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精品课解剖习题附答案
解剖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临床检查鼓膜时必须将耳廓拉向()
A、后上B、前上C、后下D、前下
2、右肺的特点()A、窄而长B、前缘有心切迹 C、分上、中、下三个叶 D、有一斜裂,无水平裂
3、下呼吸道的器官()
A、喉B、咽C、气管D、鼻
4、站立是窦腔内分泌物最不易流出的鼻旁窦是()A、额窦B、蝶窦C、上颌窦D、筛窦
5、会厌软骨的作用是()
A、震动发音B、阻挡灰尘C、阻止异物入喉D、颈部的重要标志
6、中纵隔内含有()
A、食管B、气管C、心包D、胸导管
7、心尖()
A、在左侧第2肋软骨下缘距胸骨左缘约1.2厘米B、在右侧第3肋软骨上缘距胸骨右缘约1厘米C、在左侧第5肋间隙,锁骨中线内侧1~2厘米D、在右侧第6胸肋关节处
8、心的正常起搏点是()
A、窦房结B、房室结C、房室束D、结间束
9、冠状窦口开口于()
A、左心房B、右心房C、上腔静脉根部D、下腔静脉根部
10、有关动脉韧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感受器B、胚胎时期动脉导管闭锁后的遗迹C、胚胎时期卵黄囊闭锁后的遗迹D、胚胎时期脐尿管闭锁后的遗迹
11、三尖瓣位于哪里()
A、冠状窦口B、主动脉口C、左房室口D、右房室口
12、肾的基本功能单位是()
A、肾小体B、肾单位C、皮质肾单位D、近髓肾单位
13、成人膀胱的容量为()
A、500~700毫升B、100~300毫升C、300~500毫升D、700~900毫升
14、女性尿道的特点()
A、短、宽、直B、有排卵和排尿功能C、长、窄、弯D、长10厘米
15、能减慢原尿在泌尿小管中流速的部位是()
A、近端小管曲部B、集合管C、肾单位袢D、远端小管曲部
16、输尿管的第二处狭窄位于()
A、起始部B、小骨盆入口处C、穿膀胱壁处D、髂内动脉入分处
17、脊髓节()
A、共31节B、颈椎7节C、腰椎4节D、骶椎4节
18、第三脑室位于()
A、两背侧丘脑间B、两侧下丘脑间C、背侧丘脑和下丘脑间D、两侧间脑间
19、具有造血功能的是()
A黄骨髓B红骨髓C骨膜D骨质 20、属于内分泌腺的器官是()
A、泪腺B、腮腺C、胰岛D、肝脏
21、患者闭目时,不能确定各关节的位置是()
A、薄束和楔束B、脊髓丘脑束C、皮质脊髓束D、红核脊髓束
22、腮腺管开口处平对()
A、上颌第二前磨牙B、上颌第二磨牙C、下颌第二前磨牙D、下颌第二磨牙
23、蝶窦开口于()
A、上鼻道B、中鼻道C、下鼻道D、蝶筛隐窝
24、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的结构是()
A、肝总管和胆总管B、胰管和肝总管C、胰管和胆总管D、胰管和胆囊管
25、肝的基本结构单位是()
A、肝索B、肝细胞C、肝小叶D、肝巨噬细胞
26、具有结肠袋特征的结构是()
A、结肠和空肠B、结肠和回肠C、盲肠和结肠D、结肠和直肠
27、骶管麻醉哪个部位是重要的标志()A、骶前孔B、骶角C、骶管D、骶后孔
28、胸骨角平对()
A、第一肋软骨B、第二肋软骨C、第三肋软骨D、第四肋软骨松
29、桡神经沟位于()
A、肱骨B、尺骨C、桡骨D、肩胛骨 30、不属于躯干骨的是()A、椎骨B、尾骨 C、胸骨D、锁骨
二、填空题
1、骨髓分布于和
2、胆囊位于是区,胆囊底的体表投影在和
3、脊髓位于 内;上端在枕骨大孔处与在成人下端平第椎的下缘。
4、关节的基本结构有、。
5、十二指肠可以分为、、6、肾实质分为和 两部分。
7、右房室口周缘的纤维环上有,各瓣借 与乳头肌相连。三名词解释
1、肺门:
2、滤过屏障:
3、咽峡:
4、翼点:
5、牙周组织: 四简答题
1、胆汁的产生及排到十二指肠的途径?
2、输尿管的三处狭窄位于何处?其临床意义如何?
3、简述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
4、鼻旁窦的名称及开口的部位?
5、膈肌上有哪些裂孔及哪些结构通过其裂孔?
五论述题
1、尿液产生及排出体外的途径?
答案
一、选择题
1、A2、C3、D4、C5、C6、C7、C8、A9、B10、B11、D12、B13、C14、A15、C
16、B17、A18、C19、B20、C
21、A22、B23、D24、C25、C
26、C27、B28、B29、A30、D
二、填空题
1、骨髓腔松质间隙内造血
2、右季肋区右锁骨中线右肋弓
3、椎管脑一
4、关节面关节腔关节囊
5、、上部降部水平部升部
6、皮质髓质
7、三个瓣膜腱索
三、名词解释
1、肺门:肺的内侧面中央有一椭圆形的凹陷称为肺门。是主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以及支气管动脉、静脉、淋巴管和神经进出的地方。
2、滤过屏障:血液流经血管球毛细血管时,血浆成分滤入肾小囊腔必须经过有孔内皮、血管球基膜和裂孔膜,这三层结构合称为滤过屏障。
3、咽峡:由腭垂、、两侧的腭舌弓及舌根共同围成的狭窄处称咽峡。
4、翼点:额骨、顶骨、颞骨和蝶骨相交处所形成的“H”形骨缝,内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
5、牙周组织:牙周组织包括牙龈、牙周膜、牙槽骨、牙骨质。
四、简答题
1、答:肝细胞分泌的胆汁排入胆小管,胆小管内胆汁从肝小叶中央流向周边,在小叶的边缘处,胆小管汇合形成小叶间胆管,走行于小叶之间的结缔组织内。小叶间胆管在肝门处汇合成左、右肝管,由左、右肝管先汇合成肝总管,然后再与胆囊管汇合成胆总管,最后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
2、答:输尿管有三个狭窄部:一个在肾盂与输尿管移行处(输尿管起始处);一个在越过小骨盆入口处;最后一个在进入膀胱壁的内部。
这些狭窄是结石、血块及坏死组织容易停留的部位。
3、答:体循环:动脉血从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和冠状窦→右心房
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4、答:额窦:位于额骨骨弓深部,开口于中鼻道筛漏斗处。
上颌窦:位于上颌骨体内,开口于中鼻道半月裂孔处。蝶窦:位于蝶骨体内,开口于蝶筛隐窝。
筛窦:位于上筛骨迷路内,又分前、中、后筛窦。前、中筛窦开口于中鼻道,后筛窦开口于上鼻道。
5、答:主动脉裂孔在膈与脊柱之间,有主动脉及胸导管通过;食管裂孔位于主动脉裂孔的左前方,有食管及迷走神经通过;腔静脉孔位于食管裂孔右前方的中心腱内,有下腔静脉通过。
五、论述题
1、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当尿液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
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里。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就形成了尿液。肾小管形成的尿液经肾乳头到达肾髓质,肾髓质连输尿管到达膀胱,最后经尿道排出体外。肾单位(尿液)→集合管→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
第二篇:人体解剖生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章~ 第四章 感觉器官 问答题:
1.试述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
(1)感受器的适宜刺激:每种特定的感受器对某种类型的刺激较其他类型更容易起反应,这种类型的刺激就是适宜刺激。然而,某些感受器也可对非适宜刺激产生比适宜刺激弱得多的反应,得到与适宜刺激同样的感觉。要想使刺激引起感受器兴奋,刺激强度和刺激持续时间必须达到一定的量,通常把作用于感受器引起人体产生某种感觉所需的最小刺激量称为感觉阈值。
(2)感受器的换能、感受器电位和感受性冲动的发放
(3)感受器的适应:同一刺激强度持续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时,并不总是产生同样大小的感受器电位的现象,称为感受器的适应。这类感受器可降低去极化范围和程度,使传入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的频率下降,甚至不再产生反映。根据产生适应的快慢,将感受器分为紧张型感受器和时相型感受器。
(4)感觉的精确度:每个感觉神经元对刺激的反应都限定在所支配的某个皮肤区域内,这就是所谓的感受野。感受野大小随支配皮肤区域内的感受器密度而不同,感受器空间分布密度越高,感受野亦越小,其感觉的精确度或分辨能力也就越高。2.眼近视时是如何调节的?
眼折光力的调节使睫状肌中环行肌收缩,引起连接于晶状体的悬韧带放松;晶状体由于其自身的弹性而向前方和后方凸出,使眼的总折光能力增大,使光线聚焦成象在视网膜上。调节反射时,除晶状体的变化外,同时还出现瞳孔缩小和两眼视轴向鼻中线的会聚。瞳孔缩小主要是减少进入眼内光线的量;两眼会聚主要是使看近物时物象仍可落在两眼视网膜的相称位置。
3.近视、远视和散光患者的眼折光系统发生了什么异常?如何矫正?
近视:多数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来自远方物体的平行光线的平行光线在视网膜前聚焦,到视网膜时光线发散,以至物象模糊。近视也可由于眼的折光能力过强,使物体成象于视网膜之前。
远视:由于眼球前后径过短,以至主焦点的位置在视网膜之后,使入眼的平行光线在到达视网膜时还未聚焦,而形成一个模糊的物象。远视眼的特点是在看远物时就需要动用眼的调节能力,而看近物时晶状体的调节已接近它的最大限度,故近点距离较正常人为大,视近物能力下降。
散视:正常眼的折光系统的各折光面都是正球面的,从角膜和晶状体真个折光面射来的光线聚焦于视网膜上。
4.视杆细胞和视椎细胞有何异同?
视杆细胞和视椎细胞在形态上均可分为4部分,由内向外依次称为外段、内段、胞体和终足;其中外段是感光色素集中的部位,在感光换能中起重要作用。视杆细胞和视椎细胞的主要区别在外段,其外形不同,所含感光色素也不同。视杆细胞外段呈长杆状,视椎细胞外段呈圆锥状。两种感光细胞都通过终足和双极细胞发生突触联系,双极细胞再与神经节细胞联系。5.简述视杆细胞的光换能机制。
光量子被视紫红质吸收后引起视蛋白分子变构,视蛋白分子的变构激活视盘膜中的一种G—蛋白,进而激活磷酸二酯酶,使外段胞浆中的CAMP大量分解,而胞浆中的CAMP大量分解,使未受光刺激时适合于外段膜的CAMP也解离而被分解,从而使膜上的化学门控式Na+通道关闭,形成超极化型感受器电位。6.什么是三原色学说?
在视网膜中存在着分别对红、绿、蓝光线特别敏感的3种视锥细胞或相应的3种感光色素,不同波长的光线可对与敏感波长相近的两种视锥细胞或感光色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刺激作用,从而引起不同颜色的感觉——即丰富的色彩。在人的视网膜中,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的空间分布是不同的,因而具有相应的视觉空间分辨特性。7.简述鼓膜和听骨链的作用。
鼓膜振动推动附着在鼓膜上的锤骨柄,带动整个听骨链。所以,鼓膜振动经3块听小骨传递,使抵在前庭窗上的镫骨底板振动,引起内耳前庭窗膜所构成的声能量传递系统,发挥了很好的增压减振的生理效应。8.什么是行波学说。
基底膜的振动不像所假设的那样以一种驻波的形式震动,而是以一种行波方式由蜗底较窄的基底膜部分向蜗顶端较宽部分移动,这就是所谓的行波学说。9.简述椭圆囊和球囊在维持身体平衡上的作用。
椭圆囊和球囊是感受线性加速度和头空间位置变化的感受器。由于毛细胞的纤毛埋在含有碳酸钙结晶的耳石或耳沙膜中,而耳石又给耳石膜以质量,当头向左或右倾时,重力使耳石膜产生压力量变造成纤毛弯曲。如头向左倾时,左耳石器官毛细胞上的纤毛受牵拉而使毛细胞则超级化;反之则亦然。毛细胞去极化兴奋前庭神经纤维,冲动传导至脑,产生头部位置感觉,并引起肌紧张反射性改变以维持机体姿势平衡。10.简述半规管功能。
半规管是感受正、负旋转加速度刺激的感受器,各自的平面相互接近互相垂直。这种排列使头部在空间作空间作旋转或弧形变速运动时,由于与旋转平面一致的水平半规管内每个毛细胞的纤毛都处于特定位置,动纤毛离鼻或头前最近,而最小纤毛或静纤毛离头最近。当半规管对刺激过度敏感或受到过强厘刺激时,会引起一系列自主性功能反应,出现恶心、呕吐、皮肤苍白、眩晕、心率减慢和血压下降等现象。11.何谓前庭自主神经反应?
在头向左旋转时,内淋巴液的惯性使纤毛从左向右移动,液体的相对运动引起脑左边的毛细胞纤毛向动纤毛方向移动并去极化,而脑右边毛细胞的纤毛向静纤毛方向移动并超级化,相应地脑左边的前庭神经增加他们的动作电位发放率,而脑右边的前庭神经则降低它们的动作电位发放率。于是这种信息被传递到脑,被翻译成头正在作逆时针方向旋转。当半规管对刺激过度敏感或受到过强刺激时,会引起一系列自主性功能反映。12.按功能划分,感受器由那些主要类型,其主要特点是什么? 化学感受器:主要感受化学物质浓度刺激。
痛感受器或伤害性感受器:只要感受组织损伤刺激。在组织受到如过强的机械、热或化学能损伤性刺激时,可激活这类感受器。温度感受器:热感受器对高于体温的温度变化起反应,冷感受器对低于体温的温度变化起反应。
本体感受器或机械感受器:对机械力或引起感受器变形的刺激敏感。第五章 血液 名词解释:
细胞外液:是指组织液、血浆、脑脊液和淋巴液等,它是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故又称为内环境。
稳态: 人体大部分细胞与外界隔离而生活在细胞外液中,细胞外液是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细胞外也构成了机体生存的内环境。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血浆胶体渗透压:由血浆蛋白产生的渗透压称为血浆胶体渗透压。白蛋白是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最主要物质。
血液凝固: 简称凝血,指血液从流动的溶胶状态转变为不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凝血因子: 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凝血过程的物质称为凝血因子。
血型:指血细胞膜上所存在的特异抗原的类型,通常所谓血型,主要是指红细胞血型,根据红细胞膜上凝集原进行命名。
Rh血型:在大部分人的红细胞尚存在另一类抗原,称为Rh因子。根据红细胞膜上的Rh因子建立的血型系统称为Rh血型系统。问答题:
1.血液对机体稳态的保持具有那些重要作用?
人体大部分细胞与外界隔离而生活在细胞外液中,细胞外液是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细胞外也构成了机体生存的内环境。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血液对于维持肌体内环境的稳定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人体新陈代谢所需的全部物质和代谢产物都需要通过血液和血液循环完成交换和排出体外。血液中存在于血液酸碱平衡、血液凝固、免疫防御、运送氧和二氧化碳有关的各种细胞、蛋白和因子。2.白细胞由那些主要类型?试述其主要功能。
根据白细胞的染色特征,可将其分为两大类:一类为颗粒白细胞,简称粒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另一类称为无颗粒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白细胞的主要功能是参加机体的免疫反应。由不同类型的白细胞参与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反应组成了机体对入侵异物和体内畸变细胞防御的全部内容。血小板主要参与机体的血凝反应。许多因子的活化都需在血小板的磷脂表面进行,因而为凝血因子的激活提供了条件。凝血过程中血小板能释放许多与血凝有关的因子。3.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是怎样发挥其免疫功能的?
