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雷锋英语简介
Lei Feng(雷锋;Léi Fēng)(December 18, 1940-August 15, 1962)was a soldier of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of the PRC.He was characterized by propaganda as a selfless and modest figure after his death and consequently was an idol to many.Today Lei continues to serve as the idol to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who commemorate and “learn from” him in everyday life, and has become a resilient cultural icon, with many t-shirts printed with his picture on the front.Born in Wangcheng, Hunan(near the Town of Leifeng, Changsha, Hunan, named in his honour), Lei joined the Communist youth corps when he was very young.Lei died in 1962 at the age of 22, when a telephone pole, struck by an army truck, killed him, when he was directing the truck in backing up.After Lei's death, Mao Zedong began what was to be known as the *“Learn from Comrade Lei Feng”(向雷锋同志学习)Campaign, designed to use Lei as a good example to the Chinese people to be cheerfully selfless and noble in thought.the Chinese word 学习, when translated literally, can be “to learn, or learn” however, given this context, it means something like “to follow”, therefore, the slogan/phrase 向雷锋同志学习means more of something like “follow the examples of comrade Lei-Feng.”
Since, March 5th has become the official “Learn from Lei Feng Day”.This day involves various community and school events where people go clean up parks, schools, and other community locations.Local news on that day usually has footage from these events.Lei's most recognizable image in popular culture is in t-shirt, he's in the same category as other revolutionary symbols including Mao Zedong and CheGuevera at street vendors.Some Lei Feng t-shirts have made their way into the United States as well.Hayden Christensen's character in the movie Life as a House is wearing a Lei Feng t-shirt.In March 2006, China released a game titled Learn From Lei Feng Online in which the player has to do good deeds, fight spies, and collect parts of Mao Zedong's collection.If the player wins, he or she gets to meet Chairman Mao in the game.Cultural Importance
Communist China's leaders have praised Lei Feng as the personification of altruism, the truly selfless figure.Although the historicity and authenticity of the man's story is under dispute, his cultural importance is ingrained within everyday life in China.The importance of moral character was emphasized heavily during Mao's era, but Deng-era reforms have seen a moral erosion where competitiveness in social networks has paved its path.Lei Feng's prominence from school textbooks have declined since the 1970's, although he remains part of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and many of his deeds are taught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curriculum.The term huo Lei Feng(literally Lei Feng alive)has become a noun(or adjective)for anyone that is seen as selfless, or anyone that goes out of their way to help others.
第二篇:雷锋简介
雷锋简介 雷锋,原名雷正兴。1940年12月18日,雷锋出生在湖南省长沙(望城)县简家塘一个贫苦农民家里。因为这一年是农历“庚辰”年,给他取了一个乳名叫“庚伢子”。1960年11月,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入伍后表现突出,沈阳军区《前线报》开辟了“向雷锋学习”的专栏。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他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被评为节约标兵,荣获“模范共青团员”,出席过沈阳部队共青团代表会议。1961年,雷锋晋升为班长,被选为抚顺市人民代表。1962年8月15日,他因事故不幸殉职。两天后,抚顺市望花区政府礼堂召开了隆重的追悼会。近十万普通市民自发地护送雷锋的灵柩向烈士陵园走去,很多人泣不成声。有关雷锋做好事的故事多少年来脍炙人口,他的名字成了做好事的象征。有一次,雷锋因腹疼到团部卫生连开了些药回来,见本溪路小学的大楼正施工,便推起一辆小车帮着运砖。当市二建公司敲锣打鼓送来感谢信时,部队领导才知道这件好事。雷锋是孤儿又是单身汉,在工厂有工资,入伍时有200元的积蓄。后来,他把100元钱捐献给公社,辽阳地区遭受水灾时,他又将100元寄给了辽阳市委。雷锋入伍当年每月有6元钱的津贴,全用于做好事。自己的袜子补了又补,平时舍不得喝一瓶汽水。从1961年开始,雷锋经常应邀去外地作报告,人们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一次,雷锋外出换车发现一个背着小孩的中年妇女车票和钱丢了,就用自己的津贴费买了一张去吉林的火车票塞到大嫂手里。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在部队里,雷锋对待同志像春天般温暖,帮助同班战友乔安山认字、学算术;为小周病重的父亲写信寄钱;为小韩缝补棉裤。每逢年节,雷锋想到服务和运输部门最忙,便叫上同班战友直奔附近的瓢儿屯车站,帮着打扫候车室,给旅客倒水。孩子们学雷锋做好事,曾受到一些人在背后非议。不少同学不解,问雷锋为什么做好事这么难?雷锋朴实地说:“做好事就不要计较别人说什么,只要对人民有益,就应该坚持做下去。”分可以给我了吧,够详细了
皮皮鲁传的作者是---------,他有“-----------大王”之称?
