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16.10自考真题
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一)(课程代码00538)
一、单项选择题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神话女娲造人属于 A.创世神话 B.自然灾害神话 C.战争神话 D.其他神话
2.《诗经》运用的基本句式是 A.二言 B.四言 C.五言 D.七言
3.下列诗句出于《诗经・鄘风・柏舟》的是 A.风雨凄凄,鸡鸣喈喈 B.桃之天天,灼灼其华 C.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D.溱与洧,方涣涣兮 4.《尚书》的文风特点是 A.佶屈聱牙 B.微言大义 C.奇幻诡谲 D.华丽富赡
5.《左传》的编纂体例属于 A.纪传体 B.国别体 C.编年体 D.纪事本末体
6.《墨子》散文的突出特点是 A.逻辑严密,行文质朴 B.浩然正气,雄辩风采 C.谬悠之说,荒唐之言 D.明切犀利,冷峻峭拔 7.《战国策叙录》的作者是 A.刘向 B.袁康 C.班昭 D.马续
8.东汉散文家仲长统的代表作是 A.《新序》 B.《新论》 C.《昌言》 D.《论衡》
9.班固《汉书》的叙事特点是 A.堪比《史记》,富于变化 B.贴近现实,情感浓郁 C.翔实平妥妥,笔法谨严 D.逐一描绘,细膩精致
10.枚乘《七发》的创作特点是 A.抒情述志 B.铺叙夸饰 C.咏物寓意 D.浓情质实
11.张衡的《二京赋》在赋史上是 A.抒情小赋之开山 B.骚体赋的代表 C.纪行赋之先河 D.汉代大赋的绝响
12.下列诗句出自《古诗十九首》的是 A.行人怀往路,何以慰我愁 B.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C.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D.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13.下列作品属于汉乐府的是 A.《十五从军征》 B.《同声歌》
C.《客从远方来》 D.《赠妇诗》
14.汉乐府民歌在句式上的特点是 A.四言为主 B.七言为主
C.杂言和五言言为主 D.五言和七言为为主
15.建安诗坛上的“三曹”是指 A.曹丕、曹植、曹冲 B.曹腾、曹操、曹丕 C.曹操、曹彪、曹瞒 D.曹操、曹丕、曹植
16.下列诗句出自曹操《步出夏门行》的是 A.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B.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C.嘉彼钓叟,得鱼忘筌 D.放棹投竿,悠游卒岁
17.下列诗句出自蔡琰《悲愤诗》的是 A.己得自解免,当复弃儿子 B.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C.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D.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 18.正始诗人阮籍是
A.l阳高平(今山东邹城城)人 B.陈尉氏(今河南尉氏)人 C.广陵射阳(今江苏淮安)人 D.中山魏昌(今河北无极)人 19.嵇康的文学成就主要在 A.小说 B.诗歌 C.辞辞赋 D.散文
20.太康诗风内容上的特点是 A.缛缛旨星稠,繁文绮合 B.炳若缛绣,凄若繁弦 C.儿女情多,风云气少 D.忧日时悯乱,兴寄无端 21.诗人谢灵运的祖父是 A.谢安 B.谢玄 C.谢庄 D.谢惠连连
22.今传南朝乐府民歌大部分收录在郭茂倩《乐府诗集》的 A.《清商曲曲辞》 B.《杂曲歌辞》 C.《杂歌谣辞》 D.《横吹曲辞》
23.《搜神记》作者干宝的字是 A.善长 B.子山 C.令升 D.子渊
24.魏晋南北朝志人小说中成就最高的是 A.《西京杂记》 B.《世说新语》 C.《笑林》 D.《郭子》
25.薛道衡的诗《昔昔盐》属于 A.边边塞诗 B.怨诗 C.赠答诗 D.送别诗
26.王绩的代表作《野望》的艺术风格是 A.平淡自然 B.婉媚工整 C.清丽秀逸 D.音韵清亮
27.陈子昂《感遇》诗的特点是 A.采丽竞繁 B.兴象玲珑 C.复归风雅 D.讲究格律
28.王昌龄擅长的诗体是 A.五律 B.七律 C.五绝 D.七绝
29.李益写得最多最好的诗是 A.边塞诗 B.山水诗 C.田园诗 D.唱和诗
30.柳宗元的散文《传》属于 A.人物传记 B.山水游记 C.碑志 D.寓言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诗经》的下列诗篇属于史诗的有 A.《生民》 B.《公刘》 C.《绵绵》 D.《皇矣》 E.《大明》
32.下列赋作属于“汉大赋”的有 A.贾谊《旱云赋》 B.扬雄《羽猎赋》 C.司马相如《上林赋》 D.刘歆《遂初赋》 E.班固固《两都赋》
33.曹操诗作中被誉为“汉末实录,真诗史也”的是 A.《薤露》 B.《薤露行》 C.《蒿里》 D.《蒿里行》 E.《短歌行》
34.李贺诗歌的艺术特点包括 A.造语奇丽 B.偏爱描写鬼魂 C.诗风怪怪奇 D.主观色彩强烈 E.意象真实
35.许浑诗歌创作的特点有 A.以五律、七行律为主 B.怀古咏史诗较为出色 C.以苦吟著称 D.善于写水 E.有句无篇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36.《论语》 37.宫体诗 38.花间词派 39.“高岑”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40.简述西汉初期政论散文的代表作家及其创作特色。41.简述《史记》刻画人物性格常用的艺术手法。42.简述阮籍《咏怀》诗的艺术成就。43.简述李白绝句的艺术特色。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44.试述楚辞的渊源及其文体特点。
45.试论李商隐无题诗的审美特征及其表现。
第二篇: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名词解释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 诗歌总集。它收录了西周初到春秋中叶诗歌305篇。包括国风、小雅、大雅、颂。其中风包括十五“国风”,有诗160篇;雅分“大雅”、“小雅”,有诗105篇;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有诗40篇。“风”是指各地不同的音乐。“雅”是雅正之声,指周王朝京畿地区的音乐,又分大雅和小雅,也是缘于音乐的不同。“颂”是宗庙祭祀用的舞曲。
赋、比、兴:赋: 《诗经》在艺术上对后代文学影响最大就是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赋者,敷陈其事物而直言之也”,也就是陈述铺叙的意思,从本质上讲就是直接描绘,直接抒情,直接铺叙;比:“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带比喻性质的一种手法。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引用其它自然现象引起所要咏叹的情感,有进甚至能起到比的作用。如:《关雎》用‘雎鸟’的鸣叫起兴,引出诗人即景生情的联想。
