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生常用数学公式
小学生数学常用公式 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 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3 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面积=长×宽 S=ab 4
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2)体积=长×宽×高 V=abh 5 三角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 ×2÷底
三角形底=面积 ×2÷高
平行四边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7
梯形 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 圆形 S面积 C周长 ∏ d=直径 r=半径
(1)周长=直径×∏=2×∏×半径 C=∏d=2∏r(2)面积=半径×半径×∏ 圆柱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圆锥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1 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 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和差问题的公式(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
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或者 和-小数=大数)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或 小数+差=大数)植树问题 1 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2 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 数÷份数=每份数2、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第二篇:小学生数学公式问题总结
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正比例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式子表示:x分之y=k(一定)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积(一定),反比例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式子表示:x乘以y=k(一定)、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 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面积=长×宽 S=ab、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2)体积=长×宽×高 V=abh、三角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 ×2÷底 三角形底=面积 ×2÷高、平行四边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梯形 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8、圆形 S面积 C周长 ∏ d=直径 r=半径
(1)周长=直径×∏=2×∏×半径 C=∏d=2∏r
(2)面积=半径×半径×∏、圆柱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圆锥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和差问题的公式(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
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或者 和-小数=大数)
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或 小数+差=大数)
植树问题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
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盈亏问题
(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追及问题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流水问题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浓度问题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利润与折扣问题
利润=售出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
第三篇:小学数学公式
小学数学必背公式大全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a2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圆的直径=半径×2
d=2r
►圆的半径=直径÷2
r=d÷2
或者r=12d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
=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S=πr×r=πr2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ab+ah+bh)×2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S=a×a×6或者
S=6a2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或者V=a3
第四篇:高中数学公式
高中数学
乘法与因式分 a2-b2=(a+b)(a-b)a3+b3=(a+b)(a2-ab+b2)
a3-b3=(a-b(a2+ab+b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b+√(b2-4ac)/2a-b-√(b2-4ac)/2a
根与系数的关系 X1+X2=-b/a X1*X2=c/a 注:韦达定理
判别式
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
b2-4ac<0 注:方程没有实根,有共轭复数根
正弦定理 a/sinA=b/sinB=c/sinC=2R 注: 其中 R 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 余弦定理 b2=a2+c2-2accosB 注:角B是边a和边c的夹角
圆的标准方程(x-a)2+(y-b)2=r2 注:(a,b)是圆心坐标
圆的一般方程 x2+y2+Dx+Ey+F=0 注:D2+E2-4F>0
抛物线标准方程 y2=2px y2=-2px x2=2py x2=-2py
第五篇:初等数学公式
初等数学常用公式
一
代数
1.绝对值
(1)定义
(2)性质,,.2.指数
(1).(2).(3).(4).(5).(6).(7)
(8)
算术根
3.对数
(1)定义
.(2)性质
.(3)运算法则,.(4)换底公式
.4.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
(1)排列数公式,.(2)组合数公式,.(3)二项式定理
.5.数列
(1)等差数列
通项公式
.求和公式
.(2)等比数列
通项公式
.求和公式
.(3)常见数列的和,,.二
几何
在下面的公式中,S表示面积,表示侧面积,表示全面积,V表示体积.1.多边形的面积
(1)三角形的面积
(a为底,h为高);
(a,b,c为三边,);
(a,b为两边,夹角是C).(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a为一边,h是a边上的高);
(a,b为两邻边,为这两边的夹角).(3)梯形的面积
(a,b为两底边,h为高).(4)正n边形的面积
(a为边长,n边数);
(r为外接圆的半径).2.圆、扇形的面积
(1)圆的面积
(r为半径).(2)扇形面积
(r为半径,n为圆心角的度数);
(r为半径,L为弧长).3.柱、锥、台、球的面积和体积
(1)直棱柱
(P为底面周长,H为高).(2)正棱锥
(P为底面周长,h为斜高,H为高).(3)正棱台,(为上、下底面周长,h为斜高,为上、下底面面积,H为高).(4)圆柱
(r为底面半径,H为高).(5)圆锥
(r为底面半径,l为母线长,H为高).(6)圆台
(为上、下底面半径,l为母线长,H为高).(7)球
(R为球的半径).三
三角
1.度与弧度的关系
.2.三角函数的符号
3.常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0
0
0
0
0
0
不存在0
不存在不存在1
0
不存在0
4.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
(1)平方和关系
.(2)倒数关系
.(3)商数关系
.5.和差公式,.6.二倍角公式,.7.半角公式,.8.和差化积公式,,.9.积化和差公式,,.10.正弦、余弦定理
(1)正弦定理
.(2)余弦定理,.四
平面解析几何
1.两点间的距离
已知两点,则.2.直线方程
(1)直线的斜率
已知直线的倾斜角,则;
已知直线过两点,则.(2)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
点斜式;
斜截式;
两点式;
截距式;
参数式
.3.两直线的夹角
.4.点到直线的距离
点到直线的距离.5.二次曲线的方程
(1)圆,为圆心,为半径.(2)椭圆,焦点在x轴上.(3)双曲线,焦点在x轴上.(4)抛物线,焦点为,准线为;,焦点为,准线为;,顶点,对称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