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爱写喜剧的物理系主任丁西林
爱写喜剧的物理系主任丁西林
201102010546 邵壮
11级汉语言文学(5)班
在中国文学史上似乎有很多奇怪的现象,其中之一就是许多原本不是走在文学道路上的人都“误入歧途”的走到了文学的这片土地,例如原本学医却名扬文坛的鲁迅,学美术的艾青。他们都在文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光环,甚至成为了文学史上的重要的人物,一直奋斗在文学的乐土上。
丁西林,似乎很奇怪,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老本行,还是坚持自己的科学研究,而戏剧创作却是业余时间的兴趣所致。或许是理科研究的缜密思维,就使他的戏剧具有一种严谨的逻辑性,但是他的戏剧更多的透露出的是喜剧的色彩。他当时的这一业余爱好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可是我想说,不仅仅是当时,现在读到他的作品还是会被他深深感染,品出一种丁氏的喜感。
丁西林,原名丁燮林,字巽甫,江苏泰兴县人。
可以说他生而逢时,一场维新变法运动在他的童年时期拉开了序幕,所以从小就可以受到新思想的熏陶,便是科学。他受到过良好的教育,也曾留学国外,这留学经历也是他以后创作戏剧的铺垫,在留学期间,他接触了许许多多名家的小说和戏剧,例如萧伯纳,高尔斯华绥等人的作品,从而产生了大量的创作热情。
我感觉对他最重要的就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在那个对新文学竭力呼唤的时期,在鲁迅,胡适等人开始在文坛吹起清新的文化风时,他开始了丁氏戏剧的文学创作。丁西林喜剧的皆大欢喜模式,具有轻喜剧的鲜明特征。“对文艺界的朋友说,我是搞科学的;在科学界的朋友看来,好像我又是文艺人”丁西林他自己这样说道。或许这是很幽默的一句自我定义。
从他的处女作《一只马蜂》开始,他的文学灵感便一发不可收拾。先后创作出了《压迫》《北京的空气》这样精彩的作品,也使他的这种丁氏幽默逐渐成型。
喜剧与悲剧都源自于矛盾,不同的是悲剧矛盾通常来自两种社会力量的对抗,而喜剧的矛盾通常来自同一事物内部,喜剧的精神代表着个体生命的世俗欲求,把冲突由外部转移到了内部,不似悲剧精神是代表着历史的必然要求,而且愿望极其的世俗化,如《一只马蜂》《压迫》中人物的愿望都极其世俗。他的前期作品,大多以独幕剧为主,他是一位独幕剧艺术家,他的喜剧特色有四点:一是欺骗的母题,二是二元三人模式,三是出乎意料的结尾,四是幽默优雅的语言。他的艺术上的成熟是当时的大多数人都比不了的,同期的作品粗糙幼稚,他的作品无疑在当时显得凤毛麟角一样的可贵,同时与这种可贵的东西一起存在的是一种超前性,任何一种超前性都是当时社会组不能接受的,因为他们不能理解以后,就像时间的变化,容颜的逝去,家庭的变故一样,都是一种心底的抗拒,或者说恐惧。所以他的作品就遭到了一种隔膜的批判,一种为自己的艺术付出的代价。
