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文总结
1.《山中访友》中,作者在山中拜访了__、__、__、__这些朋友,表达了作者与山中朋友的______。文中还赞美了老桥__、__、__的精神。
2.詹天佑是我国____。课文从詹天佑__、__、__这几件事可以看出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3.《怀念母亲》中,作者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______两位母亲,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______,对祖国______。
4.《穷人》作者是___国作家_______,课文赞美了___和___的______优秀品质。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品__、__、__、__。
5.《少年闰土》选自鲁迅的____,课文通过我的回忆刻画了一个__、__、__、的闰土。课文主要讲了闰土给我讲看__、__、__、__四件事。
6.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这段话是写__看瓜刺猹的场景。这是__描写,作用是____。
7.《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写了__、__、__、__、__五件事。第一部分和其他部分是__关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文的作用是 ___、___。
8.《伯牙绝弦》是一篇___文,记叙了___时期,___和___之间的真挚友情。
第二篇: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
1、我们爱你啊,中国
2、郑成功
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4、古诗两首
5、负荆请罪
6、船长
7、爱之链
8、小草和大树
9、轮椅上的霍金
10、生命的林子
11、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12、姥姥的剪纸
13、牛郎织女
14、安塞腰鼓
15、青海高原一株柳
16、草原
17、麋鹿
18、给家乡孩子的信
19、钱学森 20、詹天佑
21、鞋匠的儿子
22、古诗两首
23、学与问
24、大自然的文字
25、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1《我们爱你啊,中国》课文
当灿烂的太阳跳出东海的碧波,帕米尔高原依然是群星闪烁。当北国还是银装素裹的世界,南疆早已洋溢着盎然的春色。啊,我们爱你,中国!
我们爱你—— 桂林山水的清奇俊秀,杭州西湖的浓妆淡抹; 黄山、庐山的云雾飘渺,长江、黄河的波澜壮阔。
我们爱你—— 龙井茶的清香,茅台酒的纯美; 江南丝绸的光洁绚丽,景德镇陶瓷的天工巧夺。
我们爱你—— 傣家竹楼前如水的月色,世界屋脊上布达拉宫的巍峨; 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大草原的羊群、戈壁滩的骆驼。
我们爱你—— 战国编钟奏出的古曲,改革开放谱写的新歌,神州万里涌动的滚滚春潮,祖国大地燃起的希望之火。
我们爱你—— 奋斗书写的史册,汗水浇灌的硕果。松树的伟岸、梅花的高洁,博大的胸怀、恢宏的气魄。
我们骄傲,我们自豪,我们奋发,我们开拓,你是世界民族之林的强者,我们爱你啊,中国!
2《郑成功》课文
民族英雄郑成功是福建省南安县人。
明朝末年,荷兰侵略者强占了我国的宝岛台湾。他们残酷地奴役台湾同胞,台湾人民恨透了这伙强盗。
当时,郑成功驻军厦门。一天,他登上军营附近的一座山头,临风眺望。郑 成功指着东南方向问卫兵:“那是什么地方?”卫兵说:“是大海。”“大海那边呢?”卫兵说:“是宝岛台湾呀!”郑成功慷慨激昂地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绝不允许侵略者横行霸道。我们一定要收复祖国的宝岛台湾!”
郑成功在厦门修造船只,聚集粮草,加紧操练海军。渡海东征的这一天终于来到了。郑成功在一群将领的簇拥下,站在船楼上四处嘹望。这支前进中的庞大舰队,前后绵延十几里,风帆蔽空,战旗招展。郑成功看到自己亲手训练的海军纪律严明,军容整肃,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荷兰侵略者凭借高大坚固的铁甲舰和舰上的大炮,企图负隅顽抗。英勇的郑军官兵冒着敌人密集的炮火,驾着舰船向敌舰队冲去。他们团团围住敌舰,使敌人的大炮失去了威力。随着“轰隆”一声巨响,所有的舰船都震动起来,海面上掀起十几丈高的水柱。原来是一个炮手瞄准敌舰放了一炮,刚巧打中了弹药库。那艘敌舰被炸成许多碎片,飞向天空。敌人惊恐万状,敌舰队乱作一团。郑军官兵乘势用钩子钩住敌舰,一个个跳了上去。敌舰官兵无法逃脱,只好统统举手投降。
台湾同胞听说郑成功的军队到了,个个喜出望外。他们把粮食、海鲜、蔬菜和茶叶送来慰劳郑军官兵。高山族的酋长也送来鹿皮和兽肉,要见郑成功。郑成功赠给他们绸布和烟草,表示谢意。街头巷尾,鞭炮之声不绝,人们载歌载舞,欢庆胜利。
郑成功收复台湾以后,大力发展生产。他派人把汉族农民用的犁、耙、锄、镰等农具,送到高山族弟兄手里。高山族弟兄逐渐学会了农业生产的新技术,生活得到明显改善。
从祖国内地来到台湾的,有不少爱国的读书人,郑成功让他们办起了学校。他还规定高山族子弟读书可以免除徭役。这样一来,高山族和汉族的关系更融洽了。
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伟大功业,是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的。