郑渊洁,有“童话大王”之称;作家,慈善家,演讲家;国家民政部“中华慈善楷模奖”获得者;是一个人写一本月刊25年世界纪录保持者;皮皮鲁讲堂教师;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评选委员会委员;2009年以2000万的版税收入,荣登“第四届中国作家富豪榜”首富宝座;2011年以1200万的版税收入,荣登“2011第六届中国作家富豪榜”第3位。代表作品: 《童话大王》《舒克和贝塔》《皮皮鲁和鲁西西》《魔方大厦》
白雪公主这个形象最早来自于哪部作品?
最初使用白雪公主这个词的地方是德国著名童话集《格林童话》之中的《白雪公主》。原文讲述了一个可爱美丽的公主因为后母嫉妒其美貌而被迫逃到森林,偶遇善良的七个小矮人。最后在他们帮助下,克服了后母的诅咒,找到真爱的王子的故事。迪斯尼于20世纪初推出了改编的动画长片,以后有多部影视作品以此为名,另有一系列相关小游戏。“白雪公主”这个形象最早来自于哪部作品?
一是泰戈尔童话,二是格林童话,三是安徒生童话
答案:格林童话
《格林童话故事全集》(美绘版)(共3册)共收入童话200多篇,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广泛流传,不少童话形象,如小红帽、白雪公主、灰姑娘等,在全世界范围内家喻户晓。
第三篇:雷锋简介[模版]
雷锋事迹简介
雷锋(1940—1962)同志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共产主义战士;他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却助人无数,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于1963年3月5日亲笔为他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并把3月5日定为学雷锋纪念日;一部可歌可泣的《雷锋日记》令读者无不为之动容。“雷锋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学习。雷锋,原名雷正兴一九四○年出生在湖南望城县的一个小村子里。那时,中国仍未解放,大地主横行霸道,欺压百姓。雷锋的爸爸被日寇打死,雷锋的哥哥也因过度劳累患上了肺结核,不治而亡;后来,雷锋的妈妈也因故自杀了,雷锋成了孤儿。他的六叔祖母收养了他,与他相依为命。后来,共产党来了。小小的雷锋加入了儿童团,向无恶不作的地主讨回了血债。经过多年磨炼,他终于百炼成钢,成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作为共产党员,他不知疲倦的工作,身上总有一股螺丝钉精神,党把他插在哪就在哪起作用。后来他当上了汽车兵,用不懂就钻研的钉子精神克服了一个个困难。他助人为乐,为高尚的事业奋不顾身。在一次运送任务时,雷锋不幸被一根大木桩击中,为祖国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年仅二十二岁。
雷锋经常应邀去外地作报告,便有一句话流传开来:“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他的名字成了做好事的象征。一次,雷锋外出换车发现一个背着小孩的中年妇女车票和钱丢了,就用自己的津贴费买了一张去吉林的火车票塞到大嫂手里。一个星期天,雷锋肚子疼得很厉害,他来到团部卫生连开了些药。开药回来后,见一个建筑工地上正热火朝天地给一座小学盖大楼,雷锋情不自禁地推起一辆小车,加入到运砖的行列中去。在我国受到严重的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他为国家建设,为灾区捐献出自已的全部积蓄,平时他在劳动时却舍不得喝一瓶汽水。在部队里,雷锋对待同志像春天般温暖,帮助同班战友乔安山认字、学算术;为小周病重的父亲写信寄钱;为小韩缝补棉裤。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
在他的日记里,雷锋也表现了对祖国、集体和人民深深的爱:
1、我要永远的记住: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能永远不干,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融合一起的时候才能有力量。
2、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地坚守着你生活的岗位?