由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称为细胞免疫反应。在细胞免疫反应中,T细胞并不分泌抗体,而是通过合成和释放一些特殊细胞因子来破坏肿瘤细胞、限制病毒复制、激活其他免疫细胞。由B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为体液免疫。B细胞激活后形成浆细胞,可分泌大量抗体,抗体经血液运送到全身各处,直接与抗原发生抗原抗体反应。4.试输血液凝固的主要过程。
血液凝固反应是由凝血因子参与的一系列酶促反应。血液凝固可人为划分为3个主要阶段。首先由凝血因子激活因子X,然后由凝血酶原激活物激活凝血酶,最后导致可溶性的纤维蛋白原形成不容性的纤维蛋白。血凝是一个逐级放大的级联正反馈过程。机体存在血凝和抗凝两个系统,互相颉颃的、两个作用相反系统的平衡是机体维持正常生理活动的必要条件。5.机体中的抗凝血和凝血系统是怎样维持血液循环的正常进行的?
正常血管中,少量、轻度的血凝会经常发生,如果所形成的血凝块不能及时清除,将使血管阻塞,引起严重后果。然而,正是由于血将中存在纤溶酶,他可使血凝时形成的纤维蛋白网被溶解,清除不必要的血栓,使血管变得通畅。同时,血浆中还存在对抗纤溶酶,两者对抗的结果,可以使纤溶的强度在一定范围内变动。如果纤溶过弱,可能导致血栓生成或纤维蛋白沉积过多等现象;纤溶过强,可使血液中的凝血因子消耗过多,产生出血倾向。纤溶系统对于限制血凝范围的扩展和保持血液流畅具有重要意义。6.试述输血的基本原则。
为保证输血的安全,必须遵循输血的原则。在准备输血时,必须保证供血者与受血者的ABO血形相符;对于生育年龄的妇女和需要反复输血的病人,还必须使供血者和受血者的Rh血型相符,以避免受血者被致敏后产生抗Rh的抗体。第六章 循环系统 名词解释:
血液循环:是指血液在心血管系统中周而复始地、不间断地沿一个方向流动。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血管使血液循环的管道,瓣膜是保证血液按一个方向流动的特有结构。窦性心率:指在窦房结以外的心肌潜在起搏点所引起的心脏节律性活动。
自动节律性:心肌细胞在没有受到外来刺激的条件下,自动产生节律性兴奋的特性。心动周期: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一个心脏机械活动周期称为一个心动周期。心输出量:每分钟一侧心室排出的血液总量,称为每搏排出量,简称排出量。心率:心脏每分钟搏动的次数。
动脉:是血管由心脏射出后流往全身各个器官所经过的血管,可分为大、中、小、微动脉4种。
静脉:是血液由全身各器官流回心脏时所经过的血管。
血压:指血管内的血液对于血管壁的侧压力,也即压强,通常以毫米汞柱为单位。动脉脉搏:在每个心动周期中,动脉内周期性的压力波动引起动脉血管所发生的搏动,称为动脉脉搏。
微循环:心肌细胞兴奋过程中,由0期开始到3期膜内电位恢复到—60mV这一段不能再产生动作电位的时期,称为有效不应期。问答题:
1.简述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和意义。
体循环:左心室搏出的血液经主动脉及其分支流到全身毛细血管(肺泡毛细血管除外),进行物质交换后,再经各级静脉汇入上、下腔静脉及冠状窦流回右心房。血液沿上述路径循环称体循环。由于左心室的血液来自于肺部,经气体交换,是含氧较多的、鲜红的动脉血,在全身毛细血管除进行气体交换后,变为静脉血。
肺循环:右心室搏出的血液经肺动脉及其分支流到肺泡毛细血管,在此进行气体交换后,经肺静脉回左心房。血液沿上述路径循环称肺循环。由于右心室的血来自于由全身返回心脏的、含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后,静脉血变成含氧较多的动脉血。2.简述人体心脏的基本结构。
心脏为一中空的肌性器官,由中隔分为互不相通的左、右两半。后上部为左心房和右心房,两者间以房中隔分开;前下部为左心室何有信使,两者间以室中隔分开。房室口边缘有房室瓣,左房室之间为二尖瓣,右房室之间为三尖瓣。右心房有上下腔静脉口及冠状窦口。右心室发出肺动脉。左心房右四个静脉口与肺静脉相连。左心室发出主动脉。在肺动脉和主动脉起始部的内面,都有3半月瓣,分别称肺动脉瓣和主动脉瓣。3.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有那些特点?
复极化时间长,有2期平台。其动作电位分为除极化过程和复极化过程。离子基础是:0期为Na+内流;1期为K+外流;2期为Ca2+缓慢持久内流与K+外流;3期为K+迅速外流;4期为静息期,此时离子泵增强使细胞内外离子浓度得以恢复。
4.心脏为什么会自动跳动?窦房结为什么能成为心脏的正常起搏点?
心脏使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其主要功能是泵血。心脏的泵血功能与心脏的结构特点各生理特性有关。正常情况下,窦房结产生自动节律性兴奋,并将兴奋经特殊传导系统传到整个心脏,保证了心房和心室肌细胞分别称为两个功能合胞体。心室在心脏泵血功能中的作用更为重要。由于心室的收缩和舒张,引起心室内压的变化,通过瓣膜有序的开放与关闭,导致血液的射出与回流,使血液周而复始的沿一个方向流动。5.期外收缩与代偿间歇是怎样产生的?
正常心脏是按窦房节发出的兴奋进行节律性收缩活动的。在心肌正常节律的有效不应期后,人为的刺激或窦房结以外的其他部位兴奋,使心室可产生一次正常节律以外的收缩,称为期外收缩或期前收缩。
当在期前兴奋的有效不应期结束以前,一次窦房结的兴奋传到心室时,正好落在期前兴奋的有效不应期以内,因而不能引起心肌兴奋和收缩。这样,在一次期外收缩之后,往往出现一次较长的心室舒张期,称代偿间歇。
6.在一个心动周期,心脏如何完成一次泵血过程?
心脏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一个机械活动的周期,称为心动周期。
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心房和心室有次序的收缩和舒张,造成心腔内容积和压力有规律的变化。压力变化是推动血液流动的动力。心腔内压力的变化,伴随着心内瓣膜有规律的开放和关闭,这就决定了血液流动的方向。
心房收缩期:心房收缩时,心室仍处于舒张状态。心房收缩,心房压力升高,将血液挤压入心室。
心室收缩期:心室收缩时,心室压力增高,当室内压大于房内压时,使房室瓣关闭。当室内压大于动脉压时,动脉瓣开放,血液迅速射入主动脉。
心室舒张期:心室舒张,室内压下降,动脉瓣关闭,当室内压低于房内压时,房室瓣开放,心房血流入心室。7.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由哪些?如何影响?
(1)心肌初长—异长自身调节:通过心肌细胞本身长度改变而引起心肌收缩力的改变,致每搏排出量发生变化,称为异长自身调节。
(2)动脉血压:当动脉血压升高即后荷加大时,心室射血阻力增加,射血期可因等容收缩期延长而缩短,射血速度减慢,搏出量减少。
(3)心肌收缩能力—等长自身调节:心肌初长改变无关,仅以心肌细胞本身收缩活动的强度和速度改变增加收缩力的调节,称为等长自身调节。(4)心率
8.简述动脉血压的形成于其影响因素。
心脏收缩的产生的动力和血流阻力产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形成动脉血压的两个主要因素。正常情况下,血液流经小动脉时会遇到很大的阻力,所以心室收缩时射入动脉的血液不可能全部通过小动脉,不少血液停留在动脉中,充满和压迫动脉管壁,形成收缩压。同时,由于大动脉管壁具有很大弹性,随着心脏射血,动脉压力升高而弹性扩张,形成了一定的势能贮备。心室舒张时,扩张的动脉血管壁产生弹性回缩,其压力继续推动血液向前流动,并随着血量逐渐较少而下降,到下次心缩以前达到最低,这时动脉管壁所受到的血压测压力即为舒张压。
9.支配心血管的神经有哪些,各有和作用?
心脏的神经支配:支配心脏的神经为心交感神经和心迷走神经。
心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位于脊髓第1~5胸段,节后神经纤维位于星状神经节或颈交感神经节,节后纤维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为去甲肾上腺素。心肌细胞膜生的受体为β型肾上腺素能受体。当去甲肾上腺素与β型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后,激活了腺苷酸化酶,使细胞内cAMP浓度升高,继而激活了细胞内蛋白激酶,使蛋白磷酸化,心肌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道激活,Ca2+内流增加,提高了心肌收缩力。去甲肾上腺素还能加快肌浆网钙泵的转运,从而加快了新技术张速度。此外,去甲肾上腺素能加强4期内向电流,使自动除极速度加快,自律性提高。通过提高Ca2+内流,使房室结细胞动作电位幅度增大,房室传导加快。因此,交感神经能使心脏出现正性变时、变力和变传导作用。
心迷走神经起源于延髓迷走神经背核和疑核,发出的节前神经纤维与心内神经节细胞发生突触联系,节后纤维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为乙酰胆碱,作用于心肌细胞膜上的M型胆碱能受体,抑制腺苷酸环化酶的活性,使肌浆网释放Ca2+减少。乙酰胆碱还可抑制钙通道,减少Ca2+内流;激活一氧化氮合酶,产生NO,通过胞内鸟苷酸环化酶受体,使细胞内cAMP增多,降低钙通道开放的概率,减少Ca2+内流。由于Ca2+内流减少,使心肌细胞收缩力减弱,房室交届慢反应细胞的动作电位幅度最低,传导速度减慢。在窦房结细胞,乙酰胆碱与M型胆碱能受体结合,经Gk蛋白促进K+外流,抑制4期以Na+为主的递增性内向流,从而降低自律性,心律减慢。
血管的神经支配:支配心管平滑肌的神经纤维可分为交感缩血管神经纤维和舒血管神经纤维。
交感缩血管神经在全身血管广泛分布,节后纤维末梢释放的递质为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细胞α肾上腺素能受体,可导致血管平滑肌收缩,而与β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则导致血管平滑肌舒张。去甲肾上腺素与α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能力较与β型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能力强,故交感缩血管神经纤维兴奋时引起缩血管效应。交感舒血管神经主要分布于骨骼肌血管,这类神经的节后纤维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作用于M型胆碱能受体,引起血管平滑肌舒张。副交感输血管神经只有少数器官分布。10.动脉血压是如何维持相对稳定的?
当血压升高时,动脉扩张程度增大,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受到刺激,冲动沿窦神经和主动脉神经传至孤束核,通过延髓内的神经通路,分别到达延髓头端副外侧部和迷走神经背核和疑核,使心交感中枢和交感缩血管中枢紧张性下降,心交感神经传至心脏的冲动和交感缩血管中枢传至心脏的冲动减少。同时,心迷走中枢紧张性增高,心迷走神经传至心脏的冲动增多。于是心律减慢,心输出量减少。次反射称“减压反射”。当血压降低时,压力感受器传入冲动减少,减压反射减弱,血压回升。11.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血管活动有和影响?
肾上腺素核区甲肾上腺素均能使心律加快,心脏活动加强,心输出量增加。但两者最终作用的结果取决于靶细胞上的受体类型及与受体的亲和力。肾上腺素可使某些器官的血管收缩,而另一些器官的血管舒张。去甲肾上腺素可使全身血管广泛收缩,动脉血压升高;血压升高引起压力感受性反射加强,压力感受性反射对心脏的抑制效应超过去甲肾上腺素的直接加强效应。故心律减慢。第七章 呼吸系统 名词解释:
外呼吸:又称肺呼吸,包括肺通气(外界空气与肺泡之间的气体交换)和肺换气(肺泡与肺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
内呼吸:又称组织呼吸,指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肺通气:外界空气与肺泡之间的气体交换。肺换气:肺泡与肺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
呼吸运动:呼吸肌收缩舒张引起的胸廓扩大与缩小称为呼吸运动。吸气时,吸气肌收缩,胸腔的前后左右和上下径均增大,肺容积随之增大,空气吸入。呼气时,呼气肌收缩,胸腔的前后左右和上下径均缩小,肺容积缩小,肺内空气被驱除。
胸内压:是指肺泡内的压力。平静吸气时,在吸气初,肺的容积随着胸腔和肺的扩张而增大,肺内压暂时下降,低于外界大气压。吸气末,肺内压提高到与大气压相等水平,达到暂时平衡。反之,在呼气初,肺的容积随着胸腔和肺的缩小而缩小,肺内压升高,气体排出。呼气末,肺内压与大气压达到平衡。
潮气量:为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一般成人为500ml。肺活量: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三者总和为肺活量。
无效腔:呼吸是存在于呼吸道内的气量,并不参与肺泡与血流之间的气体交换,故称之为无效腔。
呼吸膜:肺泡气中的O2向毛细血管血液中扩散使,或CO2由毛细血管向肺泡扩散时,都要通过4层膜:一是肺泡内表面很薄的液膜层,其中含有表面活性物质;二是肺泡上皮细胞层;三是与肺毛细血管内皮之间的间质层,四是毛细血管的内表皮。4层合称肺泡——毛细血管膜,即呼吸膜。氯转移:红细胞内HCO3-浓度超过血浆中HCO3-浓度时,HCO3-又透过细胞膜进入血浆中,同时血浆中等量的Cl-转移到红细胞内,保持离子平衡,此过程称为氯转移。呼吸中枢: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内,产生和调节呼吸运动的神经元群。
肺牵张反射:由肺扩张或缩小所引起反射性呼吸变化。他包括肺扩张反射和肺缩小反射。问答题:
1.呼吸的生理意义是什么?
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德国层称为呼吸。机体活动所需的能量和维持体温所需的热量,都来自体内营养物质的氧化。氧化过程所需的氧必须从外界摄取,而机体产生的二氧化碳必须及时向外界排出。氧必的摄取和二氧化碳排出在生命过程中不断的进行。这样才能保证机体内代谢的正常进行河内环境的相对稳定。2.胸内负压的成因及其生理意义是什么?
当婴儿出生后第一次呼吸,气体入肺后,肺被动扩张,具有回缩倾向的肺随之产生回缩力,使胸膜腔内开始产生负压。以后,在发育过程中,胸廓发育的速度大于肺发育的速度,肺被牵拉得更大,回缩力也更大,使胸内负压也随之增加。
胸内负压的生理意义:①保持肺泡及小气道呈扩张状态;②有助于静脉血和淋巴的回流。
3.肺通气的动力是什么?
呼吸肌的收缩、舒张造成胸廓扩大和缩小,牵动肺扩大与缩小,造成肺内压下降与升高。在肺内压与大气压之压力差的驱动下,气体进出肺,产生吸气与呼气过程。4.影响肺换气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气体扩散的因素处分压外,还有呼吸膜厚度核扩散面积,气体溶解度和相对分子质量。5.比较深而浅和浅而快的呼吸,哪一种呼吸效率高,为什么?
只有进入肺泡内的气体才能进行气体交换达到呼吸的目的。潮气量与呼吸频率对每分同气量和每分肺泡通气量的影响不同。当潮气量加倍和呼吸频率减半或潮气量减半和呼吸频率加倍时,每分通气量不变,即深而慢的呼吸或浅而快的呼吸对每分通气量影响不大,而对每分肺泡通气量的影响则不一。6.无效腔对呼吸运动有何影响?
