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波浪形轴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分析
波浪形轴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分析
摘要:在数控机床上加工零件,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零件的工艺处理。制定出细致、优化的加工工艺,是数控加工应用中应重视的问题。本文介绍波浪形轴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分析。
关键词:波浪形轴类零件 数控加工 工艺分析
制定细致、优化的加工工艺,是数控加工工艺编制人员、数控加工操作人员常需分析的问题,必须在编程之前正确确定加工方案,进行工艺设计,再考虑编程。波浪形轴类零件泛指轴径外大内小的轴类零件,本类零件的加工是轴类零件中的难点。本文以典型波浪形轴类零件为例,对数控加工中的工艺处理进行分析。
1、数控加工中的典型工艺处理方法
1)改局部分散标注法尺寸为集中引注或坐标式尺寸。在数控编程中,所有点、线、面的尺寸和位置都是以编程原点为基础的。因此,零件图中最好直接给出坐标尺寸,或尽量以同一基准引注尺寸。这种标注法,既便于编程,也便于尺寸之间的相互协调,在保持设计、工艺、检测基准与编程原点设置的一致性方面带来很大方便。但是由于零件设计人员往往在尺寸标注中较多地考虑装配等使用特性方面,而不得不采取局部分散的标注方法,这样会给工序安排与数控加工带来诸多不便。事实上,由于数控加工精度及重复定位精度都很高,不会因产生较大的累积误差而破坏零件的使用性能,因而改动局部的分散标注法尺寸为集中引注或坐标式尺寸是完全可以的。
2)刀路应尽量简单。具体要求就是尽量选用 0°或 90°方向切削。因为单轴插补加工的物理意义在于不存在轮廓误差,两轴或两轴以上插补加工,在两轴位置增益不相同时,存在轮廓误差,且平行刀路要选择较长边作为进给方向。单轴插补加工不存在轮廓误差,故对于数控铣床加工零件,必须使零件的直线轮廓平行或垂直于坐标轴,以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
3)拐点的处理要合理,避免采用直角过渡。在外角加工中选用圆角过渡,走刀方向不会因突然改变而损坏刀具,零件的拐角轮廓误差也得以有效控制。如果确需直角过渡的,可在轮廓交接处加入G04指令,延时数十至数百毫秒,在这段时间里前段轮廓加工时的跟随误差会迅速得以修正,如车削轴类零件台肩等。在现代数控加工中可以用CAM软件来很好地处理这类问题。有些数控系统也可采用尖角过渡G07指令。
4)刀路的材料去除量要均匀,减小冲击产生。材料切削量的突然改变会对刀具和机床产生冲击,特别是在留精加工余量时更应注意,大多在使用复合固定循环时,易出现该现象。
2、波浪形轴类零件的车削加工
如图1a所示零件,在车削类零件中属于非单调类,加工时具有较高的难度,必须合理制定其加工工艺。该零件加工所用坯料设为Ø66mm的棒料,批量生产,加工时用一台数控车床,图形的数字处理及数控加工工艺如下。
2.1 图形的数学处理 曲线用 35°外圆切削刀 加工点 C刀具必须具备的最小副偏角 Kr′的计算: kr/arcsinCQ23arcsin39.71 O1C361 第 页
故采用封闭粗切削循环时,刀具须选用副偏角大于39.71°的外圆车刀。点B坐标的计算(固定坐标系以点A为中心): O1QO1C2CQ236223227.6948
所以点 B的坐标X=2(36-27.6948+20)=56.61,Z=-35.17。封闭粗切削循环时总退刀量的计算: O2PO2D2DP230215225.981
故采用G73指令加工X轴上的总退刀量: i30O2P(56.6140)/23025.9818.30512.324
2.2 数控加工的工艺制定
工步1:夹棒料外圆柱面,车端面。
工步2:如图1b所示,采用外圆粗切削循环 G71、精加工 G70指令,加工轨迹A→B→F→H→J→G。第 页
工步3:如图 1c所示,采用55°外圆车刀,封闭粗切削循环G73、精加工G70指令,加工图中轨迹 B→C→D→G。55°外圆车刀能保证点C的副偏角 Kr′为6230,大于3970,不产生刀具干涉。循环起始点O3一般位于点 C基于R36圆弧的切线以左,Ø64mm圆柱右侧端面以右,以防循环切削时的碰刀和过切。
工步4:如图 1c所示,沿轨迹D→E→K,采用纵向切削循环 G90指令,车削Ø40mm圆柱。
工步5:如图 1d所示,调头,夹持Ø64mm外圆柱面,按总长157.17mm要求,车削Ø20mm圆柱右端面。
工步6:如图 1d所示,采用纵向切削循环G90指令,车削Ø20mm圆柱。2.3工艺制定中易出现的几种问题
问题一:整个手柄曲线按一次精车处理。此加工工艺切削量太大,若刀具选择不当,易在点 A或点 C处产生刀具干涉,无法加工。
问题二:整个手柄曲线按 G71指令外圆粗切削循环G70指令精加工。此加工工艺Ø40mm圆柱、R30圆弧处切削量太大,两圆弧交点 C处附近刀具易干涉无法加工。
问题三:整个手柄用割断刀粗车至手柄轮廓,然后精加工。此加工工艺割断刀的径向坐标尺寸计算非常繁琐,不易采用此方案进行实际加工。
问题四:如图 2所示,夹棒料外圆柱面,整个手柄曲线用 35°外圆切削刀具,按 G73指令封闭粗切削循环、G70指令精加工,X轴上的总退刀量为 i =33。第 页
图2 加工工艺的不合理表现
实际退刀量将由循环起始点 O3位置的变化而减小,点O3一般位于点C基于 R36圆弧的切线以左,点A居工件端面以右,否则G73切削循环时易出现碰刀和过切现象。此加工工艺在加工棒料零件时,所用循环次数非常多,不利于提高加工生产率。
3、数控仿真软件下的刀具的干涉实验
在图1c中,需用55°外圆尖刀,采用封闭粗切削循环G73、精加工G70指令车削轨迹B→C→D→G。封闭粗切削循环是对铸造、锻造成型毛坯或已粗车成型工件的切削,这里用于处理非单调轴类零件的加工。
通过计算可知,点C处刀具不引起干涉的副偏角Kr′要大于 39.71°,除用55°外圆尖刀具加工外,还可用35°外圆车刀。用35°外圆车刀车削时,必须保证副偏角Kr′大于39.71°,副偏角Kr′可在39.71°~50°范围中调节(副偏角 Kr′为50°时,主偏角Kr为95°,这里不应靠主偏角Kr小于95°来增大副偏角 Kr′),若刀具安装不当,出现副偏角Kr′小于39.71°,将出现刀具干涉。图 3所示是在仿真软件下,刀具副偏角 Kr′为20°时在点C的干第 页
涉试验,明显表明在点C刀具的后刀面与零件已发生严重干涉。图4所示是55°外圆尖刀具在点C的切削状况,没有发生干涉现象。
图3 图4
4、结论
对于坯料为棒料的波浪形轴类零件(轴径外大内小),一般的加工方法是先右侧去除直径单调部分材料(直径外小内大部分),按零件情况选择,然后对非单调部分,通常是采用局部G73指令和割槽处理,并采用通用加工方法补充。为解决此类零件的高精度加工,可以按上述方法进行粗加工(留0.1~0.25mm精车余量),最后进行一次完整的精加工(精加工时必须特别注意刀具的副偏角,以防干涉)。
参考文献
1、严爱珍,李宏胜.机床数控原理与系统 [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2、程淑重.数控加工工艺 [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3 第 页
第二篇:轴类零件的加工及工艺分析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
前言
数控加工是机械制造中的先进的加工技术是一种高效率,高精度与高柔性特点的自动加工方法,数控加工技术可有效解决复杂、精密、小批多变零件的加工问题,充分适应了现代化生产的需要,制造自动化是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技术是数控技术,数控技术是综合计算机、自动技术、自动检测及精密机械等高新技术的产物,它的出现及所带来的巨大利益,已引起了世界各国技术与工业界的普遍重视,目前,国内数控机床使用越来越普及,如何提高数控加工技术水平已成为当务之急,随着数控加工的日益普及,越来越多的数控机床用户感到,数控加工工艺掌握的水平是制约手工编程与CAD/CAM集成化自动编程质量的关键因素。
数控加工工艺是数控编程与操作的基础,合理的工艺是保证数控加工质量发挥数控机床的前提条件,从数控加工的实用角度出发,以数控加工的实际生产为基础,以掌握数控加工工艺为目标,在介绍数控加工切削基础,数控机床刀具的选用,数控加工的定位与装夹以及数控加工工艺基础等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分析了数控车削的加工工艺。
