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升达校园及周边污染源调查报告
升达校园及周边污染源调查报告
小组成员:
孙楠
卢姝凝
张瑞 王其振 贾利晓 许小柯
尚海岩
调查目的:
通过调查学校及周边环境,了解身边环境污染情况,是我们对环境污染有一个感性认识。建立环保意识。
调查意义:
通过实践来弥补专业知识的不足,在以后的学习中,有了这次的实践基础,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
校区的相关情况:
学院校园占地面积1300多亩,建筑面积45万多平方米;建设有金融控制中心、3D仿真实训中心、同声传译、会计电算化、ERP、电工实验室等各类实验室80多个;校外实习、实践基地120多个。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4000余人,教职员工1200多人。
调查时间、范围和方式
时间:2011年6月7—2011年6月10日 范围: 校内 校外
方式:实地观察法,问卷调查法
调查内容和项目
固体废弃物来源 大气污染物来源 水污染来源 固体废弃物: 水污染来源: 商贩遗留垃圾: 建筑遗留垃圾: 学生遗留生活垃圾: 学校垃圾场: 焚烧烟气: 建筑粉尘:
成灌高速汽车尾气: 食堂的烟气: 搅拌站粉尘:
郫县三环路汽车尾气: 蓝光生产后排放污水: 宿舍生活用水: 雨水: 排污沟:
调查结果分析:
我们调查的范围包括校园内及其周边环境。通过调查: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以及固废污染都是影响校园周边环境的主要因素。通过3天的走访调查,我们把引起校园内以及周边环境污染的污染源概括为以下4点:
调查结果分析一:学生生活
学生缺少环保意识,生活垃圾随处丢,而且在校园内环境较好的地方仍有瓜果皮屑,例如:草坪、还有绿化带等等。这无疑对校园环境改善有巨大阻碍作用。调查结果分析二:建筑工地
建筑工地上的固废随处可见,而且还有一部分别丢到人工湖里。这就影响了我们的人文景观,而且施工的噪音,对居民和学生的日常生活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另外,建筑工地的生活垃圾没有统一堆放点,而且垃圾没有经过处理,就在校内空地上挖坑填埋。还有建筑工地上产生的粉尘是我们校园大气污染的一个因素。调查结果分析三:食堂及商业街
食堂(包括学校的食堂和校内建筑公地的食堂)、商业街对大气和水造成一定的污染,油烟和生活污水将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
调查结果分析四:交通
繁忙的107国道上过往车辆多,尾气也多,汽车尾气含有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有害成分,这些都是汽油燃烧不完全而产生的,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同时产生的噪声更是给高速路周边的居民休息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调查结果分析五:校外路边摊
长期沿着校园路边摆设的小吃街,产生大量垃圾,各种烧烤造成空气污染。
调查后的感想和建议:
上面提到的很多现象都是可以避免的,我们之所以没有使身边的环境变得更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其实只要我们每个人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环境尽一份心、一分力,那我们的天空会变得更蓝、水会更清。
最后,我们再提几条建议:
1、尽量少使用一次性的餐具。
2、学校应该加强环保教育,学生也应该积极地配合,充当义务宣传员,向身边的亲人、朋友普及环保知识。
3、企业要守法经营,不要贪图眼前的利益而葬送人
类的明天。
4、政府要严格执法,严惩违法经营者
5、建筑工地的固废以及生活垃圾要统一堆放,便于管理。
第二篇:校园环境污染及污染源调查报告测定
校园及其周边环境污染及污染源
调查报告
学院:*****
专业:*****
班级:*****
组长:*****
组员: *****
一、调查目的1、了解校内及周边环境状况;
2、通过本次调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中理解、掌握所学知识。
二、调查人员及调查分工情况
1、校内调查:******
2、校外调查:
(1)校园东方向和南方向:
********
(2)校园西方向和北方向:
*******
三、调查时间
?
