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格言的内涵流传不息
格言的内涵流传不息
李晨 计算机合班1001
4202100130 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
近百年来,国人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冰火两重天。上世纪两次大的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使中国传统文化遭到灭顶之灾,而尤其可悲的是使中国人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操难以为继,使新一代的中国人出现了信仰危机、价值危机、道德危机,导致民族精神的衰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冷静的反思;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恢复,研究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当下思想文化界一道众所瞩目的风景线。由政府到学界,由国内到国外,国学热不断升温。如,在《百家讲坛》阎崇年讲清帝、刘心武讲红楼、易中天讲三国、王立群讲史记、于丹讲论语;《光明日报》专门开设了国学版,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开设了“国学频道”,新浪网高调推出乾元国学博客圈,政府举办了“俄罗斯‘中国年’”、“德国‘中国年’”,在各个国家开设孔子学堂,等等。这一冷一热带给我们很多思索: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并对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方式进行思考。
中国传承文化已经开始出现危机,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华民族面临着丧权辱国之痛,西方列强包括自称“脱亚入欧”的日本,皆张牙舞爪、磨刀霍霍,力图宰割中国,中国人在这些帝国主义强盗眼中成了可以任意欺辱甚至屠杀的牛羊。当时中国新一代的知识分子将中国多年野蛮专制、积贫积弱的原因,追索到最深的文化层次,发现和平、专制、驯良、忠孝的儒学“羊文化”在西方征服、民主、竞争、自由的“狼文化”面前相形见绌,愤而提出“不读中国书”,“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上世纪“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衮衮诸公将西方时髦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引进中国,“物竞天择,优胜劣败,弃旧图新,革命自强”的思潮成了时代的主旋律,鲁迅先生面对处在危亡之际的中国社会发出时代的最强音:“救救孩子”!中国13亿人民告别了多灾多难的20世纪,同全世界人民一起迈进21世纪的时候,我们不能不以无限深情缅怀在20世纪为中华民族崛起而流血牺牲、奋斗不息的先烈。所以我们要从以下几点来继续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一、理性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我们应该对中国传统文化做一个筛选,做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冯友兰曾说:“中国人最关切的是中国文化和文明的继续和统一。”我们的智慧或可超然于文化之外,而我们的最终命运又必然统摄于文化之中。因此,理性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不二选择。
二、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后期的封建社会里一定程度上起着阻碍历史进步的作用。但仍然有与现代化融合从而促进现代化成功实现的诸多营养成分存在,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东亚价值观”仍是亚洲各国发展的文化基础,第一我们要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第二我们要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第三我们要重构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更加完善。
三、大力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保护中国传统文化,重构中国传统文化,最终目的就是要使中国传统文化深入民心,并且走出国门,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最重要的两个途径是:学校教育和媒介传播。
学校教育是尤为重要的一个途径,因为很多后辈们收到外来文化的冲击,甚至已经淡忘了中国传统文化,哈韩哈日的行为实在是丢尽国人的脸,我虽然在所谓的后辈之中,但是我一向是反对外来文化,坚持中国文化的传承,2006年9月国务院发布《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格言与诗话渐渐的被人遗忘,这种现象实在是令人惋惜,这是中华五千年最宝贵的精髓,却被如此的遗弃。利用媒介传播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现在科技发达,现代媒介几乎覆盖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我们可以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宣传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普适性宣传,将传统文化融入文学艺术、影视戏剧中,渗透在网络、文化交流、旅游观光中,面向社会大众,重新唤起社会大众了解传统历史和文化的热情。通过这些媒介宣传,使中国传统文化民间化、大众化、全球化。