I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设计概要…………………………………………….1 第一节 设计题目及目的……………………………………… 1 第二节 选用设计软件………………………………………….1
第二章 实体设计………………………………………….2
第一节 CAXA平面图的绘制………………………………….2 第二节 零件实体的构造……………………………………..4 第三章 工艺分析………………………………………….7
第一节 零件工艺分析………………………………………..8 第二节 刀具的选择…………………………………………..9 第三节 刀具卡片……………………………………………..10 第四节 确立工件的定位与夹具方案………………………..10 第五节 确定走刀顺序和路线………………………………..11 第六节 切削用量的选择……………………………………..15 第七节 数控加工工艺文件的填写…………………………..16 第八节 保证加工精度的方法…………………………………17
第四章 数控加工程序……………………………………18 第五章 零件仿真加工……………………………………23
第一节 仿真软件简介……………………………………….23 第二节 仿真加工过程……………………………………… 25 结论……………………………………………………………… 30
II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31 III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
本次设计主要是对数控加工工艺进行分析与具体零件图的加工,首先对数控加工技术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然后根据零件图进行数控加工分析。第一,根据本零件材料的加工工序、切削用量以及其他相关因素选用刀具及刀柄和零件的轮廓特点确定需要7把刀具分别为外圆粗车刀、外圆精车刀、外切槽刀、外螺纹刀、内镗孔刀、内切槽刀。第二,针对零件图图形进行编制程序,此零件为轴类零件,外轮廓由直线、圆弧和螺纹组成,零件的里面要镗出一个锥孔,在加工过程中,工件需要调头钻孔再镗孔,第三,早钻孔对刀时要先回参考点,要以孔中心作为对刀点,刀具的位置要以此来找正,使刀位点与换刀点重合。
关键字:
刀具的确定、走刀路线的选择、刀具的对刀点、工件的定位。
IV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
第一章 设计概要
第一节 设计题目及目的
设计题目:轴类零件的加工及工艺分析
设计目的:本次毕业综合实训实践项目为轴类零件的加工及工艺 分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知识,在工作中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达到对我们基本技能的训练,例如:计算、绘图、熟悉和运用设计资料(手册、标准、图册和规范等)的能力。加强对在加工机械零件时的零件工艺分析、及其加工精度、刀具机床的选用、刀具补偿,工件的定位与装夹的分析等。同时提高我们编写技术文件、编写数控程序、仿真数控机床操作的独立工作能力。
第二节 选用设计软件
本课题二维图选用:CAXA电子图表
实体图选用:CAXA制造工程师2008 仿真加工用:斯沃仿真软件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章 实体设计
第一节 CAXA平面图的绘制 1.软件简介
我们采用CAXA电子图版2007绘制,CAXA电子图板2007打造了全新软件开发平台,多文档、多标准以及交互方式上带来全新体验,而且在系统综合性能方面进行了充分改进和优化,对于文件特别是大图的打开、存储、显示、拾取等操作的运行速度均提升100%以上,Undo/Redo性能提升了十倍以上,动态导航、智能捕捉、编辑修改等处理速度的提升,给用户的设计绘图工作带来流畅、自如的感受。而且依据中国机械设计的国家标准和使用习惯,提供专业绘图工具盒辅助设计工具,通过简单的绘图操作将新品研发、改型设计等工作迅速完成,提升工程师专业设计能力。2.软件界面介绍 CAXA电子图版工作界面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
3.利用该软件作此图的平面图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节 零件实体
一、零件主体的实体化
我们这里使用CAXA数控车2008来进行实体,首先选择工作界面,打开软件后,点击软件的左下角的
命令,然后出现一个界面如下
然后右键点击平面XY,创建草图,绘制如下图的封闭图形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
完成上图之后,点击菜单栏里的 按钮,完成实体创建。如下图:
二、在右端创建螺纹
利用公式曲线来创建螺纹,点击
按钮,出现如下图所示的界面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
将参数X=12*sin(t)Y=12*cos(t)Z=0.239*t 设置好之后点击
按钮,完成如图的曲线,单击,在曲线的一端创建一个平面,在此 6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
平面内绘制一个等边三角形,如图:导动除料,完成实体创建,如下图:,退出草绘,选择至此,整个零件的实体完成。
第三章 工艺分析
工艺分析是工艺员的中心工作也是设计者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对工件进行数控加工的前期准备。合理正确的工艺分析也是编制数控加工程序的重要依据。故工艺分析是数控加工不可缺少的。正确合理的工艺分析需完成如下工作步骤和内容。
零件尺寸的正确标注:由于加工程序是以准确的坐标点来编制的,因此,各图形几何元素间的相互关系一定要明确;各种几何元素的条件要充分,应无引起冲突的多余尺寸或影响工序安排的封闭尺寸等;构成零件轮廓的几何尺寸的条件应充分。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
识读零件:零件图纸直接反映零件的结构,而零件的结构决定工艺分析的合理性,所以我们要保证良好的零件结构。
工艺步骤:制定数控加工程序、划分工步、工序,确定对刀点、换刀点,刀具补偿,选择切削刀具、冷却液,编制工艺文件等。
编制加工程序:将工艺分析融入加工程序,并对其程序进行校验和优化。
第一节 零件工艺分析
零件结构分析
1.如图所示零件便面由柱面,圆锥面,顺圆弧,逆圆弧及外螺纹构成,外螺纹绞复杂其中多个直径尺寸由较高的精度,表面粗糙,零件图尺寸编注完整,符合数控加工尺寸标注要求,轮廓描述清楚完整,零件材料为45钢,毛胚为ф60mm*122mm 零件技术要求分析
小批量生产条件编程,不准用砂布和锉刀修饰平面,这是对平面高精度的要求,未注公差尺寸按GB1804-M,热处理,调质处理,HRC25-35,未注粗糙度部分光洁度按Ra6.3,毛胚尺寸ф60mm*122mm。
加工难点及处理方案
分析图纸可知,此零件对平面度的要求高,左端更有内轮廓加工,为提高零件质量,采用以下加工方案:
1.对图样上给定的几个精度要求较高的尺寸,编程时采用中间值。2.在轮廓曲线上,有圆弧,因此在加工时应进行刀具半径补偿,以保证轮廓曲线的准确性。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
本设计图纸中的各平面和外轮廓表面的粗糙度要求可采用粗加工---精加工---超精加工方案。选择以上措施可保证尺寸、形状、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第二节 刀具选择
数控刀具的选择和切削用量的确定是数控加工工艺中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影响数控机床的加工效率,而且直接影响加工质量。刀具的选择是在数控编程的人机交互状态下进行的。应根据机床的加工能力、工件材料的性能、加工工序、切削用量以及其它相关因素正确选用刀具及刀柄。刀具选择总的原则是:安装调整方便、刚性好、耐用度和精度高。在满足加工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择较短的刀柄,以提高刀具加工的刚性。
