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儿歌、古诗文背诵比赛方案
儿歌、古诗文背诵比赛方案
根据对学生的调查结果来看(主要调查对象是D、E班),这些学生基本上都能背诵一定量的古诗词,且对背诵古诗词也有兴趣。部分学生对于与他人比赛较感兴趣。所以初步做了儿歌、古诗文背诵比赛草案。活动期间提倡学生每日背诵一首儿歌或古诗文。活动目的1、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积累
2、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激发学生学古诗文、背古诗文的兴趣
4、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活动期间学生可以每日进行背诵,促使学生养成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
活动主题
儿歌、古诗文背诵,我最棒!
活动时间:报名后准备一个星期,比赛时间下午抽取(具体时间待定)
活动地点:901教室
活动参加者:下午托班,自愿报名参与者
活动规则:
1、背诵范围:指定背诵的小学生儿歌、古诗文(见附件)。
2、比赛过程:
第一环节
一二年级参赛选手轮流每人3分钟内完整背出3首儿歌。三至六年级参赛选手轮流每人3分钟内完整背出6首自选古诗的诗名、作者姓名和全部诗句。
要求:
1、背诵一首得10分,背错不扣分。
2、声音响亮,背诵流利,且有感情。
3、仪表大方,懂得常规礼节。(酌情减分)
第二环节:
抽签背古诗
要求:每组选派两名同学参赛,其中一人抽签,另一人根据签标
内容背诵相应儿歌、古诗,限定每人2首。(合作成功,加基础分2
0分,每背诵一首古诗加10分。)
活动具体要求:分为2个部门参赛:一二年级背诵内容为儿歌,三至六年级为古诗(见附件目录)
(1)根据报名人数,实行小组制,具体待定。
(2)各小组的组长组织学生按要求坐好,不得走动喧闹,保持
赛场秩序。
(3)全体同学要认真聆听,学习别人优点,其他同学背诵结束
后要热情鼓掌,给与鼓励。
奖励办法
一等奖2名(一二年级各一个,具体可根据比赛参加人数及小组
定)
附件一
小学儿歌(一二年级)内容
1捉蟹刘饶民
小螃蟹,胆子小,听见人来洞里跑。跑进洞里把门关,害得小孩到处找。找着了,掘开沙,捉进笼里带回家。烧锅热水煮来吃,留个活的弟弟耍。
2.小河流过我门前刘饶民
小河流过我门前,我请小河站一站。小河摇头不答应,急急忙忙去发电。小河流
过我门前,我请小河玩一玩。小河摇头不答应,急急忙忙去浇田。
3.捉浪花刘饶民
风来了,浪花闹,雨来了,浪花跳,跳上妹妹小脚丫,惹得妹妹哈哈笑。朵朵浪
花朵朵好,捉朵回家妈妈瞧。捧起来看不见啦,回头一看又来了……
4.拾豆豆刘饶民
小妞妞,挎篓篓,干什么?拾豆豆。黄豆豆,白豆豆,红豆豆,黑豆豆。一粒豆
豆也不丢,拾进我的篓里头。
5.小小羊郑马
小小羊,乖娃娃,吃起草来不独霸:一会儿叫“妹妹”,一会儿喊“妈妈”。
6.哥哥去钓鱼郑马
哥哥去钓鱼,忙呀忙呀忙。先去挖蚯蚓,半天挖到半斗罐。拿起蚯蚓就要走,发
现没有装鱼筐。找个废桶做起来,敲敲弄弄满头汗。等到鱼筐做好了,哎呀,怎
么还没钓鱼竿?
7.“斑马”盖尚铎
过水坑,蹦又跳,小马一滑摔了跤。哎呀呀,不好了,身上弄满泥道道。回到家,妈妈吵,宝宝太脏我不要。小马儿,格格笑:我去给斑马当宝宝。
8.轱辘轱辘圆金波
轱辘轱辘圆,滚铁环,摔了个跟头,捡了一分钱。买块糖,想解馋,吃到嘴里也
不甜!
9.果皮箱金波
果皮箱,张着嘴,站在路边在喊谁:谁把果皮满地扔呀,那是谁?喂、喂、喂!
小哥哥,听见了,赶快拉住小妹妹,捡起果皮扔进箱:讲卫生,对、对、对!
10.羊羔儿金波
羊羔儿,羊羔儿,反穿着大皮袄;羊羔儿,羊羔儿,头顶长着小犄角。昂着头,到处跑,撞倒了小妹妹,踩了老奶奶的脚,也不说声对不起。羊羔儿,羊羔儿,没礼貌!
