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七一党员参观活动
七一参观学习活动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为迎接七一党的生日,6月21日狮山党支部结合党的群众路线学习内容,组织党员到望城参观学习。
早上8点,本村党员乘坐大巴车出发,一路上,党员们唱着红色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东方红》、《松花江上》、《党啊亲爱的妈妈》„„一曲曲动人心弦的老歌,仿佛把大家带回到那个久远的年代。
参观活动的第一站在黄金乡金山桥街道桐林坳社区银孔围组,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生态建设与民主建设的完美融合;第二站是乔口渔都,不愧为“秀美的水乡古镇、繁荣的商贸名镇、宜居的风情小镇、发展的旅游重镇”;第三站是靖港古镇,“中共湖南省委旧址”、“毛主席手迹展览馆”等处唤起了党员们参加革命工作的美好回忆和对党和祖国的无限热爱。
伴随着犹如“世外桃源”的环境,大家谈笑风生,其乐融融,增进了本村党员之间的感情,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使党员们更加热爱党组织,热爱狮山村这个大家庭,以更积极向上的心态投入到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中,永葆党员的先进本色。
第二篇:七一党员参观心得
七一建党参观心得
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三年华诞之际,我支部组织参观了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和南湖红船,学习了我党的建党历程和发展,重温了我党的发展历史和重要事件。在本次参观学习中,我又一次了解到无数的党员先辈和中国人民用他们的鲜血和身躯,换来了新中国的成立,换来了今天的温饱和谐社会,换来了国强民富的现代化小康社会。回味党员先辈的英勇事迹,为他们的奉献、牺牲等精神所折服,这个和平的年代,作为新一代党员,虽不能像先辈那样抛头颅洒热血,但我可以继承发扬他们的精神。我将在自己的岗位上,积极工作,发挥自身的热量,为社会,为公司创造价值;在生活中,我将学习雷锋精神,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让周围的群众,感觉到社会的温暖、党的关怀;在政治上,将忠于党,热爱党,维护党的一切,并不断的提高自身的党性素养,不断学习党的新政策、方针。总之,一时入党,终身奉献党,尽最大的努力服务社会、服务人民、服务公司,积极工作,努力创造、创新,我中国的腾飞添砖加瓦。
第三篇:“七一”党员活动
“七一”活动小结
七一前夕,为了给党的生日献上一份特殊的礼物,中铁二十五局青岛地铁项目部举办了一场“游革命圣地,忆革命精神”的党支部活动,项目部所有党员、预备党员和入党积极份子参加了这次活动。
我们到达的第一站就是青岛市革命烈士纪念馆。在烈士群雕《山河魂》前面,老党员带领我们预备党员进行了入党宣誓,在庄严肃穆的雕像前面,我们意识到:作为一名党员,必须以共产党员的最高要求约束自己的行动,尽心尽力做到为人民服务,积极工作,随时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奉献自己。纪念馆分上下两层,上层是革命烈士骨灰堂,下层是纪念大厅,正面悬挂着王尽美、邓恩铭、李慰农、刘谦初、李春亭等著名烈士的遗像,东西两侧分列10个展橱,陈列着全套《山东省革命烈士英名录》。看着这一部部血泪挥洒的革命史,我们仿佛亲身体验到了老一辈革命家是在怎样的艰苦环境中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在这片红色土地上进行着伟大的革命实践活动。
第二站大家来到了另一个景点—栈桥。栈桥有着一百多年的历史,她既目睹了青岛的屈辱岁月,也见证了青岛经济的飞速发展。大家漫步于栈桥海滨,见青岛海湾外形如弯月,栈桥似长虹,回澜阁熠熠生辉。也许,在那个战火硝烟的岁月里,人们无暇顾及栈桥的美景,更多的是痛恨从此处入侵的侵略者吧。
最后一站大家来到了著名的“五四运动”发源地—五四广场。近一百年前,当那些热血青年高呼“誓死力争青岛主权”,“还我山东,还我青岛”等口号的时候,他们怀着的是一颗爱国救国的心,而现在,我们在享受前辈们带来的和平生活时,更应该想到,这样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应当努力活好每一天,努力建设和谐社会,努力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富强。
通过这次活动加强了党支部的自身建设,充分调动了每一位党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把党员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工作上来,发挥了党支部的思想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项目部的发展进步起到推动的作用。
第四篇:七一党员活动稿
庆 “七一”党员活动丰富多彩
2012年6月21日下午一点半,在海宇公司会议室,段天明支部书记主
持召开了党支部会议,共有14名中国共产党员参加。会议开始全体党员起立,奏《国际歌》。讨论预备党员吴香丽同志转正,并发展了两名新的预备党员——杨帅红同志和任润德同志。段书记对现有24名党员(包含流动党员、预备党员)进行了分组,分为两个党小组,并明确小组组长的职责。最后,高强总经理对党员同志提出了四个希望:
一、爱国,每个党员都要热爱自己的祖国,6月18日在墨西哥洛斯卡沃斯G20峰会的开幕式上,主办方用国旗来标示各国领导人的位置,合影完毕,领导人散去,脚下国旗被踩来踩去,胡锦涛主席弯腰把中国国旗粘纸捡起来,并细心地收了起来,他老人家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课。
二、以身作则,在生产经营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党员的先进性。
三、坚持“思想、政治、专业”学习,从各方面去提高自己。
四、维护公司大局,党员同志思想觉悟一定要高,考虑问题能从公司的角度出发,真正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2012年6月30日,海宇公司党支部组织包括流动党员在内的15中共党员到革命根据地——白洋淀参观学习,开展为期两天的“重走革命圣地,重温入党誓词”活动,缅怀革命先烈丰功伟绩,以此来迎接和庆祝党的生日。
白洋淀——这片英雄的土地,地处保定市安新县,占地约366平方公里,由143个大小不等的淀泊和3700多条沟壕组成的湖泊群,因白洋淀面积最大而得名。她美丽的景色和动人的故事深深吸引了我们,记得儿时,在皎洁的月光下,坐在院子里,依偎在奶奶的腿上,听奶奶讲白洋淀雁翎队打鬼子杀白脖的故事,听着听着就闭上了眼睛,做着头顶荷叶、跨着长枪、摇着小船的梦漂悠漂悠的就进入甜蜜的梦乡了。长大后,老师领着读“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作家孙犁的荷花淀把我们带到了白洋淀。到了银幕上的小兵张嘎子又让我从银幕上看到了白洋淀。如今,我们一行亲自探访了这片神奇的水乡,去感受它神奇的面纱,感受它的坦荡胸怀,倾听它充满传奇的故事。
下午一点我们驱车从北京出发,四点来到了美丽的荷花大观园——国家五A景区。荷花大观园名副其实,确有荷莲的洋洋大观。精品荷园荟萃了中外三百六十六钟的精品名荷,花的颜色有红、黄、白、粉、淡绿等,花型有单瓣、重瓣、多瓣,株型有小到可置案头的碗莲,有大到能负重几十斤的南美王莲,千姿万态,同园竟媚,堪称天下奇观,充分显现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乘小舟穿行在荷花从中,剥食一只亲手采摘的莲蓬,感觉一下口齿芬芳,这才是“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的意境。
这里也是孙犁老先生笔下人民抗击日寇的地方,白洋淀宽阔的水域不同于一望无际的大海,大片芦苇丛把她分割开来,置身其中,确有扑朔迷离之感。若无当地船夫的带路指引,要走出白洋淀,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当年,这里出了一支让日寇闻风丧胆的游击队——雁翎队和一名让日寇头痛的孩子——张嘎。看过电影《小兵张嘎》的人,无不知晓这位英雄少年的机智和勇敢。
7月1日上午,我们参观了雁翎队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于白洋淀文化院内的雁翎队纪念馆,占地1666平方米,有260多幅珍贵历史图片和100多件实物,是抗日战争时期军民浴血奋战的见证。抗日战争时期,在淀泊相连、苇壕纵横的白洋淀上,有一支神出鬼没、来无影去无踪的队伍。他们时而化装成渔民,巧端敌人岗楼;时而出没在敌人运送物资的航线上,截获军火物资;时而深入敌人的心脏,为民除掉通敌的汉奸;时而头顶荷叶,嘴衔苇管,隐蔽芦苇丛中,伏击敌人保运船。这支令敌人闻风丧胆,却让百姓欢欣鼓舞的队伍,就是活跃在白洋淀上的抗日武装雁翎队。他们利用淀内沟壕纵横、港汊众多、千顷芦苇荡、万亩荷花塘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发挥白洋淀人谙习水性的特点,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顽强、机智灵活,同日寇展开了水上游击战。驾小船用打野鸭子、打大雁的火枪和大抬杆消灭了大量日本鬼子,切断了敌人的水上运输线。他们除汉奸、端岗楼、打伏击,谱写了一曲人民战争的赞歌。智取十方院岗楼、夜袭大淀头岗楼、巧用矛盾端岗楼等对日抗战的英雄事迹至今广为流传。
我们支部通过参观雁翎纪念馆,学习了敢于斗争、机智灵活的雁翎精神,该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和民族气节,伴随着历史的发展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全体党员一起唱响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革命歌曲,来歌颂伟大的雁翎队抗日英雄和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活动中党员同志们团结互助、气氛热烈,达到了弘扬革命精神、相互学习提高、沟通交流的目的,整个活动和谐平安,取得圆满成功。通过此次学习,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气概,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涤荡,净化心灵,振奋精神,深切体验到今天生活的来之不易,同时也为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添上了浓重的一笔。感谢公司党组织给了我们这次绝好的机会,我们要把这次接受教育的经历与感受带到广大职工当中来共同分享,共同进步。我们要继续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荣传统,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的做好各自的岗位工作,为公司企业的明天而努力工作!