在经济型数控机床的加工过程中,由于刀具的刃磨、测量和更换多为人工手动进行,占用辅助时间较长,因此,必须合理安排刀具的排列顺序。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①尽量减少刀具数量;②一把刀具装夹后,应完成其所能进行的所有加工步骤;③粗精加工的刀具应分开使用,即使是相同尺寸规格的刀具;④先铣后钻 ;⑤先进行曲面精加工,后进行二维轮廓精加工;⑥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利用数控机床的自动换刀功能,以提高生产效率等。
综上所诉:本零件的加工(1)选用φ5mm中心钻钻削中心孔。用ф20的钻头加工左端的孔(2)粗车及平端面选用90°硬质合金左偏刀,为防止副后刀面与工件轮廓干涉,副偏角不宜太小,选Kr´=35°。(3)为减少刀具数量和换刀次数,精车和车螺纹选用硬质合金60°外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
螺纹车刀,刀尖圆弧半径应小于轮廓最小圆角半径,取re=0.15~0.2mm。
第三节 刀具卡片
第四节 确定工件的定位与装夹方案
在数控车床上工件定位安装的基本原则与普通机床相同。工件的装夹方法影响工件的加工精度和效率,为了充分发挥数控机床的工作特点,在装夹工件时,应考虑以下几种因素: 1.尽可能采用通用夹具,必须时才设计制造专用夹具; 2.结构设计要满足精度要求; 3.易于定位和装夹; 4.易于切削的清理; 5.抵抗切削力由足够的刚度;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
工件的定位与基准应与设计基准保持一致,应防止过定位,对与箱体工件最好选择“一面两销”作为定位基准,定位基准在数控机床上要仔细找正。
由于这个工件是个实心轴,末端要镗一个30的锥孔,因轴的长度不是很长,所以采用工件的右端面和48的外圆作定位基准,使用普通三爪卡盘夹紧工件,取工件的右端面中心为工件坐标的原点,对刀点在(100.1000)处。
第五节 切削加工顺序的安排:
①先粗后精 先安排粗加工,中间安排半精加工,最后安排精加工和光整加工。
②先主后次 先安排零件的装配基面和工作表面等主要表面的加工,后安排如键槽、紧 固用的光孔和螺纹孔等次要表面的加工。由于次要表面加工工作量小,又常与主要表面有位 置精度要求,所以一般放在主要表面的半精加工之后,精加工之前进行。
③先面后孔 对于箱体、支架、连杆、底座等零件,先加工用作定位的平面和孔的端面,然后再加工孔。这样可使工件定位夹紧稳定可靠,利于保证孔与平面的位置精度,减小刀具的磨损,同时也给孔加工带来方便。
④基面先行 用作精基准的表面,要首先加工出来。所以,第一道工序一般是进行定位面的粗加工和半精加工(有时包括精加工),然后再以精基面定位加工其它表面。例如,轴类零件顶尖孔的加工 综上所诉:此零件的的加工顺序如下: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
1.先进行右端部分的加工,右端部分首先 1加工主轮廓走刀路线如下 ○
圆弧段加工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
切槽
螺纹加工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
2.调头加工,调头之后的加工在分成3部 1首先加工外轮廓,走刀路线如下: ○
2钻孔:钻一个ф20深度为29的孔 ○3加工左端部分的内轮廓,走刀图如下 ○ 14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
以上为整个零件的加工路线
第六节 切削用量的选择
切削速度、进给量和切削深度三者称为切削用量。它们是影响工件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车削时,工件加工表面最大直径处的线速度称为切削速度,以v(m/min)表示。其计算公式:
v=πdn/1000(m/min)式中:d——工件待加工表面的直径(mm)n——车床主轴每分钟的转速(r/min)
根据零件的结构特点,外轮廓用采用90度外圆车刀,轮廓粗加工时留1mm的精车余量,粗加工时选主轴转速为s=800r/min,精加工选择1000 r/min,由公式计算得:切削速度v 粗加工:v=150(m/min)精加工:v=188(m/min)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
第七节 数控加工工艺文件的填写
1.工艺过程卡片
2.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
第八节 保证加工精度的方法
为了保证和提高加工精度,必须根据生产加工误差的主要原因,采取相应的误差预防或误差补偿等有效的工艺途径措施来直接控制原始误差或控制原始误差对零件加工精度的影响。
一、刀具半径的选定
1.刀具的半径R比工件转角处半径大时不能加工。2.刀具较小时不能用较大的切削量加工(刀具刚性差)。
二、采用合适的切削液
1.切削液主要用来减少切削过程中的摩擦和降低切削温度。合理使用切削液,对提高刀具耐用度和加工表面质量、加工精度起重要的作用。2.非水溶性切削液:切削油、固体润滑剂,非溶性切削液主要起润滑作用。
3.水溶性切削液:水溶液、乳化液,水溶性切削液有良好的冷却作用和清洗作用。
故本设计加工时采用水溶液进行冷却。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
第
4章 数控加工程序
本零件采用电脑软件编程,由于程序过多,这里只打出一部分,这里只展示左端部分的程序
O1234 T0404 M03 S1200 M08 F1500 G00 X77.917 Z13.100 G00 Z6.549 G00 X71.414 G01 X61.014 F5.000 G01 X59.600 Z5.841 G01 Z-14.200 F10.000 X60.000 G01 X61.414 Z-13.493 F20.000 G01 X71.414 G00 Z6.549 G01 X60.014 F5.000 G01 X58.600 Z5.841 G01 Z-14.700 F10.000 G01 X60.000 G01 X61.414 Z-13.993 F20.000 G01 X71.414 G00 Z6.549 G01 X59.014 F5.000 G01 X57.600 Z5.841 G01 Z-15.200 F10.000 G01 X60.000 G01 X61.414 Z-14.493 F20.000 G01 X71.414 G00 Z6.549 G01 X58.014 F5.000 G01 X56.600 Z5.841 G01 Z-15.700 F10.000 G01 X60.000 G01 X61.414 Z-14.993 F20.000 G01 X71.414 G00 Z6.549 G01 X57.014 F5.000 18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
G01 X55.600 Z5.841 G01 Z-16.200 F10.000 G01 X60.000 G01 X61.414 Z-15.493 F20.000 G01 X71.414 G00 Z6.549 G01 X56.014 F5.000 G01 X54.600 Z5.841 G01 Z-16.700 F10.000 G01 X60.000 G01 X61.414 Z-15.993 F20.000 G01 X71.414 G00 Z6.549 G01 X55.014 F5.000 G01 X53.600 Z5.841 G01 Z-17.200 F10.000 G01 X60.000 G01 X61.414 Z-16.493 F20.000 G01 X71.414 G00 Z6.549 G01 X54.014 F5.000 G01 X52.600 Z5.841 G01 Z-17.700 F10.000 G01 X60.000 G01 X61.414 Z-16.993 F20.000 G01 X71.414 G00 Z6.507 G01 X1.414 F5.000 G01 X0.000 Z5.800 G01 X51.600 F10.000 G01 Z-18.200 G01 X59.600 G01 Z-36.000 G01 X61.014 Z-35.293 F20.000 G01 X71.014 G00 Z6.007 G01 X1.414 F5.000 G01 X0.000 Z5.300 G01 X50.600 F10.000 G01 Z-18.700 G01 X58.600 G01 Z-36.000 G01 X60.014 Z-35.293 F20.000 G01 X70.014 19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