3、“在工作上,要向积极性最高的同志看齐,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齐。”
4、“对待同志要象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象夏天一样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象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象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读完雷锋叔叔的事迹,我久久难以平静由此我想到:我们当代的小学生应该向他学习学习他那助人为乐、团结友爱、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第四篇:雷锋情况简介
雷锋(1940~1962)
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共产主义战士。湖南望城县人。1949年参加儿童团,担任儿童团长。1954年加入了中国少年先锋队。1956年在乡人民政府当通讯员。不久,调到中共望城县委当公务员,被评为工作模范。1957年2月8日加入中国共产主义共青团。曾参加沩水工程、团山湖农场和鞍钢的建设,多次被评为劳动模范和先进生产者。196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被编入工程兵某部运输连四班,当汽车兵,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抚顺望花区和平人民公社成立时,他把自己在工厂和部队积存的100元钱捐献给公社。当他得知辽阳地区遭受百年不遇的大水灾时,又将100元寄给了辽阳市委。他还十分关心少年儿童的成长,担任驻地附近小学少先队辅导员。在入伍不到三年的时间里,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被评为节约标兵,荣获模范共青团员称号,出席过沈阳部队共青团代表会议。1961年升为班长,被选为抚顺市人民代表。1962年8月15日因公殉职。1963年1月7日国防部命名他生前所在的班为“雷锋班”。同年3月5日毛泽东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周恩来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朱德题词“学习雷锋,做毛主席的好战士”。
今天是毛主席为雷锋同志提词四十周年纪念日,也是本站为弘扬雷锋精神而建站三周年的日子,承蒙大家支持据计数器统计(一年半时间)平均每天的流量350多人,近日达二千二百余人次,这说明雷锋仍然是我们的偶像。我们都是追星族,我们追的是“雷锋”这颗光芒四射的星。这颗星已经照耀了我们四十年,还将永远的照耀下去。
雷 锋(1940 ~ 1962)& nbsp中 国 人 民 解 放 军 全 心 全 意 为 人 民 服 务 的 楷 模,共 产 主 义 战 士。湖 南 望 城 县 人。1949 年 参 加 儿 童 团,担 任 儿 童 团 长。...日 国 防 部 命 名 他 生 前 所 在 的 班 为 “雷 锋 班”。同 年 3 月 5 日 毛 泽 东 亲 笔...雷锋精神是对雷锋事迹所表现出来的先进思想、道德观念和崇高品质的理论概括和总结。已经成为雷锋和雷锋式的先进人物崇高思想和优秀品德的结晶,已经成为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党,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发展人与人之间团结友爱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关系的象征。
雷锋(1940年-1962年)是一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是我国社会主义时期一代新人的光辉典范。雷锋在其短暂而光辉的一生中所体现出来的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刻苦钻研科学理论的钉子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质,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艰苦奋斗、忘我工作的优良作风,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雷锋精神更加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
