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有关中秋节的作文小塘中秋
写写帮文秘助手(www.xiexiebang.com)之有关中秋节的作文:小
塘中秋
有关中秋节的作文:小塘中秋
一切都静静的,连叶子那被秋风抚摸着发出的沙沙声也若有若无。这样的夜晚,多么美好啊!随着风儿,偶尔传来远处农户的谈笑声,又随着风儿远去了……
中秋的夜晚,我独自去村边的小塘边赏月。
白天的喧闹远去了,小塘的中秋之夜是静谧的。月亮一动不动地悬在空中,那么浑圆,那么柔和。小塘中也有一个月儿,那莫不是天上的月儿在照镜子?风儿轻轻一叩,敲碎了月,又聚了。水中的月儿随着波浪轻轻地晃动,像有顽童在戏耍,却又那么安祥。天上的月儿那么高,像远处飘来的渺茫的歌声,隐约而又捉摸不定。
月儿照着水。月光像温柔的网,密密的,长长的,从天上一直织到水面,又在水面一层层叠起来。伸出手去抚摸那网,却又触摸不到,只可以感觉那网是软绵绵的、湿漉漉的,那网泛着的气味是甜蜜蜜、凉丝丝的,一股清香直钻到心里。岸边的树和近岸的苇叶也轻舞着,像是给月光伴舞,又像是在这偌大的舞台上炫耀自己柔曼的舞姿。
一切都静静的,连叶子那被秋风抚摸着发出的沙沙声也若有若无。这样的夜晚,多么美好啊!随着风儿,偶尔传来远处农户的谈笑声,又随着风儿远去了……小塘的中秋之夜,月儿兴致很浓,我也兴致很浓。我沉醉在这诱人的夜色中
第二篇:关于中秋节作文:中秋情
关于中秋节作文:中秋情
“爷爷,孙女想您了。。。”我在睡梦中呼唤着爷爷,爷爷您听到了吗?
今天晚上的月儿格外明,明月是否将我的问候用快递传到您的手中呢?中秋节您过得开心吗?孙女在吃月饼赏明月的时候您是不是和我一样做着同一件事呢?
好多好多的话想对您讲,好多好多的事想对您说。可惜的是:我与您相距千里只能在不同的地方看着同一轮明月。
“每逢佳节倍思亲”爷爷,在怎么中要的日子里,您知道我有多么的思念您吗?我来到广东已经有俩年了,在这俩年里我又是多么的思念着自己的家乡,多么的思念着爷爷。我还记得每年的中秋节我都和爷爷共渡,可如今已经有俩个中秋节没有和爷爷共渡了,也没有在见您一面。没有了爷爷在我的身边一点也不习惯,没有了爷爷在的中秋节一点也不开心。爷爷在,他会哄我开心,他会逗我笑,虽然有时候和唠叨,但是这中唠叨却让我知道了我的爷爷是爱我的,疼我的。爷爷现在我好想回到以前呀!
没有爷爷在的中秋节我感觉那天好象少了点什么?好象缺了那点什么就会让我今年的中秋节遗憾万分。对,是爷爷,没错,是爷爷,没有爷爷与我看明月过中秋,让我在中秋节的夜晚留下一丝遗憾,此时此刻我好怀念我的爷爷。今年的中秋节,好想有爷爷在我的身边,我好想在一次,听爷爷讲那关于那月亮的故事,再一次,把我逗得开怀大笑。
年年中秋与也过,唯有今去少了他。月儿圆了人未圆,好想人月俩团圆。我不禁感叹到!爷爷,明年的中秋节我一定要和您一起过,不会让此种遗憾再次重演。
“今秋度良辰,留意月下丝丝白云,许是我问候万千,倍相思,只祝你佳节如意.花好月圆”。爷爷,您听到我为你写的问候语了吗?它包含了我对您的无限思念无限情
今天晚上的月儿格外明,明月是否将我的问候用快递传到您的手中呢?中秋节您过得开心吗?孙女在吃月饼赏明月的时候您是不是和我一样做着同一件事呢?