G00 Z5.507 G01 X1.414 F5.000 G01 X0.000 Z4.800 G01 X49.600 F10.000 G01 Z-19.200 G01 X57.600 G01 Z-36.000 G01 X59.014 Z-35.293 F20.000 G01 X69.014 G00 Z5.007 G01 X1.414 F5.000 G01 X0.000 Z4.300 G01 X48.600 F10.000 G01 Z-19.700 G01 X56.600 G01 Z-36.000 G01 X58.014 Z-35.293 F20.000 G01 X68.014 G00 Z4.507 G01 X1.414 F5.000 G01 X0.000 Z3.800 G01 X47.600 F10.000 G01 Z-20.200 G01 X55.600 G01 Z-36.000 G01 X57.014 Z-35.293 F20.000 G01 X67.014 G00 Z4.007 G01 X1.414 F5.000 G01 X0.000 Z3.300 G01 X46.600 F10.000 G01 Z-20.700 G01 X54.600 G01 Z-36.000 G01 X56.014 Z-35.293 F20.000 G01 X66.014 G00 Z3.507 G01 X1.414 F5.000 G01 X0.000 Z2.800 G01 X45.600 F10.000 G01 Z-21.200 G01 X53.600 G01 Z-36.000 G01 X55.014 Z-35.293 F20.000 20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
G01 X65.014 G00 Z3.007 G01 X1.414 F5.000 G01 X0.000 Z2.300 G01 X44.600 F10.000 G01 Z-21.700 G01 X52.600 G01 Z-36.000 G01 X54.014 Z-35.293 F20.000 G01 X64.014 G00 Z2.507 G01 X1.414 F5.000 G01 X0.000 Z1.800 G01 X43.600 F10.000 G01 Z-22.200 G01 X51.600 G01 Z-36.000 G01 X53.014 Z-35.293 F20.000 G01 X63.014 G00 Z2.007 G01 X1.414 F5.000 G01 X0.000 Z1.300 G01 X42.600 F10.000 G01 Z-22.700 G01 X50.600 G01 Z-36.000 G01 X52.014 Z-35.293 F20.000 G01 X62.014 G00 Z1.507 G01 X1.414 F5.000 G01 X0.000 Z0.800 G01 X41.600 F10.000 G01 Z-23.200 G01 X49.600 G01 Z-36.000 G01 X51.014 Z-35.293 F20.000 G01 X61.014 G00 Z1.007 G01 X1.414 F5.000 G01 X0.000 Z0.300 G01 X40.600 F10.000 G01 Z-23.700 G01 X48.600 G01 Z-36.000 21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
G01 X50.014 Z-35.293 F20.000 G01 X71.414 G00 X77.917 G00 Z13.100 G00 X100 Z100 T0404 M03 S1200 G00 X70.318 Z11.144 G00 Z0.707 G00 X59.414 G01 X-1.414 F5.000 G01 X0.000 Z0.000 G01 X40.000 F10.000 G01 Z-24.000 G01 X48.000 G01 Z-36.000 G01 X49.414 Z-35.293 F20.000 G01 X59.414 G00 X70.318 G00 Z11.144 G00 X100 Z100 T0505 M3S500 G0X20.Z20 G0X0.Z5.G99G1Z-32.F0.1 G0Z5.X100.Z100.G0 T0606 G97 S3600 M03 G0 X21.92 Z2.5 M8 G50 S3600 G96 S330 G99 G1 Z-23.8 F.2 X20.X17.172 Z-22.386 G0 Z2.5 X23.84 G1 Z-23.8 X21.52 X18.692 Z-22.386 G0 Z2.5 X25.76 G1 Z-14.341 22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
X24.6 Z-15.965 Z-23.8 X23.44 X20.612 Z-22.386 G0 Z2.5 X27.68 G1 Z-11.653 X25.36 Z-14.901 X22.532 Z-13.487 G0 Z2.5 X29.6 G1 Z-8.965 X27.28 Z-12.213 X24.452 Z-10.799 G0 X19.5 Z2.X30.G1 Z0.Z-9.X25.Z-16.Z-24.X20.X17.172 Z-22.586 G0Z2.M9 G28 U0.W0.M05 T0606 M30
第五章 零件仿真加工
第一节、仿真软件介绍
1.软件简介
市面上的仿真软件有很多,例如:南京斯沃和上海宇龙、斐克,这里我们选用斯沃,南京斯沃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是结合机床厂家实际加工制造经验与高校教学训练一体所开发的国内第一款自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
动免费下载更新的数控仿真软件。通过该软件可以使学生达到实物操作训练的目的,又可大大减少昂贵的设备投入。
斯沃数控仿真(数控模拟)软件包括16大类,66个系统,121个控制面板。具有FANUC、SIEMENS(SINUMERIK)、MITSUBISHI、FAGOR、美国哈斯HAAS、PA、广州数控GSK、华中世纪星HNC、北京凯恩帝KND系统、大连大森DASEN、南京华兴WA、江苏仁和RENHE、南京四开、天津三英、成都广泰GREAT、巨森数控JNC编程和加工功能,学生通过在PC机上操作该软件,能在很短时间内掌握各系统数控车、数控铣及加工中心的操作,可手动编程或读入CAM数控程序加工,教师通过网络教学,可随时获得学生当前操作信息。斯沃数控仿真软件也是目前国内唯一自动免费下载更新的数控仿真软件
2.斯沃界面
打开软件,选择GSK980TD
工作界面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节 仿真加工过程
(一)第一段加工
1.装入刀具
2.设置毛胚,内江职业技术学院
3.对刀,输入刀补
4.开始加工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
第一段加工完成
(二)第二段加工
1.调头加工另一端,因为有内部轮廓的加工,我们这里选择透明模式,便于观察,对刀方式和第一段方法相同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
车外轮廓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
钻孔 钻一个ф20深度为29的孔
完成内轮廓加工
至此整个零件仿真加工完成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
结论
通过这次的毕业设计,我从设计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没有的内容,加深了对数控机床的了解,巩固了书本的知识。结论总结如下:
1.对于某个零件来说,并非全部加工工艺过程都适合在数控机床完成。而往往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适合于数控加工。这就需要对零件图样进行仔细的工艺分析,选择那些最适合、最需要进行数控加工的内容和工序。
2. 在确定走刀路线时,最好画一张工序简图,将已经拟定出的走刀路线画上去,这样可为编程带来不少方便。
3.有些零件虽然能在一次安装中加工出很多待加工面,但考虑到程序太长,会受到某些限制,如:控制系统的限制(主要是内存容量),机床连续工作时间的限制等。此外,程序太长会增加出错与检索困难。因此程序不能太长,一道工序的内容不能太多。致谢
非常感谢各位指导老师,没有你们交给我们知识,我们是不可能完成这项毕业设计,非常感谢你们这几年对我们的辛勤教导,你们不仅仅是传授给我们了知识,更是教会我们技能,从而让我们在这个社会上更好的立足,让我们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在这里我们全组成员(曹阳,赵志城,雷露,郭川)向你们致敬!!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陈洪涛.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罗学科.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实训.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3]李佳.数控机床及应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4]姜爱国.数控机床技能数实训.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5]汪建安.CAXA自动编程与训练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8 [6] 钟日铭.CAXA实体设计2009基础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第三篇:轴类零件加工程序编制及工艺分析
轴类零件加工程序编制及工艺分析
设计说明书
系、部:机械系
设计人:指导老师:组别: 班级:
前言
数控加工是机械制造中的先进的加工技术是一种高效率,高精度与高柔性特点的自动加工方法,数控加工技术可有效解决复杂、精密、小批多变零件的加工问题,充分适应了现代化生产的需要,制造自动化是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技术是数控技术,数控技术是综合计算机、自动技术、自动检测及精密机械等高新技术的产物,它的出现及所带来的巨大利益,已引起了世界各国技术与工业界的普遍重视,目前,国内数控机床使用越来越普及,如何提高数控加工技术水平已成为当务之急,随着数控加工的日益普及,越来越多的数控机床用户感到,数控加工工艺掌握的水平是制约手工编程与CAD/CAM集成化自动编程质量的关键因素。
数控加工工艺是数控编程与操作的基础,合理的工艺是保证数控加工质量发挥数控机床的前提条件,从数控加工的实用角度出发,以数控加工的实际生产为基础,以掌握数控加工工艺为目标,在介绍数控加工切削基础,数控机床刀具的选用,数控加工的定位与装夹以及数控加工工艺基础等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分析了数控车削的加工工艺。课程设计分工名单:
曹阳 :说明书的汇总与制作(前言、第一章、小结)
赵志城:零件数控仿真、生成NC代码程序及单说明(二、四、五章)郭川 : PPT幻灯片的制作
雷路 :零件工艺分析与加工工艺卡片的制作(第三章)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设计概要…………………………………………….1 第一节 设计题目及目的……………………………………… 1 第二节 选用设计软件………………………………………….1
第二章 实体设计………………………………………….2
第一节 CAD平面图的绘制………………………………….2 第二节 零件实体的构造…………………………………….4 第三章 工艺分析………………………………………….7
第一节 零件工艺分析………………………………………..8 第二节 刀具的选择…………………………………………..9 第三节 刀具卡片……………………………………………..10 第四节 确立工件的定位与夹具方案………………………..10 第五节 确定走刀顺序和路线………………………………..11 第六节 切削用量的选择……………………………………..15 第七节 数控加工工艺文件的填写…………………………..16 第八节 保证加工精度的方法…………………………………17
第四章 数控加工程序……………………………………18 第五章 零件仿真加工……………………………………23
第一节 仿真软件简介……………………………………….23 第二节 仿真加工过程……………………………………… 25 结论……………………………………………………………… 30
参考文献…………………………………………..31
摘要:
本次设计主要是对数控加工工艺进行分析与具体零件图的加工,首先对数控加工技术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然后根据零件图进行数控加工分析。第一,根据本零件材料的加工工序、切削用量以及其他相关因素选用刀具及刀柄和零件的轮廓特点确定需要7把刀具分别为外圆粗车刀、外圆精车刀、外切槽刀、外螺纹刀、内镗孔刀、内切槽刀。第二,针对零件图图形进行编制程序,此零件为轴类零件,外轮廓由直线、圆弧和螺纹组成,零件的里面要镗出一个锥孔,在加工过程中,工件需要调头钻孔再镗孔,第三,早钻孔对刀时要先回参考点,要以孔中心作为对刀点,刀具的位置要以此来找正,使刀位点与换刀点重合。
关键字:
刀具的确定、走刀路线的选择、刀具的对刀点、工件的定位。
第一章 设计概要
第一节 设计题目及目的
设计题目:轴类零件的加工及工艺分析
设计目的:本次毕业综合实训实践项目为轴类零件的加工及工艺 分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知识,在工作中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达到对我们基本技能的训练,例如:计算、绘图、熟悉和运用设计资料(手册、标准、图册和规范等)的能力。加强对在加工机械零件时的零件工艺分析、及其加工精度、刀具机床的选用、刀具补偿,工件的定位与装夹的分析等。同时提高我们编写技术文件、编写数控程序、仿真数控机床操作的独立工作能力。
第二节 选用设计软件
本课题二维图选用:CAD制图软件
实体图选用:CAD 2008 仿真加工用: 南京斯沃仿真软件
第二章 实体设计
第一节 CAD平面图的绘制 3.利用CAD软件作的平面图
第二节 零件实体
一、零件主体的实体化
我们这里使用CAD2008来进行实体,创建草图,绘制如下图的封闭图形
完成上图
之
后,实
体
创
建。
如
下
图
:
完
成如图的曲线,单击,在曲线的一端创建一个平面,在此平面内绘制一个等边三角形,如图:
至此,整个零件的实体完成。
第三章 工艺分析
工艺分析是工艺员的中心工作也是设计者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对工件进行数控加工的前期准备。合理正确的工艺分析也是编制数控加工程序的重要依据。故工艺分析是数控加工不可缺少的。
正确合理的工艺分析需完成如下工作步骤和内容。
零件尺寸的正确标注:由于加工程序是以准确的坐标点来编制的,因此,各图形几何元素间的相互关系一定要明确;各种几何元素的条件要充分,应无引起冲突的多余尺寸或影响工序安排的封闭尺寸等;构成零件轮廓的几何尺寸的条件应充分。
识读零件:零件图纸直接反映零件的结构,而零件的结构决定工艺分析的合理性,所以我们要保证良好的零件结构。
工艺步骤:制定数控加工程序、划分工步、工序,确定对刀点、换刀点,刀具补偿,选择切削刀具、冷却液,编制工艺文件等。
编制加工程序:将工艺分析融入加工程序,并对其程序进行校
验和优化。
第一节 零件工艺分析
零件结构分析
1.如图所示零件便面由柱面,圆锥面,顺圆弧,逆圆弧及外螺纹构成,外螺纹绞复杂其中多个直径尺寸由较高的精度,表面粗糙,零件图尺寸编注完整,符合数控加工尺寸标注要求,轮廓描述清楚完整,零件材料为45钢,毛胚为ф60mm*122mm 零件技术要求分析
