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摘要:试验检测技术在公路中的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对检测中数据的准确分析,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优化公路。所以,试验检测技术作为公路工程质量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在整个工程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省高等级公路迅猛,质量是工程的生命已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文章主要介绍了公路工程试验检测的重要性,进而针对其试验检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中提出了相关的加强措施。
关键词:公路工程;试验检测;问题;措施
引言
试验检测目的是通过对某一公路工程项目进行检测,可根据试验检测数据,改善路面设计、优化公路改造方案、提高路网养护水平并提高路面长期使用性能。在施工中试验检测技术对于最后的质量有着关键的影响,所以做好这项工作做不但对于整个工程很重要,它也是公路工程质量的评判和完工后的验收提供依据,更能为施工期间各项工作提供有利真实的参考素材。
1加强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工作的作用和意义
1.1加强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工作的作用
试验检测是通过对某个产品或工程项目的检测,以便根据其检测的结果来判断工程质量或产品质量是否符合现行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其必要性和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通过试验检测,能充分利用当地出产的材料,便于就地取材。便于就地取材,降低工程造价。通过试验检测,有利于推广新技术、新工艺和材料的应用。通过必要的试验检测,可科学地评定使用各种原材料及其成品、半成品材料的质量好坏。
1.2试验检测工作对于公路工程的重要意义
试验检验的最终目的是要透过检验的结果观察工程和产品的质量是否符合规定的标准和技术要求。不管是一个产品还是一项工程,他的质量都是要通过试验检测这种手段来完成评判的。通过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便于就地取材,降低工程造价。检验可以保证材料的应用性,所以当建设地点可以找到材料,只要经过检验就可使用。通过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可对新事物加以利用。新事物的应用而生不断发生,那么对于一些新技术、新工艺和材料的应用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
不能乱用,这就需要准确的,科学的,适时地对它们进行试验检测,这样才可以判断其是否具有可行性、适用性、有效性、先进性,进而能够帮助工程的施工过程积累足够的经验教训,推进新事物的应用。通过公路工程试验检测,科学评价工程质量。试验检测的方法不但可以保证各种材料的质量还可以在施工中分项进行验收,从而在各个环节保证了公路工程的质量,所以说它是可以合理准确的评价工程的施工质量的,所以说它是科学而又行之有效的方式。
2公路工程试验检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监管工作的重心——试验检测也遇到了同样多的困扰:
2.1公路施工单位对抽取的样品不具有代表性;在试验检测工作中,试验员往往会遇到施工单位所送来的样品,没能很好的反应施工过程中各成品的真实情况,根本没有切实的按照测验规定去认真检查施工质量问题。
2.2监理对抽取的样品监督不严,失去了对样品检验的作用;在现实生活中,某些公路施工单位为了节省资源,为了个人的经济利益,而偷工减料,导致监理工程师检测的不公正。
2.3样品送检时间不够,施工单位已经进行下一套工序的施工。样品送验过晚是因为施工单位的不重视所造成的,就是一些施工单位的领导为了谋求自我利益,急功近利,想尽快完成工程,节省时间而促成的。
3加强试验检测工作,提高工程质量的措施及途径
3.1确定施工控制参数
工程各项参数的控制都会影响工程的质量,而施工控制参数,通常是指一些能够指导施工、控制施工质量的关键数据。所以必须要靠试验检测的手段对施工中的各项参数进行确定,最后确保参数的准确,可靠,从而保证了质量。
3.2健全法制,完善质检机构和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对于法规制度,我国已立法,也相继出台了一批管理制度、方法、暂行规定等。这对推动的公路建设的健康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但随着形势的发展,现有的法规制度已不能适应公路建设的高速发展需要。因此对于上述法规制度还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发展,以便使公路建设单位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另外,对于试验检测机构,虽然在已初具规模,但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加强管理,严格管理,制定一套可行的管理措施。使质检机构逐渐规范化、专业化。例如,可提供仲裁
数据的试验检测机构,必须同时具备有计量技术监督局计量认证和交通部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机构资质等条件。
3.3提高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
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东西,所以各个施工队的技术水平也是不一样的,自然有好有坏,而其中试验检测人员是最缺乏的。缺乏的是一个素质高的质检队伍,那么针对当前的情况,武装质检队伍是势在必行的,必须提高整个队伍的业务素质和水平,务实到实际中来可以选派人员到有关院校进行系统专业的培训。
3.4施工过程中,应借助试验检测手段
在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向监理单位完整提供所使用材料的试验报告、出厂证明或质量证明书、合格证等资料。施工控制参数的确定:施工控制参数,通常是指一些能够指导施工,控制施工质量的关键数据。譬如填土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这两个参数是路基填土中指导施工,控制压实质量的关键参数。这些参数确定的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路基工程的质量。所以在借助试验检测这种手段进行参数确定时,应认真对待,严格遵照试验检测规程,并力求消除试验误差,提高试验精度,以确保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现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首先,对于施工方,要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试验检测制度,建立工地实验室,并配备相关试验检测人员,专人负责,专职质检,坚持“自检”制度。对于监理方,要真正落实“事前”“事中”“事后”三层监理,特别是“事前”监理,要防患于未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在监理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监理中心实验室的有关试验设备,以试验检测作为一种有效手段,严把质量关,从而起到控制施工质量的目的。对于监督方,要真正发挥作为政府监督职能的作用,及时抽检,及时验收评定。发现问题,及时化解。抓典型,树典范,维护政府对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的严肃性、权威性、公正性。分部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加强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力度,另一个重要方面还体现在分部分项工程质量验收环节上。中间交工验收的结果,直接反映了一个分部(项)工程质量的好坏以及工程质量上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是一个分部(项)工程施工成果的集中体现。因此,对于公路工程,除了对施工现场质量控制把关以外,还要及时对每一分部(项)工程进行质量验收,并进行阶段性施工总结。经验收不合格项目,坚决给予返工处理。坚持以试验检测数据说话,严把试验检测关,努力提高公路工程质量
3.5 进一步建立完善公路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增强工程质量意识
各个级别的质量监管部门应该各管自己的责任,做好质量的管理,做到有效的实施措施,以提高质量管理水平为基准。在工作中,做到质量自检,质量管理和监督,再者加强各方面的质量意识的教育,把分工明确,责任划分公正,真正落实质量岗位责任制。
3.6需要和引进先进的测试仪器,大胆使用先进的测试方法
任何事情都不能墨守成规,所以要积极利用新事物。因为新设备新方法会提高测试的准确性,将对提高工程质量会有很大的帮助。
3.5 各项使用材料质量的控制。
工程的施工离不开各项材料,那么试验检验就不能缺少,正应为材料的使用是有相应的规定和实际情况制约的,所以只有按照规范合理科学的检验材料,合格的应用于施工中是保证公路工程质量的关键。对各类材料做好所有检查,也就包括非常规的测试,这样才能知道是不是符合现有的实际的技术满足。还有在开工前,施工方应向监理单位出示完整的关于材料的说明,试验报告、各种证明、合格证等等。再者,对于新材料等的采用也要按照试验检测后的结果实行,只有检验后的才可以用,避免盲目施工。
结束语
试验检测技术是工程质量管理的关键,应重视试验检测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整个公路工程的建设需要多方面的合作,而为了保证公路工程的质量,公路工程施工试验检测工作就是必要和需要的一个关键,这样对于保证最后的质量是重要的。而且随着经济发展,质量是工程的生命已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参考文献
[1]路丛书编委会.高速公路运营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2]马西秦.自动检测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3]马玉兰,常静,等.浅谈道理检测技术[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7.