“欺骗”是他的戏剧(戏剧)观念、艺术上的一个关键词。研究者注意到他终身都对“含有欺骗、伪装、戏仿内核”的母题、故事、模式感到兴趣。他的处女作《一只马蜂》写的就是一对现代青年男女,一面追求“自然”的人生与爱情,一面却要以不断“说谎(遮盖)”的方式来表达(追求)爱情,而剧中男主人公的母亲吉老太太却不明白这其中的奥秘,处于“(不自觉地)被欺骗(以至捉弄)”的地位。这就产生出一系列的“悬念”、“误会”、“出乎意外”的情节。吉老太太关心的是“男女双方找到对象,完成婚姻大事”本身,而这对男女青年却注重婚姻中的爱情,在追求过程中体验种种曲折有致的美感与乐趣:正是“现实的”与“审美的”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构成了全剧的喜剧冲突。
作为一个独幕剧艺术家,丁西林特别讲究戏剧的结构——“二元三人”模式,即将剧中人物压缩到最大限度,通常由三人构成,但不是三足鼎立,而是二元对衬对峙格局,第三者则起着结构性的作用,或引发矛盾,或提供解决矛盾的某种契机。如被认为是丁西林戏剧主要代表作的《压迫》,“故事”是由房东老太太为了安全,只愿租房给有家眷的客人,女儿却根据“同性相斥”的原则只愿要单身的男客人引起的:男主人公在女儿在家的那天,付了房租,搬来这一日,又碰着老太太在家;于是,房东老太太根据“房子是我的,我定下的一定要有家眷”的“规矩”,非要男客搬走不可,男客则根据“我交了定钱,你应该遵守契约”的“道理”,非租房不可:双方都认自己的死理,不肯妥协,形成僵局。于是第三个人物--女房客登场,作者安排她扮演打开死结的角色。这是一个通达的职业女性,几番周折(其间自然免不了许多喜剧性场面),终于弄清缘由以后,突然灵机一动,想出“说谎”的办法,即由自己假扮男客的家眷,轻而易举地解开了戏剧的“钮扣”。综观全剧,实际上是存在着两种冲突:房东太太与男客考虑问题的不同角度、观念不同引起的冲突之外,也还有男客与房东太太共有的“非此即彼”的绝对思维与女客灵活、变通思维方式的冲突,女客在剧中除结构功能之外,还有了自己的独立价值。
智慧与幽默的戏剧语言和充满机智、幽默感的警句,丁西林以语言自身的喜剧性直接获取效果。如“一个诗人,是人家看不见的东西,他看得见;人家看得见的东西,他看不见;人家想不到的东西,他想得到;人家想得到的东西,他想不到”(《亲爱的丈夫》)。话语大都出于情趣优雅的男女知识者主人公之口。他们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人物;而那些非知识阶层的配角,如巡警、仆人、老妈子等配角,却说的是含义单调的“实话”,如《压迫》里那位巡警是除了“您贵姓?”这样的例行公事的问话之外,就几乎不会说其他的话。而知识者的俏皮话,有时是与剧情游离的,仅仅是为了显示智慧,是一种自我陶醉的思想趣味与语言趣味。
在丁西林的观念中,喜剧艺术归根到底是一种语言的艺术,他也因此为现代戏剧文学语言的创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第二篇:话剧剧本—《酒后》作者:丁西林
酒 后--
(独幕喜剧)
丁西林
这篇独幕短剧是由一个朋友叔华的一篇短篇小说产生出来的。(小说见《现代评论》第五期),我读了那篇小说觉得他的意思新颖,情节很配作一独幕剧。当时同读的两位朋友亦表示赞同并极力怂恿我写一篇短剧。我既受了那篇小说的启示,又得到他们两位的鼓励,遂写成了这本剧本。现在我一面向他们表示我的感谢,一面要向读者说个明白,如果你们对于这篇剧本的意思和情节,有什么赞许,那么你们应该将赞许都送给那篇小说的著者,对于剧本的修辞上,剧中人的性格及表现上,如果有不满意的地方,那——那只好归咎于我的那两位朋友,——因为是他们要我写的!