四、调查范围
1、******校园
2、*******学校周边
主要包括:********
五、调查内容
1、大气污染及污染源
2、水体污染及污染源
3、噪声污染及污染源
4、固体废弃物污染及污染源
5、植被破坏
具体内容如下:
(一)大气污染及污染源
污染源:以车辆排放尾气为主
分析:
(附)车流量统计内容:
时间:三十分钟
方法:共计三次得平均值
结果:
1、十字路口四个方向:
客车、公交类:卡车(大、中、小):小汽车:
2、选择路(自己选择什么路口)方向:
客车:卡车:小汽车:
(二)噪声污染及污染源
污染源:施工噪音与车辆噪音
分析:。
(三)水体污染及污染源
污染源:生活垃圾
分析:
(四)固体废弃物污染及污染源
污染源:*****各
分析:
1、工厂、修理类:车床加工场、废气农机修理站、昼夜停车场
特点:脏、乱、噪声污染大、尘土大;
2、收购类:垃圾回收站、废品收购站
其中,垃圾回收站集中处理、******生产的各类垃圾
(五)植被的破坏
污染源:
分析:
六、结论
第三篇:校园及其周边垃圾调查报告
小组成员:刘**
梅富泉
袁伟
郑睿枫
刘鹏波
校园及其周边垃圾调查报告
一、前言
近几年,我校不断扩招,学生人数也在不断地增多,但随之而来的校园垃圾也不断增多,校园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而校园是我们的第二个家园,美丽洁净的校园环境不仅令人心旷神怡,更能为学习氛围增色,然而我们这个美丽的家园却常被垃圾所侵犯,学校周边的环境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坏了我们家园的形象。为了更好的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提高学校师生的环境意识,还一个洁净的校园环境。本小组就校园及其周边垃圾进行调查,希望能为改善校园及校周边卫生环境,建设美丽的校园尽绵薄之力。
二、调查安排
1、调查时间:2013年12月14日——2013年12月25日
2、调查地点:云大旅院(宿舍区、街道、食堂、操场、课室等)及其周边的区域
3、调查对象:学生、老师、食堂员工、宿管阿姨、清洁工和环卫工人
4、调查方法:实地踏勘、采访、拍照取证
5、小组成员:刘煌煌、袁伟、梅富泉、刘鹏波、郑睿枫
6、任务分工:梅富泉——调查课室垃圾和负责调查的安排拟定
郑睿锋——实地调查男
二、男四院,对垃圾进行分析归类及记录
袁伟——实地调查校园街道和校园周边垃圾,并分析记录
刘鹏波——采访学校清洁工、宿管阿姨和环卫工人
刘煌煌——拍照、以及报告的电子编辑录入
三、校园垃圾现状(1)课室垃圾。教室是学生上课的地方,干净的教室是与上课氛围构成一个整体的。然而,我们旅院由于教学楼内每层楼的楼道都放置有垃圾箱,数量基本足够,所以楼道地面基本上没有垃圾出现。但教室内的垃圾情况就不太乐观。我们进过调查分析,发现这些垃圾主要是食物的残留物,如装早餐的塑料袋、豆浆的塑料杯、牛奶、水果的果皮残渣,以及学习用的草稿纸或废弃笔杆。随手带走垃圾是每个学生应该养成的好习惯,而且教室或走廊里都有垃圾桶,十分方便。但我们旅院的许多学生似乎并没有这种好习惯。上课吃零食是个错误的行为,而且课后留下垃圾在课桌里更是错上加错。据打扫教室的清洁阿姨讲,她们每天都能清出许多学生留下的垃圾,而且这些垃圾很多都在抽屉里,清出这些垃圾十分困难,一些漏出来的牛奶豆浆被脚踩得到处都是,地面很黏,拖地都很麻烦。有趣的是,她们每天都能至少在抽屉里发现一部手机,连苹果手机都发现了几部,却又不知如何处理。
第 1 页 小组成员:刘**
梅富泉
袁伟
郑睿枫
刘鹏波