第二篇:公路工程试验检测试题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试题 公路工程监理检测 2007-04-05 20:22:18 阅读3379 评论9 字号:大中小
《路基路面》试题〔A卷〕
单位姓名准考证号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15题/15分)
1、重型击实试验与轻型击实试验的本质区别是D__。
A、击实次数B、击实锤重量
C、击实筒大小D、击实功能
2、土基回弹模量E0的单位是D __。
A、MNB、kNC、kgD、MPa3、当分项工程加固、补强后,评分值为86分,该分项工程可评为B__。
A、优良B、合格C、不合格D、无法评定
4、用贝克曼梁法测定高速公路土基回弹弯沉时,加载车的后轴轴载一般为
_C_。
A、60kNB、80kNC、100kND、120kN5、土基现场CBR测试时,标准压强当贯入量为2.5㎜时P0为 __B。
A、5MPaB、7 MPaC、10.5 MPaD、12 MPa6、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抗滑性能指标竣工验收,要求构造深度TC大于等于_㎜。
A、0.45B、0.50C、0.55D、0.607、结合《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规定,测定级配碎石基层压实法应优先采用__。
A、环刀法B、灌砂法C、钻芯取样法D、核子密度仪法
8、在高速公路沥青表面层,应选用抗滑、耐磨石料,其石料磨光值应大于__。
A、40B、42C、45D、489、沥青路面回弹弯沉最好在路面C __测试。
A、竣工前B、竣工后C、竣工后第一个最不利季节
D、竣工后第一冬季
10、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标准试件高度应符合C_要求。
A、63.5±1.0mmB、60.5±1.0mm
C、63.5±1.3mmD、60.5±2.5mm11、检验高速公路表面层的摩擦系数,宜在竣工后的A__采用摩擦系数测定车测定。
A、第1个夏季B、第1个冬季
C、第1个雨季D、第1个最不利季节
12、使用摆式仪测某点抗滑值,5次读数分别为57、58、59、57、58,则该点抗滑值 为C__ 摆值。
A、57B、57.8.C、58D、5913、某土场现场含水量测定时,实测含水量计算值为5.185%,将其修约成含水量要求 有效数字后,应为A。
A、5.2%B、5.19%C、5.180%D、5.190%
14、在水泥砼路面检验评定中,对评分值影响最大的是C。
A、弯沉B、抗滑C、弯拉强度D、平整度
15、自动弯沉仪测定弯沉为B。
A、回弹弯沉B、总弯沉
C、动态回弹弯沉D、动态总弯沉
二、多项选择题(10题/20分)
1、考虑建设任务、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需要,建设项目划分___ABD________三级。
A、单位工程B、分部工程C、单项工程D、分项工程
2、在建设项目中,根据签订的合同,必须具备BC____________ 条件才可成为单位工程。
A、规模较大B、独立施工
C、独立成本计算D、大量人员
3、水泥土基层验收评定实测项目,包括 ________ABC___等。
A、压实度B、厚度C、强度D、弯沉
4、平整度测试方法有ABD___________。
A、3m直尺法B、连续平直仪法C、摆式仪法
D、车载颠簸累积仪法
5、压实度试验方法有__ABCD_ ________。
A、灌砂法B、环刀法C、核子仪法
D、钻芯法测定沥青面层压实度
6、沥青混合料按其组成结构可分为_ABD________。
A、悬浮-密实结构B、骨架-空隙结构
C、悬浮-骨架结构D、密实-骨架结构(嵌挤结构)
7、热拌沥青混合料马歇尔技术指标有_ABCD__________ 等。
A、稳定度、流值B、空隙率
C、沥青饱和度D、矿料间隙率
8、在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马歇尔试验后,还应进行 ABD___________。
A、水稳定性检验B、高温稳定性检验C、抗剪切检验
D、必要时钢渣活性检验
9、水泥砼路面工程应检测强度,此强度是指AB___________。
A、抗压强度B、抗弯拉强度C、抗剪强度D、抗压缩强度
10、目前,测定回弹模量的方法主要有__AC____________。
A、承载板法B、CBR法C、贝克曼梁法D、贯入仪法
三、判断题(20题/20分)
1、土的含水量是指土中水与干土质量之比。(√)
2、建设项目工程质量等级评定,采用单位工程优良率和建设项目工程质量评分值的指标控制。(√)
3、核子密度仪法测定的现场压实度不宜作为评定验收的依据。(√)
4、灌砂试验时,每换用一次量砂,都必须测定松方密度。(√)
5、土基回弹模量测试,可以不进行预压直接进行加载测试。(*)
6、土基CBR值测试,标准压强(当贯入量为5.0㎜时)为10.5MPa。(√)
7、贝克曼梁弯沉测试标准车根据公路等级选择,二级公路应采用后轴10t的B22-100标准车。(√)
8、回弹仪检测水泥砼路面强度,回弹仪的轴线应始终垂直于砼路面。(√)
9、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测定温度应控制在40℃±1℃。(*)
10、采用超声回弹法检验路面水泥砼抗弯强度,适用于龄期大于7d,强度已达设计抗压强度80%以上的水泥砼。(*)
11、手工铺砂法是测定路面构造深度目前常用的方法。(√)
12、摆式仪测定路面抗滑值,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标定。(√)
13、对于含有粒料的稳定土及松散性材料不能用环刀法测定现场密度。(√)
14、土方路基验收实测项目有压实度、弯沉、平整度等指标。(√)
15、表干法适用于测定吸水率大于2%的各种沥青混合料密度。(*)
16、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标准马歇尔试件应在60℃±1℃的恒温水中恒温30min~40min。(√)
17、沥青混合料标准试件制作,当集料公称最大粒径小于或等于19.0㎜时,可直接取样(直接法)(*)
18、用干燥的磨细消石灰或生石灰粉作为矿料的一部分,可以增大沥青混合料的抗剥离性能。(√)
19、水泥砼上加铺沥青面层的复合式路面,沥青面层不必检查弯沉。(√)
20、无机结合料稳定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试件养生时间应为28d。(*)
四、简答题(5题/25分)
1、在沥青混合料各项指标中,对其性能影响最大的是哪一个指标?为什么?
空隙率。
因为即使是I型沥青砼,其破坏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水损害和抗车辙能力差,而空隙率的大小能显著改变沥青混合料抗水损害能力以及抗车辙能力。
2、水泥稳定碎石在验收时应试验检测哪些内容?有哪些检测方法?
应检测压实度、平整度、厚度、强度等。
压实度:灌砂法
平整度:3m直尺
厚度:钻芯
强度: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可查施工自检报告)
3、分部工程质量等级如何评定?
所属各分项工程全部合格,其加权平均分不小于85分,且所含主要分项工程全部评为优良时,则该分部工程评为优良;如分项工程全部合格,但加权平均分小于85分,或加权平均分虽不小于85分,但主要分项工程未全部达到优良标准时,则该分部工程评为合格。如分项工程未全部达到合格标准时,则该分部工程为不合格。
4、简要写出普通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流程。
答:(1)根据沥青混合料类型选择规范规定的矿料级配范围。
(2)确定工程设计级配范围
(3)材料选择取样、试验
(4)在工程设计级配范围优选1-3组不同的矿料级配
(5)对设计级配,初选5组沥青用量,拌合混合料,制作马歇尔试件
(6)确定理论最大相对密度、测定试件毛体积相对密度进行马歇尔试验
(7)技术经济分析确定1组设计级配及最佳沥青用量
(8)进行车辙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矿渣膨胀试验 等。
(9)完成配合比设计,提交材料品种、配比、矿料级配、最佳沥青用量。
5、某基层水泥稳定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设计强度为3.0MPa,简要写出配合比设计步骤。答:(1)材料试验
(2)按五种水泥剂量配制同一种样品不同水泥剂量混合料,按3%、4%、5%、6%、7%。
(3)确定各种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至少进行3个不同剂量混合料的击实试验,即最小、中间、最大剂量。
(4)按规定压实度分别计算不同剂量试件应有的干密度
(5)按最佳含水量和计算得的干密度制备试件
(6)在规定温度下保湿养生6d,浸水24 h后,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7)计算平均值和偏差系数。
(8)选定合适的水泥剂量,此剂量R≥Rd(1-ZaCv)
(9)工地实际采用水泥剂量应比室内试验确定剂量多0.5-100%
(10)选定水泥剂量
五、计算题:(每题10分)
1、某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已知设计抗压强度Rd=3.1MPa,现测得某段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数值如下,对该段强度结果进行评定并计算其得分值。(规定分为20分,保证率为95%,Za=1.645)3.854.013.533.964.003.73
3.863.973.934.053.523.83
解: R=3.85
Cv=0.046
Rd/(1-ZaCv)=3.1/(1-1.645*0.046)=3.35
R>Rd/(1-ZaCv)
合格,得满分20分。
第三篇: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标准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标准、规范、规程现行参考目录
发布时间:2012-6-27 17:00:22
二、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标准、规范、规程现行参考目录