历史散文:古代的散文是伴随着史官词而出现的,他们记载国家在咸和君主的言行,在其中体现了一定的历史、政治和哲学观点,其记述由简到繁,由质朴无华到略具文采。现在人看到的就一部古代历史文献汇编。
《春秋》:相传孔子曾对它加以修订,以记事为主,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是先秦时期鲁国的编年史,书中按时代顺序记载了春秋时期的重大事件,上起鲁隐公元年,下至鲁哀公十四年,共242年的史事。它对后代的散文有不小的影响。
《国语》:是一部按国别记载的史书,约成书于战国初年,是战国早期人根据各国史料编订,以记言为主,书中记载的史实上起周穆王,下至鲁悼公春秋时期各国的政治、外交、军事等活动。其思想倾向于儒家。书中既尊尊礼,又崇德;既敬神,又重民。
《左传》:《左传》是先秦时期的一部历史著作,原名《左氏春秋》,作者是左丘明,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此外还附录了鲁悼公四年至十四年韩、魏、赵三家灭智氏的史实。书中生动反映了这一时期巨大而深刻的历史变迁,再现了重大的历史事件以及有关的诸侯、卿大夫等各类人物的活动。
《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西汉后期,刘向整理后得33篇,共12国策,定名为《战国策》主要记载了当时谋臣策士的言行,鉴于此书的性质,有人把它归入诸子类。
《孟子》:是先秦诸子散文中儒家学派重要的一部著作,是孟子晚年和弟子万章等人编撰的,全书包括《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等七篇。书中记载了孟子的言行,反映了他的思想学说(也就是他所提出的仁政思想)。
《庄子》: 《庄子》是先秦诸子散文中道家学派重要的一部著作,原有五十二篇,现仅存三十三篇,包括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庄子》是战国中期诸子散文中文学成就最高的作品,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本人自著,外篇和杂篇中的有些作品出自其门人和后学之手。全书的思想和文风在统一中略有差异,大体上反映了庄子的观点。
“楚辞”:是战国后期楚国屈原等人创作的诗歌,是当时产生的一种富有南方地方特色的新诗体。西汉末年由刘向整理后“楚辞”就成为一部总集的名称。“楚辞”是先秦北方史官文化同南方巫官文化融汇、交流的产物,也是春秋以来楚国在长期独立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地方文化的结晶。
《九歌》:是屈原在楚国民间祭神乐歌的基础上加工创作而成的祭歌,总共包括《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等十一篇作品。
《九章》:作者是屈原,是楚辞中一组叙述屈原身世和遭遇的抒情诗,包括《惜诵》《涉江》
《九辩》: 《九辩》之名源于古代传说中的天乐,宋玉写的《九辩》只是袭用古乐之名而作,在内容上已非其本来面目。《九辩》是楚辞中的一首抒情长诗,共255句。
浩然之气: “浩然之气”是孟子提出的。孟子重视道德修养,他把孔子的“仁”的道德规范发展为仁义,提出尽心、养性、诚心、寡欲等修养方法。浩然之气就是通过“义”的积累而养成,它到大至刚,充塞于天地之间,表现为崇高的无所畏惧的精神境界和心理状态。孟子心目中的“大丈夫”自觉实行仁义之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把道德操守置于生命之上,他的舍生取义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
楚辞:是战国后期楚国屈原等人创作的诗歌,是当时产生的一种富有南方地方特色的新诗体,汉成帝时由刘向整理后“楚辞”就成为一部总集的名称。
散体大赋:汉代兴胜起来的一种文学体裁,一种艺术形式。它除师承屈原、宋玉外,还师承《诗经》的“雅”、“颂”,是从战国时期的纵横游说之风发展起来的。这种作品多属为统治者扬威颂圣的文字,篇幅巨大,文字铺排堆砌。代表作品是枚乘的《七发》、司马相如的《子虚赋》、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两京赋》等。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梁萧统所编的《昭明文选》。他收集了东汉末年的一些内容风格相近,而又失去题目的无名氏的五言诗,编在一起,起名为《古诗十九首》。内容大体可以分为四类,一是游子思乡、怀人;二是男女恋情;三是文人士大夫的怀才不遇;四是反映一种颓废心理和一种及时行乐的情绪。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记载自汉高祖元年到王莽地皇四年,共229年的历史。东汉时期最杰出的史传散文。《汉书》先后经过四人之手才完成,分别为班彪、班固、班昭和马续,其主要作者是班固。在体制上承袭《史记》,而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全书分本纪
十二、表
八、志
十、传七十,共一百篇。
互见法: “互见法”是司马迁在《史记》中开创的一种写作方法。即是将一个人的事迹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而以其本传为主;或将同一件事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而以一个地方的叙述为主。互见法分为人物互见法和事件互见法两种。《史记》特别注意人物形象和事件的统一性,为了既不伤害这种统一性,又能忠于史实,常常把一些不宜在本传写的材料安排到别的篇章中。通过人物和事件的互见法,司马迁使《史记》既有了史学的可信性,又有了文学的可读性。
建安风骨:东汉末年,建安诗人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真实广泛地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苦难,展示广阔的时代生活画面;抒发作家建功立业的理想壮志和积极进取精神;也流露出人生短促、壮志难酬的悲凉幽怨情绪。作品意境宏大,笔调明朗,形成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风格。后人把这种建安诗歌的独特风格称为“建安风骨”。风指作品的思想内容,骨指作品的艺术形式。代表作家有“三曹”、“七子”、蔡琰等。
正始文学:正始时期,玄学兴起,思想界玄学成为主流,这对魏晋时期的文人及文学都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最有代表性的作家是“竹林七贤”.竹林七贤:正始时期的隐士,指阮籍、嵇康、山涛、王戎、向秀、刘伶、阮咸。他们发言玄远,任性放达,饮酒服药,一进颇有名声。七贤的政治态度和处世方式也各有不同,其中,人品和文学成就最高者是阮籍、嵇康。
太康文学:太康是西晋文学的繁荣时期,此时时局稳定,文人们有时间和精力用于文学的创作和研究,又因社会小康,文人多忘乎所以,歌功颂德,故形式主义文风亦日趋严重,追求文学作品形式的华美,创作成就并不太高,文人自学地追求作品的艺术表现,所以,这一时期的文学大潮是趋于浮艳,诗尚雕琢,文崇骈俪,词采绮丽成为诗文的普通特色。代表这种主流派风格的作家,当首推潘岳和陆机。
