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幸福的角落
幸福的角落
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带着发现美的眼睛,去寻找幸福的角落。——题记
喜欢独自放学回家的感觉,奇妙般的充满了幸福的感觉。背着紫色的书包,骑着深蓝的坐骑—自行车,我独自随意穿梭于大道小巷间。清风去留无痕,却带来了夏的气息,活力富有生机,她忽地一转弯,撞上正回家的我。消去我一天的浮躁与烦闷,恬静地为我梳理心情,令我心旷神怡。
我的幸福角落:是回家路上的淡淡恬静。
上课的气氛很寂静,任老师在讲台上说的眉飞色舞,台下的我们默默记在心里。虽然我们班没有隔壁班学习气氛的浓烈,但是每一个人的心里都藏着奋斗的里程碑。阳光懒懒地透过窗子,暖暖地照在老师的脸上,老师的眼镜折射出奋斗的光芒,熠熠生辉。令人心中油然滋长出奋斗的热切心情,是如此温馨,如此幸福。
我的幸福角落:是课上的温馨奋斗。
偶也牵着好友的手,漫游在风景如画的西湖间。我又一次约出好友,与好友并肩而行,聊着校园趣事。温柔的月光射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温暖的光芒笼罩着大地,将我与好友团团围住,那一瞬间的欢乐与微笑,并着那柔和的月光,形成一道温柔悠雅永远地定格在心中,心湖随着友情之轻风,荡漾起一圈圈的涟漪。
我的幸福角落:是路上与好友漫游的温柔悠雅。
我的幸福角落,是悄无人息的。却是一壶佳酿,香醇可口,令我心醉神迷;如一双纤纤细手,拨动我的心琴,余音绕梁;若层层波浪轻轻撞击我心头的感动处。我的幸福角落,悄无人息……
绥安中学初二:叶沁莹
第二篇:角落作文
角落作文
早上一走进教室,便觉察到了一股不太对劲的气氛。平时安静的屋里充斥着细小的议论声。每个人头都埋得低低的。不安分的眼神却并未盯着课本,而是不时地互相交换着什么意见。王老师面色凝重地站在讲台上,手里拿着两三页纸。我悄悄溜到自己的座位上,胳膊肘撞了同桌:“What's wrong?”同桌头也不抬地指了指后面。我回头,瞧见后面的位子是空的。沈嘉没来吗?病了?我猜测着,同时也想,她太沉默了,每天说的话几乎不超过五句。
王老师忽然清了清喉咙,这是她要讲话的前奏。“同学们,我现在先不解释什么,我只想把沈嘉同学留下的这封信念一下,然后听听大家的想法。”
我好奇地抬起头。
“王老师,同学们,我知道我是个很让人讨厌的人,大家都不愿意理我,可我没有别的办法好想,我只有离开„„”我吃了一惊,不明白她怎么会有这种想法,我不是挺喜欢这个安静但又胆怯的女孩的吗?没人理她?噢,也许,但大家都认为是她不喜欢和别人玩呀!
“是的,我在班里扮演了一个很差劲的角色。在每次课堂提问我答错了问题时,班里总是一阵让人难以忍受的沉默。大家不知在心底嘲笑
过我多少次了,是吗?而我孤零零地站在位子前,看着一个个低下去拼命忍住笑的头,甚至没人肯抬头给我一个鼓励的目光,那种心情呀,我实在难以忘记„„”
“老天!”同桌惊呼,“大家是怕她难堪才不看她的,谁会嘲笑她呢?”我点点头,原来每次答错问题后都平静地坐下的沈嘉,竟会有如此强烈的心理反应。
“„„还记得那次英语演讲吗?没人知道我鼓了多大勇气,花了多少心血,没人知道我在台上的忐忑与焦虑。也许我真的很差,可我只祈求有一点掌声,然而没有,什么也没有。我就那么没用吗„„”
我的心开始由惊讶转为不安,只是掌声而已,为什么会如此吝啬给予?谁都知道沈嘉那次的演讲出人意料的精彩,而这一切难道可以只归结为我们这个沉闷的班级并没有鼓掌的习惯吗?我陷入了沉思,不知不觉信已到了尾声。
“„„今天,是我的十四岁生日,在这个孤独的只属于自己的节日里告别,应该不会给大家添麻烦,或许我会转学,或许不会再上学了,总之,这个讨厌的身影会从大家眼前消失。”
信读完了,教室里充斥着可怕的寂静,在这寂静下又分明有一股激荡的暗流,那是每一颗不安的心灵的震撼。
班长站了起来:“老师,我们会找她回来,我们知道该怎样做。”是呀,谁都知道该怎样做,可似乎谁都忘记了去做,敏感的沈嘉用她的伤口提醒了我们。忘记的也许很多,父母、老师、朋友、同学,在粗糙的日子里,我们忘记了周围太多的感觉。
第三篇:遗失的角落---读《幸福的七种颜色》有感
遗失的角落---读《幸福的七种颜色》有感
很多人都在问:“我的幸福在哪里?”
