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恐怖主义的发展趋势
关于恐怖主义的发展趋势
恐怖袭击原本以为是一件很遥远的事情,不知何时,恐怖袭击似乎徘徊在我们的生活周边了。当年“911”恐怖袭击里,恐怖分子主要攻击政府,可看今日,从美国的波士顿马拉松爆炸事件,到中国昆明火车站“3.01”严重暴力恐怖袭击案件,还有新疆的“5.22”暴力恐怖案件,受伤受害的主要目标群体,已经变成了人民群众。恐慌在人群中蔓延。看到听到中国发生的恐怖袭击案件,身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不可能没有想法,无动于衷,我们愤怒于恐怖袭击,仇恨于恐怖分子,也研究于恐怖主义。看到不断接近人民群众的恐怖袭击,我们主要迫切想知道恐怖主义的发展趋势,了解世界未来可能面临的恐怖威胁情况。我们去图书馆找了《21世纪的恐怖主义》,主要研究其中的一个问题——未来恐怖主义的发展趋势。
表面上看,世界紧张局势趋于缓和,国际恐怖主义势力的威胁随冷战结束而越变越弱,真个社会将步入一个和平安定的新世纪。而事实上,当今世界性恐怖体系复杂,攻击的猛烈度远超人们的心理承受上限。我们认为未来可能面临的恐怖威胁情况有以下几点:
1.在世界反恐力量的打击下,恐怖事件发生的数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但攻击的强度、人员直接伤亡的数量和间接的心理威慑力却急剧上升。随着科技进步,恐怖分子可以获取到(或者他们本身制造)更先进、更具杀伤力的武器设备,导致其攻击强度、人员伤亡数急剧上升,更令人们心里笼罩着巨大的恐怖气氛。
2.随着全球化趋势加强,恐怖集团逐渐脱离国家支持的独立化以及宗教因素的渗透,恐怖分子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可能性极大地增加了。首先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成本并不是太高,恐怖分子可以通过获取核废料以制造“肮脏的武器”,以及许多制造化学武器的原料也都可以通过合法途径大量获得,成本大大降低。其次,以前的一些恐怖集团受到庇护国的支持,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也会考虑庇护国的安全和利益。而现在一些恐怖集团自己资金充足,完全有能力支持自己存在下去,同时,现代恐怖集团吸收了大量的宗教狂热分子,因此在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是,他们无所顾忌。
3.宗教原教旨主义和右翼保守势力在恐怖主义中逐渐具有决定性力量,其攻击性比以前左翼恐怖主义组织更强,其主张也从以前左翼要求改革,推进名族独立和要求社会公正的主张改变为支持个别集团特权、种族主义、宗教信仰、文明冲突的蒙昧主义。以前左翼恐怖组织的成员教育水平很高且他们的目的明确:反对殖民统治和反对专制政府,而如今的恐怖分子教育水平较低,执行恐怖活动依靠的是非理性的信念和对领导者的盲目崇拜且目的开始模糊:他们的攻击目标是国家政治制度,混杂了种族、文化、宗教等因素,政治目标含糊不清。
4.恐怖集团内部,老一代趋于合法化斗争、愿意妥协的指导思想。与新一代极端、彻底地运用恐怖手段进行活动的指导思想间的对抗。对于老一代人,只要政府满足或有让步于他们的政治诉求,他们可以放下武器,并且尽可能不适用武器。但新一代则依靠实在的死亡、摧毁来威慑,更多的是一种非理性的情绪宣泄的疯狂之举。5.在网络时代,尤其是在新闻自由的国家,通过利用网络,恐怖分子可以更为有效地进行恐怖威胁,宣传观念,募捐资金,征集人员等活动,并且他们可以利用媒体扩大恐怖情绪、恐怖状态。
6.恐怖攻击的目标趋向于缺乏能力的普通无辜平民,尤其是商业人员。对武装人员、政府重要人物的攻击日渐减少。以前的恐怖活动多是缘于政治诉求,而如今的恐怖活动趋于狂热分子的情绪宣泄,攻击目标也多是平民。
引起的思考:随着世界发展,全球化的趋势不可抑制,经济文化交融,其中不可避免出现不可磨合的矛盾和对峙。并且,全球化削弱了民族国家的凝聚力,一些落后国家的统治极大程度受外部势力影响,国家不能决定自己的命运、选择国家走向,国民产生强烈的屈辱感。并且遭受多战乱,社会动荡的困境,恐怖分子长期笼罩在死亡威胁的恐惧里。这些也许是一些恐怖分子发动报复性、情绪宣泄式恐怖袭击的背后原因。我们也认为仍然存在一些国家在表面上进行反恐,但暗地极有可能通过间接煽动宗教狂热分子甚至支持恐怖组织(资金支持、信息支持等)。尽管恐怖组织并不一定知道他们是“被支持”的,以此达到自己不便于以政府实行的阴暗政治目的。