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课文
19世纪初,波兰遭到欧洲列强的瓜分,有十分之九的领土落到了沙皇俄国的手里。波兰人民从此陷入了被欺凌、被压迫的深渊。年轻而富有才华的音乐家肖邦,满怀悲愤,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1830年11月的一天,维斯瓦河上弥漫着薄薄的雾霭。20岁的肖邦告别了自己的亲人,坐着马车离开了首都华沙。在城郊,马车突然被一大群人拦住,原来是肖邦的老师埃斯内尔和同学们来为他送行。他们站在路边,咏唱着埃斯内尔特地为肖邦谱写的送别曲《即使你远在他乡》。埃斯内尔紧紧地握住肖邦的手说“孩子,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呀!”肖邦感动地点了点头。这时,埃斯内尔又捧过一只闪闪发光的银杯,深情地对肖邦说:“这里装的是祖国波兰的泥土,它是我们送给你的特殊礼物,请收下吧!”肖邦再也忍不住了,激动的泪水溢满了眼眶。他郑重地从老师手里接过了盛满泥土的银杯,回首望了望远处的华沙城,然后登上马车,疾驰而去。
就在他离开祖国的那几天,华沙爆发了反抗沙俄统治的起义。可是,不久起义失败了。肖邦得知这一消息,悲愤欲绝。他将自己的一腔热血化成音符,写下了著名的《革命练习曲》。那催人奋起的旋律,表现了波兰人民的呐喊与抗争。
肖邦日夜思念着祖国。他把亡国的痛苦和对祖国前途的忧虑,全部倾注在自己的音乐创作之中。他勉励自己要工作、工作、再工作。他常常把自己关在幽暗的房间里,点上一支蜡烛,彻夜地作曲、弹琴。时间在消逝,可是他已根本没有了时间的概念。
肖邦在法国巴黎一住就是18年。为了祖国,也为了生计,肖邦四处奔波。疲劳加上忧愤,使肖邦原来的肺结核病又复发了。1849年10月,他终于躺倒在病床上。弥留之际,肖邦紧紧握着姐姐路德维卡的手,喃喃地说:“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
肖邦就是这样带着亡国之恨在异国他乡与世长辞了。当时他才39岁。
4《古诗两首》课文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忽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意思:剑门关外忽然听说官军收复蓟北,乍听到止不住的泪水洒满了衣裳。回头看妻儿的愁容不知去了何方。胡乱收拾着诗书不由得欣喜若狂。白日里引吭高歌呵且须纵情饮酒。春光正好伴我返回那久别的故乡。立即动身穿过了巴峡再穿过巫峡。然后经过襄阳再转向那旧都洛阳。示儿--陆游
sǐ qù yuán zhī wàn shì kōng 死 去 元 知 万 事 空,dàn bēi bù jiàn jiǔ zhōu tóng 但 悲 不 见 九 州 同。
wáng shī běi dìng zhōng yuán rì 王 师 北 定 中 原 日,jiā jì wú wàng gào nǎi wēng 家 祭 无 忘 告 乃 翁。作者背景
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他的诗风格多样,内容丰富。最受人们推崇赞赏的,是他表现杀敌报国志愿、充满爱国主义精神的诗篇。注词释义
示儿:写给儿子们看。
元知:原本知道。元,通“原”。九州:指中国。古代中国分为九州。同:统一。
王师:指南宋军队。定:平定,收复。
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区。
家祭:祭祀家中先人。乃翁:你的父亲。古诗今译
我知道人死后万事皆空,只悲叹看不到九州统一。大宋军队收复中原之日,家祭时别忘了告我亡灵。
名句赏析——“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是南宋宁宗嘉定二年(1210)除夕前夜,作者临终前留下来的最后一首绝笔诗。从他两岁时北宋灭亡,到他85岁即将去世,北方大好山河始终没能收复。他原本知道死去之后,万事皆空,个人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惟一悲愤的就是山河破碎,念念不忘的仍是国家统一。80多年来,驱除敌虏、统一河山的强烈愿望,在他心里始终没有动摇过。所以在他临终前,仍然叮嘱孩子们,将来这一天到来时,一定不要忘记祭祀他的亡灵,把这胜利的喜讯告诉他。全诗文字质朴自然,情感沉痛真挚,催人泪下,表现了作者相信恢复中原大好河山的壮志一定能够实现。
5《负荆请罪》课文
时间 战国时代。
地点 蔺相如的府邸。
人物 蔺相如:赵国的上卿。
廉颇:赵国的大将军。
韩勃:蔺相如的门客。
第一幕
[幕启。蔺相如正在聚精会神地读书,旁边站着的韩勃气呼呼的,好像受了许多委屈。] 韩 勃(气愤地)大人,别怪我多事,廉将军一再挡我们的道,太欺负人了,我 实在咽不下这口气!
蔺相如(笑笑)韩勃,干吗这么生气?
韩 勃 大人,您是赵国的上卿,职位比廉将军高,为什么那么怕他呢?
蔺相如(依然笑笑)我并不是怕他。
韩 勃 刚才在路上,大人不是有意避让廉将军的车子吗?要是我呀,才不让他呢!蔺相如 还是以和为贵嘛。
韩 勃(不满地)我真不明白,大人您为什么变得这样怕事。想当年,秦王那么厉害,您毫不惧怕,针锋相对地跟他斗,唇枪舌剑,寸步不让,多解气!蔺相如 既然秦王我都不怕,我会怕廉将军吗?
韩 勃(不解地)那么大人为什么好几天不敢上朝?分明就是怕见到廉将军嘛!蔺相如 韩勃,你要知道,秦王不敢侵犯我国,就是因为我们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要是我跟廉将军闹翻了,后果将会怎么样?这一点你想过没有? 韩 勃(若有所悟地)唔,原来是这样!对,对,大人您做得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