但是,他们却从来没有思考过:“我的眼前拥有什么?”有时候,拥有就是幸福,而不是失去了却又在感慨“幸福的遥远”。
毕淑敏的《幸福的七种颜色》告诉了我,人们总是提醒着自己小心不幸,可却从来没有人想过要提醒“幸福”!因为当它就围绕在我们周围的时候,我们对它总是那么的冷漠无情,我们将它遗忘在哪个角落中,错过了,徒有倚栏叹息,而当回首忆昔,才觉其美妙与未知之神秘。
幸福就是日常琐碎的点滴,不需要郑重其事的面对,只需我们静静地以平和之心,体验其真谛。
它是心灵的感觉,正如同突兀的苦难一般。有人说,将苦难与幸福放在天平两端,很明显,苦难以它庞大的体积以压倒性胜利战胜幸福。可是,人生并不是以天平来衡量的。人生的绚烂神秘永远令人无法参透,可也就是这样,当有人用心聆听到,感受到幸福的时候,就那么些丝缕的甜意,却可以使你值得用一生去回味,抵御一切的苦难。
可人们还是会经常遗失幸福,就如同在烈日下忘却寒冬的凛冽,在严寒中忘却夏日的灼热般轻而易举。
用什么来留住它,用什么来时它刻进自己心中?
这,其实是再简单不过的答案。用心,用生活中的点滴去将它留住,使它无时无刻都洋溢出夏花般的绚烂。夫妻间的一个眼神,孩子捧出的一杯清水,远方朋友的一声问候,陌生人的一个祝福......在平常人眼中,那是在普通不过的,可是那却是华光四射的幸福啊!文中有这么一句“人无慧眼,可穿透岁月层叠的雾岚,窥见新人的沧海桑田。天会变,道亦会变。”这正是悲哀之源。当你浸入风花雪月之时,它也正伺机在你身后,汹涌澎湃,宛如一阵暗涌,深不可测,使你悲恸欲绝。
朦胧的幸福有其诗意的朦胧美。而人们刻意的营造,反将其美感破坏殆尽,为什么?因为营造它们的人首先丧失了内心质朴的善良!
近日,“天津版彭宇案”闹得风生水起,老太太与事主许云鹤双方各执一词,先不论孰是孰非,但却足以反映出社会的沦落,道德的沦丧。
而毕淑敏在书中也说善良在幸福这锅汤里,就像优质味精,少不得。看来,对于他们也是相当的讽刺啊.每个人,都曾在自己的心目中对一个人说过“我羡慕你。”“我嫉妒你。”可是又有没有在心底想过,那个你羡慕的人也曾在心中暗自嫉妒着你拥有而他不曾拥有的东西呢?
幸福就是知足常乐,将目光放在自身的优势上,对自己说:“看,我也有别人没有的东西。”但并非一味如此,凡事过了度就物极必反了。
科技高速发展,整日繁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其他事的人,笔笔皆是。可是为什么?要把这些烦恼过早地强加于天真无辜的孩子们呢?
放眼望去,学前班,舞蹈班等各种兴趣班中填充着的是孩子们被禁锢的思想,使它们对于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是渴望冲出“牢笼”玩转世界的心。可是,如此幼小的孩子,终日被父母用双手紧紧拥在怀中,如此年幼却已想到了自由可贵,这又是如何的可悲呢?
现今,大街小巷都在说打造幸福文明城市,可是,幸福只属于大人吗?难道孩子们的心声大人都听不见吗?