世界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最本质的特征是什么?除了血缘之外,更重要的是文化。想我中华民族大家庭里共有56个民族,血统本自不同,然数千年来同舟共济,音声相通,认同自己是伏羲、神农、黄帝、蚩尤的子孙,靠的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这条无形的纽带。我中华民族的主体是汉族,然而汉族本身就是在中华这块辽阔的大地上多民族混血而来的,世界上没有纯血统的汉族,汉族首先是一个传统文化的共同体。道学的龙文化是中国诸子百家之学的总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中华民族能在数千年间衰而复兴、亡而复存,靠的就是道学文化的根没被砍伐和挖断。中华民族能把百千种异族的异质文化融会成华夏民族文化,能在历史上引进印度的佛教文化,能在近代汲取西方的基督教文化,显然不是“严夷夏之防”的儒学文化起的作用,而是“海纳百川”的道学文化创造了奇迹。为此,我们更要坚持不懈的把中国传统文化全部保留好的传承下去,而且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衰关乎我们的民族命运和国运,传统文化是我国综合国力的基本要素,是中国人自立与世界民族之林的命根子,中国要在世界的东方和平崛起,就不能不振兴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同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格言是占了很大的一部分的,格言是思想的浓缩,理念的精华,感悟的深邃,经验的聚集。说到底,格言也是思维的高度抽象概括的结晶。哲学就是对物质总体世界的高度抽象概括的看法,是世界上纷繁复杂各种知识学问的高度浓缩的“格言”式的学问。格言的知识价值很高,下面我来阐述格言与修身齐家治国的关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乃就是所谓的自身、家庭、治国、平定天下,彼此间的关系都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的,如果失去某一个,国家就会像一个人失去身体的一部分一样,残缺不完美。梁启超曾经说过,“内圣外王之道”一语包举中国学术之全体,其旨归在于内足以资修养而外足以经世。你看梁先生给这四个字多高的评价啊,“内圣外王”是中国学术的全体啊!内,自我的修养;外,成就一番事业,这就是领导力。我们讲过佛家“体”和“用”的道理,“体”是一个事物内在的本质,是它自己跟自己的关系,“用”是一个事物外在的用途,是它跟别人的关系。近代学者熊十力根据《大学》以“修身”为本,以“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为“内圣”功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外王”功夫,接着他说:“君子尊其身,而内外交修,格、致、正、城内修之目也。齐、治、平,外修之目也。国家天下,皆吾一身,故齐、治、平皆修身之事。” “正心诚意”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是修身,就是说,无论你取得多大的功业,当了多大的官,赚了多少钱,这些并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目的还是为了“修身”!“修齐治平”是有逻辑顺序的,修身之后齐家,齐家之后治国,治国之后平天下,这是由内而外的,没有修身就没有办法齐家治国平天下。下面我谈一下儒、释、道这三种思想的学与用
一、儒家“和”的思想 儒家思想在治世中是最辉煌的
有学者指出,儒家思想的核心在“仁”。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曾子认为,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因此,学者认为忠恕的最终落脚点就是仁。我认为,按照这个逻辑理解是对的。儒家的恕道孝道、仁政王道、德治礼制、中庸思想、节欲思想、和谐思想、经权思想、原始民主思想、人道主义思想、大一统思想、大同理想、救世精神、人格独立学说等等都反映了儒家最终想要达到的是一种“和谐”的境界。在这种社会形态下,人们追求的社会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种注重自身修养,推己及人的“人本”管理思想。
二、道家“道”的思想 道家思想在乱世中是最辉煌的
道家重视人性的自由与解放。一方面是人的知识能力的解放,另一方面是人的生活心境的解放,前者提出了“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认识原理,后者提出了“谦”、“弱”、“柔”、“心斋”、“坐忘”、“化蝶”等的生活功夫来面对世界,讲究“人天合一”、“人天相应”、“ 为而不争、利而不害”,“修之于身,其德乃真”,“虚心实腹”、“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法于阴阳,以朴应冗,以简应繁。” 等等。
道家思想因其从自然、随性的角度出发,对于乱世中的人们寻求一种解脱和超越的心境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所以道家思想容易在乱世中得到认可和肯定。
三、释家“适”的思想 释家思想在虚无中是最辉煌的
彻底中国化了的禅宗,它那“我心即佛,佛心即我”的“梵我合一”的世界观,以神秘的直觉体认为特征的非理性的思维认知方式以及自心觉悟、不假外求的解脱途径,特别是通达自由、游戏三昧、任运随缘、恬淡闲适的生活态度,很投合深受传统的儒家的老庄思想薰陶的中国士大夫和知识分子的心理,诱使他们纷纷向其靠拢,寻找精神寄托的新天地。这种强劲的吸附力,在社会发生巨大变迁,大量儒生“兼济天下”的抱负化为泡影,自信心崩溃,落魄空漠之时,更能显示出它的魅力。
最后说一下我自己对于这门课的看法与感受,本课程是以格言为纽带介绍的中国传统文化,其实我们可以从格言中读懂很多的东西,格言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主要的一种,中国现代管理当中很多都渗透着格言的内涵中国文化中则蕴藏着深刻的管理哲学,比如儒家的“仁、礼”和“德政”,在塑造人和人性上有着丰富的诠释。无论诚意、正心,还是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修身,前者内修,后者外修。掌握格言所带给我们的内涵,人生才能真正平衡而有意义。归根到底还是那句话:做事就是做人!
