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班主任工作的“三勤”
浅 谈 班 主 任 的 “三 勤”
赵固乡中心学校 姚春旺
班主任工作要注重“细节”,所谓“细节决定成败”。班主任工作贵在“细”,贵在“勤”,要从一点一滴做起,把小事做好了,积累起来,就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我认为,班主任工作重在做到“三勤”。
一、班主任要做到“腿勤”
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我自己都首先做到。星期天、节假日到校的第一件事就是先到班上看看,看学生是否到齐,和学生相互问个好,交流几句,无形中也可以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现在六年级没上早操,为了防止学生养成赖床和不吃早餐的坏毛病,我规定早上6;30必须报到二楼餐厅按时就餐,我也每天坚持在6:30之前赶到餐厅检查督促,开始时还提前到寝室先去查看一下(我们知道,去年冬季6:30的时候天还黑乎乎的又黑又冷,可不像现在这样太阳已经升起多高了),凡不能按时赶到餐厅者还要给予适当的处罚;直到现在我仍然在坚持这样做,不仅查看我班的学生,还对整个年级的学生进行管理;这不是谁要求我这样做的,完全是我自觉自愿的行为,我不去查看,心里就不踏实。早读时间我也总是适当提前到班查看,看学生是否在规定时间到班了,老师是否到位了。课间见缝插针,到班级里去转转,看看有没有在教室里喧哗、打闹的同学。大课间始终坚持跟着学生一起跑操。中午饭后也总是到班里去检查检查,看学生是否在规定时间到班开始学习;有时,趁学生正在上课的时候到教室外走一趟,观察观察学生上课的情况,原本趴在桌上的小人儿,顿时挺直了腰杆,这就是效果。下午大课间坚持到教室指导学生练字,晚上课前是英语辅导时间,我也总是到班上查看,看学生、老师是否全到位,是否开始学习。晚自习放学前我也总是到班,看班干部总结布置班务工作情况或作适当指导;之后还要到寝室查寝......这就是我一天的工作。也许有人会说,你这样当班主任实在太累了。说实话我也习惯这样做了。这也许就是所谓的“陪伴就是最好的教育”吧!有时候我是这样想的,反正我在学校,闲着也是闲着,与其去干别的,还不如到班上去转转看看呢。我认为,老师在与不在绝对不一样。我的办公室在四楼东头,我们班在三楼西头,可以说我从办公室到班上的路程是我们学校最远的,每到班上去一次,我走的路途最远,但我始终坚持这样做,我的心始终在教室里悬挂着。这样有事没事每天走几遭,也省得专门去走步锻炼了。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这样每天走几遭,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也便于及时指导班干部的工作。当然,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们还必须注重对班干部的指导和利用,注重培养班干部队伍,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了,我们的工作也就轻松了。
二、班主任要做到“嘴勤”
平时多与学生进行生活上、心灵上的对话交流,多关心学生学习以外的生活,多鼓励学生,多以善意的口吻提醒学生,每天多次叮嘱学生,时时刻刻注意安全,时间久了,学生会把班主任老师当作自己的严父慈母。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认真听取他们的建议,及时修订完善班务制度;视具体情况每天找一名学生谈话,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有时候你抱住他说几句悄悄话,要比你呵斥他一番强得多。有计划分层次地召开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座谈会,鼓励他们定出适当的奋斗目标,并拿出实际行动努力实现之。
三、班主任要做到“手勤”
平时看到班级里桌凳不整齐时,亲自动手和学生一起摆放整齐;看到有的同学物品摆放较乱时,就动手帮他摆放整齐;有垃圾出现,第一反应不是批评学生,而是亲自伸伸手,弯下腰,把垃圾清除掉,以自己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来感染、感召学生。有一天中午,我走进教室,发现地上有一个食品袋,我一再强调学生严禁往教室带零食,因此,我对扔食品袋的学生非常不满,但我还是主动俯下身,捡起了地上的食品袋,并向同学们举手示意。于是,许多同学马上效仿,也俯下身子,捡起自己座位的周围的纸屑、杂物。渐渐地,同学们也养成习惯了,一到教室,就先看自己座位周围有没有纸屑、杂物,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真所谓“身教重于言教”。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这是一句很实在的谚语,这句话的力量对于班主任来说,更有着切身的实践体会。我想,这种实践性的体会,不仅影响、改变着自己的教育人生,也将使学生一生受益。
第二篇:班主任工作要注重三勤
班主任工作要注重“细节”,所谓“细节决定成败”。班主任要从一点一滴做起,把小事做好了,积累起来了,从事情本身来说,就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我想,要做好细节工作,班主任应做到“三勤”。