玄言诗:晋室南渡,士族文人沉溺享乐,意志更加消沉,以玄学自我迷醉的风气日渐浓厚,其内容上是以谈论老庄玄理为主,少数兼及佛理的表述,在表达上则是抽象玄虚,谈乎寡味。几乎无艺术性可言,东晋玄言诗人有孙绰、许询等。(最有代表性的作家是:刘琨、郭璞)
左思风力:左思诗虽不多,但内容充实,风格独特,在太康诗坛独标一帜,成为太康,以至西普时期成就最高的诗人,钟嵘认为其《咏史》诗是“五言之警策”,并极力推崇“左思风力”。
宫体诗:产生于梁陈时代的宫廷,多是描写女性和宫廷享乐生活的,风格绮艳浮靡,追求形式,雕琢,格调柔弱,内容平泛,题材狭窄,把形式主义诗风推向极致。代表人物是萧纲、萧绎、徐陵父子等。
永明体:又称新体诗,是从诗歌声律高度提出的一个概念,指五言诗从声律比较自由的古体诗走向格律严整的近体诗之间的过渡阶段,其理论支持便是永明声律说。出现于南朝齐永明年间。周颙在音韵上做出贡献,对汉语语音的天然音调进行规范,沈约把这种音韵的研究成果直接运用到诗歌中,提出了自觉运用声律来写诗的要求“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诗人们把声律说自觉运用于诗歌创作,产生了这个新诗体。诗歌的声律和诗句的对仗加以结合形成了“永明体”。最优秀的“永明体”诗人是谢朓。
徐瘦体:由于徐樆和徐陵父子和庾肩吾、庾信父子均以写艳体诗著称,人们遂称这种形式讲究的艳体诗风为“徐瘦体”。
北地三才:北魏至北齐时期,北朝出现了几位比较正统的诗文作家,模仿南朝诗文创作,虽然水平有限,难与南朝相比,但它却标志着北朝文学开始复苏,也迈开了南北文学融合的第一步。基中较著名的是温子昇、邢邵、魏收。号称北地三才。
志怪小说:多指超现实的神灵鬼怪之事,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产生,是与当时宗教迷信思想的盛行有关的。是普通百姓表达理想愿望的需要,他们将自己的反抗情绪和对理想的追求,通过大胆的幻想,曲折的表达出来。志怪小说的内容是宣扬迷信思想,大谈鬼神妖异,神仙道术,志怪小说大都采用非现实的故事题材,展现出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在艺术上比较简略。代表作是干宝的《搜神记》。
轶事小说:以记录人物轶闻琐事为主的轶事小说,在魏晋南北朝盛行。这与魏晋以来品评人物和崇尚清淡的社会风尚大有关系。今存比较完整的是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搜神记》:<搜神记>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志怪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一部作品小说。作者是干宝,原30卷,今本为20卷,作品虽然不乏神仙道术、鬼怪灵异的内容,但故事来源广泛,保存了不少优秀的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
《世说新语》:刘义庆《世说新语》是记叙轶闻逸事小说的先驱,以魏晋知识分子为主要记载对象,故鲁迅称之为“一部名士的教科书”。对后世的小说和散文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后世效仿《世》的作品有:唐王方庆《续世说新语》、宋王谠《唐语林》、明何俊良《何氏语林》、清王晫《新世说》等
山水诗:真正以自然山水景物为独立的、客观的审美和描写对象,山水诗对自然景物的精细描绘,对永明新体诗和后世山水诗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代表作家是‘谢灵运’。
初唐四杰:初唐四杰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杰在文学主张上都竭力反对华而不实的绮靡之风,提倡抒发真情实感。对齐梁文风的批判尤显自觉。四杰诗文在内容上有较大的开拓,由宫廷走向市井,由台阁移至江山与塞漠。题材扩大了,思想严肃了,五言八句的律诗形式也有了初步的定型。他们的诗带有强烈的热情与幻想,愤懑与牢骚,不仅反映了齐梁所没有的大唐盛世气象,而且气势雄壮,意境宏博,节奏有力,语言浏亮,富于个性,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碎,按而弥坚。四杰为结束齐染文风,开启盛唐之间做出了功不可没的贡献。
大历十才子:指中唐大历年间的十位诗人,即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津、夏侯审,大历初年他曾在长安参加重要唱和活动,又创作倾向和诗风相近。其中以钱起、卢纶、戴叔伦成就最高。大历诗人创作内容较贫乏,诗风以清丽空灵、省净纤巧为主要特色,相对盛唐,由壮阔变为清秀,由重气势变为重韵味,艺术显得更为精工。
永州八记: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属游记,写出了山水景物中的奇妙动人之处,神形毕肖的地再现山水景色的自然美。有卓越的的艺术独创性,善于抓住景物的最主要特征,又善于以动写静的手法与大量的比喻和拟人化的手法,他的游记,画廊式的展现了永州的山水胜景。(游记的名字再写出来)
花间词:五代后蜀时,卫尉少卿赵崇祚将晚唐五代词人温庭筠、韦庄等十八家词编为《花间集》,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人词总集,花间词派因此得名。其核心内容不脱冶游宴乐、男女私情,风格绮艳婉丽,对宋词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温韦:温庭筠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以词名家的人,以宫怨闺诗为主要题材,韦庄是唐末另一位卓有成就的词人。二人齐名,并称“温韦”。
唐传奇:指唐代流行文言短篇小说,它是在六唐志怪小说的基础上,融合历史传记小说、辞赋、诗歌和民间说唱艺术形成的新的小说文体。使得小说由单纯的谈神说鬼,以通过写人来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方面演进。它的兴盛和唐代城市经济的繁荣和唐代佛教道教思想的流行有密切关系。受《史记》以来历史传记文学的影响,以及六朝志怪小说的影响,唐代传奇最繁荣的时期是中唐时期,主要创作在中唐时期,晚唐则出现了大批的专集,传奇的内容既有描写社会生活的,也有写宗教迷信的。但传奇中,成就最高的是有关爱情生活题材的小说,如元稹的《莺莺传》,蒋防的《霍小玉传》。艺术上,情节比较复杂,结构相当完整,语言典雅华丽,富于文采。宋人以后,人们根据这类小说多传述奇闻异事的特点,泛称唐人小说为“传奇”,在明清,则指南戏演唱的戏曲。
西昆派-----由《西昆酬唱集》得名。全部为近体律诗,杨亿、刘筠、钱惟演三人为代表作家。内容无外乎歌咏宴饮生活,咏物、咏史及泛咏男女情爱。追求用典丰缛,属对工整,下字丽艳,音节铿锵;标榜学习李商隐。
江湖诗派----《江湖集》中所录诗人大部分或为布衣,或为下层官吏,身分卑微,以江湖习气标榜,因而被统称为江湖诗派。江湖诗人时时抒发欣羡隐逸、鄙弃仕途的情绪,也经常指斥时弊,讥讽朝政,表达不与当朝者为伍的意愿。江湖诗人中成就较著的是戴复古和刘克庄。