(2)宿舍生活区垃圾。宿舍生活区可以说是全校垃圾数量最多、最集中的地方,而学生生活丢弃物是其垃圾的主要来源。①其中垃圾主要种类有:废纸(箱),塑料食品袋(瓶),果皮,废电池,生活废物,学生生活区的垃圾组分中塑料等可回收物品所占比例较大,这与学生的生活习惯相关。如在宿舍楼栋中,因为宿舍离食堂较远或不想吃食堂饭菜,许多同学叫外卖或吃方便面,这不但增加了垃圾桶内一次性塑料盒,方便面盒(袋)的数量,而且导致垃圾桶里有许多油或汤等不利于清洁的垃圾,这些废物不仅味道不好闻,而且夏天还引来许多的蚊子。②另外,垃圾桶不够多或不够大,导致许多垃圾扔在垃圾桶旁,严重阻塞了学生的出行。③还有许多学生个人习惯不好,在宿舍里贪图方便,直接往阳台外扔垃圾,导致绿化带里有很多垃圾,吸引了蚊子。特别是这几天学校晚上经常停电,学生暴动,往阳台外倒垃圾和扔啤酒瓶以泄愤,既污染环境,有给过往行人的人声安全带来威胁。
(3)食堂垃圾。我校共有5个食堂:一、二、三食堂、教工食堂和清真食堂,但5个食堂的环境情况都十分类似。垃圾的来源有两个,一是食堂职工生产工作产生的垃圾,二是学生的剩饭剩菜。①现在食堂仍在使用煤炭作为煮饭炒菜的能源,大量的煤炭堆积如山,既占空间,有不美观,而且使用煤炭又污染空气,加剧温室效应。②职工洗菜会产生很多废水和厨余物。③而学生在食堂产生的垃圾主要就是剩饭剩菜,每个食堂每天都能收集到几桶的残羹剩饭,且发出阵阵恶臭。这都是因为学生不节约粮食,打饭打菜时没有量力而行。④还有就是一次性的餐具,因为食堂的座位不够,许多学生就用一次性餐具打包回宿舍吃,也就加剧了宿舍生活区的一次性垃圾的产生。
第 2 页 小组成员:刘**
梅富泉
袁伟
郑睿枫
刘鹏波
(4)校园街道垃圾。①校园的街道是我们每天必走的,然而,我们学校的人太多了,每次上下课学校的街道都走满了人,人多,电动车也多。但是许多男生一边走一边吸烟,十分不雅又环境污染。抽烟也就算了,最可气的是他们乱扔烟头,扔在人行道上或绿化带里。导致人行道上很多烟头,十米内至少有20个烟头,这个概率十分的高,严重影响了我校的形象。②街道旁的垃圾桶上面总是会有学生放置的牛奶盒和豆浆杯,十分难看。且许多学生不把垃圾放入垃圾箱内,而是扔在垃圾箱旁边,就是不愿意弯腰扔进桶内。③旅院很多学生养宠物,而养的宠物猫和狗偶尔会在人行道上留下粪便。
(5)校园周边垃圾。众所周知,旅院的周围除了门口对面的建筑工地,就是那摆摊一条街(夜市)了。所以学校周围的垃圾来源主要分为三种:一种是摆摊的摊贩产生的垃圾,她们将包装盒乱扔到草丛里,冬天夜里她们甚至在人行道旁烧柴烤火取暖。她们产生的垃圾占总垃圾的60%。第二种是路过的学生或行人乱扔的垃圾,占总垃圾的20%,如食物残渣、烟头、烧烤棍、快递包装袋等。第三种就是建筑工地里的车辆经过时留下的沙子石头和灰尘,特别是灰尘和尾气对环境的污染最大。其次就是环卫工人就地焚烧垃圾。通过调查发现,环卫工人每到星期五下午就会将路旁收集到的垃圾集中到路中央的枯草堆中进行焚烧,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
第 3 页 小组成员:刘**
梅富泉
袁伟
郑睿枫
刘鹏波
校门口的摆摊一条街
四、校园垃圾的特点
(1)垃圾成分复杂、数量持续增长。生活垃圾组成以有机物成分(厨余、果皮等)为主,废纸,玻璃、塑料、金属等可回收物质的比例相对较大,无机含量、易堆腐垃圾和可回收废品含量持续增长。
(2)各场所垃圾类别区别明显,但交叉性大。由于校园里各个场所功能性的差异,垃圾的类别区别较明显,如在教室中一般以废弃的文具用品为主,而食堂则以剩菜剩饭及一次性碗筷为主。但由于学生的行为习惯的不规范,导致该出现在食堂中的剩菜剩饭在宿舍中和教室 第 4 页 小组成员:刘**
梅富泉
袁伟
郑睿枫
刘鹏波
中也大量存在。
(3)垃圾未进行分类投放,垃圾处理不合理。校园中的垃圾筒都未设置分类装置,所有垃圾都投放在一起,导致回收垃圾难度较大。特别是未设置电池回收装置,对环境造成较大的破坏。
(4)垃圾堆放点多面广,但也相对集中。由于学生是在整个学校各个角落活动的,所以垃圾也随着活动范围而散布于学校的角角落落。但主要还是集中于宿舍、教室和食堂。
(5)垃圾处理主要是通过环卫公司的垃圾车来运走,而没有专门的垃圾转运站或回收处。
五、校园垃圾的危害
