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教育》试题(考查)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政史系本1101、1102、1103、1104班
《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教育》试题(考查)
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教育的关系”写一篇心得体会或课程小论文。要求:
1、自拟题目(选题符合要求)
2、字数1200字以上
3、主题鲜明,观点明确,论据充分,结论合理
4、严禁抄袭
5、字迹工整、规范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政史系本1101、1102、1103、1104班
《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教育》试题(考查)评分标准
1、选题符合要求,观点正确,论据充分,结论合理85分以上
2、选题基本符合要求,观点基本正确,论述比较充分和完整,但主要是引用别人材料60——84分
3、选题不符合要求,或观点不正确,或严重抄袭。60分以下
4、本课程最后得分将结合学生课堂表现和考勤确定
第二篇:乡村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
乡村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
为策应旅游景区景观带建设,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夯实扩权强镇基础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本村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现状
__村__村位于__乡中心区域,__浒坑交接处,距乡政府__公里处,全村共有__户,__人。该村地理条件较好,是进入__景区的东大门。近年来,随着__旅游的升温,该村为服务旅游业,大力发展了种养殖业,旅游休闲农庄,农家乐收入稳步增长。
二、建设时间
本项目从20__年开始实施,到20__年底结束,全面完成各项试点任务,基本实现整体达标。
三、建设内容
(一)产业建设
1、特色产业。为配合旅游业,该村20__年拟发展50亩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及占地100亩的农旅机结合的农业种植、旅游休闲观光和果蔬采摘“三位一体”的旅游休闲农庄。
(二)基础设施建设
1、以__旅游开发为契机,打造民俗文化为主题的建设占地__亩,投资约__万元,具有__地标意义的迎宾广场。
2、为提升旅游品牌致富,提升服务旅游水平,投资约__万元,对中心村至集镇段公路进行人行道硬化、绿化、亮化、改扩建工程。
(三)民生工程建设
1、对中心村范围内现有农户进行改水、改厕100%覆盖。
2、对中心村范围内组巷道100%实行硬化、美化、亮化工程。
(四)农宅建设
对旅游公路两旁房屋全部进行庐陵风格里面改造。
(五)村容村貌整治
1、村庄规划。完成村庄规划修编。
2、村庄绿化。对新农村点进行绿化、美化,达到标准要求。
3、环境整治。新建污水处理工程和垃圾清运工程。
五、投资来源
该中心村改造整治资金由上级财政投资、部门单位帮扶、群众筹资组成。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宣传,提高认识。
该村在申报中心村改造立项之前,已通过各种形式采取召开村民动员会议、农村代表座谈会、组织参观学习、典型示范带动等多种方法,从建设新农村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建设重点及标准等方面入手,全方位、多层次进行宣传,广泛动员,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真正把广大群众的思想统一到新农村建设这一宏大工程上来,使广大群众成为建设新农村的主力军,自动投资、投劳,积极参加开发建设,为建设工作顺利实施奠定基础。(二)精心安排,科学规划。
按照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因地制宜,精心安排,全力抓好建设规划,落实建设任务,分步实施。规划既要抓好村庄整体规划,又要抓好性项目建设规划。(三)强化职责,促落实。
乡成立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村支部书记、包村干部为成员;村点成立理事会。共同抓好工作落实,形成事事有人抓,时时有人管,事事有落实的新工作格局。同时,成立由乡党委副书记、常务副乡长、分管领导、村主任、村民代表组成的工程实施领导小组和工程质量监督领导小组,专门负责工程进度和质量。各领导小组将深入一线,各司其职,认真负责,全力以赴抓进度,促落实、保质量,确保按期圆满完成各项建设任务。第三篇:《教育政策与法规热点问题》期末考查试题
《教育政策与法规热点问题》考查课期末试题
一、请列举一个近5年颁布的重要教育政策,并分析该政策的制定背景、制定过程、政策内容、及颁布的现实意义。(30分)
二、总书记在2013年教师节向全国广大教师致慰问信,提出要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请结合自身的体会,谈谈你的理解。(30分)
三、请结合以下案例,谈谈你对师德的理解。(40分)案例1 最美乡村教师――马复兴