学习了这门口,让我对格言有了重新的认识,原先总是觉得格言就是很简单的话,枯燥无味,但是在老师的耐心的教导之下,逐渐开始领略格言内在的意义,我本身就是一个忠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人,在略微的领略格言的内涵后,我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大而不经的赞叹,学生不才,不能达到像老师那样对格言的意义领悟的渗透,各种场合都能顺手捏来,但是我会继续的学习的格言的内在含义,因为我觉得格言可以改变人的观念甚至一生,我们听得最多的就是和学习有关的格言,我原先并不是一个认真的学生,但是从网上看待那些勉励励志的格言,不经想到自己居然如此的没有用,只知道浑浑噩噩的混日子,我想,以后的生活中我会多读一些格言来勉励我自己,对于老师的讲课,我觉得还是很满意的,让我大大的受教,就是觉得可以增加一些互动的环节,比如说让学习们收集自己喜欢的格言,然后上台谈谈这句格言的内涵,再让老师评价,就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总之的一句话,老师的课堂净化了我的心灵,老师的格言教会我更好的做人!
第二篇:名人格言,更有内涵(本站推荐)
名人格言,更有内涵
相信谎言的人必将在真理之前毁灭。—— 赫尔巴特
真正的科学家应当是个幻想家;谁不是幻想家,谁就只能把自己称为实践家。—— 巴尔扎克
爱情原如树叶一样,在人忽视里绿了,在忍耐里露出蓓蕾。—— 何其芳
一件事实是一条没有性别的真理。—— 纪伯伦
友谊是一棵可以庇荫的树。—— 柯尔律治
理想是人生的太阳。—— 德莱赛
如果你浪费了自己的年龄,那是挺可悲的。因为你的青春只能持续一点儿时间——很短的一点儿时间。—— 王尔德
真理惟一可靠的标准就是永远自相符合。—— 欧文
土地是以它的肥沃和收获而被估价的;才能也是土地,不过它生产的不是粮食,而是真理。如果只能滋生瞑想和幻想的话,即使再大的才能也只是砂地或盐池,那上面连小草也长不出来的。—— 别林斯基
笨蛋自以为聪明,聪明人才知道自己是笨蛋。—— 莎士比亚
毫无经验的初恋是迷人的,但经得起考验的爱情是无价的。—— 马尔林斯基
良好的健康状况和高度的身体训练,是有效的脑力劳动的重要条件。—— 克鲁普斯卡娅
成功的秘诀,在永不改变既定的目的。—— 卢梭
从不浪费时间的人,没有工夫抱怨时间不够。—— 杰弗逊
谚语可以体现一个民族的创造力,智慧和精神。—— 培根
说真话不应当是艰难的事情。我所谓真话不是指真理,也不是指正确的话。自己想什麽就讲什麽;自己怎麽想就怎麽说这就是说真话。—— 巴金
她们把自己恋爱作为终极目标,有了爱人便什么都不要了,对社会作不了贡献,人生价值最少。—— 向警予
我需要三件东西:爱情友谊和图书。然而这三者之间何其相通!炽热的爱情可以充实图书的内容,图书又是人们最忠实的朋友。—— 蒙田
时间是一切财富中最宝贵的财富。—— 德奥弗拉斯多
世界上一成不变的东西,只有“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的”这条真理。—— 斯里兰卡
过放荡不羁的生活,容易得像顺水推舟,但是要结识良朋益友,却难如登天。—— 巴尔扎克
这世界要是没有爱情,它在我们心中还会有什么意义!这就如一盏没有亮光的走马灯。—— 歌德
第三篇:生命不息
平安健康分红保险讲师手册
随堂讲义1
生命不再伟大