小批量生产条件编程,不准用砂布和锉刀修饰平面,这是对平面高精度的要求,未注公差尺寸按GB1804-M,热处理,调质处理,HRC25-35,未注粗糙度部分光洁度按Ra6.3,毛胚尺寸ф60mm*122mm。
加工难点及处理方案
分析图纸可知,此零件对平面度的要求高,左端更有内轮廓加工,为提高零件质量,采用以下加工方案:
1.对图样上给定的几个精度要求较高的尺寸,编程时采用中间值。2.在轮廓曲线上,有圆弧,因此在加工时应进行刀具半径补偿,以保证轮廓曲线的准确性。
本设计图纸中的各平面和外轮廓表面的粗糙度要求可采用粗加工---精加工---超精加工方案。选择以上措施可保证尺寸、形状、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第二节 刀具选择
数控刀具的选择和切削用量的确定是数控加工工艺中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影响数控机床的加工效率,而且直接影响加工质量。刀具的选择是在数控编程的人机交互状态下进行的。应根据机床的加工能力、工件材料的性能、加工工序、切削用量以及其它相关因素正确选用刀具及刀柄。刀具选择总的原则是:安装调整方便、刚性好、耐用度和精度高。在满足加工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择较短的刀柄,以提高刀具加工的刚性。
在经济型数控机床的加工过程中,由于刀具的刃磨、测量和更换多为人工手动进行,占用辅助时间较长,因此,必须合理安排刀具的排列顺序。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①尽量减少刀具数量;②一把刀具装夹后,应完成其所能进行的所有加工步骤;③粗精加工的刀具应分开使用,即使是相同尺寸规格的刀具;④先铣后钻 ;⑤先进行曲面精加工,后进行二维轮廓精加工;⑥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利用数控机床的自动换刀功能,以提高生产效率等。
综上所诉:本零件的加工(1)选用φ5mm中心钻钻削中心孔。用ф20的钻头加工左端的孔(2)粗车及平端面选用90°硬质合金左偏刀,为防止副后刀面与工件轮廓干涉,副偏角不宜太小,选Kr´=35°。(3)为减少刀具数量和换刀次数,精车和车螺纹选用硬质合金60°外螺纹车刀,刀尖圆弧半径应小于轮廓最小圆角半径,取re=0.15~0.2mm。
第三节 刀具卡片
第四节 确定工件的定位与装夹方案
在数控车床上工件定位安装的基本原则与普通机床相同。工件的装夹方法影响工件的加工精度和效率,为了充分发挥数控机床的工作特点,在装夹工件时,应考虑以下几种因素: 1.尽可能采用通用夹具,必须时才设计制造专用夹具; 2.结构设计要满足精度要求; 3.易于定位和装夹; 4.易于切削的清理; 5.抵抗切削力由足够的刚度;
工件的定位与基准应与设计基准保持一致,应防止过定位,对与箱体工件最好选择“一面两销”作为定位基准,定位基准在数控机床上要仔细找正。
由于这个工件是个实心轴,末端要镗一个30的锥孔,因轴的长度
不是很长,所以采用工件的右端面和48的外圆作定位基准,使用普通三爪卡盘夹紧工件,取工件的右端面中心为工件坐标的原点,对刀点在(100.1000)处。
第五节 切削加工顺序的安排:
①先粗后精 先安排粗加工,中间安排半精加工,最后安排精加工和光整加工。
②先主后次 先安排零件的装配基面和工作表面等主要表面的加工,后安排如键槽、紧 固用的光孔和螺纹孔等次要表面的加工。由于次要表面加工工作量小,又常与主要表面有位 置精度要求,所以一般放在主要表面的半精加工之后,精加工之前进行。
③先面后孔 对于箱体、支架、连杆、底座等零件,先加工用作定位的平面和孔的端面,然后再加工孔。这样可使工件定位夹紧稳定可靠,利于保证孔与平面的位置精度,减小刀具的磨损,同时也给孔加工带来方便。
④基面先行 用作精基准的表面,要首先加工出来。所以,第一道工序一般是进行定位面的粗加工和半精加工(有时包括精加工),然后再以精基面定位加工其它表面。例如,轴类零件顶尖孔的加工 综上所诉:此零件的的加工顺序如下: 1.先进行右端部分的加工,右端部分首先 1加工主轮廓走刀路线如下 ○
圆弧段加工
切槽
螺纹加工
2.调头加工,调头之后的加工在分成3部 1首先加工外轮廓,走刀路线如下: ○
2钻孔:钻一个ф20深度为29的孔 ○3加工左端部分的内轮廓,走刀图如下 ○
以上为整个零件的加工路线
第六节 切削用量的选择
切削速度、进给量和切削深度三者称为切削用量。它们是影响工件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车削时,工件加工表面最大直径处的线速度称为切削速度,以v(m/min)表示。其计算公式:
v=πdn/1000(m/min)式中:d——工件待加工表面的直径(mm)n——车床主轴每分钟的转速(r/min)
根据零件的结构特点,外轮廓用采用90度外圆车刀,轮廓粗加工时留1mm的精车余量,粗加工时选主轴转速为s=800r/min,精加工选择1000 r/min,由公式计算得:切削速度v 粗加工:v=150(m/min)精加工:v=188(m/min)
第七节 数控加工工艺文件的填写
1.工艺过程卡片
2.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第八节 保证加工精度的方法
为了保证和提高加工精度,必须根据生产加工误差的主要原因,采取相应的误差预防或误差补偿等有效的工艺途径措施来直接控制原始误差或控制原始误差对零件加工精度的影响。
一、刀具半径的选定
1.刀具的半径R比工件转角处半径大时不能加工。
2.刀具较小时不能用较大的切削量加工(刀具刚性差)。
二、采用合适的切削液
1.切削液主要用来减少切削过程中的摩擦和降低切削温度。合理使用切削液,对提高刀具耐用度和加工表面质量、加工精度起重要的作用。2.非水溶性切削液:切削油、固体润滑剂,非溶性切削液主要起润滑作用。
3.水溶性切削液:水溶液、乳化液,水溶性切削液有良好的冷却作用和清洗作用。
故本设计加工时采用水溶液进行冷却。
第
本零件采用电脑软件编程,由于程序过多,这里只打出一部分,这里只展示左端部分的程序
O1234 T0404 M03 S1200 M08 F1500 G00 X77.917 Z13.100 G00 Z6.549 G00 X71.414 G01 X61.014 F5.000 G01 X59.600 Z5.841 G01 Z-14.200 F10.000 X60.000 G01 X61.414 Z-13.493 F20.000 G01 X71.414 G00 Z6.549 G01 X60.014 F5.000 G01 X58.600 Z5.841
4章 数控加工程序
G01 Z-14.700 F10.000 G01 X60.000 G01 X61.414 Z-13.993 F20.000 G01 X71.414 G00 Z6.549 G01 X59.014 F5.000 G01 X57.600 Z5.841 G01 Z-15.200 F10.000 G01 X60.000 G01 X61.414 Z-14.493 F20.000 G01 X71.414 G00 Z6.549 G01 X58.014 F5.000 G01 X56.600 Z5.841 G01 Z-15.700 F10.000 G01 X60.000 G01 X61.414 Z-14.993 F20.000 G01 X71.414 G00 Z6.549 G01 X57.014 F5.000 G01 X55.600 Z5.841 G01 Z-16.200 F10.000 G01 X60.000 G01 X61.414 Z-15.493 F20.000 G01 X71.414 G00 Z6.549 G01 X56.014 F5.000 G01 X54.600 Z5.841 G01 Z-16.700 F10.000 G01 X60.000 G01 X61.414 Z-15.993 F20.000 G01 X71.414 G00 Z6.549 G01 X55.014 F5.000 G01 X53.600 Z5.841 G01 Z-17.200 F10.000 G01 X60.000 G01 X61.414 Z-16.493 F20.000 G01 X71.414 G00 Z6.549 G01 X54.014 F5.000 G01 X52.600 Z5.841 G01 Z-17.700 F10.000 G01 X60.000
