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辽宁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5篇

时间:2019-05-14 11:00: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2年辽宁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2年辽宁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

第一篇:2012年辽宁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

2012年辽宁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伽利略根据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和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早期物理学家关于惯性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是惯性 B.没有力作用,物体只能处于静止状态

C.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的性质是惯性

D.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 答案:AD

15.如图,x轴在水平地面内,y轴沿竖直方向。图中画出了从y轴上沿x轴正向抛出的三个小球a、b和c的运动轨迹,其中b和c是从同一点抛出的,不计空气阻力,则 A.a的飞行时间比b的长 B.b和c的飞行时间相同 C.a的水平速度比b的小 D.b的初速度比c的大 答案:BD 16.如图,一小球放置在木板与竖直墙面之间。设墙面对球的压力大小为N1,球对木板的压力大小为N2。以木板与墙连接点所形成的水平直线为轴,将木板从图示位置开始缓慢地转到水平位置。不计摩擦,在此过程中 A.N1始终减小,N2始终增大 B.N1始终减小,N2始终减小 C.N1先增大后减小,N2始终减小 D.N1先增大后减小,N2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B 17.自耦变压器铁芯上只绕有一个线圈,原、副线圈都只取该线圈的某部分,一升压式自耦调压变压器的电路如图所示,其副线圈匝数可调。已知变压器线圈总匝数为1900匝;原线圈为1100匝,接在有效值为220V的交流电源上。当变压器输出电压调至最大时,负载R上的功率为2.0 kW。设此时原线圈中电流有效值为I1,负载两端电压的有效值为U2,且变压器是理想的,则U2和I1分别约为

A.380V和5.3A B.380V和9.1A C.240V和5.3A D.240V和9.1A 答案:B 18.如图,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与水平地面成一角度,两极板与一直流电源相连。若一带电粒子恰能沿图中所示水平直线通过电容器,则在此过程中,该粒子

A.所受重力与电场力平衡

B.电势能逐渐增加 C.动能逐渐增加 D.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答案:BD

19.如图,均匀磁场中有一由半圆弧及其直径构成的导线框,半圆直径与磁场边缘重合;磁场方向垂直于半圆面(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0.使该线框从静止开始绕过圆心O、垂直于半圆面的轴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半周,在线框中产生感应电流。现使线框保持图中所示位置,磁感应强度大小随时间线性变化。为了产生与线框转动半周过程中同样大小的电流,磁感应强度随时间的变化率的大小应为 A.B.答案:C

C.D.20.如图,一载流长直导线和一矩形导线框固定在同一平面内,线框在长直导线右侧,且其长边与长直导线平行。已知在t=0到t=t1的时间间隔内,直导线中电流i发生某种变化,而线框中感应电流总是沿顺时针方向;线框受到的安培力的合力先水平向左、后水平向右。设电流i正方向与图中箭头方向相同,则i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可能是

答案:A 21.假设地球是一半径为R、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一矿井深度为d。已知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矿井底部和地面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A.B.C.D.答案:A

第Ⅱ卷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11题,共129分)22.(5分)

某同学利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金属板的厚度。该螺旋测微器校零时的示数如图(a)所示,测量金属板厚度时的示数如图(b)所示。图(a)所示读数为_________mm,图(b)所示读数为_________mm,所测金属板的厚度为_________mm。

答案:0.010;6.870;6.860 23.(10分)

图中虚线框内存在一沿水平方向、且与纸面垂直的匀强磁场。现通过测量通电导线在磁场中所受的安培力,来测量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并判定其方向。所用部分器材已在图中给出,其中D为位于纸面内的U形金属框,其底边水平,两侧边竖直且等长;E为直流电源;R为电阻箱;A为电流表;S为开关。此外还有细沙、天平、米尺和若干轻质导线。

(1)在图中画线连接成实验电路图。(2)完成下列主要实验步骤中的填空

①按图接线。

②保持开关S断开,在托盘内加入适量细沙,使D处于平衡状态;然后用天平称出细沙质量m1。

③闭合开关S,调节R的值使电流大小适当,在托盘内重新加入适量细沙,使D________;然后读出_________________,并用天平称出_______。④用米尺测量_______________。

(3)用测量的物理量和重力加速度g表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可以得出B=_________。(4)判定磁感应强度方向的方法是:若____________,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纸面向外;反之,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答案:(2)重新处于平衡状态;电流表的示数I;此时细沙的质量m2;D的底边长度l;

(3)

(4)m2>m1

24.(14分)

拖把是由拖杆和拖把头构成的擦地工具(如图)。设拖把头的质量为m,拖杆质量可以忽略;拖把头与地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常数μ,重力加速度为g,某同学用该拖把在水平地板上拖地时,沿拖杆方向推拖把,拖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

(1)若拖把头在地板上匀速移动,求推拖把的力的大小。

(2)设能使该拖把在地板上从静止刚好开始运动的水平推力与此时地板对拖把的正压力的比值为λ。已知存在一临界角θ0,若θ≤θ0,则不管沿拖杆方向的推力多大,都不可能使拖把从静止开始运动。求这一临界角的正切tanθ0。

解:(1)设该同学沿拖杆方向用大小为F的力推拖把。将推拖把的力沿竖直和水平方向分解,按平衡条件有 Fcosθ+mg=N ①

Fsinθ=f ②

式中N和f分别为地板对拖把的正压力和摩擦力。按摩擦定律有 f=μN③

联立①②③式得 ④

(2)若不管沿拖杆方向用多大的力都不能使拖把从静止开始运动,应有Fsinθ≤λN⑤

这时①式仍满足。联立①⑤式得⑥

现考察使上式成立的θ角的取值范围。注意到上式右边总是大于零,且当F无限大时极限为零,有

使上式成立的θ角满足θ≤θ0,这里θ0是题中所定义的临界角,即当θ≤θ0时,不管沿拖杆方向用多大的力都推不动拖把。临界角的正切为25.(18分)

如图,一半径为R的圆表示一柱形区域的横截面(纸面)。在柱形区域内加一方向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粒子沿图中直线在圆上的a点射入柱形区域,在圆上的b点离开该区域,离开时速度方向与直线垂直。圆心O到直线的距离为。现将磁场换为平等于纸面且垂直于直线的匀

⑧ 强电场,同一粒子以同样速度沿直线在a点射入柱形区域,也在b点离开该区域。若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不计重力,求电场强度的大小。

解: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设圆周的半径为r,由牛顿

第二定律和洛仑兹力公式得式中v为粒子在a点的速度。

过b点和O点作直线的垂线,分别与直线交于c和d点。由几何关系知,线段的两条半径(未画出)围成一正方形。因此

和过a、b两点的轨迹圆弧设有几何关系得③

联立②③④式得

再考虑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设电场强度的大小为E,粒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设其加速度大小为a,由牛顿第二定律和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受力公式得qE=ma ⑥

粒子在电场方向和直线方向所走的距离均为r,有运动学公式得

r=vt

式中t是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联立①⑤⑥⑦⑧式得

(二)选考题:

33.[物理——选修3-3](15分)

(1)(6分)关于热力学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选对1个给3分,选对2个给4分,选对3个给6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为了增加物体的内能,必须对物体做功或向它传递热量 B.对某物体做功,必定会使该物体的内能增加 C.可以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为功 D.不可能使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 E.功转变为热的实际宏观过程是不可逆过程 答案:ACE

(2)(9分)如图,由U形管和细管连接的玻璃泡A、B和C浸泡在温度均为0°C的水槽中,B的容积是A的3倍。阀门S将A和B两部分隔开。A内为真空,B和C内都充有气体。U形管内左边水银柱比右边的低60mm。打开阀门S,整个系统稳定后,U形管内左右水银柱高度相等。假设U形管和细管中的气体体积远小于玻璃泡的容积。

(i)求玻璃泡C中气体的压强(以mmHg为单位);

(ii)将右侧水槽的水从0°C加热到一定温度时,U形管内左右水银柱高度差又为60mm,求加热后右侧水槽的水温。

解:(i)在打开阀门S前,两水槽水温均为T0=273K。设玻璃泡B中气体的压强为p1,体积为VB,玻璃泡C中气体的压强为pC,依题意有p1=pC+Δp①

式中Δp=60mmHg。打开阀门S后,两水槽水温仍为T0,设玻璃泡B中气体的压强为pB。依题意,有pA=pC

玻璃泡A和B中气体的体积为

V2=VA+VB

③ 根据玻意耳定律得

p1 VB =pBV

2④

联立①②③④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

(ii)当右侧水槽的水温加热至T′时,U形管左右水银柱高度差为Δp。玻璃泡C中气体的压强为pc′=pa+Δp⑥

玻璃泡C的气体体积不变,根据查理定理得联立②⑤⑥⑦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 T′=364 K

⑧ 34.[物理——选修3-4](15分)

(1)(6分)一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t=0时刻的波形如图(a)所示,x=0.30m处的质点的振动图线如图(b)所示,该质点在t=0时刻的运动方向沿y轴_______(填“正向”或“负向”)。已知该波的波长大于0.30m,则该波的波长为_______m。

答案:正向;0.8

(2)(9分)一玻璃立方体中心有一点状光源。今在立方体的部分表面镀上不透明薄膜,以致从光源发出的光线只经过一次折射不能透出立方体。已知该玻璃的折射率为立方体表面积之比的最小值。

解:如图,考虑从玻璃立方体中心O点发出的一条光线,假设它斜射到玻璃立方体上表面发生折射。根据折射定律有

①,求镀膜的面积与式中,n是玻璃的折射率,入射角等于θ,α是折射角。

现假设A点是上表面面积最小的不透明薄膜边缘上的一点。由题意,在A点刚好发生全反射,故 ②

设线段OA在立方体上表面的投影长为RA,由几何关系有

式中a为玻璃立方体的边长,有①②③式得④

由题给数据得 ⑤

由题意,上表面所镀的面积最小的不透明薄膜应是半径为RA的圆。所求的镀膜面积S′与玻璃立方体的表面积S之比为⑥

由⑤⑥式得⑦

35.[物理——选修3-5](15分)

4(1)(6分)氘核和氚核可发生热核聚变而释放巨大的能量,该反应方程为:2,式中x是234某种粒子。已知:1、1、2和粒子x的质量分别为2.0141u、3.0161u、4.0026u和1.0087u;1u=931.5MeV/c2,c是真空中的光速。由上述反应方程和数据可知,粒子x是__________,该反应释放出的能量为_________ MeV(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1答案:0(或中子),17.6

(2)(9分)如图,小球a、b用等长细线悬挂于同一固定点O。让球a静止下垂,将球b向右拉起,使细线水平。从静止释放球b,两球碰后粘在一起向左摆动,此后细线与竖直方向之间的最大偏角为60°。忽略空气阻力,求(i)两球a、b的质量之比;

(ii)两球在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与球b在碰前的最大动能之比。

解:(i)设球b的质量为m2,细线长为L,球b下落至最低点,但未与球a相碰时的速度为v,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式中g是重力加速度的大小。设球a的质量为m1;在两球碰后的瞬间,两球共同速度为v′,以向左为正。有动量守恒定律得

设两球共同向左运动到最高处,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联立①②③式得

代入数据得

(ii)两球在碰撞过程中的机械能损失是

联立①⑥式,Q与碰前球b的最大动能Ek(Ek=)之比为

⑦ 联立⑤⑦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

第二篇:2011年辽宁高考理综试题

14.为了解释地球的磁性,19世纪安培假设:地球的磁场是由绕过地心的轴的环形电流I引起的。在下列四个图中,正确表示安培假设中环形电流方向的是

15.一质点开始时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起受到一恒力作用。此后,该质点的动能可能 A.一直增大

