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心校岗位设置方案
***中心学校 岗位设置方案
为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实现学校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做好我校岗位设置和人员聘用管理工作,根据上级岗位设置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中心学校主要职责任务
(一)认真做好教学研究和教育管理工作。
(二)负责所辖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建立学科校本教研机制,定期开展教学教研活动。
(三)加强学校常规管理,建立与课程改革要求相适应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全面执行课程计划,落实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对教师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等教学环节作出规范化要求,开展教育教学质量检测,提高办学质量。
(四)开展安全教育,负责学校安全工作。
(五)受教育局委托,协助管理所辖中小学师资队伍,负责教师晋职、晋级、考核、评优、培训、对口支持等具体操作工作。
(六)负责做好中心学校年度教育经费预算编制及所辖学校财务收支管理工作。
(七)负责所辖中小学的教育统计工作,负责管理教育教学资料。
第二篇:安乐中心校岗位设置工作总结
安乐中心校岗位设置工作总结
按照县局岗位设置第三阶段工作安排,我校认真学习文件,在前期两个阶段工作基础上,第三阶段竞聘工作进展顺利,目前所有工作顺利结束,现将工作小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我校为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开展,首先,对前两阶段工作回头总结确保此项工作的连贯性和一致性。其次,我们校委会成员认真学习县局以及省市相关文件精神,确保精神吃透、标准吃透。再之,通过全干会让全体教师知晓,让全体教师明白岗位设置,以岗定人是大势所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推行岗位津贴,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积极性,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具体体现,以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性为目的的一项工作。最后,我们成立两个考评小组,一是资格审查小组,二是考核小组具体操作,确保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分阶段,按步骤有序开展。
我校为确保工作有序开展,我们一是成立机构,确保工作公平公正。二是有依有据,体现和谐型。我们对年龄较大,工作突出的同志在制定方案上优先考虑,我们先把全校教师工资进行校对,在工资的大前提下,按照德勤绩能进行排队,在有限条件下最大限度减少矛盾,确保工作顺利进展。三是民主公开。我校在聘任方案初步形成后,及时提交教代会,全体教师民主讨论,修改,在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的基础上,在进行考核。四是严格审核。我校对已申请聘任教师资格进行严格审核,特别对提供的资料必须是原件,逐一查验,确保资审工作的严谨、严密。五是认真核算。我校对已经审核无异的教师进行量化考核,有考核小组认真细致逐一核算,对全校教师分层次排队,按岗划入。六是及时公示。我校在各层次工作无异议的前提下,对考核结果进行公示,教师无异议。七是总结上报。
三、认真总结,确保工作后续稳定。
我校对第三阶段工作认真总结对下阶段岗位津贴的实施提出建议,建议给学校更大自主权,岗位津贴可以实行两部分,一部分是教师职称、教龄工资,比较固定。一部分是学校绩效津贴,实施优劳优酬,多劳多得,极大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推动学校整体工作。
童家中学岗位设置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岗位设置管理制度,逐步实现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根据乐山市市区教育局关于教育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实施意见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开展岗位设置管理工作,我校根据区人事局、教育局的统一部署,按照平稳过渡的要求,将现有在编在册正式工作人员纳入岗位管理,建立岗位设置管理的基本制度,于今年11月底前完成了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岗位设置工作,确保工作顺利开展,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和专门工作小组,开始宣传发动。
1、我校为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开展,于2009年8月30日在全体教职工大会上认真学习乐中区府办[2009]15号《乐山市市中区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方案》以及乐山市教育局关于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有关文件精神(乐中教发(2009)84号),确保精神吃透、标准吃透。目的是统一思想,明确目标。把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当作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的重中之重,组织得力人员,扎扎实实做好实施工作。让全体教师明白岗位设置,以岗定人是大势所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推行岗位津贴,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积极性,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具体体现,以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性为目的的一项工作。