一、班主任要做到“腿勤”。
有事没事经常到班级里去转转,早晨到校的第一件事去看看班级,看学生是否到齐,和学生交流几句;课间见缝插针,到班级里去转转,看看有没有在教室里喧哗、打闹的同学;中午也到班级里去检查检查,表扬正在打扫卫生的学生;有时,学生正在上课,也可以到教室外走一趟,原本趴在桌上的小人儿,顿时挺直了腰杆,这就是效果。这样“一日三转”,对班主任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二、班主任要做到“口勤”。
多与学生进行生活上、心灵上的对话交流,多关心学生学习以外的生活,多鼓励学生,多以善意的口吻提醒学生,每天,多次叮嘱学生,时时刻刻注意安全,时间久了,学生会把班主任老师当作自己的慈母。
三、班主任要做到“手勤”。
平时看到班级里有垃圾出现,第一反应不是批评学生,而是亲自伸伸手,弯下腰,把垃圾清除掉,以自己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来感染、感召学生。星期二的中午,我走进教室,发现地上有一块糖纸,学校一再强调学生不要带小食品,因此,我对扔糖纸的学生非常不满,但我还是但主动伏下身,捡起了地上的糖纸,于是,许多同学马上伏下身子,看自己座位的周围有没有纸屑,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勤能补拙”,这是一句很有分量的谚语。这句话的力量对于班主任来说,更有着切身的实践体会。我想,这种实践性的体会,不仅影响、改变着自己的教育人生,也将使学生一生受益。
第三篇:班主任工作重在“勤”
班主任工作重在“勤”
旺苍县九龙乡中心小学校 余德军
内容摘要: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与班主任管理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善于管理班级的班主任都有自己的一套管理办法。但优秀的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都体现了一个“勤”字。“勤”,包括勤动手,勤动口,勤动脚,勤动脑,勤发现。班主任工作虽千头万绪,但只要在“勤”字上下功夫,就会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就会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形成良好的校风。
关键词: 班主任工作 勤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与班主任管理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善于管理班级的班主任都有自己的一套管理办法。但优秀的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都体现了一个“勤”字。
“勤”,包括勤动手,勤动口,勤动脚,勤动脑,勤发现。
一、勤动手,加深了解
勤动手表现在班主任在管理中要详细了解并记录学生的性格特征、爱好、特长、学生的家庭情况等等,达到对每位学生都有细致的了解;在管理过程中班主任随时洞察学生的交友、学习、思想现状等情况。每位学生都建立一个档案,班主任在管理时就可以有的放矢,尽可能做到公平、公正、不失误,做到这一点的班主任会得到学生的好评,在学生、家长中的威信特别高,开展工作也会得心应手。
二、勤动口,化解矛盾 勤动口,实际是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讲全讲细,该讲的事(如安全)要做到时时讲,事事讲;觉察到问题及时调查,做好当事者的思想工作,以此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世界观。我曾遇到这样一件事:班训时我发现一名女生哭哭啼啼,问什么都不回答,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从侧面了解才知道,平行班一名男生给她写了一封示爱信,此事全班同学都知道了,并且男生在教室起哄,女生窃窃私语。女生觉得面子丢大了,只有无助地哭而不好意思与老师和同学说起这件事。于是我把她叫到办公室,在她心情平静后,问了几个问题,“你与写信的男生是好朋友吗?”“不是。”“你对这位男生的印象怎样?”“我觉得他不错。”“你有意与他交往吗?”“我现在想搞好学习,不愿意与男生交往,并且这个年龄阶段,也不应该有这种朋友关系。”我笑着对她说,“你觉得怎样处理,会让大家都满意?”“首先,应该让男生打消耍朋友的念头;其次,让全班同学明白事情的真相。”“很好,那我们现在需要做的是……。”过后女生主动找到男生阐明观点,委婉拒绝男生的要求。在班训时,这位女生在班上发表“我如何度过初中生活”的演讲。全班学生深受这次演讲的感染,学习风气更浓了,青春期的躁动平息了许多。
三、勤动脚,纯洁班风