B.先逐渐减小至零,再逐渐增大

C.先逐渐增大至某一最大值,再逐渐减小

D.先逐渐减小至某一非零的最小值,再逐渐增大 16.一蹦极运动员身系弹性蹦极绳从水面上方的高台下落,到最低点时距水面还有数米距离。假定空气阻力可忽略,运动员可视为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员到达最低点前重力势能始终减小

B.蹦极绳张紧后的下落过程中,弹性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 C.蹦极过程中,运动员、地球和蹦极绳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D.蹦极过程中,重力势能的改变与重力势能零点的选取有关

17.如图,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2;副线圈电路中接有灯泡,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20V,额定功率为22W;原线圈电路中接有电压表和电流表。现闭合开关,灯泡正常发光。若用U和I分别表示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则

18.电磁轨道炮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待发射弹体可在两平行轨道之间自由移动,并与轨道保持良好接触。电流I从一条轨道流入,通过导电弹体后从另一条轨道流回。轨道电流可形成在弹体处垂直于轨道面得磁场(可视为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与I成正比。通电的弹体在轨道上受到安培力的作用而高速射出。现欲使弹体的出射速度增加至原来的2倍,理论上可采用的方法是

A.只将轨道长度L变为原来的2倍 B.只将电流I增加至原来的2倍 C.只将弹体质量减至原来的一半

D.将弹体质量减至原来的一半,轨道长度L变为原来的2倍,其它量不变

19.卫星电话信号需要通地球同步卫星传送。如果你与同学在地面上用卫星电话通话,则从你发出信号至对方接收到信号所需最短时间最接近于(可能用到的数据:月球绕地球运动的5轨道半径约为3.8×10m/s)A.0.1s B..25s C.0.5s D.1s 20.一带负电荷的质点,在电场力作用下沿曲线abc从a运动到c,已知质点的速率是递减的。关于b点电场强度E的方向,下列图示中可能正确的是(虚线是曲线在b点的切线)

21.如图,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1的足够长的木板,其上叠放一质量为m2 的木块。假定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现给木块施加一随时间t增大的水平力F=kt(k是常数),木板和木块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a1和a2,下列反映a1和a2变化的图线中正确的是

第Ⅱ卷

注意事项:

第II卷11页,须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11题,共129分)22.(5分)

为了测量一微安表头A的内阻,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A0是标准电流表,R0和RN分别是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S和S1分别是单刀双掷开关和单刀开关,E是电池。完成下列实验步骤中的填空:

(1)将S拨向接点1,接通S1,调节________,使待测表头指针偏转到适当位置,记下此时_____的读数I;

(2)然后将S拨向接点2,调节________,使________,记下此时RN的读数;

(3)多次重复上述过程,计算RN读数的________,此即为待测微安表头内阻的测量值。23.(10分)

利用图1所示的装置可测量滑块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一斜面上安装有两个光电门,其中光电门乙固定在斜面上靠近底端处,光电门甲的位置可移动,当一带有遮光片的滑块自斜面上滑下时,与两个光电门都相连的计时器可以显示出遮光片从光电门甲至乙所用的时间t。改变光电门甲的位置进行多次测量,每次都使滑块从同一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用米尺测量甲、乙之间的距离s,记下相应的t值;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完成下列填空和作图:

(1)若滑块所受摩擦力为一常量,滑块加速度的大小a、滑块经过光电门乙时的瞬时速度v1测量值s和t四个物理量之间所满足的关系式是_______;

(2)根据表中给出的数据,在图2给出的坐标纸上画出图线;

(3)由所画出的图线,得出滑块加速度的大小为a=____________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24.(13分)

甲乙两辆汽车都从静止出发做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一直不变。在第一段时间间隔内,两辆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是甲的两倍;在接下来的相同时间间隔内,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增加为原来的两倍,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减小为原来的一半。求甲乙两车各自在这两段时间间隔内走过的总路程之比。25.(19分)

如图,在区域I(0≤x≤d)和区域II(d≤x≤2d)内分别存在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分别为B和2B,方向相反,且都垂直于Oxy平面。一质量为m、带电荷量q(q>0)的粒子a于某时刻从y轴上的P点射入区域I,其速度方向沿x轴正向。已知a在离开区域I时,速度方向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为30°;因此,另一质量和电荷量均与a相同的粒子b也从p点沿x轴正向射入区域I,其速度大小是a的1/3。不计重力和两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求

(1)粒子a射入区域I时速度的大小;

(2)当a离开区域II时,a、b两粒子的y坐标之差。

第三篇:2010年湖北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A卷)专题

陕西省中小学、幼儿园统一公开招聘新任教师小学段

“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

一、考核的主要范围和基本要求

二、考核的基本内容

(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1.考核知识点

教育的概念;学校教育及其发展;学校教育的功能和作用;教育目的和教育制度;教师职业与教师素养;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反思和教学研究。

2.考核要求

(1)识记与理解

教育本质的含义:教育本身固有的特性或特殊本质,是教育现象之间必然的、普遍的、内在的和稳定的联系。是一种有目的影响人身心发展的社会活动。有三层含义——人类的教育活动是有目的的;教育是一种影响人的活动,这种影响作用于人的身心两方面;是人类的社会活动,其根本关系是人与人的关系。

义务教育的含义: 终身教育的含义: 学校教育的特点: 1,具有制度化和专业化 2,具有组织性、计划性和系统性 3,以教学为主的教育活动 4,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

学校教育的构成要素:1,教育者 2,受教育者 3,教育内容 4,教育途径。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根本任务)培养国家最重要的社会资源——年轻一代人的知识、技能和品德。

近代教育的特点:

1,以法治教,普及义务教育 2,建立了完善的学校教育系统——学制 3,创立了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 4,教育内容结构日益丰富,大量增加了自然科学和工业技术方面的课程内容 5,教育的阶级性仍然存在。现代学校教育的特点:

1,重视早期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普及义务教育和延长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双轨并行,且互相渗透 4,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多元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日益淡化,教育向终身化发展 6,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学校教育的基本功能:(两个)

1,学校教育的文化功能:最为突出。文化的产物,也是承担着文化传播与继承、创新的使命。自然科学技术文化和人文社会科学文化是当前学校教育的重心内容。

2,学校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1)促进人的身心发展进程(2)加速个体发展的社会化进程(3)发展人的主体性、个性化功能。

我国当前的教育方针: 小学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 学校教育制度:

学生的权利:1,接受、享用教育的权利 2,获取物质保障的权利 3,获得公正评价与相应证书的权利 4,维护自身权益的权利 5,法定的其他权利。

学生的义务:1,遵守法律、法规的义务 2,遵规尊师养德修行的义务 3,努力完成学业的义务 4,遵守管理制度的义务。学校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1,学校的侵权行为造成了损害事实 2,学校的行为违法 3,学校行为须与损害事实有因果关系 4,学校主观上有过错。

教育法律救济的途径:1,诉讼方式,民事、行政和刑事诉讼 2,行政方式 3,仲裁和调节等方式。

教师职业的意义:传播人类文明,开发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影响人类未来,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教师的权利: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实验 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3,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4,按时收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5,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与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6,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教师的义务: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3,对学生进行《宪法》和《教育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和科学技术教育,带领学生参加由益的社会活动 4,爱护关心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的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成长的现象 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教师角色定位:1,教师应是一个引导者和设计者 2,应视自己为一个诚恳的合作者和学习者 3,应是一名优秀的管理者。

教师素养的内涵:

1,完善的情感智力和品质

(1)赋予职业神圣的意义(2)心中要有爱(3)做自律的榜样(4)有热心和幽默感(5)有可信任感。2,全面完整的知识结构

(1)本体性知识,即特定的专业知识(2)条件性知识,即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3)实践性知识,即教师教育经验的积累。

3,灵活实际的教学能力

(1)教师课堂教学的思维能力 a,准确性 b,条理性 c,概括性 d,发散性 e,变通性 f,独创性。

(2)教师课堂教学的表达能力(口语;文字和板书;体态;运用传统教学媒体与现代信息技术媒体的能力)

(3)教师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能力

(4)教师课堂教学的研究能力

4,教育机智(它是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一种随机应变的能力。秘诀是避其锋芒,欲扬先抑,欲进先退,变换角度,以智取胜。语言上直话曲说,急话缓说,正话反说,严话宽说。)

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1,能帮助教师认识教师专业自我 2,促进学生的学业进步。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1,“非关注”阶段 2,“虚拟关注”阶段 3,“生存关注”阶段 4,“任务关注”阶段 5,“自我更新关注”阶段。

教师反思的含义:不是简单的教学经验总结,而是伴随着这个教学过程的监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活动。教师不再是局外人,不是别人研究成果的消费者,而且是一个“局内”的不断反思的研究者或者参与观察者。反思不仅表现为一种能力,而且是一个检验教学目的、手段和内容之间关系的过程。

教师反思的意义:1,通过强调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的考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和自我调适,适应新的教育要求和变化 2,赋予教师新的角色定位,成为研究者 3,对于教师专业成长有重要的作用a,理论指导实践 b,双重角色,深入体会教与学 c,经验+反思=成长 d,帮助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

教师成为研究者的意义:1,有利于教育改革(真正的认识、推广、实践)2,能促进自身专业化发展 3,有利于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2)分析与应用

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和发展趋势; 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1,学习:实现自我超越 a,要确立现代化学习观 b,要采用多元化的学习方式 c,要博学多才

2,实践:改善心智模式 a,要开展行动研究,反思教学实践 b,要改革课堂教学,提高实践技能 c,要追求实践智慧,富有教学机智

3,培训:建立共同愿景 a,要加快角色转变 b,要放快转型步伐

4,合作:整合团体智慧 a,要加强集体备课 b,要加强互动研讨 c,要加强课题合作 5,研究:学会系统思考 a,要学会系统思考 b,要学会教学探索 c,要学会教育科研。

良好师生关系构建的基本策略:

教师反思的方法:教学日志、教师学习审计、教育案例、教师叙事、网络教研、教学课例;

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四种方法)

观察法:1,自然观察法和实验观察法(是否安排环境)2,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是否借用仪器)3,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是否预先设置观察框架:目标、对象、范围、计划、步骤、设计)4,参与式观察和非参与式观察(是否观察者参与所研究的活动)。

调查研究法:1,访谈调查法(封闭型、开放型、半开放型)2,问卷调查法(开放式问卷、封闭式问卷)。

实验研究法:准备、实施、总结阶段。

行动研究法:含义——实践者在行动中为解决自身问题而参与进行的研究。

特点——教师是研究者;以提高行动质量、解决实际问题为首要目标;以行动过程与研究过程的结合为主要表现形式。

步骤——预诊(发现问题);初步研究;拟定总体计划;制定具体计划;行动总结评价。

校本教研的基本理念:1,学校是校本教研的主阵地 2,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主体 3,解决教学的实际问题是校本教研的核心。

校本教研的基本要素:1,自我反思(教学前——前瞻性;教学中——监控性;教学后——批判性)2,同伴互助(对话,协作,帮助)3,专业引领(教研人员、科研人员、大学教师,理论对实践的指导)。

校本教研的过程:1,教学问题(有发现问题的意识,有研究、解决问题的理念和态度)2,教学设计(对要解决的问题提出方案)

3,教学行动(将设计方案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来)4,教学总结

——四个环节总是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最终目的是要达到解决问题、提高质量。

校本教研的主要形式:(三种)集体备课:不同学科的教师,不同年龄的教师。

定向研讨:教什么、怎么教,明确研讨的重点问题,即主题。五个环节——集体听课;分组讨论;会议交流;专家分析;总结评估。

案例教学:故事性;两难问题;蕴涵理论、原则、原理;新颖性、时效性;背景清晰。做好三点——教师要学会写案例;学会使用案例;积极参与案例探讨。

(二)课程与教学 1.考核知识点

课程和课程理论;课程设计与课程实施和评价;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和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模式。

2.考核要求

(1)识记与理解

课程的概念:广义上说,课程是指学生在学习获得的全部经验。狭义上说,课程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开设的学科及其目的、内容、范围、活动、进程等的总和,它主要体现在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之中。

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1,是学校培养人才蓝图的具体表现 2,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基本依据 3,是学生吸取知识的主要来源 4,合理的课程设置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5,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和标准。

课程理论流派:(五种)可以是简答题,也可以是分析题,后面有!