附件二
小学生必备古诗30首(三~六年级)
1.汉乐府《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北朝民歌《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3.骆宾王《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4.李峤《风》: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5.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6.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7.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8.孟浩然《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9.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0.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1.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2.王维《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3.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4.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5.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6.李白《古朗月行(节选)》: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17.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8.李白《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9.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0.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第二篇:古诗文背诵比赛方案
二(5)班古诗文背诵比赛方案
活动目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经典古诗文作品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更是中华民族精神品格的真实写照。为了在全班学生中营造一种诵读古诗文、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良好风气,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积极促进全班学生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特组织举行古诗文背诵比赛。为做好第一届古诗文背诵比赛工作,特制订本方案。
活动主题
爱经典诗词,诵千古美文,扬传统文化。
活动组织
主办单位:班委会参赛人员全体学生
活动时间:2012年10月27日
活动地点:
教室
活动规则:
1、背诵范围:
指定背诵篇目
2、比赛过程:①准备阶段:由班主任确定诗文必背篇目和公布到全班,要求全体同学做好充分准备。②背诵积累阶段:各组统筹安排,组长及时督促学生背诵,并要求学生在笔记本上摘抄好背诵篇目
3、比赛规则 “争先恐后”部分:名诗、名句抢背。名诗背诵完全正确者每句得5分,背错不得分。“损人利己”部分:从“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中为对方任选一种,每一种都有相对应的背诵内容。对方背诵完全正确每句得10分,对方背错,则本方得相应的分数。
“如履薄冰”部分:这是一道风险题,从“谁持彩练当空舞”七字中为本组任选一字,每一个字都有相对应的背诵内容,背诵完全正确,则得15分;背错,则减去相应的分数。
评分标准:背诵内容:见比赛规则
背诵形式:①精神饱满,表情自然,姿态得体大方,服装整洁、得体。(1分)
②能正确把握诗歌内容,声情并茂,朗诵富有韵味和表现力。(1分)
活动要求:
②全体同学要认真聆听,学习别人优点,其他同学背诵结束后要热情鼓掌,给与鼓励。相关事宜
① 评委名单:
② 记分员:各组组长或代表
②比赛中间穿插表演节目:
奖励办法
集体奖:一等奖1名。个人奖:“倒背如流”奖1名,“感情投入”奖1名,“风采展示”奖1名。
第三篇:古诗文背诵比赛方案
陕县二高成语竞赛实施方案(初稿)
成语,是中国汉语发展历史中形成的固定的词组短句,是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中一块绚丽的瑰宝。其中的资源犹如一片大森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我们的学习中适当地运用成语,不仅会丰富我们的头脑,而且会使我们的语言表达更生动、更精炼、更深刻。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提高中学生的文化素养,陶冶学生情操,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构建学习型校园,传承我校语文教学优良作风,特举办此次成语竞赛。
一、比赛安排
(一)准备阶段
1、明确成语竞赛范围(由课内成语和课外成语组成),由高中语文组确定后,统一印制并下发到每个学生手中,要求全体高中学生做好充分准备,10月17日前完成。
