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04年山东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行政管理学试卷
2004年山东大学行政管理专业
行政管理学
一、名词
压力集团
政治与行政二分法
行政职能扩张
二、简答
1、公共财政支出原则
2、公共部门的特点
3、行政权力的特征
4、确定行政责任的依据有哪些
5、行为主义的组织原则
6、不确定行政决策的特点
三、论述
1、西蒙认为管理与决策是统一的,请评析这个观点
2、运用新公共行政原理分析行政权力的强制性与妥协性3论述20世纪80年代行政改革的趋势
第二篇:1998年山东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行政管理学试卷
1998年山东大学行政管理专业
行政管理学
一.解释下列术语(每个5分,共25分)
1.霍桑效应
2.管理方格图
3.事业部制组织结构
4.可变预算
5.战略管理
二.试述下列问题(共45分)
1.计划工作的限定因素原理与计划目标的确定.(10分)
2.管理组织中的职权和职责的关系.(20分)
3.法约尔对管理理论的贡献.(15分)
三.请就下列观点谈谈您的看法(共30分)
1.“管理就是决策.”(10分)
2.“股份合作制是我国国有中小型企业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10分)
3.“跨国企业要特别重视交叉文化下的管理问题.”(10分)
第三篇:2003中南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行政管理学试卷
中南大学2003年研究生入学考试
行政管理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5×7'=35')
1、《富尔顿报告》;
2、《行政的研究》;(注:威尔逊著)
3、公共物品;
4、行政首长负责制;
5、行政道德。
二、辨析题:(2×10'=20')
1、“新公共行政”与“新公共管理”;
2、职位与职权;
三、间答题:(4×12'=48')
1、人大监督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行政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3、官僚制(内涵、特点、优势与弊端);
4、行政环境与行政管理的关系。
四、论述题:(22'+25'=47')
1、政治与行政的关系;
2、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角度论述政府职能改革。
第四篇:2002中南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行政管理学试卷
中南大学2002年研究生入学考试
行政管理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5×4'=20')
1、行政领导;
2、帕金森定律;
3、行政道德;
4、行政立法;
5、国家公务员制度。
二、辨析题:(2×6'=12')
1、“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
2、“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三、间答题:(4×9'=36')
1、里格斯提出的行政模式及其特点;
2、行政效率测定的标准与方法;
3、我国行政监督体系的内容;
4、我国行政职能体系的内容。
四、论述题:(2×16'=32')
1、韦伯官僚制理论对我国行政组织设计的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
2、我国行政改革的内容、阻力及改革路径。
第五篇:2006年燕山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行政管理学试卷_含答案_
2006年燕山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行政管理学概论试卷及答案
行政管理学
一、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现代行政精神
2国家公共管理基础
3行政组织体制
4行政效率
5公共财政收入
二、简答(每题10分,共40分)
1国家公共管理的主要方式
2职位分类
3行政基本方法
4行政职业道德规范
三、评价(30分)
评论“以事为中心”、“以人为中心”、“人事并重”的三类领导方式,并阐述作为行政领导者应具备的素质?
四、论谈(每题25分,共50分)
1针对我国现存的执法不严的法治行政问题,就社会主体的公民行使法定的权力来讲,谈谈应如何加强社会监督? 2从社会全面发展进步的要求上,国家应重视和提高哪些政府能力?
答案
一、解释
现代行政精神:是指与现代行政现象相一致的,政府在实施公共行政管理过程中比较重视和强调的某些行政精神。现代行政精神表现在三个方面:主动进取、追求卓越、创新发展。
国家公共行政管理基础:是指作为国家公共权力机构一部分的国家行政机关,以国家名义进行的政府公共行政管理的基础。它是由两大部分组成:⑴经由宪法、法律、政治传统、社会习惯合法认定和授予的政府行政职能;⑵政府在名义上享有、在实际上行使的国家公共行政权力。
行政组织体制:即行政组织类型,是指行政组织各层级、各部门之间行政关系的法制形态。
行政效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行政人员从事行政管理活动的产出同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要素之间的比率关系。公共财政收入:是指公共机构为满足财政支出的需要,自家庭、企业所取得的一切货币收入。
二、简答
国家公共管理的主要方式?