马复兴,50岁,回族,中共党员,青海省湟中县汉东乡下麻尔小学教师。他没有双手,却在三尺讲台上耕耘了29个春秋,字写得工整,画画得漂亮。他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却用小小的黑板让农村的孩子们看到了外面的世界。马复兴出生仅四个月时,掉进了炕下的火堆里,从此失去了双手。1981年3月,马复兴由村党支部书记推荐,成为了下麻尔村小学的民办教师。面对有些学生和家长不放心的目光,马复兴用自己的顽强努力和坚韧执着,终于赢得了大家的信任。
马复兴主动承担了和正常人一样的工作量,一周教二十几节课。在教学过程中,不管多累多苦,他都认真地对待每一堂课。拿备课来说,因为残臂写字比较慢,别的老师备完课了,他还在备课,几乎经常熬到凌晨一两点钟,可从未耽搁教学进度。马复兴的一位同事不无敬佩地说:‚也就是他,如果换了别人怕是一堂课也教不下来。他经常上完一堂课下来,头上、脸上、衣服上落满了粉末,吞食的‘粉灰’肯定比我们多得多。就这样,他干了29年,干得还很出色!‛下麻尔村地处青海省封闭落后的脑山地区,部分群众教育意识淡薄,曾经存在比较严重的学生辍学现象。面对这种情况,马复兴坚持不懈地到辍学的学生家里挨家挨户做家访,即使有时候遇到学生家长的不理解,自己遭受委屈也无怨无悔。最终,他凭借自己的真诚和爱心打动了学生和家长,不仅使辍学的孩子重返校园,还逐渐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多年来,在马复兴的努力下,有200多名辍学学生重返校园,有很多还考上了大学。如今,下麻尔村全村适龄儿童入学率已达100%。
马复兴对学生和学校有着特殊的感情,在学生身上,他能释放出爱的最大潜能。每天早上,他总是第一个赶到学校,晚上是最后一个离开学校。他的妻子、同时也是他的同事赵玉花说,老马离开学校就感到寂寞,学校就是他的家。他的学生说:‚马老师既是我们的老师,也是我们的朋友。‛当别人问他辛辛苦苦图什么时,他回答:‚我啥也不图,只要我的学生从我的付出中能学到文化,成为有知识的人,我就满足了。‛
马复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教育论文征文一等奖,被评为青海省职业道德模范、青海省双十佳标兵、青海省优秀教师等。
案例2 老师被扣分学生就遭秧
湖南省搬源县架桥乡中心小学六年级班学生李军,上厕所时把宿舍门关了,同学艾烽玉回来见门被锁上,就把门踢烂了。第二天早自习,宿舍老师发现门坏了,就让艾烽玉把门钉好。按学校纪律,要扣39班的两个班分。班主任老师钟月英知道后,心里很不高兴,在课堂上批评了李军和艾烽玉。但两人不认错,钟老师就让全班同学人打李军两个耳光。艾烽玉钉好宿舍门后回到教室,先被勒令跪在教室里,挨了9教鞭。然后钟老师让每个同学打他两耳光,哪能个打轻了,就要挨5竹棍。据了解,艾烽玉一共挨了112记耳光。艾烽玉被打后,也出现一些异常反映,脸肿、头痛、呕吐、吃饭时无故摔碗、上课打嗑睡、短暂的意识丧失。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常德市康复医院得出一致结论:心因性精神障碍,与此次体罚事件有因果关系。
第四篇:乡村旅游助力新农村建设
乡村旅游助力新农村建设近年来,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的专家们在做乡村旅游规划时经常思考这一问题: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到底是什么关系,该如何对待。专业的规划素养和多年的实战经验让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的专家们有了以下的认识。
发展乡村旅游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充分利用农村旅游资源,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拓宽农业功能,延长农业产业链,发展农村旅游服务业,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较好的经济基础。
2.发展乡村旅游,可以使农村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增加价值。同时,也使农村生产的农副产品就地消费,降低了运输成本,提高了市场价格,促进农民增收。
3.发展乡村旅游,可以使农村自力更生,靠自身力量得到发展,进而减少国家对农村的扶持资金。同时,当地农民参与投资、经营旅游业,可增加其可支配收入,实现“生活宽裕”的目标。
4.发展乡村旅游,可以促进城乡统筹,增加城乡之间互动。城里游客把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等信息辐射到农村,使农民不用外出就能接受现代化意识观念和生活习俗,提高农民素质。
5.发展乡村旅游,可以挖掘、保护和传承农村文化。以农村文化为吸引物,发展农村特色文化旅游。同时,通过旅游可以吸收现代文化,形成新的文明乡风。
6.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保护乡村生态环境。旅游对于环境卫生及整洁景观的要求,将大大推动农村村容的改变,推动卫生条件的改善,推动环境治理,推动村庄整体建设的发展。旅游追求个性化、特色化、原生态、唯一性等等,形成了旅游村庄的独特面貌和村容,是打破目前新农村建设中千村一面的最佳模式。可以说,发展农村旅游,有利于农村乃至全国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利于保护资源和环境,促进农村科学规划与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村容整洁”的目标。