海宇公司 宗瑜
第五篇:“七一”党员活动延安参观学习感想
“七一”党员活动延安参观学习感想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进一步学习党的光荣历史,不断提升党员的思想政治素养。5月29日,街道组织了我们党员前往历史文化古城,中国的革命圣地——陕西延安,参观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让党员接受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
在二十世纪上半叶,延安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民族英雄刘志丹、谢子长创立的陕北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央红军长途征战的落脚点。从1935年到1948年,延安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是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十三年间,这里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整风运动、大生产运动、中共七大等一系列影响和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特别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亲手培育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中的珍贵财富,已经成为全国人民团结一致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精神支柱。
当6月1日晨曦的第一抹阳光洒向陕西富县的黄土地上,我们的中巴车行驶在泥土厚重留有芳香而古老的黄土高原上,一路上大家兴高采烈,情绪高涨,歌声、笑声一路欢畅,大家怀揣着无限的憧憬与期待,走进了魂牵梦绕的——延安。
在书本的记忆里,年轻的战士摇着嗡嗡纺线的纺车走进我的梦;毛主席和百姓共坐一个炕头闲话家常的情景感动过我的心;兄妹开荒的秧歌舞和露天课堂的讨论会温暖过我的记忆;白羊肚手巾唱信天游的人儿赶着羊群向我招过手。土枪对洋炮的日子,红枣小米稀饭的香味儿,还有黄河大合唱的咆哮,这一切都在深深的牵引着我。我甚至遗憾自己没有出生在那个峥嵘年代激情燃烧的岁月,去亲历长征的壮举,倾听战马的嘶鸣,感受这块滋生着纯朴、善良、勤劳、勇敢、平等、友爱、贫困而道德无比丰沃富足的纯美圣地。而今,延安这个我向往已久的黄土地已渐渐撩开神秘的面纱,轻轻向我走来……
“清凉山下楼宇聚,杨家岭上眷思回,郁郁枣园揖老树,巍巍宝塔沐朝晖。”走进这些令人敬仰的革命遗址,激情如潮。
延安的宝塔是革命的标志和象征。“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这两句话相信是所有中华儿女都耳熟能详的。宝塔山没有参松翠柏,也没有亭台楼阁,但它有的却是延安的红色革命精神。建筑古朴,简单,却显得庄严肃穆。不需要很的语言形容它,只是看,静静地感受宝塔山的魂;延安的魂;中国革命的魂!
走进昔日的杨家岭、枣园,走进毛泽东和他战友们曾经工作和战斗过的地方,土墙窑洞,破旧的窗棂、开裂的木头……我抚摸这些岁月的痕迹,穿梭于一张张珍贵的老照片中,内心激荡起无限的崇敬。毛泽东住过的简陋的房屋、周恩来用过的破旧的纺车、朱德睡过的单薄的床铺、刘少奇用过的熏黄的油灯,还有那小菜园、小石桌……每一件文物都有他那一段段的艰辛而动人的故事。我仿佛看到了历史的影像,听到了时光的对话。真正感到是延安孕育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延安就没有新中国。真正了解到毛泽东在延安工作和生活了十三年之久,许多著名的革命理论在延安完成,为新中国的成立和后来的发展方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延安,以艰苦的自然条件考验着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意志。
站在低矮破旧的土窑洞上,仿佛听见窑洞里昏暗的油灯彻夜未熄有人在说话;听见了主席会见美国记者斯特朗的交谈;听到了“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听到了全党“七大”召开时激情洋溢的演讲;听见了革命胜利传万里的喜讯。
还是这间窑洞里,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用气吞山河的豪迈,消除了“怯美论”,以“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的凝聚力,组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这间窑洞里,诞生了《论持久战》、《矛盾论》等数十篇指导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光辉著作,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气概,调兵遣将,运筹帷幄,指导着革命的胜利,最终夺取政权建立了新中国。
延安作为根据地,这是战略的需要,也是形势所迫。这里的山和水,养育着坚贞不屈的革命战士。自然条件差,很多农作物在这里是不能生长的,造就坚强的意志!在这里,革命战士用热血写下了革命胜利的壮丽诗篇;延安军民用汗水谱写了自给自足的团结景象;在这里,五大书记的铜像静静地矗立在枣园,好想告诉他们,您们的功绩历史历史是不会忘记;在这里,中共七大的遗址默默地守候着杨家岭,告诉人们,他的意义深远;在这里有“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在这里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白求恩精神;在这里有“不怕牺牲,排除万难”的愚公移山精神。这一切都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延安革命的伟大力量。
作为一名党员,在经历了这次延安之行红色之旅后,我深刻地感受到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散发着一种神奇的力量,革命圣地给了我一次关于党性和党的知识的教育,让我意识到,只有永保延安精神的本色,踏踏实实地为人民服务,才能把工作切实搞好。
在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高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向着社会主义强国迈进的时候,迎来了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纪念日。回顾党的历史,抚今思昔,在为党的伟大成就而欢欣鼓舞的同时,我还要说:我们要进一步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让“延安精神永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