2、我校成立岗位设置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对各类各级岗位职级评定人员进行审定。成员名单如下:
组 长:朱启洪
成 员:王友东、周 通、卢维东、敖良富、梁光辉、姜俊、朱元君、李保清
在领导小组下设专门工作小组,负责落实各级各类岗位的申报、推荐和初审等工作。成员名单如下:
组 长:姜 俊
成 员:周 通、卢维东、下设两个小组:(1)审核小组: 组长:卢维东
成员:朱元君、李保清(2)监察小组: 组长:敖良富
成员:王友东、梁光辉
二、分阶段,按步骤有秩序的开展岗位设置工作。1、2009年9月17日填写《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审核表》和《童家中中学专业技术岗位说明书》并报市中区教育局和人事局审批。2、2009年11月15日召开岗位设置管理领导小组会议,初步拟定《童家中学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和《童家中学专业技术岗位分级竞聘量化细则》,在拟定方案时我们既考虑公平公正,又考虑其可操作性,以确保工作顺利进展。3、2009年11月27日在全体教师大会讨论《童家中学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童家中学专业技术岗位分级竞聘量化细则》根据全体教师讨论的意见建议,领导小组对方案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在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的基础上,提交全体教师表决,得到了80%以上教师通过。4、2009年11月28日公示《童家中学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童家中学专业技术岗位分级竞聘量化细则》和《童家中学专业技术岗位说明书》。5、2009年11月29日教师填写岗位申请表和岗位设置管理量化评分自评表并及时上交。6、2009年11月30日岗位设置管理领导小组对申请岗位教师量化分进行严格复核,特别对提供的资料必须是原件,逐一查验,确保复核工作的严谨、严密,复核无误后由本人签字确认。7、2009年12月1-3日量化评分结果和岗位分级聘用人员情况公示。①中学高级教师一级岗位:(专技五级)1人 朱元君
②中学一级教师一级岗位(专技八级):3人 朱其军、李保清、朱文艺
③中学一级教师二级岗位(专技九级):4人
姜 俊、朱启洪、周通、梁治才
④中学一级教师三级岗位(专技十级):3人
张彬、敖良富、卢维东
⑤中学二级教师一级岗位(专技十一级):5人。
王友东、周贤通、梁光辉、胡小林、何勇 ⑥中学二级教师二级岗位(专技十二级):3人。宋玉洁 陈广波 罗莉莉
⑦中学员级教师(专技十三级)3人。强勇军 晁丽霞 李玲华
8、经公示全体教师对岗位分级聘用人员无异议,在2009年12月2日教师签聘用合同变更书,下午写岗位设置工作总结。9、2009年12月3日向教育局和区人事局上报各材料。
总之,本次岗位设置得到了领导高度重视,全体教职工的支持。在公平、公正、公开中,顺利完成了我校全体教职工的岗位设置工作。为了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学校岗位设置管理制度,会山镇中心学校根据海南省人事劳动保障厅、海南省教育厅转发人事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义务教育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等级、教育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三个指导意见的通知》省人事劳动保障厅、省机构编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海南省关于事业岗位设置管理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和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劳动保障厅《关于开展事业单位岗位审核工作的通知》、《琼海市教育局系统岗位设置聘用》精神,结合我镇小学的实际,从2008年9月开始进行教师岗位设置聘用,历时半年,顺利完成了此项工作。
聘用结果如下:我校原聘用岗位数是,十级专技岗位20个,十二级专技岗位27个,员级岗位6个。
上级主管部门给我们的核准岗位数是八级(中级)专技岗位6个,九级专技岗位8个,十级专技岗位6个,十一级(初级)专技岗位13个,十二级专技岗位14个,员级岗位 10个。
我校现聘岗位数为八级(中级)专技岗位6个,九级专技岗位8个,十级专技岗位6个,十一(初级)专技岗位13个,十二级专技岗位14个,员级岗位10个。跟上级主管部门核准的岗位数相符。
下面是我校在实施工作中的总结。
在开展此项工作之始,我们就深知学校岗位设置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事关广大教职工的切身利益,政策性强、时间紧、任务重。因此我们严格按照有关文件规定的原则和程序,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本单位的工作任务,确保我镇小学首次岗位设置管理工作保质保量按期完成。
(一)成立学校岗位设置管理暨岗位聘用工作领导小组,由党政工团及教师代表组成。
组长:王春暖 副组长:陈洪
成员:符传东 王朝勇 蒋积方 符芳林 坟学进 各小学相应成立三至五人的领导小组并报中心校审批备案。