好多好多的话想对您讲,好多好多的事想对您说。可惜的是:我与您相距千里只能在不同的地方看着同一轮明月。
“每逢佳节倍思亲”爷爷,在怎么中要的日子里,您知道我有多么的思念您吗?我来到广东已经有俩年了,在这俩年里我又是多么的思念着自己的家乡,多么的思念着爷爷。我还记得每年的中秋节我都和爷爷共渡,可如今已经有俩个中秋节没有和爷爷共渡了,也没有在见您一面。没有了爷爷在我的身边一点
也不习惯,没有了爷爷在的中秋节一点也不开心。爷爷在,他会哄我开心,他会逗我笑,虽然有时候和唠叨,但是这中唠叨却让我知道了我的爷爷是爱我的,疼我的。爷爷现在我好想回到以前呀!
没有爷爷在的中秋节我感觉那天好象少了点什么?好象缺了那点什么就会让我今年的中秋节遗憾万分。对,是爷爷,没错,是爷爷,没有爷爷与我看明月过中秋,让我在中秋节的夜晚留下一丝遗憾,此时此刻我好怀念我的爷爷。今年的中秋节,好想有爷爷在我的身边,我好想在一次,听爷爷讲那关于那月亮的故事,再一次,把我逗得开怀大笑。
年年中秋与也过,唯有今去少了他。月儿圆了人未圆,好想人月俩团圆。我不禁感叹到!爷爷,明年的中秋节我一定要和您一起过,不会让此种遗憾再次重演。
第三篇:关于中秋节作文:儿时中秋
关于中秋节作文:儿时中秋
周末逛超市,刚上三楼,迎面而来的就是一排排包装精美的月饼盒,这才想起中秋节快到了。
都说现在的节日氛围越来越淡了,其实不然。每当节日来临之际,大大小小的商场和街铺就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提醒你过节了过节了。不过,面对着满大街的张灯结彩的热闹景象,我的内心却总是无法随之雀跃,偶尔闪现的关于过节的动人场景也都是孩提时的事情。中秋节也不例外。
对于儿时的我来说,最让我期待的节日除了大年三十就是八月十五。乡间有句俗语叫做“小孩巴过年,老头怕花钱”,大凡孩子,总是喜欢过节的吧。每年农历八月刚到,我就一边眼巴巴的盼着天上的月亮慢慢变圆,一边暗自计算着离过节还有几天。经常和伙伴们商量着过节的打算,一般说着说着大家就兴奋不已,对节日的期待也就更加强烈了。
终于到了中秋这天,全家人都沉浸在节日的氛围中,大家热热闹闹的准备着中午那桌丰盛的午餐。姐姐们负责摘菜,妈妈掌勺,连平日难得进厨房的爸爸都会给妈妈凑火,真可谓是其乐融融。我有一项光荣的任务,就是帮着奶奶杀鸡。农村人平时虽省吃俭用,但是对过节还是非常重视的,杀鸡就是重视的体现。可是妈妈不敢杀爸爸又不愿杀,于是家里每次杀鸡都由奶奶出手,而每次奶奶都会叫上我给她当助手。乡下的草鸡都是在农村的广阔天地里锻炼过的,再加上吃的都是虫子,可能是营养丰富的原因,劲大,奶奶一人制服不了。于是我就死死的抓住鸡的两条腿,等着奶奶下手。奶奶每次动刀前都会念叨一句话:“小鸡小鸡你莫怪,天生人间一道菜”,那时听来觉得特别有趣,难道小鸡听了这句话就会安心赴死了?就止不住嘲笑奶奶,但是到了下一次,奶奶还是照说不误。我喜欢跟着奶奶杀鸡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想要几根漂亮的鸡毛,留着订毽子。每次拔下那些长长的鸡毛后,就当作宝贝似的夹在书里,到了学校,再把它们分给一些好朋友。那时,大家都会自己订毽子,有了鸡毛的装点,漂亮的毽子就在我们的足尖跳跃飞舞了。
农村人过节就是忙个吃,忙完了中饭忙晚饭。按照家乡的习俗,中秋的晚饭得吃糖饼,芝麻馅的。午饭过后,奶奶就把自家田里收的芝麻打理干净,在放进锅里略炒一下,然后就用擀面杖把炒熟的芝麻碾碎,每到这时,芝麻就飘出诱人的香味。姐妹几个实在忍不住,就悄悄上前抓一把,塞进嘴里,那叫一个香啊!等我们吃完再往前凑时,奶奶就说别吃了别吃了再吃就不够包糖饼了,我们就带着满口的余香到别处去了。
