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便民服务制度及流程图
便民服务制度及流程图
1、便民服务流程图
2、服务事项
3、便民服务制度
4、服务规范
5、土关垭村便民服务服务值班表
6、便民服务中心建设规范
7、村便民服务制度
8、便民服务中心设施一览表
9、便民服务记录表
第二篇:司法局便民服务事项流程图
对人民调解工作实施监督、管理、指导流程图
组织、指导、检查、监督开展社区矫正工作流程图
给予符合条件的公民以无偿法律服务流程图
第三篇:便民服务工作管理制度和流程图
便民服务工作管理制度
首问负责制
1、单位和个人到中心办事,第一个接待的工作人员为首问负责人。
2、首问责任人必须对前来办事的人员热情接待,主动了解办理事项,认真给予答复,不得推诿。
3、职责范围内的服务事项,若来访人手续完备,应限时办理;若手续不完备,应一次性告知来访人全部办理要求和所需的文书材料;对不属于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情,要介绍到相关窗口,直接落实具体接待人员。
4、如果相关窗口工作人员不在岗时,要做好登记,及时联系具体承办人员,确定办理时间、办理要求和联络方式。
5、违反本制度,依照过错责任追究的规定,追究有关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一次性告知制度
1、对服务对象,要一次性明确告知所办理或咨询的事项需要提交的有关材料、办理程序、承诺时限、收费标准和办事依据。
2、对于申报材料不齐需补办收件的事项,要一次性告知服务对象所需补充的有关材料。
3、对于联办件,牵头责任人对各联办部门要求提供的有关材料一次性告知服务对象。
4、对不符合批准条件作退回件办理的,以书面形式一次性告知退回的原因。
投诉制度
1、便民服务中心办公室负责受理服务对象对中心工作人员的投诉。
2、投诉可采用口头、电话或书面形式。涉及重大事项的投诉,应采用书面形式。
3、接待投诉者要礼貌、热情、诚恳,认真做好记录或登记,仔细分析材料,区别情况认真处理。对投诉人及投诉事项予以保密。
4、中心对投诉行为调查核实后,按中心制度规定,对相关问题及负责人作出处理,并将处理意见及时反馈给投诉人。
5、口头投诉以口头答复为主。书面投诉必须书面答复。重大投诉事项应及时向“中心”领导和上级纪检部门汇报,按规定程序查处。
值班制度
1、便民服务中心设立A、B岗,一般由村会计或者大学生村官兼任。
2、A、B岗工作人员必须安排好值班制度,确保周一至周日都有人在岗,方便群众办事。
3、对来中心办事的群众要热情接待,接受咨询,负责办理。
5、值班人员要负责搞好当日卫生,备好茶水。
工作纪律
1、中心工作人员实行上下班考勤。
2、中心工作人员上班时间不得聊天谈心,到其他窗口滞留或做与工作无关的事。
3、窗口工作人员不得在工作区内接待或滞留非本窗口工作人员(上级领导除外)。
4、窗口工作人员离开中心,必须履行请假手续。
5、各窗口必须保证工作时间内不缺岗不缺位。
6、中心工作人员禁止使用禁语和工作日中午饮酒。
7、中心工作人员禁止与服务对象争吵、争执。
8、窗口工作人员下班时必须关闭照明、饮水机、电脑、空调、窗户,确保中心安全。
便民流程图
第四篇:便民服务制度
便民服务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树立行业新风,塑造群众满意的文明窗口形象,构建“两个责任”、“五位一体”的便民服务体系,把人民群众满意度作为第一信号,满足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结合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 实行首问负责制
第二条 最先接待服务对象(含来人或电话)的工作人员为首问责任人。
第三条 首问责任人必须认真负责地履行首答、对前来办事的人员热情接待,主动了解办理事项,给办事人员满意的答复;不得使用“不知道、不清楚、不归我管、找别人去”等推诿性语言。
第四条 首问责任人对属于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若来访人手续完备,应在规定的时限内予以受理、处理;若手续不完备,应一次性告知来访人全部办理要求和所需的文书材料;对不属于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情,要负责介绍到相关部门,直接落实具体接待人员。
第五条 遇有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不在或有事外出时,首问责任人要负责接待,记录办理事项和要求,并尽快联系具体承办人员,确定办理时间,办理要求和联络方式。
第六条 相关部门对首问责任人转办的事项,必须及时认真办理,不得推诿、拖延;首问责任人对转办的事情仍需进行督办,直到事情办理结束。
第三章 实行限时办结体系制
第七条 严格落实限时办结制,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坚决做到能办的事马上办,特殊情况特殊处理,办理业务时坚持使用文明用语和肢体礼仪开展“微笑服务”,杜绝服务忌语。
(一)工作人员在办理具体业务时,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二)工作人员对前来咨询、办理事项的来访,必须热情接待,能当场答复办结的,应当场办结;当场不能办结的,应告知办结时间。
(三)对特别紧急的事项要急事急办。确因特殊情况需延长办理的,应事先告知服务对象。
第四章 构建“五位一体”便民服务
第八条 “服务站”: 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设置交通标志、标线。交通标志、标线清晰、准确、易于识别;保证高速公路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在收费站、服务区为群众提供服务导向图、旅游导向卡、宣传资料、医药箱、热水器、意见箱、洗手台、灭火器、工具箱以及针线包和地图等便民设施;在司乘人员遇到困难时,及时帮助司乘人员推车、修车、灭火、装卸货,做好车辆管控疏导;收费站、服务区保持车辆畅通。
第九条 “信息站”:通过显示屏、广播等手段建立交警、路政、养护信息网,收费站、服务区设立便民服务台免费提供路况、气象、违章、交通路线、旅游景点等信息服务。
第十条 “资讯站”:为司乘提供业务、资讯、投诉等资讯台。
第十一条 “救助站”:建立常态化救助和应急救助机制,在雨雪雾天气道路封闭或车辆分流导致车辆滞留在收费站、服务区时提供帮助,在车辆故障时为其联系牵引车,在司乘人员突发疾病时提供急救援助。
第十二条 “执法站”:结合高速公路工作实际,在收费站等设置配套设施,为高速交警、路政提供违章处理、事故处置、路产路权维护等现场工作区,也可提供预约办理渠道,提高工作效率。
第五章 加强内外监督
第十三条 全面推行政务公开。严格实行阳光作业,执法公示、除涉及国家机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等不能公开的事项外,办事程序、许可条件、处理结果等事项全面公开。
第十四条 聘请行风监督员,公示各单位依法维护路产路权、行政效能建设和纠风治乱监督电话。
第十五条 在基层站队区建立“回音壁”等投诉专栏,及时处理并认真解答各类投诉。
第六章 附则
第十六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第十七条 本制度由少新管理处负责解释。
第五篇:便民服务制度
便民服务制度
为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力求打造廉洁高效通行费征收环境,优质服务,制定便民服务制度如下:
一、便民服务的原则是:热情,周到,方便,高效。
二、便民服务的目标是:为广大司乘人员提供方便、快捷、最佳的出行环境,提高车辆在收费站的通行效率。
三、便民服务实行六件制:即办件、承诺件、上报件、急办件、补办件、退办件,实行分类管理,特事特办,特事特批的方式运作。
四、便民服务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通行费内部管理运作,力求灵活、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