诗话----诗话是宋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批评形式,最早的诗话是北宋欧阳修的《六一诗话》。诗话内容大体包括记事、考证和文学批评几个方面。南宋后期严羽所作的《沧浪诗话》,是一部最著名的宋代诗话。
以禅喻诗-----以禅喻诗的风气开始于北宋苏、黄等人。严羽改变了前人仅以参禅喻学诗“工夫”的作法,直接以禅境喻诗境,以参禅的“妙悟”喻对诗歌本质的领会。禅宗在说明“如何是禅”的问题时总是恍惚其辞,悠谬其谈,绝不肯作出正面回答。严羽认为诗的本质也是不可言传的,只能依*“妙悟”。这样,他就把以禅喻诗运用到诗的本质问题上,由此导出了后人的“诗禅等一”等论调。
诸宫调-----是一种讲唱文艺形式,是在鼓子词和赚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套曲,再用若干宫调的套曲组成长篇,间以说白,来演唱故事。
元杂剧-----以宋杂剧和金院本为基础,融合宋、金以来的音乐、说唱、舞蹈等艺术样式而形成的戏曲艺术,并在唐、宋以来词曲和讲唱文学的基础上,产生了韵文和散文相结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
南北合套-----元代后期,又有所谓“南北合套”,即在套数中将南曲和北曲的曲牌依一定的规则间用。
小令、套曲------小令又称“叶儿”,一般是独立的单只曲子。套曲也称“套数”、“散套”,由同宫调的三支以上只曲组成,也可“借宫”,一般套末应有尾声,全套必须一韵到底。
铁崖体-----杨维桢的古乐府,题目多新创,题材或翻新故事、或描写世故,爱用古韵,诗风瑰奇绮丽,时称“铁崖体”。
茶陵诗派----以李东阳为代表,作诗力主宗法杜甫,强调法度音调.对台阁体文风是有所冲击的,对后来前七子的诗文主张也有直接影响。
唐宋派----嘉靖间,反对前后七子的拟古主义,主张文章取法唐宋古文的作家有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等,他们被称为“唐宋派”。
格调说----沈德潜的格调说,认为诗歌在内容上应该符合封建社会秩序。而在表现上,则应'温柔敦厚“,”怨而不怒“,”哀而不伤“,要讲含蓄、比兴,只能”委婉陈词“,不可”过甚“、”过露“。好诗的标准是”风雅“,是盛唐的诗歌,因此写诗必须学古,必须有法度,也就是要”摩取声调,讲求格律“。
义法----”义法“是方苞的文学见解。他认为作文要讲究义法,”义“即言有物,”法"即言有序。言有物,是说文章要有内容;言有序,是说文章要有条理、有层次、有技巧,也就是指形式。方苞主张要写好文章,必须学习古文的法则,必须向古代学习。这既是道统又是文统,是道统和文统相结合的完整的体系。
第三篇: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名词解释 自考
1神话、神话是上古先民通过幻想以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顿挫”有抑扬顿挫、句断意连、波澜起伏之意,主要指感情表达的层活所作的形象描述和解释,用虚幻的想象表现了先民们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强5太康诗风、晋武帝太康时期的诗体。以潘岳、陆机、张载、张协、陆云等为“表现”。沉郁顿挫之间有紧密联系,是指感情特别充沛烈愿望和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它是原始文学的一种重要样式,是后世文学艺术的重要土壤和武库。
2《诗经》、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全书共305刚健诗人、左思,刘琨 48大历十才子、指活跃于大历年间的十位诗人,不同史籍所载十人姓名略雅、颂三大部分,成书于春秋中期,反映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将近500年的游仙诗、两晋之际诗人郭璞的代表作《游仙诗》十四首,将老庄思想与道教社会状况。它在先秦只称“诗”或“诗三百”,到汉代才被称为“诗经”。,粉饰现实。部分诗作抒写沉沦下僚,怀才不遇之感。诗歌艺术造诣较高,3风雅颂、《诗经》六义之三,《诗经》也就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其本质
上一种音乐的分类,由音乐而得名。“风”的意思是“乐调”,《诗经》中“风”元和体、唐宪宗元和年间(806~820)开始流行的诗体专称。有广狭二义:包括十五“国风”。即: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这十五个地方音乐演奏乐歌。有诗一百六十篇;“雅”就是表现玄言诗、指东晋时期在玄学思想影响下,诗坛上流行的“寄言上德,托意玄
王朝正统内容的乐歌,分为“大雅”“小雅”。大雅多颂美,小雅多怨刺。有诗一韩孟诗派、“韩孟诗派”是中唐的一个诗歌创作流派,以韩愈为领袖,包括百零五首;“颂”是用于宗庙祭祀得舞曲乐歌,分为“周颂”“鲁颂”“商颂”,有诗四十篇。山水诗、山水诗,是指描写山水风景的诗。虽然诗中不一定纯写山水,亦可4赋比兴、赋、比、兴都是《诗经》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赋者,直言之也,也就是直接敷陈。比者,以此物比彼物也,也就是比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 咏之物也,也就是兴发。永明体、南朝齐武帝永明时期形成的诗体。又称新体诗。这种诗把音律声韵5采诗说、关于《诗经》的编辑主要有献诗说、采诗说两种。汉代学者明确提出
采诗说,认为周代有采诗制度,周王朝及各诸候国的乐官到民间采集诗歌,借以大历诗风、大历至贞元年间活跃于诗坛上的一批诗人的共同创作风貌。通过了解民情。现在一般认为,《诗经》中《国风》的大部分可能是通过采诗的途径 幽远、清冷甚至孤寂来表现人生的感叹及个人内心的惆怅。汇集起来的。宫体诗、南朝梁代为宫廷创作所形成的一种诗风。大都描绘闺情声色,清绮
6献诗说、关于《诗经》的编辑主要有献诗说、采诗说两种。据《国语》、苦吟、即作诗反复吟咏,苦心推敲,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历史上最著名的等先秦等古籍记载,《诗经》主要来自公卿列士的献诗,公卿列士通过献诗的方“辑裁巧密”,被称为“徐庾体”。风气所至,陈时陈式进行讽谏或赞颂。现在一般认为,《诗经》中《大雅》《小雅》和《国风》中的,只收“艳诗”,可说是宫体诗创作“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两句的时候更是“二句三年得,许多诗可能便是通过献诗的途径搜集出来的。《全唐诗·卢延让》第一首赫然便是《苦吟》7删诗说、孔子删诗说最早出自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认为《诗经?原有三32北地三才、指在北朝文人中能自觉学习南朝文化,对南北文学的合流起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复,取可施于礼仪”,删定为三百五篇。删诗说长生