白驹过隙,转眼百年,回首过往,幸福为何?只在乎你我心中那一缕甜蜜的源头来自何方。
遗失的角落,只待你我亲自重新将它拾起。
邵福平
高一(1)班
第四篇:幼儿园角落布置
幼儿园8大角色区布置
一、理发店
幼儿一般都有上理发店理发,或陪妈妈做发型、美容的体验。他们对发型师熟练的梳、剪、吹、洗等操作颇有兴趣,幼儿园设置“理发店”,将会满足他们参与这类活动的愿望。
开办“理发店”必备的材料有:镜子、“剪刀”、梳子、“电吹风”、脸盆、围布“卷发器”,以及洗发水瓶,发屋标志、发行头像等。
“剪刀”: 用硬纸板或塑料垫板制作。
“电吹风”: 用泡沫塑料切割制作或利用坏了的电吹风
“热水器”: 找一与热水器相似的纸箱,在底部穿两个洞,插上塑料管,装上“开关”,并在出水管上安装“喷头”。
二、娃娃家
家,通常让人感到温馨、亲切、有安全感。因此,幼儿(特别是小班幼儿)喜欢在这安全的港湾中,放松自己,体验亲情,扮演角色,得到满足。幼儿只需用几块积木围合起来,放进“小床”、“小锅”、“小灶”等玩具,就可以再现家庭成员的言行与关系。为了让幼儿玩得更投入、更开心,教师可以从环境布置、材料投放以及知道等发面动一番脑筋。
首先,“娃娃家”的布置应贴近家庭并充满童趣。在场地布局上,最好用小屏风或积木将“娃娃家”分隔成“厨房”和“卧室”,以便活动的开展。“厨房”摆放“饮具”,“卧室”里放置“家具”,再挂上一张反映家庭生活或合家欢的图片,有条件的话,铺上一快地毯,使“娃娃家”变得更加舒适温馨。
“娃娃家”所投放的玩具与道具,应是幼儿在家常见的东西。如摇篮、布娃娃及日用品(奶瓶、菜篮、小桶、扫把、簸箕、围裙、抹布)等。此外还需准备一些反映角色特征的服饰、道具或小标志,使角色更加形象逼真,也使扮演者牢记自己的身份和职责。尤其对年龄较小的幼儿,可促使他们有始有终地扮演。
年龄小的幼儿很难与别人分享玩具或轮流、等待而且模仿的愿望特别强,看见别人做“妈妈”,也要做“ 妈妈”;看见别人有 “小锅”,也吵着要“小锅”。因此,教师提供给小班幼儿的玩具数量要多些,应允许几个幼儿同时扮演“妈妈”然后,逐步将他们分成几个“家”。
在“娃娃家”游戏的开展过程中,教师重要的是观察幼儿的活动,并适时适度的介入指导。一般年龄较小的幼儿对成人的依赖性强,他们喜欢游戏,但又缺乏经验,活动的内容十分单调,常常是沉浸在玩具材料的摆弄之中。这时教师不妨扮演“外婆”的角色适度地帮助幼儿回忆各角色的言行与职责,提醒“妈妈”给“娃娃”“喂饭”、“洗澡”哄“娃娃”“睡觉”,“爸爸”去“买菜”,“姐姐”去“上学”„„幼儿明确了自己所担任角色的职责,便能逐渐使游戏的情节更加丰富和深化。年龄较大的幼儿已能共同协商,自选角色了,应独立开展游戏。教师只需采取间接的指导方法来帮助他们拓展游戏的内容和情节,引导幼儿向健康的主题及更深的扮演技巧发展。如:给 “家庭成员”“过生日”,开“家庭联欢会”,或到“商店”“购物”,到“美容厅”“理发”,促进“娃娃家”与其他主题的联系。有时侯也可在一个班内多设几个“娃娃家”让各个“家庭”互相往来,到“邻居家”中“串门做客”,培养文明交往能力。
以下介绍几种“娃娃家”道具的制作方法,希望能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液化气灶”: 在扁长形的纸箱上方挖两个洞,并加上“开关”,然后稍加装饰。
“锅”: 用废旧皮球切半或用大竹节等做“锅”。
“摇篮”: 用毛巾或绳网固定在两张小椅子靠背上,就成为一个简易的“摇篮”。也可用一个长形篮子或木版铺上小床单,四个角安上绳子吊起当“摇篮”。
“洗衣机”、“冰箱”: 选择较大的纸箱,在上方割成两个可翻开的盖,装饰成“洗衣机”。如果在纸箱的侧面割成两个可打开的“门”,加上“拉手”,就是一个“双开门冰箱”。若有条件,用木材制作成外观像家用电器的柜子,将更加牢固,能长期使用。
三、商店