人物 夫
妻
客人
布景 一个冬天的深夜,一间华美的厅屋。喝醉了酒的一位客人,睡在一张长的沙发上。一个年近三十岁的男子,坐在桌旁削水果。桌上除了水果碟子、茶壶、茶杯之外,还有一个烧水的小洋炉,下边的火正燃着。屋内非常的幽静沉寂,只有水壶里发出细微蚩蚩的声音。
开幕之后,约过了半分钟,一个青年的女子,一手拿了茶叶瓶,一手拿了一条毯子,走进屋来。进来之后,先把毯子在靠近男子的一张椅上放了,带了茶叶瓶,走近桌来。
妻拿来了,替他盖上吧。
夫(吃水果要紧,并且想难她一下)好,替他盖上。你比我盖得好。(说完了看了她一眼)
妻(回看了他一眼,将已经拿在手里的茶壶放下)你以为我不敢吗?这有什么稀奇?做给你看看!(重新取了毯
子,轻轻走去将毯子盖在那客人的身上)
夫水开了。(妻走了回来,用沸水先冲了空壶,把水倾在痰盂里。)
夫芷青啊,起来。——起来喝点茶睡觉去。
妻你看,我教你不要叫醒他,让他睡一会儿。(放下茶叶,冲了茶,灭了火,壶上加了套子)
夫(吃了好几口水果)唉,我说,你不让叫醒他,如果他今晚一夜不醒觉,你要我等他到明天怎么样?妻你吃了那么多东西,你现在会睡得着吗?——就睡了也不好服。
夫不过这太不公平了。你让他舒舒服服的睡在那里,要我辛辛苦苦的坐在这里等他。
妻他唱醉了酒,你没有喝醉酒。——你们几个喝他一个,……
夫(更正她)喝你们两个。
妻喝我们两个?我就只喝了半杯酒。现在还觉得心跳呢。(坐到沙发上)
夫你没有喝酒,你帮了他讲话。
妻不应该,是不是?
夫(吃完了水果,擦了手,也坐在沙发上)应该,应该。不过也让我躺一躺,我想总可以吧?(躺在她的怀里)妻这样很公平,是不是?
夫怎么?
妻他睡在一张椅于的上面,你睡在——一个女人的怀里。
夫这非常的公平。因为他是喝醉了酒,保不住要吐的,要把你的衣服弄脏了,所以不能睡在你的怀里。我——并没有喝醉酒。
妻喔,这股酒昧儿!你靠在那一边去。(将他推开了,把身后的一个腰枕给了他。他领受了她的这番情意,也
从另外的一张椅上,取了一个腰枕递送给她)谢谢你,我没有那个很舒服。
夫(把两个腰枕都领受了下来,从衣袋里摸出桓鲅潭? 准不准抽烟?
妻不准!
夫(叹了一口气)唉,什么都好,就是这一点,有点美中不足。
妻啊,美中不足的地方多得很,屋子不舒服,饭菜不合口,太太不漂亮,……
夫不要这样的得意!
妻谁得意?
夫你得意。
妻怎么我得意?
夫你以为一个人得意了,一定是说大话吗?一个人,心虚的时候,方才说大话,自谦的时候,多半是自负。妻我一点都不自负。我自己知道,什么都没有弄得好。不过你应该帮助我才是啊。
夫(懒怠的)亦民啊,……
妻唉。
夫我时常的想,象我这样的一个人,享受这样的一种幸福,我只有感谢上帝,再也不敢有一个非分的欲望。不
过我有一件事,我死的时候,我要立在我的遗嘱里。
妻什么事?
夫我要教他们替我做一个大箱子,装一箱子的烟,放在我的棺材里。(说完了两个人都笑了起来。他趁了这个
好机会,又倒到她的身上)喔,亲爱的,这是天堂的生活,这是仙宫的生活,然而这是人的生活。一个人既然
生在世上就应该过这样的生活,——最少要有一天,——一点钟——一忽儿?(握了她的手)你说对不对?妻荫棠,我想世界上什么幸福都是假的幸福,只有爱的幸福,是真的幸福。
夫啊,这是你最得意的题目。——喔,对不起,讲讲。(坐直)
妻我想一个人在世界上,要有了爱,方才可以说是生在世上,如果没有爱,只可以说是活在世上。夫生在世上,和活在世上,是怎样的分别法子?
妻一个人,在世上,有了爱,他就觉得他是人类的一个,他就觉得这个世界也是他的,他希望大家都有幸福,他感觉得到大家的痛苦,这样方才能够叫生在世上。一个人,如果没有爱,他就觉得他不过是一个旁观的人,他是他,世界是世界,他要吃饭,因为不吃饭就要饿死,他要穿衣服,因为不穿衣服就要冻死,他要睡觉,因为不睡觉就要累死。他的动作,都不过是从怕死来的,所以只好叫做活在世上。
夫照你这样的定义,中国有四万万人,最少有三万九千九百九十九万,是活在那里,不是生在那里。妻所以我想一个人如果没有爱,不知道爱,那就是世界上最可怜的人。
夫一个人没有爱,也不是最可怜的人,不知道爱,也不是最可怜的人。最可怜的人,是他知道爱,没有得爱,或有得爱,社会不容他爱的人。
妻你是说——(转头向那个客人看了一看)芷青,是不是?