在汉代,在传统社会一直影响很大。但现代学者一般认为,53长吉体、长吉是李贺的字,此指李贺诗所独具的风格。其诗色彩浓丽、8婚恋诗、其中有很多反映爱情婚姻的诗篇,这些诗篇从人类的情感角度出发描写了从相识相知到相恋相许,再到相弃相别的人生境遇。其中的很多诗徐庚体、南北朝时期,庚信与徐陵的艳诗并称“徐庚体”,徐庚体成了艳诗的54无题诗、是李商隐的创造。或以“无题”名篇,或借诗的首二字为题,句都成了脍炙人口的经典。,一时风靡江南。9弃妇诗、是被丈夫无情抛弃的妇女的咏唱,反映了女性社会地位的底下及命运骈文、指讲究对偶、声韵、辞藻华丽、多用典故的文体,又称之为骈俪文或的不幸,其中以《谷风》、《氓》二首为最知名。55小李杜、晚唐诗人李商隐、杜牧的合称,二人皆晚唐杰出诗人,又生于
10、七绝圣手:指盛唐诗人王昌龄,他大力用七绝写作,留存下来有七十馀首绝
句,约为存诗的五分之二。他的七绝不仅数量多,质量也高,在唐人七绝诗的发骈赋、二十八字史论、仅用二十八字伤悼历代转瞬即逝的繁盛,以及揭露统治者的展过程中据有重要地位,前人往往将他与李白并称,故有“七绝圣手”之称。11六诗、始自《周礼》,六诗为风、雅、颂、赋、比、兴。《周礼》六诗产生的 时代主要用诗于典礼、讽谏、言语,人们还没有注意到《诗经》的表现技巧,六武功体、姚合应该说是中唐后期的一位重要诗人,在诗史上占有一定的位置。诗的目的也主要是传授用诗的方法。风即《国风》,主要是各地方民歌;雅包括根据内容增加叙事性文字,历来吟咏吏隐者莫不以归隐为终结理想。《大雅》、《小雅》,主要是周王朝京畿地区的歌曲;颂包括《鲁颂》、《商颂》、《周,他的名作《武功县中作三十首》丰富颂》,主要是宗庙祭祀的舞曲。志怪小说、志怪,就是记录怪异,主要指魏晋时代产生的一种以记述神仙鬼 ,发展了它的表现手法 ,从而使士大夫诗歌的这一基本主题12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三类是《诗经》按音乐不同的分类;赋、比、兴三类是《诗经》常用的艺术手法。58古文运动、中唐时期由韩愈领导、得到柳宗元大力支持、有“韩门弟子”13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组诗名,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为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昭明文选》而成。《古诗十九首》深刻地再现了文人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 志人小说、是指魏晋六朝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记载历史人物的传闻轶事的同时,《古诗十九首》所抒发的,是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几种情感和思绪,令讽刺小品文、晚唐小品多为刺世之作,篇幅短小精悍,批判性强,有如匕首古往今来的读者常读常新。、《世说新语》等。志人小说14春秋三传、解释《春秋》的《左传》、、陆龟蒙《野庙碑》、罗隐《英雄之言》的思想艺术价值。
15楚辞、“楚辞”的名称,始见于《史记•酷吏列传》贞观诗坛、从南朝梁代开始,宫廷成为诗歌的创作中心,这种状况一直延续60唐传奇、唐代的文言短篇小说,内容多传述奇闻异事,后人称为唐代传奇,后来逐渐固定为两种含义:一是诗歌的体裁,一是诗歌总集的名称。从诗歌体裁《古镜》、《白猿》两篇,标志着中国小说从六朝志怪向唐传奇发展来说,它是战国后期以屈原为代表的诗人,从总集名称来说,它是西汉刘向在前人基础上辑录的一部“楚辞” 俗讲、唐代流行的一种寺院讲经形式。多以佛经故事等敷衍为通俗浅显的变刘向诸人的仿骚作品。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并称,四人都出生于太宗时,才 16互见法、“互见法”是《史记》选取,安排材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重要方法。《史记》特别注意人物形象的统一性,为了既不伤害这种统一性,又能忠于 62变文、民间曲艺“转变”所用的底本。对“变”字的解释,历来有多种史实,在一个人的传记中表现这个人物的主要的经历和性格特征,以突出其基本40上官体、指高宗龙朔年间以上官仪为代表的宫廷诗风,题材以奉和、应或认为是梵文citra(图画)的音译,或认为是“变更”、“神特点,而其他一些不宜在本传写的材料安排到别人的传记中去描述。这就是苏洵《旧唐书》(因果变换)的简称,迄无定论。现所说的“本传晦之,而他传发之”的方法。“工五言,好以绮错婉媚为本,仪既贵显,故当时颇有学其体者,时人谓17记行赋、汉赋的一种,就是通过记叙旅途所见而抒发自己感慨的赋作。这类” 题材源于刘歆的《遂初赋》,东汉赋家时有续作。其以纪行为线索,兼有抒情抒41文章四友、武后时期的宫廷诗人李峤、杜审言、苏味道、崔融的并称。怀,写景叙事,一般篇幅不太长,和铺张华丽的京都大赋明显不同,在汉赋中开曲子词、“曲子词”,是“词”在隋唐时期的早期名称之一。曲子词的特点,辟了一个新的境界,是两汉汉赋作家在抒情言志上另寻新法的一种大胆尝试,也是后代游记文学的先声。《敦煌曲子词》记录的作品取材宽泛、18、诗史、“诗史”是后人对杜甫诗的评价。杜甫用他的诗,反映了他所生吴中四士、。具有史的认识价值。不仅如此,他的诗还提供了比事件更为广阔、更为具体也更43山水田园诗、盛唐兴起的一个诗歌流派。在陶渊明以来的田园诗和谢灵
为生动的生活画面。杜甫诗歌最具有特征性的艺术风格。诗余、元代以后,文人称词为诗余。作词要求典雅纯正,避用艳丽的词藻、19、京东赋、两汉之际的社会动荡,导致东汉初期的社会生活乃至文化思想发生了较大变化。作家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视野同汉赋发展的鼎盛时期相比产生了明显的差异。光武帝定都洛阳,而不回迁长安,引起朝野震动,成了牵动全社会的中。,吴潜的《履斋诗余》等。诗余也称诗馀。如清代王锡心问题,也为文学家普遍关注。杜笃《论都赋》是这些转变的重要标志,它把以王孟、王维与孟浩然并称为“王孟”。两人均为盛唐时期杰出的田园山水派。
往天子、王侯生活的题材转化为关乎国家、社会的重大问题,作品中所表达的思(689~740)唐代诗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温韦、“温韦”是晚唐时期文学家温庭筠、韦庄的并称。在词的发展史上,想感情也具有更广泛的社会题材。699-759),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20抒情小赋、赋体文学中最有生命力和价值的一类。兴起于汉代,盛行于魏晋高岑、盛唐诗人高适和岑参的合称,为盛唐边塞诗歌代表诗人的专称。但“高花间派多写闺阁生活、女子相思,南北朝,唐宋以降一直绵延不息。在内容上侧重于抒写个人的心志,或咏物抒情,也有针砭现实之作。在艺术上继承着大赋的铺排手法,但语言较汉:“高岑殊缓步,沈鲍得同行。”说他们两人成名较晚,而才学堪比
大赋朴素得多,手法精巧灵活、风格多样,有的清丽自然,有的感情激切。汉末 66花间集、《花间集》是我国五代十国时期编纂的一部词集,也是我的抒情小赋还有诗意化的倾向。张衡的《归田赋》、赵壹的《刺世疾邪赋》、蔡邕中国唐代诗歌流派。汉魏六朝时已有一些边塞诗,至隋代数量不断增的《述行赋》、祢衡的《鹦鹉赋》都是较有名的作品。初唐四杰和陈子昂又进一步予以发展,到盛唐则全面成熟。位花间词派诗人的经典作品,集中而典型地反映了我国早期词史上文人词创21乐府、乐府最初始于秦代,到汉时沿用了秦时的名称。公元前112年,汉王
