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园地一
语文园地一
设计者:郭洁修改者:蔡学涵
学习目标
1. 通过多渠道搜寻,了解并介绍美丽的自然景观这一过程,让学生从中感受美,热爱美,从而学会捕捉美!
2. 举办自然景观展示会,让学生走进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
3. 寻找身边的美丽的自然景观,用自己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让大家一起分享。
4. 背诵4组句子,并课外搜集积累,了解汉语遣词造句的微妙。
课前准备
1. 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并搜集自然景观的图片、音像资料及文字材料。
2. 实物投影仪。
教学课时:4课时
第一课时(总第7课时)
口语交际
一、激趣导入。
我们的祖国山水秀丽,美丽的自然风光无处不在。远在天边的天山草原,圣洁的雪山、湛蓝的天空、雪白的羊群、碧绿无垠的草原是那样的令人神往;而近在身边的皇城沙滩、海浪、阳光、礁石也同样让人留恋往返„„美就在我们的身边,需要我们有一双寻找美,善于观察的眼睛。这几天大家一直在搜寻美丽的自然景观,这节课就把你发现的寻找到的美展示给大家。
二 指名一生上台交流。
听众反馈:听了xx的介绍,你有什么不懂的?你感受到美丽了吗?从哪儿感受到的?教师总结:介绍一处美丽的自然景观,首先要有次序有步骤把一个个画面呈现出来,让大家随着你的视线去观察,还要用优美生动的语言去描述,让大家在你的语言中感受景观之美。
三、自由准备,稍作调整。
四、再次指名交流。
1. 听众要做到认真倾听,做个小记者,可以向同学介绍提问、建议也可以补充。
2. 介绍者做到准备充分,随时答记者问。
五、四个小组交流,每组评出一名“美的使者”。
六、你经过了搜寻,听取了同学的介绍,你有什么感受?
七、联系“宽带网”。用你搜集的图片、文字资料(或自己撰写的资料),整理成图文并茂的“美景介绍书”。课后分组举办“祖国一日游”风景名胜展示会。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的教学要以生活为主线,让学生充分的感知、体验生活,思索生活,理解生活。而教学的过程是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学的运行也需要一定的程序,因此表现出一定的封闭性。
第二课时(总第8课时)
习作指导
一、学了这一组课文,又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们知道美就在身边,今天来写一写我们寻找到的美景。
二、搜索你的记忆,哪一处自然景观令你印象深刻?
1.可以是著名的大型风景区,如华山、沙湖、崆峒山、五泉山风景区。
2.也可以是身边的微型景观,如海边沙滩、公园(校园的)一角。
3.也可以是一次偶遇,如海边日出、荷塘月色、都市夜景。
三、你准备怎样去写呢?回忆我们学过的课文,以及上节课同学们的介绍,对你有何帮助?
1.可以用方位、时间等顺序来构成文章,让人读来视野清新。
2.把笔墨多花在所写的自然景观的特色上。
3.联系“我的发现”。我们一起去听听小林、小东的发现。你有何发现?(受到的启发是把画面呈现于脑海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它写出来)
四、要写一手好文章,离不开平时的词汇语句的积累。出示“日积月累”。
1.看看下列这些词句对你有何帮助?自由读,指名读。
2.你发现了什么?(每一组中的两个句子的写法是一样的,四组各有特色)
3.你最喜欢哪一组?为什么?在哪儿运用比较合适?
4.你在哪儿也看到过这样特别的句子?试着说几句。
5.课外去找一找这样有意思的句子,课下交流。
五、学生作文,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学生的难题。
六、学生作后修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修改作文(可以朗读自己的大作,默读皆可)。
七、课外写作文。
教学反思:
如何在语文园地的教学过程中,实现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如何开发整合,实现教学内容生活化;如何情境互动,实现教学方法生活化;如何拓展延伸,实现 教学时空生活化;如何多元评价,实现教学评价生活化。这是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摸索与实践的.第三课时(总第9课时)
作文讲评
一、挑选若干“典型”作文片段,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请小作者朗读自己的文章。
二、同学们认真倾听后交流。可以提意见、建议、欣赏、补充。
着重留意:
1.语句是否通顺恰当。
2.语言是否准确精妙。
三、听取后,再次修改完善作文。(可以自行修改,也可以四人小组交流修改)
四、欣赏佳作。(实物投影仪出示本次作文的“擂主作文”)
1.可以教师朗读,学生边听边随机点评。
2.也可以学生自由朗读,你从中学到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优点)
3. 还可以四人小组组成“评审团”,派代表发言。
教学反思:
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景和物,从生活中激发兴趣,选取素材,使他们产生写作上的冲动,语言激流就会喷发出来。
第四课时(总第10课时)
一、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1.“我的发现”—我们一起去听听小林、小东的发现。你有何发现?