夫是的。
妻(静默了一回)荫棠,为什么没有人爱他?
夫因为他结了婚。
妻喔,结了婚!那算得数吗?他就没有和他的太太同住过。
夫那不管。中国的女人,只要结婚,不管爱不爱的。这本来也是很对的,因为婚姻是一个社会的制度,社会制 度,都是为那一般活在世上的人设的,不是为那少数的生在世上的人设的。
妻这样说,婚姻的制度就应该打破。
夫那可不要提倡。从前的人,以为结了婚就是爱,那已经受不了;现在有不少的人,以为不结婚就是爱,那更 加受不了。
妻这样说,象他这样的人,就让他这样孤单的过一生吗?
夫你要他结婚吗?你如果要他结婚,那容易得很。你只要给他一点毒药,教他把他的太太今天毒死了,明天就 有人和他结婚。如果你觉得毒死人是不人道的事,那么你或是把她赶走,或是说她不能生小孩子,或是说她有精神病。这些方法虽然不同,目的是一样。这是一般活在世上的人定的规矩。
妻荫棠,我实在非常的可怜他。
夫你用不着可怜他。他虽然没有得到爱,但是他不是仅仅的活在那里,他还生在那里。你不要因为看了他的外
表很镇静,很凉淡,以为他失望。他的内部,有—把火在那里烧着。我们虽然看不见那火焰,可是我们时常
看见他喷出来的火星子。
妻(转想)你知道,我初认识他的时候,很有点怕他。
夫现在呢?
妻现在已经熟了,还怕什么?
夫是的,我相信有许多女人,初见了他的时候,一定怕他。其实他对于女人,是再温和没有的。
妻那我老早就看出来了。
夫(好象刚刚想到)唉,我想他和你心目中所理想的一种男子,倒有点相近。
妻我心目中所理想的一种男子是怎么样?
夫一个人,意志很坚决,感情很浓厚,爱情很专一,不轻易的爱一个人,如果爱了一个人,就永久不要改变,设或那个女人实在不值得爱,那也是你自己的过失,只好跳在海里自尽去。
妻你心目中的理想的男子是怎么样?
夫我心目中的理想的男子,完全的和我一样!……
妻嗤!(摸手绢)
夫不然,我会这样的快乐么?
妻看见我的手绢没有?
妻(从另外一张椅上取了手绢,脑中生了一个异想,靠在桌旁,想了一回)荫棠,你不是说过年的时候,送我一 样礼物么?
夫是的,你想要我送你什么东西?
妻我现在不想要你送我东西了。
夫为什么?为什么又不要我送东西?
妻我想向你提出一个要求,不知道你能不能答应我?
夫只要我能做得到的,我都答应你。
妻你做得到,一个很简单的要求。
夫(起立)什么要求?
妻要你答应了我,我方才说给你听。
夫我答应你。
妻真的答应我?
夫真的答应你。
妻芷青睡在那里,你让我去吻他一吻。
夫什么?
妻去吻他一吻。
夫(嬉笑的)那不行!(坐到椅上)
妻为什么不行?
夫那——那是不应该的。
妻为什么不应该?难道一个女人结了婚,就没有表示她意志的自由么?就不能向另外一个男子表示她的钦佩么?
夫表示意志的自由,自然是有的。不过表示钦佩——是那样表示的么?
妻(又坐到椅上)那有什么?难道你还吃醋吗?我想你一定不会吧?
夫喔,不是,我是不十分赞成这个表示钦佩的方法,不是吃醋。中国的男人,就没有一个知道吃醋的。妻中国的女人呢?
夫中国的女人?——和外国的女人一样!