1,经验主义课程论:杜威为代表。(1)课程应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2)课程的组织应心理学化。

2,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以苏联人造卫星上天为契机而出现。(1)要素主义:课程的内容应该是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每一学科有其自己的特定性,独立学习,激发智力(2)永恒主义:具有理智训练价值的传统的“永恒学科”的价值高于实用学科的价值,看重人文学科中的经典著作。

3,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重点放在当代社会的问题、社会的主要功能、学生关心的社会现象以及社会改造和社会活动计划等方面。核心观点是——课程不应该帮助学生去适应社会,而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特点——主张学生尽可能多的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社会是学生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实验室;以广泛的社会问题为中心。

4,存在主义课程论:重要前提——承认学生本人为他自己的存在负责。即课程最终要由学生的需要来决定。代表人物奈勒。

5,后现代主义课程论:代表人物美国学者多尔,他认为应当是课程的开放式体系。后现代课程标准为“4R”,即丰富性、循环性、关联性、严密性。

课程设计的两种模式:目标模式(代表人物博比特);过程模式(代表人物斯滕豪斯)。课程目标的内涵: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

课程目标的特征:整体性;阶段性;持续性;层次性;递进性;时间性。课程的文本结构:(三部分)

1,课程计划: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各学科科目的性质和作用,有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制定的关于学校教学和教育工作的一种法规性文件。

2,课程标准:五方面内容——前言(结合本门课程的特点,阐述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性质、基本理念与本标准的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术语解释。

3,教材和教科书: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也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与课程的核心组成部分。编排要符合卫生学、心理学、教学和美学。作用——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是课程计划对本学科要求的参照标准;是理论联系实践的途径。

课程的类型(五种): 1,必修课和选修课 2,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 3,分科课程和整合课程 4,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显性指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要求学生必须学习并通过考核达到明确规定的教育目标,以获取特定教育学历或资格证书的课程。隐性与其相反,以学生自我体验为根本途径。)

课程评价的内容和形式:1,学生学业的评价与课程本身的评价 2,课程评价、学业评价和测量 3,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

校本课程的含义:是按照课程设计开发的主体不同而划分的与国家或地方课程相对应的一类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民主课程决策过程。

新课改的基本特征:1,强调课程的发展功能 2,实现课程设置的整合性(理论和实践,生活与学习,社会与学校)3,关注实施过程与科学评价 4,进一步加大课程管理的弹性化。

新课程设计的特征:1,课程设计越来越体现出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 2,由集中统一的模式向更加有弹性的和灵活性的模式转变,走向权力分享(因地制宜,因校制宜)3,课程综合化得到重视,注重学生灵活与综合运用知识的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学科间整合;符合学生兴趣的课程内容;学生参与教学形式;灵活开放的课程组织形式;学校教育与校外社会生活的整合)。

新课程实施的条件(如何实施新课程):1,把握好新教材的内容是顺利实施新课改的关键 2,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是实施新课改的前提 3,教师素养的提高是实施新课改的保证 4,评价体系的改革是实施新课改的保证(知识和技能;方法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新课改的突出成就:2001年9月开始。1,在课程行政管理体制上开始打破“集权制”的绝对支配地位,力求把“集权制”和“分权制”结合,“一标多本”的 课程改革方略 2,在课程目标、内容、组织、结构等方面借鉴国外,突破以往禁区,如“个性发展”、“选修课程”、“活动课程”等。

新课改的发展态势:

1,提升课程改革的理念水平和理论品味 2,在课程政策上,进一步实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整合 3,在课程内容上,进一步实现学科知识与个人知识的内在整合 4,在课程结构上,要更新课程种类,恰当分析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关系,努力实现课程的综合化 5,在课程实施上,要超越忠实取向,走向相互适应取向和课程创新取向 6,在课程评价上,要超越目标取向的评价,走向过程取向和主体取向的评价。

在指导思想上,要强调大众教育,即“教育为大众”、“科学为人人”。

在课程设置上,过去强调工具性,为经济建设和社会服务,现在强调人的发展。在课程目标上,过去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现在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课程编制上,过去一学科系统为依据,现在以社会实际为依据。

在课程目的上,过去学习为了升学,现在学习是为了走向社会,强调实践性。在知识内容上,过去各学科的系统知识,现在知识的综合性、整合性,各科之间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过去教师为中心,现在强调学生的自主性。教学和教学理论: 教学的概念;

学校教学的特点:1,是具有明确目的的教学 2,是具有周密计划的教学 3,是基于预成课程的教学(预成课程包括课程方案、课程标准、课程计划和课程评价)4,是高速度高效率的教学。

学校教学的任务:1,指导学生学习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应用知识的基本技能和技巧 2,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3,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增强学生的体力。

教学过程的特点:1,教学过程的互动性 2,教学过程学生认识的间接性 3,教学过程的发展性(促进学生多方面、全面发展)4,教学过程的教育性。

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性表现: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表现——1,教师是学生道德修养的指导者 2,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3,是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引路人 4,是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者。

在教学活动中主体性的内容结构——主体意识;主题能力;主题情感。

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表现:1,学生对教师的主体性作用、属性、功能进行主体性选择 2,学生对教师的主体性作用信息的破译与转化 3,学生对教师的主体性作用的借鉴、创造与超越。

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1,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 2,教学关系上,强调帮助、引导 3,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 4,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合作。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1,自主构建学习2,小组合作学习3,问题探究学习。教学理论的发展:思孟学派的《学记》是公认的世界上最早的论述教与学问题的著作。

捷克的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标志着教学理论的研究迈入系统化阶段。

德国的赫尔巴特《普通教与学》教师、课堂、教材“三中心”教学思想体系。

西方主要教学理论的分类:(四种)

1,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赫尔巴特“教学阶段理论”,即“明了、联想、系统、方法”,主要研究“为什么教”和“怎么教”,研究方法以哲学思辨为主,简历如何进行教学的教学理论。以教师为中心。

2,行为主义的教学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和新行为主义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学习的四条规律——即习得律,条件强化,泛化作用,消退作用。

3,认知教学理论:布鲁纳的学科结构教学理论,四条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序列原则,强化原则。

4,情感教学理论:罗杰斯着眼于人格发展的情感教学理论。分为无意义学习和意义学习。(“烫”的字面意思和被烫到的学习认识)。当代有影响的教学理论:(四大国际教学热点研究领域)

1,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关注的是知识是什么,一个人如何获得知识的问题。代表人物皮亚杰、维果茨基、布鲁纳,其核心理念“只是应该是建构的,而不应是传授的”。

(1)知识观与学习观——知识是暂时的、发展的、非客观的、内在建构的和以社会和文化为中介的东西,学习是积极、主动的建构知识的过程。

(2)学生观与教师观——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师是帮助者和引导者,激发学生的学习机智。

2,多元智力教学理论:加德纳《智力的结构》,语言智力;数理逻辑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内省智力;自然学家的智力。

这一理论对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1)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树立新的教学目标观(2)树立新的学习观,运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3,反思性教学理论:代表人物杜威。

3,有效教学:就是能存进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教学,或通过有效地教学准备、有效地教学活动和有效地教学评价来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教学。

(1)着眼于教学目标——教师必须明确促进什么样的学习;安排和提供给学生获得这种学习的学习经验。(2)着眼于教学技能

(3)着眼于学习成就——包含了教师有效地教学行为和有效地教学管理两个层面。

(4)着眼于教学全过程——教学的输入、过程和产出。

课堂教学的原则:1,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统一原则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3,启发性原则(调动学生积极性和自觉性)4,直观性原则(直接感知教材内容,生活的直观和抽象思维联系)5,循序渐进原则 6,因材施教原则 7,巩固性原则。

(课堂?)教学设计的内涵:教师在课堂教学前的准备工作称为教学设计,就是说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对教什么、怎么教以及达到什么结果所进行的策划。

(课堂?)教学设计的内容:1,教学目标设计

(1)要求——整体系统;目标分解;难度适中

(2)依据——教学材料和教学对象(3)表述——四要素,即行为主体(学习者);行为动词;行为条件;

表现程度。

2,教学过程设计 即指导学生怎样学 过程设计的原则——趣味性;灵活互动性;因材施教;研究性学习;

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心理。

3,教案设计——一般样式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难点和

重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程序或步骤。

教学评价的含义:指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通过各种测试和相关资料的收集,对教学活动及其效果进行客观衡量和科学判定的系统过程。

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主要和辅助)

1,班级授课制:类型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这种授课方式的课型包括三部分——以组织教学为内容的开始部分;以完成主要教学任务为内容的中心部分;以巩固知识为内容的结束部分。

2,辅助组织形式:(1)现场教学:教师结合一定的生产现场和社会生活现场条件,同现场有关人员共同组织的教学。要做到这几点——目的明确;有计划性;重视理论指导;做好总结工作。

(2)个别指导(3)小组教学;

3,复式教学:把两个年级以上不同程度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由一个教室在同一个教室同一课时里,分别用两种以上的教材交叉对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它是小学课堂教学的一种特殊组织形式。适合于教师少,学生少,校舍和教学设备条件差的地区。(2)分析与应用

几种有影响的课程理论流派(前面有)校本课程的含义:按照课程设计开发的注意不同而划分的与国家或地方课程相对应的一类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1,确立校本教育宗旨(如“培养健全的现代中国人”“文理相通,全面育人”等)2,组建校本课程开发的行动队伍(地方教育局主管领导,课程专家,学科专家,学校教师,主管主任,校长等里外配合的队伍)3,确立小本课程开发的主题(考虑社会、学生、知识三方面资源,可以是环境保护、地方文化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学习策略等)4,营造民主开放的课程开发环境(学校自愿,尽教育改革义务,享用国家赋予的课程开发的权力,校长、师生、员工之间的合作与创新)5,课程开发与教学改革一体化(一方面要相适应,一方面要求教学评价适应课程开发的教育宗旨)。校本课程开发的方案: 1,校本课程规划方案(1)校本课程规划的基础(政策依据;政策空间;学生的实际需要和特点;现有的资源条件;现实基础和条件限制;办学思路和理念;学校发展方向)

(2)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三到五项,如学会交往,学会自信,学会探究,具有现代中国人意识等)

(3)校本课程的一般结构(门数,可是要求,限制性条件)

(4)实施与评价建议以及保障措施。

2,课程刚要:一般项目和具体方案。四个基本要素——目标、内容、实施、评价。3,课程说明

教学过程本质的不同学说:(介绍五种主要的)