勤动脚,则是班主任应多在班上、学生寝室、校园内转。特别是学生课外活动时间内多走动。平时上课时间许多学生将自己伪装起来,课外活动时不良习惯就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我曾经接手的一个班,该班班风差,学风不浓,学生突出的表现是“打架”、“赌博”、“以大欺小”、“找各种借口不到班上上课”,但是我看到的却是:没有干部或学生反映学生任何不良行为现象;学生见到我就打招呼,非常有礼貌;上课时课堂氛围非常好。这样的班级真的表现那么差吗?我糊涂了。于是我在学生活动时间深入寝室、教室和校园,深夜多次到寝室听“墙角”,很快了解到许多第一手资料。抓住机会通知家长开家长会,通报学生在校情况,建立老师与家长联合教育通道;情况严重的学生上报学校;结合学校安排先开了一次班会通报学生的表现,会后又开了一次主题班会,对班干部、经常欺凌其他同学的人进行教育,树立责任心、正义感和自我保护意识,并提出要求再有类似事情发生,班干部无作为,受害者无反映都要受到批评,违反校纪班规的学生素质评价是降等处理。有了强管理、严要求后,班风转化快,学习风气越来越浓厚了。
四、勤动脑,管理有法
勤动脑,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玩智力游戏。学生与老师有着多个层面的关系,师生、朋友等和谐的人际关系,还有一层好比“猫”和“老鼠”的关系,但这种关系在班级管理中占非常重要的位置。《中学生守则》中许多明文禁止的如不准吸烟、喝酒、赌博、不准进网吧、不谈恋爱、不玩手机等等。进入青春期的初中生“叛逆”心强,专会对着干,如果做到瞒天过海,有惊无险,事后则津津乐道,突显出“胜利者”的味道。班主任与学生之间斗智斗勇紧锣密鼓地进行着。谁是“猫”,谁是“老鼠”,就看谁的脑筋动的快。如果班主任不勤动脑将会被学生玩得团团转。学生的问题抓不住,班级管理就到不了位。笔 者在带班时遇到这样一件事,夏天午睡期间,一贯调皮的几位学生分批向我请假:有回家吃午饭的,有请假看病的,有请假上街买东西的。当时仔细一想一定有问题,我马上与街道上的家长联系,该回家的学生没回去。我在街道上转了一圈没有学生的影子,立刻与多方联系,才知他们相约去堰塘洗澡。我立即赶去,这几个学生正准备下塘,被抓个正着。可见班主任在管理中如不勤动脑,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学生出问题了自己还蒙在鼓里。
五、勤发现,协调关系
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问题要果断。教师随时要留心学生的表情、举动,还有同学之间交流的语言,从中洞察学生的心理,所谓“察言观色”。其次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朋友关系,多与学生接触,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一经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理,对学生做好心理疏导。切忌学生反映的问题或偶发事件教师不及时、果断处理,这会给学生留下老师包庇、袒护他人的印象,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对今后开展工作不利。对学生之间的小矛盾要及时妥善处理,将隐患消除在萌芽之中。一次运动会期间,我班与平行班一同学因小事发生口角,原因很简单,在这次运动会上我班取得了所有集体项目的冠军,别班同学不服,于是找我班学生的麻烦,并且扬言放假后要殴打我班的同学。我班学生群情激愤,两个班的学生关系一下子紧张起来,我听到班长汇报情况后,便与另一班主任及时交换意见,分别在各班进行思想教育,把当事者一起叫到办公室进行说服教育,并让当事人分别在两个班认错。很快事态平息下来,班与班的关系恢复如 初。
总之,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只要在“勤”字上下功夫,就会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就会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形成良好的校风。
第四篇:班主任工作贵在“勤”
班主任工作贵在“勤”
众所周知,班主任工作是千丝万缕,千头万序的,要建设好一个班级需注意抓好根本。在长期的工作中,我始终把“勤”作为我工作的信条,我把它概括为“腿勤、嘴勤、手勤”。
一、腿勤多转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经常到班级走一走,随时查看学生的表现,询问一下班级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才能为管理班级,处理班级事务寻找依据,才能正确的确定和实施班级管理策略。勤动腿,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保证。早晨,我早早就出现在教室里,迎接学生;学生上课,我在教室外转转,观察一下他们的听课状态;课间,我也会走进学生当中,和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总之,从早到晚,从学习到生活,班主任都必须做到“腿勤”,从自身做起,为学生树立一个好榜样。当今的青少年学生与过去的学生相比,心理上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即希望班主任和他们打成一片,参与他们的各种活动,希望得到教师的尊重、爱护和关心,希望能直接得到班主任的多方面指点。我抓住了这一契机,深入学生,对他们充满热情和关爱,“人非草木,熟能无情”?同学们便对我产生了心理认同,“亲其师,信其道”,教育也便成功了一半。
