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板型论文如何写
如何写文献综述型论文
综述是信息、研究中常见的而又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它的名称除“综述”外,还有“评述”、“动态”、“进展”和“概要”等。综述的写作是信息研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科研课题实践的第一步。要求高年级学生写综述,作为搜集信息开展课题调研的锻炼;要求研究生写综述,作为开题前的科研基础工作;由高层次的科研人员写综述,则作为承前启后,研究现状,开拓未来的先导。(一)综述的文献特征
文献综述是学术论文的一种形式。从文献学角度划分,科技论文有两种,即原始论文和整理性论文,凡是由研究工作实践中积累从直接经验总结而撰写的论文,称为原始论文,或叫科研论文;凡是论文中只包含自己的部分经验和资料,但绝大部分取自他人的研究经验与资料而写成的论文,称为整理性论文,或叫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作者对某一学科领域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公开发表的文献,进行广泛收集和阅读后,就其中的主要观点和结论加以汇总、摘录或摘译,有目的地对大量分散的文献资料分别整理、分类、归纳、综合,撰写出的能阐述该学科专业研究现状和发展动向的一种专题情报研究论文。所以说综述是建立在一次文献和二次文献的基础上,生产出来的一种文献,即三次文献。通过比较会发现,综述论文不同于原始论文,因为综述论文不是对某一科研课题研究过程及其结论与讨论的报道,更不是对论文内容的摘要和索引,不能简单地对文献进行罗列。综述是对许多互有关联的文献进行分析、对比和评论所作的高层次的文献资料 的综合论述。(二)综述的类型 1.动态性综述
一般就一个专题,按年代和学科发展的历史阶段,由远及近地综合分析,反映这一专题的研究进展。它在内容安排上按时间顺序着重介绍历史性成就。主要特点是学科发展阶段划分准确,每一个阶段要有代表性文献,旁支侧翼的文献则从略。2.成就性综述
重点介绍某一研究领域的新成就、新技术、新发展。而不涉及其历史和现状。这类综述颇有实用价值,对当前工作有直接的指导意义。3.简介性综述
作者对多方面的事实、现象进行概括,对某一类新颖的尚不成熟的研究项目或一种疾病的文献资料进行简要地综合论述。4.争鸣性综述
系统地总结出几种学术观点,由作者加以分类归纳和总结。按不同的观点安排材料,分别进行叙述。这类综述的关键在于争鸣,而时间顺序和具体成果不是要点。但学术争鸣性综述对原文的引用要严格,“综”与“述”都要用原文的事实和观点,不用作者的观点和分析。5.评论性综述(三)综述的作用
综述是对众多的专题文献进行搜集、分析、归纳和综合,并以高 度浓缩的文章形式,向人们提供较为全面系统的情报信息。其作用大致有以下4个方面。1.提供综合信息
综述是在大量的原始文献基础上凝聚成的情报性文献,提供综合信息,指导科学研究。阅读它,读者可以花较少的时问获取最新的综合信息,了解学科(专业、课题)新进展、存在问题、努力方向,在把握学科动态的基础上及时指导自己的工作,为确定自己的科研课题提供参照系统。2.报道专题文献
综述文章一般都列有相关的参考文献目录,报道专题文献,便于回溯检索。尤其在缺乏专门检索工具的情况下,经常可将综述作为检索工具来使用,从而省时省力地获取所需原始文献的线索。3.反映现状趋势
不少综述文章是由有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所撰写,提供决策依据。文中既有关于成就、数据、纵横对比的客观叙述,也有专家自己的评论、预测、建议等,这就使得综述成为科研管理部门了解科学发展脉络的重要窗口,能为其决策提供借鉴与参考。4.培养文献信息研究能力
撰写综述需要查阅大量原始文献,并对其进行整理和研究。这一方面是科研人员获取一手情报信息,把握自己所从事的专业研究状况的重要手段。因而,撰写综述文章通常是选报课题、撰写学位论文的前期准备工作。而另一方面,在撰写综述的过程,科研人员的文献检 索能力、快速阅读能力、分析整理能力、综合归纳能力和写作能力等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四)综述的写作方法 1. 选题
撰写文献综述前,先要确定选题,进而广泛收集阅读与选题相关的文献。文献综述选题可以介绍某一专业领域近些年来研究进展;反映某一分支学科当前的研究进展;介绍某一研究专题的最新研究成果等等。选题要从实际需要出发,必须具有明确的目的性。选题应注意两点,一是不要贪大求全。要充分注意到各方面的客观条件,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选择自己所从事的专业及研究课题,或者与自己学科专业及研究课题之问有密切关系的问题;二是要考虑实际需要。主要选择当今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和临床医疗中经常遇到,而目前尚未解决又迫切需要予以解决的一些问题。2.检索和阅读资料
文献资料的广泛搜集是写好综述的基础,这一方面除了靠平时积累外,还要靠有目的地搜集。可以先搜集资料,再确定文题;也可以先确定文题,再按照文题要求搜集资料。当然,往往两者是结合的,即在平时资料积累的基础上选题,再根据题目补充搜集素材。阅读文献是综述写作的“前奏”。阅读文献时,应选读一些近期发表的综述、述评,因为这样可以了解有关专题的概况,而省去查找和阅读大量原始文献的时间。而对查获的文献,应先进行普遍浏览,以求对文献的初步了解,并选定重点参考资料。然后通读选出的文献。通读时,要 全面掌握每篇文献的内容及重点,做出摘录或笔记,完成选材。此外,阅读一篇文献时,应先读摘要和结论,经此来初步了解文献的主要内容,权衡其学术价值,确定其对撰写综述有无用处及实用性大小。可将查到的文献分成“价值不大”“有价值”和“很大价值”三类。对有“很大价值”的文献要精读,仔细推敲和深入分析研究,并做好摘要,记下文献著者、题目、刊名、年、卷、期、页、和重要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结果、数据、指标、核心观点等)。
特别要注意外文文献的检索和阅读。3.写作构思与拟定提纲
构思是在确定写作主题后,根据所搜集的文献资料及对其整理和分析的结果,确定如何围绕该主题进行介绍和论证的思维过程。提纲是构思的具体化,包括各级标题、每一段落所要表明的论点及论据等。提纲是文章的骨架,应力争详尽,层次分明,有纲有目,逻辑性强。拟定了写作提纲,可以说文章已写成一大半。这一过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①将摘录的全部文献浏览一遍,根据反映的内容主题,确定文章的主要段落和段落标题(一级标题);②将文献摘录中与一级标题内容相关的评论放置在一起;③按照一级标题的内容安排,确定是否分出二级、三级标题;④对以上的编排反复推敲,重点考虑编排顺序是否合理、标题与内容是否一致、各段落问是否呼应、论证是否符合逻辑和学科原理等。4.综述的格式
根据需要,综述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广度和深度阐述一个问题,因而其形式与结构是多种多样的。一篇综述一般包括这样几个部分:题目、作者和第一作者所在的工作单位、摘要、关键词、前言、正文部分、结语、参考文献。下面着重介绍题目、前言、正文部分、结语和参考文献5个部分。
(1)题目,题目应对综述内容起到概括和揭示的作用,要确切、简明、一目了然,且文题相符,切不可小题大做或文不对题。字数一般控制在20字之内。
(2)前言,又称概述,是正文的引言,能起到破题作用,简明扼要地介绍该综述的学术意义、内容主题和撰写目的,与文章题目相呼应,读者能对全文有一个基本了解。前言既要开宗明义,又需短小精炼,字数一般控制在300~500字之内。
(3)正文,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以论证过程为主线,一般程式是:提出问题,展开讨论,罗列证据,分析论点,得出结论,其问大多还进行历史回顾和现状介绍等。正文大多采用大标题下分列小标题方式展开,每段开头以论点引路,以论点带论据方式进行叙述,引用资料以使用公开出版的文献为原则,并尽可能引用近年出版的文献,引文应如实反映原文的观点及数据。正文的字数视内容而定,与一般论著一样,应控制在3 000~5 000字以内。
(4)结论,即综述最后结论的提出。著者在此对全文进行一个简要的概括和总结,指出本综述所涉及的专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动向,或提出自己的意见或评价。字数一般在300~500字之内。(5)参考文献文章末尾附有较多参考文献,是综述的特点之一。开列 引用文献的意义有三:首先,为知识产权保护的需要,应标明引文出处表示尊重被征引者的劳动成果;其次,能说明综述是言之有据的,反映综述的可信程度;第三,为读者提供据此查检文献信息的线索,因此引用文献均要求按正文中引用顺序编码,并注明了著者姓名及文献出处。目前,国内期刊对参考文献数量有限定,一般不能超过30篇,这些文献应是作者亲自阅读过的主要参考文献。引用的外文文献直接用外文,不必译成中文。5.综述正文两种常见写作方法:(1)搭架填空法
所谓“搭架”,就是先提出论文综述所涉及的各种问题,先将这些问题按学科理论的逻辑关系排列,就像造房子一样按总体设计将房子各部分搭起来。然后,将与各“房架”有关的问题归并在一个标题下,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写成小“综述”。其次,把这些小综述连接起来。这一写法的关键是各小“综述”(即小标题)的确定和连接,它关系到一篇综述的质量优劣,而抓住综述的专题的主线和内容主题间的逻辑联系则是关键的关键。(2)火车接龙法
这是一种按学科进展的时问顺序进行论述的综述写法,如“中国药物经济学发展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故形象化地称之为“火车接龙法”。著者必须对该主题的科学进展非常清楚,可先按历史阶段分别写成小“综述”,每个小“综述”内也可按搭架填空法写,最后将各小“综述”联结起来。这种写法在选择和引用资料时,要注意反映 所综述的专题的理论发展进程和阶段性的成果。在实际写作过程中,往往是以某一种方法为主,同时穿插运用另一种方法,这取决于写综述的内容和所掌握的文献资料。6.写作文献综述的注意事项