2、举行成语竞赛初赛,选出各班参加决赛的种子选手8名,初赛试题满分300分,由成语使用正误判断、改正错别字、给加点字注音、根据解释写成语、成语之最、成语接龙、根据要求写成语等十部分组成,定于11月25日晚上第二、三节自习举行。
2、横幅准备:办公室(并负责横幅、资料和摄影)
3、主持人:水强波、乔心愿、马晓豫等
4、会场纪律:高综办政教人员和各班班主任
5、会场音响布置:吴常伟、聂华强
(二)比赛程序
1、比赛开始顺序及要求(1)介绍与会领导;
(2)介绍评委及抽签、登分老师
(3)宣布比赛规则、奖项设置及会场纪律
2、比赛规则
(1)听写成语(50分)
要求:每班1人,选手提前定好,该选手为非其他项目选手,根据评委要求,由主持人听写成语,每个成语读两遍,一般为常用易写的10个成语。8名选手分两批上场,每批4人。
评分标准:①正确书写,每个5分 ②有错别字不得分 ③书写美观可酌情加1分,差者扣1分。(评委打分时请注明班级)
(2)成语接龙(80分)每班2人,该选手为非其他项目选手,按年级顺序排成一圈,先顺后倒,不要求字一致,音同即可,5秒钟内对不上者直接下场。第一个下者,得5分,依次,直至最后一个得80分(评委打分时请注明班级)。
(3)成语抢答(5分×20)
每班2人,该选手为非其他项目选手,先起立者抢得机会,立即回答,对者得分,答错者不得分,不能立即(超过5秒)回答者,扣2分。共20个小题。(评委打分时请注明班级)
(4)按要求写成语(50分)
每班选取1名代表参加,该选手为非其他项目选手,每名选手写两个小题,10个成语,写对一个,得5分。(评委打分时请注明班级)
(5)你说我猜(50分)每班2人,该选手为非其他项目选手,一个班级的两个人为一组,一个学生要么抽取图片,要么做动作,均不能出声;要么用语言描述或解释,另一个学生去猜,猜对一个,得10分,每班5个。(评委打分时请注明班级)
(6)颁奖仪式(7)领导讲话
3、奖项设置
个人奖:一等奖6名(前四个环节的第一名和第五个环节得分最高一组的两个人),二等奖10人,三等奖15人。
集体奖三名:总分前三名
集体奖产生办法:各项得分总和+纪律得分
4、会场纪律
不得大声喧哗鼓倒掌,选手比赛过程中不得鼓掌,活动进行中途不得退场,退场者将被作为特邀选手上台表演节目,保持好环境卫生。如若违反,将视情节严重情况扣除所在班级总分1分至10分。
5、宣布比赛开始
二、时间场地:2013年12月6日下午餐厅二楼
三、参加人员:高中全体学生、高综办政教人员和各班班主任、高中全体语文组教师
四、评委及工作人员
评委仲裁会成员:张校长、王红伟、聂平原、曹红梅、芦媛媛 登分、分数统计:徐学亮、荣俊涛
五、比赛所需材料
立式话筒4个
评委席长条桌4张
台布一副
大奖状3张
小奖状30张
笔记本30本
高中语文组
教务处
办公室
总务处
2013年12月2日
第四篇:古诗文背诵比赛活动方案
八家户农场农九队小学古诗文背诵比赛活动方案为促进经典导读,提高孩子们的人文修养,积淀孩子们的文化功底,让孩子打好传统的根基,检阅经典阅读的成果,特举办本次古诗文诵读比赛。现就比赛的具体事宜安排如下:
一、活动内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古诗词
二、活动时间、时间:2013年12月4日(星期三)下午
三、参赛人员三、四、五、六年级每班推荐由5名学生组成的小组参加比赛.四、比赛形式
以小组形式参赛,个人背诵。
五、比赛办法
1、背诵范围:
个人抽背范围:
一、二年级背诵必背古诗20首,三---六年级指定背诵的小学生必背古诗文70首。
2、比赛环节:
个人抽背。按先后顺序逐个上台抽签背诵。
3、评分标准:
①选手背诵时要背齐题目、朝代、作者,做到字正腔圆、吐字清晰,准确熟练。题目、朝代、作者每缺一项扣1分,错字、漏字、添字、吐字不清每有一处扣1分。背诵不熟练酌情扣分。每有一首不会背,不得分。吐字清晰,普通话标准,正确把握诗歌节奏。(5分)
②背诵熟练,语调把握好。(2分)
③参赛选手衣着得体,姿态大方,精神饱满。朗诵时能正确把握诗词内容,字正腔圆、情感丰富,语调处理到位,动作表情协调自然,富有韵味和感染力。(3分)
六、比赛规则:
①组织学生按要求坐好,不得走动喧闹,保持会场秩序。
②全体同学要认真聆听,学习别人优点,其他同学背诵结束后要热情鼓掌,给与鼓励。
七、奖励
此次比赛按评分总和评出优胜组
八、相关事宜
评委名单:一二年级评委:王慧孙晓慧张芬玲
三四年级评委: 徐燕马三忠刘志励
五六年级评委: 樊荣孟月英公萍
会场布置:
一、二年级学生在一年级教室。
三、四年级在三年级教室。
五、六年级在阅览室
摄像: 范强
教务处
2013年12月
第五篇:古诗文背诵比赛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
爱经典诗词,做文明少年,诵千古美文,扬传统文化,古诗文背诵比赛活动方案。
三、活动时间、地点
时间:2009年12月4日(星期五)下午
地点:学校礼堂
四、参赛人员三、四、五年级每班推荐2---3名学生参加比赛.五、比赛形式
个人背诵。
六、比赛办法
1、背诵范围:
个人抽背范围:指定背诵的小学生必背古诗文10首,工作计划范文《古诗文背诵比赛活动方案》。
2、比赛环节:
个人抽背。按先后顺序逐个上台抽签背诵。
3、评分标准:
①吐字清晰,普通话标准,正确把握诗歌节奏。(5分)
②背诵熟练,语调把握好。(3分)
③感情饱满真挚,表达自然,能正确把握诗歌内容,声情并茂,朗诵富有韵味和表现力。(1分)
④精神饱满,表情自然,姿态得体大方,服装整洁、得体。(1分)
七、比赛规则:
①各班主任组织学生按要求坐好,不得走动喧闹,保持会场秩序。
②全体同学要认真聆听,学习别人优点,其他同学背诵结束后要热情鼓掌,给与鼓励。
八、奖励
此次比赛按评分总和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2名
九、相关事宜
评委名单:
会场布置:
统计:
各班班主任负责组织本班学生按要求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