呼吸是存在于呼吸道内的气量,并不参与肺泡与血流之间的气体交换,故称之为无效腔。每次吸入,首先进入肺泡的是上次呼气之末存留于呼吸道内的肺泡气,然后,才是新吸入的气体;每次呼气时,首先呼出的是上次吸气之未充盈与呼吸道内的吸入气,然后才是肺泡气。无效腔增大,呼吸运动加深变慢。
7.体内O2,CO2增多,酸中毒时,对呼吸有何影响?
血液中CO2,H+浓度的改变引起呼吸中枢兴奋性改变途径有:直接作用于化学中枢感受器;兴奋外周化学感受器。
在正常情况下,中枢化学感受器对CO2分压变化的敏感性比外周的化学感受器强,所以中枢化学感受器在维持CO2分压稳定方面气重要作用。但当呼吸中枢化学感受器的敏感性受到抑制时,呼吸中枢对于由主动脉体和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传来的冲动仍能发出加强呼吸的反应。CO2浓度过高,将直接麻痹呼吸中枢,所以不仅不能使呼吸加强,反而使其减弱甚至停止呼吸。
动脉血中CO2分压和 H+浓度增加时,也对外周化学感受气起刺激作用,兴奋后发出的冲动沿窦神经和迷走神经传入纤维传到延髓,兴奋呼吸中枢,使呼吸运动加强。
缺O2对呼吸的作用完全是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实现的。切断动物的窦神经或切除颈动脉体后,缺O2就不再引起呼吸加强,缺O2对中枢的直接作用是抑制的。8.呼吸节律是如何形成的?
当延髓吸气中枢兴奋时,它一方面向下发出冲动,到达脊髓吸气肌运动神经元引起吸气运动;另一方面又向上发出冲动,到达桥脑上部的呼吸调整中枢使其兴奋。当呼吸调整中枢兴奋时,它可抑制长吸中枢及吸气中枢的活动,使延髓吸气中枢的活动转入抑制,引起被动呼气。此后,由于延髓吸气中枢的活动转入抑制,上传导呼吸调整中枢的冲动减少,呼吸调整中枢的兴奋减弱,则对长吸中枢以及延髓吸气中枢的抑制也减弱,延髓吸气中枢又重新兴奋,继而又发生吸气动作。这样就形成力吸气与呼气交替的节律性呼吸运动。由此可见,呼吸运动是延髓吸气中枢的兴奋活动被高位呼吸中枢下传的抑制性冲动周期性的切断造成的。9.吸烟对呼吸系统有何危害?
烟草中含有许多致癌物以及能够降低肌体排出异物能力的纤毛毒物质。这些毒物附在香烟烟雾的微小颗粒上,到达肺泡并在那里沉积,彼此强化,结果又大大加强了致癌作用。每天吸烟10支以上的人,肺癌死亡率要比不吸烟者高2.5倍。肺癌患者的90%以及各种病症的1/3是吸烟引起的。此外,吸烟还会引起喉癌、鼻咽癌、食道癌、胰腺癌、膀胱癌等。吸烟会使心血管病加重,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和生成血栓,造成心律不齐,甚至突然死亡。有研究者发现,吸烟者由冠心病引起的猝死率比不吸烟者高4倍以上。吸烟会损害神经系统,使人记忆力衰退,过早衰老。吸烟会损害呼吸系统,经常吸烟的人长年咳嗽、咳痰,易患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扩张等呼吸道疾病。吸烟者容易患胃溃疡病,因为烟雾中的烟碱能破坏消化道中的酸碱平衡。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八章~结束 2009-01-09 21:32 第八章 消化系统 问答题:
1.消化系统有哪些器官组成?什么叫消化、吸收?人体有哪些消化方式?
消化系统有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小肠自上而下有十二指肠、空肠、回肠。消化腺有唾液腺、胰、肝、食管腺、胃腺、肠腺等。消化是指食物通过消化管的运动和消化液的作用被分解为可吸收成分的过程。食物经消化后,透过消化管粘膜上皮,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
消化方式:机械性消化,即通过消化管运动,将食物磨碎,并使其与消化也充分混合,同时将其向消化管远端推送;化学性消化,即通过消化液的各种化学作用,将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分解成小分子物质。
2.试述消化管壁的一般层次结构?
除口腔、咽外,消化管壁由内向外一般分为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4层。粘膜位于腔面,有上皮、固有层和粘膜肌组成。粘膜下层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内有较大的血管、淋巴管和粘膜下神经丛。除口腔、咽、食管上锻和肛门除的肌层为骨骼肌外,其余部分均为平滑及。
外膜由薄层结缔组织构成者称纤维膜,分布于食管和大肠末端,由薄层结缔组织与间皮共同构成者称浆膜。分布于大、小肠。3.消化管平滑肌有哪些生理特征?
兴奋性:消化管平滑肌兴奋性较低,收缩缓慢。平滑肌收缩的潜伏期、收缩期核舒张期所展示间都比骨骼肌长。
伸展性:消化管平滑肌由很大伸展性,可比原来长度伸长2~3倍。
紧张性:消化管平滑肌经常保持一种微弱的收缩状态,使消化管保持一定的张力或紧张性。自动节律性;消化管平滑肌离体后,放入适宜的环境中,仍能进行节律性收缩,但收缩的节律不如心脏规则,且收缩缓慢。
对理化刺激的敏感性:消化管平滑肌对电刺激不敏感,对机械牵张、温度核化学刺激较敏感,对生物组织代谢物刺激特别敏感。
4.试述胃和肝的位置、形态、结构和功能。
胃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小部分位于腹上区,为上口称贲门,接食管,下口称幽门,接十二指肠。上方为胃小弯,下方为胃大弯。为可分为4部。即进贲门的贲门部;自贲门向左上方膨出的胃底;胃中部的胃体;角切迹至幽门之间的部分称幽门部。胃壁由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和浆膜4层结构构成。
食物在胃内受到胃液的化学性消化何胃壁肌肉的机械性消化。
肝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肝分为左、右两叶,左叶小,右叶大,下面凹陷不平,中间的横沟称肝门。
肝外着被膜,被膜的结缔组织伸入肝实质,将肝组织分隔成肝小叶。在肝小叶中央贯穿一条中央静脉,肝细胞以中央静脉为中心向四周有发射状排列的肝细胞索。从立体结构看,肝细胞排列成肝板,肝板和肝细胞索之间有肝血窦。肝功能:(1)分泌胆汁。
(2)代谢功能:体内蛋白质、脂肪、糖类合成与分解都在肝内进行,并贮存于肝细胞内。当身体需要时,可将这些物质释放入血。
(3)防御和解毒功能:肝血窦内肝巨嗜细胞对人体有防御功能。肝中各种酶可将有毒物质转变成无毒物质。
5.试述小肠壁与消化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小肠壁分4层。
环状壁:是由小肠的粘膜层和粘膜下层向肠腔突出的横行皱壁,皱壁在小肠上段发达。粘膜上皮:为单层主庄上皮,主要有吸收细胞和杯型细胞两种。肠绒毛表面有明显的纹状缘。扩大吸收面积。杯型细胞分泌粘液,有润滑作用。
小肠绒毛:是位于环状壁表面细小的指状突起。是粘膜上皮细胞和固有层向肠腔表面突出形成的。十二指肠和空肠绒毛较高而且密集,回肠绒毛稀疏并逐渐变低。在绒毛中轴有中央乳糜管,主要吸收脂肪。绒毛中轴平滑肌的舒缩,使绒毛不断伸缩以推动淋巴与血液运行。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运输。
肠腺:是由小肠上皮下限入固有层中所形成的管状腺。腺管开口于相邻绒毛根部之间。组成肠腺的细胞有5种:吸收细胞,内含多种酶,与消化有关;杯型细胞,分泌粘液;paneth细胞,内含溶菌酶和肽酶,有杀菌和消化作用;未分化细胞,对小肠上皮细胞进行修复和再生;内分泌细胞,分泌肽类激素。
6.肝内的血液循环途径如何?胆汁的产生排放途径如何?
进入肝的血管有门静脉和肝固有动脉,故肝的血液丰富。门静脉和肝固有动脉入肝后,反复分支,分别成为小叶间静脉和小叶间动脉,两者继续分支一并通入肝血窦。再由肝血窦流入中央静脉,出肝小叶汇入小叶下静脉,经肝静脉出肝,注入下腔静脉,进入体循环。胆囊位于肝门右前方的胆囊窝内,胆囊借胆囊管与胆总管相连通。肝细胞分泌的胆汁首先进入胆小管,经小叶间胆管汇入左、右肝管,出肝门汇入肝总管,肝总管与胆囊管汇合成胆总管胆总管与胰管汇合,共同开口与十二指肠乳头。开口出有肝胰壶腹扩约肌环绕。平时该扩约肌收缩,胆汁经肝管、胆囊管入胆囊贮存。进食后,胆囊收缩和扩约肌舒张,使胆汁排入十二指肠。
7.试述胃肠道的运动形式和生理意义。胃运动的形式
容受性舒张:当咀嚼和吞咽食物时,食物对咽和食管处感受器的刺激可通过迷走神经反射性的引起胃头区肌肉舒张,为容量增大,称为容受性舒张。它适应于摄入大量食物,而胃内压变化不大。
紧张性收缩:胃壁平滑肌经常保持一定程度的持续性收缩,称为紧张性收缩。紧张性收缩有助于保持胃的正常位置和形态,并使胃腔内有一定压力,有利于消化液渗入食物。以及协助运送食物入十二指肠。
蠕动:胃蠕动是朝幽门方向进行的环形收缩波,平均每分钟3次。胃的反复蠕动可将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并推送胃内容物进入十二指肠。小肠的运动
紧张性收缩:小肠平滑肌经常保持一定程度的持续性收缩,称为紧张性收缩。当紧张性降低时,肠腔易于扩张,肠内容物的混合和转运减慢;相反,紧张性升高,小肠的转运作用加快。分节运动:是一种以肠管环形肌为主的节律性收缩和舒张运动。分节运动可使消化液和食糜充分混合,并能增加与肠壁的接触,有利于消化、吸收的进行。此外,它还挤压肠壁,有利于血液和淋巴的回流。
蠕动:是环形肌和纵形肌都参与的一种波形活动。小肠蠕动始于十二指肠,向大肠方向运行。肠内容物借此向前推送。但运行速度较慢,每分钟约1~2cm。8.唾液、胃液、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主要成分和作用如何?
唾液中水占99%,其余为唾液淀粉酶、溶菌酶、粘蛋白、球蛋白和少量无机盐。
唾液作用:湿润和溶解食物,并引起味觉;清除口腔中食物残渣,冲淡和中和进入口腔中的有害物质,对口腔其清洁和保护作用;唾液中的溶菌酶和免疫球蛋白有杀菌作用;粘蛋白可中何谓酸,并在胃酸作用下发生沉淀,附着与胃粘膜上,形成保护性屏障,以增强胃粘膜对抗胃酸的腐蚀作用;淀粉酶可分解麦芽糖。胃液PH值0.9~1.5。主要成分包括无机物如盐酸、钠和钾的氯化物等,有机物如粘蛋白和消化酶。
盐酸作用:激活胃蛋白酶原,并提供酸性环境;变性蛋白质,易于水解;抑制和杀灭细菌;引起胰泌素的分泌,从而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有利于铁和钙的吸收。胃蛋白酶原被盐酸激活后,可分解蛋白质产生示和胨和少量的多肽及氨基酸。黏液可润滑食物,碳酸氢盐可中和胃酸形成粘液——碳酸氢盐屏障,保护胃粘膜。内因子是胃底腺壁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促进维生素B12吸收。胰液PH值7.8~8.4。含有碳酸氢盐和多种消化酶。胰淀粉酶,将淀粉水解胃麦芽糖。
胰脂肪酶,在胆汁协同作用下,将脂肪分解胃甘油和脂肪酸。
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以酶原形式存在于胰液中,肠液中的肠致活酶可激活胰蛋白酶原,酸和胰蛋白酶本身也能激活胰蛋白酶原。糜蛋白酶原在胰蛋白酶作用下可被激活。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分解蛋白质为示和胨。
胆汁主要成分为胆盐、胆色素等。胆色素是血红蛋白的分解产物。胆汁的消化作用主要通过胆盐实现。胆盐作用:加强胰脂肪脉活性;和脂肪酸结合,促进脂肪酸和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吸收;乳化脂肪使脂肪变成微滴,增加与酶的接触面积,便于脂肪分解。
小肠也是由小肠的肠腺及十二指肠腺所分泌的。PH值7.6。含多种消化酶,如肠致活酶、肠肽酶、肠淀粉酶、肠蔗糖酶、肠麦芽糖酶等。由小肠分泌入肠腔的只有肠致活酶,它可激活胰蛋白酶原,其他消化酶存在于小肠上皮细胞的刷状缘上或细胞内,对一些进入上皮细胞的营养物质继续起消化作用。
9.食物在口腔、胃、小肠和大肠内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食物经咀嚼被切碎,并于唾液混合。食物对口腔内各种感受器的刺激,反射性引起胃、胰、肝、胆囊等器官活动加强。
食物入胃5min左右,胃蠕动开始。并受到胃液的化学性消化和胃壁肌肉运动的机械性消化。胃内食糜经胃排空排入十二指肠。在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化学性消化极小肠运动的机械性消化后,营养成分被吸收。食物残渣进入大肠。残渣中水分、无机盐有大肠吸收。10.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产物是在哪些部位被吸收的?怎样吸收的?
单糖是糖类在小肠中吸收的主要形式,是通过小肠上皮细胞膜主动转运而吸收的。糖被吸收后,主要进入血液,经门静脉进入肝,然后在肝内贮存或进入血液循环。
蛋白质被分解为氨基酸后,才能被小肠吸收。是通过小肠上皮细胞膜主动转运而吸收的。糖被吸收后,主要进入血液,经门静脉进入肝,然后在肝内贮存或进入血液循环。
在小肠内,脂肪的消化产物脂肪酸和甘油一酯等,很快与胆盐形成混合成微胶粒。携带脂肪的消化产物通过覆盖在小肠绒毛表面的非流动性水层到达微绒毛。并释放脂肪酸和甘油一酯,透过细胞膜进入粘膜上皮细胞。
长链脂肪酸和甘油一酯被吸收后,在细胞内合成乳糜微粒,并以胞吐形式释出胞外,经细胞间隙,进入小肠绒毛中的中央乳糜管,经淋巴循环再进入血液。中、短链的甘油一酯和脂肪酸是水溶性的,可经上皮细胞进入毛细血管,再经门静脉进入肝。14.根据消化系统整体功能,试述平时饮食卫生应注意哪些问题。消化器官在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下,整个消化过程是一个完整统一的过程。在通常情况下,消化管各段之间,消化腺之间,消化管和消化腺之间腺呼影响,相互制约,彼此协作,共同完成消化吸收的生理功能。根据以上关系,平时注意饮食卫生是有重要意义的。如咀嚼不够的食物入胃后会加重胃的负担,引起胃肠道消化障碍。消化器官的活动是有规律进行的,若吃饭不按时,久之,会引起消化道疾病。如果长期早餐过少,营养成分缺乏,对儿童、青少年健康有影响。注意合理营养,不挑食偏食。不暴饮暴食。第十章 泌尿系统 名次解释:
排泄:指机体把新陈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代谢产物,以及摄入体内过量的有用物质、药物、异物等,经由血液循环,从不同排泄器官排出体外的生理过程。肾单位:是肾的基本单位。每个肾单位有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
致密斑:位于远曲小管的起始部分,上皮细胞变窄而高,细胞排列紧密,形成一个椭圆形盘状的聚集区,称致密斑。
足细胞;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层,细胞形态特殊,由许多足状突起,称足细胞。
球旁细胞:在入球小动脉接近肾小球的一小段上,血管壁的一些平滑肌细胞变态成上皮样细胞,称球旁细胞。
肾小球有效率过压:指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动力。其压力高低取决于三种力量的大小,即有效过滤压=肾小球毛细胞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
肾糖阈:尿中不出现葡萄糖的最高血糖浓度。正常值为9—10mmol/l(160—180mg%)球管平衡:不论肾小球滤过率增多或减少,近端小管的重吸收率始终占滤国率的65%—70%,称球管平衡。其生理意义是使终尿量不致因肾小球滤过率的增减而出现大幅度变动。排尿反射:当膀胱内尿量增加到400—500ml时,膀胱内压升高,刺激膀胱壁的牵张感受器,冲动沿盆神经传入,到达脊髓骶段的排尿反射中枢,再经盆神经传出,引起膀胱逼尿肌收缩,内括约肌松弛。与此同时,反射性抑制阴部神经,使外括约肌松弛,于是尿液从膀胱排出,此为排尿反射。问答题:
1.简述肾脏的生理功能。
肾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恒定的重要器官之一。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些代谢中产物和多余的水及各种电解质,只要以尿的形式由肾排出。肾对维持机体水平衡和酸碱平衡,内环境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肾单位是肾的基本功能单位。每个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它们与集合小管共同完成泌尿机能。2.肾脏的血液循环特点是什么?有和生理意义?