“商店”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常激起幼儿购买的欲望。他们在“商店交易”活动中,体验社会交往,发展口语能力,培养市场经济意识。开展“商店”游戏前,需丰富幼儿有关货币和买卖交易方面的常识,同时准备“商店”游戏所需的道具,如“商店”的“商品”,“售货员”使用的“秤”、包装袋“零钞”,“顾客”使用的“钱包”、“篮子”“货币”等。活动中,教师应提醒幼儿礼貌待客主动为“顾客”介绍“商品”。还可根据活动状况,适时地给“商家”设置些难题,引发他们改变“经营方式”,增添“商品”种类,增加“服务项目”,以深化活动主题。如开展“送货上门服务”、“优惠大酬宾”等。还可提供一些纸张画笔,让幼儿在“买卖”闲暇时制作“宣传广告”,开展“促销”活动。
“商店”里的“货源”可来自各类物品的包装盒,还可来自美工区或“加工厂”中幼儿自制的各种“产品”。为增进“商品流通”,避免“商店”无人问津,可以把“商店”的“商品”与其他区角活动的材料联系起来。如为“加工厂”、操作区、美工区“销售”材料,使“商品”成为其他区角材料,这样“商店”的“买卖”就会兴旺起来。
“商场”的“货柜”很多,教师可根据幼儿日常生活中常接触的“商品”,开设幼儿熟悉的“柜台”,如:“玩具柜”、“食杂柜”、“鞋帽柜”等。下面列举一些供您参考。
“食品柜”: 各种现成的空瓶子、食品盒、易拉罐、食品包装袋(内装泡沫塑料、纸团作为“食物”)都可以成为“食品柜”里的“食品:。
“服装、鞋帽柜”: 可以收集幼儿穿过的小衣、小帽,或用挂历、报纸、树叶等自制的各式“衣服鞋帽”来充实“货源”。
“玩具柜”: 玩具的种类繁多,无法一一列举。您可将那些购买的,师生自制的、向幼儿收集的玩具分类陈列,幼儿一定会非常喜欢。
“花柜”: 用各种可乐瓶、易拉罐等制作成花篮、花瓶,用皱纹纸等制作“花束”、“花环”,若能从野外采集到鲜花绿叶,会吸引更多爱美的“小顾客”。
“洗涤化妆用品柜”: 可以将用完的空瓶、空盒清洗干净,陈列出来,再悬挂张贴一些“宣传广告品”,这儿将是许多“家庭主妇”常光顾的地方。
四、交通
幼儿对各种来往的车辆、变化的信号灯、交警的手势充满好奇。他们喜欢玩“开车”的游戏,更喜欢当“交警”指挥“交通”。在这类活动中幼儿能获得简单的交通规则知识,认识各种交通工具,培养幼儿合作交往的能力。
“交通”游戏投放的材料有:各种“车辆”(“人力车”、“公共汽车”、“的士”、“火车”等)、“方向盘”、“票夹 ”、“车票”、“交通岗亭”,“红绿灯”、“栏杆”、“交通标志”、“站牌”、“警察服饰”等等。
活动前,教师可组织幼儿或让家长带幼儿观看马路上交通繁忙的景象,了解关于司机、交通警察的工作情况,获得简单的交通规则知识。建立轮流充当“司机”和“交警”的规则,让大家都有机会担任喜欢的角色,减少纠纷。活动中,教师可参与游戏,随时提出问题,让“售票员”和“司机”思考解决的方法。如: “车”上的“座位”坐满了,教师扮演“乘客”上车,提出没有“座位”怎么办的问题,让他们解难。同时还可以间接地引导“开车”游戏与其他主题游戏之间的联系,扩展游戏内容。
下面介绍一些道具的制作方法,供参考。
“汽车”、“火车”: 利用长方形的纸箱,把上下挖空,在纸箱外面画上或贴上车头、车轮、车厢等装饰图案,左右两侧装上背带或挖一些小孔,幼儿站在箱内背上背带或提着纸箱边走边“开车”或“乘车”。也可将桌子倒下安上“方向盘”,“车身”可用椅子摆成两列再用细绳将“车身”围起来做行走的“车”。
“人力车”: 将志向对角割开呈簸箕状,把底部挖空,在两边各钉上一根小竹竿或小木棒,在纸箱两边安上“车轮”,使用时“乘客”站在“车”内与“拉车”幼儿一起走。
“红绿灯”:可用硬纸板剪成,一面贴上红纸,一面贴上绿纸,由“交警”举着转动“红绿信号”指挥“交通、”。
“方向盘”: 用硬纸板剪成原形或用树枝、草藤扎成圆圈,也可用大蛋糕盒的底部切割制作。
“票夹”: 将纸裁成长条做成“车票”,再用订书钉钉在硬纸板上,或用铁夹子夹“车票”。