今年3月5日,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题词发表40周年和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为雷锋题词发表13周年纪念日。值此之际,我们制作《雷锋精神永恒》专辑,翔实地再现雷锋平凡而伟大的一生,生动具体地展示40年来学雷锋活动生生不已的历史画卷,鲜明深刻地揭示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和现实意义。
雷锋微笑着向我们走来,雷锋与我们同行。让我们一起走近雷锋,再学习、再认识雷锋,学习雷锋同志,弘扬雷锋精神。
雷锋名字的由来
一九五九年八月,鞍山钢铁公司派人到望城县招工,雷锋得知这个消息后,征得县委领导的支持正式报名了。填报名表时,他第一次在姓名栏写下“雷锋”两个字。雷锋原名雷正兴,这大家都知道,但他为什么要改名,知道的人就不多了,当时别人也很纳闷,他说:“我现在想好了,决心到鞍钢去打个冲锋,“雷正兴“是个孤儿的名字,现在有了共产党,我早已不是孤儿了„„”
雷锋在鞍钢过年
到鞍钢的第一个春节,孤身一人的雷锋被李师傅接到家里过年。
除夕晚上,全家人一同包饺子,雷锋不会包,大家也不用他包,可他也跟着凑热闹,争抢着包了几个,全都七扭八歪不像饺子样,逗得大家哈哈笑,他说湖南人过年不包饺子,并奇怪地询问李师傅老伴为什么把一枚硬币包在饺子里。雷锋生平第一次吃饺子,感到非常香,正说着,李师傅吃到了那枚硬币,大家都说他是有福的人。这时,雷锋也吃到了一枚硬币,原来是李师傅的小儿子偷着包进去的,可他没吃到,雷锋看他不高兴的样子拉过他的手,把硬币还给他,他说:“我有福,你有福,我们大家都有福„„”
春节期间,雷锋参加了厂工会组织的踩高跷秧歌队,装扮成小姑娘,梳上翘辫子,围上红头巾,穿上花衣服,扭得满带劲的,有个退休老工人看花了眼,直夸这姑娘扭得好,却不知道是这个南方的小伙子扮的。
雷锋参军花絮
雷锋参军时身高仅1.54米,体重不足55公斤,因受身体条件的限制,他虽能参军也很勉强,但真正影响雷锋差一点没参军的原因是缺少政审表.按当时的征兵规定,年龄线差一天也不得违反;另一条是政审表,这倒不是雷锋政审不合格,而是他所在厂的李书记完全出于好意不想放雷锋走,这才使他参军受阻。当时,几乎所有的新兵都换上了新军装,而他还是“便民”通信员,雷锋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一样,部队接兵首长十分理解他的迫切心情,对这样年轻在地方工作成绩如此优秀的好苗子,割舍不下,经上级领导请示,破例批准雷锋入伍,此时,离新兵出发仅有八个小时了.英 雄 泪
雷锋在调到望城县当公务员后,县委书记张兴同志非常喜欢这个活泼的同志,在他调到县委机关工作的一个晚上,张书记和雷锋进行了一次长谈。雷锋以祖父之死讲到他最后一个亲人妈妈饮恨离他而去时,雷锋常常抑制不住伤心的眼泪,甚至失声痛哭。
一九五八年十一月八日,雷锋即将离开家乡去鞍钢工作了,晚上,在团山湖农场厂长李庆安的家里,雷锋深情地说:“旧社会我是一个孤儿,是党和毛主席把我从水深火热中解救出来,先送我读书,又让我参加工作,您和其他领导像父母一样关心我,教育我,帮助我,说句心里话,我舍不得离开你们,也舍不得家乡„„“。此时此刻,他有多少话要说,他终于抑制不住了,一头扑在李书记的怀里,泣不成声地说:“李书记,李叔叔,我„„”树影摇曳,月光皎洁,这是雷锋即将离开家乡的前夜。
女友的回忆
在雷锋日记中,许多人看到一段署名为“你姐黄丽”的留言。几十年来,大家都在问,这个黄丽是谁?直到一九九七年,隐而不谈这段往事的王佩玲终于披露出青年时代与雷锋共处的情景。
一九五八年二月,王佩玲在团山湖农场与雷锋相识,那时,王佩玲19岁,雷锋17岁。王佩玲常常向雷锋借书看,他们常常在一些谈论起书中的故事和人物,虽然有时观点不一致,便争执之后双方都感到特别快乐。三月十三日吃完午饭,雷锋送给她一本崭新的日记本,一句话没说就跑开了,在日记的扉页上是雷锋对她的祝愿和鼓励。
由于两人常常接触,便受到场里人的闲言碎语,王佩玲去湘潭学习4个月,双方互相通信,谈些彼此的学习和工作情况。五八年十一月,雷锋调往鞍钢,临别前雷锋送王佩玲一张照片,王佩玲送雷锋一个日记本,并写了一段留言,这就是如今陈列在军事博物馆里《雷锋日记》中的那段话,当时不便签真名,雷锋想了想说:“就写黄丽吧,黄王同音,丽为天生丽质!
后来,王佩玲离开农场辗转安徽,湖北等地,与雷锋失去了联系,六三年三月六日中午,王佩玲突然发现报纸刊登毛主席的题词和雷锋的优秀事迹,至此才知道心爱的弟弟已改名并已离开人世,王佩玲大病一场。
一九六五年,27岁的王佩玲结婚成家。
雷锋精神
雷锋精神是对雷锋事迹所表现出来的先进思想、道德观念和崇高品质的理论概括和总结。已经成为雷锋和雷锋式的先进人物崇高思想和优秀品德的结晶,已经成为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党,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发展人与人之间团结友爱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关系的象征。