1,认识说: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个体学习和认识的间接性。

2,实践说:教学并非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而应该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性实践活动。3,发展说:教学过程并不是认识过程,而是学生的发展过程,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人,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4,统一说:既是„也是„,实质上是儿童“认识”和“发展”相统一的过程。

5,多质说:既不是纯粹的认识过程,也不是纯粹的发展过程,而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多形式、多序列和多矛盾的复杂过程,要从多学科、多视角对其进行全面的研究和整体的把握。

运用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分析相关问题:

1,教学过程学生认识的简约性规律(认识过程为感知材料、理解材料、巩固知识、运用知识的序列过程)2,教师主体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辩证统一的规律(教师指导帮助学生认知过程的转化,不知到知;感情过程的转化,不爱学到爱学;能力过程的转化,明白到会用,有技能)3,教学与发展相互促进规律(首先,掌握知识是学生智力发展的基础;其次,智力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并非是自然的统一,须自觉、有计划启发)4,知识学习与品德形成想统一规律(或称教书与育人想结合的规律)。当代教学发展的新取向:(7方面)倡导多元的教学目标;强调整合的课程内容;提倡建构的知识学习;倡导互动式的教学活动;主张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强调发展性的教学评价。

课堂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计的要求:1,整体系统——教学目标是包括各种层次的具体目标在内的目标体系。2,目标分解——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如,掌握了解了什么;学会或运用什么能力和方法;体会理解什么;引导或掌握什么。3,难度适中——把教学目标定位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有利于发挥教学目标的激励功能。

(二)教学过程设计的要求:1,充分的学情分析 2,科学的教材分析 3,先进的教学理念 4,明确的教学目标 5,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 6,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设计的原则:1趣味性原则 2,灵活互动性原则 3,因材施教原则 4,研究性学习原则 5,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心理原则。

(三)教案设计的内容和程序:教学目标设计、教学难点重点设计、教学策略设计、教学程序设计、教学反馈设计、板书设计、教案的再设计(修改)。

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小学课堂教学艺术;

各种教学技能的意义、类型和原则; 我国中小学几种常用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堂好课的标准:1,教育理念:促使人上进 2,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对教学活动有指导作用 3,教学活动:丰富多样 4,教学素质:态度、方法、语言、板书、专业、技能、组织、应变、媒体、设计等充满生命活力 5,教学效果:认知、情感、技能领域使学生都得到发展。

怎样上好一堂课:1,教法调控(是否新颖、多样化,理论多元化)2,兴趣调控(激发学生的兴趣)3,语言调控(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4,情绪调控(用情讲授)5,反馈调控(信息反馈是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提问、讨论、联系等方式直接获取;观察学生间接获取)。

说课的内容:1,说教材(理解课程标准;分析教材内容;说教材的步骤——说内容;说教材目的要求;说难点重点及课时安排等)

2,说教法、学法(说教法,即说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其理论依据;说学法,即如何指导,让学生学会什么,培养哪些能力等)

3,教学程序(如何发起,怎样开展,怎样结束。教学思路与教学环节安排,教具、学具的准备,板书设计)

说课的类型:1,课前说课(教学预演活动)2,课后说课(集体反思与研讨)3,评比型说课(评比优劣,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说课的原则:1,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和可操作性)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3,实效性原则(目的明确、针对性强、准备充分、评说准确)4,创新性原则。

听课的类型:1,检查型听课 2,评比型听课 3,观摩型听课 4,调研型听课。听课的具体要求:课前的准备工作;课堂听课;听课后讨论。

评课的内容:1,教学态度 2,教学方法 3,教学组织安排 4,教学语言 5,课堂板书 6,教态 7,学科专业技能 8,应变能力 9,教学媒体 10,教学设计。

教学“三维目标”的含义和要求:1,知识与技能(知识即了解、理解、应用;技能即模仿、独立操作、迁移;也就是让学生学会)2,过程与方法(也就是让学生会学)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就是让学生乐学)。

三维目标的核心:1,关注每一个学生 2,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3,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教学评价的主要理论依据:

1,多元智能理论——言语、身体、音乐、交往、空间、视觉等智能。

启示:评价标准的多元化;评价的目的是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契机;评价的来源是学生的活动;评价的核心是“全人观”;评价的方式尽量采用档案袋和活动法。

2,建构主义思想——强调人的主体能动性,要求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在于客观教学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学习者自己积极地建构自身的只是框架。启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师生、生生互动;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时间、空间的保障;使学习者形成对知识真正的理解;关注学习者对自己和他人学习的反思;使学生获得对该学科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

3,后现代主义——强调过程的重要性,主张目的与手段的统一,认为个体是在活动的过程中得以不发展的。启示:注重过程。

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1,发展性原则(是否教育、激励、促进学生的发展)2,全面性原则(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3,多样性原则(内容方法)4,多主体性原则(教师、学生)5,客观性原则(评价标准、方法、态度客观)6,指导性原则。教学评价的种类:1,按基准实施评价,有相对性和绝对性评价(参照标准是否统一)2,按功能实施评价,有诊断性、形成性和总结性评价 3,按表达实施评价,有定性和定量评价

教学评价方案的编制:1,学生学习表现指标(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参与程度;学生的学习效果)2,教师教学行为指标(教学目标的制定与落实;教材内容的处理与转化;学习环境的营造与管理;学习方法的指导与训练)3,教师基本素质指标(教学观念;教学态度;教学基本功;教学技能)4,教学特色指标。

教学评价方案的实施:1,过程评价(教师自我评价;同行教师评价)2,结果评价(教学管理人员、同行、教师本人评价;学生及其家长参与评价)。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评价特点:

1,以提高教学水平为目的的教学评价(发挥评价的反馈、导向、激励功能;淡化评价的奖惩功能)

2,强化师生成为教学评价的主体

3,在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前提下强化定性评价(强调评价中的人文因素、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和交流以及定性方法的运用,常见方法是评语评价)

4,注重学生的态度、情感与创造性的评价。

教学测验的信度、效度、区分度及难度;

测验题目的类型:1,客观式测试(正误题、选择题、配对题、填空与简答题)2,论文式测试 测验成绩的分析与解释。

(三)学校德育和班级管理 1.考核知识点

德育和学校德育;小学德育的理论和实践;小学班级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小学班主任的修养和工作。

2.考核要求

(1)识记与理解

德育的概念:是思想品德教育的简称。思想是指思想认识,包括世界观和人生观;品德指品质和道德。

学校品德教育常用的方法:说服教育;榜样示范;群体约定;价值辨析;奖励与惩罚。学校德育的意义; 学校德育的任务; 学校德育的功能; 学校德育的内容。班级的含义: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组织,学校大部分教育教学活动都是以班为单位,分年级进行的。

班级管理的含义:教师或教师和学生共同合适地处理教室中的人、事、物等因素,使教室成为最适合学生学习的环境,以易于达成教学目的的活动。

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职责; 小学生的自我管理和参与管理; 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类型和作用;

小学班级管理的内容:班级组织建设、班级日常管理、班级活动管理、班级教育力量管理。

(2)分析与应用

学校德育的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知行统一原则、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发挥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原则、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照顾年龄特点与照顾个别特点相结合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教育影响的连续性原则。学校德育的方法:说服教育法、情感陶冶法、实践锻炼法、自我教育法、榜样示范法、品德评价法;

学校德育的途径:直接的道德教学、间接的道德教育;

学校德育的模式:道德认知发展模式、体谅模式、价值澄清模式、社会学习模式、集体教育模式。

小学班主任的素养;

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角色 小学班主任的行动研究; 良好班集体的特征; 班集体建设的原则;

班集建设的内容:1,设计班集体建设环境(物质、精神、制度环境)2,选拔和培养学生班干部

3,组织班级活动

4,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班集体建设的途径。

(四)小学生发展心理和学习心理

1.考核知识点

心理的本质;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含义及特征;认知过程;认知发展观;新皮亚杰主义;维果斯基心理发展理论;埃里克森心理发展理论;关键期;最近发展区。

学习及分类;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学习迁移;创造力;问题解决;学习动机;学习动机理论;学习品质;认知策略;技能;智力技能;动作技能;练习曲线;高原现象;学习过程;试误说;顿悟说;程序教学;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奥苏贝尔的认知—接受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

2.考核要求

(1)识记与理解

人心理的本质;1,心理是脑的机能 2,心理对客观现实具有依存性 3,心理地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4,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

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影响因素: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5,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影响因素:遗传、环境、教育。

人的心理活动与心理过程:1,认知过程(感觉与知觉;注意;记忆;思维)2,情绪过程 3,意志行为过程(意志的品质——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自制力)。

心理活动的认知过程:

1,感觉与知觉(1)感觉的基本规律——感觉适应;感觉对比;联觉效用(2)知觉的特性——整体性;理解性。

2,注意(1)注意的功能——选择;维持;调节(2)注意的品质——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3,记忆 记忆的三级加工模型——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4,思维 思维的特征——具有间接性、具有概括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1,感知运动阶段(0-2岁)2,前运算阶段(2-7岁)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4,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

维果斯基心理发展理论: 1,理论内容:

(1)强调环境和社会因素在儿童发展中心的重要作用,指出心理发展的实质是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个体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由外向内,内化说是其核心思想)

(2)最近发展区,儿童有两种水平,一种是现有的水平,一种是在有他人尤其是成人指导的情况下可以达到的比较高的水平。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就叫做最近发展区。儿童的发展变化,就其本质来说,是不同时期一系列最近发展区的获得。

2,对教师教学活动的实践指导:采用教学支架,具体方法为——向学生示范要掌握的技能,把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分割为若干个小单元,提供有提示的练习。并且提供的支持和帮助要合适,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埃里克森心理发展理论:

1,理论内容:

(1)强调社会文化背景对人格发展的作用,认为发展是一个生物的人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中的适应。

(2)发展的阶段性,以及每一阶段中的发展任务——信任对怀疑(0-1.5岁);自主对羞怯(1.5-3岁);主动感对基本的内疚感(3-6岁);勤奋感对自卑感(6-12岁);角色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友爱亲密对孤独(18-30岁);繁殖对停滞(30-60);完美无憾对悲观绝望(60岁以后)。

2,对教育实践的意义:(1)重视社会文化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2)从个体心理发展的各个层面及其相互关系中考察了人的社会性发展,而非孤立地看待发展历程

(3)阐述了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一生的发展,也是最早研究人的一生的发展心理学家。

学习的概念及理解: 1,广义的学习——人和动物共有的学习,即有机体以经验方式引起的对环境相对持久的适应性变化。

2,狭义的学习——学习室个体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过程;是个体适应环境的手段;使个体的行为或能力发生相对持久的变化。这是一种动态的过程。

学习的分类:1,按学习主体——动物;人类;机器。2,按学习水平——反应性;联结性;综合性;象征性。3,按学习性质——接受学习;发现学习;意义学习;机械学习。4,按学习结果——言语信息学习;智力技能学习;认知策略学习;运动技能学习;态度。5,按学习内容——知识学习;技能学习;社会规范学习。

学习的过程:1,理解阶段 2,保持阶段 3,迁移和应用阶段。小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 知识的概念及内涵:知识是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狭义指存在于语言文字符号或言语活动中的信息,如各门学科中的基本事实、概念、共识、原理等。广义指主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知识建构的机制——同化与顺应。

学习迁移的概念及分类:迁移是指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甚至方法和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正迁移和负迁移起着促进和阻碍作用。