妻女人也不是个个都是一样的。我从来就不知道吃醋,我最讨厌的是一个女人吃醋。
夫不要把吃醋说得这样的要不得,吃醋也有吃醋的味儿。一个女人,如果完全不吃醋,那就和一个男人完全不
喝酒一样,一定干燥无味得很。不过酒唱多了是要吐的,醋吃多了也是要吐的,吃醋吃到要吐的程度,就没
有趣昧了。
妻我相信一个人,真正有了爱情,是不会吃醋的。
夫好了,真正有了爱情的,是不会吃醋的;真正没有爱情的,也是不会吃醋的;所以只有那真正有了一半爱情的,最会吃醋,对不对?
妻喔,你知道我的意思。我是说,两个人彼此有了绝对的信任,方才能够有真正的爱情。有了绝对的信任,就
不会有吃醋的事发生。
夫你对于我,我相信是有绝对的信任的了,现在如果我要和一个女人接吻,你答应不答应?
妻一定答应。
夫真的?
妻真的。——不过你要得到我的允许,当着我的面。
夫哦!当着你的面,我去和谁接吻去!那还有什么意思?
妻我现在向你要求的,也是当着你的面去和一个男人接吻呀。
夫是呀!那也一样的没有意思,所以我不赞成啊。
妻(没有话说)不行,你已经答应了我。
夫(看出她真有那个意思)你真的想去和他接吻吗?如果你真的想去和他接吻,我立刻答应你。
妻你答应我?
夫(诚意的)我答应你。
妻那我就去!(立起)
夫(镇静得很)你去好了。
妻(软了下来)他会知道吗?
夫(取笑)你要不要他知道?
妻(安自己的心)喔,他不会知道。
夫(捣乱)我告诉你一个方法,如果你不要他知道,你轻一点儿,如果你要他知道,你就重一点儿。(立了起来)现在让我走开。
妻(没有想到)你不要走!你为什么要走开?
夫刚才你说,你对我有信任,所以我可以当着你的面和一个女人接吻;我对你,更信任,所以你和一个男人接
吻的时候,我可以走开。(想走)
妻那不行,那我不答应。(将他拉住)
夫这真奇怪!你要我怎么?
妻(将他按在椅上)你不要走。(她走了几步,停了)荫棠,我有点怕。
夫不要怕,鼓起胆子来。(她还是不走)去啊!
妻(真的鼓起胆子,毅然向那张睡了人的沙发走去,走了几步,又回过头来)你和我一块儿来。
夫喔,这样的无用!
(她又走了几步,站在沙发旁边犹豫。)
夫(偷偷的走到门口)我给你绝对的自由唉。(走出)
妻(吓回)荫棠,荫棠,荫棠!(客人惊醒了)
客人 啊!(立刻坐了起来)
夫(走进屋来。见客人坐起,大失所望)这可不要怨我,这是你自己……
(妻给了他一个眼色。)
客人(睡眼朦胧的走近桌子来)什么时候了?
夫什么时候!谁教你不多睡一会儿?
客人 为什么?
夫为什么?因为……
妻荫棠!
夫……因为有一个人……
妻萌棠!不许说!
夫(一字一字的)……正……想……要……
妻(急了,赶紧的走来,掩住他的嘴)不许说!
