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外一小时体育活动实施计划
朝城初中课外一小时体育活动
实施计划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的目的与任务的重要途径。通过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促使学生增强体质,强化体育意识,养成锻炼习惯,从而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一、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包括:
1、课间操:上午9︰40----10︰10,下午16︰10----16︰40(春夏学段)
上午9︰40----10︰10,下午15︰30----16︰00(秋冬学段)
2、课间操活动内容:跑步、广播操、眼保健操、健美操、太极拳等
3、课外锻炼:球类运动、武术、健美操以及其他体育锻炼等
4、校运动队训练:田径队训练
5、竞赛活动:县级比赛、校级比赛
二、课外体育活动应在分管校长的领导下,由政教处、体育组、各班协调配合,共同组织实施,其职责是:
1、政教处负责时间安排
2、体育组负责活动安排与指导
3、督查组负责活动的检查、评比及学生考勤评定。
4、各班负责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实施,记载学生课间操、课外锻炼的考勤情况。
三、学生大课间活动学校规定每学期出勤次数为20次;出勤未达到应出勤次数的90﹪者,在班会上通报。
四、课外体育活动锻炼时间:
(一)课外锻炼
1、夏季:下午17:20分至18:20分
2、冬季:下午16:40分至17:40分
五、课外体育活动评比等级
(一)课外体育活动每学年评比一次,评比等级为:优秀、合格、不合格
(二)课外体育活动评比标准:
1、优秀标准:
(1)班主任重视,积极组织课外体育活动并取得优异成绩;
(2)本班学生出勤率达到98﹪;
(3)做好活动记录和工作总结;
(4)积极参加校级活动。
(5)遵守体育道德行为准则
2、合格标准:
(1)班主任重视,积极组织课外体育活动;
(2)本班学生出勤率达到95﹪;
(3)做好活动记录和工作总结;
(4)遵守体育道德行为准则
朝城初级中学政教处2008年9月
第二篇:课外一小时体育活动实施计划
课外一小时体育活动实施计划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的目的与任务的重要途径。通过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促使学生增强体质,强化体育意识,养成锻炼习惯,从而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一、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包括:
1、早锻炼:晨跑、健身走、广播操、武术及其他体育锻炼
2、课间操:大课间30分钟
3、课外锻炼:球类运动、武术、健美操以及其他体育锻炼等
4、校运动队训练:田径队训练
5、竞赛活动:市级比赛、校级比赛
二、课外体育活动应在分管校长的领导下,由教务处、体育组、各班协调配合,共同组织实施,其职责是:
1、教务处负责时间安排
2、体育组负责活动安排与指导
3、督查组负责活动的检查、评比及学生考勤评定。
4、各班负责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实施,记载学生早锻炼、课外锻炼的考勤情况。
三、课外体育活动要根据学校的场地条件和学生特点,因人、因时、因地制宜,有计划、有组织、有领导的安排。
四、学生大课间活动学校规定每学期出勤次数为20次;出勤未达到应出勤次数的90﹪者,在晨会上通报。
五、课外体育活动锻炼时间:
(一)课外锻炼
1、夏季:下午16:30分至17:30分
2、冬季:下午16:00至17:00分
六、课外体育活动评比等级
(一)课外体育活动每学年评比一次,评比等级为:优秀、合格、不合格
(二)课外体育活动评比标准:
1、优秀标准:
(1)班主任重视,积极组织课外体育活动并取得优异成绩;(2)本班学生出勤率达到98﹪;(3)做好活动记录和工作总结;(4)积极参加校级活动。(5)遵守体育道德行为准则
2、合格标准:
(1)班主任重视,积极组织课外体育活动;(2)本班学生出勤率达到95﹪;(3)做好活动记录和工作总结;(4)遵守体育道德行为准则
第三篇:每天一小时课外体育活动计划2
每天一小时课外体育活动计划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教育部《关于落实保证中小学生省体育活动时间的意见》精神,有效保证我校学生每天一小时课外体育活动的落实,促进学校体育工作深入开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特制订《小学每天一小时课外体育活动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把学校体育运动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和切入点,紧紧把握提高学生体能,增强体质,促进健康成长这个核心,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二、组织领导
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切实加强对每天一小时阳光体育运动的领导。成立以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为副组长,各班班主任为成员的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
三、落实责任