G01 X61.414 Z-16.993 F20.000 G01 X71.414 G00 Z6.507 G01 X1.414 F5.000 G01 X0.000 Z5.800 G01 X51.600 F10.000 G01 Z-18.200 G01 X59.600 G01 Z-36.000 G01 X61.014 Z-35.293 F20.000 G01 X71.014 G00 Z6.007 G01 X1.414 F5.000 G01 X0.000 Z5.300 G01 X50.600 F10.000 G01 Z-18.700 G01 X58.600 G01 Z-36.000 G01 X60.014 Z-35.293 F20.000 G01 X70.014 G00 Z5.507 G01 X1.414 F5.000 G01 X0.000 Z4.800 G01 X49.600 F10.000 G01 Z-19.200 G01 X57.600 G01 Z-36.000 G01 X59.014 Z-35.293 F20.000 G01 X69.014 G00 Z5.007 G01 X1.414 F5.000 G01 X0.000 Z4.300 G01 X48.600 F10.000 G01 Z-19.700 G01 X56.600 G01 Z-36.000 G01 X58.014 Z-35.293 F20.000 G01 X68.014 G00 Z4.507 G01 X1.414 F5.000 G01 X0.000 Z3.800 G01 X47.600 F10.000 G01 Z-20.200 G01 X55.600
G01 Z-36.000 G01 X57.014 Z-35.293 F20.000 G01 X67.014 G00 Z4.007 G01 X1.414 F5.000 G01 X0.000 Z3.300 G01 X46.600 F10.000 G01 Z-20.700 G01 X54.600 G01 Z-36.000 G01 X56.014 Z-35.293 F20.000 G01 X66.014 G00 Z3.507 G01 X1.414 F5.000 G01 X0.000 Z2.800 G01 X45.600 F10.000 G01 Z-21.200 G01 X53.600 G01 Z-36.000 G01 X55.014 Z-35.293 F20.000 G01 X65.014 G00 Z3.007 G01 X1.414 F5.000 G01 X0.000 Z2.300 G01 X44.600 F10.000 G01 Z-21.700 G01 X52.600 G01 Z-36.000 G01 X54.014 Z-35.293 F20.000 G01 X64.014 G00 Z2.507 G01 X1.414 F5.000 G01 X0.000 Z1.800 G01 X43.600 F10.000 G01 Z-22.200 G01 X51.600 G01 Z-36.000 G01 X53.014 Z-35.293 F20.000 G01 X63.014 G00 Z2.007 G01 X1.414 F5.000 G01 X0.000 Z1.300 G01 X42.600 F10.000 G01 Z-22.700
G01 X50.600 G01 Z-36.000 G01 X52.014 Z-35.293 F20.000 G01 X62.014 G00 Z1.507 G01 X1.414 F5.000 G01 X0.000 Z0.800 G01 X41.600 F10.000 G01 Z-23.200 G01 X49.600 G01 Z-36.000 G01 X51.014 Z-35.293 F20.000 G01 X61.014 G00 Z1.007 G01 X1.414 F5.000 G01 X0.000 Z0.300 G01 X40.600 F10.000 G01 Z-23.700 G01 X48.600 G01 Z-36.000 G01 X50.014 Z-35.293 F20.000 G01 X71.414 G00 X77.917 G00 Z13.100 G00 X100 Z100 T0404 M03 S1200 G00 X70.318 Z11.144 G00 Z0.707 G00 X59.414 G01 X-1.414 F5.000 G01 X0.000 Z0.000 G01 X40.000 F10.000 G01 Z-24.000 G01 X48.000 G01 Z-36.000 G01 X49.414 Z-35.293 F20.000 G01 X59.414 G00 X70.318 G00 Z11.144 G00 X100 Z100 T0505 M3S500 G0X20.Z20
G0X0.Z5.G99G1Z-32.F0.1 G0Z5.X100.Z100.G0 T0606 G97 S3600 M03 G0 X21.92 Z2.5 M8 G50 S3600 G96 S330 G99 G1 Z-23.8 F.2 X20.X17.172 Z-22.386 G0 Z2.5 X23.84 G1 Z-23.8 X21.52 X18.692 Z-22.386 G0 Z2.5 X25.76 G1 Z-14.341 X24.6 Z-15.965 Z-23.8 X23.44 X20.612 Z-22.386 G0 Z2.5 X27.68 G1 Z-11.653 X25.36 Z-14.901 X22.532 Z-13.487 G0 Z2.5 X29.6 G1 Z-8.965 X27.28 Z-12.213 X24.452 Z-10.799 G0 X19.5 Z2.X30.G1 Z0.Z-9.X25.Z-16.Z-24.X20.X17.172 Z-22.586 G0Z2.M9 G28 U0.W0.M05 T0606 M30
第五章 零件仿真加工
第一节、仿真软件介绍
1.软件简介
市面上的仿真软件有很多,例如:南京斯沃和上海宇龙、斐克,这里我们选用斯沃,南京斯沃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是结合机床厂家实际加工制造经验与高校教学训练一体所开发的国内第一款自动免费下载更新的数控仿真软件。通过该软件可以使学生达到实物操作训练的目的,又可大大减少昂贵的设备投入。
斯沃数控仿真(数控模拟)软件包括16大类,66个系统,121个控制面板。具有FANUC、SIEMENS(SINUMERIK)、MITSUBISHI、FAGOR、美国哈斯HAAS、PA、广州数控GSK、华中世纪星HNC、北京凯恩帝KND系统、大连大森DASEN、南京华兴WA、江苏仁和RENHE、南京四开、天津三英、成都广泰GREAT、巨森数控JNC编程和加工功能,学生通过在PC机上操作该软件,能在很短时间内掌握各系统数控车、数控铣及加工中心的操作,可手动编程或读入CAM数控程序加工,教师通过网络教学,可随时获得学生当前操作信息。斯沃数控仿真软件也是目前国内唯一自动免费下载更新的数控仿真软件
2.斯沃界面
打开软件,选择GSK980TD
工作界面
第二节 仿真加工过程
(一)第一段加工
1.装入刀具
2.设置毛胚,3.对刀,输入刀补
4.开始加工
第一段加工完成
(二)第二段加工
1.调头加工另一端,因为有内部轮廓的加工,我们这里选择透明模式,便于观察,对刀方式和第一段方法相同
车外轮廓
钻孔 钻一个ф20深度为29的孔
完成内轮廓加工
至此整个零件仿真加工完成
结论
通过这次的毕业设计,我从设计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没有的内容,加深了对数控机床的了解,巩固了书本的知识。结论总结如下:
1.对于某个零件来说,并非全部加工工艺过程都适合在数控机床完成。而往往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适合于数控加工。这就需要对零件图样进行仔细的工艺分析,选择那些最适合、最需要进行数控加工的内容和工序。
2. 在确定走刀路线时,最好画一张工序简图,将已经拟定出的走刀路线画上去,这样可为编程带来不少方便。
3.有些零件虽然能在一次安装中加工出很多待加工面,但考虑到程序太长,会受到某些限制,如:控制系统的限制(主要是内存容量),机床连续工作时间的限制等。此外,程序太长会增加出错与检索困难。因此程序不能太长,一道工序的内容不能太多。致谢
非常感谢各位指导老师,没有你们交给我知识,我是不可能完成这项毕业设计,非常感谢你这几年对我的辛勤教导,你们不仅仅是传授给我了知识,更是教会我技能,从而让我在这个社会上更好的立足,让我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在这里我向你们致敬!!