肾动脉直接起自腹主动脉,血管粗,因此肾的血流量大,平均每分钟1200ml血流经双肾,这有利于肾小体的有效率过率。肾动脉入肾门后,在肾窦内分支;经叶间动脉→弓状动脉→小叶间动脉→入球小动脉,进入肾小体内形成肾小球毛细血管网,再汇合成出球小动脉离开肾小体。然后形成球后毛细血管网,分布于皮质和髓质内的肾小管附近,供应肾小管营养和进行重吸收作用。经过两次毛细血网,然后汇集成静脉,由小叶间静脉→弓状静脉→叶间静脉→肾静脉。
肾小球毛细血管网介于皮质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之间,血压较高,有利于肾小球的滤过;而髓质肾小管附近的毛细血管网血压较低,有利于肾小管的重吸收。3.尿是怎样生成的?简述其基本过程。
尿的生成过程包括3个环节:肾小球滤过作用,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及分泌与排泄作用。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主要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即滤过膜的通透性和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动力是有效滤过压。重吸收是指物质从肾小管液中转运至血液中,而分泌是指上皮细胞将本身产生的物质或血液中的物质转运至肾小管腔内。物质通过肾小管上皮的转运包括被动转运和主动转运。水的重吸收率的多少不仅决定着尿量的多少,而且决定着尿的渗透浓度。4.影响肾小球滤过滤的因素有哪些?
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和面积:当通透性改变或面积减少时,可使尿液的成分改变和尿量减少。
肾小球有效滤过压改变:当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显著降低或囊内压升高时,可使有效滤国压降低,尿量减少。
肾血流量:肾血流量大时,滤过率高,尿量增多;反之尿量减少。5.影响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的因素有哪些?
肾小管重吸收是指原尿流经肾小管和集合管时,其中的水和溶质透过肾小管管壁上皮细胞,重新回到血液的过程。影响肾小管重吸收的因素有:①小管液中溶质的浓度,溶质浓度增大,肾小管重吸收水分减少,则尿量增多。②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管重吸收率始终保持在滤过率的65%—70%。③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功能状态。④激素的作用,血管升压素释放增多时,可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6.大量饮水后和大量出汗后,尿量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
汗液是低渗性液体,大量出汗引起血浆渗透压增高,刺激下丘脑晶体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引起下丘脑—神经垂体系统合成释放ADH增多,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H2O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
大量出汗使机体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引起心房和大静脉处容量感受器刺激减弱,使下丘脑—神经垂体系统合成释放ADH增多,肾小管对H2O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肾内入球小动脉内血流量减少,对入球小动脉壁的牵张刺激减弱,激活了牵张感受器,使肾素释放增加。7.什么是渗透性利尿?
因小管液溶质浓度过高,致使渗透压过高,从而阻止对是水的重吸收所引起尿量增多的现象称渗透性利尿。由于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故尿量减少。8.试述抗例尿素和醛固铜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的调节。
抗利尿素是由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神经元分泌的。其主要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排尿量。循环血量的改变也能刺激感受器而反射性地影响抗利尿素的释放。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中,肾素是肾小球近球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水解酶,它能催化血浆中的血管紧张素原生成血管紧张素;血管紧张素可使小动脉收缩,动脉血压升高,同时直接刺激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9.尿是如何被浓缩的稀释的。
尿液的稀释是由于小管液中的溶质被重吸收而水不易被重吸收造成的。尿液的浓缩则是由于小管液中的溶质仍滞留在小管液中造成的。重吸收作用的变化对尿量的影响特别显著。第十一章 内分泌系统 问答题:
1.试述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
特异性:激素随血液运送到全身各处,选择性的作用于某些器官、组织和细胞,信息传递作用:激素作为“信使”,将生物信息传递给靶细胞,只调节靶细胞固有的功能活动或物质代谢反应的强度与速度。
高效生物放大作用:激素与受体结合后,在细胞内发生一系列酶粗放大作用,逐级放大,形成一个高效生物放大器。
激素间相互作用:多种激素共同参与膜一生理活动的调节时,激素与激素之间往往存在着协同和颉颃作用。这对维持其功能活动的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2.试述氮类激素和类固醇类激素的作用机制。
氮类激素作用机制:第二信使学说。Sutherland 学派1965年提出的。认为激素是第一信使,当激素与细胞膜上的特异受体结合后,激活了与之偶连的G蛋白,通过G蛋白再激活膜内的腺苷酸环化酶,催化细胞内的三磷酸腺苷转化为环一磷酸腺苷(cAMP),cAMP作为第二信使,进一步促进蛋白激酶的活化,影响细胞内许多重要酶的功能蛋白质的活性,引起细胞各种生物效应。
类固醇类激素作用机制:基因表达学说。类固醇激素是一类小分子脂溶性物质,可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入胞后,有的激素(糖皮质激素)先与胞浆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受体蛋白发生构性变化,从而是激素——受体复合物获得进入核的能力,由胞浆转移至核内,再与核受体结合,从而调控DNA的转录过程。生成mRNA,mRNA透出核膜并诱导蛋白质的合成,引起相应的生物效应。另有些激素(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进入细胞后,可直接穿过核膜,与相应受体结合,调节基因表达。3.下丘脑产生哪些主要激素? 抗利尿激素、催产素和下丘脑调节肽。
4.垂体分几部分?各部的主要结构和功能如何? 垂体包括腺垂体和神经垂体。
腺垂体结构功能:腺细胞分为嗜酸性细胞、嗜碱性细胞核嫌色细胞。嗜酸性细胞有两种,生长激素细胞,分泌生长激素;催乳素细胞,分泌催乳素。嗜碱性细胞有3种,促甲状腺激素细胞,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性腺激素细胞,分泌促卵泡激素和黄体生成素。
神经垂体结构功能:主要由大量的神经纤维、垂体细胞、丰富的突状毛细血管和少量结缔组织构成。贮存有视上核和室旁核神经元胞体合成的抗利尿激素和催产素,并释放入血。5.腺垂体分泌的激素及生理作用。
(1)生长激素:促进骨骼和软组织生长,促进蛋白质的合成,促进脂肪的动员和利用,抑制体内糖的利用,因而使血糖升高。
(2)催乳素:促使发育完全而又具备泌乳条件的乳腺开始分泌乳汁,并维持泌乳。(3)促甲状腺激素:可促进甲状腺生长、发育和分泌甲状腺激素,实现甲状腺激素的各种生理功能。
(4)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进肾上腺皮质分泌糖皮质激素和性激素。
(5)促卵泡激素:促进女子卵泡生长发育,并在少量黄体生成素的协同作用下,促使卵泡分泌雄激素。
6.神经垂体释放的激素及生理作用。
(1)升压素:在生理浓度时起抗利尿作用。可与肾集合管管周膜上V2受体结合,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产生CAMP,使官腔膜蛋白酶磷酸化而改变膜的构型。
(2)催产素:①可使乳腺腺泡周围肌上皮细胞收缩,引起射乳;还可维持乳腺继续泌乳。②可促进子宫收缩,对非孕子宫作用较小,而妊娠子宫较敏感,雌激素可提高子宫对其的敏感性,孕激素作用相反。
7.下丘脑与神经垂体和腺垂体是怎样联系的?
下丘脑与神经垂体的联系是下丘脑——垂体束。下丘脑的视上核和室旁核神经元胞体合成的抗利尿激素和催产素经下丘脑——垂体束的轴浆流动运送至神经垂体的轴突末梢贮存。在由各种刺激下,视上核和室旁核神经元发生兴奋,神经冲动延神经纤维传至末梢,引起神经末梢内贮存的激素释放入血。
下丘脑与腺垂体的联系途径是垂体门动脉系统。下丘脑“促垂体区”的神经内分泌核团,产生的调节腺垂体激素释放激素属于多肽类化合物。促进腺垂体分泌活动的调节肽,称为“释放激素”或“释放因子”。相反,抑制腺垂体分泌活动的调节肽,称为“释放抑制激素”或“释放抑制因子”。垂体调节肽对垂体的分泌具有特异性雌及作用或抑制作用。
下丘脑“促垂体区”的神经分泌细胞合成的下丘脑调节肽,沿结节垂体束,经轴浆顺向流动,运送至位于中央隆起的神经末梢,并释放出来,弥散入垂体门脉系的初级毛细血管网,然后沿门微静脉运送至腺垂体的次级毛细血管网,在此弥散至腺垂体的分泌细胞,促进或抑制该处细胞的分泌活动。
9.甲状腺激素合成与释放的过程?
甲状腺激素包括四碘甲腺原氨酸,即甲状腺素,以及少量的三碘甲腺原氨酸。甲状腺激素的形成经过合成、贮存、碘化、重吸收、分解和释放等生理过程。滤泡上皮细胞摄取酪氨酸等氨基酸,在粗面内质网合成甲状腺球蛋白的前体,运至睾尔基复合体加上糖的部分,并浓缩成分泌颗粒,以胞吐的方式排入滤泡腔内贮存。滤泡上皮细胞基底面的胞膜上有碘泵,可将碘离子逆浓度差摄入细胞内,在国氧化物酶的作用下活化,然后透过细胞膜进入滤泡腔,与甲状腺球蛋白的酪氨酸残基结合形成碘化的甲状腺球蛋白,贮存于滤泡腔内。
在腺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的作用下,滤泡上皮细胞以胞饮方式将滤泡腔内的碘化甲状腺球蛋白重吸收入胞质内,吞饮小泡于溶酶体融合,溶酶体内的蛋白水解酶可分解甲状腺球蛋白,形成T4和T3。T4和T3释放入血液,随血液循环到达靶组织。10.甲状腺激素有何生理作用?
甲状腺激素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物质与能量代谢,促进生长发育过程,提高生经系统的兴奋性。
对代谢的影响:促进能量和物质代谢。可加速许多组织内糖和脂肪的氧化分解,增加耗氧量和产热量。
对生长发育的影响:促进组织分化、生长和发育的作用。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11.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各有什么生理作用?
甲状旁腺素:作用于骨,促进骨内破骨细胞的活性,使骨组织溶解,释放磷酸钙入血。作用于肾,促进肾小管对钙的吸收。作用于肠道,促进肠对钙的吸收
降钙素:促进钙盐沉积于骨的基质形成新骨,并抑制破骨细胞的功能活动,较少骨质溶解,使血钙降低。
12.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各有什么生理作用?
胰岛素是调节体内糖、蛋白和脂肪代谢,维持血糖正常水平的一种重要激素。
对糖代谢的作用: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利用,促进葡萄糖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促进葡萄糖变成脂肪酸,并抑制糖异生,降低血糖。
对脂肪代谢的作用:促进肝脏合成脂肪。抑制脂肪酶活性,较少脂肪分解。
对蛋白质代谢的作用:促进氨基酸通过细胞膜的转运进入细胞;加快细胞核的复制和转录过程;作用于核糖体,加速翻译过程,促进蛋白合成。13.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肾上腺髓质素各有什么生理作用? 肾上腺皮质激素包括眼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和性激素。
盐皮质激素生理作用:眼皮质激素以醛固酮为代表,对水盐代谢的作用最强。醛固酮促进肾远曲小管和集合小管重吸收纳、水和排出钾。糖皮质激素生理作用:
(1)对代谢的作用:促进糖异生,抑制葡萄氧化,是血糖升高。促进肌肉组织和结缔组织蛋白质分解,加速氨基酸转移至肝,生成肝糖原。促进脂肪分解。
(2)在应激反应种的作用:增强应激功能。在应激反应中,有害刺激作用于下丘脑,和腺垂体而引起糖皮质激素增多,改变机体的物质和能量代谢,抵抗有害刺激。
其他功能:可使血中红细胞、血小板和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加,使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可提高血管平滑肌对去甲肾上腺素的敏感性,有利于提高血管的张力和维持血压。肾上腺髓质激素生理作用: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生理作用相似。髓质激素与交感神经系统构成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其生理作用与交感神经系统紧密联系,共同完成应急反应。当机体遇到特殊紧急情况时,如畏惧、焦虑、局痛等,交感——肾上腺系统立即被调动起来,髓质激素分泌大量增加,他们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提高其兴奋性,使机体处于警觉状态,反应灵敏;呼吸加强、加快、肺通气量增加;心跳增加血压升高,血流量增大,内脏血管收缩,骨骼肌血管舒张,全身血液重新分配;肝糖原及脂肪分解,适应能量需求第十三章 人体的生长和发育 问答题:
1.人体的生长发育可分为几个时期,各有和特点? 生长过程是从受精卵开始,直至个体或组织衰亡为止的持续过程。巨人体各器官发育的特点,可分为出生期和出生后期。生后期的生长发育可分为4个时期。第一期为胎儿期,该期生长占优势,机能分化少。第二个时期为出生儿到成人时期。第三个时期为成人期,绝大部分组织、器官生长仅限于对损伤和废弃组织的修复和更新,及疾病后的康复。第四个时期为老年期,该期各种机能缓慢衰退。
2.影响人体生长发育的因素有哪些,各有和特点?
营养因素、生态因素、社会因素和遗传因素等。
营养因素:糖类提供能量,蛋白质形成和更新组织细胞,无机盐与血液、肌肉、骨的生成和一些生理活动的维持相关。
生态因素:阳光、空气、水分、食物等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这些自然因素也影响人类的生长发育。它们对人类的身高、肤色、鼻型、发型、头型有较大影响,对人体胸阔的发育、眼睑、脸型、面型、瞳孔颜色、肢体比例也有关系。
遗传因素:是影响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人体代谢生理、生化等功能都受遗传因素影响。疾病:急性、慢性传染病对生长发育由直接影响。可导致器官的严重伤害。
体育锻炼和劳动:是促进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和增强体质的主要因素。可使心肌发达,收缩力增强,使心输出量增加。可提高肺活量,改善肌肉和血液循环,实际纤维增粗,肌肉重量和体积增大。
精神因素:体内外各种感受器官通过边缘系统于下丘脑发生密切联系,从而调整情绪、食欲、体温、血压等中枢。
3.人体的衰老有哪些主要原因?