朝在汉武帝时正式设立乐府,其任务是收集编纂各地民间音乐、整理改编与创作花间词派、得名于词集《花间集》。五代时期,赵崇祚把晚唐五代词风相近词音乐、进行演唱及演奏等。22建安风骨、是对建安文学风格的形象概括。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当时有不。因为这些文人都奉温庭筠为祖进行词创作,词风大体相近,“花间词派”由少作品反映了乱离的社会现实,表达了统一天下的愿望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其 诗歌情调慷慨悲凉,语言刚健爽朗。后人把建安诗歌的成就称为“建安风骨”。蚴体律诗、律诗、绝句每句平仄都有规定,误用者谓之“失粘”,不依常格 23建安七子、指东汉建安年间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等词为艳科、宋词以描写艳情为主。宋词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第一个抒写艳思七位文学家的并称。他们均以诗文显赫当世,是曹魏文学集团核心成员,与三曹同为建安时代的重要作家。其中以王粲、刘桢成就最高。24苏李诗、苏李诗,是西汉苏武、李陵二人诗体的合称。托名西汉苏武、李陵 赠答的若干首五言古诗,今存10多首。其中李陵《与苏武三首》、苏武诗四首最47沉郁顿挫、杜甫诗歌的主要风格。沉郁顿挫都是指感情而言。“沉郁”有早见于《文选》“杂诗”类,列次《古诗十九首》之后,是较完整的一组,通常
第四篇:2008年4月全国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真题参考答案
www.xiexiebang.com 各类考试历年试题答案免费免注册直接下载 全部WORD文档
做试题,没答案?上自考365,网校名师为你详细解答!
2008年4月全国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真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 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 无分。
1.《礼记·u37066X特牲》中保留原始歌谣风貌的《蜡辞》的歌词是()A.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B.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 C.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鱼潜在渊,或在于渚
D.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汝无家,何以速我狱? 答案:B
2.《吕氏春秋·u21476X乐》中关于原始初民模仿动物动作而歌舞的记载是(A.履虎尾,不咥人 B.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C.贲如,皤如,白马翰如 D.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
答案:D
3.《诗经》中的作品大致产生于()A.西周以前
B.西周初至春秋中叶 C.西周初至春秋末 D.春秋战国时期
答案:B
4.《诗经·u22823X雅·u29983X民》是()A.史诗
B.情爱诗
C.农事诗 D.社会政治诗
答案:A
5.《天问》的诗歌句式主要是()A.七言 B.五言 C.四言 D.杂言
答案:C
2008年4月全国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真题)
www.xiexiebang.com 各类考试历年试题答案免费免注册直接下载 全部WORD文档
6.下列作品中出自《九章》的一篇是()
A.《山鬼》 B.《橘颂》 C.《东君》 D.《招魂》
答案:B
7.《论语》的文风特点是()A.语录体裁,辞约义丰 B.篇幅简短,韵散结合 C.质木无文,逻辑性强 D.义正词严,理直气壮
答案:A
8.下列关于水的文句出自《荀子》的是()A.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B.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D.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
答案:C
9.李斯散文最鲜明的特色是()A.铺陈排比 B.多用比喻 C.质实无华 D.婉转诙谐
答案:A
10.与汉初各家散文比较,枚乘《上书谏吴王》最主要的特点是(A.语言犀利,直说主题 B.譬喻叠出,设辞委婉 C.质朴无华,造语恳切 D.铺排纵横,气势宏大
答案:B
11.以王充、桓谭为代表的东汉前期散文的主要创作倾向是()A.针对王朝的兴替翻覆发抒感慨 B.针对东汉政治的腐败揭露抨击
C.针对宦官、外戚专权的政治现实提出批评 D.针对图谶虚妄的政治文化予以批驳
答案:D
2008年4月全国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真题)
www.xiexiebang.com 各类考试历年试题答案免费免注册直接下载 全部WORD文档
12.《史记》的五种编写体例中,“世家”这种体例是()A.记述历代帝王的兴衰沿革 B.记述古今特殊人物的事迹 C.记述王侯各国的兴衰状况 D.记述历代王朝的重要事件
答案:C
13.《吴越春秋》与《越绝书》在内容上的主要不同是()A.前者记载了真实的历史,后者更多荒诞离奇的故事
B.前者集中记述吴越争霸的历史,后者还有地理、占气等专篇 C.前者全面记述吴、越两国历史,后者只写越国的历史 D.前者虚构了不少故事细节,后者则客观记述两国历史
答案:B
14.西汉初期辞赋创作的发展趋向是()A.从情思浓郁、质实纯朴向缺少真情、辞藻华丽方向发展 B.从关注社会、政治、人生向远离社会、政治、人生方向发展 C.从为统治集团歌功颂德向愤世嫉俗方向发展
D.从表达入世进取情志向抒发避世高蹈意愿方向发展
答案:A
15.下列作品中属于女诗人蔡琰创作的是()A.《娇女诗》 B.《艳歌行》 C.《悲愤诗》 D.《美女篇》
答案:C
16.太康诗人潘岳最著名的诗作是()A.《七哀诗》 B.《秋胡行》 C.《悼亡诗》 D.《扶风歌》
答案:C
17.左思诗风的特点是()A.英雄失路,万绪悲凉 B.平淡自然,韵味醇厚 C.炳若缛绣,凄若繁弦 D.笔力雄迈,文典以怨
答案:D
2008年4月全国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真题 www.xiexiebang.com 各类考试历年试题答案免费免注册直接下载 全部WORD文档
18.中国诗歌史上首次以“游仙”为诗题的诗人是()
A.曹操 B.阮籍 C.郭璞 D.曹植
答案:D
19.下列诗人中属于“竟陵八友”的是()A.江淹 B.鲍照 C.谢朓 D.萧纲
答案:C
20.下列关于《洛阳伽蓝记》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作者杨衒之 B.属于历史笔记 C.记载有佛教故事 D.属于南朝文人风格
答案:D
21.“元嘉三大家”中,颜延之所追求的诗美是()A.清水芙蓉之美 B.典丽华赡之美 C.热烈明畅之美 D.平淡自然之美
答案:B
22.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成就最高的代表作是()A.《世说新语》 B.《搜神记》 C.《博物志》 D.《幽明录》