夫(将她的手扯开)想要和你……(嘴又掩住了)
妻不许说!(紧紧的掩住他的嘴不放)说不说?说不说?(他垂了两手,不再挣扎了)
客人(已经糊糊...涂涂的倒下三杯茶,屋内的举动,一点也没有觉到,端了一杯茶,送到那位嘴还被人掩住的先生的面前)喝茶。
——闭幕
第三篇:安全征文丁爱科
人的生命高于一切,安全是企业最大的效益
“安全重于泰山,它历来都是个人、家庭、集体、社会最基本的生命线,更是维系个人享受生活和集体保持稳定的最重要的保障线。”——题记
安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安全生产是关系到企业兴衰,关系到整个公司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广大职工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头等大事。对于我们制药企业来说,安全就是生命,安全就是效益,唯有安全生产这个环节不出差错,我们的企业才能去争取更好的效益,我们的人身安全才能得到保障。
自从我2013年6月10日到广西金川有色金属有限公司以来,公司处于全面建设时期,安全工作面临着很大的压力,但是我们的安全管理人员迎难而上,征求多方意见多方协调保证了现场施工的安全。强化安全意识的教育从来没有松懈过,时刻做到警钟长鸣。
当单位或部门新分来学员和新工人时,都要进行有关安全政策、法令、规章制度的学习、培训。上岗工作时,安监部门、各级领导又是人人讲安全,天天进行安全戴帽说安全。可是,每次事故的发生都事出有因,究其原因何在?答案无外乎这两个方面:
一是安全意识淡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任何事故隐患的根源都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如果任其发展就会造成巨大的,不可挽回的损失。但是总有些人不能真正明白其中的道理,好象自己的工作不是自己的事情,而是为了别人的利益,于是放任自由,导致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还有的职工认为企业的安全是安监部门的事情,与自己的关系不大,所以对安全工作表现的漠不关心。更有的职工认为事故的发生是种玄妙莫测的东西,凭的是自己的运气好与坏,片面夸大什么所谓的规律性,以至在安全工作的管理和执行中无所适从,听天由命。二是没有管好自己。由于参加工作时间长了,工作环境熟悉了,讲安全听腻了,思想上逐渐产生了麻痹,尽管安全规章天天讲,也当成了耳旁风,心里有一搭无一搭。事故发生后,震动一阵子,过后又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化。这种“管不住自己”的毛病,无疑是酿成事故的病症所在。要搞好安全,真正做到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除了严格按照各项安全操作规程规定作业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自己管住自己”。各车间、队里有车间主任、队长、班长、青年安全监督岗员和群安岗员,但都不能时时处处跟着我们、看着我们。我们若工作走神,思想溜号,有意违章,违章操作,事故往往就在这种情况下找上门来。有位在煤矿工作多年,从未发生过任何事故的老工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的安全经验就是自己管自己”,这句话言简意赅,值得品味再三。在工作时如果三心二意,就有可能发生事故。“安全”是一个永久的话题。当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时,安全则变得更为重要,和平安宁的生活需要安全、经济的腾飞需要安全、时代的发展更需安全。我们要团结起来,保护我们的安全。
做为一名合格的工人要做到:“为了自己,为了工友,为了家庭,为了企业,上标准岗,干标准活,做安全人。”
单位:广西金川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冶炼分厂
姓名:丁爱科
时间:2013年 7月1日
第四篇:认识人民币 丁爱平
《认识人民币》课堂实录
教学内容:国标苏教版一年级(下册)P68~70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知道1元=10角,1角=10分;了解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
2.在取币、付币活动中加强体验,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探究的积极性、合作的主动性。
3.注意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养成爱护人民币、节俭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小面值人民币,知道进率。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课堂储蓄罐,是什么?(简笔画:猪)丁老师会吧同学们上课时的好习惯用五角星来表示,咱们呀把好习惯一个一个的纯金这个课堂储蓄罐,咱们小朋友一定想存进更多的好习惯,是不是呀?先来猜个谜语:上边脑、下边脑、中间两粒黑葡萄。是什么?(眼睛)薄薄一张纸,作用可真大。买书、买笔都要用到它。(钱)
一、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
(讲故事:(课件)在一片美丽的小树林里,小动物们正在开会呢。瞧,大象爷爷来了,(课件声:小动物们,你们工作非常出色,大家辛苦了,今天要奖励大家,你们说说发什么奖励呀?“桃子”“萝卜”“鱼”“骨头”。小动物为发什么东西而争论,兔要萝卜,猫要鱼,狗要骨头„„大象爷爷为难了。)
师:发什么好呢?(钱!)哪些地方要用钱?我们平常用的钱又叫什么?(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人民币
二、新授
(一)人民币的作用
师:下面我们来瞧一瞧小明是如何使用人民币的。(课件出示主题图)
(一)认识人民币 1.相互介绍
小朋友们都认识人民币吧,向同桌介绍介绍你认识的人民币
谁来做光荣的小老师介绍给大家听?课件
2.重点认识1元纸币,请小老师介绍自己的辨认方法,结合国徽进行思想教育 一是大写的汉字一,圆是人民币的单位,我们一般写成这个元(板书:元)国徽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所以小朋友们要爱惜人民币,那我们怎么做才是爱抚人民币呀?
