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时间:2019-05-14 17:58: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九年级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九年级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第一篇:九年级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达标自查

1.将一定量的碳放在一定质量的氧气中燃烧,实验数据如下表:

其中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反应是()。

A.(1)

B.(1)(2)(3)

C.(2)(3)

D.(1)(3)2.根据化学方程式2H2O2

2H2O + O2↑,填写下表:

3.为什么砝码要用镊子夹取,而不能用手直接拿取?

4.若将21.7 g氧化汞加热至完全分解后,冷却,称其剩余物的质量为20.1 g。则反应中生成氧气的质量是多少?

能力提高

5.将a g H2 和bg O2 通入真空的密闭器中,点燃充分反应后,密闭容器中的物质的质量为()。

A.18(a + b)g

B.34 g C.(a + b)g

D.无法确定

6.为探索物质在化学变化前后的质量关系,科学家做了大量实验。1673年,英国物理学家和化学家玻意耳(R.Boyle)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他将金属放在密闭容器里煅烧,煅烧后立即打开容器进行称量,结果发现反应的固体质量增加了。该实验导致玻意耳未能发现质量守恒定律,请你简要分析其中的原因。

拓展探究

7.17世纪人们认为水能变成土,1768年科学家拉瓦锡对此进行研究。他将一定量的蒸馏水加入特殊的蒸馏器,反复加热蒸馏101天,发现蒸馏器内产生少量沉淀,称得整个蒸馏装置的总质量没变,水的质量也没变,沉淀的质量等于蒸馏器减少的质量。对于这项研究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精确称量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B.水在长时间加热后转变为土 C.物质变化过程中总质量守恒 D.沉淀物来自蒸馏器本身

8.某人用A、B、C、D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D、BAC、BCD经过了一系列十分复杂的化学反应,制造出人类迄今未知的物质X。此人发布新闻说:“我制造出了一种新元素X”,请分析后回答:此人的话是否正确?为什么?

第二篇:九年级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

九年级化学练习题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质量守恒定律表示:_____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_____反应后_____的各物质的。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_____的过程。也就是说,在一切化学反应里,反应前后_____没有改变,_____也没有增减。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一、解释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

[例]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细铁丝的质量大,这是为什么?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下列问题

(1)氯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比原反应物的质量轻。

(2)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镁条的质量增加。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将错误的说法改正。(1)因为“质量守恒”,所以氢气燃烧后生成的水中一定含有氢气。

(2)物质在空气中加热发生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质量必然等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总质量。(3)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细铁丝的质量大,因此这个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3下列叙述,与质量守恒定律相矛盾的是

[ ]

①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②铁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大于铁质量

③碱式碳酸铜加热分解后,生成的氧比铜质量比碱式碳酸铜减少了

④3.24g硫和3.2g氧化合,生成了3.2g二氧化硫

A.②和③

B.①和④

C.②③④

D.仅④

4.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一定没有改变的是

[

]

A.分子的种类

B.分子的数目 C.物质的种类

D.原子的数目 5.下列各组数据中,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 A.16g硫和16g氧气反应,生成32g二氧化硫

B.2g氢气和16g氧气反应,生成18g水

C.20g硫酸和20g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生成40g硫酸钠溶液

D.100g碳酸钙加热分解后得到50g氧化钙和50g二氧化碳 6.将氯酸钾和少量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到没有气体放出时,在剩余的固体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与反应前相比()

A.没有改变 B.增加了C.减少了

D.无法确定

7、下列现象可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10 g水受热变成了10 g水蒸汽

B.50mL 水中加入50mL酒精,总体积100mL C.5 g蔗糖溶于95 g水中,总质量为100 g

D.纸在空气中燃烧后化为灰烬,灰烬质量比纸的质量小

二、确定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

[例]在反应FeS+4HNO3=Fe(NO3)2+2X↑+S↓+2H2O中X的化学式为()

A、NH4NO

3B、NO

C、NO

2D、H2S 1.某物质加热分解产生氧化铜和水。则该物质含有的全部元素是()

A.Cu、O

B.Cu、O、H

C.O、H

D.Cu、H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2XY+Y2=2Z中,Z的化学式为()