知识迁移的原理:(主要理论)1,形式训练说:教育的目的在于训练和改进心理的官能,学习内容不甚重要,重要的是所学习的东西的难度和训练价值。共同要素说:桑代克

概括说:贾德,关键是在两种活动中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关系说:格式塔学派,领悟学习情境中的关系。

认知结构论:奥苏贝尔,指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如原有知识越巩固,知识层次结构组织越严密越有助于促进新的学习。

知识迁移的制约条件:

1,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因素 2,对材料的理解程度 3,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

4,定势作用——心向与思维一致就积极,反之干扰。5,认知结构的清晰性和稳定性。

遗忘规律:艾宾浩斯最先采用了无意义音节作记忆材料。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在最初的时间里以往速度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逐渐缓慢下来,过了相当的时间后,几乎不再发生遗忘,其规律为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趋势是先快后慢。创造力的基本特征: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问题解决的各个方面:

1,实质:由一定的情境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即指一系列有目的指向性的认知操作过程,它是人类思维活动的方式之一。2,理论:(1)试误说——桑代克,问题解决的过程是一种盲目的、渐进的尝试与改正错误的过程。(2)顿悟说——格式塔学派,顿悟就是对问题情境的突然理解,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过程,而不是盲目的、被动的过程。强调问题解决中思维过程的突发性。(3)信息加工模式——把问题解决看做信息加工系统费信息的加工,把最初的信息转化为最终状态的信息。3,心理过程:(1)理解与表征问题阶段——识别有效信息;理解信息的含义;整体表征;问题归类。(2)寻求解答阶段——算法;启发法(手段-目的分析法;逆向反推法;爬山法;类比思维)。(3)执行计划或尝试某种解答阶段(4)评价结果阶段。4,影响因素:(1)问题表征——是在头脑中对问题进行信息记载、理解和表达的方式,有效地表征有利于问题的解决。(2)已有的知识经验(3)反应定势——又称心向,指以最熟悉的方式作出反应的倾向。“功能固着”(也是思维活动刻板化现象)。(4)动机和人格。技能的含义:是在联系基础上形成的、按某些规则或操作程序顺利完成某种智慧任务或身体协调任务的能力。(特征——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的,不同于本能行为;是一种完善化了的动作系统,不是零散、偶尔组合起来的动作;是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具有合目的性和合规则性。)

知识与技能的关系;知识是主体与环境或思维与主体相互交换而导致的知觉建构;技能是个体在练习基础上形成的按某种规则或操作程序顺利完成某种智慧任务或身体协调任务的能力。信息加工心理学认为,陈述性知识就是狭义的知识,即我们传统意义上所讲的知识。技能是广义知识中的一种类型,即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中也包含做事的规则。技能的本质是知识的运用,说得明确一点是程序性知识的运用。

智力技能理论的主要观点: 1,加涅的智力技能层次理论 分为五类——辨别;具体概念;定义性概念;规则;高级规则。加涅认为这五类智力技能存在着由简单到复杂的层次排列关系,任何一个智力技2,3,4,5,能的学习都依赖于过去学习的其他比较简单的技能。

2,加里培林的五阶段模型 五个阶段——活动的定向阶段;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关键是展开和概括);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内部言语活动阶段(主要特点是压缩和自动化)。

3,冯忠良的智力技能形成阶段理论 在加里培林“内化”学说的基础上,三个阶段——原型定向阶段(了解认识);原型操作阶段(实际操作);原型内化阶段。

动作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费茨和波斯纳概括出三个阶段 1,认知阶段——理解学习任务,并形成目标意象和目标期望。学习者通过对示范动作的观察和对刺激情境的知觉,试图理解任务及其要求,并形成一个内部的动作意象,以作为实际操作时的参照。这一阶段对教师的示范讲解很有要求。

2,联系形成阶段——学习者逐步掌握了一系列局部动作,能够使适当的刺激与反应形成联系,但是各个动作结合的不很紧密,通过练习,逐渐形成整体的协同动作。这一阶段教师在重复示范、讲解动作要领的同时,还要分析动作的要点,吸引学生多练习,及时纠错,做的好的表扬,加强针对性,启发和培养他们的精神和品质,使其掌握的技能向更高、更新的方向发展。

3,自动化阶段——通过练习使一系列的动作连贯完成,意识的控制减少到最低限度,达到熟练的程度。这一阶段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巩固和提高运动技能,指导学生精益求精,还应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创新精神,使运动技能达到高度完善和稳定。

动作技能形成的标志:1,意识控制减弱,动作自动化 2,动觉反馈作用加强 3,能利用细微线索 4,在不利条件下表现正常。

动作技能的保持与迁移:1,动作技能的保持 2,迁移——双侧;动作-动作;语言-动作。

学习动机的定义:指引起学生的学习活动,维持该学习活动,并使该学习活动趋向教师所定目标的内在心理倾向。

学习动机的分类:1,布鲁纳——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 2,奥苏贝尔——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 3,Biggs和Moose——外部动机、内部动机、社会动机、成就动机。

学习动机与需要诱因之间的关系: 培养与激发小学生外部动机的方法: 1,有利于培养学习动机的因素——良好的学习心理环境;适当的任务难度水平;具有价值和意义的学习任务。

2,外部动机的培养——适当使用奖励和惩罚;外部奖励的使用要适当;适当开展竞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适量;合理的竞赛方式);设置合理的目标。

3,内部动机的培养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A,使学习任务有趣,引起学生注意

B,创设问题情境,及其学生原有观念冲突 C,给予成功的满足,增强自我效能

(2)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结果给予积极反馈,训练学生做出积极、现实的归因(3)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

学习品质的概念:有两个指向,一是学习者品质,二是学习活动的品质。前者反映学习活动的个别差异,后者反映学习活动的发展及其质量特征。所以,学习品质是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形成和发展,并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比较稳定的特性。

学习品质的种类: 1,按发展维度——消极和积极品质 2,按学习者积极的个性特征和社会性特征——自主性学习品质和合作性学习品质 3,按学习者的心理特质——智力和非智力品质 4,学习过程的相对应的学习活动——学习动力品质、学习操作品质、学习监控品质、学习策略品质、学习评价能力品质。

培养学习品质的方法:

1,加强学习过程监控,提升学习者学习策略的品质

(1)提升学生学习策略的教学方法——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2)提升学生学习策略的具体方法——自我提问法;互相提问法;出声思考法;自我调节学习。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基本环节

A,明确要求,说明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B,具体示范,循序渐进 C,反复实践,积极强化

(2)具体的培养方法——强化训练法;检查评价法。

学习动机的基本理论:

1,行为主义理论:

(1)理论:根据“刺激-反应-增强”、“需求-驱力-行为”等法则来解释人类的学习动机。主张强化可以增强行为的动机,表扬、愉快的表情、高测验分数和等级都能够引起行为的增强。把行为产生的原因归结为外部刺激和外部强化的作用,所以,其强度的学习动机是外部动机。这一理论也很重视强化对学习行为的调控作用。

(2)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A,依据个体的具体情况,正确选择强化物 B,慎重使用惩罚

C,恰当使用表扬与批评

2,认知加工理论:

(1)维纳的归因论

A,创始人海德——情境归因;性格归因。

B,维纳——内部和外部;稳定性和非稳定性;可控制盒不可控制。

(2)卡芬顿的自我价值论(3)勒温的期待价值理论

A,“我能否成功完成这件事”、“这件事成功对我是否有价值”的问题 B,对教育实践的指导——帮助学生保持高的期望,帮助他们明白如何增加努力;给学生挑战性的学业任务并帮助他们获取成功;培养学生对能力和胜任的信念。

(4)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

A,个人根据以往经验,对某一些特定工作或事物,经过多次成败的历练后,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这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

B,自我效能对人的学习行为的影响——影响活动的选择;影响努力的程度、坚持性,决定在困难面前的态度;影响活动时的情绪;影响任务的完成。

3,人本主义理论:

(1)成就动机理论——默里、麦克里兰、阿特金森。成就动机是指人们在完成任务中力求获得成功的内在动因,即个体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乐意去做,并努力达到完美地步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

(2)成就目标理论——两种动机模式(掌握模式与无助模式),两种模式的本质区别主要表现在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

4,建构主义理论; 5,信息加工理论。(2)分析与应用

小学生感知、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发展的特点与教育;

注意规律在小学教学中的运用:1.注意的功能——选择、维持、调节。2,注意的品质——广度(是有范围的)、稳定性(方式不同,本质相同)、分配(一心二用)、转移。(做题时依照这些概念自由发挥)

最近发展区与教育(前面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前面有)及其教育价值:对教育教学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1,不主张教给儿童那些明显超出他们发展水平的知识;

2,保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性,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3,儿童在认知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个体差异。

4,但是,皮亚杰只重视个体对周围事物的建构以及发展阶段本身的探讨,没有对人类认知过程如何受到社会文化和实践活动的影响进行深入探讨。维果斯基心理发展理论与教育(前面有)埃里克森心理发展理论与教育(前面有)遗传、环境与教育的关系:

1,遗传是儿童心理发展必要的物质前提和基础

(1)遗传是儿童心理发展必要的物质前提

(2)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为儿童发展的个别差异提供了最初的可能性

2,在遗传所提供的可能范围内,环境和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现实水平起决定作用

(1)环境和教育使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2)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使制约儿童心理发展水平和方向的最重要因素(3)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

各种理论在教学中的观点及对教学的影响:

1,行为主义理论

(1)桑代克的联结-试误说

A,观点:学习就是通过尝试与错误的方式来形成稳固的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联结是指情景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而不是联想主义的观念之间的联想或联结。

B,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是生物学的机械论的观点,将人的学习与动物等同起来,抹杀了人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作用,把学习看成是本能的、被动的,或是完全受情境决定的过程。但是他的学习理论对推动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A,观点:人类所有行为都可分为两种——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与之提出两种学习——经典性条件反射式学习和操作性条件反射式学习。强化理论也是斯金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正负强化即奖励和惩罚。在此基础上,获取了一种新的教学方法——程序教学。B,影响:程序教学——指讲个门学科的知识按其中的内在逻辑联系分解为一系列的知识项目,这些知识项目之间前后衔接,逐渐加深,然后让学生按照知识项目的顺序逐个学习每项知识,既是给予反馈和强化,使学生最终能够掌握所学的知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其教学的基本思想是——小步呈现,积极反应,及时反馈,自定步调,提高效果。

2,认知加工理论:

(1)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

A,观点: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让学生掌握学科的知识结构。其一,强调学习过程是一种积极的认知过程;其二,非常重视人的主动性和已有经验的作用,重视学习的内在动机与发展学生的思维,提倡知识的发现学习。B,影响: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强调学习的认知过程,重视认知结构和学生的独立思考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有力的反驳了机械论的学习观点,发展了传统的“学习顿悟说”的认知观点,并把学习理论研究的重点转移到学生的知识学习和课堂教学方面来,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但是,这种发现学习费时费力,在信息量呈几何级数增长的年代,这种方式对于高级学习难以适用,应强调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互相配合和有效互补。

(2)奥苏贝尔的认知-接受理论

A,观点:从学生学习方式上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从学习内容与学习者认知结构的关系上将学习分为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

B,影响:学校中的学习应该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和有意义的发现学习,但他更强调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认为它在短时间内使学生获得大量的系统知识才是教学的首要目标,并且提出了“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简称组织者,是指在呈现新学习资料之前的一种引导性材料,这种材料的作用是在学生“已经知道的”和“需要知道的”知识之间架设起桥梁,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新知识。(类似于大纲吧)