举起桌上的一元,它是用纸做的,我们叫他纸币,有的小朋友举的是这种,是~硬币,这个小朋友举的是新版的一元。3.区分1元与1角的纸币
课件出示一角,试错:老师这还有一个一元。不是明明有数字一吗?哦,一后面有一个角,角也是人民币的单位(板书:角)
教师小结:一元和一角尽管都有一个一,可是单位不同差得可就远了。4.出示其余的人民币让学生辨认
课件出示我国发行的人民币的品种,使学生对我国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教师:哪位同学能说说这些人民币的面值各是多少? 小朋友你们看:最后三枚硬币它们都是几分的,(板书:分)
(1)、学生一边认,教师一边进行思想教育:介绍有的人民币上有少数人民和毛主席的头像,每个民族都应相亲相爱,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将来长大了建设祖国做出贡献。(3)、教师: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么多种面值的人民币?(如:颜色、大小、图案、数字等)
(4)、教师:同学们看,桌面上这么多零零散散的人民币,多不整齐。老师现在就请同学们把这些人民币按规律进行分类。你们想怎么分就怎么分。课件出示
四人一组交流、汇报:
①、按单位分:元、角、分
②、按质地分:纸币、硬币
③、按新版、旧版分。
④、按数大小分。请各小组派二位同学上台展示。
(5)、请同学们看教科书第47页,观察、比较生活中和书上的人民币有什么不一样?(投影显示)老师说明:像这样,在人民币的下角有一道红色斜线,这样叫样币,是不可以用来买东西的。
(二)教学进率
1、教学例2。
(1)、课件出示例2,请两位同学上台展示换钱过程。
咱们的故事还在继续呢,想不想听呀
1.故事继续(小猪和小狗每人都得到了一个红包,小猪很得意,它有好多张。小狗哭了,只有一张)
小朋友帮助数一数,揭示1元=10角,安慰小狗。
课件:小狗里面是一张一元,小猪红包里出示一张一角,问:猜一猜小猪红包里一共有几张一角?一起数一数:一角、三角、五角······一共10角,板书:1元=10角
2.小马也得到了一元。(出示信封)里面的纸币是相同的,抽一张认认。(是5角)一共几张呢?为什么?师全部抽出确认。
小猴子也得到了一元钱,(出示信封)里面的纸币是相同的,一共5张。都是几角呢?为什么?确认。(是2角)一共几张呢?
小练习:1元 =()角 2元 =()角
10角=()元
40角=()元 存进两颗五角星
3.一角钱在小朋友眼里很少,但丁老师小时候要攒这一角钱,还真难呢!出示三幅图片。实际中没有(卖废品、卖青菜、干农活)算一算一共攒了几分钱?揭示1角=10分。
三、巩固练习
小动物们有了钱,是怎么做的呢?
1.小狗存钱,第一次存了两张,一共几角?
(书本第70页第2题)第二次存了三张,一共几元几角? 2.小猪逛超市
①棒棒糖(5角)的,不同付法。同桌在桌上摆,看谁的方法多。②文具小柜台(一元钱可以买哪几件物品)③学做小买卖
四、总结延伸
1.故事结局:小猪大吃大喝,把钱花光在哭呢!小兔把钱存进储蓄罐舍不得用,每天都要数一数。小猴攒了一笔钱,开了一家玩具店,生意红火,还捐钱办动物小学堂。你最喜欢哪个小动物?