“交通标志”: 用厚纸板剪成圆形,画上各种交通标志图案,系上绳子,悬挂在必要的地方。
“交通岗亭”: 用大型积木搭一平台,“交警”站在上面大手势,或用“红绿灯”指挥“交通”。
“栏杆”: 将易拉罐或可乐瓶用竹竿连接制作,竹竿上可涂成红白两色。
五、小警察
警察正义凛然的形象是许多幼儿敬慕的对象。利用黑猫警长故事中黑猫警长、白猫卫士、白鸽侦探等正面角色,帮助幼儿分清是非,促进其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形式。教师可结合本班幼儿的观察分析水平,设置一些案发情景。如:谁啃坏了“娃娃家”的用具,偷吃了“娃娃”的“食物”?玩具怎么不见了?桌上是谁的脚印?„„让幼儿学会在细致的观察和分析中寻找侦破案件的蛛丝马迹。最后抓到坏蛋——一只耳朵的 “小老鼠”等等。
此外,在“小司机”游戏中增设指挥“交通”的“交警”,在人民需要帮助时,出现“110巡警”等。这些都是幼儿喜欢效仿的角色,教师可随时引导。
六、集市
在农村小镇商品交易最热闹的地方,莫过于五天一次的集市了。集市上鱼、肉、蛋、瓜果、蔬菜、土特产、手工制品等琳琅满面,任人挑选,叫卖声、吆喝声此起彼伏,充满了农家的风情,又不乏浓郁的商业气息。
开展“集市”游戏,能满足农村幼儿参与成人交易活动的欲望,发展幼儿的社会性交往能力。我们不妨为幼儿开设“集市”,让幼儿体验那种热闹纯朴的交易活动。教师可以和幼儿一道收集废旧物品,自制一些游戏道具,如各类“农副产品”、“手工艺品”、“小商品”,以及交易用的“货币”、“秤”等,有些“商品”还可利用现成的自然物品。“集市”中需要制作和可利用的材料很多,下面向您提供几种常见材料的制作方法。
“蛋”: 用泡沫塑料削磨成蛋形,涂上蛋的颜色。
“粮食”: 将水果包装网一条条撕开当“粉干”、“面条”,泡沫塑料剥碎当“大米”,还可直接用秕谷代替。
“秤杆”: 用小木棍或竹棍制“秤杆”,用铁线弯成“秤钩”,取易拉罐或可乐罐底部做“秤盘”,废锁做“ 秤砣”。
“蔬菜”: 可将海绵、泡沫塑料切割成需要的形状,涂上相应颜色成为“青菜”、“萝卜”等,最简便的是直接用实物或采集野菜、树叶来替代。
“瓜果”: 用粘土、泡沫塑料或海棉制成瓜果模型,用砂纸磨光并上色,也可用布缝制,用毛线编织,或用实物。
集市活动的“商品”非常丰富,除以上介绍的外,您不妨动动脑筋,制作一些本乡本土的特色玩具,丰富幼儿的活动内容。活动中应注意提示他们礼貌待客,文明交易。
七、餐馆
餐馆的厨师头戴厨师帽,手持锅铲,利索地进行烹饪,制出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佳肴,常令人羡慕,也令幼儿感到兴趣。开设“餐馆”将是幼儿乐意参加的活动之一。
您可以考虑为幼儿提供桌椅、屏风、橱具、餐具、厨师帽、围裙、菜谱、“食物”、“佐料”、抹布等,也可以让幼儿自行寻找替代物或自制游戏材料与道具。下面介绍几种道具和活动材料的制作方法,您不妨试试。
厨师帽:用白布缝制或用较厚的白挂历纸折叠成船形帽。
围裙: 用白布或浅色花布缝制,上面稍加装饰。
“炊具”、“餐具”: 用大竹节或可乐瓶做蒸笼,用小竹节、瓦片或饮料瓶做 碗、盘。
“食物”: 食物的壳是最形象、最易得的“食物”,如贝类的壳,只要将其清洗干净并晒干即可。另外,用橡皮泥、面团来制作“点心”,都是十分形象的材料。
“菜谱”: 用较厚的纸画上或贴上各种食物的图形。
八、医院
上医院看病,是幼儿常有的生活体验,他们既好奇于医生的诊断过程,又害怕护士打针。“医院“的创设正好可以满足幼儿好奇的心理,又可以帮助其克服恐惧的心理。
在创设“医院”这一活动时,教师不妨与幼儿一同准备各部门(“挂号处”、“收费处”、“药房”、“注射室”、“诊室”等)的标志,常见的医疗器械和药品等(“听诊器”、“体温计”、无针头注射器、棉签、纱布、胶布“脉枕 ”、托盘、“处方单”、塑料“药瓶”、自制“药片”、小纸袋等),以及“医护人员”用的桌、椅、“帽子”、“白大褂”等。