·一心向着党,向着社会主义的坚定的政治立场。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崇高思想。
·甘当革命的“螺丝钉”、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爱岗敬业态度。
·刻苦学习和钻研理论的“钉子”精神。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雷锋生平
------------------
雷锋名字的由来
一九五九年八月,鞍山钢铁公司派人到望城县招工,雷锋得知这个消息后,征得县委领导的支持正式报名了。填报名表时,他第一次在姓名栏写下“雷锋”两个字。雷锋原名雷正兴,这大家都知道,但他为什么要改名,知道的人就不多了,当时别人也很纳闷,他说:“我现在想好了,决心到鞍钢去打个冲锋,“雷正兴“是个孤儿的名字,现在有了共产党,我早已不是孤儿了„„”
雷锋在鞍钢过年
到鞍钢的第一个春节,孤身一人的雷锋被李师傅接到家里过年。
除夕晚上,全家人一同包饺子,雷锋不会包,大家也不用他包,可他也跟着凑热闹,争抢着包了几个,全都七扭八歪不像饺子样,逗得大家哈哈笑,他说湖南人过年不包饺子,并奇怪地询问李师傅老伴为什么把一枚硬币包在饺子里。雷锋生平第一次吃饺子,感到非常香,正说着,李师傅吃到了那枚硬币,大家都说他是有福的人。这时,雷锋也吃到了一枚硬币,原来是李师傅的小儿子偷着包进去的,可他没吃到,雷锋看他不高兴的样子拉过他的手,把硬币还给他,他说:“我有福,你有福,我们大家都有福„„”
春节期间,雷锋参加了厂工会组织的踩高跷秧歌队,装扮成小姑娘,梳上翘辫子,围上红头巾,穿上花衣服,扭得满带劲的,有个退休老工人看花了眼,直夸这姑娘扭得好,却不知道是这个南方的小伙子扮的。
雷锋参军花絮
雷锋参军时身高仅1.54米,体重不足55公斤,因受身体条件的限制,他虽能参军也很勉强,但真正影响雷锋差一点没参军的原因是缺少政审表.按当时的征兵规定,年龄线差一天也不得违反;另一条是政审表,这倒不是雷锋政审不合格,而是他所在厂的李书记完全出于好意不想放雷锋走,这才使他参军受阻。当时,几乎所有的新兵都换上了新军装,而他还是“便民”通信员,雷锋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一样,部队接兵首长十分理解他的迫切心情,对这样年轻在地方工作成绩如此优秀的好苗子,割舍不下,经上级领导请示,破例批准雷锋入伍,此时,离新兵出发仅有八个小时了.英 雄 泪
雷锋在调到望城县当公务员后,县委书记张兴同志非常喜欢这个活泼的同志,在他调到县委机关工作的一个晚上,张书记和雷锋进行了一次长谈。雷锋以祖父之死讲到他最后一个亲人妈妈饮恨离他而去时,雷锋常常抑制不住伤心的眼泪,甚至失声痛哭。
一九五八年十一月八日,雷锋即将离开家乡去鞍钢工作了,晚上,在团山湖农场厂长李庆安的家里,雷锋深情地说:“旧社会我是一个孤儿,是党和毛主席把我从水深火热中解救出来,先送我读书,又让我参加工作,您和其他领导像父母一样关心我,教育我,帮助我,说句心里话,我舍不得离开你们,也舍不得家乡„„“。此时此刻,他有多少话要说,他终于抑制不住了,一头扑在李书记的怀里,泣不成声地说:“李书记,李叔叔,我„„” 树影摇曳,月光皎洁,这是雷锋即将离开家乡的前夜。
女友的回忆
在雷锋日记中,许多人看到一段署名为“你姐黄丽”的留言。几十年来,大家都在问,这个黄丽是谁?
直到一九九七年,隐而不谈这段往事的王佩玲终于披露出青年时代与雷锋共处的情景。
一九五八年二月,王佩玲在团山湖农场与雷锋相识,那时,王佩玲19岁,雷锋17岁。王佩玲常常向雷锋借书看,他们常常在一些谈论起书中的故事和人物,虽然有时观点不一致,便争执之后双方都感到特别快乐。三月十三日吃完午饭,雷锋送给她一本崭新的日记本,一句话没说就跑开了,在日记的扉页上是雷锋对她的祝愿和鼓励。
由
于两人常常接触,便受到场里人的闲言碎语,王佩玲去湘潭学习4个月,双方互相通信,谈些彼此的学习和工作情况。五八年十一月,雷锋调往鞍钢,临别前雷锋送王佩玲一张照片,王佩玲送雷锋一个日记本,并写了一段留言,这就是如今陈列在军事博物馆里《雷锋日记》中的那段话,当时不便签真名,雷锋想了想说:“就写黄丽吧,黄王同音,丽为天生丽质!
后来,王佩玲离开农场辗转安徽,湖北等地,与雷锋失去了联系,六三年三月六日中午,王佩玲突然发现报纸刊登毛主席的题词和雷锋的优秀事迹,至此才知道心爱的弟弟已改名并已离开人世,王佩玲大病一场。
一九六五年,27岁的王佩玲结婚成家。
雷锋轶事
雷锋当初学的谁?
学了几十年的雷锋,却很少有人提及这样的话题:雷锋当初学的谁?这其实是一个十分有趣、有益的话题。是啊,雷锋当初学的谁呢?如今提出这个问题,肯定会引出多种答案:学全国人民,学英雄模范,学领袖教诲„„这些答案当然都不错,但还有一个更为精确的答案:雷锋学的是他的领导!