二、嘴勤多说要有一张“婆婆嘴”。哪名同学表现好了,谁进步了,要及时表扬;哪名同学做错事了,和谁闹矛盾了,要及时提出批评,及时调解;在校怎样做不违纪,在家怎样做孝父母,时时都要教育;哪些方面安全要注意,什么行为不能做,天天都要叮嘱……凡是涉及到学生的,无论是学习的、生活的、家庭的、社会的、行为的、安全的,无一不漏的都要及时地讲,及时地说。必要时还要反复强调,这样才能确保班主任工作准确到位。但口勤不是无原则的絮叨,而是有针对性和目的性,说到点子上,说到学生的心里去,这样学生才会遵照,心服口服。(班主任
www.xiexiebang.com)譬如,为了使学生戒掉吃零食的习惯,我利用晨会、班会,反复强调吃零食的危害,以及给校园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甚至召开主题班会,让学生讨论到底该不该吃零食,正因为我多次的说教,班级学生吃零食现象已经消除,学生也体会到了不吃零食的好处。
三、手勤多干俗话说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教重于言教,在实际工作中,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首先要做好。班主任的行动最有说服力和影响力。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十分注重多动手,以自己的行为去带动学生。我们学校对学生卫生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视,“学生养成行为”训练多次提到“见到纸屑主动捡起来”,平时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不小心丢下几张废纸是难免的,如果这时候,我提醒一下,学生肯定会很听话,把它们捡起来,但这并非是要求中的“自觉主动”。每次碰到这样的情况,我总是一声不吭地弯下腰去捡起地上的废纸,我的这一行动,就像一道无声的命令,同学们都不约而同地弯腰捡起自己脚下的纸屑,这样反复几次,不知不觉中看到纸屑捡起来的同学多了,乱丢纸的同学少了。正所谓“话说百遍,不如手做一遍”。学生工作面广量大,要想取得好效果,我就必须抓住每一个“用手说话”的机会,做到手勤。比如,上课前,我会习惯地擦一下讲台;放学时,随手关上一扇门窗;课间,把学生的座位适当地拉一下,做到横竖成行;天冷了,提醒学生记得添加衣物;学生发烧了,用手测一下学生的额温……诸如此类的细节和动作,都给了学生以积极的心理暗示,成为学生仿效的榜样,进而产生“无声胜有声”的独到效果。
班主任工作要“勤”,“孺子牛”般任劳任怨、默默耕耘,“勤”字是当好班主任的一把金钥匙。
第五篇:班级管理:班主任的“三勤”-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班主任的“三勤”
读书有“三到”,而当好一个班主任,我觉得“三勤”挺重要的。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工作来谈谈。
一谓“眼勤”,就是要勤于观察。从学生上课时的表现,到下课时的言谈举止,课间游戏,无不渗透着教育契机。本着小事情大道理的原则,有许多我们平时忽略的一些小事,或许就可以成为学生思想转变的路口,为学生的良好习惯和道德修养埋下伏笔。那天,我们班发完了课间牛奶,我听到有同学抱怨:“钱佳伟真是的,每次都不给我纯牛奶……”我观察到,没有一个孩子从牛奶发放员钱佳伟手上接过牛奶时有感谢的话语。当时,我问全班同学:”你们知道钱佳伟订了牛奶吗?”全班无语。(班主任工作)我又接着说:“钱佳伟并没有订牛奶!那么,他天天抱着牛奶盒跑上跑下,准时将牛奶送到大家的手中是为了什么呢?”全班同学继续无语。(这种表现很符合我们班学生的特点)我接着说:“他并不是为他自己,为的是大家。难道这样的同学不应该赢得我们的尊重吗?当你们从他手中接过牛奶时不应该说声‘谢谢’吗?”事后,钱佳伟拿着几盒牛奶跑来跟我说:“范老师,有几个同学说是谢谢我,硬要把牛奶往我手里塞……”这些小家伙,反应还挺快的。班主任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捕捉教育时机,因势利导,这样日积月累,让学生从日常小事中懂得做人的道理。
二谓“嘴勤”,将学生出现的问题,点滴的进步都及时告知学生。特别是有些行为偏差生,班主任就要唠叨的多一些。我们班的刘奇峰、许丹丹都不是省油的灯,于是我就特别关注他们,刘奇峰行为自由散漫,上课爱把钥匙含在嘴里,做些小动作;许丹丹争强好胜,对待同学像对阶级敌人……每当发现学生的这些小问题我就会找他们谈谈,有时就是在走廊上的一两句话,有时需要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中坦诚交流。唠叨的多了,学生也和你亲了,知道你是关心他,老师有时跟他发脾气也不会冲老师吹鼻子瞪眼了。更重要的是从这些唠叨中学生懂得了道理,学会做个好学生。
三谓“手勤”,将班级文化墙好好利用起来,既美化了班级环境,又发挥了德育阵地的实效性。我们四
(一)班的班主任胡敏老师特别心灵手巧,受她的影响我也结合班级开展的活动,将班级明星示范岗张贴在教室墙上,一颗颗小星星上贴着班级明星学生的照片,那些小明星们得意极了,而那些明星候选人一个个跃跃欲试。
眼勤、嘴勤、手勤,归根结底,还是源自班主任的“心勤”,只有心里装着学生,时刻秉着教育无小事的理念,用心做教育,才能把一棵棵小树苗扶正,让其茁壮成长。所以,班主任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