(1)两种观点不能混淆不要把不成熟的(未被证实的或推测性的)观点和成熟的观点相混淆也不要把原始文献的观点与综述作者自己的观点相混淆。
(2)切忌文献堆砌切忌文献堆砌使读者阅后不得要领,应该吃透原著内容,经过充分消化吸取精华,达到融会贯通,再用准确语言清晰表达出来。
(3)要认真核对引用的文献要认真核对引用的文献务必保证引用的数据、观点、人名、术语等的准确无误。
(4)严禁剽窃不允许剽窃行为,不能将国内或国外期刊上一篇或两篇综述改头换面变成自己的综述文章再行发表。
《中国冶金》投稿须知
(一)论文结构:
⑴中文标题(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⑵中文作者姓名⑶中文作者单位、所在省市和邮政编码(单位至二级,如××研究院××室或××大学××系);⑷中文摘要(一般不超过400字);⑸中文关键词(3~5个);⑹英文题名(实词的首字母大写,其余小写);⑺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中国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应姓在前名在后,中间空一格。姓氏的全部字母均大写,复姓应连写;名字的首字母大写,双名中间加连字符。姓与名均不能缩写);⑻作者单位、所在省市、邮政编码及国名的英文译名;⑼英文摘要(一般不超过250个实词);⑽英文关键词(3~5个,全部小写);⑾正文;⑿参考文献;⒀在论文首页左下方分两行注明:①此论文属于哪个基金项目及项目编号;②该论文第一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学历和职称)③E-mail地址。
(二)英文字母应区分大、小写和正、斜体。上、下角标的字母、数码等应位置明显、正确。插图和表格应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统一编号。金相照片要注明放大倍数,有固定方向者请在背面注明。表格应尽量采用三线表。图题和表题需给出中英文两种文字,但图中的注释性文字只用中文。图号和表号用阿拉伯数字分别排序。图表中的横纵坐标、栏目名称、单位符号、数据等应清楚、齐全。论文中所用量名称、单位和符号应符合国家标准。
(三)正文后的参考文献请按以下格式书写:
⑴ 期刊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⑵
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版本.其他责任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⑴
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 析出文献的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的起止页码.⑵
专利 [序号] 专利申请人.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⑶
标准 [序号]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备注:上述格式中的[J]、[C]、[P]、[S]是“文献类型标识”,它们分别代表期刊、论文集、专利
和标准。除此之外,还有[M] —专著、[N]—报纸、[D]—学位论文、[R]—报告
(四)您的论文若属于某个基金资助项目,请您务必来信说明,本刊将予以优先发表。
(五)不管录用与否,本编辑部将在收到稿件4个月内将稿件的处理结果通知作者。未被录用的稿件一般不退稿(有特殊要求者请来稿时声明)。
(六)本刊与多个光盘制作机构有合作关系,凡未来信声明不同意将其论文收入光盘者均视为自投稿之日起将制作光盘的权利授予本刊编辑部,由此产生的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付给。
中文版正文各部分的排列顺序及字体、字号
⑴ 中文题名 3号黑体居中,通栏
⑵ 中文作者姓名 小4号楷体居中,通栏,人名之间加逗号后空2格,两字姓名间空1格。不同单位的作者用右上角带半括弧的数字加以区别。
⑶ 中文作者单位、所在城市和邮政编码
小5号宋体居中,通栏,不同的作者单位平排用数字加以区别。
⑷ 中文摘要 通栏;“摘要”两字用小5号黑体,两字之间空1格,两字后加冒号;摘要的内容用小5号宋体
⑸ 中文关键词 通栏;“关键词”三字用小5号黑体,三字与内容之间加冒号;关键词的内容用小5号宋体,各关键词之间用逗号隔开
⑹ 中图分类号 通栏;“中图分类号”五字用小5号黑体,五字与内容之间加冒号;内容用小5号宋体,各分类号之间用逗号隔开,分类至小数点后1位
⑺ 文献标识码 通栏;“文献标识码”五字用小5号黑体,五字与内容之间加冒号;内容用小5号宋体。
⑻ 文章编号 通栏;“文章编号”四字用小5号黑体,四字与内容之间加冒号;内容用小5号宋体。
⑼ 英文题名 3号黑体居中,通栏
⑽ 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 小4号正体居中,通栏,中国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应姓在前,名在后,中间空一格。姓氏的全部字母均大写,复姓应连写;名字的首字母大写,双名中间加连字符。姓与名均不能缩写。人名之间加逗号后空4个字符,姓与名之间空1个字符
⑾ 作者单位、所在城市和邮政编码的英文 小5号白体居中,通栏
⑿ 英文摘要 小5号通栏。“Abstract”用黑体,后面加冒号;摘要的内容用小5号白体
⒀ 英文关键词 小5号通栏;“Key words”用黑体,两个单词之间空一个字符,与内容之间加冒号;关键词的内容用小5号白体,全部小写,各关键词之间用逗号隔开 ⒁ 正文 5号宋体双栏{各级标题除外:一级标题4号楷体(上下各空一行);二级标题5号黑体(上下不空行);三级以下标题5号宋体(上下不空行)} ⒂ 致谢 5号宋体双栏,与正文之间空一行,不加“致谢”两字
⒃ 参考文献表
双栏,“参考文献”四字用小5号黑体左对齐排,加冒号。参考文献的序号亦左对齐排,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著录项目用6号宋体。每一参考文献条目均以“.”结束。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示例
⑴期刊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例1 [2] 小林進原,増本健,玲木秀一郎,ほか.圧延力の計算机模拟[J].鉄と鋼,1991,6(4):34-36.例2 [4] Hewitt J A, Kennedy W J ,Bernier C L ,et al.Effect of Carbon on Oxidation of Ultrafine Particles[J].Acta Metall Mater ,1987, 23(2):18-21.⑵专著、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版本(第1版无此项).其它责
任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例3 [6] Fletcher P R ,Slater J C ,Fu C L ,et al.Use of Medical Literature[M].2nd ed.London:Butterworths,1977.例4 [9] 霍斯尼R K.管理信息系统[M].李清桂,高乐光,张先达,等译.南京:南
京大学出版社,1993.⑶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析出文献的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原文献
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例5 [3] 王敬宜,郑珍,刘一殖,等.关于计算机学科中几个量用法的建议[A].中国高
等学校计算机应用研究会.科技编辑学论文集[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25-129.例6 [5] MA Ting-xi , LU Xue-shu.Computer Aided Analysis of the Penetration of Mounted Tillage Implement[A].Zhang Wei ,Guo Peiyu ,Zhang Senwen eds.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and Rural Development [C].Beijing : International Academic Publishers,1992.157-163.⑷专利
[序号] 专利申请人.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例7 [10] 山中功治,相澤勝敏.アモルファス鉄心変圧器[P].日本专利:231667,1989-07-26.⑸标准
[序号]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例8 [3] 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特例(仅限于《钢铁》):
按照上述格式书写的引自中文期刊的参考文献,后面用英文逐项译出,并加上括号。
例9 [6] 刘洪敏.CVC轧机冷轧宽带板形控制特性的模拟[J].钢铁,1996,31(10):30-34.(LIU Hong-min.Simulation on Characteristics of Profile Control in Cold Wide Strip Rolling on CVC Mill[J].Iron and Steel, 1996,31(10):30-34).