有雷锋日记可以为证:雷锋在县政府当公务员,经常跟县委书记张光玉下乡。那时的领导非常注意和群众打成一片,张书记下乡常常是鞋一脱就下田,一边扶犁;一边和老乡搭话,分不清谁是民谁是官。有一次。张书记发现一位老农家里穷得揭不开锅,就掏出仅有的20元钱递给老人,让他买几头猪崽饲养,尽快过上好日子。这种形象在雷锋的头脑里深深地扎下了根,他暗暗叮嘱自己,一定要按照张书记的样子去做。雷锋入伍后,主动向灾区捐款,团政委韩万金得知后,热情宣传他为国为民分忧的精神,而韩政委自己把工资捐给灾区,却不准向外露一个字¨„有这些品德高尚的直接领导做自已的楷模,雷锋的成长进步很快就不难被人理解了。
雷锋名字的由来
1959年8月,鞍山钢铁公司派人到湖南望城县招工,雷锋得知这个消息后,征得县委领导的支持正式报名了。填报名表时,他第一次在姓名栏写下“雷锋”两个字。雷锋原名雷正兴,但他为什么要改名,知道的人不多了。当时别人对他改名很纳闷,他说:“我现在想好了,决心到鞍钢去打个冲锋,'雷正兴'是个孤儿的名字,现在有了共产党,我早已不是孤儿了„„”
差点参不了军
雷锋参军时身高仅1.54米,体重不足55公斤,因受身体条件的限制,他虽能参军却很勉强,但真正影响雷锋差一点没参军的原因是缺少政审表。按当时的征兵规定,年龄线差一天也不行;另一条是政审表,这倒不是雷锋政审不合格,而是当时他所在的单位工岭铁旷焦化厂李书记完全出于好意不想放他走,这才使他参军受阻。当时,几乎所有的新兵都换上了新军装,而他还是“便民”通讯员,雷锋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部队接兵首长十分理解他的迫切心情,对这样年轻在地方工作成绩如此优秀的好苗子,割舍不下,经向上级领导请示,破例批准雷锋入伍,此时,离新兵出发仅有八个小时了。
雷锋做好事的照片是不是经过“导演”?
1960年11月26日,沈阳军区工程兵摄影记者张峻和赵志华、佟希文,李健羽集体采写的长篇通讯《毛主席的好战士》在《前进报》发表之后,新华社,《解放军报》等相继转发,年底前后,《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又刊登了新华社的通讯稿《苦孩子成为优秀的人民战士》。对雷锋这个典型的宣传由此在部队内外拉开了序幕。为了配合宣传,沈阳军区工程兵党委作出决定,由政治部和雷锋先前所在工兵十团共同筹办《雷锋同志先进事迹巡回展览》。展览内容中,雷锋参军前及童年部分,用绘画来表现,人伍后的部分;用照片来反映,这样就需要补拍一些照片。沈阳军区工兵部队首长对补拍照片作出特别指示:必须真实,必须是雷锋实实在在做过的好人好事。领导指示由张峻草拟出一份补拍雷锋照片具体内容的提纲,根据提纲,此次共需补拍照片20多张,每一张都有事实依据。比如雷锋送老大娘回家,雷锋给医院的伤病员送月饼,雷锋把自己的存款捐给人民公社等等。补拍任务是由原工兵十团政治处俱乐部放映员季增同志回抚顺团里过春节的时候完成的。季增同志用了半个月完成了拍摄任务,回到沈阳。照片冲洗出来后,总体还算不错,但有些确实有摆布的痕迹,比如白天打手电筒看毛选那张。
雷锋为何没有在火车上的照片
在雷锋留下的相片中,虽然有20多张是补拍的,但张峻也错过了很多为雷锋拍照的机会,非常遗憾。有一次,雷锋应旅顺海军基地的邀请去作报告,张峻和另一名同志陪同,他亲眼目睹了“雷锋出行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的过程。雷锋先是把自己的座位让给一位老大娘,然后就是扫地、擦玻璃和擦车厢,给旅客倒开水,忙个不停。张峻为雷锋的行动所感动,自然地拿出照相机,没想到却被乘警拦住了。乘警说:你知道这火车上的人都是什么出身?什么成份吗?万一接受这位解放军服务的人是一位坏分子怎么办?照片登出去就是立场问题。你出问题,我们也会受牵连,所以你最好不要拍。就因为这,张峻给雷锋拍了很多照片,却没有在火车上拍的。
第五篇:雷锋简介
雷锋简介
雷锋于一九四零年十二月十八日出生在湖南省望城县简家塘村的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里。(见下图)
难忘的伤疤
雷锋在不满七岁时就成了孤儿。本家的六叔奶奶收养了他。他为了帮助六叔奶奶家,常常去上山砍柴,可是,当地的柴山都被有钱人家霸占了,不许穷人去砍。雷锋有一天到蛇形山砍柴,被徐家地主婆看见了,这个地主婆指着雷锋破口大骂,并抢走了柴刀,雷锋哭喊着要夺回砍柴刀,那地主婆竟举起刀在雷锋的左手背上边连砍三刀,鲜血顺着手指滴落在山路上......一九四九年八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路过雷锋的家乡。雷锋看见宿营的队伍一住下来便向老乡问寒问暖,还帮助老乡挑水,扫地.买柴买菜按价付钱,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就从心底萌生了要参军的愿望。雷锋找到部队的连长,坚决要当兵,当连长得知他苦难的身世后告诉他还小,等长大了才能当兵,并把一支钢笔送给了他,鼓励他要好好学习,长大了才能保卫和和建设中国。