⒈行政立法、行政司法、行政管理法规;
⒉行政决策、行政决定、行政政策;
⒊行政领导、行政指导、行政引导;
⒋行政规划、行政计划、行政预算;
⒌行政协调、行政沟通、行政平衡;
⒍行政干预、行政检查、行政制裁;
⒎行政扶助、行政救济、行政服务。
职位分类
职位分类是指按照职位的工作性质、难易程度、责任轻重以及所需要的资格条件进行的人事分类制度。
职位分类中的基本概念:
⒈职系:根据工作的业务性质,把业务性质相同的所有职位划分为一个职系。
⒉职组:工作性质相近的若干职系集合而成为职组。
⒊职类:又称职门,由工作性质大致相近的若干职组构成一个职类。
⒋职级:在同一职系中,按照工作责任大小、业务的简繁难易程度、所需资格条件等,把职位划分为不同的职级。⒌职等:把不同的职系中,工作难易程度和责任大小相同的职位划分归类为同一等级,这些等级就是职等。
公务员职位分类的具体过程:
⒈职位调查;⒉职系区分;⒊职位评价;⒋制定职级规范;⒌职位归类。
行政基本方法
⒈强制性行政方法;⒉诱导性行政方法;⒊参与管理方法;⒋行政责任方法
行政职业道德规范
⒈奉公;⒉守法;⒊忠诚;⒋负责
三、评价
评论“以事为中心”、“以人为中心”、“人事并重”的三类领导方式,并阐述作为行政领导者应具备的素质? ⒈以事为中心的领导方式
持这种领导方式的领导者,认为工作是目的、是中心,只注重工作的进程,强调工作效率,以工作的数量和质量来评价工作人员的优劣,以工作成果作为评价组织成败的指标。这种领导者对组织成员不够关心,与组织成员之间除了工作上的来往之外,没有任何情感存在,不重视解决工作人员的实际问题。
这种领导者一般待人较为严厉,重组织,轻个人,要求牺牲个人利益,服从组织利益,确定每人责任使其责无旁贷。重视考核监督,执行严格的纪律,尽职者奖,不尽职者罚,对部属所犯的错误或偷懒现象,给予严厉的惩罚,较少考虑部下的身心是否会受到不良的影响。
这种领导者只注意用物质的激励方式来促进工作效率,忽视心理的激励因素。
⒉以人为中心的领导方式
持这种领导方式的领导者认为,只有工作人员身心愉快,才能产生最高的效率。所以,领导者尊重工作人员的人格,注意积极的鼓励和奖赏,鼓舞工作情绪;尽可能采取分层负责制,部属被授予应有的权责,领导者不随便干预,发挥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给予工作人员合理的待遇,注意改善工作环境,解决工作人员的生活问题,保持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愉快。
这种领导者待人较温和,注意听取部属的工作报告及建议,以善意的态度为部属提供指示。与部属的关系比较平等融洽,上下级的私交比较好。
⒊人事并重的领导方式
持这种领导方式的领导者认为,既要重视人,也要重视工作,两者不可偏废。既要改善工作条件和环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部属有饱满的工作热情和主动负责的精神;又要对工作严格要求,赏罚分明,使部属保质保量地完成行政工作计划,创造出最佳成绩。
这种领导方式,是多数成功的领导者共同采取的。
行政领导者应具备的素质:
⒈政治方面;⒉品德方面;⒊知识方面;⒋能力方面;⒌性格方面;⒍作风方面。
三、论述
针对我国现存的执法不严的法治行政问题,就社会主体的公民行使法定的权力来讲,谈谈应如何加强社会监督? 应加强社会监督的主体对社会监督的认识和明确社会监督的形式:
⒈社会舆论;⒉公民批评;⒊公民投票;⒋压力集团;⒌地方自治制度。
从社会全面发展进步的要求上,国家应重视和提高哪些政府能力?
⒈经济管理能力
⑴推动本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
⑵维持税收和保持公共财政收支平衡的能力;
⑶有效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⒉政治和社会管理能力
⑴维护社会基本秩序的能力;
⑵达成社会谅解和实现社会整合的能力;
⑶实现和维护基本社会公正的能力;
⑷促进社会均衡发展的能力。
⒊行政组织管理能力
⑴有效的反应和应变能力;
⑵适应环境创新发展的能力;
⑶改革和自我更新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