序号 专业 标准、规范、规程代码 标准、规范、规程名称 废止标准、规范、规程代码 主要编制单位 施行日期 出版单位 备注 公路 JTG B01-2003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J001-97 交通部公路司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公路工程委员会 2004.3.1 人民交通出版社 JTG B03-2006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 JTJ005-96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2006.5.1 人民交通出版社 JTG B04-2010 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JTJ/ B006-98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010.7.1 人民交通出版社 GB50026-2007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93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西安勘察设计院 2008.5.1 中国计划出版社 5 JTG C10-2007 公路勘测规范
JTJ 061-85 JTJ061-99 JTJ062-91 JTJ063-85 JTJ 065-97 JTJ/T 066-98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007.1.1 人民交通出版社 JTG C20-2011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JTJ 064-98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011.12.1 人民交通出版社 JTG/TC21-01-2005 公路工程地质遥感勘察规范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 高等教育出版社 JTG/T C22-2009 公路工程物探规程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院 2009.4.1 人民交通出版社 JGJ/T8-2007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 JGJ/T 8-97 建设部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 人民交通出版社 10 GB50021-200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建设部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1 ASTM D6087-2008 探地雷达评价沥青面层标准方法 GB/T 12897-2006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国家测绘局标准化研究所 中国标准出版社 GB/T 12898-2009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国家测绘局标准化研究所 中国标准出版社 JTG D20-2006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JTJ011-1994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006.10.1 人民交通出版社 公路 JTG D30-2004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J013-95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 2005.1.1 人民交通出版社 JTG D40-2011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JTG D40-2002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 2011.12.1 人民交通出版社 JTG D50-2006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TJ014-97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 人民交通出版社 JTG F10-2006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JTJ 033-95 JTJ 017-96 JTJ 016-93 JTJ 015-91 JTJ 035-91 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2007.1.1 人民交通出版社 JTG/T D31-2008 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2008.7.1 人民交通出版社 JTJ034-2000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JTJ034-93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人民交通出版社 JTG F30-2003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2004.3.1 人民交通出版社 JTG E40-2007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 JTJ051-93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2007.10.1 人民交通出版社 JTG E60-2008 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 JTJ059-95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2008.9.1 人民交通出版社 24 JGJ 94-2008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94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JGJ106-2003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程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6 TB10218-2008 铁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 中国铁道出版社 JTG/T D31-2008 沙漠地区公路设计与施工指南 新疆交通科学研究 2008.7.1 人民交通出版社 JTG/T D31-03-2011 采空区公路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 山西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 2011.7.1 人民交通出版社 JTG H20-2007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 JTJ075-94 [交公路发(2002)572号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2008.2.1 人民交通出版社 JTG F80/1-2004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JTJ071-98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2005.1.1 人民交通出版社
公路 JTG F80/2-2004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二册(机电工程)JTJ071-98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2005.1.1 人民交通出版社 交通工程也用
JTG H10-2009 公路养护技术规范 JTJ 073-96 浙江省交通厅公路管理局 2010.1.1 人民交通出版社 交通工程也用
JTJ073.2-2001 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 上海市公路管理处 人民交通出版社 34 JTJ073.1-2001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范 江苏省交通厅公路局 人民交通出版社
CJJ 1-2008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6 桥梁 JTG D60-2004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J021-89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 2004.10.1 人民交通出版社
JTG/T D60-01-2004 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 人民交通出版社
JTG/T D65-01-2007 公路斜拉桥设计细则 JTJ027-96 重庆交通科学研究院 人民交通出版社 39 JTG D61-2005 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 JTJ022-85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 2005.11.1 人民交通出版社
JTG D62-2004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J023-85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 2004.10.1 人民交通出版社
JTG D63-2007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JTJ024-85 人民交通出版社 42 JTG/T F50-2011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J041-2000 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 2011.8.1 人民交通出版社
JTG/T B02-01-2008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 JTJ004-89 重庆交通科学研究院 2008.10.1 人民交通出版社