(二)认真组织教师大认真学习文件,广泛宣传改革政策,充分调动广大教师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求各校领导小组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和谐的原则,认真做好各个环节的公示工作,杜绝暗箱操作行为,切实保障了教师的知情权,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
(三)严格按照规定制定《会山镇中心学校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和《岗位设置管理量化实施方案》,在制订这两项方案的时候,我们通过教师代表会商议制定设置、聘用方案,在广泛听取教师意见的基础上集体讨论通过。同时进行民主测评。三易其稿才付诸实施。各小学也相应的制定了各校的实施方案并报中心校审查备案。
(四)严格执行政策规定,严格控制结构比例
严格执行政策规定,是确保实施工作成功完成的基本保证。中心校在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文件规定进行岗位设置和人员聘用。按照上级有关文件规定和市人事劳动保障局的要求,我校支持实行宜紧不宜宽的核岗原则,严格控制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设置。
(五)为了科学量化教师的工作业绩和方便各校操作,中心校还根据实际对应量化方案制作了《岗位设置量化分类统计表》与《岗位设置量化积分总表》统一发放到各校使用。通过对教师德、能、勤、绩、廉量化评价,竞争上岗。教师竞争上岗采取自报业绩量化评分和学校考核领导小组及全体教师民主监督相结合进行的作法,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平等、和谐的原则,按照各职级各级岗位编制数,结合教师申报情况,根据量化考核综合分由高到低确定了各职级各级岗位人选。聘用人员时,将聘用岗位名称和数量、职责任务和具体任职条件及聘人员名单在各小学张贴公示,公示时间为七天。
(六)岗位聘用
中心校按照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在核准的岗位总数、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限额内具体设置各类各级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和具体任职条件,按岗位要求在各小学现有人员中进行公开聘用,统一使用事业单位聘用合同范本,签订聘用合同。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放眼学校的长远发展,加强领导,严格监督,实行动态管理,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激发工作激情,确保改革顺利推进。
第三篇:岗位设置方案
鱼化乡中心校 岗位晋级方案(草案)
根据《古蔺县学校及教育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实施意见》古教发2009(56)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此方案。
一、使用范围及对象
我校公办教师(含2006年7月1日以后退休的人员),均属于岗位晋级对象。
二、岗位类别设置
学校单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
“管理岗位”指担负领导职责或管理任务的工作岗位。管理岗位的设置要适应增强学校运转效能、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的需要。管理岗位包括具有行政、党群等管理工作职责的岗位。
“专业技术岗位”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分为教师岗位和其他专业技术岗位,其中教师岗位是专业技术主体岗位。教师岗位指具有教育教学工作职责和相应教师资格与教育教学能力水平要求的专业技术岗位;其他专业技术岗位主要包括学科实验、图书资料、财务会计、电化教育、卫生保健等具有教学辅助工作职责的专业技术岗位。
三、专业技术岗位等级设置
学校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个等级。即正高级一至四级,副高级(中学高级、高级讲师,下同)五至七级,中级岗位八至十级,初级岗位十一至十三级。
小学高级教师岗位名称为:XX学校小学高级教师一级岗位、XX学校小学高级教师二级岗位、XX学校小学高级教师三级岗位,分别对应于八至十级专业技术岗位;XX学校小学一级教师一级岗位、XX学校小学二级教师二级岗位分别对应于十一至十二级专业技术岗位;XX学校小学二级教师、XX学校小学三级教师岗位,对应于十三级专业技术岗位。
四、专业技术人员岗位结构比例
高级教师岗位五至七级之间的结构比例为2:4:4(五级、六级比例计算时采取去尾法),中级岗位八到十级之间的结构比例为3:4:3(八级、九级比例计算时采取去尾法),初级岗位十一级、十二级之间的比例为5:5(十一级比例计算时采取去尾法)。
五、岗位基本条件
(一)“各类岗位”都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为:
1、遵守宪法和法律;
2、具有良好的品行;
3、具有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或技能条件;
4、具有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二)专业技术岗位基本条件
1、基本任职时间条件
五级岗位要在七级岗位任职四年以上,六级岗位要在七级岗位任职二年以上,八级岗位要在十级岗位任职四年以上,九级岗位要在十级岗位任职二年以上。
2、其他条件
2(1)任现职以来考核结论为合格及以上,未受过纪律处分,原则上以取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时间先后晋升岗位等级。任现职以来,有一年考核结论为不合格或基本合格的,只能确定现在享受的岗位等级工资;任现职以来,受过纪律处分的,只能确定现在享受的岗位等级工资。