3,人本主义理论 20世纪50、60年代美国,马斯洛和罗杰斯

(1)观点:以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为基础,认为学习是人固有的能量的自我实现过程,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强调无条件积极关注在个体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学习的结果是使学生成为一个完善的人,一个充分起作用的人,使学生整体人格得到发展。罗杰斯认为,学习主要有两种类型——认知学习和经验学习;学习方式也主要有两种——无意义学习和有意义学习;前后两种是相对应的。有意义学习有四个特征——全神贯注;自动自发;全面发展;自我评估。

(2)影响:

A,认为教育与教学过程是要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师要营造一种自由、民主、和谐、融洽的充满着关爱与真诚的学习氛围。还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强调将学生视为教育的中心,学校为学生而设,教师为学生而教,在这个模式中,教师只是学习的促进者、协作者,或是伙伴、朋友,学生才是学习的关键,学习的过程就是学习的目的之所在。B,人本主义教育观是对传统教育观的变革,它丰富了人类学习理论的内涵,并推动了当代教育改革的进程,它强调学习是人格的发展,使学校教育目标有了根本的变化。它认为人的本质是积极向上的、能自我实现的,学习是人固有潜能的自我实现过程。因此强调学习过程是学习者通过自我指导,实现自我发展的过程,主张以学习者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我指导学习、自由学习。但它片面地强调学生的天赋潜能而无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过度强调学生的地位,使得教学不恰当地拘泥于学生个人自发的兴趣和爱好,忽视了教师和教学的效能,忽视教学内容的逻辑性和教师在学科教学中的主导性,这势必影响教育和教学的质量。

4,建构主义理论 20世纪90年代

(1)观点: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利用原有认知结构同化新知识的过程,其结果是认知结构的重新建构或改组。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来信息,而是主动地进行选择加工,通过自己独特的加工活动,构建自己的意义的过程。强调学习是通过各种社会文化的参与而内化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有关的工具的过程,这一过程常需要通过一个学习共同体的合作互动来完成。学习过程不是简单的信息的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

(2)影响:

A,教师不是简单知识的传递者,应该培养学生自己的理解,倾听学生的看法,洞察他们想法的由来,引导学生丰富和调整自己的理解。学生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从自然现象到社会生活,他们几乎都有一些自己的看法,教学不是只是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

B,教师要结合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已有知识和对教材的了解情况,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材料获得新的知识,丰富原有知识的概念;教师除讲授虚席材料之外,还要培养学生学会创新技能,结合学习材料的内容组织学生进行一系列认知活动,引导学生学会组织、评价、监督自己的认知过程,控制自己的认知行为最终使学生独立进行学习。

5,信息加工理论 加涅,结合了行为主义与认知主义学习论,20世纪70年代

(1)观点:认为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即学习者将来自环境刺激的信息进行内在的认知加工的过程。学习包括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学习者头脑中的内部活动,学习过程分为八个阶段——动机、领会、获得、保持、回忆、概括、作业、反馈。

(2)影响:当前教育实践应关注的是学生如何以认知模式选择和处理信息并做出适当的反应,偏重信息的选择、记忆和操作,以解决问题,重视个人的知识过程,因此,在学习方法上,主张指导学习,主张给学生以最充分的指导,使学习沿着规定的学习程序进行。加涅认为教师不仅仅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管理者,也是学生学习效果的评定者,教学程序必须根据学习的基本原理来进行,在学习结果(即言语信息、认知策略、智力技能、动作技能、态度)确定之后,它们必须按照教学工作目标的顺序适当进行安排。有效地教学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内部学习条件,创设或安排适当的外部条件,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以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利用遗忘的规律进行有效复习: 1,精细加工(深加工)——例如,背一首古诗,在了解了它的含义、背景,把握了整体结构后在记忆就会比较容易。

2,多重编码——除了语义编码外,还有形象编码、声音编码、动作编码等,如小燕子舞剑背诗。

3,有效运用记忆术——如直观记忆法、感官协同记忆法、联想记忆法、系统记忆法、口诀记忆法、列表记忆法、谐音记忆法等。

4,过度学习——指学习达到恰能背诵之后再继续学习,是使学习的巩固水平超过刚能背诵的程度的一种防止遗忘的措施。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时效果最好。

5,合理复习——两种方法:(1)及时复习:学习后当天最好复习一次,以后复习间隔逐渐变大,效果最好。(2)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

6,反复阅读与尝试回忆相结合——这是一种积极的心智活动,有利于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利用知识迁移的原理进行有效教学: 知识学习的策略与教育:(分为简单和复杂陈述性知识学习与保持策略)1,复述策略:指为了保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多次重复的过程(简单)。边看边讲述材料,在阅读时做摘录、画线或圈出重点等(复杂)。

2,精加工策略:对记忆的材料补充细节、举出例子、做出推论,或使之与其他观念形成联结,已达到长期保持的目的(简单)。做笔记(复杂)。

3,组织策略:如按字音归类识字,按偏旁结构归类识字,其实质是发现要记忆的项目的共同特征或性质,而达到减轻记忆负担的目的(简单)。采用列课文结构提纲和画网络图的方法对材料进行组织(复杂)。

发展小学生创造力的具体教学方法: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教师和家长应该为儿童营造一种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要支持并容忍儿童标新立异或合理的异乎寻常,允许儿童以自己的方式探索问题,鼓励他们用超出书本的知识去创造性解决问题,改变传统的教学和评价观念,尊重儿童的观点、想法,引导和鼓励他们敢于质疑的精神,鼓励儿童各种创造性行为。

2,注重培养儿童的独创性个性——(1)培养好奇心,激发求知欲(2)培养儿童的创造性人格。

3,利用相关课程和活动,进行创造性训练——(1)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创造性活动(2)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3)头脑风暴训练(集体讨论、互相启发,产生设想和方案)。发展小学生创造力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需要具有探索性、自主性、批判性、逻辑性与非逻辑性的统一)

1,创造性问题解决教学模式

(1)帕尼斯,强调以系统的多角度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开发创造力。

(2)循序渐进的几个阶段——发现困惑;寻找事实;发现问题;发现构想;发现解答;寻求接纳、2,发展多元才能的创造力教学模式

(1)泰勒

(2)步骤——给情境,引起注意;引导思考,使独立完成;列出结果,交流发表;再思考与综合他人意见;引导对方法加以实施。

3,“问想做评”创造性思维教学模式(1)陈龙安

(2)问想做评模式的三个基本假设——推陈出新;有容忍性;弹性变化。培养智力技能的教学策略:

1,展开与分解性策略 2,变式练习策略(是促进概括化的最有效方法,是促进学生理解概念和规则、促使概念和规则在不同情境中迁移的重要手段)。变式指提供感性材料或例证时,要不断变换呈现的形式,使其本质属性保持不变,而非本质属性不断变化。3,反馈策略(及时、准确原则)4,条件化策略(在适当的条件下正确运用智力技能以解决问题。

促进动作技能的教学策略: 1,影响动作技能形成的因素 A,内部因素——生理成熟与知识经验;学习动作技能的动机和兴趣;人格特征;智力水平;归因。

B,外部因素——言语指导与示范;练习;反馈;练习中的情境干扰效应(如随机练习要比区组练习产生更持久的影响)。

2,促进动作技能形成的教学策略

(1)准确讲解与示范(2)合理安排练习

A,练习量——过度学习,150% B,练习方式——集中与分散练习;整体与部分练习;身体与心理练习。

3,充分而有效地反馈

A,反馈来源——内部(学习者自身的感觉系统提供的感觉反馈)和外部反馈(学习者自身以外的人和事给予的反馈)。

B,反馈的注意点——反馈的内容;反馈的频率;反馈的方式。行为主义、认知学派、人本主义学习动机理论的基本特点及采用不同学派的观点分析教育实例(前面有)

(五)心理辅导和教师心理

1.考核知识点

心理健康及其标准;学生常见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及其干预。

教师心理;小学教师常见心理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教师专业成长。2.考核要求

(1)识记与理解

心理健康的概念:指能够充分发挥个体潜能的内部心理协调与外部行为适应相统一的良好状态。心理健康标准有六点——智力发展正常;情绪稳定乐观;意志品质健全;行为协调适度;人际关系和谐;人格完整独立。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是要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要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心理健康教育要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学校心理健康的内容:根据中小学生的年龄和生理、心理特点进行成长教育,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四个方面——自我意识的教育与辅导;人际关系的教育与辅导;学业发展的教育一辅导;生活适应的教育与辅导。

学习问题的表现和成因: 1,学习动力不足 原因——学生对待学习的认识和态度有关;和学生的意志品质和自信心有关;和家庭教育有关;和学校教育有关。

2,学习倦怠 原因——被动学习,缺乏学习目标,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教师的教育有关;家长过于注重孩子的成绩,忽视孩子的内心需求,喜欢比较,不如意就严厉对待。

3,考试焦虑 原因——学生、家长、老师对考试成败的认知评价;对自我的认知评价;学生的个性及经历。

4,成绩波动 原因——学习方法、策略方面;学习动机方面;自控能力方面;学习环境方面;家庭教育方面。

5,旷课或逃学 原因——学习上出现困难;人际交往上出现问题;遭到老师批评、斥责而无力应付;受到外界社会不良风气影响,沉迷网络游戏;家庭出现婚姻危机。

人际关系问题的表现和成因: 1,师生关系 A,原因——和学生身心发展状况有关;与教师的职业认知、职业心理和教育方式有关。

B,应对策略——了解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职业素养,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2,恋爱及性问题

A,原因——中学生正值青春发育期,突出的矛盾是性发育迅速成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

B,教育对策——加强对中学生的青春期性知识教育;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要注意区分“早恋“和”友谊“;要重视学生的异常行为,对学生要善意提醒,学会和学生谈心,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和安全。

网络成瘾的危害和成因: 1,危害——影响学业,导致学生成绩下滑,出现旷课逃学等行为;容易引发违法犯罪行为;出现网络成瘾的身心症状(生理、心理)。

2,成因——网络特性;家庭原因;学校原因;社会原因;个人原因。教学效能感的概念: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直观判断。教师的教学效能会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对学生的指导等行为,从而影响教师的工作效率。

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1,认同教师角色,能积极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在教学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2,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3,正确地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 4,具有教育独创性 5,在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均能真实的感受情绪并恰如其分地控制情绪。

教师心理问题的表现:生理-心理症状;环境适应困难;人际关系欠佳;职业行为问题;职业倦怠(身体症状、认知症状、情绪症状、智力症状、行为症状、社会性症状);神经症。

影响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

1,教师的心理压力——社会因素;学习因素。

2,教师的人格特点——成就动机过强;强迫人格;偏执人格。

教师核心能力的构成要素: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组织能力;预测能力;援助能力;评价能力。

教师职业角色的内容:教师是教育者;是文化的传播者;是研究者。教师职业素质的构成: 1,职业道德——忠于事业,甘于奉献;热爱学生,教书育人;团结合作,互勉共进;严于律己,积极进取。

2,专业知识——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一般文化知识。3,专业技能——教学技巧;教育教学能力(教育加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课程开发与创生能力;自我调控能力;自我反思与教育研究能力)。

4,专业情意——专业理想;专业情操;专业性向(人格特征或适合教学工作的个性倾向);专业自我。

教师成长的基本条件:1,社会因素 2,学校因素 3,教师个人因素(自我意识;从业动机;职业道德;能力素养)。

专家型教师的基本特征: 1,具有优良的知识结构 2,高效率解决教学领域中的问题 3,善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很强的洞察力 4,完善的教学监控能力 5,较强的个人教学技能。