JTG/T J21-2011 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88)公路技字11号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2011.11.1 人民交通出版社
JT/T 281-2008 公路波形梁钢护栏 JT/T 281-1995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上海佳艺冷弯型钢厂 人民交通出版社
JTG H11-2004 公路桥涵养护规范 JTJ073-96 陕西省公路局 人民交通出版社 47 桥梁 JTG/T J22-2008 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范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人民交通出版社
JTG/T J22-2008 公路桥梁加固施工技术规范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008.10.1 人民交通出版社
JTG/T H21-2011 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2011.9.1 人民交通出版社
CJJ 77-98 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 建设部城市建设研究院 1998.12.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CJJ 69-95 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 北京市政工程研究院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CJJ 2-2008 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3 隧道 JTG D70-2004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JTJ026-90 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 2004.11.1 人民交通出版社
JTJ026.1-1999 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 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 人民交通出版社 55 JTG F60-2009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JTJ042-94 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 2009.10.1 人民交通出版社
JTG/T D70-2010 公路隧道设计细则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 2011.7.1 人民交通出版社
JTG/T F60-2009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 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 人民交通出版社 58 “TB/0223-2004 J341-2004” 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 中国铁路工程公司 中国铁道出版社 59 TB 10121-2007 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铁道出版社
JTG/T F72-2011 公路隧道交通工程与附属设施施工技术规范 重庆市交通委员会 2012.1.1 人民交通出版社
JTG H12-2003 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 JTJ073-96 重庆市交通委员会 人民交通出版社
公路材料 GB 50086-2001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 冶金部建筑研究总院 中国计划出版社
TB 10108-2002 铁道隧道锚喷构筑法技术规范 铁道专业设计院 中国铁道出版社 64 JTG E40-2007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人民交通出版社 65 JTG E42-2005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J058-2000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人民交通出版社
JTG E41-2005 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 JTJ054-94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 人民交通出版社
GB/T14685-2001 建筑用卵石、碎石 GB/T14685-1993 中国砂石协会 中国标准出版社 68 JTG/T F81-01-2004 公路工程基桩动测技术规程 JTJ077-95 浙江省交通厅公程质量监督站 人民交通出版社
GB/T14684-2001 建筑用砂 GB/T14684-1993 中国砂石协会 2002.1.1 中国标准出版社
“JGJ/T51-2002 J215-2002” 轻骨料混凝土技术规程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71 JTG E51-2009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试验规程 JTJ 057-94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2010.1.1 人民交通出版社
JGJ 12-2006 轻骨料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 JGJ 12-99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GB/T50107-2010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J 107-87 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 2010.1.1 中国计划出版社
JGJ/T70-2009 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 JGJ 70-90 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GB/T 15481-2005 检测和校准试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GB/T 15481-2000 2005.6.1 中国标准出版社
JTG E30-2005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 JTJ053-2000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2005.8.1 人民交通出版社
GB/T176-2008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 GB/T176-1996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 中国标准出版社
GB/T8074-2009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GB /T8074-87 中国建材院水泥科学研究所 中国标准出版社
公路材料 GB/T1345-2005 水泥细度测定方法(筛析法)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 中国标准出版社
GB/T1346-2011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GB/T1346-2001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 2012.3.1 中国标准出版社 81 GB/T2419-2005 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 GB/T2419-94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 中国标准出版社
GB/T17671-1999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ISO679:1989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 中国标准出版社
JC/T 421-2004 水泥胶砂耐磨试验方法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JC/T 603-2004 水泥胶砂干缩试验方法 JC/T603-1995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GB175-2007 通用硅酸盐水泥 GB-175-1999 GB175-1992 GB1344-1999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 中国标准出版社
GB13693-2005 道路硅酸盐水泥 GB13693-92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 中国标准出版社
JTJ/T019-98 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 交通部重庆公路科学研究所 人民交通出版社