(2)如果同一职务任职时间相同者,任现职以来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荣誉称号的优先。
荣誉称号指:劳动模范、特级教师、优秀校长、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教育工作者、师德标兵、知名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本次岗位设置管理中,其它表彰奖励和荣誉称号不作为优先条件。
国家级、省级、市级荣誉称号限于政府或教育主管部门表彰或授予的;县级荣誉称号限于县委、县政府表彰或授予的。
(3)如果同一职务任职时间相同者,2006年7月1日以来的工作绩效(含2006年春季学期成绩)、轮岗支教、教材教法考试合格、超基本工作量的任课教师应作为考核量化时,适当加分的依据。
“基本工作量”指:小学教师每周任课16节(正课,不含早晚辅导,以下同)、初中教师每周任课14节、高中教师每周任课12节。
(4)获得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中小学特级教师,在首次聘用时,达到基本任职时间的,可以直接聘用到相应专业技术职务所对应的最高等级岗位。
六、其他问题
(一)2006年7月1日以后退休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工勤技能人员,确定岗位等级工资时,如果达到规定的岗位基本任职时间,可以依据退休前所聘任的职务和任职时间,确定相应岗位等级,与本单位在职教职工同等条 件对待,按确定的岗位等级重新计发退休费。重新计发的退休费,与本单位在职人员执行岗位等级工资的时间一致。2006年7月1日以后退休的人员确定岗位等级工资,不占本单位岗位职数。
(二)任现职以来,请假时间累计达到六个月及以上者,不能参与岗位竞聘,原则上可以保留现任职务最低岗位等级工资。
七、岗位设置程序及核准权限
(一)学校应当成立岗位设置管理和聘用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岗位设置和聘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一般由7至9人组成,规模较小的学校5至7人,校长任组长。
(二)经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是每个学校单位今后聘用工作人员、确定岗位等级、调整岗位以及核定工资的依据。
八、组织实施
1、学校单位岗位设置工作,事关教育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各学校要高度重视,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学校岗位设置的具体实施意见,对各类岗位的任职条件、工作标准、职责任务等做出具体规定。要统筹规划,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及时研究解决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科学制定学校岗位设置方案,确保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和均衡发展。
2、岗位设置工作是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学校广大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学校党政领导班子要坚持以人为本,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加大宣传力度,切实提高教职工的思想认识。要按照积极、稳妥的方针,统筹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遇到的矛盾和问题,确保改革平稳有序进行,维护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3、各校在学校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工作中,要严格执行有关政策规定,坚持原则,坚持走群众路线。对违反规定滥用职权、打击报复、以权谋私的,要追究相应责任。对不按相关规定和本实施意见进行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的学校,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及有关部门不予确认岗位等级、不予兑现工资、不予核拨经费,情节严重的,对相关领导和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按照人事管理权限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5
第四篇:岗位设置方案
(上级单位)关于报送XXXXXXXXXXX
岗位设置管理方案的报告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XXX市XXXXXXX作为XXXXXX事业单位,依据《XXXX事业单位岗位设置试行意见》(X办发〔XXXX〕XX号)和区机构编制委员会相关文件规定,现已完成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方案,经XXXXX党组会议通过并予以上报。
二〇一〇年七月八日
XXX市XXXXXX岗位设置管理方案
为顺利推进XXXXXX岗位设置管理工作,根据《XXXX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意见》(X办发〔XXXX〕XX号)精神,结合区机构编制委员会相关文件规定和本单位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单位基本情况
(一)单位性质