1、侵占地表。垃圾挤占了宝贵的土地资源和生存空间,大批垃圾破坏表面的植被,这不仅影响了自然环境的美观,更破坏了大自然生态平衡。
2、污染环境。固体废物含有各种有害物质,处理不当可直接污染土壤、空气和水源,并最终对各种生物包括人类自身造成危害。
3、传播疾病。垃圾含有大量微生物,是病菌、病毒、害虫等的滋生地和繁殖地,严重地危害人身健康。
(1)垃圾箱放置地点不合理。校园的有些应该放置垃圾箱的地方没有垃圾箱,或有的地方垃圾箱数量比较少,有垃圾没地方丢,这会导致垃圾乱丢乱放。
(3).有些垃圾箱清理不及时,垃圾溢出垃圾箱。一是学校里产生垃圾的速度太快,量太多。二是学校没有管理到位。
六、调查结论和建议
(一)调查结论
经过仔细地调查和资料收集整理,我们发现新校区校园垃圾和校周边垃圾的主要特点是:总量较大,占地多,种类多、成分复杂,危害大,可回收利用率较高。但这些垃圾的处理情况却不容乐观。校园垃圾方面,我们认为学校在环卫设施方面的投入还是很大的,每天对校园的垃圾处理也还令人满意,但是没有很好地做到分类回收利用,也没有相关的规章制度和硬件设施来保障。如果在垃圾投放和处理前将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将有效地减少生活废弃物总量,降低污染程度,并创造经济效益。分类收集的目的在于提高垃圾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实现垃圾分类的三个要素是公众意识、公众知识水平以及现行的制度。公众意识是指公众是否有主动将垃圾分类放置的意识;公众知识水平则决定了公众是否有能力将垃圾分类,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众意识;现行的制度则提供了一个平台来实现垃圾分类。
但目前垃圾的混合收集或堆放仍是我们学校采用的垃圾处理方式,主要原因是:(1)公众环保意识不强,随手乱扔现象比较普遍;
(2)缺乏垃圾分类收集和运输的设施,没有科学的分类知识引导;(3)缺乏完善的垃圾回收制度;
(4)市政府或学校的相关规划尚未落到实处。
(二)给学校的建议
1、对校园垃圾桶进行改良,设置分类回收垃圾箱。我们学校设置的垃圾箱是一般的单一垃圾箱,垃圾是混放的,没有设置“可回收垃圾箱”,这不利于垃圾的分类回收。如果能设置 第 5 页 小组成员:刘**
梅富泉
袁伟
郑睿枫
刘鹏波
一些“可回收垃圾箱”,并且设置不同颜色的垃圾箱,这样能方便和醒目的提醒我们能将不同的垃圾放在不同种类的垃圾箱里,这样更利于垃圾的回收。
2、加大环保设施建设,特别是分类垃圾桶的投入,并使其布局更为合理。如:在每个教室摆放小垃圾篓;增加篮球场等活动人员较多的地方的垃圾桶数量。
3、在校园内禁止或减少一次性物品的使用。一次性物品一直是我校乃至我国重要的固体废弃物的来源,不仅对资源是一种浪费,更是对环境的破坏。学校应对食堂及校园商店经营者提出措施,禁止向学生提供一次性物品的使用。同时对学生进行教育,减少其对一次性物品的使用。
4、学校相关部门应提高垃圾处理技术或把垃圾运送到专门的处理机构,提高垃圾处理的科学性和环保性。
5、做好学生的环保意识工作,做到垃圾的彻底分类,树立低碳生活意识。可多开展面向社会的公益活动,如在每年4月22日地球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时,组织学生上街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等知识,使环保意识深入人心。
6、由院学生会团委带队建立巡逻队。队员在校内进行不定时巡逻,若发现乱扔垃圾者可进行适当惩罚。如罚负责打扫某一区域的卫生。
7、校内设废品回收中转站(派专人管理),强制规定分时分类丢垃圾并制定废品回收制度。规定同学们以寝室为单位,先将垃圾进行分类后再投放至楼道垃圾桶。各寝室分好类的垃圾以月为时间单位,各院系轮流将可回收垃圾交至废品回收中转站,中转站卖出废品得到的资金可以转化为对垃圾分类方面的投入。同时,根据各院系每月废品回收总量和其总人数的比例对表现好的院系给予适当精神奖励或物质奖励,系部对表现好的班级或个人也给予适当奖励。