第二篇:1.4论文正文摸板
目 录
摘要„„„„„„„„„„„„„„„„„„„„„„„„„„„„„„„„„„„1 关键词„„„„„„„„„„„„„„„„„„„„„„„„„„„„„„„„„„1 引言„„„„„„„„„„„„„„„„„„„„„„„„„„„„„„„„„„„1 1商业银行汽车抵押贷款业务发展现状„„„„„„„„„„„„„„„„„„„„1 2 汽车抵押贷款业务开展困难的原因„„„„„„„„„„„„„„„„„„„„„2 2.1抵押物风险 „„„„„„„„„„„„„„„„„„„„„„„„„„„„„„„„„„„2 2.2评估风险„„„„„„„„„„„„„„„„„„„„„„„„„„„„„„„„„„„„„2 2.3银行操作风险„„„„„„„„„„„„„„„„„„„„„„„„„„„„„„„„„„„2 2.4借款人信用风险„„„„„„„„„„„„„„„„„„„„„„„„„„„„„„„„„„3 2.5利率风险„„„„„„„„„„„„„„„„„„„„„„„„„„„„„„„„„„„„„3 3汽车抵押贷款业务开展困难的启示„„„„„„„„„„„„„„„„„„„„„3 3.1建立健全银行监管制度,降低操作风险„„„„„„„„„„„„„„„„„„„„„„„„3 3.1.1强化银行内部责任约束„„„„„„„„„„„„„„„„„„„„„„„„„„„„„„3 3.1.2业务配套经营以分散系统风险„„„„„„„„„„„„„„„„„„„„„„„„„„„3 3.1.3加强抵押贷款业务的创新„„„„„„„„„„„„„„„„„„„„„„„„„„„„„3 3.1.4加强银行放贷的具体操作和流程的管理„„„„„„„„„„„„„„„4 3.1.5建立专门的风险评估与预警系统„„„„„„„„„„„„„„„„„„„„„„„„„„4 3.2建立社会诚信机制„„„„„„„„„„„„„„„„„„„„„„„„„„„„„„„„„4 3.2.1建立全国统一的动产抵押登记系统„„„„„„„„„„„„„„„„„„„„„„„„„4 3.2.2完善个人征信系统„„„„„„„„„„„„„„„„„„„„„„„„„„„„„„„„4 3.3规范评估体系„„„„„„„„„„„„„„„„„„„„„„„„„„„„„„„„„„„5 3.3.1强化对评估行业的统一管理„„„„„„„„„„„„„„„„„„„„„„„„„„„„5 3.3.2保证评估结果的真实性„„„„„„„„„„„„„„„„„„„„„„„„„„„„„„5 3.3.3提高评估人员素质和评估技术„„„„„„„„„„„„„„„„„„„„„„„„„„„5 3.4健全法律制度,规范贷款业务运行„„„„„„„„„„„„„„„„„„„„„„„„„„5 3.4.1建立政府担保制度„„„„„„„„„„„„„„„„„„„„„„„„„„„„„„„„5 3.4.2金融监管部门加大对抵押评估业务的管理力度„„„„„„„„„„„„„„„„„„„„5 3.4.3健全法律保障体系„„„„„„„„„„„„„„„„„„„„„„„„„„„„„„„„5 4 结语„„„„„„„„„„„„„„„„„„„„„„„„„„„„„„„„„„6 参考文献„„„„„„„„„„„„„„„„„„„„„„„„„„„„„„„„„6 致谢„„„„„„„„„„„„„„„„„„„„„„„„„„„„„„„„„„„„„„„„„7
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经济系毕业论文(设计)
商业银行汽车抵押贷款业务开展困难的原因及启示
张学士
(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 金融学()2013届)
摘要:本文通过对商业银行汽车抵押贷款业务的了解,分析出这项贷款业务存在的抵押物风险、银行操作风险、评估风险、借款人信用风险、利率风险,归结起来就是银行管理不完善和外部环境复杂两大问题。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提出建立健全银行监管制度,建立社会诚信机制,保证评估机构质量以及健全法律制度的要求。
关键词:汽车抵押贷款;操作风险;社会诚信
Reason and Revelation about Difficulty of Auto Mortgage Loan in Banks
ZHANG-Xueshi Graduate 2013, Finance, Dongfang college,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Abstract:This article studies the auto mortgage loan, analyzes the collateral risk, operational risk, assess risk, credit risk and interest risk it has.In a word, these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he missing management of bank, and complexing external circumstance.In order to solve these issues, we propose requirements such as, establish the regulation system in bank and social credit system, guarantee quality of assess agency, and improve legal specification.Key words:auto mortgage loan;operational risk;social credit
引言
抵押贷款指借款者以一定的抵押品作为物品保证向银行取得的贷款。它是资本主义银行的一种放款形式、抵押品通常包括有价证券、国债券、各种股票、房地产、以及货物的提单、栈单或其他各种证明物品所有权的单据。汽车抵押贷款,顾名思义,就是以汽车作为抵押物向银行取得贷款的行为。在银行的抵押贷款业务中,住房抵押贷款所占比重最大,而汽车抵押贷款只占很小比重。实际上,汽车抵押贷款业务似乎已经到了退出贷款市场的边缘,研究它就具有很高的价值,能够结合我国抵押贷款的具体实际分析出这项业务退出市场的原因,也能给我国银行制定新品种贷款提供借鉴,对今后银行贷款业务的发展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而该问题的解决,对于我国金融业乃至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经济系毕业论文(设计)
1商业银行汽车抵押贷款业务发展现状
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基本业务之一,自商业银行出现起就有多种形式的贷款发展起来。商业银行抵押贷款业务的抵押物有多种形式,大致可分为动产和不动产两种。动产多以机器设备为代表,不动产则是住房、土地权为主。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业务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银行存贷款业务的种类都在不断创新,一些不适应市场需求的种类也被社会淘汰。
据了解,在国有四大商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以及光大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中,除光大银行还针对信用度高的少部分客户办理机器设备抵押贷款外,其他银行已不再批准发放动产抵押贷款了。倘若一个企业或一个自然人急需资金周转,以汽车为抵押,只能到投资管理公司办理这项业务,并要将个人、公司、车辆及车辆经销商所有证件、单据提供齐全,方可办理。企业或个人抵押车辆需提供机动车登记证、车辆行驶证、购车原始发票、车辆关税证明(进口车辆)、购置附加税本、车辆保险单、车船税完税证明、养路费交费票证、车主身份证、企业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原件、营业执照、法人身份证、法人授权委托书、被委托人身份证、单位公章、财务章;汽车经销商则需要提供商品车合格证、随车工具包、进口车关税证明、企业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原件、营业执照、法人身份证、法人授权委托书、单位公章、财务章。
如此多的证件需要提供,加上银行审批手续的复杂,对于汽车抵押贷款业务在银行贷款业务中消失的现象,只能说它已经不适应社会经济的需求了。
2汽车抵押贷款业务开展困难的原因
一项业务开展困难,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这其中包括借款人、金融机构以及金融市场其他因素,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了复杂的市场背景,再加上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使得一些抵押贷款业务的顺利开展受到多方面的阻碍。
2.1 抵押物风险
汽车抵押贷款业务的抵押物自然是借款人所拥有的汽车。信贷审计与检查发现,一些基层银行存在接受借款企业机器设备与办公设施作抵押的情况,这些办公用设施最大的问题是抵押期间价值耗损快,抵债能力差,因此不宜作为抵押物。汽车同机器设备、办公设施一样属于动产,它的价值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而不断减少,耗损速度快。
在一些企业贷款,特别是工业企业贷款中,机器设备及汽车均被普遍选为贷款抵押物。但其实绝大多数根本不宜设定贷款抵押。这是因为:第一,抵押物重复抵押。在现实中,有可能出现一些恶意借款人,将一辆汽车为抵押向不同银行骗取贷款,由于银行间一些信息无法共享,就形成了这种违法行为的可能性。第二,机器设备和汽车设定抵押后一般还会继续投入生产使用,必然产生有形耗损,迅速形成有形贬值。第三,由于 2
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经济系毕业论文(设计)
当今社会技术日新月异,新的技术水平的同类设备与新的替代产品在迅速淘汰原产品,大幅贬损原设备的市场价值,无形贬值问题非常突出。第四,处理这些机器设备可能存在信息不对称困难。必须恰好有愿意购置这个抵押物的买家清楚地了解关于该抵押物的有关信息,处置交易才能实现[1]。第五,抵押物价值评估有失公允。抵押物的价值应该经过具有评估资格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出具合理公允的评估报告,再根据评估的价值确定抵押率和担保价值[2]。但在实践中,一些借款人往往为了自己利益,或评估机构恶性竞争,高估抵押物价值,出具虚假或夸大情况的评估报告,导致抵押物的价值失实[3]。
2.2评估风险
首先,估价时点错误导致预估的抵押物抵债能力严重失实。本质上,抵押物估价是为了弄清当抵押人不履行债务、抵押权人依法处置该抵押物时的抵债能力,或者说估价是帮助抵押权人确定抵押物所担保债务到期日时点的快速变现值。因此,抵押物估价是为了确定实现抵押权日的时点价值,而不是抵押设定日的时点价值。
但是,抵押评估存在虚假或者夸大的情况,主要原因是整个社会诚信制度的不健全。一些贷款的申请人即评估的委托人采取各种手段获取银行贷款,或者为了获取更高额的贷款,是虚假抵押及虚假评估屡禁不止的源头。其次,有相当一部分估价人员职业道德低下,迎合客户需求,牟取自身利益,甚至出具虚假、不实的评估报告。再者,虚假报告屡禁不止,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监管不力,即使评估机构违法,也不会受到非常严厉的惩罚。
另外,评估准则的制定严重落后于评估业务的发展,也是造成抵押贷款评估风险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评估行业没有对抵押贷款评估业务进行必要的规范,目前尚未出台有关抵押贷款评估业务的准则或指导意见,从一定角度上,可以说我国抵押贷款评估业务还处于一个相对无序的阶段。
2.3银行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主要是由于商业银行在制度管理上放宽贷款要求而造成的业务风险。由于对汽车抵押贷款业务风险控制的意识较薄弱,许多基层银行在贷款的操作过程中,没有严格地实行抵押物登记制度,对借款人提供的相关材料审查不够严格,高估借款人的信用度,没有对借款人的资信情况进行严格把关。
一般商业银行在贷款前都会要求借款人提供资产评估报告或是抵押物价值评估报告,银行就依据报告来确定发放贷款的多少。因此对他们而言,谁来评估抵押物无关紧要,只要能得出评估结果,能有个数量概念,即市场价值就行。但是单纯依靠有评估资格的中介机构出具的评估报告来判定抵押物价值是不可靠的。原因在于,一方面评估机构的经营目的是自身利益最大化,而评估收费的标准又是按评估对象的估价额的一定比例计收,估价额越高收费越多,这就从制度设计上破坏了评估的客观性原则。所以评估机构大都以“放大镜”的办法进行资产估价,银行采信其评估报告难免会对自己的利益 3
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经济系毕业论文(设计)
造成损害。另一方面,由于银行内部在审定抵押物价值时通常以中介机构的评估报告为准,所以,等于放弃了银行内部的工作人员为抵押物估价准确性负责的制度约束,因而银行事实上主动放弃了对抵押物价值确定的主导权和监督权,缺乏从自身出发的风险管理。
另外,部分银行工作人员自身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不高,工作不负责任,违反操作过程,也是形成操作风险的一个原因。
[4]2.4借款人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借款人不能依约按期偿还住房贷款本息而给商业银行带来的经济损失。信用风险是贷款风险中最基本最直接的风险,银行只能从全国联网的个人信用管理系统中查询借款人的信用程度,对于借款人在银行系统以外资金利用情况的了解就束手无策。因此信用风险也是商业银行在贷款业务中面临的最大风险。
2.5利率风险