问题研究总结:近年,中国遇见的国家安全方面的任务和挑战更加多样化和复杂。5月22日乌鲁木齐的严重暴力恐怖案件,造成31人死亡,94人受伤。3月1日,云南昆明火车站严重暴力恐怖案,造成至少29死143伤。5月24日新华网针对近年来出现的恐怖事件做了一次盘点,期中12起重大事件中,有10起发生在新疆,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提出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2014年5月25我国决定开展为期一年的以新疆为主战场,其他省区市积极配合的严厉打击暴力恐怖活动专项行动。这两项重要措举都让我们看见了我国打击恐怖主义的决心。
这次研究我们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结合近期相关实例(尤其是我国新疆地区)总结出了恐怖主义(针对我国)的发展趋势:
1、发展态势的趋强性
世界范围的恐怖主义活动正处于上升期,对我国的暴力恐怖活动有一定的刺激和诱发。
2、暴力手段的多样性
为了制造广泛的影响,追求更多的恐怖效应,恐怖分子的犯罪技术不断升级,手段多样并且残忍。
3、渗透途径和对象的多元性
境内外的“东突”暴力恐怖势力通过设立非法讲经点、举行非法宗教活动、传播非法音像制品、散发非法传单和利用互联网发布非法信息等途径进行渗透,宣传宗教极端主义,宣扬圣战发展壮大其从事恐怖活动的民众基础,恐怖犯罪分子出现“女性化”和“年轻化”的趋势。
这次的研究,让我们小组成员颇有收获,不仅提高了信息收集能力和论文撰写能力,还对恐怖主义的发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当再次有相关事件发生时,我们能冷静分析,不盲从,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理智表达愤怒和悲伤。参考文献:
[1]胡联合.当代世界恐怖主义与对策[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2]厉声.新中国时期新疆的分裂与反分裂斗争[M].乌鲁木齐:
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3]张家栋.恐怖主义论产生的根源与背景[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7年4月 第一版
第二篇:恐怖主义暴力
谢谢主席,各位评委、各位观众,对方辩友,大家好: 就在刚刚过去的3月1日,昆明火车站暴恐案,死伤百余人,让每个人都感到恐怖主义的惨无人道,暴力血腥。今天,我们讨论有关打击恐怖主义的途径,我方认为以暴制暴是打击恐怖主义最有效的途径。以暴制暴:即用暴力的手段去阻止暴力事件或制服实施暴力的人。恐怖主义一般是指为了达到政治目的,而有意制造恐慌,以暴力或暴力威胁攻击非战斗人员将一定的对象置于恐怖之中的行为.所以打击恐怖主义,所用的暴力手段是国家合法的强制力量。众所周知,效 是由时间和成果决定,打击恐怖暴力的途径是多种的,所以谈及最有效的途径,我方的标准是在关键时间和首要成效上。以暴制暴能否给予恐怖主义强力的打击。
接下来我将从三个方面分析这一观点:
① 从恐怖主义本身来看:恐怖主义在学术上的定义多达100个,但所有的定义中都明显提到恐怖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暴力。路透社报道:恐怖主义对招募的成员经过“洗脑”灌输极端思想,使其消除死亡恐惧,变成失去正常道德意识的暴徒。对于这样的团体,教化的可能几乎为零,而以暴制暴能在最短时间有效遏制他们的暴行。
② 从打击恐怖主义的主体看:恐怖主义一般是针对某个国家进行暴力侵袭,来达到政治目的,受害国为维护国家稳定,只有用武力打击恐怖分子嚣张气焰,才能让他们的目的不以扩张。9.11事件后,美国即刻发动反恐战争,持续打击阿富汗的恐怖组织,击毙众多基地头目,给“基地”恐怖主义以重创,为世界反恐取得一定成效!