中秋节最让人期待的当然是晚上的那轮明月,我们也不例外。不过,儿时的我们可没有赏月的雅兴,我们盼的是中秋之夜方可玩到的游戏——玩火球。火球早在半月之前就准备好了。从家里的旧物箱里翻出些破棉花碎布头,用铅丝把他们紧紧的扎成个小球,再在球上系上根长铅丝,火球就算完成了。不过这样还不行,棉花布头不经烧。因此还得把火球放在煤油里泡一泡。若是
家里没有煤油,就理直气壮地向父母要,因为是中秋节的固定内容,父母一般都不会拒绝。我们把火球放在煤油里一泡就是十来天,等到中秋的明月升起时,村里大大小小的孩子们就提着自己的火球到村前的小路上聚会了。
那时村里的孩子特别多,所以远远看去,一路上密密麻麻净是火球。胆大的可以让火球在头顶舞出圆圈,胆小的就只能小心翼翼的提着晃来晃去。不一会儿,邻村的孩子们也提着火球成群结队的出现在不远处的小路上。他们一出现,我们那争强好胜的心就上来了。于是大伙排成队,跟表演似的做一些整齐划一的动作,还不时变换队形。邻村的孩子一看这阵势,也是不甘示弱,立马迎战。就看那火球阵变换不定,刚才还是条直线型,马上又成了圆形。现在想来,倒也壮观。融融月色下,只能看到一排排火球在来回舞动,还有不时传来的阵阵笑语。
月至中天时,玩火球的队伍方陆续散去。我也就踏着如水月光心满意足地回家了。躺在床上,清亮亮的月光透过窗户照在屋子的土墙上,看着这月光,想着来年的中秋,不知不觉就进入的梦乡。
去年中秋适逢周末,带上老公和儿子回娘家过节。重归故里,难免想起儿时趣事。便心血来潮给儿子扎起火球来,儿子特别高兴。晚饭后,领着一大一小两个男人去了村前的那条小路。已经有人先到了,但是只有寥寥几个,和十几年前没法相比。火球点燃后,儿子胆小,不敢玩。我却一时兴起,提起火球在头顶来回舞动,我把火球舞的呼呼作响,儿子和老公在一旁看得是钦佩不已。我恍惚间又回到了从前,看到了那一路火球的热闹景象。
转眼又是一年月圆时,今年的中秋怕是只能呆在城里看看月光了。
第四篇:关于中秋节作文:如是中秋
关于中秋节作文:如是中秋
今年的中秋仿佛特别的热闹,中午一个同学过生日,大加摆设,请好友吃了生日蛋糕不说,还全班女生一人一个月饼,班主任又用班费买了一大袋的月饼请大家吃,好不热闹,简直把中秋当春节了。回家了经过月饼店,一家店几个店伙计忙不过来,排队的人塞的马路挤囔囔的,不过几分钟的停顿,就看见好几箱没开封的月饼被抬出来,又空落落地被抬进去。
夜深了,月上来了,很亮。我站在小院了,微微眯了眯双眼,开始浮想天空。
前几年,我的中秋总是很充实的。白天和往日没甚区别,一到了晚上,家里就忙开了,在小院、或者门前的空地上摆个桌,我,母亲,妹妹,奶奶,还有舅舅和舅妈六个人围在一块儿,先是聊聊天,赏赏月,说说家长里短的,再炒几个小菜,放上自己做的月饼,大人们还要喝酒,我和妹妹就绕着院子玩,虽然不是很高雅阔绰的那样,却也是别有一番滋味。乐融融的。
可今年呢……一想到今年的中秋,原本荡漾在唇角的淡淡微笑渐渐隐去。也是去年的这光景吧,树叶开始黄了,舅舅,出车祸了。
这一出事,再没补救的时候了。
转眼就是一年的时光,一年里,因为舅舅突然的逝去,舅妈受不了打击独自回了老家,留下奶奶和妹妹也一齐去了我大姑妈家。总之,就是不想再留在这地方,免的睹物思人。我因为要继续完成学业和不得不留下。岁岁年年花相似,年年岁岁人不同。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第一次这么深的感受到小说里遥不可及的悲伤,忽然发现其实哭不出来。往往都是这样,局里的人在垂死挣扎,脸上的表情让人感动,让人哭泣,可是他们却一无所知,继续挣扎,然后局外看着他们的人就继续哭泣。我终于由旁观者做了一回局里的人。
以前一直哭着骂书里的人太傻,现在却,什么都说不出来。
好像是一个遥远淡淡的梦境,又仿佛到了地球没有开荒以前,一片混沌。房子,人,甚至草木在印上了岁月的痕迹以后,都变得那么萧条了。