衰老是人体在其生命过程中整个机体形态、结构、功能逐渐衰退以至死亡概率随年龄逐渐增加的总的现象,衰老大致包括功能衰退和易损伤性或死亡概率增加。自然寿限,各种生物的自然寿命都是有限的。衰老的基本学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中毒学说:包括大肠中毒和代谢中毒。
2)
细胞结构改变学说:包括胞质凝胶态的改变及蛋白质改变。3)
自由基学说:包括自由基对细胞的损害和DNA突变。4)
免疫学说:免疫系统功能衰退及自体免疫。5)
遗传学说:包括基因主宰,生物钟、遗传缺陷。
6)
错误成灾说:由于年龄增加,发生变异的分子逐渐积累,旧错误诱导新错误,导致错误成灾,引衰老。
7)
膜电位学说:由于膜电位改变引起衰老。
8)
交连学说:包括过氧化物和DNA及蛋白质等发生交连,胶原蛋白交连增多。此外,有人还提出热量限制和衰老的关系。
第三篇:修辞习题(附答案)
1、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对偶)
B.因为岛屿挡住了它的转动,他狠狠地用脚踢着,用手推着,用牙咬着。(拟人、夸张)C.莫非他造塔的时候,竟没有想到塔终究要到的吗?(反问)D.皎洁的月光像透明的轻纱笼罩着大地。(比喻)
2、对句子的修辞手法一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大海里,闪烁着一片鱼鳞似的银波。②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中。
③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④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向下了火。A.比喻 拟人 对偶 夸张 B.拟人 拟人 对偶 比喻 C.比喻 拟人 排比 比喻 D.拟人 对偶 排比 夸张
3、选出和“树林一直在唱着那首愉快的歌”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A.这里的人们非常好客,火一般热情。
B.一路上,稻田绿、菜花黄、江水银、绘成一幅幅田园巨画。C.生命是一条河流,有奔腾也有平缓。D.天气炎热,那张乒乓球桌子也在睡觉。、下列句子修辞方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没有崇高的理想,没有科学的指示,没有奉献的精神,就不可能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
B.他打乒乓球的动作真灵活,像一只顽皮的小猫,在球台前上窜下跳。C.鸟儿在清泉旁边歇歇翅膀,养养精神,倾听着泉水的絮语。D.他的嗓音像铜钟一样洪亮,简直十里以外都能听见。
5、修辞手法及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的人骑在人民的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诗句运用比喻手法,通过对比形象地揭露了反动统治者的骄横无耻,准确、生动地刻画了鲁迅先生鞠躬尽瘁为人民的形象。
B.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运用夸张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要把延安巨变尽收眼底的急切心情。C.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 运用反问手法,抒发了作者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D.在北美的沙漠中,我是一株水土不服的故园里的橘树,我的诗篇不过是些苦涩的果实。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作者在异国他乡的苦闷,集中反映了他思念祖国,企盼回归祖国的强烈愿望。、判断下面各句,选出判断有误的一项()
A.“三四顶旧毡帽从石级上升上来。”这句话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
B.“总理啊,我们的好总理!你在这里啊,就在这里!——在这里,在这里,在这里……”这句话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
C.“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这句话运用了设问修辞手法。D.“这些人……说是马克思主义,行的是自由主义;对人是马克思主义,对己是自由主义”这句话运用了对比修辞手法。
7、从下面几句话中,找出与“年头要账的挤破了门框”这句话修辞方法不同的一项是()A.俗话说:“瓜菜半年粮”。B.飞流直下三千尺。
C.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
D.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8、对修辞手法依次做出正确判断的是()
①因为岛屿挡住了它的转动,它狠狠的用脚踢着,用手推着,用牙咬着。②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③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A.①排比、比喻 ②反复 ③排比 B.①拟人、反复 ②对偶 ③对偶 C.①比喻、反复 ②排比 ③比喻 D.①拟人、排比 ②反复 ③对偶
9、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
A.“循序渐进,循序渐进,再循序渐进。”这句话运用了排比修辞方法。B.“要讲究事实,对比事实,积累事实。”这句话运用了反复修辞方法。
C.“当面不说,背后乱说;开会不说不过去,会后乱说。”这句话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方法 D.“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这段话由两组对偶句组成。
10、在下列四个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B.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C.苏州园林可不是对称的,好像故意避免似的。D.人们又一次像疾风卷过水面,向飞机涌去。
11、对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错误的是()
A.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比喻)
B.齐先生自己也说嘛,致力于化学四十余年,而建树不多,啥子道理哟?并非齐先生才疏学浅,而是社会未起变化之故。(反问)
C.满窖里围得不透风,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夸张)
D.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对偶)
12、与例句的修辞方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例句: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①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②重庆的夜,微波荡漾的江面上倒映着万家灯火,盏盏点点,这是自由诗,这是交响乐。
③纺车总是安安稳稳地呆在那里,像着陆停驶的飞机,一声不响,仿佛只是在等待。
④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哩!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②
13、对下列各句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夸张)
B.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拟人)
C.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反语)
D.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反问)
14、由“蚯蚓”(或“伞”)展开联想和想象,写一段话。要求运用拟人和反问的修辞方法,字数50~80。
15、对下列各句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比喻)
B.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对偶)
C.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设问)
D.远寺的钟声突然惊醒了海的酣梦。(拟人)
16、下列使用比喻修辞方法恰当的一项是()
A.这篇议论文结构严谨,犹如铜墙铁壁—样。
B.皎洁的月光像透明的轻纱笼罩着大地。
C.爷爷的胡子似钢针,显眼得很,看上去俨然是条硬汉子。
D.被炮弹炸翻的阵地,就像草地里长满了蘑菇。
17、下面一段文字依次运用的修辞方法正确的一项是()
我们应当心胸开阔如大海,应该乐于助人,与人为善,试想,如果心眼儿比针鼻还小,老是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怎么能与同学们相处得好呢?
A.明喻
夸张
设问
B.夸张
暗喻
反问
C.明喻
夸张
反问
D.夸张
暗喻
设问
18、对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方法的判断,在错误的一项是()A.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拟人)B.愿驰千里马,送儿还故乡。(对偶)
C.他不能抬头,不能睁眼,不能呼吸,不能迈步。(排比)
D.可怜的人啊,现在要他跟这一切分手,叫他怎么不伤心呢?(反问)
19、对修辞方法判断完全正确的是()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A.比喻
反复
对偶 B.拟人
对偶
排比 C.比喻
对偶
排比 D.拟人
反复
排比
20、从修辞角度看,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A.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B.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
C.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D.书,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21、下面句子采用的主要修辞方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长城电扇,电用长城。
②桥下有河,亭中有井,路边有溪。
③商店和旅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
④一棵新芽简直就是一颗闪亮的珍珠。
⑤星星在头上眨着慵懒的眼睛,也像要睡了。
A.①/②③/④⑤
B.①④/②/③⑤ C.①③/②④/⑤
D.①④⑤/②/③
22、仿照下面例句写一句话,要求与例句格式相似,并运用比喻修辞手法。例句:我不是挺立在高山峻岭中的巨松,而是辽阔草原上的一棵小草---为壮丽的河山添上一笔绿意。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语句,要求仿用画波浪线语句的句式及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内容要前后照应。
我们用友谊写一本书,一本厚厚的书。在书里:友谊如珍珠,我们共同穿缀,联成一串串璀璨的项链;
友谊如,我们,友谊如,我们,24、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成就了轰轰烈烈的事业而在于具体做好了什么。所以,见到茂密的森林,你只盼无愧地做森林中挺拔的一棵;见到美丽的花园,你只盼无愧地做园中普通的一朵。虽是一棵,却能抗击风雨;虽是一朵,却能装扮春天。这样的人生也就无悔了。
25、根据你的观察和对生活的感悟,仿照下面加点的句子再写一个句子。
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滴水可以穿石,是在告诉我们做事应持之以恒;大地能载万物,是在告诉我们求学要广读博览。
26、仿照例句的句式,在下面两句的横线上补写相应的内容。例: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1)如果我是清风,我将(2)如果我是春雨,我将
27、请你扩展联想想象,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将“月亮”“树影”“笛声”这三个词语扩展成一段话,并描绘出一幅画面。(50字以内)
28、请展开联想和想象,运用恰当的修辞方法,将“童年”、“风筝”、“天空”这三个词扩展成一段文字。(词语顺序可以颠倒,不超过40字)
29、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上联:忆往昔沧桑岁月。下联:________________
综合训练参考答案
1、B 没用夸张
2、A3、D4、B5、D 是比喻
6、A 是借代
7、A 是引用
8、D9、C A是反复 B是排比 D排比
10、C A是拟人 B是比喻 D是比喻
11、B 是设问
12、C13、A 是比喻
14、略
15、C 是反问
16、B
17、C(提示:“心胸开阔如大海”,为明喻;“心眼儿比针鼻还小”,为夸张;“怎么能与同学相处得好呢?”,为反问。)
18、B19、D20、A21、B ①④是比喻/②是顶针/③⑤是拟人
22、我不是矗立在广场中央的高大石像,而是绵延千里的路轨下的一颗小石子——为繁忙的交通运输献上全部的力量。
23、友谊如彩绸,我们共同剪裁,缝制成一件件绚丽的衣衫;友谊如花种,我们共同播撒,培育出一个个五彩的花坛;友谊如油彩,我们共同调色,描绘出一幅幅美妙的图画。
24、“见到奔腾的江河,你只盼无愧地做浪花中的一滴”、“虽是一滴,却能滋润禾苗”。
25、青松不惧风雪,是在告诉我们做人要坚毅刚强。(只要先写出一种自然现象,然后写出对这一现象合乎情理的感悟即可)
26、(1)吹走世间的尘埃、吹绿田野里的庄稼(2)滋润人们的心田、滋润干涸的土地 27、28、为开放性试题,意思对即可。
29、看今朝锦绣江山
第四篇:古代汉语习题(一)附答案
陕西师范大学中文专业
古代汉语练习题(上)
一、解释下列术语。(每題3分,共12分)
1、六书
2、四体二用
3、本义
4、词义扩大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8分)
1、“姜氏欲之,焉辟害”一句中的“辟”与“避”是一对。
A、古今字,B、通假字,C、异体字,D、繁简字
2、“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餘杯”一句中,“餘”今作“余”,它们是一对。
A、古今字,B、繁简字,C、异体字,D、通假字
3、就词汇音节结构而言,古代汉语词汇中占多数。
4、下列各词属于第一人称代词的是、。
小人、仆、臣、不才、吾、予
5、下列各词中属于疑问代词的有:、。
吾、谁、余、莫、斯、夫、奚、其、或、若
6、“亟请于武公,公弗许”一句中,“亟”字的词性是。
三、指出下列汉字的形体结构。(每字0.5分,共10分)
亦诚羊都刃伐盥矢上壶莫十徒问既采马础鹿本
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四、指出下列各句加点词的意义,并指出该意义是本义还是引申义。(每句1分,共13分)
1、时:
①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②问君西游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③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④时与出游猎。(《史记·吕太后本纪》)
⑤时移而治,不易者乱。(《韩非子·心度》)
⑥秋水时至,百川灌河。(《庄子·秋水》)
2、间:
①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晏子春秋·内篇杂上》)
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苏轼《前赤壁赋》)
③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左传·庄公十年》)
④遂与外人间隔。(陶潜《桃花源记》)
⑤谗人间之,可谓穷矣。(《史记·屈原賈生列传》)
⑥安得广厦千万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⑦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史记·陈涉世家》)
六、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义与今义,并说明古今义的差异。(每题2分,共10分)
1、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2、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3、缪公怨此三人,入于骨髓。14、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5、孟孙才其母死,哭泣无涕,中心不戚。.
七、简答题:
1、许慎对汉字六书的解释是什么。(6分)
2、举例说明古汉语宾语前置的几种情况。(7分)
3、举例说明古汉语的判断句。(7分)
4、举例说明古汉语的被动表示法。(7分)
八、翻译下列短文。(20分)
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然明曰蔑也今而后知吾子之信可事也小人实不才若果行此其郑国实赖之岂唯二三臣仲尼闻是语也曰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附: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上)
一、解释下列术语:
1、六书:汉代的语言学家从汉字的形体结构分析出来的六种结构类属,(1分)即象形、指
事、会意、(1分)形声、转注、假借。
2、四体二用:清代语言学家戴震分析汉字“六书”得出的结论,(1分)认为汉字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为造字法,(1分)转注、假借两种为用字法,这叫做“四体二用”。(1分)
3、本义:即词本来的意义,(1分)是从字形方面分析出来的、有古代文献做参证的、(1
分)最早的意义,是引申义的源头。(1分)
4、词义扩大:词义从古义过渡到今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范围随之扩大,(1分)即由部
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由狭窄到宽泛,采取了全面扩张的方式,(1分)使古义成为今义外延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演变称为词义范围扩大。(1分)
二、填空题:(本题共8分,每空1分。)
1、A、古今字
2、B、繁简字
3、单音节词
4、吾、予
5、谁、奚
6、副词
三、指出下列汉字的形体结构。(本題共10分,每字0.5分)
象形:羊矢壶马鹿指事:亦刃上十本
会意:伐盥莫既采形声:诚都徒问础
四、指出下列各句加点词的意义,并指出该意义是本义还是引申义。
1、时:
①季节(0.5分)本义(0.5分)
②时间(0.5分)引申义(0.5分)
③当时(0.5分)引申义(0.5分)
④时常(0.5分)引申义(0.5分)
⑤时代(0.5分)引申义(0.5分)
⑥按时(0.5分)引申义(0.5分)
2、间:
①门缝(0.5分)本义(0.5分)
②在„„中间(0.5分)引申义(0.5分)
③参与(0.5分)引申义(0.5分)
④隔断(0.5分)引申义(0.5分)
⑤离间(0.5分)引申义(0.5分)
⑥房屋单位(0.5分)引申义(0.5分)
⑦秘密地(0.5分)引申义(0.5分)
六、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义与今义,并说明古今义的差异。(每题3分,共15分)
1、河:古义专指黄河,(1分)今义泛指河流,(1分)词义范围扩大;(1分)
2、臭:古义泛指各种气味,(1分)今义专指臭味,(1分)词义范围缩小;(1分)
3、怨:古义指痛恨,(1分)今义指埋怨,(1分)词义程度由重变轻;(1分)
4、谤:古义指背后议论人,(1分)今义指诽谤,(1分)词义感情色彩由中性变贬义;(1分)
5、涕:古义指眼泪,(1分)今义指鼻涕,(1分)词义范围转移。(1分)
七、简答题:
1、许慎对汉字六书的解释是什幺。(6分)
答: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1分)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义;(1分)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1分)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1分)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1分)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1分)
2、举例说明古汉语中宾语前置的几种情况。(本题7分,每种方式举出一个例句即可)答:古汉语中宾语前置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1分)如:A、寡人将谁朝而可?(1分)B、敢问何谓也?
2、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前置。(1分)如:A、三岁贯女,莫我肯顾。(1分)B、古之人不余欺也!