③ 从受恐怖主义侵害的客体来看:恐怖主义向来是对非战斗人员(平民)进行侵害,威胁安危、夺取生命,手段残忍,毫无人道。昆明暴恐事件的警察在15秒内开枪击倒5名暴徒,减少更多伤害发生,他也曾鸣枪警告,暴徒却毫无畏惧。平民是无辜也是无力的,为减少对平民的伤害,只有第一时间用武力反击,才能制止暴徒!
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我们承认以暴制暴不是一种和平解决问题的方式,但我们要看对象是谁,对于极端的恐怖主义,以暴制暴能有效遏制其侵害,打击其扩张,当然,恐怖主义的产生与人权、地权、信仰等有莫大关系,反恐需要多管齐下,消除也非一日之功,但就打击恐怖主义来看,以暴制暴是综合各个因素,既在时间夺取主动权,又能得到一定成果的最有效途径。
第三篇:恐怖主义概述
引言
当前,全球反恐形势严峻复杂,各类恐怖袭击事件有增无减。恐怖主义如同一个毒瘤危害着人类和社会,也如同挥之不去的乌云笼罩着整个世界。不管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也不管恐怖主义犯罪的起因、动机和目的如何,其结果都将破坏社会稳定与和平,对人类生命构成严重威胁。如何解决恐怖主义问题,有效打击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犯罪,是当前各国政府研究、关注的一个焦点。
什么是恐怖主义?
恐怖主义是实施者对非武装人员有组织地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通过将一定的对象置于恐怖之中,来达到某种政治目的的策略和思想。
恐怖主义实施者:往往是那些因民族、种族或宗教冲突而狂热的极端主义组织及其成员。其攻击对象:主要是缺少必要防卫能力的群体。实施目的:是利用公众的恐怖心理以达到某种政治目标。
恐怖主义特征:
组织性:从事恐怖主义活动的大部分都是有严密组织体系的犯罪集团。有一定数量的组织成员;有明显的首要分子;有稳定的经济来源。
政治性:在行为目的上,恐怖活动本身不是目标,他只是一种手段。恐怖主义活动多与一些民族分裂分子、极端主义势力、邪教团体组织或政党联系在一起,因此具有一定的政治性。
暴力性:主要是运用暴力和以暴力相威胁,以爆炸、暗杀、绑架、劫机、投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生命和安全。
极端性:为了达到个人或者小部分人的某些目的,而不惜一切后果地采取极端、偏激的手段对公众或政治领导集团进行威胁。
隐蔽性:恐怖主义旨在制造一种恐惧或恐怖气氛来“威胁”国家、政府或公众,迫使对方做出让步,以达到政治目的。其区别于国家间的正式宣战,都是暗中活动。
五大恐怖组织:(根据2014年发动恐怖袭击致人死亡数量排序)
1、博科圣地
2、伊斯兰国(IS)
3、塔利班
4、基地组织
5、索马里青年党
2014年有32658人遭恐怖分子杀害,高于2013年的18111人,增幅为61%。其中有超过一半的罹难者是由博科圣地组织和伊斯兰国(IS)组织造成的。
恐怖主义类型:
民族主义型恐怖主义
主要是指为实现民族独立、自治权或因为种族歧视和种族矛盾而引起的恐怖主义,如英国的“爱尔兰共和军”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宗教型恐怖主义
这类恐怖主义往往带有狂热的宗教信仰,或者因为宗教矛盾激化而采取极端暴力的手段,如“穆斯林兄弟会”组织。
极端恐怖主义
主要是指极“左”派和极右派恐怖主义。这类恐怖主义在极端意识形态的控制下,往往采取暴力手段对待意识形态上持不同政见者,如德国的新法西斯组织和意大利的“红色旅”。
国家恐怖主义