月色有如透过一层薄纱洒在我的四周,仿佛把我和时间隔绝在两个不同的世界。看着寂静的小院里被风吹过飒飒的树木。我第一次感到一种通彻的疲惫感,一直,都以为自己很优秀,很突出,殊不知,在岁月的沧桑前,人的生命和一切都如蝼蚁般那么卑微,苍凉,人走了,在时间和社会的洪流中,就像秋风落叶那样不起眼,虽然,对于树来说不是。
月色更皎洁了,仿佛连那薄如蝉翼的纱都被她的圣洁净化了。她在仰望着自己的上苍,又仿佛洞彻了大地上所有在同一时刻仰望着她的人,她睥睨着沧桑,也拗不过沧桑。
我像是这样的,不然,她会忍得住寂寞,在那没有尽头的时空隧道中不知道累和停地走么。
忽地想起苏轼水调歌头里的一句话: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不好简单却又好奢侈的一个愿望。
苏轼呵,当你举杯邀明月时,是否也是和我现在的心情一样呢?时间不同了,地点不同了,人不同了。
只有闲下来时,那份情,还是一样呵……
谁也躲不过这份俗,也没有谁想要躲开过。
佛曰,生死有命。还是,命有生死?说,真的看开了,那是假的。我伸手,接过一片遗落的月光,叹息,悠长,泪在那里凝结成霜。
第五篇:关于中秋节作文:中秋传说
关于中秋节作文:中秋传说
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干,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去。
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余的太阳。
后羿立下盖世神功,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奸诈刁钻、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气得后羿捶胸顿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
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嫦娥奔月的故事以鲜明的态度和绚丽的色彩歌颂、赞美了娥娥,与古文献有关嫦娥的记载相比较,可见人们对嫦娥奔月的故事做了很多加工,修饰,使娥娥的形象与月同美,使之符合人们对美的追求。与现代流传甚广的“嫦娥奔月”相左,《全上古文》辑《灵宪》则记载了“嫦娥化蟾”的故事:“嫦娥,羿妻也,窃王母不死药服之,奔月。将往,枚占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且大昌。’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嫦娥变成癞蛤蟆后,在月宫中终日被罚捣不死药,过着寂寞清苦的生活,李商隐曾有诗感叹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吴刚伐桂
抬头仰望明月,可见当中有些黑影,在我国便传说这就是吴刚在伐桂。唐代,演绎出吴刚砍桂的神话,传说月中桂树高达五百丈,这株桂树不仅高大,而且有一种神奇的自愈功能。有一位西河人姓吴名刚,本为樵夫,醉心于仙道,但始终不肯专心学习,因此天帝震怒,把他居留在月宫,令他在月宫伐桂树,并说:“如果你砍倒桂树,就可获仙术。”但吴刚每砍一斧,斧起而树创伤就马上愈合,日复一日,吴刚伐桂的愿望仍未达成,因此吴刚在月宫常年伐桂,始终砍不倒这棵树。而他也不断的砍下去。
玉兔捣药