答案:B
23.由北齐、北周入隋的作家是()A.卢思道、杨素、薛道衡 B.杨素、薛道衡、江总 C.江总、许善心、虞世基 D.虞世基、王胄、庾自直
答案:A
2008年4月全国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真题 www.xiexiebang.com 各类考试历年试题答案免费免注册直接下载 全部WORD文档
24.“初唐四杰”中长于歌行体的诗人是()A.王勃、杨炯 B.王勃、卢照邻 C.杨炯、骆宾王 D.卢照邻、骆宾王
答案:D
25.诗句“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出自()A.王翰的《凉州词二首》 B.李颀的《古从军行》 C.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 D.高适的《燕歌行》
答案:C
26.白居易闲适诗的特色是()A.反映国事民生,发挥美刺作用 B.表达知足常乐,情致温厚柔和 C.受外界事物感动,形诸咏叹 D.写山水风光和友情
答案:B
27.王建所作《宫词一百首》采用的诗体是(A.五律 B.七律 C.五绝 D.七绝
答案:D
28.韩愈散文中数量最多的是()A.序文 B.书信 C.碑志 D.杂著
答案:C
29.下列作品中采用寓言形式的是()A.《宋清传》 B.《毛颖传》 C.《柳毅传》 D.《南柯太守传》
答案:B
2008年4月全国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真题)
www.xiexiebang.com 各类考试历年试题答案免费免注册直接下载 全部WORD文档
30.著名词人冯延巳属于()
A.花间词人 B.前蜀词人 C.后蜀词人 D.南唐词人
答案:D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
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
未选均无分。
1.孟子是()A.战国中期儒家学派的代表 B.庄子的论辩对手
C.主张行“王道”,施“仁政” D.孔子的学生 E.齐国人
答案:A^C^
2.《庄子》的艺术特色是()A.严密的逻辑推理 B.奇幻诡谲的想象 C.人物形象的传神刻画 D.细腻逼真的描写 E.谐趣和讥刺横生
答案:B^C^D^E^
3.下列辞赋中属于陶渊明的作品有()A.《归去来兮辞》 B.《感士不遇赋》 C.《闲情赋》 D.《芜城赋》 E.《哀江南赋》
答案:A^B^C^
4.下列诗人属于“北地三才”的是()A.高昂 B.温子升 C.庾信 D.魏收 E.邢绍
2008年4月全国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真题 www.xiexiebang.com 各类考试历年试题答案免费免注册直接下载 全部WORD文档
答案:B^D^E^ 解析:P236
5.王维山水诗的特点包括()A.表现“无我”之境 B.具有禅趣 C.以动写静
D.表现宁静心境 E.具有空静之美
答案:A^B^C^D^E^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诗经》中的弃妇诗
答案:《诗经》中的弃妇诗:
(1)是被丈夫抛弃的妇女的咏唱。(1分)
(2)反映了妇女社会地位卑下及命运不幸。(1分)(3)代表作为《氓》或《谷风》。(1分)
2.西曲
答案:(1)西曲是主要产生于长江中游及汉水两岸的民歌。(1分)
(2)西曲今存一百余首,辑入郭茂倩《乐府诗集》,内容绝大多数是表现男女之情,风格清新明丽。(2分)
3.韩孟诗派
答案:(1)韩孟诗派是中唐诗歌流派。(1分)(2)韩孟诗派以韩愈、孟郊为代表。(1分)(3)韩孟诗派诗尚怪奇,重主观。(1分)
4.“文从字顺”
答案:(1)“文从字顺”是古文运动中韩愈提出的文学主张。(1分)(2)“文从字顺”要求文字的表达流利畅达,合乎语法。(2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述《离骚》的艺术特点。
答案:(1)浓烈的激情和奇幻的想象。(2分)
(2)峻洁纯美、独立不屈的抒情主人公形象。(1分)(3)比兴手法的拓展。(1分)
(4)结构、语言方面的特点。(1分)
2.简述《荀子》的说理文特色。
2008年4月全国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真题
www.xiexiebang.com 各类考试历年试题答案免费免注册直接下载 全部WORD文档
答案:(1)论题集中,逻辑严密,说理透辟。(3分)(2)长于比喻,少用寓言。(2分)
3.简述谢灵运山水诗的特点。
答案:(1)创造了一种山水诗的结构模式。(2分)
(2)景物与情思相交融,开后世山水诗意境创造之端倪。(2分)(3)对山水景物的声、光、色都有生动的描绘。(1分)
4.简述杜甫诗歌创作的写实手法。
答案:(1)以时事入诗,直面社会现实,采用客观的纪实描写手法。(1分)(2)以叙事写法写颠沛流离的社会生活,细微而真实。(2分)(3)用纪行方式写山川风物,精确而传神。(2分)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1.汉代乐府民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唱出了人民的心声,也具备民歌的鲜明色彩。试
以《东门行》、《艳歌行》、《战城南》、《十五从军征》、《鸡鸣》、《有所思》、《上邪》、《陌上桑》等名篇为例,具体论说汉乐府民歌在情感内涵和艺术表现方面的特色。答案:(1)情感内涵:
①倾诉生存的艰难困顿和漂泊流荡。(2分)②表现对战争的厌倦。(2分)③歌唱爱情。(2分)
④讽刺达官显贵。(2分)(2)艺术表现:
①叙事成分增加,有情节,甚至有人物形象的刻画。(2分)②情感真挚,有直抒胸臆,也有借助比兴、描写抒情。(2分)③语言浅白质朴,往往使用口语,富于表现力。(2分)
2.试以《重过圣女祠》、《春雨·u24581X卧新春白祫衣》、《夜雨寄北》等诗为例,论述李商隐
诗的艺术特色。
答案:(1)李商隐诗成就最高的是近体,尤其是七律、七绝。(3分)
(2)李商隐七律继承杜甫七律锤炼谨严、沉郁顿挫的特色,又融合齐梁诗的浓艳色彩、李贺诗 的幻想象征手法,形成深情绵邈、绮丽精工的独特风格。(4分)
(3)李商隐诗是心灵的象征,是一种纯属主观的生命体验的表现。(3分)(4)感情细腻,意境幽约,朦胧含蓄,具有感伤色彩。(4分)
2008年4月全国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真题
第五篇:全国2018年4月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真题及答案
全国2018年4月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
(一)》
真题及答案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罝上。
2、毎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左传》的叙事特点是
A.微言大义 B.全知叙事
C.连类引譬 D.翔实平妥
2、《汉书•艺文志》著录的先泰诸子九流十家中,最具影响力的四家是