A.XY

2B.X2Y2

C.X2YD.X2Y 3.根据蜡烛燃烧后生成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事实,可以推断石蜡(蜡烛的主要成分)的组成里一定含有()

A.碳一种元素

B.氢一种元素

C.碳和氢两种元素

D.碳、氢、氧三种元素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在2XY2+Y2=2Z的反应中,Z的化学式应该是()

A.X2Y

B.X2Y

3C.XY

2D.XY3 5.在化学反应3NO2+H2O2X+NO中,X的化学式为()A.HNO3

B.NH3

C.N2

D.N2O5 6.我国新一代气象卫星“风云三号”于今年5月27日成功发射,运载火箭的燃料是偏二甲肼(用R表示),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R+2N2O4=3N2+4H2O+2CO2,则偏二甲肼的化学式是()

A.C2H8N2

B.N2H4

C.CH4 D.C6H7N 7.下列四个反应的生成物都是C,如果C的化学式为A2B5,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2AB2+B2=2C

B.3AB2+B2=2C

C.4AB2+B2=2C

D.AB2+4B2=2C 8.某元素R的氧比物中,R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8,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则R氧化物的化学式是()

A.RO

B.RO2

C.R2O

D.R2O5

三、计算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例]有化学反应3A+B=C+3D,已知A、B、C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98、160、400,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

四、求反应物或生成物化学式前的系数

[例]三硝酸甘油酯化学式为[C3H5(ONO2)3]是一种炸药,被撞击后会发生爆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C3H5(ONO2)3=ωN2+xCO2+yH2O+zO2系数x、y之和为______。

1.下列反应中生成物都是C,若C的化学式为AB2,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3AB2+B2=2C

B.2AB+2B2=2C

C.2AB+B2=2C

D.AB2+2B2=2C 2.2008年奥运会“祥云”火炬中燃料燃烧后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体现了“绿色奥运”的理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xH8+5O2=== 3CO2+4H2O,则x的数值是()

A.1

B.2

C.3

D.4

五、确定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

[例]2.3g某有机物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4.4gCO2和2.7gH2O。该有机物中()

A、只含碳、氢两种元素

B、只含碳、氧两种元素 C、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无法确定

1.将4.6 g某化合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共得到8.8 g 二氧化碳和5.4 g水,则该化合物的组成元素是()

A.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 .只含有碳元素

2.某化合物完全燃烧,需要4.8 g氧气,同时只生成4.4 g二氧化碳和2.7 g 水,则该化合物中()

A.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B.只含有碳、氧两种元素 C.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无法确定

六、求反应中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例]甲、乙、丙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生成丁,在该条件下若取甲、乙、丙各15g,使之充分反应,则只能得到30g丁。若增加10g丙,则甲和丙可恰好完全反应。甲和乙反应时的质量比应为()

A、1:

1B、2:

1C、2:

3D、3:2

1.在化学反应:M+N=P+Q中,agM和bgN完全反应,生成cgP。则生成Q的质量为()A.(b+c-a)g

B.(a-c+b)g

C.(a+c-b)g

D.(c-a+b)g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4g碳和4g氧气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A.18g

B.11g

C.8g

D.5.5g 3.4gA物质与5gB物质混合反应,能生成6gC物质,剩余3gB。若将7gA与3gB混合反应,则生成C物质的质量是()

A.9g

B.10g

C.8g

D.3g 4.将A、B、C各10g的混合物加热后,A全部参加反应,生成4gD,同时增加了8gC,则反应中A与B的质量比是()

A.1:

5B.l:

4C.4:l

D.5:l 5.现有mgKClO3跟2gMnO2混合加热,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是ng,则生成氧气的质量是()

A.((m-n)g

B.(m+2n)g(C.(m+2-(n)g(D.(n-2)g(6.在化学反应A+B=C+D中,80gA和2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0gD,则生成C的质量是_____g。7.化学反应A+B=C中,3gA和足量B反应,可得11gC。如有12gA,能和_____gB完全反应。8.在A+2BC+D的反应中,5gA跟足量B充分反应后生成4gC和9gD,则参加反应B的质量是()