2.出示“日积月累”。
(1)自由读,指名读。
(2)你发现了什么?
(3)你最喜欢哪一组?为什么?组哪儿运用比较合适?
(4)试着说几句。
3.拓展积累。
仔细看谜面,你能猜出谜底是什么字吗?
(1)小组合作照样子写词语,看哪一组写得多。
(2)投影展示,并朗读。
二、趣味语文
1.仔细看谜面,你能猜出谜底是什么字吗?
2.说一说,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3.请同学们在搜集的字谜中,选一个让大家猜猜。
4.试着编一个字谜。独立编、合作编均可。
5.我们选一个时间召开“猜谜语”交流会,好吗?
三、布置作业
1.背诵日积月累。
2.课外搜集对联,有选择性地给予积累。
教学反思:
本次的日积月累和趣味语文的教学,内容十分生动有趣,学生学得有趣,学得自主,达到了快乐学习的境界。这样的语文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不过还应该加强背诵和默写的训练,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和效果。
第二篇:语文园地一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事物之间的相似特点,在自主探究中学习积累语言,进一步体验发现的乐趣。
2、引导学生利用掌握的识字方法(熟字加偏旁),自读自认生字新词;通过组词等练习分辨每组两个字在形、义方面的不同之处。
3、通过练习描写景物特点的形容词与描写景物名词的搭配,让学生积累和练习运用语言。
4、口语交际要求学生在过去感知春天的基础上细心观察,展开想象,突出对春天一些现象的“新发现”,而且还要在说的基础上将自己的发现写下来,激发学生初次写话的兴趣,培养想象能力和思维的条理性,提高热爱大自然的审美情趣。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事物之间的相似特点,在自主探究中学习积累语言,进一步体验发现的乐趣。
2、激发学生初次写话的兴趣,培养想象能力和思维的条理性,提高热爱大自然的审美情趣。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我的发现:
1、观察图画,引导发现。图上画的是什么?这些事物之间有什么联系?
2、根据提示,创生想象。请你把伙伴泡泡里的话补充完整(我发现燕子的尾巴像剪刀)还能换一种说法吗?(剪刀像燕子的尾巴)
你还能用这样的方法说说其他的事物吗?组内互相交流观察所得。
3、联系经验,拓展交流。在日常生活中你还发现哪些事物之间非常相似?学生大胆想象,自由表达。(如眉毛像弯弯的月牙儿,河水像一面镜子等)
二、学习日积月累:
这次活动安排了“读读认认”“读读背背”“我会说”三项内容。旨在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积累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读读认认”重点引导学生利用掌握的识字方法(熟字加偏旁),自读自认生字新词;通过组词等练习分辨每组两个字在形、义方面的不同之处。“读读背背”是积累中华传统文化的春联。这四副春联用词凝练、生动,想象奇特优美,句式对仗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学时要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品读吟诵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我会说”是通过练习描写景物特点的形容词与描写景物名词的搭配,让学生积累和练习运用语言。
1、读:读读下面的字词,看看你有什么发现?(都是用熟字加偏旁组成的新字)
2、记: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学生互相交流识字方法。
3、说:给每组的两个字分别组词,然后再用喜欢的词语说一句或几句话。
三、练习读读背背:
1、读读。学生自己读对联,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教师示范对联的读法,学生感悟吟诵的语气。(注意读的节奏稍慢,上联和下联节奏要相同,以显示其对应关系。上联一般要吟得低缓一些,下联一般要诵得高而平。如,杨柳/绿/千里,春风/暖/万家。)学生模仿读、对读、齐读、想象读。
2、背诵。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法背诵对联。
3、展示。学生互相交流课外搜集的描写春天的诗句。
四、我会说:
1、说说。读读横线后面的词语,说说横线上应该填什么?
2、评评。在组内说自己填的内容,其他同学评评。教师要启发学生说出不同的词语,只要搭配准确就要给予鼓励和表扬。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从学过的课文中找出一些这样的短语,读读写写。
3、练练。害羞的()()的眼睛()的笋芽儿
()的嗓音()的世界 嫩绿的()
五、课堂小结:
本课启发学生观察和想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训练,同时也是为了让学生初步感知语言中的比喻。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事物之间的相似特点,在自主探究中学习积累语言,进一步体验发现的乐趣。
第二课时
一、口语交际: 本次交际活动的话题是《春天里的发现》。虽然话题跟一年级下册第一组口语交际《春天在哪里》相似,但本次交际的角度和表达的程度要求有很大不同。本次训练要求学生在过去感知春天的基础上细心观察,展开想象,突出对春天一些现象的“新发现”,而且还要在说的基础上将自己的发现写下来,激发学生初次写话的兴趣,培养想象能力和思维的条理性,提高热爱大自然的审美情趣。
本次口语交际练习可以和本组各课的“实践活动”结合进行,也可以与下面的“展示台”和“宽带网”结合起来进行,把搜集的资料和将要展示的作品作为口语交际的凭借,也可以把口语交际和写话的成果作为展示的内容。具体形式教师可根据班级实际情况自由选择。
1、播放歌曲《小鸟小鸟》,听后说说你都听到了什么?