A.儒、墨、道、法 B.儒、农、杂、法
C.儒、道、名、法 D.道、法、阴阳、纵横
3、《老子》的文学特色是
A.气势丰沛 B.素朴质实
C.韵散结合 D.情韵并美
4、下列诸子著作中,使用寓言最多的是
A.《韩非子》 B.《荀子》
C.《孟子》 D.《墨子》
5、下列各篇最能反映屈原爱国情感的是
A.《山鬼》 B.《离骚》
C.《天问》 D.《云中君》
6、“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出自
A.《九章》 B.《周易》
C.《古诗十九首》 D.《诗经》
7、刘向奏疏文的共同特点是
A.自然清丽,悠然自适 B.反复诘难,富于激情
C.结构严整,逻辑清晰 D.气度宏伟,韵律谐和
8、仲长统《昌言》的创作特点是
A.讦直深刻 B.通俗浅切
C.引经据典 D.形象生动
9、《吴越春秋》产生的年代是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东汉时期 D.西汉时期
10、贾谊《吊屈原賦》的体裁是
A.散体赋 B.骚体赋
C.大赋 D.骈赋
11、司马相如《长门赋》的创作手法是
A.模山范水 B.抒情述志
C.纪行写景 D.咏物自况
12、祢衡《鹦鹉赋》的艺术特色是
A.铺排夸丽 B.直抒胸臆
C.古事今情交织 D.通篇比喻象征
13、下列作品属于汉乐府的是
A.《孺子歌》 B.《同声歌》
C.《陌上桑》 D.《赠妇诗》
14、汉乐府《上山采蘼芜》一诗是
A.婚恋诗 B.山水诗
C.怨刺诗 D.农事诗
15、建安七子中,孔融的文学成就主要在于
A.诗歌 B.辞赋
C.散文 D.章表
16、正始时期,四言诗创作最有成就的诗人是
A.阮籍 B.嵇康
C.何晏 D.应璩
17、左思、刘琨的诗风是
A.绮丽 B.平淡
C.典雅 D.刚健
18、潘岳《悼亡诗》的主要特点是
A.古直悲凉 B.清逸玄远
C.婉转凄侧 D.言壮情骇
19、玄言诗创作的成熟期是
A.建安时期 B.正始时期
C.西晋中期 D.东晋中期
20、《归去来兮辞》的作者是
A.谢灵运 B.陶渊明
C.鲍照 D.谢眺
21、最能代表谢灵运诗歌创作成就的是
A.山水诗 B.咏物诗
C.乐府诗 D.新体诗
22、晋代山水赋的代表作家是
A.郭璞、孙绰 B.张华、傅玄
C.潘岳、陆机 D.左思、挚虞
23、南朝骈文的成熟在 A.刘宋时期 B.太康时期
C.正始以前 D.齐梁以后
24、邯郸淳《笑林》属于
A.志人小说 B.志怪小说
C.历史传记 D.唐人小说
25、隋代诗人虞世基属于
A.北齐旧臣 B.北周旧臣
C.北朝文士 D.南朝文士
26、卢照邻的诗歌《长安古意》属于
A.律诗 B.绝句
C.乐府 D.歌行
27、张若虚、刘希夷诗歌创作的最大贡献是
A.题材的拓展 B.格律的确定
C.兴寄的强调 D.意境的创造
28、王昌龄的诗《长信秋词五首》属于
A.山水诗 B.边塞诗
C.咏史诗 D.宫怨诗
29、白居易的诗《暮江吟》为
A.讽谕诗 B.闲适诗
C.感伤诗 D.杂律诗
30、花间词的基本风格是
A.清新明朗 B.婉丽绮靡
C.自然清丽 D.清丽疏淡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31、下列作品用到比兴手法的是
A.《桃夭》 B.《离骚》
C.《喻老》 D.《关雎》
E.《弹歌》
32、下列赋作家属于东汉时期的有
A.班固 B.扬雄
C.张衡 D.蔡邕
E.王褒
33、下列作品属于志怪小说的有
A.《博物志》 B.《搜神记》
C.《幽明录》 D.《拾遗记》
E.《续齐谐记》
34、柳宗元的诗歌主要包括
A.贬谪诗 B.咏史诗
C.民歌体诗 D.山水田园诗
E.新乐府诗
35、许浑诗歌创作的特点有
A.以五律、七律为主 B.怀古咏史诗较为出色
C.以苦吟著称 D.善于写水
E.有句无篇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宇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36、《战国策》
37、《搜神记》
38、古文运动
39、苦吟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0、简述枚乘《七发》的创作特点及其贡献。
41、简述《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色。
42、简述鲍照诗歌的语言特点。
43、简述岑参边塞诗好奇的特点。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44、结合具体作品谈谈《诗经》婚恋诗的基木内容。
45、试论韩愈诗歌的艺术特点。2018年4月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真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B 2.A 3.C 4.A 5.B
6.D 7.C 8.A 9.C 10.B
11.B 12.D 13.C 14.A 15.C
16.B 17.D 18.C 19.D 20.B
21.A 22.A 23.D 24.A 25.D
26.D 27.D 28.D 29.D 30.B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1.ABD 32.ACD 33.ABCDE 34.AD 35.ABD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6.(1)杂记东周、西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1分)
(2)内容以纵横家言为主。(1分)
(3)西汉刘向整理编订成33篇,定为现名。(1分)
37.(1)晋代干宝所著。(2分)
(2)志怪小说的代表作品。(1分)
38.(1)指中唐时期出现的一场由骈体文向散体文转变的文体革新运动。(1分)
(2)代表作家是韩愈、柳宗元。(1分)
(3)主张文以明道。(1分)
39.(1)是中晚唐时期诗歌创作的特点,注重造语炼字,追求构思的奇特,语言的生新。(2分)
(2)代表诗人有孟郊、李贺、贾岛、姚合。(1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0.(1)铺叙描摹,跨饰渲染;(2分)(2)遣词造语走向繁难和华丽;(1分)
(3)以主客问答的形式结构全篇;(1分)
(4)标志着大赋这种全新的文体正式登上了汉代文坛。(1分)
41.(1)涵咏不尽,意味无穷;(2分)
(2)浅近自然、不加雕饰而富于表现力;(2分)
(3)情思与景物的融合。(1分)
42.(1)注重锤炼字句,辞采瑰丽。(2分)
(2)吸收民间口语,平易流畅。(2分)
(3)运用奇特大胆的想象和比喻。(1分)
43.(1)写奇伟壮丽的边塞风光。(2分)
(2)有的诗句句用韵、三句一转,节奏急促,声调激越,调奇。(1分)
(3)语奇意新。(2分)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44.(1)抒发恋爱和相思的甜蜜。(4分)
(2)表现恋爱的曲折和苦恼。(4分)
(3)写夫妇问深挚的情爱。(3分)
(4)表现弃妇的悲凄境遇。(3分)
45.(1)以文为诗。(4分)
(2)狠重奇险。(4分)
(3)以丑为美。(3分)
(4)偶有富于神韵、清新自然的诗作。(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