利率是影响抵押贷款风险的最活跃的因素。利率风险就是指金融市场上利率波动导致存贷款利差缩小,甚至出现贷款利率低于存款利率,导致银行收不抵支的风险。如果存款利率上调,抵押贷款的利率也随着上调,就可能增加借款人的偿贷压力,从而增加违约风险;而如果此时贷款利率下降时,借款人可以更低的资金成本进行融资,必然会提前偿还贷款,从而使商业银行不能获得原先约定的利息收入,增大了商业银行再投资的风险[5]。
3汽车抵押贷款业务开展困难的启示
3.1建立健全银行监管制度,降低操作风险
3.1.1强化银行内部责任约束
首要的是强化银行内部相关人员抵押物估价的责任约束,掌控抵押物估价的主动权。建立和完善抵押贷款评估的金融机构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管制度。各大银行应当建立完善的抵押评估管理制度,通过内控制度减少贷款风险。任何抵押物选择失当、抵押物估价严重偏离市场价值的,必须严格追究内部人员责任。同时,必须改变盲目采信评估机构估价现象,应当将评估作为信贷审核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并确保其独立性、有效性。重点强化抵押评估业务的独立性,不仅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评估人员和评估机构的独立性,也要保证银行内部机构在评估业务委托、审核环节的独立性;建立评估报告复核制度,由银行出面委托具有专业知识和经验的工作人员对评估报告进行复核,或委托专业评估师进行复核。
3.1.2业务配套经营以分散系统风险
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特点要求银行贷款更应注意分散风险。有研究表明,如果抵押贷款结构性趋同,则违约相关性高。尽管抵押贷款平均违约率较低,但当整个市场萧条
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经济系毕业论文(设计)
时,违约现象就会集中爆发出来。尽管大部分信用风险模型认为违约率和违约损失是相互独立的,但实证分析显示,两个变量存在很强的正相关关系,当经济萧条时违约率通常较高。因此要注意业务的配套经营、注意贷款的结构优化以分散风险。[6]3.1.3加强抵押贷款业务的创新
抵押贷款业务创新是金融机构防范风险的内在要求,通过对贷款方式的改进和资产证券化可以降低与分散抵押贷款风险,同时提高对抵押贷款的有效需求,从而促进抵押贷款市场的发展。根据实证分析可知,在申请抵押贷款的各年龄组中,年轻居民属于贷款需求最大的群体,然而他们的收入特点是当前收入一般较低但未来收入将呈递增之势,因此可以引入渐进付款抵押贷款方式。与固定还款的贷款方式相比,这种贷款方式能够减轻年轻人早期的还贷压力。
3.1.4加强银行放贷的具体操作和流程的管理
贷款前,商业银行应该建立专业化的咨询体系。在对借款人咨询贷款业务上应该投入大量资金,在借款人申请抵押贷款之前,借款人应到银行等金融机构或专门的咨询机构进行咨询,以确保借款人充分了解抵押贷款具体操作流程以及违约造成的后果。贷款时,商业银行应实行科学严密的贷款审核程序,主要考察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贷款抵押品当前状况和实际市场价值、申请人的信用状况。应当注意实行审贷分离、分级审批的制度。特别是对于银行内部员工,应该制定更为严格的标准,提高遵规守法意识,重视贷前信用审核,避免出现虚假按揭的现象。对资信不足的借款者不予发放贷款,以防银行出现操作风险。贷款后,商业银行应加大监控和管理的力度,实时追踪该项贷款的用途情况。[7]3.1.5建立专门的风险评估与预警系统
资信评估对于防范住房抵押贷款中的风险、保障信贷资产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商业银行应该建立先进的风险评估与预警系统,监控借款人财务状况的信息系统,贷款风险的衡量与评估将逐步完成从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从模糊定量分析到精确定量分析的转变。一旦借款人出现逾期贷款,就可以利用该系统立即查明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防止逾期的继续发展,从长期来看建立这样一个系统非常必要,不仅可以定量分析银行风险状况,还可以加强银行之间的信息交流,最大限度地减少银行的损失。当借款人的财务状况变化较大时,利用该系统可以对借款人财务变动状况进行跟踪监控[8]。当借款人违约时商业银行应有一套有效的违约处理机制,当借款人不能按照贷款合同如期偿还贷款本息时,贷款机构会按照合同进行违约处理,及时发现贷款的逾期和违约,并做出相应的处理。
3.2建立社会诚信机制
3.2.1建立全国统一的动产抵押登记系统
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经济系毕业论文(设计)
建立全国统一的电子化、网络化动产抵押登记系统,是保证抵押登记高效、低成本的基础,也是促进动产担保融资业务快速、健康发展的前提。一个现代化的登记查询系统能够处理大量登记业务,方便公众获取登记信息。这就避免了抵押物单据不全、重复抵押的状况发生。但在申请登记时,动产所有者必须如实填写格式化的基本登记信息,国际上将这种登记最基本信息的方法称为取得“骨架型信息”[9]。
3.2.2完善个人征信系统
由于缺乏诚信机制,便纵容了随意违约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由法院和银行牵头,保险、劳动、人事等政府部门配合,建立一个全国范围内的个人信用信息管理系统。一方面银行在发放贷款前做信用评估可以查询,防止恶意贷款产生;另一方面,对那些法制观念淡薄、诚信度不高的则应采取必要的措施,记录并降低其信用等级,令其为丧失信用付出高昂代价。同时,这个系统还有利于法院在执行中查询并纪录违法者的相关信息,判断其资产状况,以利于采取相应的措施。
要做到将评估师的执业情况反映到资产评估师的个人征信报告中。倘若评估师出具虚假或不实评估报告,其个人征信报告中将有不良记录,为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评估师将谨慎地出具评估报告。可以通过建立评估师执业保险制度,如果某些评估师因为自身原因经常出现疏忽而遭索赔的情况,那么保险公司就有可能不再为他们提供保险,这些评估师就会因此失去评估市场。通过评估风险保险制度,可以不断提高评估人员的素质,对评估师会产生督促作用,也可以整体提高评估行业的水平和形象。还可以在评估机构内部设置一系列保证评估质量的组织模式,要求该模式在接受评估业务一直到项目完成向用户出具评估报告的全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检验、核查、验证等措施或方法,保证评估的真实性、可靠性、客观性、公正性和科学性。这就需要建立起适宜的组织体系,根据体系建设进行必要的职责划分,互相约束、互相促进,做到职责分明,利益明确。
3.3规范评估体系
3.3.1强化对评估行业的统一管理
房地产评估、土地评估和资产评估虽然其业务性质和内容不尽相同,但同属于评估行业,属于经济鉴证类社会中介服务机构[10]。为此,应对其进行统一而有效的管理,对评估人员的要求必须一致,关键在于其是否获取了从事该行业的资质证书,有从事其他相关行业的评估人员,即必须具备相关行业的准入条件。对此,应站在评估行业发展的高度,站在评估行业整体的全局,加强统一,协调管理。
3.3.2保证评估结果的真实性
评估机构在保证评估结果的真实性方面要充分考虑抵押物的不同种类和特性、市场区位、磨损程度、技术含量、使用寿命、市场变动趋势等因素。设定抵押时的时点价值只能作为确定抵押物市场价值的基础或参考值,必须以贷款到期日即假定的抵押权实现日的时点价值作为抵押物的估价值。评估抵押物设定抵押时的时点价值是有意义的,因 6
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经济系毕业论文(设计)
为它是估价抵押物未来价值的基础。从这个角度出发,将现值折算、预估为将来可变卖值,这就要求设定抵押评估时将着力点转移为考虑未来市场接受的可能性和市场可能的出价。
3.3.3提高评估人员素质和评估技术
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评估行业有这样的规定:评估师应该在规定的期间内完成额定时间的职业培训、撰写评估工作心得和论文、提交自己完成的评估报告,如果不能完成相应的工作,就会受到行业协会的惩罚,直至取消其执业资格
[11]
。我国也要求资产评估师接受一定时间的后续教育。中国资产评估师学会已经相继举办了许多次资产评估师后续教育培训。一个好的评估师必须参加过足够多的评估实践,并且对最新最近的评估理论知识有很好的掌握。另外,由于利率、通货膨胀、经济周期性变化等因素的不断变化,金融市场也在发生不断变化,在评估时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不可以套用一成不变的公式计算[12]。因此,对评估师的后续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面对评估实践中的诸多不确定因素,唯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才能克服解决。
3.4健全法律制度,规范贷款业务运行
3.4.1建立政府担保制度
建立政府担保制度,创造良好的外部风险分散机制。建立贷款担保制度,对分散房抵押贷款风险至关重要,政府一方面可提供优惠的相关政策,另一方面还应发挥其监督作用。为了降低金融机构的抵押贷款风险,我国政府应指定或成立专门的机构为一些特定对象提供抵押贷款担保.专门为中低收入者家庭提供抵押贷款担保。建立政府担保制度,不仅有利于降低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而且有利于提高我国居民的其他方面消费需求。
3.4.2金融监管部门加大对抵押评估业务的管理力度
金融监管部门应加大对抵押评估业务的管理力度。具体可以通过制度法规或部门规章的形式,对抵押评估业务的相关政策性问题予以明确,包括什么样的抵押业务必须进行评估、由具备什么样条件的评估师和评估机构进行评估、抵押评估及其复核中应当遵守的原则或最低要求等。根据我国当前抵押评估业务的状况,为避免申请人与评估人员之间的利益冲突,确保抵押评估能够有效地帮助银行合理决策,防范金融风险,可以由政府强制规定抵押评估业务必须由银行统一委托,银行不受理由申请人自行委托评估机构的评估报告。此外,也应当由政府部门定期对金融机构执行抵押评估业务制度情况进行检查,将此作为对银行考核的内容之一,以督促金融机构完善其抵押评估管理制度。
3.4.3健全法律保障体系
建立健全法律保障体系,增加贷款安全系数。抵押贷款涉及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有效降低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需要良好的法律环境和立法支持。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抵押贷款的法制管理,这是各国调控抵押贷款发展的重要方面。我国虽然已经出台实施了《担保法》、《保险法》、《商业银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构成了抵押贷 7
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经济系毕业论文(设计)
款的法律框架,但缺少具体的、操作性强的配套法规制度,不能对市场主体和市场行为形成硬性的约束,影响了相关业务的发展。完善立法和执法制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银行或委托相关中介公司,对借款人家庭资产、投资、消费行为等进行监督,发现情况及时向法院报告,提出审计或审查建议,对借款人的资产情况进行审核,防止恶意的资产转移[13]。我国可以考虑尽快制定和颁布《信用法》,突出对非信用行为的法律制裁,引导人们树立良好的信用观念,进一步补充和完善抵押贷款业务的相关法律法规,对抵押贷款的具体程序做出明确规定,增强各当事人对各自行为后果的预见性。
4结语
经济形势变化莫测,在这样复杂的经济环境下,商业银行在创新贷款种类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困难,才能应对在危机爆发时的各种挑战。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提醒我们,银行的监管不力是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作为金融部门的主导力量,银行提高内外部管理水平迫在眉睫。当然不仅仅是银行,社会各界都要提高警惕,加强自身建设,完善管理制度,这样才能促进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参 考 文 献:
著作图书文献示例:
[1] 孙育才.MCS-51系列单片微机及其应用[M].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3:45-50(五号宋体、行距1.25)译著图书文献示例:
[2] Clough R W,Penzien J.结构动力学[M] 王光远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23-35(五号宋体、行距1.25)
学术刊物文献示例:
[3] 刘学慧, 吴恩华.虚拟现实的图形生成技术[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1997, 4(1): 205-212(五号宋体、行距1.25)
学术会议文献示例:
[4] 刘锡良.现代空间结构的新发展[C].天津:第1届全国现代空间技术报告会论文集,空间技术出版社,2002:65-72.(五号宋体、行距1.25)学位论文类参考文献示例:
[5] 谭健松.编程实例的参数化的改进[A].松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15-17.(五号宋体、行距1.25)西文文献示例:
[6] Lattice Inc.data Book Lattice Semiconductor Incorporation, Redmond Washington USA, 1999:11-13.(五号宋体、行距1.25)网络文献示例:
[7] 王进.水仙花数的算法[EB/OL].http://, 1998-08-01:1-3.(五号宋体、行距1.25)外文文献示例:
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经济系毕业论文(设计)
[8] Kwok O C H,Plattner R,Weisleder D,et al.A nematicidal toxin from plaurotus.ostreatus NRRI 3526[J] J Chen Ecol,1992,18(2):127-136 专利文献示例:
[9] 蔡文秀.一种控制信号方向的算法[P].中国专利,88800888.2001-07-16.(五号宋体、行距1.25)
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经济系毕业论文(设计)
致谢:
本论文是在我的导师潘邦贵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从选题到学位论文的最终完成,他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在论文写作期间,他不厌其烦地给我们修改论文和论文的相关材料,而且还给我提了很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让我顺利完成了论文写作,在此谨向他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在大学期间,我的父母一直都给我最大的支持与鼓励,我的师长、同学、舍友们、班级的同学们,在我的学习中给我巨大的帮助,在此我向他们致以诚挚的谢意!
第三篇:创业型城市论文
创业带动就业型城市的思考
近年来,黑龙江省佳木斯市财政部门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把促就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首要目标,采取有效措施,全力推进创业型城市建设。自开展创建工作以来,全市呈现出全民创业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新涌现创业“老板7442人,激活民间资本8-8亿元,带动就业7.3万人,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1% 以内。
一、主要做法
1.支持开展创业培训。一是统筹整合资源,支持创业培训机构建设。通过对技工学校、职业大学等职业学校进行整合,成立了职教集团,作为创业人员培训的主要培训基地,为各类下岗失业人员开展创业意识、创业技能等方面的培训提供了良好的服务环境。同时,把部分企业改制后以抵押形式收回财政部门管理的办公楼转向投入到职教集团用于创业培训,拓展了培训场所,加强了培训机构建设。2009年,通过财源建设项目,投入创业培训基地和孵化园建设资金100万元。二是筹资拨付培训补贴,加大了对创业人员的培训。配合相关部门在开展技能性创业培训的基础上,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创业培训范围扩大到大学生、农民工、复转军人等各类群体,所需各项创业培训费用由财政部门按政策标准予以资金补贴,大力支持了创业培训工作的有序开展。仅2009年,全市就举办各类创业培训班423个,培ijlI 12698人,拨付创业培训补贴资金1185万元,培训合格率逾98%,培训后创业成功率达到50% 以上。
2.多方投入,激发全民创业活力。以扩大小额担保贷款为抓手,开通全市小额担保贷 一站式”服务大厅,降低门槛,简化手续,为贷款者提供方便、快捷服务。继续强化“一帮一”担保对接活动,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带头为创业人员担保,广大机关干部也踊跃地承担担保任务,主动帮助担保对象解决44业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实现了由“一对一”担保对接到“一帮一”全程跟踪服务。2009年,全市承担担保对接任务的95个机关事业单位,90% 以上完成了担保对接任务,有3800余名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与下岗失业人员结成帮扶对子。2008— 2O09年,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2亿元,9149名贷款人员创业成功率达到90% 以上。
充分发挥政策性担保平台的职能作用,利用金融杠杆倍增效应,推进劳动密集型小企业捆绑贷款发放工作,审贷捆绑式小额担保贷款7笔共164万元。会同相关部门积极争取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科技项目及青年创业等资金1.8亿元扶持创业企业发展,激活了5亿多元民间资本进A-44业领域,缓解了创业企业资金紧张问题,推进了全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3.强化服务,增强全民创业动力。财政与劳动、税务、工商、中小企业、卫生等部门联合办公,为创业者搭建了项目推介、开业指导、专家评析、创业培训、融资服务、政策咨询、创业孵化、后续服务等“八位一体”的公共创业服务平台。组建了由40名大专院校专家学者和创业成功人士组成的创业指导团,开设了专家咨询室,开通了创业热线电话,成立了全民创业促进会。2009年,金市接待创业咨询1.6万人次,发放创业服务卡4.5万张。依托佳木斯创业就业网,建立完善了全市创业项目数据库信。g-~g.务平台,实现了创业项目信息共享。建立市县两级创业项目库11个,储备创业项目3106个,其中有36% 的项目被创业者选用。
二、存在的问题
1、创业层次偏低。创业者整体文化水平和技能素质不高,部分群众创业方向不明,信息不灵,普遍存在“三多三少一低”的现象,即传统普通型产业多,新型高附加值产业少;为生活服务的行业多,为生产服务的行业少;家庭作坊式经营的多,规模集约化经营的少;全民创业的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程度低,从事产品加工、高新技术产业的中小企业比重偏低。创业筹资能力较弱。虽然近年来加大了资金支持力度,对处于创业阶段或成长期的民营企业来说,银行贷款高不可攀,小额担保贷款手续复杂,使不少创业者望而却步。
2、创业环境需要优化。全民创业的服务体系还不够健全,创业信息、政策咨询、创业指导、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措施不够系统全面,配套政策仍未到位,一些部门相应的配套政策仍未出台。在服务方面,由于一些部门认识不到位,认为全民创业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事,缺乏主动思考、主动落实、主动服务的意识,少数职能部门还存在重收费、轻服务的现象。
三、几点思考
1、必须在推动机构建设上凝聚合力,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百姓积极参与的创建格局 通过积极协调,我县成立了以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全县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领导小组,整合县财政、发改、人保等部门资源,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推动全民参与创业。同时,吸纳团委、妇联、残联、工商联等社团组织参与领导和组织创建工作,努力带动社会各个层面的人群关注创业、参与创业。陆续在全县组织开展了“返乡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创业典型”评选活动,编印《返乡农民工、大学毕业生创业风采录》文集,集中弘扬全县21位返乡农民工、大学毕业生创业事迹。并在《宜丰通讯》、宜丰电视台设立了“宜丰县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宣传专栏、专题,围绕创建创业型城市这一主题,全方位、多角度宣传鼓励创业的优惠政策、创业成功典型的成长经历,努力培育群众的创业意识,动员和引导全社会多方面力量服务和参与创业。2010年全县新创办私营企业数250户,约为2007年的3倍,私营企业数由2007年的461户,发展到2010年的917户;新创办个体工商户1478户,总数达7374户,从业人员由2007年的1.1万人增长到2.5万人,年递增达31.6%,资产总额比2007年翻了一番。
2、必须传播方式上下足工夫,让百姓树立自主创业意识
百姓能不能准备把握创业政策,用活创业政策,因人而异。但科学的传播渠道、有效的传播方法能增强百姓政策领悟力,加速其自主创业能力的提升。一是着力打造了县、乡、村三级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完善服务了服务网络。以县人力资源市场为中心,建立了创业指导中心,在全县16个乡镇场和工业园建立了创业指导室,部分村(社区)设立了创业服务窗口,为全县自主创业者提供创业培训、项目信息、政策咨询、开业指导、小额担保贷款、后续跟踪服务等“一站式”创业指导服务。二是积极筹建创业孵化基地,为创业基地外的创业者提供现实样板。依托我县“汽运城”市场,建立“宜丰县汽运城创业示范园”,利用各项优惠扶持政策,加大对园区内商户水电、房租补贴,把示范园打造成汽车维修、五金化工、汽运物流等产业的规模聚集园,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创业示范园的变化。2010年,共为示范园内商户发放水电补贴、店租补贴10.95万元。三是建立创业信息网络和信息发布机制,多渠道收集、开发、推介一批可行性强的创业项目。通过实地考察,我们搜集了本县创业项目16个,县外优秀创业项目50个,并将所有创业项目信息免费发布给有创业愿望的社会群众。此外,通过参与高校创业推介,更多的创业青年了解到这66个项目前景。2010年6月,在“宜春学院大学生创业项目推介会暨夏季招聘洽谈会”上,我们就与34名大学毕业生实现了创业项目的对接。四是推进本土化创业培训。在推进创业培训本土化过程中,我们坚持“一个团”、“三个进”、“多个针对”。“一个团”是指组建创业专家志愿服务团,让他们从专业角度指导百姓创业。讲师包括从本土成功创业的中小企业老板,让他们现身说法,为创业者介绍创业经验,教学效果明显改善。2010年8月,我县聘用32名创业专家志愿服务团成员,为73户创业老板提供服务168人(次);“三个进”指创业指导要社区、进乡村、进校园,就地就近为城镇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大学生等群体举办创业培训;“多个针对”指要针对不同人群需要,开设针对性教学课程。根据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党员、妇女、残疾人等不同群体的需要,整合优势资源,采取联合办班、下乡办班等方式,举办“返乡农民工党员创业培训班”、“家政小老板创业培训班”、“残疾人专项培训班”。2009年以来,全县共举办各类创业培训班36期,共培训各类创业人员1115人,培训合格率达98.5%,经培训后创业成功率达到90%以上。
3、必须在创业政策上做足文章,为创业者减负、提速 创业的关键在于准备阶段,此时创业者要通盘考虑经济效益问题。要打消群众在创业前期的顾虑,就要积极提供资金支持、减免有关费用,给足政策,让百姓真正体会到政府在鼓励他们创业方面的政策是全面的,目标更是非常明确的。为此,我县先后出台了《宜丰县支持全民创业和中小企业及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优惠政策》、《全县建立健全投资创业服务体系实施方案》等一系列创业扶持政策,从放宽条件、税费减免、财政扶持等多方面,加大创业扶持力度。一是为中小企业提供多渠道资金支持。包括加大小额担保贷款力度,扶持担保公司和大力推进银企对接活动。通过加速推进创业信用社区建设,创新小额贷款担保方式,2009年以来全县累计设立担保基金650万元,发放小额担保贷款5668万元,其中为14家企业发放扶持小型企业贴息贷款2234万元,为700多名创业者发放扶持个人创业小额贷款3434万元,扶持和带动就业3800多人。在大力推进担保公司建设方面,积极引导民间资本组建信用担保机构,共扶持组建了6家担保公司。仅江西鑫仁担保公司一家就累计为136户企业担保248笔,担保总额21394万元。在推进银企对接方面,各乡镇以劳动保障所为基地,开辟了“工商、税务、银行”为服务体系的自主创业“绿色通道”,由政府出面,做好银企对接工作,2010年银企对接签约25950万元,履约24650万元,履约率94.99%。截止2010年底,全县中小企业贷款共7.18亿元,比2009年增加2.84亿元,增幅65.44%。二是在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上做到“能免则免”,扶持创业者做大做强。结合创建工作,县国税推出了“三个三”创业服务活动,即:三个帮扶、三个检查、三个结合活动,让创业者真正体验到服务的实惠。2009年以来,全县减免增值税580余万元,办理出口退(免)税总额2700余万元,为250余户(次)企业办理固定资产抵扣进税额达300余万元。县地税局实行“无缝服务”、“限时服务”,开辟“绿色通道”,受益纳税人1400多户,对258户享受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纳税人免费年检,依法减免地方税收200余万元;县工商局实行“七到位”扎实推进创建活动的开展,切实履行停止征收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和集贸市场管理费政策,对申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零收费”。