我望着日渐衰老的父亲扬起一张蜡黄的脸,静静地躺在床上,他的眼睛不时地睁开一下望着天花板。我不知道他确切地在想什么,但我知道他非常想治好自己的病。因为刚查出病因时,他曾对医生说:“如果4万元能治好我的病,我就治,否则,就不治了。”后来我才明白,爸爸他们厂里的药费报销50%。父亲的积蓄可能就是2万左右。
父亲患的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听医生说,白血病有20多种,这是最严重的一种。我问医生需要多少钱,医生说:“你父亲的病治好(指换骨髓)已经没多少意义了,等待缓解那就是无底洞。”接着医生向母亲了解我们的经济情况。母亲说,厂里可以报销一半的药费。第一天输了血小板,父亲的症状很快得到了控制,不再疼痛、出血点消失了。第二天输多龙、特美汀、柔红霉素„„这些药都是90到100元左右一小瓶的。过了几天,护士小姐叫我们再去交钱取药。我到财务室一看电脑帐单,已用去2万多元,惊呆了。我走出了财务室,来到病房,看看父亲,看看日夜照顾他的母亲,我突然意识到,我是长女,我不能用感情处理这件事,我不仅要想到父亲,还要想到母亲、弟弟、妹妹。我们都是工人,最后我们所能做到的可能就是全部倾家荡产。即使这样也无法挽救我的父亲。那我的母亲、弟弟、妹妹,他们怎么办?剩下的路怎么走?我还要救他们。
我走到医生办公室,告诉他们,我们没有钱了,用药请医生酌情处方,第二天,那百元左右的药停了。我从护士小姐手中接过青霉素,泪水悄然洒下。我觉得我在犯罪,我愧对生养我的父亲,也愧对母亲、弟弟、妹妹。看着毫不知情的父亲依然用信任的眼光看着我手中的药,再三叮嘱我把药收好,别掉在地上。我想,也许在白血病还没有击倒他时,我这个当女儿的就已经成为杀父凶手了。但这一切都是因为没有钱,我不能因为父亲,再把母亲、弟妹往火坑里推。
我不知道现在医疗制度有那些规定,我只知道当生命面临死亡而又没有钱的时候,虽有挽救生命的药,你却无法拿来使用,这种心中的焦虑、期待和无奈会把你折磨的欲哭无泪,欲喊无声。金钱面前,生命不再伟大,也不再坚强。
我突然强烈地意识到,那些视金钱如粪土的人有多么愚蠢!有钱多好!
夜深了,青霉素液体就要输完了,我去喊护士小姐,父亲忙低声说:“不急,这药这么贵,滴完再去。”求生的父亲把希望完全寄托在这廉价的药物上,然而,他并不知道这药不能救他,救他的药还在医院药房里。只是我们无法得到而已。当我走出病房的时候,我再也忍不住痛哭起来。
化疗已使父亲极度虚弱起来。我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突然离我而去,我只是告诉疲惫的母亲,在父亲最后的生命里程中,我会陪他平静走到终点。
生我养我的老父母,我做出个决定让我终身不得安宁。您告诉我,该怎么办?
摘自《南方周末》
第四篇:生命不息
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在平常的工作与学习中,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尤其是在搞研究或写论文时,更是问题层出不穷。归纳起来,主要存在如下困难:
1、主观上欠缺学习主动性。
随着年龄地增长,工作时间的增加,年复一年,翻来覆去,惰性也在增长。再加上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许多的时间都放到了家庭的上面。历年的初三教学生涯,承受着莫大的精神与身体压力。当然,最主要的是自己的不求上进。惭愧!