JGJ28-86 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 中科院建筑工程材料 及制品研究所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CJJ4-97 粉煤灰、石灰类道路基层施工及验收规程 CJJ4-83 天津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GB/T1574-2007 煤灰成分分析方法 GB/T1574-1995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JGJ95-2003 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公路 材料 CECS38:2004 纤维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大连理工大学 中国计划出版社 93 JGJ114-2003 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T114-97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JGJ107-2003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95 JGJ18-2003 J253-2003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8-96 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GB/T2651-2008 焊接接头拉伸试验方法 GB2651-89 哈尔滨焊接研究所 2008.9.1 中国标准出版社
GB1596-2005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GB/T1596-1991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 中国标准出版社
GB23439-2009 混凝土膨胀剂 JC476-2001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 中国标准出版社
JC475-2004 混凝土防冻剂 JC475-1992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GB8076-2008 混凝土外加剂 GB8076-97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 中国标准出版社 101 JC477-2005 喷射混凝土用速凝剂 JC477-1992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 ”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JC901-2002 水泥混凝土养护剂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103 JT/T523-2004 公路工程混凝土外加剂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人民交通出版社 104 JT/T522-528 JT/T530-2004 公路工程混凝土养护剂 人民交通出版社 105 GB/T50080-2002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GB/T50081-2002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J81-85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GB/T50082-2009 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J82-85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公路 材料 JGJ55-2000 J64-2000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TJ/T55-96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GB50119-2003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J199-88 原建设部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10 GB/T228.1-2010 金属材料 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GB/T228-2004 冶金钢铁研究总院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GB/T232-2010 金属材料 弯曲试验方法 GB/T232-1999 冶金钢铁研究总院 中国标准出版社 112 JGJ98-2000 J65-2000 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98-96 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 2001.4.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GB/T 700-2006 碳素结构钢 GB/T700-88 冶金部信息标准研究院 中国标准出版社 114 JG 190-2006 冷轧扭钢筋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中国标准出版社
GB/T 1591-2008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GB/T 1591-94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等 中国标准出版社
JG163-2004 滚轧直螺纹钢筋连接接头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等 2004.12.1 中国标准出版社
JG 171-205 镦粗直螺纹钢筋接头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等 中国标准出版社 118 JGJ 107-2003 带肋钢筋螺纹接头技术规程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等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JT/T 329-2010 公路桥梁预应力钢绞线用YM锚具、连接器规格系统
JT/T329.1-1997 JT/T329.2-1997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2011.3.1 人民交通出版社
JT/T663-2006 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规格系列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等 人民交通出版社
GB/T230.1-2009 金属材料 洛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试验方法(A、B、C、D、E、F、G、H、K、N、T标尺)GB/T 230-1991 GB/T 1818-1994 钢铁研究总院 中国标准出版社
CECS 03:2007 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CECS 03:1998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中国计划出版社 123 公路 材料 CECS 02:2005 超声回弹综合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中国计划出版社
JGJ/T23-2011 J115-2001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JGJ/T23-2001 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 2011.12.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CECS 21:2000 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 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CECS104:99 高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委员会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JGJ 51-90 轻集料混凝土技术规程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28 JGJ 81-2002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 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等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JT/T664-2006 公路工程土工合成材料 防水材料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人民交通出版社
JT/T665-2006 公路工程土工合成材料 排水材料 JT/T521-2004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2006.10.1 人民交通出版社
JT/T667-2006 公路工程土工合成材料 无纺土工织物 JT/T519-2004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2007.3.1 人民交通出版社
JT/T666-2006 公路工程土工合成材料轻型硬质泡沫材料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人民交通出版社
JT/T668-2006 公路工程土工合成材料保温隔热材料 JT/T538-2004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人民交通出版社
JT/T669-2006 公路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复合材料的分类、性能要求核试验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人民交通出版社
GB13788-2000 冷轧带肋钢筋 GB13788-1992 冶金建筑研究总院 中国标准出版社 136 ASTMC876-2009 混凝土中钢筋的半电池电位检测法
公路 材料 BS1881-204:1988 电磁测厚仪应用建议 人民交通出版社 138 AASHTO T260-97 混凝土和混凝土原材料中总氯离子量的采样和试验方法 人民交通出版社