这类恐怖主义或多或少地受到某国政府的直接或间接的支持,如本·拉登领导的恐怖组织曾受到阿富汗塔利班政府的支持。
恐怖主义产生的原因: 政治原因: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暗地支持恐怖势力,达到政治目的 民族矛盾 经济原因:
经济发展失衡 贫富分化加剧 分配制度的不公平文化原因:
宗教冲突 文化价值观冲突
肆意干涉别国内政,甚至明目张胆地采用武力手段颠覆别国政权。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弱势群体,蒙受国内、国际强权政治的双重欺凌,容易采用极端手段与之对抗。(强权政治)
而本国的统治阶级,在自身的根本利益受到来自外国的强权政治的伤害时,可能会支持国内的恐怖主义组织对抗外国强权。(政府支持)
有的国家和地区,由于实行了不公正的民族政策,存在民族歧视、民族压迫现象,弱势民族的权益遭受严重损害,导致民族关系紧张、民族矛盾激化,这为民族主义型恐怖主义的滋生提供了条件。目前世界上约有三分之一的恐怖主义组织属于民族主义型恐怖组织。(民族矛盾)
从经济方面上分析,世界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和贫富悬殊的扩大,容易产生“仇富”、“仇强”心理,呈现出强烈的攻击性和排他性,引发有暴力倾向的极端行为。(经济原因)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国家不再是同一个种族或者拥有同一宗教信仰的人的集合。而一些极端的宗教主义无法容忍“异教徒”的入侵,以宗教名义发动所谓的“圣战”,成为了恐怖主义的重要的势力!(宗教冲突)
恐怖主义的危害:
造成人员伤亡与物质财产损失 造成恐慌,引发社会动荡 阻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影响政权的稳定,造成政局动荡 破坏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直接造成人员伤亡与物质财产损失只是恐怖主义危害的一个方面,它的危害还表现在对人们心理的冲击。虽然恐怖活动最直接的受害者只局限于案件现场,但人们由此所产生的心理恐慌则远远超过这个范围。因心理恐慌而产生的负面效应是全方位的:一是对政权的稳定有所影响,有时甚至造成政府的更迭;二是造成社会一定程度的动荡不安,人人自危;三是阻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破坏世界的和平和发展。
第四篇:论恐怖主义
论成立国际反恐联盟的重要性
摘要: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国际恐怖主义的真正形成,恐怖活动日益频繁,并且从主要在殖民地,刚独立的民主国家等开始向全世界蔓延。恐怖主义的国际化对各国及地区安全构成了现实的危害,美国“9·11”恐怖主义事件给全世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震撼,认清恐怖主义是整个人类社会的毒瘤,是人类和平的共同敌人,建立打击恐怖主义的国际国际反恐联盟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在这种全球合作反恐的大环境下,建立国际反恐联盟的重要性,统一世界反恐步伐,杜绝个别大国反恐的“双重标准”和“以暴制暴”的方式以扰乱国际反恐形势,集合全部力量来铲除这颗人类文明的毒瘤。最后对反恐联盟的优势进行了思考与总结。
关键词:恐怖主义 国际反恐联盟 毒瘤 和谐
正文
通过学习了解 一:恐怖主义的定义