由于“医院”游戏需要一定的医疗常识,因此活动前必须先丰富有关知识,让幼儿熟悉就诊程序,使活动顺利开展。随社游戏的深入,还可增加服务项目,如:添置“救护车”、“急救箱”等,上门为“病人”“治病”,开展“卫生宣传”等活动。
第五篇:角落作文500字
【精选】角落作文500字四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角落作文500字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角落作文500字 篇120xx年8月9日,奥运会开幕第二天,男子56公斤级举重比赛场上,中国举重队的老将张湘祥以压倒性的优势夺得金牌。在领奖台上,张湘祥手握金光闪闪的荣耀金牌,胸中的自豪不言而喻。但是,金牌只有一个,奖牌也只是区区三枚,奥运会的掌声属于成功者,也应属于失败者。然而,我们只过多地关注成功者,而冷落了运动场角落那一双双失落的眼睛。
也许,没有人记得,比赛中,一位法国选手上场比赛,他要的重量不重,但从他局促不安的表情和眼神看来,他好像对自己十分担心。果然,这位选手的第一次试举失败了,他的表情从担心变成了忧虑。紧接着,他开始了第二次试举,他双手握住杠铃,睁圆双目,眼中的忧虑变成了火似的热情和对奖牌的渴望。他发力了!他奋力把杠铃举到了头顶!他的动作很慢,一时间,我竟清楚地看到他的手在发抖!好,只差一步了,只要双手不动,起身举起杠铃就行了!他试图站起身来,但他太无力了,他突然起身……失败了,他被杠铃重重地带向地面,发出沉重的响声。
片刻的寂静后,观众席上突然响起热烈的掌声。因为,他虽然未成功,但却以自己一次又一次的拼搏、努力,完美地体现了奥运的拼搏精神:更高、更快、更强!有他这样的运动员参赛,就是奥运的骄傲!他从地上爬起,走了一步。紧接着打了一个踉跄,原来因为这次的一举,他的腰受了严重的伤害,不能再举了!赛场当时充满了悲哀——个具有伟大精神的运动员,就这样结束了他的奥运之旅!人们目送着这位英雄,他没有了比赛成绩,可他的精神却留在人们心中!
体育赛场上,他们失败了;但是,在人生的赛场上,他们依然是英雄。让我们把掌声送给伟大的角落英雄!
角落作文500字 篇2有时,一些被遗弃的角落,也会散发出无比美妙的光芒……
——题记
那是一个无比凌乱的杂货间。以前家境贫寒时,爷爷就在那儿养一些家畜来维持生计。渐渐地,爷爷因工作繁忙,也就将它遗忘了。
但由于某种机缘巧合,我又走进了那间老屋。
老屋里散发着呛人的霉味,使我不得不捏着鼻子,小心翼翼又退了出来,只能远远的看着这屋子里的东西:几张大大的蜘蛛网粘在墙角,一层厚厚的灰尘落在了大木箱上,几株像菌类的东西在木头上面疯长着,显得非常刺眼……再次向那凌乱的一角瞥去,不由地大吃一惊!这块贫瘠之地,怎么会长出如此美丽的花儿?只见那花儿直挺挺地耸立着,嫩绿的芽衬托着鲜艳的花瓣,显露出几分优雅大方。我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快步走上前去,欲一探究竟。
“它竟把水泥地撞开了。”我小声地嘀咕道。此刻的我真的缺少一个黑边眼镜框和一个小领结了。“它是费了多大的力气才长出来的呀!”在它的周围散落着零碎的水泥块,而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幅画面:一颗新绿的嫩芽,奋力地冲出束缚,撞开了它头顶那坚硬的水泥地,那是多么大的气场……心中顿觉有莫名的激动在翻滚,不由得为它赞叹。
它没有长在广袤的田野上,而是长在这里,是否想考验自己的毅力?它所散发的光芒照亮了这黑暗的屋子,照亮了我的心房……我默默地退去,任凭它拉扯着我脑中的思绪,静静地反思着自己曾经的懦弱,心里涌起丝丝敬畏。
我长叹一声,世界上原本不缺少美,只是缺少了发现美的眼睛啊!
