律 四个常用的强度理论 5.7 斜弯曲 偏心压缩(或拉伸)拉-弯或压-弯组合 扭-弯组合 5.8 细长压杆的临界力公式 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 临界应力总图和经验公式 压杆的稳定校 核 推荐一本书: 《材料力学知识要点与习题解析》 高等学校优秀教材辅导丛书
六、流体力学 6.1 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 6.2 流体静力学 流体静压强的概念 重力作用下静水压强的分布规律 总压力的计算 6.3 流体动力学基础 以流场为对象描述流动的概念 流体运动的总流分析 恒定总流连续性方程、能量方程和动量方程
6.4 流动阻力和水头损失 实际流体的两种流态?层流和紊流 圆管中层流运动、紊流运动的特征 沿程水头损失和局部水头损失 边界层附面层基本概念和绕流阻力 6.5 孔口、管嘴出流 有压管道恒定流 6.6 明渠恒定均匀流 6.7 渗流定律 井和集水廊道 6.8 相似原理和量纲分析 6.9 流体运动参数(流速、流量、压强)的测量 推荐一本书: 《工程流体力学习题解析》 本书是《工程流体力学》教材的习题解答,内容包 括了全书各章的习题。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成人教育及有关专业的流体力学课程教学参考 书。本书可配合教材使用,也可单独使用。部分参考题:点击浏览该文件
七、计算机应用基础 7.1 计算机基础知识 硬件的组成及功能 软件的组成及功能 数制转换 7.2 Windows 操作系统 基本知识、系统启
动 有关目录、文件、磁盘及其它操作 网络功能 注:以 Windows98 为基础 7.3 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 程序结构与基本规定 数据 变量 数组 指针 赋值语句 输入输出的语句 转移语句 条件语句 选择语句 循环语句 函数 子程序(或称过程)顺序文件 随机文件 注:鉴于目前情况,暂采用 FORTRAN 语言 天天用计算机,这部分应比较熟了。FORTRAN 语言复习一下,各种语言的语句表示方法都 是类似的。建议以后应当考 winxp 系统,VB 语言,AUTOCAD
八、电工电子技术 8.1 电场与磁场 库仑定律 高斯定理 环路定律 电磁感应定律 8.2 直流电路 电路基本元件 欧姆定律 基尔霍夫定律 叠加原理 戴维南定理 8.3 正弦交流电路 正弦量三要素 有效值 复阻抗 单相和三相电路计算 功率及功率因数 串联与并联谐振 安 全用电常识 8.4 RC 和 RL 电路暂态过程 三要素分析法 8.5 变压器与电动机 变压器的电压、电流和阻抗变换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使用
常用继电?接触器控制电路 8.6 二极管及整流、滤波、稳压电路 8.7 三极管及单管放大电路 8.8 运算放大器 理想运放组成的比例 加、减和积分运算电路 8.9 门电路和触发器 基本门电路 RS、D、JK 触发器 基本的三相计算一定要清楚。请注意考的是“电工电子技术”,并不是通常说的“模拟/数字电 子技术”,主要侧重在电工基本知识及计算。电工电子技术习题解 推荐一本书: 《电工电子技术习题解》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基础教学辅导与习题解析》 《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基础教学辅导与习题解析》 《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基础教学辅导与习题解析》 《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基础教学辅导与习题解析》 《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基础教学辅导与习题解析》 《电工电子技术》习题答案下载:点击浏览该文件
九、工程经济 9.1 现金流量构成与资金等值计算 现金流量 投资 资产 固定资产折旧 成本 经营成本 销售收入 利润 工程项目投资涉及的 主要税种 资金等值计算的常用公式及应用 复利系数表的用法 9.2 投资经济效果评价方法和参数 净现值 内部收益率 净年值 费用现值 费用年值 差额内部收益率 投资回收期 基准折现率 备选方案的类型 寿命相等方案与寿命不等方案的比选 9.3 不确定性分析 盈亏平衡分析 盈亏平衡点 固定成本 变动成本 单因素敏感性分析 敏感因素 9.4 投资项目的财务评价 工业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基本内容 投资项目财务评价的目标与工作内容 赢利能力分析 资金筹措的主要方式 资金成本 债务 偿还的主要方式 基础财务报表 全投资经济效果与自有资金经济效果 全投资现金流量表与 自有资金现金流量表 财务效果计算
偿债能力分析 改扩建和技术改造投资项目财务评价的 特点(相对新建项目)9.5 价值工程 价值工程的概念、内容与实施步骤 功能分析 工程经济是注册建筑师考试也要考试,网上习题集很多,大家搜一下。-复习建议:
1、对于各门学科要求的基本概念一定要清楚。要能达到拿到考试题,能知道是 考哪方面的内容。
2、基本公式需要你能记住,能使用,复杂的公式并不需要你死记硬背,考试时会发的。但 是你要知道用哪个公式。
3、再记住一点(个人认为非常重要),每门课程都要找一本好的习题集,一定要多做题,因 为各门学科各章节的基本题型并不很多,多做题,你会觉得考试过关太简单了(指对于本基
础考试来说)。以上推荐的书并不一定是最好的,请自己多选择一下。-----------------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基础考试大纲以及复习建议 转贴:据众多论坛上讨论的,上午下午考试都很有特点,有的人认为上午难,有人认为下午 难。但就考完的结果来说,上午的普化、材料力学(三大力学)丢分的比例比较大。下午考的情况是电工学,电机,变压器,短路电流计算、潮流计算、电容补偿丢分的比例比 较大。希望大家对于薄弱的环节加把功夫。
第四篇:注册电气工程师
下面是报考条件!
符合《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第十条的要求,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请参加基础考试:
(一)取得本专业(指电气工程、电气工程自动化专业)或相近专业(指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
(二)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1年。
(三)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1年。基础考试合格,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请参加专业考试:
(一)取得本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2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3年。
(二)取得本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3年;或取得相近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4年。
(三)取得含本专业在内的双学士学位或本专业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4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双学位学士或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5年。
(四)取得通过本专业教育评估的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4年;或取得未通过本专业教育评估的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5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6年。
(五)取得本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6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7年。
(六)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8年。
第五篇:注册电气工程师
2011全国注册电气工程师报考条件
(一)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恪守职业道德,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请参加基础考试:
1、取得本专业(指电气工程、电气工程自动化专业)或相近专业(指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
2、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1年。
3、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1年。
(二)基础考试合格,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请参加专业考试:
1、取得本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2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3年。
2、取得本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3年;或取得相近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4年。
3、取得含本专业在内的双学士学位或本专业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4年;或取得相近
设计工作满5年。
4、取得通过本专业教育评估的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4年;或取得未通过本专业教育评估的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5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6年。
5、取得本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6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7年。
6、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8年。
(三)截止到2002年12月31日前,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免基础考试,只需参加专业考试:
1、取得本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5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6年。
2、取得本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6年;或取得相近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7年。
3、取得含本专业在内的双学士学位或本专业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7年;或取得相近
设计工作满8年。
4、取得本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8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9年。
5、取得本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9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10年。
6、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12年。
7、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15年。
8、取得本专业中专学历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25年;或取得相近专业中专学历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