教师个体专业化的目标:加强理论学习,优化知识结构;借鉴他人经验,加快自身发展;参与行动研究,提高自身素质;进行教学反思,提高教学能力。(2)分析与应用

学习问题的应对策略:1,结合学生的需求特点,激发学习动机 2,帮助学生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改进学习方法 3,教师和家长要对学生抱有合理的期望 4,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一视同仁 5,教师要善于营造和谐的班级气氛 6,学校和教师要建立家校联系网,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个别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人际关系问题的干预策略(前面有——师生、恋爱)

网络成瘾的对策:1,向社会呼吁《未成年人网络权益保护法》,呼吁有关部门加强对网吧的管理,严禁未成年人进入网吧,呼吁网吧绿色经营,提高社会责任感,呼吁将网络教育纳入中小学素质教育体系 2,密切与家庭的联系 3,掌握网络教育主动权 4,关注每个学生,禁止体罚或忽视学生 5,在学校成立心理咨询机构 6,接受专业人士的指导,定期聘请校外专家举办心理健康讲座。

维护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途径:1,社会层面——政府取消重点与非重点学校的差别,减少因学校不同而产生的报酬差异;减少地区和城乡差异,政府专款保证教师工资的来源和及时发放;政府行政部门要改变教育评价体系,倡导德育为先。2,学校层面——人性化管理;关心教师身心健康;关系教师生活,帮助教师解决生活上、工作上、人际交往上的困难。3,个人层面——教师要尊重自己的职业选择,为自己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提高人际交往的技巧;丰富自己的生活内容;更新教育理念;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发现问题时要学会自我调适法,及时重建心理平衡。

提高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策略:1,形成科学的教育观,不断学习和掌握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知识,在实践中运用这些新知识 2,向他人学习,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 3,在社会上,必须树立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 4,在校内,必须建立一套完整、合理的管理制度和规则并严格加以执行。良好的校风建设、提高福利待遇等措施都会对教师提高教学效能产生积极的作用。

专家型教师的培养途径(答案与前面“教师个体专业化的目标”的一样)

三、推荐学习的教材

栗洪武等主编《学校教育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版。李越、霍涌泉主编《教育心理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1版。

(陕西省各地市新华书店有教材)

第四篇:2011年高考理综答案(全国卷)

高一英语作文:我如何度过我的暑假

How I Spent My Ssummer Vacation

The summer vacation had come round again.I was happy that I could forget about school at least for a while.Lest I fool around all through this summer vacation, I made a plan as to how to spend it.First, I thought I should go over all those things my teachers taught in the previous term so that I could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m.Then I thought I should take up some forms of exercise, such as walking, running rowing, to keep me physically strong.It stood to reason that with such a good plan I should make the best of my vacation time.I did, because I lived up to what I had planned.我如何度过我的暑假

暑假又来了。我很高兴我能忘记学校至少有一段时间了。免得我鬼混通过这个暑假,我作出了一项计划,该怎么花。首先,我想我应该对所有这些事情我的老师教前中期,这样我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然后我想我应该采取一些形式的运动,如散步,跑步划船,让我身体强壮。因为有这么一个好的计划,我要充分利用假期时间。我没有,因为我辜负了我的计划。

高一英语作文:健康成长 Healthy growth

We all want to grow up happily and healthily, and for this goal we must do several things.Firstly, we should develop a good attitude to life.Life consists of not only sunshine but also hard times.We should be brave in front of difficulties.Secondly, we must study hard because knowledge is power.If we have the power, we can help to build our country and enjoy life better.Lastly, in order to study well, we need to do sports so that we can keep fit.We can go running, play ball games or simply take a walk after a day's study.If we do those things well, we will be able to grow up happily and healthily.我们都想快乐健康地成长,并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做几件事情。

首先,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态度。生命不仅阳光而且艰难。我们应该勇敢的面对困难。其次,我们必须努力学习,因为知识就是力量。如果我们有能力,我们可以帮助建设我们的国家,更好的享受生活。最后,为了学习好,我们需要做运动可以让我们保持健康。我们可以去跑步,玩球或只是简单的走一天的学习之后。如果我们做这些事情,我们将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高一优秀英语作文:诚实 Honesty

What is honesty? Honesty means speaking the truth and being fair and upright in act.Considered a virtue,it is admired in every country and every culture.So,Is it necessary to be honest all the time.However,there are people who try to get benefits by dishonest means.For example,some students copy the exercises done by others or cheat in examinations in order to get good marks.The same thing may be said of a merchant who tries to get rich by deceving customers.Those people may succeed for a time,but sooner or later,they will be caught.How can cheating on exams be prevented? The measures may vary from case to case.But I think,the students must first be well informes of the negative effect on the learning atmosphere of the university and the students'character.Thenthe students who were caught in the act of cheating can be criticizedpublicly,punished or even expelled from the university.什么是诚实?诚信意味着讲真话和公道的行为。认为是一种美德,是欣赏每个国家和文化。因此,有必要诚实的所有时间。

然而,有人试图通过不诚实的手段获得的好处。

例如,有些学生抄写练习做了别人或考试作弊,以得到好的分数。同样的事情可以说,一个商人试图致富靠欺骗顾客。那些人会成功一时,但迟早,他们会被。如何在考试时作弊可以预防吗?这个措施可以因情况不同而不同。但是我认为,学生必须首先被告诉的负面影响的学习氛围的大学和学生个性的。然后学生们被抓到作弊可以criticizedpublicly,处罚甚至开除。

My Opinion on Cheating in Examinations 我对考试作弊的看法

It is known to us all that some students cheat in examinations at school.As students, we often take examinations at school, but sometimes we have too many examinations which are too difficult for us.On the other hand, some of us are lazy and don't work hard at their lessons.So when taking examinations, they sometimes cheat in order to get better results to please their parents and teachers.In my opinion, it is wrong to cheat in examinations because it breaks the rules of schools.We students should be honest and try to get good results by studying hard instead of cheating in examinations.What's more, we should improve our study methods and get well prepared for examinations.众所周知,一些学生考试作弊。

作为学生,我们经常参加学校的考试,但有时我们有太多的考试对我们来说太难了。另一方面,我们中有些人是懒惰并且不努力学习功课。考试时作弊,他们有时为了得到更好的结果,请家长和老师。

在我看来,这是作弊不对,违反校规。我们学生应当诚实,努力取得好结果通过努力学习,而不是考试作弊。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改进学习方法,为考试做好准备。

高一英语作文:我们可爱的家 Our Lovely Home

We are now living in a common home.That is the earth.She provides us with enough food, enough water and enough living room.So we must do everything to protect her.There are lots of big or small, red or green, beautiful gardens around us.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other lands bare of grasses or trees on the earth.Some people may ask why not led all lands covered with trees, flowers and grasses? Why not prevent the lands from being desert? Why not prevent the air from being polluted? And why not prevent the earth from being poisoned? Yes!Our environment is being polluted faster than nature and man’s efforts can prevent.Time is bring us more people, and more people will bring us more industry.So many trees will be cut down, and more large cities will be set up.Lots of waste material, in return, is produced and harms the environment.So some experts declare that the balance of nature is being destroyed.The survival of man is in danger.We feel really sad about it.What can we do to solve this problem? We must forbid cutting down trees and forbid killing animals and pouring waste water into rivers and so on.We’ll never destroy the balance of nature.Let’s get along well with all animals.Let the trees, flowers and grasses come back to our home.Because we have only one home---the earth.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家。那是地球。她为我们提供了足够的食物,足够的水和足够的生活空间。所以我们必须做的一切去保护她。有很多大或小,红色或绿色,美丽的花园,在我们身边。但仍有一些其他国家的赤裸的草和树木。有些人会问为什么不把土地覆盖着树,花和草?为什么不阻止土地被沙漠?为什么不阻止空气被污染?为什么不阻止地球中毒吗?是的!我们的环境受污染的速度比自然和人的努力,可以防止。时间带给我们更多的人,更多的人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行业。这么多的树木被砍伐,更多的大型城市将设立。大量的废物,作为回报,产生危害环境。所以专家们宣称自然界的平衡被破坏了。生存的人很危险。我们感到很难过。我们能做什么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禁止砍伐树木,禁止捕杀动物,把废水倒入河流等。我们永远不会破坏自然的平衡。我们相处得很好,所有的动物。让树,花和草回到我们的家。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共同的家园——地球。

高一英语作文:My New House

I live in a new house now.There are three bedrooms, two bathrooms, a study, a kitchen, a dining-room and a large sitting-room.There’ a desk beside my bed.On the bed, there are some toys.There’s a map of the world on the wall.There’s telephone between the map and the bed.There’s a garden near my house.It’s a small one, but there are a lot of flowers and trees.In it there are some swings and there’s a slide, too, sometimes I go and play there.我现在住在一所新房子里。有三间卧室,两间浴室,一个厨房,一个书房,一个餐厅和一个大的客厅。有一张桌子旁边的床上。在床上,有一些玩具。

墙上有张世界地图.有电话在地图和床之间有一个花园。我家附近。这是一个很小的,但也有许多花和树。在它有一些波动,并有一个幻灯片,太,我有时会去那里玩。

高一英语作文:My English Teacher

Of all the teachers, I love my English teacher best.He is a very good teacher and about thirty years old.We all call him Mr Chu.He is not tall but a little fat.He is a man with a good sense of humour and always friendly to us.We all like him and his lesson.In his class, we feel very happy.He always makes his English lesson interesting.We know English is rather difficult to learn but in his class, we feel English is very easy, and also very interesting.He often shows us how to learn English well.He asks us to listen, to read, to say and to write.After class, we always talk with him in English.He even lends English books to us.If we have difficulty in understanding, we can go and ask him.He is always happy to help us.He not only cares for our study, but also for our life.One day, one of my classmates, Li Tong had a bad cold.He took her to see a doctor, and got some medicine for her.Then he sent her home.When Li Tong stayed at home, Mr Chu went to her home and helped her with her lessons.Several days later, she was able to go back to school.This is my English teacher.What do you think of him?

所有老师中,我最爱我的英语老师。他是一个很好的老师,三十岁。我们都叫他“朱先生。他个子不高,但有点胖。他是一个有幽默感的男人,一直对我们很友好。我们都喜欢他的课。在他的课上,我们感到非常高兴。他总是让他的英语课很有趣。我们都知道英语是比较难学但在他的课,我们觉得英语很容易,也很有趣。

他经常告诉我们如何学好英语。他问我们听,读,说,写。下课后,我们总是和他在英国。他甚至借英语书给我们。如果我们很难理解的,我们可以去问他。他总是乐意帮助我们。

他不仅关心我的学习,也为我们的生活。有一天,我的一个同学,李彤得了重感冒。他带她去看医生,又为她盛了些药。然后他送她回家。当李彤呆在家里,朱先生去了她的家里,帮她。几天后,她能够回到学校。

这是我的英语老师。你觉得他怎么样?