A.16g

B.4g

C.8g

D.无法计算

9.在A+B=C+D的反应中,7gA和10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gD,那么同时生成C的质量是()

A.7g

B.8g

C.9g

D.10g

10.3g碳在10g氧气中充分燃烧后,可以生成二氧化碳()A.13 g

B.11 g

C.10 g

D.3 g

11、A、B、C三种物质各15 g,它们化合时只能生成30 g新物质D。若增加10 g A,则反应停止后,原反应物中只余C。根据上述条件推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第一次反应停止后,B剩余9 g

B.第二次反应后,D的质量为50 g C..反应中A和B.的质量比是3∶2 D.反应中A和C.的质量比是5∶2

12、下列示意图形象地表示了A与B反应生成C.其反应前后分子及数目的变化,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A.2∶1∶2 B.1∶2∶2

C.1∶1∶1 D.2∶2∶3 13.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表: 物 质

乙 丙

反应前质量/ g 4 1 42 10

反应后质量/ g 待测 6 31

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一定是置换反应

B.参加反应的甲、丙的质量比为1:9 C.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为10:9

D.甲反应后的质量为8 g 14.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反应前质量/ g 5 2 20 22

反应后质量/ g

待测 28 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9:8

D.反应后甲的质量为0 g

15、在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 g 8 2 20 5

反应后质量/ g 待测 8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后X的质量为6 g

B.该反应的反应物是X、Y C.参加反应的X、Z的质量比是1:

3D.Y、Q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为1:1 16.硫粉在耐高温的密闭容器(含空气)中加热,下列图示能正确表示容器中所盛物质质量变化的是()

m

m

m

m

0

t

0

t

0

t

0

t A

B

C

D

第三篇:2013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知识点汇总

第5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点

一、质量守恒定律:

1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②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

3、化学反应前后(1)一定不变宏观:反应物生成物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不变

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2)一定改变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

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

(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变

二、化学方程式

1、遵循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② 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书写:(注意:a、配平b、条件 c、箭号)

点燃

3、含义以 2H2 + O2 2O为例

①宏观意义: 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

即: 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

②微观意义: 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分子(或原子)个数比(对气体而言,分子个数比

等于体积之比)

即: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化合生2个水分子

③各物质间质量比(系数×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即: 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化合生成36份质量的水

4、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包括

①哪些物质参加反应(反应物);②通过什么条件反应:③反应生成了哪些物质(生成物);④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⑤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等等。

5、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三、化学反应类型

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③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④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2、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物质得到氧的反应

还原反应:物质失去氧的反应

氧化剂:提供氧的物质

还原剂:夺取氧的物质(常见还原剂:H2、C、CO)

3、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第四篇:2014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点总结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点总结

一、质量守恒定律

1、含义: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

②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反应生成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 ..

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⑴一定不变宏观:反应物、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质量不变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⑵一定改变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 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

⑶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变

二、化学方程式

1、含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能直接反映质量守恒定律。

2、表示的意义:

⑴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⑵表示各物质间的质量比(质量比=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的积的比)⑶表示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即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比)点燃 例如:以2H2+O22O为例

①表示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

②表示氢气、氧气与水的质量比为4:32:36

③表示氢分子、氧分子与水分子的个数比为2:1:2 点燃

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以2H2+O22O为例

①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角度: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

②从各物质的质量比角度: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36份质量的水 ③从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角度: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2个水分子。

三、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1、书写原则:

⑴以客观事实为基础⑵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标准:等号两边原子的种类和数目相等)

2、方程式的配平

⑴标准:方程式两边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即配平了

⑵配平的原则:在化学式前面加上适当的系数(化学计量数)来保证方程式两边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