恐怖主义是指国际上一小部分极端分子为达到一定的目的,不顾平民安全,有组织、有预谋地采用暗杀、绑架、劫机、制造爆炸事件等极端手段,进行破坏、报复和讹诈造成社会恐怖的犯罪行为的总称。往往在这个过程中造成大量无辜平民伤亡。
恐怖主义事件主要是由极左翼和极右翼的恐怖主义团体,以及极端的民族主义、种族主义、原教旨主义的组织和派别所组织策划的。恐怖主义如同一个毒瘤危害着人类和社会, 也如同挥之不去的乌云笼罩着整个世界。是整个人类共同的敌人,不管过去、现在、还是将来, 也不管恐怖主义犯罪的起因、动机和目的如何, 其结果都将不仅破坏社会稳定与和平, 导致国家动荡, 制约经济发展, 而且使广大无辜百姓遭殃, 对人类生命构成严重威胁。
二: 恐怖主义的危害
1.恐怖主义既不同于普通刑事犯罪,也不同于常规战争,它是一种“以小换大”的极端不对称的暴力活动。他严重危害了大量无辜平民的人生安全,,,毒瘤,2.恐怖主义危害还在于它造成大范围的心理恐慌,影响经济发展。恐怖主义主要特征有二:一是以滥杀无辜来追求更大规模的血腥效果;二是力图制造更大范围的恐慌效应。直接造成人员伤亡与物质财产损失只是恐怖主义危害的一个方面,它的危害还表现在对人们在重大财产(经济)损失上,频发的恐怖主义活动无论对国际还是对国内的经济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一度阻碍经济发展的进程。例如,“9 11事件”使美国直接经济损失达400亿元,世界经济损失达3500亿美元,并且,这种影响和破坏仍将在全世界经济领域不断蔓延
3此外,还表现在以下三方面:(1)恐怖活动在西亚、南亚、拉美等“热点”地区恶化了社会政治关系,激化了各国矛盾,甚至引了局部战争,诱发国际争端。2)暗杀犯罪严重影响和破坏社会的安全稳定,如1991年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害、2007年巴基斯坦反对党领袖贝·布托夫人在竞选活动中遇刺身亡等事件导致的全国性骚乱。(3)恐怖组织及其成员造成的骇人听闻的事件给国家政府和人民带 来巨大精神和心理恐惧,直接引发社会动荡
三:国际反恐联盟的重要性
**,,,叙利亚的呼吁
他提出的战略确定了作为基本支柱的五个要素:
劝阻各个团体不要诉诸恐怖主义;禁止恐怖分子使用各种手段发起攻击;阻止有关国家向恐怖分子团伙提供支持;培养各国的反恐能力;在恐怖主义和反恐怖主义环境下捍卫人权。
第一,杜绝反恐怖的“双重标准”和“以暴制暴”的反恐怖方式。个别大国在对待反恐怖问题上一直采取“双重标准”,使得国际反恐局势不容乐观,甚至出现越反越恐的局面。例如:美国将对实施“9·11”恐怖事件的组织定义为恐怖主义组织,而面对俄罗斯车臣分裂分子则采取绥靖政策,并把俄罗斯对车臣恐怖分子的打击视为侵犯人权的现象,其用意不难理解。美国在反恐怖方面采取的这一政策,实质上分化了国际反恐阵线,进一步助长了恐怖组织的嚣张气焰。伊拉克战争即是个别大国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偏离了反恐轨道,违背反恐初衷而采取“双重标准”的典型案例。
(1)同时在反恐方式上,一定要坚决杜绝无限制的“以暴制暴”。单纯的以暴力和国际恐怖主义对抗,只会陷入如同恐怖主义一样的怪圈里。所以,对恐怖主义进行军事打击不是万能的,只有综合整治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例如: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后,当地的局势不但没有缓和,恐怖主义反而愈演愈烈。这充分说明了单纯的武力报复是不可取的(2)
第二,必须加强反恐的国际合作,反对单边主义反恐。