高一英语作文:A Day in My Summer Vacation Last summer I spent a two-week vacation at my aunt's place.My aunt lived alone in a mountain village, with a small river winding its course everyday.One morning I went fishing in the river, where two women washed clothes.I fimnd a most favorable point.Casting out my line I waited anxiously for a bite.Suddenly there came a cry: “Help!Help!” I looked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call and saw a boy falling into the river.Throwing the fishing pole, I dashed over like an arrow, jumped into the river and swam very quickly towards the boy.Then together with his mother I carried the boy on my back to a nearby hospital.That boy was saved.The mother gave me a thousand thanks.Back to my fishing place, I fimnd my fishing pole floating on the water.I managed to get it.But to my great surprise, there was a big fish on the hook.去年夏天,我花了两周的假期,我的舅妈的地方。我的姑妈独自住在一个山村,一条小河蜿蜒的课程。

一天早上,我就在河里捕鱼,有两名妇女洗衣服。我fimnd一个最优惠一点。铸造出我的线我焦急地等候一口。忽然一声:“帮助!救命啊。我看着方向的电话,看见一个男孩掉进了河里。投掷钓竿,我冲了一箭,跳进河里,游向男孩很快。他母亲的话,我把那个男孩在我背到附近的医院。那个男孩救了。母亲给了我一千感谢。

回到我的钓鱼的地方,我发现我的钓竿漂浮在水面上。我设法得到它。但令我吃惊的是,有一个大的鱼上钩了。

高一英语作文:My school lifeI am going to shool from Monday to Friday,and every day in school I am very busy.In the morning,I have four lessons,and in the afternoon I have three lessons.Of course I take two hours to go home for lunch.And we begin classes at 2:30,the school is over at 4:55.After school,sometimes I’ll stay in the classroom.But sometimes I play games with my friends when I go home after school.I think my school life is busy but happy.我将从星期一到星期五,每一天,在学校我很忙。

在早上,我有四节课,在下午我有三节课。

当然我花2个小时回家吃午饭。我们开始上课,下午两点半,学校在4:55.after学校,有时候我会呆在教室。

但有时我和我的朋友玩游戏的时候,我放学回家。我觉得我的学校生活是忙碌而开心。

第五篇:高考2018全国理综3卷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C

N

O

Na

Mg

Al

S

Cr

Zn

I

127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泡沫灭火器可用于一般的起火,也适用于电器起火

B.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以避免蛋白质变性

C.家庭装修时用水性漆替代传统的油性漆,有利于健康及环境

D.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4

g

镁与27

g铝中,含有相同的质子数

B.同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中,电子数相同

C.1

mol重水与1

mol水中,中子数比为2∶1

D.1

mol乙烷和1

mol乙烯中,化学键数相同

9.苯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苯乙烯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与液溴混合后加入铁粉可发生取代反应

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与氯化氢反应可以生成氯代苯乙烯

D.在催化剂存在下可以制得聚苯乙烯

10.下列实验操作不当的是

A.用稀硫酸和锌粒制取H2时,加几滴CuSO4溶液以加快反应速率

B.用标准HCl溶液滴定NaHCO3溶液来测定其浓度,选择酚酞为指示剂

C.用铂丝蘸取某碱金属的盐溶液灼烧,火焰呈黄色,证明其中含有Na+

D.常压蒸馏时,加入液体的体积不超过圆底烧瓶容积的三分之二

11.一种可充电锂-空气电池如图所示。当电池放电时,O2与Li+在多孔碳材料电极处生成Li2O2-x(x=0或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多孔碳材料电极为负极

B.放电时,外电路电子由多孔碳材料电极流向锂电极

C.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Li+向多孔碳材料区迁移

D.充电时,电池总反应为Li2O2-x=2Li+(1-)O2

12.用0.100

mol·L-1

AgNO3滴定50.0

mL

0.0500

mol·L-1

Cl-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A.根据曲线数据计算可知Ksp(AgCl)的数量级为10-10

B.曲线上各点的溶液满足关系式c(Ag+)·c(Cl-)=Ksp(AgCl)

C.相同实验条件下,若改为0.0400

mol·L-1

Cl-,反应终点c移到a

D.相同实验条件下,若改为0.0500

mol·L-1

Br-,反应终点c向b方向移动

13.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X和Z同族。盐YZW与浓盐酸反应,有黄绿色气体产生,此气体同冷烧碱溶液作用,可得到YZW的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大小为W<X<Y<Z

B.X的氢化物水溶液酸性强于Z的C.Y2W2与ZW2均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D.标准状况下W的单质状态与X的相同

26.(14分)硫代硫酸钠晶体(Na2S2O3·5H2O,M=248

g·mol−1)可用作定影剂、还原剂。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Ksp(BaSO4)=1.1×10−10,Ksp(BaS2O3)=4.1×10−5。市售硫代硫酸钠中常含有硫酸根杂质,选用下列试剂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检验:

试剂:稀盐酸、稀H2SO4、BaCl2溶液、Na2CO3溶液、H2O2溶液

实验步骤

现象

①取少量样品,加入除氧蒸馏水

②固体完全溶解得无色澄清溶液

③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有刺激性气体产生

⑤静置,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

(2)利用K2Cr2O7标准溶液定量测定硫代硫酸钠的纯度。测定步骤如下:

①溶液配制:称取1.2000

g某硫代硫酸钠晶体样品,用新煮沸并冷却的蒸馏水在__________中溶解,完全溶解后,全部转移至100

mL的_________中,加蒸馏水至____________。

②滴定:取0.00950

mol·L−1的K2Cr2O7标准溶液20.00

mL,硫酸酸化后加入过量KI,发生反应:

Cr2O72−+6I−+14H+3I2+2Cr3++7H2O。然后用硫代硫酸钠样品溶液滴定至淡黄绿色,发生反应:I2+2S2O32−S4O62−+2I−。加入淀粉溶液作为指示剂,继续滴定,当溶液__________,即为终点。平行滴定3次,样品溶液的平均用量为24.80

mL,则样品纯度为_________%(保留1位小数)。

27.(14分)KIO3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可作为食盐中的补碘剂。回答下列问题:

(1)KIO3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

(2)利用“KClO3氧化法”制备KIO3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酸化反应”所得产物有KH(IO3)2、Cl2和KCl。“逐Cl2”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滤液”中的溶质主要是_______。“调pH”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KClO3也可采用“电解法”制备,装置如图所示。

①写出电解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

②电解过程中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的离子主要为_________,其迁移方向是_____________。

③与“电解法”相比,“KClO3氧化法”的主要不足之处有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

28.(15分)三氯氢硅(SiHCl3)是制备硅烷、多晶硅的重要原料。回答下列问题:

(1)SiHCl3在常温常压下为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遇潮气时发烟生成(HSiO)2O等,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SiHCl3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

2SiHCl3(g)SiH2Cl2(g)+

SiCl4(g)

ΔH1=48

kJ·mol−1

3SiH2Cl2(g)SiH4(g)+2SiHCl3

(g)

ΔH2=−30

kJ·mol−1

则反应4SiHCl3(g)SiH4(g)+

3SiCl4(g)的ΔH=__________

kJ·mol−1。

(3)对于反应2SiHCl3(g)SiH2Cl2(g)+SiCl4(g),采用大孔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在323

K和343

K时SiHCl3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结果如图所示。

①343

K时反应的平衡转化率α=_________%。平衡常数K343

K=__________(保留2位小数)。

②在343

K下:要提高SiHCl3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要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比较a、b处反应速率大小:va________v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反应速率v=v正−v逆=−,k正、k逆分别为正、逆向反应速率常数,x为物质的量分数,计算a处=__________(保留1位小数)。

35.[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锌在工业中有重要作用,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Zn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

(2)黄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合金之一,主要由Zn和Cu组成。第一电离能Ⅰ1(Zn)_______Ⅰ1(Cu)(填“大于”或“小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ZnF2具有较高的熔点(872

℃),其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__;ZnF2不溶于有机溶剂而ZnCl2、ZnBr2、ZnI2能够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中华本草》等中医典籍中,记载了炉甘石(ZnCO3)入药,可用于治疗皮肤炎症或表面创伤。ZnCO3中,阴离子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____,C原子的杂化形式为________________。

(5)金属Zn晶体中的原子堆积方式如图所示,这种堆积方式称为_______________。六棱柱底边边长为a

cm,高为c

c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Zn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___g·cm-3(列出计算式)。

36.[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

近来有报道,碘代化合物E与化合物H在Cr-Ni催化下可以发生偶联反应,合成一种多官能团的化合物Y,其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2)B为单氯代烃,由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3)由A生成B、G生成H的反应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

(5)Y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

(6)E与F在Cr-Ni催化下也可以发生偶联反应,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

(7)X与D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具有完全相同官能团。X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三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其峰面积之比为3∶3∶2。写出3种符合上述条件的X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

7.A

8.B

9.C

10.B

11.D

12.C

13.D

26.(14分)

(1)③加入过量稀盐酸

④出现乳黄色浑浊

⑤(吸)取上层清液,滴入BaCl2溶液

⑥产生白色沉淀

(2)①烧杯

容量瓶

刻度

②蓝色退去

95.0

(3)Zn+Cd2+Zn2++Cd

(4)Zn2++2e-Zn

溶浸

27.(14分)

(1)碘酸钾

(2)加热

KCl

KH(IO3)2+KOH2KIO3+H2O或(HIO3+KOHKIO3+H2O)

(3)①2H2O+2e-2OH-+H2↑

②K+

a到b

③产生Cl2易污染环境等

28.(15分)(1)2SiHCl3+3H2O(HSiO)2O+6HCl

(2)114

(3)①22

0.02

②及时移去产物

改进催化剂

提高反应物压强(浓度)③大于

1.3

35.(15分)

(1)[Ar]3d104s2

(2)大于

Zn核外电子排布为全满稳定结构,较难失电子

(3)离子键

ZnF2为离子化合物,ZnCl2、ZnBr2、ZnI2的化学键以共价键为主、极性较小

(4)平面三角形

sp2

(5)六方最密堆积(A3型)

36.(15分)

(1)丙炔

(2)

(3)取代反应、加成反应

(4)

(5)羟基、酯基

(6)

(7)、、、、、

下载2012年辽宁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2年辽宁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1年山西高考理综试题

    2011年山西高考理综试题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是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5页,第Ⅱ卷第6页至第12页。全卷满分300分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

    2011年广西高考理综试题

    所党办发 关于开展向周曙霞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各党支部: 周曙霞同志是我所一名普通的科技工作者,二十多年来默默无闻、勤奋耕耘在科研工作第一线,以一个科技工作者特有的爱岗敬......

    2014年高考理综化学模拟试题十-答案

    2014年高考理综化学模拟试题十答案 7.B8.C9.D 10.D11.C12.B13.C 26.(14分)(每空2分)C3Br2+3CO32- ====BrO3-+5Br-+3CO2↑BD ① ﹤② 2NaCl+2H2O === 2NaOH + H2↑+Cl2↑(......

    高考理综技巧

    高考理综技巧 2011高考理综复习技巧首轮复习的主要目的是全面夯实基础。这一阶段各科目都在进行一轮复习,基础差的考生可以充分利用这段时间补上自己的短板,合理分配时间到薄......

    2010年山东高考理综答案(精选五篇)

    镇党委议事规则一、为坚持和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切实加强和改进乡镇党委工作,规范和监督领导集体的决策行为,实现乡镇党委集体领导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根据《中国共产......

    2013年山东高考理综生物答案(定稿)

    2013年山东高考理综卷——生物真题答案 第Ⅰ卷(必做,共87分)题号 答案1A2D3B4C5D6B 24答案:毛细血管舒张下丘脑 抗利尿激素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分 细胞内葡萄糖的氧......

    2018天津高考文综试题及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文科综合 思想政治部分 文科综合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思想政治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选择题)1......

    2012湖南高考文综试题及答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南卷)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8页,第II卷9至16页,共300分。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