GB/T3323-2005 金属融化焊焊接接头射线照相 哈尔滨焊接技术培训中心 中国标准出版社
GB 50205-2001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冶金部建筑研究总院 中国计划出版社
AWS D1.1-2010 钢结构焊接规范
GB/T 2970-2004 厚钢板超声波检验方法 冶金部建筑研究总院 中国标准出版社 143 GB/T6402-2008 钢锻材超声波检验方法 GB/T6402-1991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等 中国标准出版社
GB/T 7233.1-2009 铸钢材超声检测 第一部分:一般用途铸钢件 沈阳铸造研究所等 中国标准出版社
GB/T 7734-2004 复合钢板超声波检验方法 钢铁研究总院 中国标准出版社 146 GB11345-1989 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 哈尔滨焊接研究所 中国标准出版社
JIS Z3060-2002 钢结构焊缝超声波探伤方法
GB/T9444-2007 铸钢件磁粉探伤及质量评级方法 沈阳铸造研究所 中国标准出版社 149 GB8077-2000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 GB/T8077-1987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 中国标准出版社
JTJ056-84 公路工程水质分析操作规程 交通部第一公路勘察设计院 人民交通出版社
151 JTJ275-2000 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程 广州四航工程技术研究院 人民交通出版社
152 公路 材料 JTJ270-1998 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 天津港湾工程研究所等 人民交通出版社
153 JC/T986-2005 水泥基灌浆材料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154 JTG E20-2011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JTJ052-2000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2011.12.1 人民交通出版社
155 JTG F40-2004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J032-94 JTJ036-98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2005.1.1 人民交通出版社
156 GB/T15180-2010 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 中国标准出版社
157 JT/T203-95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材料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58 SHC F40-01-2002 公路沥青玛蹄脂碎石路面技术指南 2002.7.24 人民交通出版社 159 JTG E51-2009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 JTJ057-94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2010.1.1 人民交通出版社
160 GB/T14837-1993 橡胶及橡胶制品组分含量的测定 热重分析法 化工部沈阳橡胶工业制品所 中国标准出版社
161 GB 20688.4-2007 橡胶支座 第4部分:普通橡胶支座 衡水宝力工程橡胶有限公司等 中国标准出版社
162 JT/T663-2006 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规格系列 人民交通出版社
163 JTG E50-2006 公路工程土工合成材料试验规程 JTJ/T 060-98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2006.10.1 人民交通出版社
164 GB/T17638-1998 土工合成材料 短纤针刺非织造土工布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 中国标准出版社
165 GB/T17639-2009 土工合成材料 长丝纺粘针刺非织造土工布 GB/T17639-1998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 中国标准出版社
166 公路 材料 GB/T17640-2008 土工合成材料 长丝机织土工布 GB/T17640-1998 中国标准出版社
167 GB/T17642-2008 土工合成材料 非织造复合土工膜 GB/T17642-1998 北京雪花电器集团公司北京市 塑料制品 中国标准出版社
168 GB/T17642-2008 土工合成材料 塑料土工格栅 GB/T17642-1998 重庆庆兰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中国标准出版社 169 GB/T21825-2008 玻璃纤维土工格栅 JC839.1-1998 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 中国标准出版社
170 GB/T16777-2008 交通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土工格栅 中国标准出版社 171 JC/T408-2005 水乳型沥青防水涂料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172 JC/T975-2005 道桥用沥青防水涂料 2005.7.1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173 JT/T535-2004 路桥用水性沥青基防水涂料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等 2004.12.1 人民交通出版社
174 GB18243-2008 塑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中国标准出版社
175 GB/T231.1-2009 金属材料 布氏硬度试验第1 部分:试验方法 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中国标准出版社
176 GB/T229-2007 金属夏比缺口冲击方法 钢铁研究总院等 中国标准出版社 177 JGJ/T27-2001 J140-2001 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 JGJ/T27-86 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78 GB/T701-1997 低碳钢热轧圆盘条 GB/T701-91 冶金工业部钢铁研究总院 中国标准出版社
179 GB/T1499.1-2008 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 中国标准出版社 180 公路 材料 GB/T1499.2-2007 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 中国标准出版社
181 GB/T1499.3-2010 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3部分:钢筋焊接网 中国标准出版社 182 GB13788-2008 冷轧带肋钢筋 GB13788-2000 冶金建筑研究总院 中国标准出版社 183 GB/T5223-2002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 GB/T5223-1995 天津市第一预应力钢丝有限公司 中国标准出版社
184 GB/T5224-2003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 GB/T5224-1995 天津市第一钢丝有限公司 中国标准出版社 185 GB/T20065-2006 预应力混凝土用螺纹钢筋 国家建筑钢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 中国标准出版社
186 JGJ85-2002 J219-2002 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87 GB/T14370-2007 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中国标准出版社
188 GB/T 17955-2009 桥梁球型支座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等 中国标准出版社 189 JT/T 391-2009 公路桥梁盆式支座 JT/T 391-1999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 人民交通出版社
190 JT/T 327-2004 公路桥梁伸缩装置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 人民交通出版社 191 JT/T 723-2008 单元式多向变位梳形板桥梁伸缩装置 中国标准出版社
192 GB/T 14152-2001 热塑性塑料管材耐外冲击性能试验方法 时针旋转法 沈阳久利塑料有限公司 中国标准出版社
193 JT/T 529-2004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用塑料波纹管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等 人民交通出版社
194 公路 材料 JG225-2007 预应力混凝土用金属波纹管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中国标准出版社
195 JT/T329-2010 公路桥梁预应力钢绞线用锚具、连接器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 人民交通出版社
196 橡胶沥青及混合料设计施工技术指南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人民交通出版社
第四篇:公路工程现场试验检测试题及答案!