相传有三位神仙变成三个可怜的老人,向狐狸、猴子、兔子求食,狐狸与猴子都有食物可以济助,唯有兔子束手无策。后来兔子说:“你们吃我的肉吧!”就跃入烈火中,将自己烧熟,神仙大受感动,把兔子送到月宫内,成了玉兔。
玉兔入月宫
传说很久以前,有一对修行千年的兔子,得道成了仙。它们有四个可爱的女儿,个个生得纯白伶俐。
一天,玉皇大帝召见雄兔上天宫,它依依不舍地离开妻儿,踏着云彩上天宫去。正当它来到南天门时,看到太白金星带领天将押着嫦娥从身边走去。兔仙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就问旁边一位看守天门的天神。听完她的遭遇后,兔仙觉得嫦娥无辜受罪,很同情她。但是自己力量微薄,能帮什么忙呢?想到嫦娥一个人关在月宫里,多么寂寞悲伤,要是有人陪伴就好了,忽然想到自己的四个女儿,它立即飞奔回家。
兔仙把嫦娥的遭遇告诉雌兔,并说想送一个孩子跟嫦娥作伴。雌兔虽然深深同情嫦娥,但是又舍不得自己的宝贝女儿,这等于是割下它心头的肉啊!几个女儿也舍不得离开父母,一个个泪流满面。雄兔语重心长地说道:“如果是我孤独地被关起来,你们愿意陪伴我吗?嫦娥为了解救百姓,受到牵累,我们能不同情她吗?孩子,我们不能只想到自己呀!”
孩子们明白了父亲的心,都表示愿意去。雄兔和雌兔眼里含着泪,笑了。它们决定让最小的女儿去。
小玉兔告别父母和姊姊们,到月宫陪伴嫦娥住了!
玄宗漫游月宫
在唐朝,最富有传奇色彩的就是游夜宫的传说了。相传唐玄宗与申天师及道士鸿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兴起游月宫之念,于是天师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云,漫游月宫,但宫前有守卫森严,无法进入,只能在外俯瞰长安皇城,在此之际,忽闻仙声阵阵,清丽奇绝,宛转动人!唐玄宗素来熟通音律,于是默记心中。这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日后玄宗回忆月宫仙娥的音乐歌声,自己又谱曲编舞,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霓棠羽衣曲”。各地月饼的传说
月饼象征团圆,是中秋祭月和拜土地公的必备祭品。而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是由元朝末年流传下来的。
元朝末年,汉人打算起来反抗蒙古人的统治,却苦于无从传递消息。后来刘伯温想出一条计策,到处散布流言,说有冬瘟流行,除非家家户户都在中秋节买月饼来吃,才能避免。人们买了月饼回到家中,发觉里面藏着纸条,上面写着:“中秋夜,杀鞑子,迎义军!”于是众人纷纷起义反抗统治者,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就是这样留下来的。
无锡人中秋早晨一般都吃红烧玫瑰糖芋头,据说也与此有关。相传蒙古灭宋之后,民族压迫深重,汉人时刻都想反抗。有一年,大家约好中秋之夜一齐动手。为了厌胜,人们要吃红烧芋头,象征“鞑子”人头落地,这就是现在中秋节吃糖芋头的来历。
这个传说在潮汕各地则变异为:当时元朝统治者规定,每户潮人家都要住一个蒙古兵,受汉人供养,监视汉人的行动,并且只允许三家共用一把菜刀。老百姓恨极了,便趁着中秋节吃月饼的机会,把相约举事的纸条,放在月饼馅子里。潮人取芋头与“胡头”谐音,且形似人头,因此每至中秋,则以芋头来祭奠祖先,历代相传,至今犹存。
广东广东各地有中秋节吃芋头的习俗,据说是纪念元末杀鞑子的历史故事。中秋节杀鞑子后,便以其头祭月,后来改以芋头代替。至今广东人剥芋皮时仍称为“剥鬼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