明确工作责任制,确保每天一小时阳光体育运动不折不扣的实行。建立健全多部门负责的学校阳光体育活动工作责任制和保障机制,确保活动时间上课程表、组织人明确、活动内容有安排、场地器材有保障、安全及医务监督有保证,确保每天一小时阳光体育运动不折不扣的的实行。责任到人。校长是落实每天一小时阳光体育运动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活动落实的统一领导、协调、保障。教务处负责人是落实每天一小时阳光体育运动的组织责任人,负责具体实施和管理。班主任、体育教师、科任老师是落实每天一小时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责任人。
四、活动时间
上午大课间30分钟,下午放学后自由活动30分钟。
五、活动内容落实
1、集体活动内容。为确保学生每天达到一小时体育锻炼的效果,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积极开展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除校组织的竞赛如体育田径运动会外,班级经常组织班级体育竞赛活动,如:开展民间体育活动踢毯子比赛,提高学生的肺活量进行吹气球比赛,结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内容进行竞赛。
2、自主活动内容。以兼顾兴趣特长为主,以年级或班进行自主选择活动内容。
以上这些内容的安排,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较好地发挥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强化了体育锻炼,增强了学生体质,培养了学生的体育意识,同时发展了学生的个性特长。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即满足了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潜能。
第四篇:2013每天一小时课外体育活动计划
中学生每天一小时课外体育活动计划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教育部《关于落实保证中小学生体育活动时间的意见》精神,有效保证我班学生每天一小时的课外体育活动的落实,促进学校体育工作深入开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特制定《翟镇初级中学每天一小时课外体育活动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把学校体育运动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和切入点,紧紧把握提高学生体能,增强体质,促进健康成长这个核心,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二、组织领导
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切实加强对每天1小时阳光体育运动的领导。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各年级班主任为成员的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
三、落实责任
明确工作责任制,确保每天1小时阳光体育运动不折不扣的施行。
建立健全多部门负责的学校阳光体育活动工作责任制和保障机制,确保活动时间上课表、组织人明确、活动内容有安排、场地器材有保障、安全及医务监督有保证,确保每天1小时阳光体育运动不折不扣的施行。
班主任是落实每天1小时阳光体育运动的直接责任人,负责活动的组织、规划、监督、落实。
体育教师、科任老师是落实每天1小时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责任人。
四、活动时间
大课间25分钟,上下午眼睛保健操10分钟,下午放学后自由活动25分钟。
五、活动项目
广播操、眼操、长跑、打篮球、打排球、踢足球、打乒乓球、打羽毛球、跳绳、跳皮筋、踢毽子、跳高、跳远、赛跑、下棋、仰卧起坐、扳手腕等。
六、组织实施
1、当天的课任老师为课外体育活动的老师,各位老师要加强课外活动的巡查,及时妥当地处理活动中的突发事件。
2、广播操由班主任老师负责,眼操由当堂授课教师负责。
3、放学后的活动由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分天负责值班,其中班主任负责三天,科任老师负责两天,具体时间安排由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协商解决。
4、冬季长跑活动期间,当天没有体育课的班级,课外活动必须组织学生长跑。
5、其他活动,值班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分成若干个活动小组,选好组长,由组长带领大家活动。
6、值班老师要严密关注学生活动的安全。遇到突发情况要及时妥当地处理,如果情况比较严重,要及时报请值班领导甚至报请校长妥善处理。
七、活动评价
1、每学期期末都要组织一次“一小时课外活动”专项评价活动,按比例(每个班评比十多个优秀学生)评选该项活动的合格、优秀学生。
2、将该项活动的评定成绩纳入优秀个人的评价之中。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的目的与任务的重要途径。通过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促使学生增强体质,强化体育意识,养成锻炼习惯,从而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汶南镇第二初级中学
2013年9月