3、宾语用代词复指而前置。(1分)如:A、鸡鸣而驾,塞井夷灶,惟余马首是瞻。(1分)
B、当臣持竿临河时,心无杂虑,惟鱼之念。
4、强调介词“以”的宾语时前置。(0.5分)如:A、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B、《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0.5分)
3、举例说明古汉语的判断句。(7分,每种方式举出一例即可。)
答:古汉语中的判断句有以下几种:
1、“主语 + 谓语”,(0.5分)如:A、刘备,天下枭雄。B、荀卿,赵人。(0.5分)
2、“主语 + 者 + 谓语”,(0.5分)如:A、兵者,不祥之器。B、陈轸者,游说之士。(0.5分)
3、“主语 + 谓语 + 也”,(0.5分)如:A、张骞,汉中人也。B、曹公,豺虎也。(0.5分)
4、“主语 + 者 + 谓语 + 也”,(0.5分)如:A、陈胜者,阳城人也。B、南冥者,天池也。(0.5分)
5、“主语(者)+ 副词 + 谓语(也)”,(0.5分)
①表示肯定判断,如:A、(此)乃夫“长铗归来”者也。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0.5分)
②表示否定判断,(0.5分)如:A、匪报也,永以为好也。B、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0.5分)
6、“主语 + 判断词 + 宾语”,(0.5分)如:A、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B、余是所嫁妇人之父也。(0.5分)
4、举例说明古汉语的被动表示法。(本题7分,每种方式举出一例即可。)
答:古代汉语的被动表示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语意上的被动句。(0.5分)如:A、蔓草犹不可除。B、西伯拘而演《周易》。(0.5分)
(二)被动句式:
1、“于”字句。用“于”字引出行为动作的发出者。(0.5分)如:A、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B、郄克伤于矢。(0.5分)
2、“见”字句。动词前加“见”字表示被动。(0.5分)如:A、信而见疑,忠而被谤。B、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0.5分)
3、“见„„于”句。动词前加“见”字,其后用“于”字引出行为动作的发出者表示被动。(0.5分)如:A、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0.5分)
4、“为”字句。动词前加“为”字表示被动。(0.5分)如:A、父母宗族,皆为戮没。B、而身为宋国笑。(0.5分)
5、“为„„所”句。动词前加“为、所”字表示被动。(0.5分)如:A、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B、少北,则为匈奴所得。(0.5分)
6、“被”字句。动词前加“被”字表示被动。(0.5分)如:A、信而见疑,忠而被谤。B、臣被尚书召问。(0.5分)
八、翻译下列短文。(本题共20分,其中标点7分,翻译13分。评分时,每错三处标点扣1分,扣完7分为止;翻译每句1分,译文准确无误得满分,基本准确但有表达错误得0.5分,译文错误不得分。)
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然明曰:“蔑也今而后知吾子之信可事也。小人实不才,若果行此,其郑国实赖之,岂唯二三臣?”仲尼闻是语也,曰:“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参考译文:
郑国人在乡校游玩,来议论执政的得失。然明对子产说:“毁掉乡校,怎么样?”子产说:“为什么?人们早晚做完事情后到那里游玩,来议论执政的好坏。他们认为好的,我们就推行它;他们所讨厌的,我们就改正它。这是我们的老师,怎么能毁掉它呢?我听说过用忠善来减少怨恨的,没有听说过用作威来阻止怨恨的。难道不能很快地制止它?但是就像堵塞河水一样,大的决口发生,伤人一定会很多,我们是不能挽救的。不如开一个小口子加以疏导,不如我们听到它把它作为苦口良药。”然明说:“蔑从今以后知道了夫子您确实是可以事奉的。小人我实在没才能,如果真的这样施行下去,这样其实是郑国依赖它,岂独有利于二三位大臣?”仲尼听说了这些话,说:“从这件事来看,人们说子产不仁义,我不相信。”
第五篇:VFP上机习题(附答案)
VFP习题(红色部分为答案)
由于上机题和之前做的题一样,所以用WORK查找试题的关键字便可以省下手翻资料的时间@@^_^。查找快捷键:ctrl + F
粗鲁提示:不清楚这样算不算作弊行为,所以小心行事
(1)如下不正确的数值型常量是()。[多选题,答案不够或超出时,此题按零分计!](A)π(B)E-6(C)1E-6(D)1/2
(E)30%
ABDE
(2)在Visual FoxPro中,合法的字符串是()。[多选题,答案不够或超出时,此题按零分计!]
(A){ [计算机水平测试] }
(B)[(计算机水平测试)]
(C)“ '计算机水平测试’ '
(D)” '计算机水平测试] “
(E)” “计算机水平测试” “
BD
(3)日期时间型常量又称为T型常量,如下错误的形式是()。[多选题,答案不够或超出时,此题按零分计!](A){2008-03-03,10.45p}
(B){^2008-03-03;10:45p}
正确:{^2002-05-18,10:45p}(C){^2008-03-03,13:45p}
(D){^2008-03-03,13:45a}
(E){^2008-03-03-10:45p}
ABCDE
(4)如下正确的逻辑常量是()。
[多选题,答案不够或超出时,此题按零分计!](A),T,(B).真.(C).F.(D).f.(E).y.(F).n.CDEF
(5)如下选项()是正确的内存变量名。[多选题,答案不够或超出时,此题按零分计!](A)ABCDE
(B)_A A
没有空格(C)不是变量
(D)非变量
(E)A变量
(F)_ASD
ACDEF
(6)如下选项()是正确的赋值命令。[多选题,答案不够或超出时,此题按零分计!]
(A)STOR 2 TO AA,SS
(B)STOR 2,3 TO AA,SS
(C)DD=.F.(D)DD=.真.(E)FF=[广东医]
(F)FF=3+
4ACEF
(7)对于赋值命令:X='',如下与此命令等价的有()。[注意空字符串与一个空格符组成的非空字符串。] [多选题,答案不够或超出时,此题按零分计!](A)STOR [] TO X
(B)STOR ”“ TO X
(C)STOR ' ' TO X
(有空格)
(D)X=[]
(E)STOR ” “ TO X
(有空格)
ABD
(8)常见表达式有四种,如下选项()是错误的。[多选题,答案不够或超出时,此题按零分计!]
(A)关系型
(B)日期型
(C)时间型
(D)字符型
(还有
数值型)
(E)逻辑型
AC
(9)假设执行赋值命令:AA=”□12□“和 BB=”□12□“(注:□表示空格)。如下选项中()不是AA+BB的正确结果。
□12□□12□
直接相连 [多选题,答案不够或超出时,此题按零分计!](A)□24□
(B)□□1212□□
(C)□12□□12□
(D)□□24□□
(E)□12□12□□
ABDE
(10)假设执行赋值命令:AA=”□12□“和 BB=”□12□“(注:□表示空格)。如下()不是AA-BB的正确结果。
□12□12□□
后摆尾 [多选题,答案不够或超出时,此题按零分计!](A)□00□
(B)□□00□□
(C)□1212□□□
(D)□12□12□□
(E)1212□□□□
ABCE
(11)假设在命令窗口输入:X=2<3,则如下选项()是错误的。[多选题,答案不够或超出时,此题按零分计
将2《3赋入X(A)是一个错误的命令。
(B)X取值一定等于2且小于3。
(C)X取值在[2,3)区间。
(D)X取值要小于3,现取值是2。
(E)X取值是2,所以小于3。
ABCDE
第二周
(1)若 X=56.789,表达式:STR(X,2)-SUBS(”56.789“,5,1)的结果与如下的选项()不相等。(注:可选项中有定界符的表示字符型常量,定界符不是常量的一部分!)[多选题,答案不够或超出时,此题按零分计!](A)568
STR(X,2)57
(B)578
SUBS(”56.789“,5,1)
(C)”568“
STR(X,2)-SUBS(”56.789“,5,1)
“578”
(D)”578“
(E)49
ABCE
(2)如下选项中,输出的结果是123.00的选项有()。[多选题,答案不够或超出时,此题按零分计!](A)?VAL(”123.008“)
(B)?VAL(”123 45.678“)
VAL默认保留2位小数
(C)?VAL(”123A45.678“)
(D)?VAL(”123天45.678“)
(E)?VAL(”123.D678“)
BCDE
(3)对于表达式mod(16,5)+MOD(-16,-5), 如下选项()是错误的结论。[多选题,答案不够或超出时,此题按零分计!](A)结果是mod(16,5)的两倍。
(B)结果是MOD(-16,-5)的两倍。
(C)结果是零。
(D)结果是壹。
(E)结果是贰。
ABDE
(4)设已执行下列赋值命令:A='',BB=”A“,CC='BB',DD=[ ](注:这里是指顺序执行四个赋值命令!每命令后面要按回车!)。()选项的结果是相同的。[多选题,答案不够或超出时,此题按零分计!]
(A)LEN(DD-BB-CC+A)
(B)LEN(A+BB+CC)
(C)LEN(DD-CC-A)
(D)LEN(A+CC+A)
(E)LEN(A-DD+A)
BC
(5)VFP的命令格式:<命令动词>[范围][条件表达式][FIELDS<字段名表>]。如下正确表示范围的是()。
[多选题,答案不够或超出时,此题按零分计!]
(A)LIKE <数值表达式>
记!
(B)NEXT <数值表达式>
(C)EXCEPT <数值表达式>
(D)RECORD <数值表达式>
(E)ALL
BDE
(7)建自由表KT.DBF,表中的字段名、类型、长度、小数位要求依次如下:学号(C,5);姓名(C,8);备注(M),字段顺序不按要求无分,建好表结构后,在表中录入如下两条记录。(注:备注字段中的内容不要输入任何分隔符)01001
江边月
优秀团员 01002
林中虎
优秀班干部
[操作题,你应该先用SET DEFA TO D:KS 指定一个默认的存取文件夹,再作其它操作!]
(8)有数据表BCD.DBF,现要求从该表的姓名与备注两字段之间插入一新字段:性别(C,4)。然后在原数据的基础上补充输入数据如下(注:备注字段中输入的内容不要输入任何分隔符):
01001
江边月
女人
羽毛球高手 01002
林中虎
男人
电脑游戏高手
[操作题,你应该先用SET DEFA TO D:KS 指定一个默认的存取文件夹,再作其它操作!]
第三周
(1)数据库、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管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单选题,答案超出时,此题按零分计!](A)数据库系统包含数据库和数据管理系统
(B)数据库管理系统包含数据库和数据库系统
(C)数据库包含数据库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
(D)数据库系统就是数据库,也就是数据库管理系统
A
(2)规范化理论是关系数据库进行逻辑设计的理论依据。根据这个理论,关系数据库中的关系必须满足其每一属性都是()[单选题,答案超出时,此题按零分计!]
(A)互不相关的(B)不可分解的(C)长度可变的(D)互相关联的B
(3)在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中,所谓关系是指()[单选题,答案超出时,此题按零分计!](A)各条数据记录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B)各个字段数据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C)一数据库与另一数据库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D)满足一定条件的一个二维数据表格
D
(4)一个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所应具备的3种基本关系操作是()[单选题,答案超出时,此题按零分计!](A)选择、投影与连接
(B)编辑、浏览与替换
记!(C)插入、删除与修改
(D)排序、索引与查询
A
(5)建自由表KT.DBF,表中的字段名、类型、长度、小数位要求依次如下:学号(C,5);姓名(C,8);出生日期(D);学费(N,9,2);自费(L);奖惩(M),字段顺序不按要求无分,建好表结构后,在表中录入如下两条记录: 0161
陈一天
1988.03.05
12345.67
.T.0389
黄有月
1987.11.08
5432.10
.F.[操作题,你应该先用SET DEFA TO D:KS 指定一个默认的存取文件夹,再作其它操作!]
(6)假设某数据表中有字段:性别(L),要显示性别是真值的记录可采用如下选项()。[在目录D:KS下有一个数据表文件 ”SYSLX1.DBF“,你可以打开该表作验证!] [多选题,答案不够或超出时,此题按零分计!](A)LIST FOR 性别=”真“
(B)LIST FOR 性别
(C)LIST FOR 性别=”T“
(D)LIST FOR 性别=.T.(E)LIST FOR 性别=T
BD
(7)设一有记录的数据表,打开后分别执行如下选项,()在执行后使?eof()为真。[在目录D:KS下有一个数据表文件 ”SYSLX1.DBF“,你可以打开该表作验证!] [多选题,答案不够或超出时,此题按零分计!](A)先执行GO TOP,然后执行LIST。
(B)先执行GO TOP,然后执行DISP。
List=disp all(C)先执行GO TOP,然后执行DISP ALL。
(D)先GO BOTT,再SKIP。
(E)GO BOTT
ACD
(8)设有一个仅有表结构而无任何记录的空表,刚打开此表时,正确的选项有如下()。[在D:KS文件夹中有文件 ”空表.dbf“ ,你可以打开该表文件进行验证!] [多选题,答案不够或超出时,此题按零分计!](A)?recn()的结果是1。
!
(B)?eof()的结果是真值。
(C)?bof()的结果是真值。
(D)?recc()的结果是1。[注意:不是RECN()]
(E)?eof()的结果是假值。
ABC
(9)设一有记录的数据表,打开后分别执行如下选项,()在执行后使?BOF()为真。[在目录D:KS下有一个数据表文件 ”SYSLX1.DBF“,你可以打开该表作验证!] [多选题,答案不够或超出时,此题按零分计!]
(A)执行GO TOP 即可。
(B)先执行GO TOP,然后执行 SKIP-1。
(C)先执行GO TOP,然后执行 SKIP。
(D)无需任何操作,有数据的表刚打开时BOF()总是真。
(E)先执行GO 1,然后执行 SKIP-1。
BE
(10)有表ZGDA.DBF,现要求从该表产生新表,表名为:ADGZ.DBF(建议用COPY命令)。新表的数据要求如下:从ZGDA.DBF中选出字段依次为:编号、姓名、职称、基本工资,而且职称符合”高工“条件的数据。
提示1:先按题目提示设好当前存取文件的路径。题目指定的新文件名不得改变。
参考: COPY TO <新文件名> FOR <指定条件> FILE <要求的字段顺序排列> [FIEL 不要写成 FILE!] [操作题,你应该先用SET DEFA TO D:KS 指定一个默认的存取文件夹,再作其它操作!] P60,例4-3
第四周
(1)设一有记录的数据表,打开后分别执行如下选项,()在执行后使?eof()为假。[在目录D:KS下有一个数据表文件 ”SYSLX1.DBF“,你可以打开该表作验证!] [多选题,答案不够或超出时,此题按零分计!]
(A)先执行GO TOP,然后执行LIST。
(B)先执行GO TOP,然后执行DISP。
(C)先执行GO TOP,然后执行DISP ALL。
(D)先GO BOTT,再SKIP。
(E)GO BOTT
BE
(2)在数据表已打开的前提下,要显示表中的记录可用以下()选项。[多选题,答案不够或超出时,此题按零分计!](A)LIST ALL RECODE
(B)LIST STRU
(C)DISP ALL
(D)LIST
(E)DISP ALL RECODE
CD
(3)假设某数据表中有字段:性别(L),要逻辑删除性别是假值的记录可采用如下选项()。[在目录D:KS下有一个数据表文件 ”SYSLX1.DBF“,你可以打开该表作验证!为保证验证的正确性,执行每选项前必须先执行命令RECALL ALL]
[多选题,答案不够或超出时,此题按零分计!](A)DELETE FOR 性别=”假“
(B)DELETE FOR.NOT.性别
(C)DELETE FOR 性别=.F.(D)DELETE FOR 性别=”F“
(E)DELETE FOR 性别=”.F.“
BC
(4)对数据表的记录作物理删除时,要独占打开数据表。现设数据表已独占打开,如下选项()可以实现物理删除所有记录。
[多选题,答案不够或超出时,此题按零分计!](A)DELETE ALL
(B)ZAP
(C)先DELE ALL,再PACK。
(D)先DELE,再PACK。
(E)ZAP ALL
BC
(5)有数据表ZGDA.DBF,现要求修改”实发工资“,职称是高工的按”基本工资“1.52倍再加80填入,其它人员按”基本工资“1.11倍再加50填入。注意:任一记录有错则为全错!
[操作题,你应该先用SET DEFA TO D:KS 指定一个默认的存取文件夹,再作其它操作!] 答案:P67,例4-10(6)有数据表GZB.DBF,现要求所有记录的“实发工资”字段按“基本工资”与“补发工资”之和填入。
提示:操作时要注意数据的类型是否一致!不一致时要使用类型转换函数,切勿通过修改数据表结构的途径来操作此题!