7.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实现“管理民主”的目标。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高旅游业在当地社区的参与度,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进行农村建设,提高当地农民的民主、法治意识,实现“管理民主”的目标。
新农村建设俨然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的建议是:在发展乡村旅游时规划好新农村的建设,在新农村建设时引入乡村旅游的规划设计理念。
第五篇:乡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演讲稿
题目:乡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演讲稿
各位领导、评委:
下午(上午)好!我们***村是绩溪远近闻名的文明村,历来民风纯朴、治安稳定。农村经济连年增长,公益事业不断推进。村两委干部开拓进取,敬业奉献,全体村民人心思富,富而思进。特别是 2003 年 10 月村级规模区域调整以来,邻近的陈村、东干村整村并入,尚田村成为拥有2000 多人3100 多亩耕地的中心村,全村干部群众本着“并村更应并心”的宗旨,团结一心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先后被评为“县文明村”、“市文明村”和“市民主法治示范村”,并作为“全市生态示范村”上报待评,村党总支还被县委评为“五个好”村党组织。
我们申报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 有其独到的区位优势和群众基础优势,首先,尚田村、组干部和群众投入新农村建设积极性空前高涨。经过近年来的共同努力,全村干群深刻体会到:只有不断发展,全面提高农村综合发展能力,农村经济建设和公益事业发展才能持续、健康、稳定。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才能真正得到保障和提高!其次,近年来,在村两委干部的身体力行下, 村容村貌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生了喜人的变化,3 个自然村之间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目标,目前村村公路“路灯亮化工程”和总投资 80 万元的“村村通油路工程”正在有条不紊地运筹之中。使地处岭南岭北交界地带的尚田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交通便利信息灵通等有利条件。
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优势明显是我们尚田村较为突出的特色之一,“尚田西瓜”凭其瓜甜个大在市场上倍受消费者青睐,目前全村已形成千亩绿色西瓜生产基地。年产值达 50 万元以上;除原有的传统木材加工外,笋竹两用林培育示范基地,经过近两年的高效运作,使盛产元竹资源的尚田村,在提高元竹附加值的加工上,为农民增产增收开辟了新渠道。
此外,我们尚田村的农村经济发和社会发展水平在全乡来看,相对较高,加上领导班子凝聚力战斗力较强,组织发动群众能力较好,村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思路清晰,建设氛围浓厚。2005 年村集体收入实现 3.6 万元,全村人均收入达到 3150 元, 位居全乡之首,无论是在捐资助学修桥补路,还是在扶贫济困/科技兴农上,广大干群都能以发展大局为重,齐心上阵,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更为难得的是,我们村在农村结构调整,双培双带等活动中涌现出了一批经济状况较好的致富先锋,他们乐于奉献,乐于带动更多的群众发家致富,他们投资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热情较高,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促进派!以上 5 大优势寄托着我们尚田村 2000 多名父老乡亲的殷切盼望,体现着广大干群极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情和干劲!而近年来,多位省市县领导视察和指导尚田工作时,热情洋溢的讲话中,对尚田村的工作思路和成绩给予充分的肯定!
对尚田的发展未来充满了希望!各位领导,同志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党当前一项艰巨而又光荣的历史任务,给我们尚田村带来了难得的发展好机遇,我们全村父老乡亲企盼党和国家的惠农政策和扶农措施, 更愿全力以赴投入建设美好新农村行列之中,为此,在村两委的倡议和全体村民的共同商定下,尚田村将紧紧围绕中央“20”字建设目标, 遵循“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群众自愿投入和政府扶持相结合”三大原则,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步伐,以增加农民整体收入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全力抓好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为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