第五篇:课外体育活动实施计划3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课外体育活动实施计划
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本着“活动应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互相配合,互相促进;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照顾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因地、因校制宜”的五大原则。切实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全校师生人人参与,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进步。活动分成七年级组,八年级组同时开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及兴趣爱好,通过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促使学生增强体质,强化体育意识,养成锻炼习惯,从而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我校课外体育活动在校长的领导下,由教务处、体育组、各班协调配合,共同组织实施,教务处负责时间安排,体育组负责活动安排与指导,督查组负责活动的检查、评比及学生考勤评定。
一、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包括:
1、早锻炼:晨跑
2、课间操:广播操或十分钟室外活动
3、校运动队训练:健美操队、篮球队、武术队等体育锻炼
4、课外锻炼:课外活动 七年级组课程设置如下:
1.体育游戏;2.跳绳;3.乒乓球;4.棋类(以象棋、跳棋为主)5.羽毛球;6.美术、手工实践(以绘画、折纸为主)八年级组课程设置如下: 1.田径;2.乒乓球;3.羽毛球;;4.篮球(基本技术及小比赛);5.跳绳(单人或花样、集体);6.棋类(以中国象棋为主);7.美术、手工实践(以绘画、剪纸为主);8.拔河。
二、课外体育活动锻炼时间:
(一)早锻炼:周一至周五早上6:45分至7:00分
(二)课间操:上午09:50分至10:10分
(三)课外锻炼:下午第四节课
三、活动要求
课外活动必须落到实处,指导教师要有明确的活动目标,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并认真安排好活动内容,及时地做好相关记录。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保证每次活动质量。
四、活动组织
1.学校根据实际条件,设置活动项目,统一安排活动的开展。2.各年级的活动要做到“三定”(即定内容、定地点、定人员),活动有计划、有实施步骤、;活动内容切实可行,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辅导教师做好活动情况记载和活动小组学生的管理工作。3.学校课外活动领导小组加强督导,认真巡视,切实保证活动开展的时间和活动效率,杜绝将兴趣小组活动时间移作它用,并确保活动安全!
五、课外活动锻炼的方法
1、体育教师
各年级的课外体育活动由体育课任教师承包。
(1)制定各年级学期课外体育活动计划、体育竞赛计划(2)按计划辅导课外体育活动(3)组织年级体育竞赛活动
2、班主任
(1)组织本班学生正常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活动。(2)负责本班课外体育活动的考勤。
(3)活动中要保证时间、注意安全、注重活动的实效性。
3、学生(1)根据年级“课外体育活动安排表”,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和体育教师的辅导下积极参加活动。
(2)体育班委组织课外体育活动时,按热身、实践、尾声三部分进行。
(3)活动中要注意安全,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4)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体育课外兴趣小组活动。(5)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不得无故缺席。
六、课外体育活动评比等级
(一)课外体育活动每学年评比一次,评比等级为:优秀、合格、不合格
(二)课外体育活动评比标准:
1、优秀标准:
(1)班主任重视,积极组织课外体育活动并取得优异成绩;(2)本班学生出勤率达到98﹪;(3)做好活动记录和工作总结;(4)积极参加校级活动。(5)遵守体育道德行为准则
2、合格标准:
(1)班主任重视,积极组织课外体育活动;(2)本班学生出勤率达到95﹪;(3)做好活动记录和工作总结;(4)遵守体育道德行为准则
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健身和活跃学生生活,不但促进了学生体格体能的完善和发展,而且培养了体育的情趣、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社会情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通过活动的参与,使学生形成民主、公平、竞争的意识,使其不断自我发现、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虽然我校的体育课外活动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完善,争取使我校的体育课外活动开展的更加丰富多彩、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