七、总结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改善校园及校周边卫生环境,建设美丽的校园和城乡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现在我们旅院的建设正一步步加快,逐步完善。丽江市也在不断完善城市的建设,美化丽江市的环境。相信只要每位同学、每个市民都行动起来,谨记“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身体力行,为保护我们的校园、城市环境贡献一份力量,和谐的校园和美好的城市环境指日可待。愿我们云大旅院和丽江市越来越美丽!
第 6 页
第四篇:校园周边食品安全调查报告
长寿区第三届青少年科技节科技实践活动
校园周边食品安全吗?
---校园周边食品安全隐患调查
长寿实验一小6.7班食品安全调查小组
课题背景:
“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类赖以为生存的基本物质。然而“病从口入”,食品安全问题也日益增加,一次次地伤害了民众的生命健康,也一次次地损坏了公众对食品市场的信心。特别是校园周边的食品安全更是让人揪心。
每天上学或放学,一些流动小吃摊前都挤满了人。无论是闻起来臭吃起来香的臭豆腐,还是热腾腾的串串香、双面焦黄的手抓饼以及各种小包包食品,都会受到同学们的青睐。然而这些诱人的小吃可能暗藏着食品安全隐患,使我们未成年人的身体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伤害。
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究竟存在哪些隐患?为了让大家警醒,重视食品安全,我们商议对校园周边食品安全来个大探秘。
方法过程:
全班同学在以龙妍、张凌瑞、陶怡憬、廖一鸣为主研人员的组织倡导下,分六个小组对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状况进行了明察暗访、深入调研。如下就是我们的探秘缩影。
1.班级大讨论:针对食品安全特别是校园周边食品安全问题,大家群策群力举例谈经历、体会及看法,做好下一步调研方法的准备工作。
2.定出好方法:通过网络、书本及调查访问,找到校园周边食品安全隐患的诸多方面,对症下药找出切实可行的实践活动方法。
3.发放调查表:把自己的做法、想法、认识与老师、同学、主研人员交流总结,以便下一步针对突出问题进行取证和改进。
4.实地找铁证:根据大家都商议及决策有针对性地对校园周边食品安全隐患进行调查、访问、拍照,让大家心服口服。
5.广泛大宣传:通过手抄报、黑板报、演讲比赛、交流心得体会等方式展开食品安全教育。
6.过
前
形成好共识:通期一系列的讨
论,演讲、写体会、调查访问以及实地取证,大家充分认识了解了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的诸多隐患,觉得今后还是应尽量在家在学校吃好,即使要在外购买也要买放心食品。
调研结论:
校门口大多数食品摊点所出售的食品是不合格的,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
其主要隐患有:
一是食品经营者设备设施简陋,卫生状况差。没有冷藏柜、消毒机等设备,生熟食品随意摆放,防蝇、防尘、防鼠设施不齐,餐饮卫生无法保证。
二是存在非法添加、使用“地沟油”等违法行为。为了吸引食品安全辨别能力较弱的中小学生,往往非法添加色素、防腐剂和香料,重复使用食用油,长期食用会对青少年的身体造成伤害。