创业带动就业的思考
“鼓励全民创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就业促进重要战略,也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当前形势下就业促进工作的总体要求。2008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111号文件,提出在全国建立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创业型城市的工作要求。2009年1月,根据国务院通知精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全国范围内确定了82个城市作为首批创建城市,内蒙古自治区共有4个城市,其中自治区西部3家,通辽市作为自治区东部地区唯一的创建城市入围。创建创业型城市,是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契机,是扩大就业规模的新载体,是进一步发挥创业促进就业倍增效应的新平台,更是转变就业促进模式的新机遇。大力开展创建活动,必将进一步激发全民创业的热情,增强城市发展活力,促进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必将对促进发展、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一)开展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客观要求。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要战略决策,旨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我市是一个新兴工业城市,按照“科学发展、率先崛起、争做自治区东部排头兵”的战略目标,要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将我市发展成为工业强市,最缺少的就是自主创新品牌和核心技术。这就需要我们加大创新力度,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开展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就是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构造一种创新的环境和氛围,激发起全社会的创造活力,让有利于创业的思想活跃起来,使劳动者的创业激情迸发出来,把各领域的创业潜能挖掘出来,消除一切影响创业的体制机制障碍,为建设创新型城市奠定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二)开展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是“保民生”的重要举措。当前,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民生工作越来越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注重点和施政要点。民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需放在民富上,最根本的是要支持人民群众干好事业、创成事业。大力推进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通过促进创业,帮富于民、添富于民,使人民群众成为民生实践的主体、民生发展的主体和民生受益的主体,才能更多地提供公共产品,为扩大就业和解决其他民生问题提供动力源泉。
(三)开展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是“保稳定”的迫切需要。从目前形势看,国际金融危机对就业工作的影响虽然减弱,但就业形势仍不容乐观,促进就业的任务仍十分艰巨。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城镇失业人员“三峰”叠加,就业压力增大。从传统的就业渠道看,依靠现有企业自然吸纳,岗位有限;开发公益性岗位,空间较小;采取灵活就业,稳定性较差。只有鼓励创业,诞生更多的岗位造血机体和吸纳就业实体,确保就业局势稳定。
(四)开展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是“保增长”的必然要求。开展创业型城市的创建工作,有利于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拓展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改善城市创业和投资环境,增强“引凤筑巢”效应,扩大民间投资,吸引招商投资,为保增长作贡献。2009年,通过开展创建工作和各项促进就业扶持政策,全市个体工商户达到70356户,私营企业达6434户,分别比上年增长33.3%和17.4%。开展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扶持更多的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并带动更多的城乡劳动者实现就业,能有效增加人民群众经营性和工资性收入,为“扩内需、保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是建立就业促进长效机制的重要契机
经过几年来的努力,我市在创业促进就业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基本构建起了“创业培训+政策扶持+后续服务”三位一体的创业促进就业工作长效机制,探索总结出了“培养一批创业骨干、发布展示一批创业项目、建设一批创业基地、推广一批创业成果、树立一批创业典型”等“五个一批”创业促进就业工作模式。实践证明,这些工作机制和工作模式完全符合我市实际和当前就业形势,在促进就业工作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2004年以来,全市累计开展创业培训14615人;累计为创业人员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3亿元,直接扶持和间接带动7.5万名城乡失业人员实现了就业。创业已经成为当前促进就业的主要渠道。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地域原因、基础条件和劳动者的思想意识等因素,创建创业型城市还面临一些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需要在推进创建的过程中予以重视和解决。
(一)从劳动者观念来看,需要进一步增强创业意识。近年来,围绕创业促进就业,我市组织开展了创业成功人士演讲比赛、创业知识竞赛、创业项目推介展示会、创业政策宣传月、创业企业现场观摩等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劳动者的创业热情,增强了全社会“关注创业、支持创业、崇尚创业、全民参与创业”的浓厚氛围。但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部分劳动者缺乏冒险精神和创业欲望,还存在温饱即安、小富即满、恋家守摊的思维定式,需要进一步振奋创业信心,增强创业意识。
(二)从创业主体来看,需要进一步增强创业能力。为提高创业者能力水平,我市不断加大创业培训工作力度,在做好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创业培训工作的基础上,还着力实施了“创业培训进社区、进乡镇、进校园”等工作,引进实施了创业实训项目,使创业者的创业意识大为增强,创业能力明显提升。但从全市总体情况来看,已经实现成功创业的人员还存在文化程度不高、创业经验不足,缺乏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际沟通、技术管理、生产运作和创新发展等能力,目前创业也主要是为了生计的生存型创业,为了发展的机会型创业较少。
(三)从服务创业来看,需要进一步增强物质条件。我市高度重视创业服务工作,不断巩固服务创业工作基础。着力推进了创业项目征集开发、推介展示、后续跟踪指导、基地孵化和协会交流互助等各项后续服务,不断健全创业服务体系,强化创业指导服务。但从扶持促进创业的宏观情况来看,基层创业指导服务机构建设水平参差不齐,距离“人员专职化、经费正常化、服务规范化、工作制度化、信息网络化”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强;全市创建工作专项资金投入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创业孵化基地、各种咨询服务机构等以市场为导向的中介服务组织建设还需要进一步推进。
三、举全市之力协调推进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
推进创业型城市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经济社会系统工程,不能单靠一己之力,而应该不断强化政府推进创业、全社会促进创业的机制,努力形成上下联动、各方齐心协力、齐抓共管、齐头并进的工作局面。
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主要有“建立组织领导体系、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健全创业培训体系、构建创业服务体系、健全工作考核体系”五项基本任务;且全员创业的活动指数、创业活动对就业的贡献率、创业活动对企业成长的贡献率、创业环境满意度和创业成功率等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五项基本标准。围绕创建创业型城市的总体策略需要围绕“全民创业、全面创新”,确保创建成效和创建成功,即:围绕构建“参与创业人人有责、创业贡献人人有份、创业环境人人满意”的全民创业格局;推动政策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服务创新,以创新推动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一)进一步健全创建工作组织领导体系,加强对创建工作的领导。市政府已经成立了由傅铁钢市长任组长,分管市长任副组长,劳动就业、财政、税务、工商等市直35个部门组成的通辽市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通辽市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方案》,成立了15位资深专家组成的创业服务专家咨询团。35个创建工作成员单位结合各自职能职责,按照国家和自治区创业扶持政策的要求,制定出台了更加细化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或《操作办法》。各旗县市区也要尽快制定出台《创建方案》,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各部门在创建工作中的职责,全力推进创建工作深入开展。
(二)科学设定目标,确保创建有抓手。创建创业型城市的目标设定需要坚持总体规划与阶段计划相结合、可操作与可实现相结合,科学合理设定创建创业型城市指标体系,以创建推动创业。一是设立参与创业活动指标。即参与创业活动的人数占城乡劳动者的比例。参与创业活动,指通过自主创业、服务创业等方式参与创业。参与创业活动指标可以细分、量化为新增创业人数,带动就业人数,创业培训人数,创业成功率,孵化基地建设,公共、社会化创业服务机构建设,公共创业指导队伍建设(含创业培训师资建设)等具体目标。二是设立政策支持创业活动指标。即创业者对政策制定完善情况的满意度,创业者对创业扶持政策的知晓度,各项创业扶持政策的落实率。三是设立创业环境满意度指标。指创业者和社会各界对当地创业环境和创业工作的满意程度。包括创业者对行政机构办事效率满意率、经济发展环境满意率、创业培训工作满意率、创业服务机构服务满意率等具体指标。通过设立和落实创业环境满意度指标,将我市建成创业扶持政策完善、创业服务体系健全、创业培训扎实有效、创业成果运行稳定的国家级创业型城市。
(三)完善创业机制,确保创建有实效。围绕建立“创业培训+政策扶持+后续服务”三位一体创业促进就业工作机制,推进创业型城市建设。一是加大政策扶持。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降低注册资本限额,允许分期到位,做到广开门路、不设门槛,只要市场能运作的坚决不介入,法律能允许的坚决不干涉,给予创业企业平等待遇。进一步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将小额担保贷款向各类创业者延伸覆盖,不断放宽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贴息贷款条件。二是加强创业培训。明确各部门创业培训任务,发挥各自优势,整合各方资源,形成整体合力,发挥各部门、各院校和各基地在推动城乡创业培训中的综合作用。鼓励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复员退役军人等各类群体参加创业培训。切实加强创业培训与小额担保贷款、技能培训、创业项目、创业孵化等工作的衔接,丰富创业培训内容。完善培训质量监督、检查、考核制度,对培训效果进行定期考核评估,不断提高培训质量。三是强化创业服务。加强全市各级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创业信息服务网络,加强信息发布,通过建设创业项目征集发布网站,常年发布各类创业项目信息,供创业人员自主选择。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化创业服务机构开展中小企业创业服务,为创业者提供创业信息、咨询指导、创业申办、事务代理、技术支持、政策信息、法律援助等服务。完善创业项目资源库,做好创业项目的开发征集、调研论证、宣传推介和跟踪扶持,突出创业项目的本土化、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易操作的特点,实行“一对一”跟踪服务,开发一个,成熟一个,成功一个。