第五篇:读书心得体会丁爱琴
读书心得体会
丁爱琴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夕阳之辉。一个人的一生中之所以能不断提高,与其始终如一的学习是分不开的,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无涯。知识是没有穷尽的,坚持学习让人始终处于不败之地。反之,没有知识的不断补充和积累,人便会落后于时代。歌德说过,谁落后于时代,就将承受那个时代所有的痛苦。特别是在现今知识爆炸的年代里,不能接触新的知识便会被时代所淘汰。对于我们教师学习新的知识来面对新的挑战,更是不可忽视的。它能提供我们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正如高尔基所说,没有任何力量比知识更强大,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是不可战胜的。但是由于工作的限制,我们不能向学生那样坐在课堂里学习,因而读书就成了我们最有利的知识武器,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业余时间,也不受空间的限制,通过书本学到新的东西,扩展新的思路。读书是一种学习的进程。一本书有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叙述一段人生,一段人生折射一个世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正是这个道理。读诗令人高雅,读史令人明智。读每本书都会有不同的收获。悬梁刺股、萤窗映雪,自古以来,勤奋读书,提升自我是每个人的终生寻求。读一本文学经典,诗情画意随即显现眼前:北朝民歌《敕勒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绘了北方大草原的辽阔,牧草丰盛,牛羊成群的迷人风光;贺知章的《咏柳》不知细叶谁裁出,仲春东风似剪刀通过赞美柳树,进而赞美春天,歌颂春的无穷创造力;孟浩然的《春晓》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则表现了大自然的盎然春意和勃勃生机;王维的《鹿柴》返景进深林,复照青苔上描绘了鹿柴四周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清幽风景诗词们都能让人陶冶情操,益人心智。读一本史书,一幕幕动人心弦的场面记忆犹心:秦王扫六合、陈胜,吴广起义、楚汉之争、汉武帝的大一统它解开了紧锁历史的密码,打开尘封的史册,见证过往的昌盛和繁华,发人深醒。唐玄宗说过:读史书令人知兴替。在科技迅速发展,社会飞速进步的今天,我们更应当多读书,读史书,从这些书中学习史实,明白事理,并随着老夫子一起吾日三省吾生。读一本古典小说,艺术性和思想性结合的情形在脑海中出现狂澜: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描述了东汗末年和三国时期扑朔迷离的政治与军事斗争;施耐庵的《水浒传》歌颂了农民的斗争精神;吴成恩的《西游记》赞美了人民鄙弃封建统治、勇于反抗的精神;曹雪芹的《红楼梦》揭露了封建社会必定崩溃的历史趋势,耐人寻味。书是灯,读书照亮了前面的路;书是桥,读书接通了彼此的岸;书是帆,读书推动了人生的船。读书是一门人生的艺术,由于读书,人生才更出色!读书是一种享受生活的艺术。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心,便怅然忘食。当你枯燥烦闷,读书能使你心情愉悦;当你迷茫惆怅时,读书能平静你的心,让你看清前路;当你心情愉快时,读书能让你发现身边更多美好的事物,让你更加享受生活。读书,让我学到很多的道理知识、为人处事、个人修为、历史政治、科学异景等等。
好读书时我们还要会读书,对于书,只有善读,才能象蚕一样,吃进往的是桑叶,吐出来的是丝。朱熹说过:读书之法,在按部就班,熟读而精思。
所谓按部就班,就是学习、工作等依照一定的步骤诼渐深进或进步。也就是说我们其实不要求书有几千乃至几万,根本的目的在于对自己的书要层层深进,点点把握,关键还在于掌控自己的读书速度。至于熟读,顾名思义,就是要把自己看过的书再看,再看,看的滚瓜烂熟,能活学活用。而精思则是按部就班,熟读的必定结果,也必定是读书的要决。有了细致、精练的思考才能更高一层的理解书所要讲的道理。因而可知,读书不在于多而在于是否读的精。书籍能安慰我们的心灵,使我们摆脱悲哀和痛苦的羁绊;书籍可以使枯燥乏味的岁月化为令人愉快的时光。书必将各种信念注入我们的脑海,使我们充满崇高的欢乐和思想,从而使我们入神忘情,灵魂升华。所以我们要倡导并支持读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做一个称职的教师,以带动教育事业的蓬勃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