三是流动经营不利用监管。街头流动摊贩的健康状况、食品的原材料来源、生产加工过程等情况难以掌握,生产日期、厂家、保质期等基本信息很难判断。
对策建议:
一是加强教育和引导。学校要利用各种途径进行宣传教育或者开设食品安全教育课程,提高学生对问题食品的防范意识和辨别能力,帮助学生和家长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引导学生到有资质的食品经营场所进行消费。
二是努力解决学生就餐问题。家长及老师都要加强管理,让学生早上吃好,中午吃饱。
三是对流动食品摊点的治理,重点在于规范。
四是加强执法监督。
收获体会:
本次活动全班都在不同程度上参与了,特别是我们调查小组的几个人在近两周里想来许多办法。活动中有很多任务,所以要分任务完成,而且每个人都要认真完成,所以团队精神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都把自己的任务做好后,才能把调查任务完成好。
我认为此次社会实践调查很有意义,不仅了解了同学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认识,还在一定程度上向全班同学普及了食品安全知识。
这次活动让我们深刻认识到食品安全危机背后是信任危机。如果没有了信任,食品的发展将可能会停滞,进而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会受到极大影响。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真的是迫在眉睫!特别是校园周边的食品安全更应该引起我们政府部门、家长及同学们的高度重视!
第五篇:校园周边隐患调查报告 [定稿]
我们的校园风景优美,是一所有名的小学,校园周边隐患调查报告。在校园中,同学们听从老师指挥,服从规定,所以,校内还是较安全的。但是,在校园周边,还是存在安全隐患,给我们小学生上、下学带来许多不便。具体有:
一、镇海路车流量大路口多隐患:我校座落在第一医院斜对面,位于厦门市的主干道--镇海路的西北侧。镇海路两侧上有许多工作单位,路口较多,调查报告《校园周边隐患调查报告》。因此,每天都会有许多车辆从镇海路上经过,且车速较快。而镇海路是我们学校许多学生放学的必经之路,这对学生有一定的危险。对策:要加强道路安全教育,敲响安全的警钟。一是教育学生过马路要走斑马线;二是要遵守“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三是要走人行道;四是不要在马路上嘻戏、打闹。
二、学校附近小巷既多又窄隐患:学校附近的小巷很窄,拐弯多,不便于通行。在上下学的高峰期,人流量很大。上学、放学高峰期若不互相避让,容易发生踩踏事件,造成人员伤亡。对策:在巷子行走时,同学们要懂得互相谦让,不能在小巷内追逐打闹,以免发生意外。
三、校门口路窄且有机车经过隐患:在学校门口,时有汽车通过。一辆小汽车经过时几乎占据了整个小路,这对学生上下学十分不便。有时候,部分学生因为担心上学来不及,会侧身从车旁的空隙挤过去,十分危险。中午,有的学生在校门口打闹。这时,如果有车辆经过,容易发生意外。对策:一是由交警在路口设置警标志,在上学、放学高峰期禁止机动车通行;二是同学走路要小心,“宁慢一分,不争一秒”;三是同学们不能在校门口玩耍、打闹。
四、晚上学校附近小巷路灯不明亮隐患:我校座落地在老城区,老城区中总会有许多小巷,我校附近也不例外。晚上,那些小巷路灯不够明亮,拐弯处也多,路人少,学生单独在那里行走可能会遇到坏人。对策:一是联系有关部门在小巷安上明亮的路灯;二是尽可能按时放学,尽量让同学们在天黑前回家;三是鼓励同一方向的学生结伴回家;四是同学们放学后要马上回家,不要在路上玩,以免发生意外。我相信,只要大家携起手来,共同重视校园周边的安全问题,就能把我们的校园建设得更加安全,更加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