Hhttp://
现 场 测 试
1、灌砂试验测试过程
(1)按规定要求标定灌砂筒下部圆锥体内砂的质量。(2)选试验地点,将其清扫干净。
(3)凿洞,取出全部凿松材料。(4)将灌砂筒直接对准放在试坑上,打开储砂筒开关,让砂流入试坑内,直到储砂筒的砂不再下流时,关闭开关,称量剩余砂的质量.(5)从挖出的全部材料中取有代表性样品,测定含水量。
(6)仔细取出试筒内量砂,以备下次试验时再用。(7)计算灌砂密度。
2、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步骤(使用压力环和流值计)
(1)将试件臵于规定温度的恒温水槽中保温至规定时间。(2)将马歇尔试验仪上下压头放入水槽或烘箱中,达到同样温度后,取出檫试干净内部。将试件取出臵于下压头上,盖上上压头,装在加载设备上。(3)在马歇尔试验仪上压头球座上防妥钢球,并对准荷载测定装臵的压头。(4)将流值计安装在导棒上,使导向套管轻压上压头,将流值计读数调零,调整压力环中百分表对零。
(5)启动加载设备,使试件承受荷载。
(6)当试验荷载达到最大值瞬间,取下流值计,同时读取压力环中百分表读数及流值计的流值读数。
3、承载板测试土基回弹模量步骤
(1)用千斤顶加载,至预压0.05Mpa,稳压1min,使承载板与土基紧密接触,同时检查百分表的工作是否正常,然后放松千斤顶油门卸载,稳压1min,将指针对零或记录初始读数。
(2)测定土基的压力——变形曲线。用千斤顶逐级加载卸载,压力表或测力环控制加载量,荷载小于0.1 Mpa 时,每级增加0.02 Mpa,以后每级增加0.04 Mpa。每次加载至预定荷载 后稳定1min,立即读记2台弯沉仪百分表读数,之后放开千斤顶油门卸载至0,稳定1min后再次读数。两台弯沉仪百分表读数之差小于平均值的30%时取平均值。超过30%则应重测。当回弹变形超过1mm时停止加载。
(3)计算各级荷载的回弹变形和总变形。
(4)测定汽车总影响量。最后一次加载卸载循环后取走千斤顶,重新读取百分表初读数,将汽车开出10m以外,读取终读数,初终读数之差的平均值乘以弯沉仪杠杆比即为总影响量。
(5)在试验点取样,测定材料含水量。
(6)在紧靠试验点旁边的适当位臵,用灌砂法或其它方法测定土基密度。
4、弯沉测试步骤
(1)在测试路段布臵测点,测点应在路面行车道的轮迹带上,并将白油漆或粉笔划上标记。
(2)将弯沉仪插入汽车后轮之间的缝隙处,与汽车方向一致,梁臂不得碰到轮胎,弯沉仪测头臵于测点上,安装百分表于弯沉仪的测定杆上。
(3)将试验车后轮轮隙对准测点后约3-5cm位臵上。
(4)测定者吹哨发令指挥汽车缓缓前行,百分表随路面变形的增加而持续向前转动。当表针转动到最大值时迅速读取初读数L1。汽车继续前行,表针反向回转,待汽车驶出弯沉影响半径后,指挥汽车停止。读取稳定后的表针的读数L2。初读数L1与终读数L2之差的2倍即为该点的弯沉值。
(5)弯沉支点变形修正。
(6)结果计算及温度修正。
5、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步骤
(1)将具有代表性的风干试料捣碎过筛.(2)取有代表性的试料测定其风干含水量.(3)按要求确定无机结合料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4)称取材料,加水拌和浸润.(5)按干密度制件.(6)养生.(7)用软布吸去试件表面自由水。(8)用游标卡尺量试件的高度。(9)抗压试验。(10)从试件内部取有代表性的样品测定其含水量(11)计算.6、灌砂法测定压实度前,需对标准砂进行标定。试对以下操作步骤
(1)标定灌砂筒下部圆锥体内砂的质量(m2)。(2)在储砂筒中装入质量为m1的砂,并将灌砂筒放在标定灌点,将开关打开让砂流出,直到储砂筒内的砂不再下流时,将开关关闭。取下灌砂筒,称取筒内剩余砂质量(m3)。(3)按公式计算填满标定灌砂所需砂的质量 ma。ma = m1-m2-m3.(4)重复三次试验,取平均值。
7、沥青混合料马歇尔标准击实试件成型步骤
(1)将拌好的沥青混合料,均匀称取一个试件所需要的用量.(2)从烘箱中取出预热的试模和套筒,擦拭.(3)按四分法装料,插捣.(4)插入温度计至混合料中心附近,检查混合料温度.(5)将试模连同底座一起放在击实台上固定,击实.(6)取下套筒,将试模掉头,装上套筒,击实另一面.(7)取掉上下面的纸,用卡尺量取试件高度.(8)卸去套筒和底座,冷却脱模.8、土工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过程
(1)将土样压碎过筛。(2)取土样加水调匀浸润。(3)将土样搅拌均匀,分层装入盛土杯。(4)将试杯放在联合测定仪升降座上,调整锥尖与土样表面刚好接触时,扭动锥下降旋钮,同时开动秒表,5S后,松开旋纽,锥体停止下落。(5)改变锥尖与土接触位臵,重复测锥入深度。(6)取土样两个,分别测定含水量。(7)结果计算整理。
第五篇: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中心工作总结
2011年,在公路管理局的正确领导下,我中心全体员工本着“严谨、求实、及时、准确”的工作方针,大力发扬“科学管理、团结实干、文明和谐、创新争先”的企业精神,圆满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同时广开门路,积极对外承揽业务,开源节流,为我单位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为我局的公路建设与养护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任务完成情况
一、公路养护建设方面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全面参加g307子横分界至靖边大修工程的建设管理,在该项目上设立了中心试验室,投入了近50万元的试验仪器设备和9名试验检测人员;
2、全面参加了g210和s302大中修工程的建设管理,设立了中心试验室,配备了40万元的试验仪器设备和4名试验检测人员;
3、在g307和s302榆林公路管理局2011年专项和第二批干线公路大中修工程项目上又将g210和s302大中修工程中心试验室搬至该项目,继续为该项目服务;
4、g210榆林城区过境线建设工程是我市的第一个bt项目,我们参与了该项目的建设管理,投入了100多万的试验设备和10名经验丰富的试验检测人员;
5、在府店一级公路中修工程项目管理中,投入了近50万元的试验设备和5名试验人员;
6、承担了市交通局下达的沿黄公路建设工程的质量抽检任务。在我们所有服务的项目上,我们的试验人员均能在工地巡回检查施工现场,认真监控工程质量,为所有项目顺利实施起到了指导生产保证质量的作用,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各个项目管理部门的认可。