2、在春天里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呢?学生结合搜集的相关资料在小组内说一说。要求:(1)可以从植物、动物、天气变化及人们的活动等方面入手。
(2)发现要“新”,尽量与众不同。
3、全班交流汇报“新发现”,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条理尽可能多的说出自己的新发现,或者专注于某一种事物,把它说具体。如对小草的发现可以从开始探出头来说到长出嫩绿的小尖叶,从“草色遥看近却无”说到绿草如茵的景象。鼓励学生大胆把自己的联想结合自己的发现说出来。
4、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评议,评选“最具慧眼”奖。
5、把自己的新发现整理一下写出来,教师适当提醒学生先想想写话的顺序再动笔。然后全班交流,师生共同分享写话的快乐。
二、展示台:
1、结合本组语文实践活动的成果,根据学习伙伴的提示,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学习成果。
(搜集描写春天的词句,展示写有关春天内容的书法作品,还可以唱唱有关春天的歌曲,创编赞美春天的舞蹈,画一幅春天的图画„„)
2、小组内交流,大家互相分享学习的收获。
3、班级交流展示,评选“最佳创意”奖和“最佳才艺”奖。
三、课堂小结:
本课在说的基础上将自己的发现写下来,激发学生初次写话的兴趣,培养想象能力和思维的条理性,提高热爱大自然的审美情趣。板书设计: 熟字加偏旁识字法
积累词语、练习说话
教学反思:
这是本册语文园地新开辟的一个栏目,这个网名新颖有趣,富有时代气息,旨在拓展学生学习时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它也是本组学习的进一步拓展与延伸,主要引导学生从各种途径(包括亲自观察、利用图书、电脑网络等)搜集与学习内容相关的信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第三篇:语文园地一
语文园地
一、交流平台
1.本单元你积累了哪些有新鲜感的词?写下来。
2.课文中的句子真有趣!我会背,还会填。
(1)湿润的东风________荒野,在竹林中________口笛。
(2)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__________,在绿草上__________、__________。
(3)窗外十分安静,树枝__________,鸟儿__________,蝴蝶________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____________。
(4)雨一来,他们便________了……雷云________________。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衣裳,________出来。
二、词句段运用
1.先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填一填。
摇()晃()
披()散()
提()吊()
张()舞()
口()舌()
眼()手()
手()脚()
面()耳()
(1)我发现每个成语都含有一组__________词,而且与人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这样的成语我还能再写出两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恰当的成语填在下面的句子中。
①他俩为了一点儿小事争得________________,太不应该了。
②我们已经运动了一个多小时,感到________________。
③交警叔叔________________,把正要过马路的男孩抱了起来,避免了一场悲剧。
2.下面的语句中,如果加点的字词表示读重音,想一想不同的重音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1)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地下”读重音强调________________;“上学”读重音强调花儿也像孩子一样过________的生活。
(2)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
“问”读重音,强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懂”读重音,强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知道下面这些响亮的名字是什么兴趣小组的吗?连一连。
4.你们班也成立了三个兴趣小组,请你也为这三个兴趣小组各取一个响亮的名字吧!