恐怖主义组织分散于世界上许多国家,并且国际恐怖分子也发动跨国恐怖活动。所以仅靠单一的国家,难以杜绝恐怖主义的袭扰。各个国家必须联合起来进行反恐。当前国际反恐怖合作形式主要有两种:双边反恐怖合作和地区性反恐怖合作。双边反恐怖合作主要出现在有着共同的边界,同时有一个或数个恐怖组织对两国的利益构成威胁。但是这种合作只能解决一些局部性的恐怖主义问题。例如:英国和爱尔兰、法国和西班牙、美国与以色列、埃及和苏丹等,都已经达成相关的反恐怖合作协议、协定、公约等。地区性反恐怖合作发展得比较迅90年代以来,有许多国家加入了地区性组织,加强反恐怖斗争合作。例如:上海合作组织、阿拉伯国家联盟、海湾合作委员会等。但同时美国的单边主义反恐怖政策抛弃了联合国的主导作用,拉克战争就是其单边主义政策结下的一颗恶果。战后的伊拉克**不断,暴力行动频频升级,并将整个中东局势拖向更危险的境地。美国在反恐怖斗争中一意孤行地采取单边主义政策,严重破坏了反恐战线的团结,影响了反恐怖斗争的效果,给反恐怖斗争带来严重的损失。四:思考与总结
(2)没有国家力量的支持就不会有全球恐怖主义(3)“一个巴掌拍不响”“基地”组织的生存与其政权支持完全分不开。如果没有巴勒斯坦兄弟会,本拉登的思想就不会得到响应;如果没有兄弟会成立的哈马斯政、真主党等政权给予本拉登大力支持,就不会有“基地组织”的迅速发展;如果没有塔利班政权,恐怖主义就不会世界化、全球化。国家力量的支持是恐怖主义的生命源泉。从资金到技术、到场地等,这些都是只有国家支持才能实现的。当今恐怖主义的猖獗显然离不开某些国家政权的推崇与支持(尤其是中东地区),进一步说,当今世界某些国家之间的摩擦还比较大,想要较为迅速了消除恐怖主义,就必须让他们的思想得不到任何组织、政权的崇尚,这样,恐怖主义就没有生存的氧气了。
五:心得体会
参考文献:
(恐怖主义的危害及防控策略)
2.(肆无忌惮
第五篇:当代恐怖主义
当代恐怖主义
周鹏 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2014801215 摘要:从9·11 事件之后,恐怖主义的阴云一直笼罩着全人类。其中基地是国际恐怖主义的首要代表,而伊斯兰国(ISIS)是基地哈里发观念的一种实践。基地组织同美国之间从协力打击苏联到彼此为敌的过程,也是基地激进化和极端化的过程。其中贯穿着一条主线: 政治对抗。本·拉登先是对沙特王室不满,逐渐转为暴力反美。恐怖主义是当今国际社会共同面对的重大问题,当代恐怖主义具有暴力残暴、手段现代化、政治目的明确、组织国际化、区域广泛全球化、后果严重等特征。而在国内新疆恐怖主义以其独特的方式,运用当代社会发达的网络、高科技的武器、无处不在的媒体等手段已表现出新的发展趋势,恐怖主义国际化就是其中一个,并对国际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字 恐怖主义影响全球化
正文
在这个和平发展的新世纪有一大阻碍那便是恐怖主义,人类开始大规模意识到恐怖主义对生存的威胁的时候,来源于美国“双子塔”轰然倒塌的那一刻。2001年伊始,几乎每年都会有重大的恐怖袭击事件发生。恐怖袭击不再是集中在其中一个或两个特定地区了,而是开始蔓延至全世界,不管像俄罗斯、美国这样的军事实力强劲的强国,或者是像印度、尼日利亚这样的发展中小国都时有发生。当今世界恐怖袭击频发,相信许多人在惊讶于恐怖分子的残忍的同时,也在思考到底是什么导致恐怖袭击经常发生,为何那些人们会成为恐怖分子。被称为知识的“恐怖主义者”的让·鲍