2、知识水平欠缺,没有理论高度。
毕业后,未能再系统的进行相关知识理论的学习,知识陈旧老化,不能即时更新,与时俱进。用半桶水的知识,想要写出一桶水的锦绣文章,何其难矣。
3、没有创新精神,人云亦云。
只有自己亲手去做,所得的东西才是自己的,道理谁都懂,但有时又禁受不住网络、期刊等方面文章的诱惑,抄袭了事,省心省力。归根结底,还是缺乏创新精神,没有自信心,不会选取好角度,不会提炼、升华生活实际。悲哉!
4、手头缺乏实用资料以资借鉴。
工作中,形形色色的各种初三应考复习资料何其多,但真正可用于搞研究或写论文的实用书籍又相当的缺乏。不是说这些书籍不好,而是不能很好的为己所用,缺乏现实、直接的借鉴意义。
5、欠缺从具体的工作中提炼、升华案例的经验与能力。
平常教学工作纷繁芜杂、千头万绪,日常生活琐碎、繁重,一心扑在工作、家庭中,理不清头绪,看不清前路。说了许许多多的话,写的文章却不多,质量也不高,概因欠缺从具体的工作中提炼、升华案例的经验与能力。
6、没有系统的学习,未得名师指点,闭门造车。
身处小地方,当着井底蛙,不得名师指点,纯粹的在家闭门造车。水平有提高,但也有限。人生之大悲哀莫过于如此。
7、写作方法、角度不够好。
如前所述,写作时有时大而失当,有时又小而无大意义,就在于不能采用好的方法,选取好的角度,未能找到写论文之门。
8、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白日做梦易,实际行动难。路是一步步走出来的,谁也不可能一口吃成大胖子。没有实际行动,一切免谈。
既然存在如此多的问题,总要想办法解决,我的办法是:
1、增强主观能动性,努力学习。
平常多读书,多看报,远离电视、电脑,多向他人学习、请教,三人行,必有我师。相信经过自己的努力,多拜师学艺,水平的提高指日可待。
2、多行动。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既已意识到了不足,那就用行动来弥补。平常多搞搞研究,多写写论文,不惧失败,胜利终将在前方招手。
3、不以失败、水平低为耻,常请人批评指点。
只要有一技之长,就是老师,老师不一定超过自己,只要他能帮你解决一个问题、困难,他就是你的师傅。不以失败、水平低为耻,常请人批评指点,必有所得,日有寸进,则几年后就有大成就。
4、屡败屡战,永不停步。
人生在世,精神最重要,只要有了屡败屡战,永不停步的精神,世界上哪来的困难。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特为此文。
第五篇:雷锋精神永流传
雷锋精神永流传
雷锋曾经说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名服务之中去。”这句话体现出了雷锋生命的价值,所以我们应该珍爱每一个生命,崇尚雷锋精神。
有人认为,我们现在已经处于新时代了,雷锋精神落伍了。但我不赞同这种观点,因为现在仍然有人在学雷锋,做好事,所以这种精神并没有落伍。现在还有很多“活雷锋”,例如最美妈妈——吴菊萍。他为了一个从楼上跌落下来的孩子,毫不犹豫地伸出了双手,孩子被平稳的接住了,安然无恙,但她却因接孩子而导致手臂粉碎性骨折。我们身边仍有“活雷锋”存在。
在《没有雷锋的日子》的电影中,雷锋因意外事故死亡,不能去学校为同学们演讲,同学们得知雷锋的死讯,同学们哭着喊着要见雷锋叔叔。原来,雷锋在生前一有空就去为孩子们讲课,体现了雷锋的爱心与奉献精神。雷锋并没有死!是的,雷锋并没有死!社会上还有千千万万的活雷锋,人民需要像雷锋这样的人,社会也需要他。我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像雷锋叔叔那样为人民、为社会作贡献。好人最终会有好报!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道是一辈子做好事。雷锋做好事,为人民服务,绝不是靠一时的热血和激动,而是坚持不懈,始终如一。我希望同学们也要学习雷锋精神,学习他始终如一的精神。
雷锋的这种精神,不仅对我们的精神世界起着丰富的作用,更是对我们的学习有着极大的激励作用。
我们现在学习是比较辛苦,而且还不能松懈,因为一松,可能马上就掉下来,我们要像雷锋一样,在学习中体会快乐,在快乐中更好学习——雷锋精神永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