立志参军
参加儿童团
一九五零年,乡里成立了农民协会,进行了土地改革,雷锋积极投入了这场运动,当了儿童团长,站岗,放哨.巡逻,防止敌人破坏,他还学会了说快板,搞宣传。
一九五零年夏天,乡政府保送孤儿雷锋免费读书。一九五六年夏天,从荷叶坝小学毕业,几年里,雷锋克服困难,勤奋学习,受到师生的的一致好评。他帮助落后的同学,爱护集体的粮食,并与坏份子做斗争,受到学校老师、同学和乡亲们的一致好评。在毕业典礼上,他上台发言,毅然要求留在农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一九五六年九月,雷锋在乡政府做通信员,十一月,年满十六岁的雷锋被推荐到望成县委做公务员。一九五七年,雷锋光荣地年经被评为机关模范工作者。
一九五八年春天,雷锋来到困山湖农场当了一个拖拉机手。一九五八年九月,雷锋来到鞍钢做了一名C-80推土机手。一九五九年八月,雷锋来到弓长岭焦化厂参加基础建设。第二年夏季的一天,他带领伙伴们冒雨奋战,保住了7200袋水泥免受损失,<<辽阳日报>>报道了雷锋抢救水泥的事,赞扬他舍己为人的事迹。雷锋在鞍山和焦化厂工作了一年零二个月,曾三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五次被评为标兵,十八次被评为红旗手,荣获“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称号。
参 军
一九五九年十二月初,新一年的征兵工作已经开始,雷锋迫切要求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但鉴于焦化厂的征兵名额有限,且雷锋在工地的表现十分突出,领导也舍不得放他走,就不同意他报名。这可急坏了雷锋,他跑了几十里路,来到辽阳市人民武装部向余政委讲起自己的经历,表明他参军的志愿和决心。
武装部的余政委和工程兵派来的接兵的领导专门研究了雷锋的入伍问题,认为他是苦孩子出身,经过实际工作的锻炼,政治素质好,入伍动机明确,虽然身高1.54米,体重不足55公斤,身体条件差些,但他在农场开过拖拉机,在工厂开过推土机,多次被评为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和先进工作者.相信他入伍会成长得更快.最后决定批准雷锋入伍。
一九六零年一月八日,雷锋领到了入伍通知书,随新兵一同由辽阳来到驻地营口市。他做为新兵代表在欢迎战友入伍大会上讲话。
雷锋所在团是有着光荣战争历史的部队,他决心以实际行动发扬优良传统,开饭时,他主动给大伙读报,宣传党的政策:休息时,他教大家唱歌,雷锋在这个大家庭里感受到无此的温暖,由于他身小臂力弱,开始练投手榴弹时不合格,他天不亮就消消地出去练习,十几天后,他终于和其他同志一样,在实弹学习中得到了优秀。
后来居上
新兵训练结束后,雷锋被分到运输连当汽车兵,“服从革命需要,革命需要我去烧木炭,我就去做张思德;革命需要我去堵枪眼,我就去做黄继光”.这是雷锋向组织上表明的态度.雷锋性格开朗,平时很活跃,教唱歌,办墙报,说快板样样都行,上级领导安排他参加战士演出队,他就起早贪黑地背台词,后来考虑到雷锋的湖南口音与大家的普通话不协调,影响演出效果,他就主动提出换下自己,而集中精力为演出做好后勤工作,大家虽没有看到雷锋的表演,但台上的每一个节目都包含着雷锋的辛勤劳动,和他那处处关心集体,一切服从工作需要的精神.雷锋回到运输连后,便投入到紧张的学习驾驶技术之中去,针对缺少教练车的现状,他带领大家做了一个汽车驾驶台.雷锋废寝忘食地学习技术,被大家一致推举为技术学习小组长.五月份,雷锋成为了一名合格的驾驶员,被分到二排四班,交给一台13号车上了建设工地.钉子精神
施工任务中,他整天驾驶汽车东奔西跑,很难抽出时间学习,雷锋就把书装在挎包里,随身带在身边,只要车一停,没有其他工作,就坐在驾驶室里看书。他在日记中写下这样一段话:“有些人说工作忙,没时间学习,我认为问题不在工作忙,而在于你愿不愿意学习,会不会挤时间.要学习的时间是有的,问题是我们善不善于挤,愿不愿意钻。一块好好的木板,上面一个眼也没有,但钉子为什么能钉进去呢?这就是靠压力硬挤进去的.由此看来,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雷锋日记 照顾一位老太太