(四)强化责任考核,确保创建有合力。一方面加强考核。将促进创业、建设创业型城市目标任务列入对各级政府绩效考核内容,把促进创业摆上各级政府的重要位置,形成上下联动、全面推动的工作格局。另一方面加强督查。由市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牵头,采取深入基层调查了解、组织开展评议等方式,定期对已出台的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和分解落实的各部门职责进行督办检查,准确掌握政策落实和职责到位的真实情况,推动创业进程。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问题和政策落实难点的调研督导,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五)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全民创业的浓厚氛围。要充分利用报社、电台、电视台等各种新闻媒体,采取灵活有效形式,大力宣传自主创业成功人士的典型事例,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要深入宣传我市创建国家级创业城市的主要目标和重大意义,宣传扶持下岗职工、大学生和复员军人创业的优惠政策,宣传各行业、各部门在推动创业促就业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宣传各类创业项目和用工需求信息等,使广大劳动者更清楚地了解就业再就业政策,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的积极效应,从而形成全党重视创业、全社会关心创业、全民积极投身创业的浓厚氛围。
第四篇:任务型教学法论文
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研究
王艳艳
引言:
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Approach)是20世纪80年代外语教学研究者经过大量研究和实践提出的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语言教学模式。该模式以任务为中心,是20年来交际教学思想的一种发展形态,它把语言运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任务型教学法产生于国外,始于1979年,N.S.Prabhu在印度高科技区进行了一项强交际法的实验(Bangalore Project)提出了许多任务类型,并把学习内容设计成各种交际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进行学习。Prabhu的这项实验可以看作是把任务作为课堂设计的单元的第一次尝试,并引起了语言教学界的关注。任务型教学法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而不仅仅是以测试的分数)来体现教学的成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围绕特定的交际目的和语言项目,设计出可操作性强的、任务化的教学活动,运用学习任务组织教学,强化了语言实际应用的过程,充分体现了语言的交际本质;学生通过多种语言活动完成任务,达到学习语言和掌握语言的目的。近年来,国际上广泛采用任务型教学途径。我国的《英语课程标准》以学生 “能做某事”的描述方式设定各级目标要求。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任务型”学习活动发展他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它要求教师应该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教师应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这说明任务型教学途径是我国外语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走向。同时,现采用的人教版PEP小学英语教材,从内容的选择,层次的递进,课程的设置等各方面都很适合任务型教学的实施。为此,我们在课堂进行了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研究,旨在构建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模式的课堂结构和提供一套相应的操作措施。
一、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操作措施
任务型教学模式结合小学生的特征,有效整合人教版PEP小学英语教材,并且“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载体,以话题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为目的”的教学理念,初步构建了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模式,并将其操作步骤规范如下:
1、Leading-in(热身运动,引起学生的兴趣)
2、Pre-task(呈现完成任务需要的知识,介绍任务的要求和实施任务的步骤)
3、While-task(设计数个微型任务,构成任务链,学生一个人或小组形式完成各项任务)
4、Post-task(以展示、表演等形式出示结果)
5、Check(自我评价、小组互评、教师总评价)
6、Homework(做与任务有关的作业或为下节课做准备的作业)
英语教学法的过程实际上是把教材内容活化为学生交际行为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结教材进行活化处理,把文字形式化为声情并茂的语言活动。因此,教师精心设计教学任务非常重要。教师必须深入分析教材,把握各个单元的语言功能话题在真实生活中的运用情景,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条件以及师生状况,设计出符合真实生活的任务型教学活动。
其次,认真设计教学过程。在课堂教学的开始阶段教师就应把设计好的任务以不同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如,教师可以运用实物、图片或形体语言,配合录音、录像、幻灯以及多媒体课件等视听手段进行该任务的整体输入,让学生在感知语言信息的同时自然地受到任务的驱动,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由于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与完成任务之间存在着差距,他们需要通过学习来获得完成教学任务的知识教学的技能。这个学习的过程就是完成教学任务的知识教学和技能训练的过程。教师在这一教学过程的备课阶段,要抓住小学生好活动、善模仿和记忆力强的特点,组织好与完成任务密切相关的、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活动(例如,听、说、唱、写、画、赛、游戏、表演等),使学生主动、愉快地参与学习,自然、轻松地学习和掌握完成任务所需的语言知识和技能。这些围绕完成任务所需的语言知识而进行的听、说、读、写的基础训练为随后的学生分小组完成数个微型任务打下基础。在完成上述教学活动之后,教师可把教学进程自然过渡到完成任务上来。在此阶段,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各种任务,并引导学生创造地完成。
同时,教师可以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和任务完成后,通过考察和交流,对学生的书面作业、口头问答、课堂展示、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合作精神等作出过程性评价。这种评价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得到激励,产生自信心和成就感,并转化为继续进步的动力。而在布置家庭作业时,教师应拟出一至两个与教学内容和话题任务相关的话题,让学生在下一节课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或表演。小学阶段我们所设计的课外作业有:制作姓名卡片和地址簿,用英语给朋友或老师打电话,学唱英语歌曲,讲英语幽默故事,自制写有英文祝辞的圣诞卡或新年贺卡,模仿课文或对话并录音,用英语写配图短文,给笔友发E-mail,设计英语晚会,用英语收集自己、朋友和家人喜欢的食物、饮料、水果、蔬菜、服装等,查寻各国主要城市及首都名称用英语做简单介绍等。
二、采用任务型教学法设计课堂教学应注意的几点
笔者认为,“任务型”教学活动中所设置的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可操作活动应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设计出让小学生乐于参加的游戏、猜谜、小制作的小品表演等活动,使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紧紧地抓住他们的好奇心理,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参与到活动中来,比如:学习第五册Unit 3时让学生为自己喜欢的食品制一份广告的活动,能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兴趣,当他们能顺利完成任务感受成功的时候,就会树立起自信心,把兴趣化成动机,豪情满怀地参加到学习中来,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也能克服。
其次,任务的设计要难度适当,给予学生成功的机会。教师设计活动时,必须根据教学内容设计适合学生水平的任务,要让学生有事可做、有话可说,并让学生感受到“我能做我会做”。即使是预先设计好的任务,也应根据形式掌握的情况随时进行调整。对于低、中、高不同年级的学生,教师更要把握好任务的形式、内容和难度。比如:同样的话题“food”要求低年级的学生能进行简单的交流,相互了解对方所喜欢的食物;要求中高年级的学生能说出喜欢某种食物的原因,并能设计出一日三餐的营养食谱。
任务型教学采取合作学习,注意组内的合理分工 任务型教学中所设计的任务大部分依靠小组活动来完成,小组的作用不仅体现在课堂上,它还可以延伸到课外,取得良好的效果。小组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是亲密的合作伙伴。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有利于学生共同提高。同时要确保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这点非常重要。因此,学生在组内要有明确的分工。每组的组长要协助教师组织和监督任务的执行情况。教师的任务是:规定任务准备与完成的日期、任务内容、展示要求和注意事项。
《新标准》所倡导的任务型教学将成为发展学生语言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当然,这一教学模式还有好些问题有待于解决,比如任务的选择并有进行需求分析,任务的等级评定也是任意的,并且任何形式中心的活动在语言教学中都受到排斥,学生以对子或小组的形式来完成任务,教师在其间不直接指导都有待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任务型教学法是语言教学的有效途径,同时它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因此需要在教学中大胆实践,积极探索,使任务型教学模式能够在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上发挥出最大的效应。
第五篇:任务型教学论文
摘 要: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任务型教学法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使得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提高,同时培养学生学习的技巧和方法,使其更好的应用到学习过程中去。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其要求教师应积极发挥主导作用,精心设计课堂,实现语言情节的生动活泼,从而为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创造有利条件,让学生能够谈论喜欢的内容,认真完成任务,激发起学习的动力。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英语教学;应用分析 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任务型教学法不但可以使得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的兴趣提高,而且能够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技巧,以更好应用到日后的英语学习中去。它既能够为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又能使其综合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同时,还可以对学生在生活中解决和分析问题能力加以培养。笔者在此对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任务型教学法进行分析,以期能够发挥其在英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1]。