第四篇:大作业一 轴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分析
大作业一:轴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分析
要求:1.用AutoCAD软件绘制出零件二维图纸;
2.对零件图形进行数学处理并确定编程尺寸设定值;
3.对零件进行数控加工工艺分析; 4.编制数控加工工艺规程文件;
5.以上各项均要求以A4纸打印后上交,字体为宋体小四,1.5倍行距。并附上同组人员名单以及分工明细。
下图所示零件材料为45号钢,批量20件。
大作业一:轴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分析
要求:1.用AutoCAD软件绘制出零件二维图纸;
2.对零件图形进行数学处理并确定编程尺寸设定值;
3.对零件进行数控加工工艺分析; 4.编制数控加工工艺规程文件;
5.以上各项均要求以A4纸打印后上交,字体为宋体小四,1.5倍行距。并附上同组人员名单以及分工明细。
下图所示零件材料为45号钢,批量20件。
大作业一:轴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分析
要求:1.用AutoCAD软件绘制出零件二维图纸;
2.对零件图形进行数学处理并确定编程尺寸设定值;
3.对零件进行数控加工工艺分析; 4.编制数控加工工艺规程文件;
5.以上各项均要求以A4纸打印后上交,字体为宋体小四,1.5倍行距。并附上同组人员名单以及分工明细。
下图所示零件材料为45号钢,批量20件。
大作业一:轴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分析
要求:1.用AutoCAD软件绘制出零件二维图纸;
2.对零件图形进行数学处理并确定编程尺寸设定值;
3.对零件进行数控加工工艺分析; 4.编制数控加工工艺规程文件;
5.以上各项均要求以A4纸打印后上交,字体为宋体小四,1.5倍行距。并附上同组人员名单以及分工明细。
下图所示零件材料为45号钢,批量20件。
大作业一:轴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分析
要求:1.用AutoCAD软件绘制出零件二维图纸;
2.对零件图形进行数学处理并确定编程尺寸设定值;
3.对零件进行数控加工工艺分析; 4.编制数控加工工艺规程文件;
5.以上各项均要求以A4纸打印后上交,字体为宋体小四,1.5倍行距。并附上同组人员名单以及分工明细。
下图所示零件材料为45号钢,批量20件。
大作业一:轴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分析
要求:1.用AutoCAD软件绘制出零件二维图纸;
2.对零件图形进行数学处理并确定编程尺寸设定值;
3.对零件进行数控加工工艺分析; 4.编制数控加工工艺规程文件;
5.以上各项均要求以A4纸打印后上交,字体为宋体小四,1.5倍行距。并附上同组人员名单以及分工明细。
下图所示零件材料为45号钢,批量20件。
大作业一:轴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分析
要求:1.用AutoCAD软件绘制出零件二维图纸;
2.对零件图形进行数学处理并确定编程尺寸设定值;
3.对零件进行数控加工工艺分析; 4.编制数控加工工艺规程文件;
5.以上各项均要求以A4纸打印后上交,字体为宋体小四,1.5倍行距。并附上同组人员名单以及分工明细。
下图所示零件材料为45号钢,批量20件。
大作业一:轴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分析
要求:1.用AutoCAD软件绘制出零件二维图纸;
2.对零件图形进行数学处理并确定编程尺寸设定值;
3.对零件进行数控加工工艺分析; 4.编制数控加工工艺规程文件;
5.以上各项均要求以A4纸打印后上交,字体为宋体小四,1.5倍行距。并附上同组人员名单以及分工明细。
下图所示零件材料为45号钢,批量20件。
大作业一:轴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分析
要求:1.用AutoCAD软件绘制出零件二维图纸;
2.对零件图形进行必要的数学处理并确定编程尺寸设定值;
3.对零件进行数控加工工艺分析; 4.编制数控加工工艺规程文件;
5.以上各项均要求以A4纸打印后上交,字体为宋体小四,1.5倍行距。并附上同组人员名单以及分工明细。
下图所示零件材料为45号钢,批量20件。
大作业一:轴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分析
要求:1.用AutoCAD软件绘制出零件二维图纸;
2.对零件图形进行数学处理并确定编程尺寸设定值;
3.对零件进行数控加工工艺分析; 4.编制数控加工工艺规程文件;
5.以上各项均要求以A4纸打印后上交,字体为宋体小四,1.5倍行距。并附上同组人员名单以及分工明细。
下图所示零件材料为45号钢,批量20件。
第五篇:某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
某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
【摘要】现如今机械加工的水平越来越高,在轴类零件的加工中,数控机床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主要针对某种轴类零件进行加工工艺的分析,着重介绍加工的细节。
1引言
本次所加工的连接轴属于台阶轴类零件,是由圆柱面、轴肩、轴端螺纹孔、键槽等组成。轴肩是用来固定安装在轴上的轴承,键槽用于安装键,以传递转矩;螺纹用于安装吊钩锁紧螺母。
2加工图纸分析
根据工作性能与条件,该传动轴规定了主要轴颈(含有键槽)以及轴肩有较高的尺寸、位置精度和较小的表面粗糙度值。另外对于尾端螺纹孔的技术要求也是成品能否正常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些技术要求必须在加工中给予保证。因此,该传动轴的关键工序是前段含有键槽轴颈和尾端螺纹孔的加工。如图1所示为吊钩连接轴的加工技术要求图。
图1 传动轴零件图
3吊钩传动轴加工流程及分析
根据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流程并集合本次所加工传动轴的实际情况,该传动轴的工艺路线如下:
车两端面,钻中心孔→粗车各外圆→半精车各外圆,倒角→粗磨加工→精磨加工→铣键槽→钻孔→检验。
(1)确定毛坯
吊钩连接轴为一般传动轴,故选45钢可满足其要求。该传动轴属于中、小传动轴,并且各外圆直径尺寸相差不大,故选择Φ100mm的热轧圆钢作毛坯。
(2)确定主要表面的加工方法
传动轴大都是回转表面,主要采用车削与外圆磨削成形。由于该传动轴的大部分要表面的公差等级(IT6)较高,表面粗糙度Ra值较小,故车削后还需磨削。外圆表面的加工方案可为:粗车→半精车→磨削。
(3)确定定位基准
吊钩连接轴并不是所有的面都进行加工,所选取有的Φ100mm毛坯中间一段无需进行加工,则取图中B作为粗基准。对其他需要加工的表面,根据加工余量最小来找正。精基准的选择则选取Φ80mm的装配的轴承面。
合理地选择定位基准,对于保证零件的尺寸和位置精度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由于该零件的几个主要配合表面及轴肩面对基准轴线A-B均有端面圆跳动和径向圆跳动的要求,它又是实心轴,所以应选择两端中心孔为基准,采用双顶尖装夹方法,以保证零件的技术要求。
(4)划分加工阶段
该传动轴加工划分为三个阶段:粗车(粗车外圆、钻中心孔等),半精车(半精车各处外圆、台阶和修研中心孔及次要表面等),粗、精磨(粗、精磨各处外圆)。各阶段划分大致以热处理为界。
(5)热处理工序安排
轴的热处理要根据其材料和使用要求确定。对于传动轴,正火、调质和表面淬火用得较多。该轴要求调质处理,并安排在粗车各外圆之后,半精车各外圆之前。
(6)加工尺寸和切削用量
车削用量的选择,单件、小批量生产时,可根据加工情况由工人确定;一般可由《机械加工工艺手册》或《切削用量手册》中选取。
传动轴磨削余量可取0.5mm,半精车余量可选用1.5mm。加工尺寸可由此而定。
(7)工件的装夹方法
粗加工时,由于切削余量大,工件受的切削力也大,一般采用卡顶法,尾座顶尖采用弹性顶尖,可以使工件在轴向自由伸长。但是,由于顶尖弹性的限制,轴向伸长量也受到限制,因而顶紧力不是很大。在高速、大用量切削时,有使工件脱离顶尖的危险。采用卡顶法可避免这种现象的产生。
精加工时,采用双顶尖法(此时尾座应采用弹性顶尖)有利于提高精度,其关键是提高中心孔精度。
(8)拟定工艺过程
定位精基准面中心孔应在粗加工之前加工,在调质之后和磨削之前各需安排一次修研中心孔的工序。调质之后修研中心孔为消除中心孔的热处理变形和氧化皮,磨削之前修研中心孔是为提高定位精基准面的精度和减小表面粗糙度值。在制定传动轴的加工工艺过程中,除了考虑主要装配表面加工的同时,还需考虑次要表面的加工。在半精加工Φ60mm、Φ65mm及Φ80mm外圆时,应车到图样所规定的尺寸,同时加工出各退刀槽、倒角;Φ60mm面上的键槽应该在半精车工序后和磨削工序前铣削加工出来,这样既可以确保在铣键槽时有精确的定位基准,又可以避免在精磨后铣键槽时磨损已经精加工出来的的外圆表面。
结语
在现实生产中轴类零件的加工,占有很大一部分的比例,只有利用合理的加工工艺才能生产出合格的工件。每一次的加工都不能马虎,每一部分加工都能决定产品的成败。
参考文献:
【1】吴宗泽,罗圣国.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6
【2】 林弈鸿.机床数控技术及其应用.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1,2
【3】朱志宏.数控加工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