6月上旬,我因公外出,在沈阳火车站乘车回抚顺。早晨5点钟,到了上车的时间,我背着背包刚走近天桥,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背着个大包袱,走几步歇一歇,很吃力。我急忙赶上前去,帮助老人背起包袱,搀扶她上火车。老太太累得满头是汗,喘了半天气,才对我说了一句话:“好孩子,大娘忘不了你呀!”上了车,人很挤,我给老人找了个座位,自己就站在老人的身旁。火车开动了,因为我没吃早饭,肚子饿了,我拿出在车站买的两个面包,送给老太太一个。她接过面包,真喜饱了,忙说:“你这个当兵的,真好,我见到儿子叫他写信给你们首长……”老人说她从山东来,到抚顺去找儿子,但又不知儿子的住处。她掏出一封信叫我看,记得上面写的地址是“抚顺高XX信箱第四宿舍”。这个地方我当然不知道,但为了使老人安心,我就说:“大娘,你莫急,有地址就好办,下了车我帮你去找。”6点多钟到了抚顺,我把自己的背包存放在车站,背上老人的包袱,领着老人四处打听,走走停停地快9点钟了,终于找到了------这个“XX信箱”原来是个保密工厂。老人见到了儿子,高兴得满眼是泪说:“儿呀,要不是这位军人同志帮娘找,今天难得见你……”临走时,他们母子二人千感谢万感谢的,送出我很远。我本不想汇报这件事,因为这是自己应该做的。谁知,那老人的儿子果真给部队写来一封信,请求领导表扬这位不知名的战士。那天我回连晚了3个小时,想瞒也瞒不住……
-------------------
愉快的星期天
前两个月的一个星期天,我到卫生连去看病回来,走到半路上,看到团部前面那块空地上正在建筑楼房------听说要盖一所小学校。心想,领导上经常讲要发扬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反正今天我休息,何不和工人同志推起砖来。一气推了八九车。工人们开始休息了,我还是一个劲地推。工人们感到很奇怪:从哪里来了这么一位解放军战士帮助推砖?有一位穿蓝制服的同志走到我面前,紧紧握住我的手,问我是哪个部队的,叫什么名字。我本不想告诉他,可身边的一个工人同志说:“他是我们建筑公司第二工区党总支李书记。”这下把我难住了:不说不好,说吧,你们准又是一通表扬。我只说今天没事,参加点劳动是应该的。可是不行,他们一定要知道我的名字。我只好说了。星期天两餐饭,我一气干到快吃晚饭了,回到连队。傍晚,工人们敲锣打鼓地来到我们连,送来一张用大红纸写的感谢信。连里的同志这时才知道我带病参加了一天义务劳动。说来也怪,参加点劳动,我的肚子反而不痛了,所以我开玩笑说:参加义务劳动能治病……
节约二百元钱
我从小受的苦,是永远不会忘记的。部队首长经常教育我们不要忘记过去,忘记过去就是背叛。我们的国家不富裕,还有困难,一定要发扬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我每花一分钱都很自然地联想起过去的生活,告诫自己不能忘本。今年春节,我只花了2角5分钱理发,别的钱分文未发。同志们说我穿的袜子不像样子,应该换双新的了,但我补了补还照样穿着。……今年7月,我去参加军区工程兵体育运动大会,天气热得很,不少同志都跑到场外去买汽水喝,我也想买一瓶,掏出钱往外走,发现那里有自来水管,我又把钱收起来,上前拧开水龙头喝了个够。我这样做,有的同志说我是小气鬼,太熬苦自己了。我是想,我们不能好了疮疤忘了疼,国家有困难,大家来分忧,就要一点一滴地做,这不是小气不小气的问题。每月发6元津贴费,我只留5角钱零用,余下的都储蓄了。入伍半年多,节约了32元,加上我在工厂节余的工资,现在储蓄了200多元。
支援人民公社和辽阳灾区,就是用的这笔钱。两个月前的一个星期天,我上街去理发,看到成千上万的人正在热烈庆祝望花区人民公社的成立。我想:一个新成立的人民公社,一定会有很多困难,我是一个人民解放军战士,一定要以实际行动去支援。我想到了这些,就到储蓄所取了200元钱。我到了望花区公社说明了来意,公社干部只说收下我的心意,但是不收钱。我说这钱是人民给我的,我现在把它还给人民,支援人民公社发展生产,你们一定要收下这笔钱,就像做父母的收下自己儿子的钱一样,是不必客气的。说了半天,公社只收下100元。不久,报纸上有消息说,辽阳地区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灾害。我是从辽阳参军的,对那里的一切怀有很深的情谊。那里受了灾,我不能袖手旁观。想来想去,也没有别的办法,我就把公社没有收的100元寄给了中共辽阳市委,请他们转交灾区人民。
做这种事------自己应该做的事,本不想叫领导和同志们知道,因为党的恩情我永远也报答不完。谁知事后公社党委和辽阳市委都给部队来信表扬我,使我很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