[操作题,你应该先用SET DEFA TO D:KS 指定一个默认的存取文件夹,再作其它操作!] 答案:P67,例4-16
(7)在路径D:KS中有数据表,其表名为:SYSLX3.DBF,请打开该表按姓名作升序的物理排序,排序的结果保存在XMPX.DBF中。[参考讲义P68的例4-18] 注意:先打开SYSLX3.DBF(不要对其作任何修改),再作排序操作。排序结果保存在指定的文件名中,文件有错则无法交卷!
[操作题,你应该先用SET DEFA TO D:KS 指定一个默认的存取文件夹,再作其它操作!]
(8)在路径D:KS中有数据表,其表名为:SYSLX3.DBF,请打开该表先按职称(升序)再按基本工资(降序)作物理排序,排序的结果保存在XBGZPX.DBF中。[参考讲义P68的例4-19] 注意:先打开SYSLX3.DBF(不要对其作任何修改),再作排序操作。排序结果保存在指定的文件名中,文件有错则无法交卷!
[操作题,你应该先用SET DEFA TO D:KS 指定一个默认的存取文件夹,再作其它操作!]
第六周
(1)建立索引是对数据进行组织的一种方法;是提高处理数据速度有效手段的;是数据表之间建立联系的前提。如下选项()对索引的表述是正确的。[多选题,答案不够或超出时,此题按零分计!]
(A)索引分类有:按索引文件和按索引项两类。
(B)没有记录,只有表结构也能对该表建索引。
(C)结构复合索引文件的主名与表的主名相同。
(D)结构复合索引文件伴随表的打开关闭而打开关闭。
(E)建立结构复合索引的命令中有降序的选项。
ABCDE
(2)INDEX ON <关键字表达式> TAG <索引标识名> 是建索引的命令格式,设某表有字段:编号(C,6)、出生日期(D)、工资(N,9,2),如下选项()的索引建立命令是正确的。[在D:KS中有名为:SYSLX4.DBF的文件,你打开它作验证!] [多选题,答案不够或超出时,此题按零分计!](A)INDE ON 编号,出生日期 TAG BH,CSRQ
(B)INDE ON 编号+DTOC(出生日期)TAG 编号
(C)INDE ON 编号 TAG 编号A
(D)INDE ON 工资 TAG 出生日期
(E)INDE ON 出生日期+工资 TAG CSRQGZ
(F)INDE ON 编号+[10] TAG D编号
BCDEF
(3)对ZGDA.DBF表中的”基本工资“字段建立结构化复合索引(索引类型是普通索引),索引标识规定为XXX(其中,XXX代表考生的姓名)。
注意:只准存在一个索引标识,多者为错(有多应删除)!注意:输入索引标识时,中间不要有任何分隔符!
[操作题,你应该先用SET DEFA TO D:KS 指定一个默认的存取文件夹,再作其它操作!] P73,例4-22
(4)关于查询定位的命令有三个:LOCA FOR ;FIND;SEEK。如下对这三个命令的表述中,选项()是正确的。
[多选题,答案不够或超出时,此题按零分计!]
(A)LOCA FOR 命令对已建索引或无索引的表均可使用。
(B)FIND与SEEK须建好索引且已指定主控索引才能用。
(C)continue 只在执行LOCA FOR 后才是正确命令。
(D)SEEK [3]与 SEEK 3 对应的索引字段类型不同。
(E)SEEK <表达式>,表达式涉及到变量时,须先赋值。
ABCDE
(5)设某数据表有字段: 姓名(C,8),用INDE ON 姓名 TAG XM 建立结构复合索引并用SET ORDER TO XM 指定主控索引,则如下选项()是正确的查询定位操作。[多选题,答案不够或超出时,此题按零分计!](A)FIND [张]
(B)SEEK [张]
(C)先执行XX=[张] 再执行FIND XX
(D)先执行XX=[张] 再执行SEEK XX
(E)LOCA FOR 姓名=[张]
ABDE
(6)用LOCA FOR定位的速度不如FIN或SEEK,但其有一些特点而常被用到。设某表有字段:姓名(C,8),对此字段已建结构复合索引,现需查找姓名中第二个是”小“字的记录,如下选
项()正确的。
建议:在D:KS中有名为SYSLX4.DBF的文件,打开该文件并对”姓名“建结构化复合索引后,对可选项作验证!] [多选题,答案不够或超出时,此题按零分计!](A)FIND [小]
B)SEEK [小]
(C)LOCA FOR AT([小],姓名)=3
(D)LOCA FOR SUBST(姓名,3,2)=[小]
(E)SEEK SUBST(姓名,3,2)=[小]
(F)FIND SUBST(姓名,3,2)=[小]
CD
第七周
(1)关于统计命令SUM、AVERAGE和CALCULATE,如下选项()是正确的。
[概念类题目,在讲义中查找相关内容!] [多选题,答案不够或超出时,此题按零分计!](A)它们默认的范围是ALL。
(B)都可以有条件表达式。
(C)SUN()与AVG()函数能用于这组命令。
(D)这组命令正确的最短形式是只有命令动词。
(E)它们操作的数据类型是数值型的。
ABE
(2)关于统计命令SUM、AVERAGE、CALCULATE和TOTAL,如下选项()是正确的。
[概念类题目,在讲义中查找相关内容!] [多选题,答案不够或超出时,此题按零分计!](A)SUM与TOTAL后面跟有TO短语时,两者的短语的含义相同。(B)SUM TO BL1,BL2 如果正确,则操作的表只有2个N型字段。(C)执行TOTAL前,表记录必须是已索引或排序的。
(D)若CALCU SUM(JBGZ)正确,则SUM SUM(JBGZ)也正确。
(E)所有的统计命令都要求对数据表先作索引或排序。
BC
(3)对ZGDA.DBF按职称汇总“临时工资”之和,要求结果保存为HZ.DBF的数据表中。[操作题,你应该先用SET DEFA TO D:KS 指定一个默认的存取文件夹,再作其它操作!] P82,例4-32(4)对ZGDA.DBF按性别汇总“基本工资”之和,要求结果保存为XBHZ.DBF [操作题,你应该先用SET DEFA TO D:KS 指定一个默认的存取文件夹,再作其它操作!]
(5)工作区的选择命令格式是:SELE <工作区号/别名>。如下选项()总是正确的。
[概念类题目,在讲义中查找相关内容!] [多选题,答案不够或超出时,此题按零分计!]
(A)SELE 0
[注:0是数字零]
(B)SELE P
(C)SELE 32767
(D)SELE ZGDA
(E)SELE A
ACE
(6)假设现在A、B、D工作区已分别打开了数据表AA.DBF、BB.DBF、DD.DBF,当前在A工作区,欲在C区打开CC.DBF,如下选项()是正确的操作。
[概念类题目,在讲义中查找相关内容!] [多选题,答案不够或超出时,此题按零分计!](A)先执行命令SELE 0,然后再执行命令USE CC。
(B)先执行命令SELE 3,然后再执行命令USE CC。
(C)先执行命令SELE C,然后再执行命令USE CC。
(D)先执行命令SELE CC,然后再执行命令USE CC。
(E)先执行命令SELE A+2,然后再执行命令USE CC。
ABC
(7)首先在A区打开了表DEMO1,再顺序执行如下命令序列后,选项()是正确的。[在D:ks文件夹中有DEMO1.dbf,DEMO2.dbf,DEMO3.dbf三个表文件,若要作验证,先在A区打开DEMO1数据表!然后在命令窗口执行下列命令序列!] SELE B USE DEMO2 SET RELA TO RECN()INTO A SELE C USE DEMO3 SET RELA TO RECN()INTO B SELE B GO 8 ?RECN(),RECN(1),RECN(3)[单选题,答案超出时,此题按零分计!](A)1
(B)8
(C)8
(D)8
(E)8
C
`````````````````````````````````````````````````````````````````````````````````````````````````````````````````````````````````` 第九周题目
(1)[K6010]请建立以”天地人.DBC“命名的数据库,并在库中加入数据表STUDENT.DBF和BORROW.DBF,一表建立主索引,一表建立普通索引后,再建立两表之间的1对多的永久联系。
操作过程要求:两数据表均对学号建立索引,两者的索引名均规定为XH。
(2)[K6020]在”天地人.DBC“数据库中以STUDENT.DBF和BORROW.DBF为内部联结建立视图,视图名以你的姓名命名。视图字段规定依次从STUDENT表中选:学号、姓名、班级,最后从BORROW表中选:书号。(注:字段名以及字段顺序要按题目规定)
(3)[Q3034]有表ZGDA.DBF,要建一个查询文件,文件名指定为XSCX.QPR。要求:从
ZGDA.DBF选取依次是”编号“、”姓名“、”基本工资“三个字段,筛选条件是性别为男的记录。(注意:字段顺序不按指定的次序为错!)
(4)[Q3004]有数据表XSMB.DBF、XSCJB.DBF,现要建立一个查询,两表按学号进行内部联结。要求:依次从XSMB.DBF中选取“学号”、“姓名”两个字段,在XSCJB.DBF中选取“哲学”、“数学”两字段。
注意:字段顺序错无分,查询保存时必须用“XSCX.QPR”为文件名!
(5)[X3019]将XSMB.DBF、XSCJB.DBF两表按学号进行内部联结后建立一个查询,要求从XSMB.DBF中选”学号“、”姓名“、”性别“三个字段,在XSCJB.DBF中选”计算机“字段并按性别分组,筛选条件:计算机成绩>70的记录。注意:保存查询设置,文件名为JSJCX.QPR。注意:输出结果保存在ABC.DBF中。
第十周练习
(1)[SQL12]利用SQL查询Student.DBF中籍贯 不是北京 的 女学生 的数据,要求查询结果的字段依次为:姓名、年龄、出生日期与籍贯(字段顺序错者按零分计),请将正确的SQL命令输入到答案框中[本题是讲义P128的例6-16]。答案:select 姓名,年龄,出生日期,籍贯 from student
Where 性别=“女” and 籍贯!=“北京”
(2)(2)[SQL14]利用SQL查询Student.DBF中年龄为19和20的数据,查询结果的字段是原表中的所有字段并按 出生日期 排序。将正确的SQL命令输入到答案框中[本题是讲义P129的例6-21,请在本例傍写上:“表示数值闭区间的方法”]。答案: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年龄 between 19 and 20
Order by 出生日期
(3)[SQL10]利用SQL查询Student.DBF中北京籍贯和四川籍贯的学生数据,要求查询结果的字段依次为:姓名、年龄、出生日期与籍贯(字段顺序错者按零分计),请将正确的SQL命令输入到答案框中[参考讲义P128例6-16]。答案:sele 姓名,年龄,出生日期,籍贯 from student;where 籍贯 in(”北京“,”四川“)(4)[SQL18]利用SQL查询Student.DBF中姓名中第二字是”小“的数据,要求查询结果的字段依次为:姓名、年龄与班级(字段顺序错者按零分计),请将正确的SQL命令输入到答案框中[参考讲义P129例6-22]。
答案:sele 姓名,年龄,班级 from student where 姓名 like ”_小%“(5)[SQL20]依据student.dbf与borrow.dbf的数据,查询 未 借“大学英语”的 女学生 的数据依次为:学号,姓名,班级,书名与借书日期,并按 姓名 作排序。[参考讲义P130例6-24与P131例6-26] 答案:sele * from student where 性别=”女“ and;学号 not in(sele 学号 from borrow);order by 班级
(6)[SQL22]利用Student.DBF与borrow.dbf,列出 未曾 借过书的 女生 记录(字段是STUDENT表的所有字段),要求结果按 班级 排序。[本题参考讲义P130的例6-25]。答案:sele 班级,count(*)as 人数 from student where 性别=”女“;
group by 班级
(7)[SQL24]利用Student.DBF,使用SQL按 班级 统计各班的女生人数(字段顺序:班级,人数)。[本题参考讲义P135的例6-35]。答案:sele 籍贯,count(*)as 人数 from student;group by 籍贯
having count(*)<3(8)[SQL26]利用Student.DBF,使用SQL按 籍贯 统计人数,要求输出人数少于3人的数据(字段顺序:籍贯,人数)。[本题参考讲义P135的例6-37]。答案:sele student.学号,student.姓名,student.班级,borrow.书名,;borrow.借书日期 from student,borrow;where student.学号=borrow.学号;and student.性别=”女“ and borrow.书名!=”大学英语“ order by 姓名
第十一周题目(文件)
1、从键盘输入一个职工的姓名,在ZGDA.DBF中查找,如果找到则显示该职工的编号,如果没找到,则显示“查无此人!”。请打开D盘KS文件夹下LX2.PRG,根据上面的要求,把程序补充完整(原程序文件中所有符号不许删除)。
2.在D盘KS文件夹中有文件LXGET.PRG。用MODI COMM LXGET打开该文件,并补充完成使之成为能接收日期型数据的正确程序。第十二周题目(文件)(1)在D:KS文件夹中有程序文件LX4.PRG与数据表文件CJ.DBF。欲运行LX4.PRG统计CJ.DBF中各分数段的人数,并将统计的结果输出显示。请对LX4.PRG补充恰当命令实现所要求的功能。答案: USE CJ STORE 0 TO A1,A2,A3,A4 do while!eof()
&&填充1
DO CASE
CASE
计算机>=85 &&填充2
A1= A1+1
&&填充3
CASE
75<=计算机 &&填充4
A2= A2+1 &&填充5
CASE
60<=计算机 &&填充6
A3= A3+1 &&填充7
OTHERWISE
A4= A4+1 &&填充8
ENDCASE
skip
&&填充9 ENDDO @1,1 SAY ”计算机>=85分的人数为:“+STR(A1,2)@2,1 SAY ”75<=计算机<85分的人数为:“+STR(A2,2)@3,1 SAY ”60<=计算机<75分的人数为:“+STR(A3,2)@4,1 SAY ”计算机<60分的人数为:“+STR(A4,2)USE IN CJ
RETU
(2)按要求从下面文本框中给出的语句选出必须且无多余的语句以及顺序,完成一个将1到100以内的奇数累加,并且将和数输出的正确程序。
[组合选择题,要按顺序输入所选的答案!连同RETU在内,答案个数有8个,最后一个选RETU!](A)RETU
(B)DO WHILE N<100
(C)N=N+2(D)S=S+N
(E)ENDDO
(F)DO WHILE S<100(G)N=0
(H)FOR Q=1 TO 100
(I)NEXT Q(J)?S
(K)N=1
(L)?N
(M)STORE 0 TO N,S 答案:MKBDCEJA STORE 0 TO N,S N=1 DO WHILE N<100 S=S+N N=N+2 ENDDO ?S RETU
(3)[CX204]利用循环结构,在屏幕输出20个“*”,在D:KS中有LX3.PRG,请补充适当的命令,使其能实现上面要求的功能。答案:
for i=1 to 20 @1,i SAY ”*“
endfor
(4)[06017]用下面的语句中选出恰当的语句,安排恰当的顺序,得到求 1+2+3+...+100 的累计值的程序。
[组合选择题,要按顺序输入所选的答案!连同RETU在内,答案个数有7个,最后一个选RETU!](A)RETU
(B)S=0
(C)N=1
(D)DO WHILE N<100(E)S=S+N
(F)N=N+1
(G)DO WHILE N<=100(H)ENDDO
(I)FOR I=1 TO 100 答案:BCGEFHA S=0 N=1 DO WHILE N<=100 S=S+N N=N+1 ENDDO ?s RETU
(5)[CX210]在D:KS中有LX5.PRG,请在如下选项中选出正确的命令并确定顺序,按选项与顺序填入LX5.PRG中使成为正确的循环结构,实现可反复执行:输入一个某个职工的姓名,找到以后显示其编号,如果没找到则显示“查无此人!”。
提示:将可选项填入LX5.PRG,然后运行LX5.PRG来检查你的选项与顺序的正确性,确认无误后将选项对应的字母与顺序输入答案框。
[组合选择题,要按顺序输入所选的答案!连同RETU在内,答案个数有5个,最后一个选RETU!](A)AB=”Y“
(B)DO WHILE AB=”Y“
(C)@4,1 SAY ”继续?“ GET AB(D)READ
(E)ENDDO
(F)DO WHILE.T.(G)@4,1 SAY ”继续?“ GET Y
(E)DO WHILE!EOF()(F)@4,1 SAY ”继续?“ GET X
(G)ACCEP ”继续?“ GET AB 答案:ABCDE 第十三周练习题(文件)(1)[CX182]输入一个数X,求其阶乘X!并输出其结果。请打开LX6.PRG,根据题目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答案: CLEA X=0 S=1 @1,1 SAY ”请输入X=“ GET X range 0,100 READ FOR I=1 TO X S=S*I ENDFOR @2,1 SAY ”X!=“+ALLT(STR(S))retu(2)[06115]从下面文本框中给出的语句中选出恰当语句并确定语句顺序,完成一个(1/1)+(1/2)+(1/3)+(1/4)+„„+(1/100)并输出结果的正确程序。(你应在VFP中建立一个程序文件作验证后再作选择!)[组合选择题,要按顺序输入所选的答案!连同RETU在内,答案个数有7个,最后一个选RETU!](A)RETU
(B)N=N+S
(C)stor 0 to n,s(D)do while s<100
(E)do while N<101
(F)s=s+1(G)n=n+(1/s)
(H)n=n+[1/s]
(I)enddo(J)?n
(K)N=N+1
(L)?S 答案: stor 0 to n,s do while s<100 s=s+1 n=n+(1/s)enddo ?n RETU(3)[CX284]利用双重循环,输出一个5(行)*10(列)的矩形,要求用“*”输出。请打开
LX7.PRG,根据题目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答案: clea for i=0 to 4
for j=0 to 9
@i,j say ”*“
next next return
(4)[06309]用SCAN循环编写一个统计“学生表”中的女生人数,并将结果输出的程序,假设数据表”学生表.DBF“已打开,其中性别字段是逻辑型,女生对应的相应值是.F.。请在下面文本框中选出恰当的命令并确定这些命令的顺序。
[组合选择题,要按顺序输入所选的答案!连同RETU在内,答案个数有6个,最后一个选RETU!](A)RETU
(B)stor 0 to 女生,男生
(C)女生=1(D)SCAN FOR!性别
(E)SCAN FOR 性别=[.F.]