XXX市XXXX为武汉市XX区XXXXX直属二级事业单位,于1996年10月23日成立(夏机编〔XXXX〕XXX号),属于自收自支正科级事业单位,编制X人。主要职责和任务是:坚持为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服务,为职工群众服务,为推进工运事业服务,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满足职工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大力发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具有时代特征和工会特色的先进文化,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带动职工文化事业的整体发展,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贡献。
(二)现有人员情况
单位现有在册正式工作人员XX人,其中管理人员X人,工勤技能人员X人。管理人员中,正科级X人,副科级X人,科员X人,办事员(见习人员)X人;工勤技能人员中,高级工X人,初级工X人。
二、岗位设置情况
本单位拟设置岗位X个。其中:管理岗位X个,占71.4%;工勤技能岗位2个,占28.6%。主体岗位是管理岗位,占岗位总量的71.4%。
(一)管理岗位
拟设置管理岗位七级岗位1个(正科级),岗位名称是俱乐部主任;八级岗位1个(副科级),岗位名称是俱乐部副主任;九级岗位3个(科员)。其中,七级岗位和八级岗位均为单位领导岗位。
(二)工勤技能岗位
拟设置工勤技能岗位2个,占单位岗位总量的28.6%,其中四级岗位1个,岗位名称是中级工;五级岗位1个,岗位名称是初级工。
三、首次设岗方案
考虑本单位人员现状和工作实际,首次开展岗位设置时,拟按如下方案设置岗位:
(一)岗位总量11个。其中,管理岗位9个,工勤技能岗位2个。
(二)管理岗位9个。其中,七级岗位1个,八级岗位2个,九级岗位4个,见习人员2人(暂不确定岗位等级)。
(三)工勤技能岗位2个。其中:三级岗位(技术工高级)1个;五级岗位(技术工初级)1个。
四、组织机构及实施方法、步骤
(一)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组织机构情况
为加强对XXXX区XXXX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领导,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成立以X(区XXX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为组长,X(区XXX副主席)、X(区XXX纪检组长)为副组长,XX(区总工会XXXX部长),XXX(区XXXXXXX主任),XXX(区XXX部长),XXX(俱乐部主任)为成员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小组。负责制定XXXXX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及
工作方案,明确改革的方法、步骤和具体操作程序,对各阶段工作的具体时间提出明确要求,具体督促、实施完成工作。
(二)岗位设置实施工作安排1、2010年6月—7月:学习研究岗位设置有关文件精神,核实本单位相关数据,起草岗位设置方案,经主管部门同意后上报方案;
2、2010年7月—8月:岗位设置方案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审批核准;
3、2010年8月—9月:在核准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限额内,制定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编制岗位说明书;
4、2010年9月—10月:广泛听取单位职工对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的意见,并由单位办公会集体讨论通过;
5、2010年10月—11月:组织实施、竞聘上岗;
6、2010年11月—12月:按照管理权限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报送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工作认定材料,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组织认定。
六、需要请示说明的问题
1、由于单位人员数量较少,结合XXXXX实际,各种人员比例最大限度接近于《关于XXXX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管理指导意见》中所规定的相应比例,考虑管理人员的成长,请适当放宽岗位职数结构比例。
2、岗位结构比例核定后,超过核准岗位结构比例的人员请给予五年的过度期。
附件:
1、岗位设置方案附表:XXX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审核表、XXX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汇总表;
2、机构编制批文(复印件)
3、领导任职文件(复印件)
4、XXXXX工改明细表、方案表。
第五篇:巴拉格歹中心校岗位设置方案
巴拉格歹中心校岗位设置方案
为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加快推进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实现学校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根据教育局关于印发《 科右前旗教育系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 方案(试行)》的通知(旗教发[2010] 号)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学校基本情况
1、单位名称: 巴拉格歹中心校(以公章为准)。