任务型教学法是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的,90年代后其在理论上获得了不断的进步和成熟,这是强调学生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培养的新型教学法,顺应了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所以,当前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积极开展任务教学法,对于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培养和英语教学改革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任务型教学的含义
所谓任务型教学,即task—basedlanguageteaching,主要是指将任务作为核心进行语言组织、单位计划的教学方式。其中“任务”就是人们在每天生活和工作中所不断进行的各项活动。然而,在外语教学的过程中,尤其是任务型的教学中,“任务”主要是指将真实世界作为参照,通过形式语言来进行一系列的活动。因为在任务型学习过程中,“任务”和真实生活中任务存在很多一样的地方。《语言学习认知法》对坎德林、朗、纽南的观点加以综述,总结了“任务”应具有的五个特征:(1)最重要的就是意义;(2)需要对某个交际问题进行有效解决;(3)在真实世界中存在着类似活动;(4)首先要进行的考虑就是任务的完成;(5)结合任务结果来对任务执行情况加以评价。任务型教学所强调的是,学生应在真实的任务驱动下,在对任务进行探究以及解决的过程中,进行自主协作,从而在会话和讨论的过程中进行学习活动[2]。
二、任务型教学法的基本设置原则和理论框架
1.设置任务应遵循的三项重要原则
三项重要原则主要为:真实性的原则、形式和功能的原则;任务依赖性的原则。其中真实性的原则主要是指应确保学习者所处理以及接触的语言材料都是真实可靠的。这些材料应为那些会在目的语境中见到书面语或者口语,而非某个教授为语言而特意编撰的。
而形式和功能的原则主要是指所在任务的设置过程中应使学习者采用演绎或归纳的方法来对不同语言的形式和功能目的加以有效解释。
任务依赖性的原则和教学程序有着密切关系,其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各种任务的排列次序。这条原则还包涵另一个意思,那就是任务应从接收开始向生产进行依次排列,即读和听的任务应放在说与写之前,以及复制性的任务应放在创造性任务的以前。所谓复制性任务主要是指学生在老师所提供的语言材料中进行语言的再现,而创造性的任务则主要是指学生使用以前没有见过或者没有被提示过的语言来认真完成任务[3]。
2.任务教学法的理论框架
威利斯曾提出任务型教学的主要实施框架。其主要内容包括:前期任务(Pre—taskstage),主要是对主题以及任务加以介绍;任务的主要环节(Taskcycle),主要是对计划、任务、报告进行有关介绍;语言的焦点(Languagefocus),其主要是进行练习和分析[4]。在前期的任务中存在两方面的基本功能:主要是对学习者所选话题进行介绍,并激发学习者对于此话题的学习兴趣,从而认真准备相关的短语、词汇、句子,保证任务的有效完成。在这个过程中,还有一个附加的功能那就是使学生能够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进行流利的交流。在任务的主要环节中,主要任务进行筹划和汇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应以配对以及小组的形式来对他们的语言资源加以运用,以此来实现任务目标。为了防止出现在语言交流过程中使用不精确的现象,学生应与老师一起筹划进行汇报,通过书面或者口头的方式在全班进行公开展示。而语言的焦点则主要就是对语言进行聚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分析和鉴别在任务完成过程中所自然使用到的语言。这些语言的分析能够是关于句法、功能、构词、词汇、意义以及语用的基本范畴和语音特征。在进行一定的分析以后就是进行短语、词汇、句子的操作了。
三、在英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的主要特点
在(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一书中David Numan就明确表示,任务就是指“做事”,为了保证任务的完成,学习者用将“意义”作为目的,调动各种非语言以及语言资源来进行意义的共建,从而达到某种交际问题得以解决的目的。在进入到21世纪以后,这种用语言来做事的教学方式也渐渐渗透到我国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在英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的主要特点为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沟通更加突出
信息的共享和沟通是人类普遍存在的心理需求。一旦不能满足这种需要,人就会去重新的追求和寻觅。而任务型教学法正是对学生这种心理需求的有效运用,通过有意识地对信息差的任务方式进行创造来使得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得到调动,更好的投入到语言交际过程中。在这种氛围中,学生会带着一定的渴求来传递信息和获得信息,从而更好的运用语言,强调信息沟通,语言表达的重要性,而不是过多强调语言形式。
2.体现交际活动的真实性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使得学生真实交际能力得到培养,在当前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很多把功能作为基础的教学活动还没有真正做到源自真实生活,而最多只能叫做准交际。要想在真实生活中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就必须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以及完成真实的任务。任务型教学法在设计以及实践上都是将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作为基础的,其强调通过课堂教学法来让学生使用英语完成真实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从而使得学生在运用英语方面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5]。
3.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在任务型教学法中,并不是将某一个语言形式当作训练的主要目标,而是将一个个任务来当作引子,通过学生各项任务的完成而进行大量的、多形式的语言实践,从而使得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得到提升。任务的完成需要学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进行主动的思考,用所学到的知识来对新问题、新情况加以解决,再通过同学间、师生间信息交流,让学生在语言运用方面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所以,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也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此来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水平。
4.积极进行语言实践
英语是一种语言,是进行交际的工具,所以其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学生对语言进行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交际,而获得这种交际能力应有大量的、足够的语言实践。任务型教学法所强调的就是在交际活动中对语言进行使用的结果,而非单纯进行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语言技能的训练。在任务型教学法中,因为许多任务都是由group work、pair work来完成的。所以这样会给学生留下更多活动时间,从而大大增加学生在语言实践方面的活动总量。所以,任务型教学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为学生提供一系列实践机会。
四、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任务的设置
第一,在设置任务时确保目的明确,并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也就是说在对任务进行设置时应要有明确主题。所有任务都必须和这个主题保持联系,这样才能使得学生集中注意力,围绕主题进行多方面拓展、多层次探讨的开展。如,在What time do you usually get up?的单元能够进行Survey任务的设计,让学生通过对父母朋友作息时间进行调查,来在课堂上展开积极的交流。
第二,任务的设置应考虑学生的兴趣和生活经验,应尽量保证方式和内容的真实性。在对体育运动、游戏等词汇进行学习以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写出自己感兴趣和不感兴趣的活动,然后两人一组,来对课外活动项目看法加以讨论,最后对全班学生所喜欢的课外活动加以统计。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围绕which activity is the best ofall and why的辩题展开讨论。
第三,设置的任务应能够保证学生处理、使用和获取有效的信息,方便其用英语和他人进行交流,培养起用英语来对实际问题加以解决的能力。如针对“怎样安全逃离火灾现场”的任务,学生可以根据一般常识和课文中所学到的知识来找出相关的措施。通过这项任务的完成,学生可以清楚地明白在发生火灾时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怎样才可以安全逃离出现场。
2.任务的完成
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首先应引导学生进行一定能力和知识的储备,以为任务的完成打下基础。教师在教学任务进行设计以后,在课堂教学的开始就应将任务告诉学生。学生要想圆满完成老师的任务,就应该进行一系列的查阅、阅读、分析等,以此来完成任务。这个对教学内容进行学习的过程就是技能训练和知识教学的过程。其次,在任务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学生和教师采取准备措施,比如对足够信息资源的收集。实施任务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学生提供交流信息、获取信息、应用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作为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也可以参与到活动之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Pairwork或Groupwork等小组方式中去,以确保任务的共同完成。
3.任务完成结果的展示以及评价
通过任务型学习活动能够使学生有一种完成任务后的自豪感和成就感。为了能够实现这种目的,在任务完成以后应进行一定的评价和展示。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学生能够对各自完成任务情况进行进一步分析,教师以及学生进行相关点评,确保学生吸取到好的做法和经验,对自己的实践过程和思维模式加以修正、完善。同时,也可以通过学生对自己作品的价值和质量进行判断的方式,学会判断和反思自己的努力和进步。
五、结语
伴随着不断提高的素质教育要求,任务型教学在英语教学中获得了广泛的运用。其要求教师通过自己角色的转换,将学生作为主体来对教学活动加以设计,充分实现学生的主体作用。随着不断深化的任务,学生在运用语言方面的能力也会得到不断提高。而随着附近不同的环境,学生可以结合客观需要以及自身所掌握的知识来对新知识加以构建。当然任务型教学只是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中的一种,在实际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不同的客观需来对正确的教学法加以选择,实现英语课堂教学的不断优化[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