[1]德里亚认为恐怖主义的不道德是本来就不道德的全球化直接刺激产生的。造成恐怖分子产生的一大原因便是宗教信仰的歧视和误导误读。近年来,虽然反恐早已成为世界潮流,但是由于恐怖袭击仍旧层出不穷,从而导致防恐的前景依然令人感到担忧。“9·11”事件之后,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反恐问题。但是恐怖主义活动逐渐增多,世界局势更加动荡,陷入了“越反越恐”的怪圈。[2]基地组织同美国之间从协力打击苏联到彼此为敌的过程,也是基地激进化和极端化的过程。其中贯穿着一条主线: 政治对抗。本·拉登先是对沙特王室不满,逐渐转为暴力反美。自成立以来,基地组织一直处于变动之中。迄今最引人注目的变化,莫过于2014 年伊拉克分支 与基地中央分道扬镳并建立“伊斯兰国”。过去十多年,基地恐怖主义最大最直接的受害者是伊斯兰和穆斯林世界,同基地恐怖主义的斗争有赖于伊斯兰宗教权威和广大穆斯林的积极参与。除了ISIS和基地以外,许多思想也可能培育出自己的“独狼”和本土恐怖分子。因此,全面和综合的努力去激进化和去极端化的应该是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的。在反恐战争和互联网的双重条件下,基地意识形态激发的“独狼”和本土恐怖主义近年来逐渐增加。阿富汗战争已经结束,而反恐斗争已经成为世界政治中的一种常态,跟踪和研究恐怖主义也不容懈怠。当代恐怖主义具有暴力残暴、手段现代化、政治目的明确、组织国际化、区域广泛全球化、后果严重等特征,恐怖主义袭击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愈演愈烈,探寻防治恐怖主义的对策,已经成为当务之急。[3]基地圣战主义的要旨在于保卫乌玛、同西方进行圣战,这既是乌玛的集体责任,也是每个穆斯林不可推卸的神圣义务。穆斯林应团结一致打击伊斯兰的敌人。
恐怖主义一般具有政治性目的,这是当代界定恐怖主义的基本标准。无论是披着宗教外衣,还是打着民族的幌子,恐怖主义都只是实现恐怖分子政治目的的手段和方式。
2017 年3 月22 日下午2 时40 分左右,伦敦市中心议会大厦外发生恐怖袭击事件。一名男子开车途经议会旁威斯敏斯特大桥,冲撞桥上行人,随后撞上议会大厦护栏,持刀试图闯入议会大厦,袭击执勤警察。警察开枪击中嫌疑犯。这是英国自2005 年伦敦地铁遭爆炸恐怖袭击后,遭遇最为严重的一起恐怖袭击事件。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已经宣布对事件负责。通过这些恐怖袭击我们可以看出恐怖主义已经成为全世界、全人类的共同敌人,是未来人类和平生活、文明进步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近年来恐怖袭击在世界各地泛滥,却一直得不到有效遏制,高科技手段被用于恐怖活动,恐怖主义利用高科技在网络系统、经济系统等高科技领域制造混乱和恐慌,使恐怖主义的影响更大更广。过去恐怖主义的活动区域无论是在时空还是地域方面都受到很大限制。但当代恐怖主义活动的区域不断扩大,造成的恐怖影响覆盖的面积也在不断扩展;同时其活动已不仅仅局限于某一国家或地区。当代恐怖袭击是指:以大量人员、设施聚集的现代化城市为实施袭击的地点,蓄意针对非战斗目标和重要设施的暴力或威胁使用暴力的行为,旨在通过在社会中制造恐怖气氛以引起关注,来威胁政府或社会以达到某种政治性目的。[4]过去恐怖主义活动的直接对象是政府和要员,但现在针对平民和民用设施的袭击更为普遍,造成的恐慌波及面不断扩散,损失和伤亡也不断加重,再借助现代媒体的传播,对民众精神、心理造成严重摧残,给社会带来一系列难以复原的后遗症。