3、配平方法:观察法和最小公倍数法

(1)观察法:确定参加反应的物质与生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中间用一条短横线表示,短横线左边写出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化学式,短横线右边写出生物的物质的化学式;以1个分子中原子个数最多的那种化学式前面写“1”,并以这种化学式中1个分子所出现的原子个数为基准,左右两边寻找原子出现的个数相等的物质,并在已经观察出的化学式前面写上推出的化学计量数,最后保证短横线左边和右边的原子种类和个数相等(若相等,还要检查各分子的个数比是不是最简比),并且把化学式前面数字是“1”的擦除;改短横线为等号,并且标明相应的条件和气体或沉淀的符号;检查等号左边和右边的原子个数是不是相等即可。例如:H2 + O2 ˉˉˉˉH2O的配平方法:

a.通过观察,发现1个H2O分子出现的原子个数最多,先在H2O化学式的前面写上1;

b.通过观察,H2O是生成物,其中的每个原子都来自于反应物,1个H2O分子由2个H原子和1个O原子构成,进而在H2的前面写上1,O2的前面写上1/2,最后把分数化为整数,每种化学式前面都乘以2,既得正确系数,并且把化学式前面是1个数字擦去; 点燃 c.把短横线画成等号,并且标明反应的条件,2H2 + O2O,最后检查等号左边右边的原子个数1

是否相等,若相等,则方程式配平正确,若不相等,则需要重新配平,还要检查分子个数比是不是最简比。(2)最小公倍数法:确定配平的起点元素:横线两边出现次数最少,且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最大的元素作为起点元素;确定起点元素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确定含有起点元素的化学式的系数:用最小公倍数除以化学式中起点元素原子的个数的商作为该化学式前面的系数;确定其它化学式前面的系数的顺序:依次确定含有除起点元素以外,横线两边出现次数由少到多的元素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最后将各系数调整为最简整数比。例题请参照书本100页的例子。

4、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1)写:写出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2)配:配平方程式

(3)注:注明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4)等:将横线改为等号

四、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1、依据:利用化学方程式能反映物质间的质量比,且质量比呈正比例关系。

2、步骤:①设未知数;②根据题意写出方程式;③根据化学方程式找出已知量与未知量的质量比;④列出比例式,并求出未知数;⑤作答。

注意:①由于方程式只能反应物质间的质量比,因此代入方程式中的各个量必须是质量。

②由于方程式中各物质是纯净物,因此代入方程式中的量必须是纯净物的质量。③单位必须统一。

五、第一至第五单元要求掌握的化学方程式:

1、C + O2

点燃

CO22、S + O2

点燃

SO23、4P + 5O2

Fe3O46、2Mg + O2

点燃

2P2O52MgO4、4Al + 3O2 7、2H2O2

点燃

2Al2O35、3Fe + 2O2

点燃

点燃

MnO

2O + O2↑8、2KMnO4

K2MnO4+ MnO2 + O2↑9、2KClO3 点燃

MnO2KCl+3O2↑△10、2H2O2↑+ O2↑11、2H2 + O2O通电2H12、Fe+CuSO4 ===== Cu+FeSO413、Na2CO3+2HCl======2NaCl+CO2↑+H2O

第五篇:九年级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及练习题.

化学方程式 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

1.参加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一定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 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的相对质量总和一定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相对质量总和。

2.在化学反应前后,因为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所以宏观表现出:化学反应前后各 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3.为使书写的化学方程式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要在化学方程式两边的化学式的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 数,使化学方程式等号两边各种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相同,这个过程叫配平。

4.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有二氧化碳和水,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石蜡的组成中一定含有 C、H、O 元素。1.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共 20克,在点燃的条件下,让它们充分反应后,生成 9克水,则原混合气体中 含有氢气的质量可能是(A.8克 B.12克 C.11克 D.无法确定

2.Y 2+2□ ====4XY中方框里应填写的化学式为(A.X 2Y 2 B.X 2Y C.X 3Y 4 D.XY 2 从微观上看,质量守恒定律在一切化学反应中都成立是因为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3.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是因为(A.反应后物质的种类没有变化 B.反应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C.反应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变化 D.反应后分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变化

化学反应的过程是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练习: 1.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正确理解是(A.参加反应的各种物质的质量不变 B.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不变

C.化学反应前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D.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 A 2+B2====2C 中, “ C ”的化学式用 A、B 可表示 ____________。

3.已知 A+B====C+D反应中,生成物 C 与 D 质量比为 1∶ 3,若反应物 A 与 B 在反应中共耗 2.4g ,则生成 C____________g。