书法小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绘画小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舞蹈小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日积月累
所 见
[清]________
牧童____________________,(悠然自得)
歌声____________________。()
意欲____________________,()
忽然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上面的古诗及作者补充完整。
2.照样子将下面的词语填在诗后面的括号里。
神情专注 无忧无虑 天真活泼
3.联系古诗,给下列字选择正确的意思。
欲:A.想要 B.将要 C.欲望()
立:A.立刻 B.站立 C.自立()
4.牧童为什么要“闭口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自己的理解,把这首诗改写成一篇短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园地
一、1.示例:一字不漏 鸦雀无声 糊里糊涂 咿咿呀呀
2.(1)走过 吹着(2)跑出来 跳舞 狂欢
(3)不摇了 不叫了 停在 读课文
(4)放假 拍着大手 紫的 黄的 白的 冲了
二、1.头 脑 头 发 心 胆 牙 爪 干 燥
疾 快 忙 乱 红 赤
(1)近义 器官或部位 示例:交头接耳 改头换面
(2)①面红耳赤 ②口干舌燥 ③眼疾手快
2.(1)学校的位置 学校
(2)“问”这种学习方法很重要
在什么情况下应该问
3.4.示例:翰墨飘香社 水墨丹青组 红蜻蜓舞蹈队
三、1.袁枚 骑黄牛 振林樾 捕鸣蝉 闭口立
2.无忧无虑 天真活泼 神情专注
3.A B
4.他生怕吓跑了鸣蝉。
5.示例: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他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歌唱,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第四篇:语文园地一
语文园地
一、交流平台。
1.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落花生》中,作者借花生朴实无华、用处很多的特点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
(2)《桂花雨》中,作者回忆了童年的快乐生活,也寄托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
(3)《珍珠鸟》一课告诉我们鸟儿是不怕人类的。()
(4)郭沫若笔下的白鹭像一首诗。本课通过赞美白鹭,表达了作者爱寻常、平凡之美的思想感情。()
2.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写事物的,或蕴含着作者浓浓的感情,或引发了作者深深的思考。你最喜欢哪篇课文?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仿写句子。
例: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1.白荷花开在池塘里,不像________________,使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蜂鸟体形很小,不像____________________,使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不像______________,使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照样子,根据下列词语的不同意思写句子。
例:姿态
①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
②大家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新年的到来。
1.骄傲:
①(值得自豪的人或事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算账:
①(计算账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吃亏或失败后和人争执较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补充诗句,并完成练习。
蝉
[唐]虞世南
垂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非是藉秋风。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垂”指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带子,也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第一句是说蝉用细嘴吮吸清露,暗示着身居高官要戒绝腐败。
B.第二句写出了蝉居住的地方,照应了第三句中的“居高”。
C.最后两句写蝉栖身高处,声音自然会传得很远,这并不是借助秋风的原因。
D.这首诗中诗人以蝉自比,主要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
3.你还知道哪些咏物诗?写出一首与大家分享吧!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园地
一、1.(1)√(2)√(3)×(4)√
2.示例:我最喜欢《落花生》。因为作者借花生朴实无华、用处很多的特点告诉我们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二、示例:1.玫瑰、牡丹、桃花那样艳丽 一见就被吸引住了
2.画眉、黄鹂、孔雀那样引人注目 一见就生喜爱之心
3.无花果长在树上 苹果、石榴、桃子那样可爱诱人
一见就垂涎欲滴
三、示例:1.①妹妹每次竞赛都获奖,她是我们家的骄傲。
②只要老师一表扬她,她就骄傲起来,瞧不起任何人。
2.①别打扰他,他正在算账呢。
②如果他再欺负你,我就找他算账。
四、1.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2.D
3.示例:梅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第五篇:语文园地一
语文园地
一、交流中的收获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读课文《观潮》,我仿佛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花牛歌》,我似乎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展开想象,补充句子。
我和阿妈走月亮,走到溪水边,我仿佛听到了__________________;走到果园边,我好像闻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朋友们敞开心扉的交流让我知道了读文章时,我们要想象________,“听”到________,“闻”到________。我们只有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才能深入文章内容,有更多的收获。
二、词句段运用
1.根据描述的画面写成语。
(1)国庆节,街上到处热闹非凡。很多单位敲锣打鼓,庆祝祖**亲的生日。()
(2)小明和小红是极好的朋友,课后总是能看到他们头挨着头说着悄悄话。()
2.根据成语写想到的画面。
鸦雀无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要求填词语,并灵活运用。
(1)表示时间快的词语:
()()
()()
(2)我准备选择所填的两个词语描述自然现象“雷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准备选择所填的两个词语描写森林里的“小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做到规范书写
1.语文园地中的书写作品让我懂得了不少,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
(1)我们写作品时,字的中心要在横格的中线上,保持水平。()
(2)标点符号本来就很小,占格可以不用考虑。()
(3)写好字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长期练习的结果。所以我们要认真对待每次练字,养成良好的习惯。()
2.我也想展示自己的作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我会积累
1.补充诗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闻人语响。
(2)返景入深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返景入深林”让我想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画面。
语文园地
一、1.示例:(1)钱塘江潮由远及近、奔腾而来的样子
(2)漂亮的花牛在草地上自由自在地生活
2.潺潺的溪流声 果子的香甜气味
3.画面 声音 味道
二、1.(1)锣鼓喧天(2)窃窃私语
2.示例:上课铃响了,热闹的教室顿时安静下来,同学们用最好的姿态迎接老师的到来。
3.示例:(1)霎时 忽然 顿时 一会儿工夫
(2)
夏天的天气就像孩子的脸,刚才还是晴空万里,忽然就传来“隆隆”的雷声,一会儿工夫就下起雨来了。
(3)森林里的小鸟特别可爱,只要有客人到来,它们顿时就会从树上飞起来,一会儿工夫,群鸟飞舞的壮观景象就展现在我们眼前。
三、1.(1)√(2)×(3)√
2.略。
四、1.(1)空山不见人(2)复照青苔上
2.示例:太阳的一抹余晖返入深林,宁静而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