河南省沁阳市第二中学初一刘佳哲
角落作文500字 篇3在记忆深处,总有一个地方会让我流连忘返,但我也有时会将它遗忘……
小时候总恋着一个地方家中若有若无的角落。
每天下课回家,就跑到角落里去玩过家家,拿着锅、铲、盆、碗装点沙子到角落里过家家。
有次和邻居的小孩在角落里玩过家家,他不小心在他“颠勺”的时候,把沙子弄到我的眼睛里,我疼得哇哇大哭,因此,把爸爸妈妈和邻居引了过来,因为看见我坐在地上哭,而他坐在地上看着我哭,所以爸爸妈妈第一个反应就是他欺负了我,还和邻居吵了起来。最后邻居带着他回家,爸爸妈妈带着我去清洗了眼睛。
当时,他没有给我道歉,他是我最好的朋友啊!连最后一点可以挽救我们这段友谊的机会都没有抓住,我们的关系渐渐疏远了。我也离开了那个地方,到外面去读书了。
长大了,渐渐地淡忘了那个角落,也因为繁重的学习而没有回老家。
再一次回家看爷爷奶奶的时候,奶奶做了一大桌的菜给我们吃。我不经意间瞟到了那个角落,想起了童年那件事。我趁着他们不注意,又跑到那个角落里,拍了拍那里的灰,坐下来到那里吃饭,听到奶奶说:“果然还是那个地方啊!”我笑了笑没有回应。
正当我吃得津津有味的时候,我看到了角落的墙上,写着“对不起”三个字在那个瞬间,我鼻子一酸,往他家的方向奔跑,可发现他已经搬家了,我很失望也很内疚。
后来,奶奶和我说,那是他搬走时留给我的,还有另一面墙的'话“我们有缘还会相见,还会聊起那墙面的故事。”
角落作文500字 篇4秋日的黄昏,总是伴着落叶的舞动,荻带着一身的落寞,悠悠地走进枫叶林,踩着那些干枯的,失去绿色的落叶,窸窸窣窣的声音在脚底响起。荻蹲了下去,慢慢拾起一枚叶子,一颗泪珠无声地落在叶子上。
荻其实是喜欢上学的,记得刚一进入学校,班主任的脸上充满着难以言表的笑,荻喜欢上了班主任,尤其是他的那句“我不以成绩衡量每一个学生”更是让荻的心暖暖的,有这样一个公平的老师,他再不用担心因为成绩不好而不被老师喜欢了。可就在那次考试后,荻的座位就被老师定格于后三排,老师说,以成绩排座位,可以激发差生的学习动力。
于是,荻开始认真了,他上课认真的听,下课认真的练,可是无论荻怎么努力,由于他基础太差,成绩得不到提高,座位依旧临着窗,靠着墙。慢慢地,荻发现,老师眼睛的焦点总是在前排的尖子生身上,很少看后面,荻尝试着与同桌说话,做小动作,以吸引老师的眼球,但这样做也无济于事,偶尔老师朝他的方向瞟两眼,然后目光又聚集到了前方,这一次,荻的心开始有点冷了。
一次,荻试着解答一个较难的练习题,他想了很久都想不出来,便去找老师,不料老师却说:“这个题于你而言确实有点难,嗯,你先放着吧!”虽然老师的语调十分平和,说话也极有分寸,可荻的心开始颤抖了,当他默默回到座位上时,又望见了老师满脸笑容的给那些“重点中学”的苗子讲课的身影。
荻握着叶子的手更紧了,他不明白老师为什么给了他希望,又给了他失望,他想,他也许就是这片叶子,被风淋,被脚踩,直至碾成碎片。一阵风吹过,又落下一大片残叶,荻站起来,小心翼翼地避开那些枯黄的叶,他不愿再去践踏它们残破的身躯。
夜幕中,仅剩下荻孤独的身影在西风中摇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