2、拨款形式:全额拨款;
3、机构规格:股级(科级、副科级);
4、内设机构: 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工会、团、少先队等;
5、已审批的教职工编制: 94 个,其中管理岗位 个,专业技术岗位 84 个,工勤技能岗位 10 个;
6、现有人员情况:现有教职工 93 人,其中:管理人员 人;专业技术人员 92 人 ;工勤技能人员 1 人 ;
7、单位主体:以专业技术岗位为主的事业单位;
8、主要职责: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并按照区、盟、旗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性课程标准和旗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教学计划要求,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
9、主要任务:实施小学(初中)阶段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进行课题研究及学术交流。相关社会服务等工作;
二、岗位设置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原则
(一)指导思想
转换用人机制,建立符合我校实际的充满生机活力的选人、用人管理制度。全面推行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因事设岗、以岗定责、竞争上岗、全员聘用。实现学校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转变。进一步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实现教师结构的宏观调控和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创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努力促进学校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主要原则
1、坚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原则;
2、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和德才兼备的原则;
3、坚持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的原则;
4、坚持科学合理、精简效能的原则;
5、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相关协调的原则。
三、拟设置岗位、名称、等级、数量情况
(一)管理岗位的名称、等级、数量
管理岗位 个,占学校岗位总数的 %。其中六级 个,七级 个,八级 个,九级 个,十级 个。
(二)专业技术岗位等级、数量及结构比例 专业技术岗位 92 个,占学校岗位总数的 97.87 %。
1、高级专业技术岗位 2 个,占专业技术岗位比例的 2.17 % ;其中:五级岗位 个,六级岗位 1 个,七级岗位 1 个 ;
2、中级岗位86个,占专业技术岗位比例 93.48 %。其中:八级岗位 26 个,九级岗位 34 个,十级岗位 26 个 ;
3、初级岗位 5 个,占专业技术岗位比例 5.43 %。其中:十一级岗位 3 个,十二级岗位 2 个。
(三)工勤技能岗位等级、数量及结构比例
工勤技能岗位 1 个,占学校岗位总量的 1.1 %。其中:技术工一级(高级技工)个,技术工二级(技师)个,技术工三级(高级工)1 个,技术工四级(中级工)个,技术工五级(初级工)个,普通工岗位 个。
四、实施方法、步骤及组织领导
(一)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王德山
副组长:王洪志 季海军 包国柱 邢广会 成 员:孙宪华 张学万 白锁军 黄永明 贺庆波
(二)实施方法与步骤
1、学习动员:及时组织全校教职工学习有关文件精神,安排部署学校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工作。成立学校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小组成员进一步认真学习领会有关文件精神,准确把握政策,规范操作程序。
2、制定方案:严格按照上级有关政策规定和文件精神,结合学校核定编制数,核准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限额,拟定出学校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方案和岗位说明书,并提交到学校教职工大会进行讨论通过,经”领导小组”上报。
3、岗位聘用:将上级核准批复的岗位设置方案进行公布,根据要求开展岗位聘用,签订聘用合同。
4、具体措施:
一是加强领导,由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协调实施工作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切实做好教职工的政治思想工作,积极与上级有关部门沟通,取得支持和指导;
二是严明工作纪律,岗位设置工作涉及到每位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在工作开展期间要求全体教职工,既要高度重视,又要正确对待,安心工作,保证学校内部和谐,工作秩序井然。
三是严格贯彻执行上级有关政策规定,既要维护国家政策的严肃性,又要把广大教职工的利益放在心上。加强聘后管理和考核力度,严格各项管理制度,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我校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2011 年 6
月30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