二、受市交通局质监站的委托,对我局今年实施完成的g307子横分界至靖边、g210大中修工程、g307和s302大修专项和第二批养护工程、府店一级公路中修工程、沿黄公路、我局管养的危桥整治及我市部分县区的县乡公路进行竣(交)工鉴定检测,圆满完成市交通局质监站下达的委托鉴定检测任务。
三、全力配合市交通局、市交通局质监站对全市范围内公路建设与养护项目进行监督检查,经常预备试验检测人员,随时准备跟随交通局、质监站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到施工现场进行质量抽检,配合完成了上级下达的质量抽检任务。
四、我中心每年都要承担我市部分市政道路的试验检测任务,今年继续承担了经济开发区等道路的试验检测及榆马大桥的交工鉴定检测;我市范围内所有的水利工程的试验检测任务也均由我中心负责完成,我们当初申办水利资质时花费不到10万元,今年开工建设的王圪堵水库输水工程项目,仅四个标段的母体挂靠费我们就收入26万元,还为我们接收了大量的委托试验,因为榆林市范围内就我们一家检测机构具有水利资质。2011年我们完成上述任务总计金额约790万元,同比去年有较大的增加(但这里包括XX年g307通县公路56万元和XX年s302榆佳路90万元营业收入)。经过局财务部门的审计,我们的成绩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肯定。领导班子建设情况今年,我们经常要求领导班子成员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通过自学,使我们对科学发展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领导班子成员的政治思想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制定我中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时能够统筹兼顾,以人为本,为我中心制定了科学合理的长远规划。职工管理情况我中心长期以来十分注重职工队伍建设,经常要求职工开展政治学习,组织职工进行业务学习,有计划地把职工送出去培训,为不断提高职工的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打下扎实的基础;严格劳动纪律,强化绩效考核,建设一支业务水平过硬、思想觉悟高、能打硬仗试验检测队伍,是我们人才战略长远目标。
一、试验检测工作是涉及标准规范最多、最紧密的工作,国家和行业每颁布一项与专业相关的新标准新规范,我们都要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学习,这样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才能胜任自已从事的工作,通过组织学习来提高职工的业务水平。
二、组织员工积极参加交通部举办的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人员职业资格考试,通过单位为职工购买复习资料,报销考试报名费、差旅费等鼓励性措施来提高人员参加考试的积极性,目前,我中心人员持证率已达到78.3%,已取得试验检测工程师10名,试验检测员8名,同比去年上升10%,人员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三、严格劳动纪律,加强考勤管理,由于人员的增加,我中心从今年开始有了星期天(实行轮休制),但无论酷署严寒,所有单位职工中午两点上班时我们是两点上班,别人两点半上班时我们还是两点上班,在酷署难熬时,所有单位都将上班时间改为下午三点时,我们仍然是两点钟上班,因为我们的服务对象是施工单位,是施工现场,施工工地是没有星期天和节假日的,施工现场的工序安排也是不分上下班的,所以我们要力竭尽全力为客户服务,这就是我们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所以,我们要求大家按时按点上班,不得迟到早退,要求职工做到的,领导首先必须做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争取到更多的客户,才能为单位保持相对稳定的营业收入。当然,严格劳动纪律并没有使我们违背劳动法,职工付出了辛勤劳动的同时也得到了应有回报,我们按时发放了加班加点工资。
四、强化绩效考核是我中心管理工作中的又一重要手段,将我中心的经济效益与职工收入紧密挂钩,始终执行提取营业收入8%作为职工的年终奖金的规定,保持这一措施能够极大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增强员工集体观念,使大家在工作中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企业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共识。经过大家艰苦努力,辛勤工作,我们现在的绩效工资才能够和公路局事业单位的员工一样按时足额发放。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我市县乡公路、通村公路建设高潮的即将过去,今后我们的业务范围会越来越小,而且公路局内部又成立了那么多的试验室,僧多粥少,接受委托试验的机会越来越少,原来我们多少还能承揽一部分高速公路的养护试验检测任务,由于省交建集团也组建了试验检测中心,高速公路建设的试验检测任务早已远离我们,而高速公路的养护检测市场也将不复存在。为了我们的生存和发展,我们的工作重点已经转移到干线公路的养护检测上来,因为我们是依附于公路行业的产业,离开公路就什么也做不了,现在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积极购买了公路智能检测车和桥梁检测作业车,但所开展的业务极少,花费200万元购买的桥梁检测作业车,四年来没有对公路局所管养的59座大桥进行过一次定期检查,我们现在是墙里开花墙外红,只好将检测作业车租赁给河北内蒙的检测公司使用,赚一点低廉的租赁费维持设备的正常保养。建议公路管理局领导能够把属于我们自已的职责、权力争取回来,为我们局属企业生存和发展拓展一定的空间,使我们能够生存下去,发展壮大。
二、今年随着公路管理局第二工程处的解体,公路管理局又给我中心分配进来4位工作人员,从人力资源的角度上讲是极大地支持了我们的工作,可由于我们的业务范围有限,现有试验检测人员完全能够开展正常的工作,加之绩效工资的实施,给单位带来了更大的负担,企业实现利润的机会就显得越来越小。如果业务上再没有更大空间拓展的话,建议公路管理局领导今后在考虑人事安排时,最好不要再往我中心调入工作人员了,否则我们也是人满为患,也将会背上人员包袱,再次诚恳建议上级领导能够为我们企业减忧减负,为我们的发展保驾护航,这样也能为公路管理局减轻好多不必要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