4.已知 A+2B====C+D中,将 A、B 两种物质各 10 g混合加热,生成 4 g C和 8 g D,若 A 完全反应,则 A 与 B 反应的质量比为 ____________。

5.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 M、N、X、Y 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 量如下:

下列能正确表示容器中化学变化的表达式是(A.X+Y====M+N B.X+Y====N C.N====M+X+Y D.X+Y+M====N 6.在化学反应 A+B====2C+D中, 10 g A物质恰好与 10 g B物质完全反应,若生成 D 物质 8 g,则生成 C 物质为 ____________。

7.将 A、B、C 三种物质各 10克,加热进行化合反应生成 D(其中 B 是催化剂 ,当 A 已完全反应后,测得 生成的 D 为 16克。反应后的混合物中 B 与 C 的质量比为(A.5∶ 1 B.5∶ 2 C.5∶ 3 D.4∶ 1 8.用 100克 KClO 3和 MnO 2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反应前测得 MnO 2占混合物总质量的 25%,反应一段时间后, 又测得 MnO 2占 30%。求:此时分解的 KClO 3的质量是多少?制得的氧气的质量是多少? 1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6 g镁和 8 g氧气充分反应,可生成 14 g氧化镁。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如 不正确,请加以改正。

12.某物质发生完全燃烧反应,反应式为: C x H y O z +(x+ 2 4z y O 2点燃 xCO 2+ 2 y H 2O 若 1个分子的 C x H y O z 与 3个 O 2分子完全燃烧,生成了 2个分子的 CO 2和 3个分子的 H 2O ,则 x、y、z 值分别 为(A.2, 3, 4 B.2, 6, 1 C.1, 3, 2 D.1, 2, 3 13.在 X+2O2 点燃

CO 2+2H2O 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X 的化学式为(A.CH 4 B.C 2H 5OH C.CH 3OH D.CH 3COOH 14.一定质量的镁和碳酸镁混合物,经高温煅烧,直到质量不再变化为止。发现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变,求 原混合物中镁粉的质量分数。

下载九年级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九年级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化学九年级人教版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五篇材料)

    第一课件网 www.xiexiebang.com 免费教学资源下载基地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达标自查 1.将一定量的碳放在一定质量的氧气中燃烧,实验数据如下表: 其中符......

    九年级化学质量守恒定律习题精选

    九年级化学质量守恒定律习题精选习题精选(一) 1.为防止煤气逸散使人中毒,常在煤气中加入少量的有特殊刺激性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乙硫醇在煤气燃烧过程中也可以充分燃烧,其化学......

    九年级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识记:质量守恒定律。2、理解:从微观角度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力目标:1、锻炼动手能力、形成观察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了解研究化学问题的方法。......

    化学第五单元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练习

    【课堂练习课堂练习课堂练习课堂练习】课本P101、102.1~6 1.要让3g镁条完全燃烧,需 要氧气的质量是 A、2gB、1gC、1.5gD、无法计算 2.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铝。在这个反应中......

    九年级上册化学化学方程式归纳集锦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知识总结 九年级上册化学化学方程式归纳集锦 一、各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方程式及现象 1、4P + 5O2 现象: 2、C + O2 现象: 3、S + O2 现象: 4、3Fe + 2O2......

    九年级化学上册《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经典练习题

    《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巩固练习: 1、在化学反应4P+5O2=2P2O5中,磷、氧气、五氧化磷的质量比为----- A、4:5:2B、1:1:1C、31:32:142D、124:160:284 2、 化学反应A+B=C+D 中,若ag......

    九年级化学《质量守恒定律》评课稿

    九年级化学《质量守恒定律》评课稿 长岭一中李立旋 公开课《质量守恒定律》是九年级化学第四专题第一单元内容。 《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科学基本定律之一,是初中学生在化学......

    九年级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教学反思(范文大全)

    今天上了一节课,一直感觉在难点和考点上没有突破,尤其是对于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上,学生一直似是而非,这让我很是苦恼,课堂在学生自主互助中完成的,后来我们一起梳理,学生的状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