据称,目前世界上有案可查的恐怖组织有1000多个,其中在各地区以至世界上颇有影响的大型恐怖组织不下20个。不少在地区或全球颇有影响的恐怖组织,其规模正在不断壮大,并向集团化、大型化的方向发展。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恐怖主义组织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跨国恐怖活动不断增多,其造成的危害具有全球性,任何一个国家包括美国这个超级大国,单靠自己的力量无法真正消除恐怖主义,因此必须加强反恐国际合作,反恐是一项极其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采取各种手段综合治理。要广泛开展防恐反恐的宣传和思想教育,力争让每个人都认识到防恐反恐的重要性,提高整个社会的警觉性。
而在国内新疆恐怖主义以其独特的方式,运用当代社会发达的网络、高科技的武器、无处不在的媒体等手段已表现出新的发展趋势,恐怖主义国际化就是其中一个,并对国际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受国际国内双重因素作用影响,新疆遭受的恐怖主义威胁主要是暴力恐怖威胁逐渐增加,相对内地省份,新疆已经成为暴力恐怖主义犯罪案件多发地区。[5]2014 年3 月1 日晚,新疆分裂势力在中国昆明火车站进行了惨绝人寰的暴力事件。“东伊运”头目表示支持昆明暴徒并提供武器。[6]虽然这起恐怖事件是疆独分子所为,但是却得到国际恐怖组织的声援。从上述事件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新疆恐怖主义不仅仅是在封闭范围进行的恐怖活动,而是结合全球化的特征,开始走向国际化的道路。刚在2014 年4 月30日发生的乌鲁木齐爆炸案中,新疆警方披露了乌鲁木齐火车南站暴恐袭击案是一起境外指挥、境内实施的严重暴力恐怖性质的爆炸袭击案;并且,“东伊运”组织更名为“突厥组织伊斯兰党”,目的就是突出地域性和趋向性,从而扩大影响。新疆恐怖主义国际化的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境外因素和境内因素。新疆恐怖分子不但依赖国际社会,而且表现出来的国际化特征对世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从国际社会入手,才能逐步消除新疆恐怖主义的国际影响力。新疆恐怖分子除了在本土制造恐怖活动外,还经常配合国际恐怖组织在境外进行活动。新疆恐怖分子曾多次配合车臣分裂分子的恐怖活动,而且还派出部分组织精英去基地学习战斗经验,并参与到阿富汗的恐怖活动中。
新疆恐怖主义国际化所造成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不能在短时间内消除,但是通过分析新疆恐怖主义国际化的表现方式、产生原因及影响,我们可以把握住这种趋势的发展脉络,从而在根源上加以限制和制止。恐怖主义作为一种社会的形式还会长期存在,但新疆恐怖主义国际化所产生的危害和影响可以通过科学的分析和研究加以减弱和制止,这需要我们有足够的信心与信念,反恐道路任重而道远。
[1] 胡菊兰.恐怖主义、全球化与不可能的交换——鲍德里亚后期思想的一个重要主题[J].哲学动态,2011(4):35-40.[2]张磊.当代恐怖主义温床探析[J].法制与社会,2013,(13):193-194+197.[3]高琳.从伦敦恐袭事件看当代恐怖主义的防治对策[J].中国检察官,2017,(08):19-21.[4]郭旺佳.当代恐怖袭击的特点及中国的应对措施[D].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2017.[5]自晟.新疆恐怖主义犯罪与预防对策研究[D].新疆大学,2015.7 [6]王逸舟.如何界定恐怖主义.现代国际关系.20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