(F)SCAN(G)女生=女生+1
(H)ENDSCAN
(I)IF 性别=[F](J)?[女生],女生
(K)ENDIF
(L)?[女生]+女生 答案:use 学生表 BDGHLA(5)[06022]数据表“学生表.DBF”中”性别“字段是逻辑型,男生对应逻辑真值。欲建立程序分别统计男生、女生的人数,假设数据表”学生表.DBF“已打开,请在下面文本框中选出恰当的命令并确定它们的顺序。
[组合选择题,要按顺序输入所选的答案!连同RETU在内,答案个数有10个,最后一个选RETU!](A)RETU
(B)IF!性别
(C)STOR 0 TO 男生,女生(D)SCAN
(E)IF!(性别='男')
(F)男生=男生+1(G)ELSE
(H)女生=女生+1
(I)ENDIF(J)IF 性别=”.T.“
(K)?”男生=“,男生,”女生=“,女生
(L)IF 性别=”男“
(M)ENDSCAN
(N)SCAN FOR 性别 答案:CDBHGFIMKA STOR 0 TO 男生,女生 SCAN IF!性别
女生=女生+1 ELSE 男生=男生+1 ENDIF ENDSCAN ?”男生=“,男生,”女生=“,女生 RETU 第十四周练习题(文件)
(1)[MK010]对于模块调用内容,以下选项(ABCD)是正确的表达。(A)子程序调用,主、子程序必是两个文件。
(B)过程文件是若干个过程形成的文件。(C)主程序与过程可在两个不同的文件中。(D)调用子程序或过程均可带参调用。(E)主程序与过程必在同一文件中。(F)过程文件即是过程。
(G)主程序与过程必在两个不同的文件中。(H)子程序文件可由多个子程序组成。
(2)[MK012]假设主程序AAA.PRG要调用过程文件BBB.PRG中的过程CCC,如果AAA.PRG中按如下选项(ABCDEF)是错误的。(A)只需写DO BBB(B)只需写DO CCC(C)先写DO CCC,其下一行SET PROCE BBB。(D)先写DO BBB,其下一行SET PROCE BBB。(E)先写SET PROCE BBB,其下一行DO BBB(F)先写SET PROCE CCC,其下一行DO CCC(G)先写SET PROCE BBB,其下一行DO CCC
(3)[MK100]某公司的工资计算方法如下:(1)每工时按84元计算;(2)工时数超过120(不包括120)小时者,超过部分加发15%;(3)工时数低于60(不包括60)小时者,扣发700元。另:某人写了一段查询工时对应工资的程序(程序名MK100.PRG),其中欠计算工资的程序,请你写出一段计算工资的子程序供其调用,子程序名规定为GSGZ.PRG。PROCE GSGZ if gs>120
gz=gs*84+(gs-120)*84*0.15 else
if gs<60
gz=gs*84-700
else
gz=gs*84
endif endif @14,20 say ”工时数:“+ALLT(STR(GS))+”,相应的工资是:¥“+allt(str(gz,12,2))+[元] font ”songti“,16 RETU(4)[06026]设有程序文件ABC.PRG[过程JC在此文件中],其中用赋值命令对变量AA与DD分别赋值为数值0和6,现在ABC.PRG中用过程调用 DO JC WITH AA,DD 实现阶乘并输出结果,请在如下语句中选择正确的语句并确定它们的正确顺序。
注:建议自行编写一个文件:ABC.PRG,该文件只需顺序写上三行:AA=0;DD=6;DO JC WITH AA,DD 以及在其后写上过程JC所需的语句,然后在命令窗口中执行DO ABC进行检验。CDFHIJKA(A)RETU
(B)FUNCTION JC
(C)PROCEDURE JC(D)PARA N,S
(E)PARA S,N
(F)S=1(G)FOR I=1 TO N
(H)FOR KK=1 TO N
(I)S=KK*S
(J)NEXT
(K)?[X!=],S clear AA=0 DD=6 DO JC WITH AA,DD ?[X!=],AA ********子程序************* PROCEDURE JC PARA S,N S=1 FOR KK=1 TO N S=KK*S Endfor/ NEXT endproc RETU
(5)[06028]假设园柱的半径Y=3,高X=7,Z=100,用子程序调用方式求圆柱的体积。上级模块用DO RHV WITH Z,Y,X调用后,用?[体积=]+str(z)输出体积,子程序RHV.PRG从如下语句中选择并确定它们的正确顺序。注:写好子程序RHV.PRG后,在命令窗口顺序执行四条命令:Y=3,X=7,Z=100,DO RHV WITH Z,Y,Z 进行验证。
(A)RETU
(B)PARA C,B,A
(C)para a,b,c(D)PARA R,H,V
(E)S=3.14159*R*R
(F)m=3.14159*b**2(G)A=M*B
(H)a=m*c
(I)V=M*C(J)S=3.14159*R**2
(K)C=S*H Y=3 X=7 Z=100 DO RHV WITH Z,Y,X ?[体积=]+str(z)Retu ************** para a,b,c m=3.14159*b**2 a=m*c RETU
(6)[MK102]利用过程调用,输出一个5(行)*10(列)的矩形,要求用“*”输出。请打开D:LX7B.PRG,根据题目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主程序************* clea for i=0 to 4
do XSXX with i
next i
retu
********过程xsxx.prg************ PROCE XSXX &&&显示星星 para i for j=0 to 9
@i,j say ”*“ next j endproc(7)[06030]用子程序调用来实现“输入一个1~9的阿拉伯数字,输出对应的中文”的功能,假设X=3,T=100,上级模块用 DO ZH WITH X,T后,用 ?T 输出中文”叁“,子程序ZH.PRG从如下语句中选择请确定选项与正确顺序。注:写好子程序ZH.PRG后,在命令窗口顺序执行叁条命令:X=2(或其它的阿拉伯数字),T=100,DO ZH WITH X,Y 进行验证。确认正确后再将对应的选项填入答案框再交卷。[组合选择题,要按顺序输入所选的答案!连同RETU在内,答案个数有4个,最后一个选RETU!](A)RETU(B)PARAMETERS X(C)PARAMETERS X,Y(D)PARAMETERS Y,X(E)QQ=”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F)Y=str(QQ,X*2-1,2)(G)Y=substr(QQ,X*2-1,2)(H)Y=ALLT(QQ,X*2-1,2)(I)Y=substr(QQ,X*2+1,2)(J)Y=str(QQ,X*2+1,2)(K)Y=ALLT(QQ,X*2+1,2)(L)QQ=”玖捌柒陆伍肆叁贰壹“ clear X=3 &&如果为0-9的数字则:input “请输入0-9的数字:” to x T=100 DO ZH WITH X,T ?T retu ************ PARAMETERS X,Y QQ=”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 Y=substr(QQ,X*2-1,2)RETU 第十五周
(1)[MK400]关于全局变量相关的概念,以下选项(ABDF)是正确的表述。
(A)公共变量可用PUBLI <内存变量表>来定义。(B)在命令窗口用赋值命令定义的变量是全局变
量。
(C)在命令窗口打开某表,则该表中各字段名是全局变量。(D)用PUBLI <内存变量表>定义的变量初值是.F.。(E)全局变量应先赋值然后定义。
(F)不管在哪级模块,均可定义全局变量。
(G)在程序模块中用赋值命令定义的变量是全局变量。
(2)[MK405]关于私有变量与局部变量,以下选项(ABCD)是正确的表述。(A)它们定义的变量在本级模块都能使用。
(B)LOCAL <内存变量表> 格式中,LOCAL不能缩写。(C)它们定义的变量的初值默认为.F.。
(D)PRIV <内存变量表> 定义的变量在本模块及下级模块可用(E)LOCAL<内存变量表> 定义的变量在本模块及下级模块可用(F)私有变量、局部变量都应先赋值然后定义。
(3)[MK410]用DIME SZ(4,8)定义了一个二维数组,以下与数组元素SZ(3,6)所指的是同一元素的选项是(E)。
(A)SZ(6,3)
(B)SZ(9)
(C)SZ(18)(D)SZ(23)
(E)SZ(22)
(F)SZ(21)
(4)[MK200]有程序:SZZH.PRG,其功能是将一位数的阿拉伯数字(0至九)转换为相应的汉字数字(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注意汉字数字的写法!],但该程序欠缺一段转换函数,请按要求写出正确的转换函数(不是子程序,也不是过程)!DO WHILE.T.CLEA BL1=0 @10,20 SAY '请输入数字(按ESC键退出):' GET BL1 RANGE 0,9 READ IF READ()=12.OR.READ()=268 EXIT ENDIF @14,20 SAY ”阿拉伯数字:“+STR(BL1,1)+[ 转换为汉字为:]+ZHHS(BL1)&&&&函数名为 ZHHS ,带一个参数
WAIT '按回车键后返回重新输入!' WIND AT 24,50 ENDDO retu *****以上所给的命令行不得删除,不得作如何改动。***************函数程序***** FUNCTION zhhs
para k z1=”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k=k*2+1 z2=substr(z1,k,2)return z2 endfunc
(5)[06024]上级模块用函数调用方式 ?ZFCDP(”ABCDEF“,SPACE(0))进行调用,在显示器上见到”FEDCBA“。如下是函数ZFCDP 要用的语句和不正确的语句的混合,请选择正确的语句并确定它们的正确顺序。
EBCFKGA(A)RETU ZFB
(B)PARA ZFA,ZFB
(C)ZFACD=LEN(ZFA)(D)ZFB=ZFB-SUBST(ZFA,I,1)
(E)FUNCTION ZFCDP(F)FOR T=ZFACD TO 1 STEP-1
(G)ENDFOR(H)**?ZFB
(I)I=I+1
(J)PROCE ZFCDP(K)ZFB=ZFB+SUBST(ZFA,T,1)
(L)FOR I=ZF1CD TO 1 STEP 1(M)FOR T=1 TO ZF1CD
(N)ZFB=SUBST(ZFA,T,1)+ZFB
(6)[06016]设已由DIME SZ(20)定义了一个一维数组,数组各元素已分别赋不同的数值,要求从下述语句中选出恰当的语句并确定恰当顺序,实现SZ(1)至SZ(20)中的数值是递增。BCDFGHJKLA(A)RETU
(B)FOR TT=1 TO 19
(C)FOR AA=TT+1 TO 20(D)IF SZ(TT)>SZ(AA)
(E)IF SZ(AA)>SZ(TT)
(F)SS=SZ(TT)(G)SZ(TT)=SZ(AA)
(H)SZ(AA)=SS
(I)SZ(AA)=SZ(TT)(J)ENDIF
(K)NEXT AA
(L)NEXT TT
(M)SS=SZ(AA)
第十六周练习题(文件)(1)[OP100]关于VFP类的说法,以下选项()是不正确的。(A)类具有继承性和封装性
(B)用户必须给基类定义属性,否则出错。(C)子类一定具有父类的全部属性。
(D)用户可以按照已有的类派生出多个子类。
(2)[OP105]类是一组具有相同属性的相同操作的对象的集合,类之间共享属性的操作的机制称为()。
(A)多态性
(B)动态绑定
(C)表态绑定
(D)继承(3)[OP110]关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OOP)的叙述,以下选项()是错误的。(A)OOP的中心工作是程序代码的编写(B)OOP以对象及数据结构为中心展开工作(C)OOP以“方法”表现处理事物的过程
(D)OOP以”对象“表示各种事物,以”类"表示对对象的抽象。(4)[OP115]下列选项中,基础类是容器类的是()。
(A)表单
(B)命令按钮
(C)列表框
(D)单选按钮(5)[OP120]在VFP中,封装是借助于()达到的。
(A)结构
(B)函数
(C)数组
(D)类
(6)[OP125]任何对象都有自己的属性,下列关于属性的叙述中,正确的选项是()。
(A)属性是对象的固有特征,用各种类型的数据来表示。(B)属性是对象的内部特征,用各种类型的数据来表示。(C)属性是对象的外部特征,用各种类型的数据来表示。(D)属性是对象的固有方法,用各种程序代码来表示。
(7)[OP130]下列关于“事件”的叙述中,错误的选项是()。(A)VFP中的基础类可以由用户创建
(B)VFP中的基础类由系统预先定义,不能由用户创建(C)事件是一种预先定义好的动作,由系统或用户激活(D)鼠标的单击、双击及键盘上的按键均可激活某事件(8)[OP135]控件有自己的属性、方法和()。
(A)图形
(B)事件
(C)容器
(D)形状(9)[OP140]类通常可分成两类,即()。
(A)容器类与可视类
(B)单控件类和窗体类(C)可视类和不可视类
(D)工具栏类的窗体类(10)[OP145]命令按钮是()。
(A)控件
(B)容器
(C)控件类对象
(D)容器类对象(11)[OP150]以下特点中不属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特点的是()。
(A)单一性
(B)继承性
(C)封装性
(D)多态性(12)[OP155]下列关于对象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对象只能表示结构化的数据(B)对象一定有一个对象标识符
(C)对象可属于一个对象类,也可不属于任何对象类(D)对象标识符在整个使用期内可随时改变。
(13)[OP160]在面向对象方法中,对象可看成是属性(数据)以及这些属性上的专用操作的封装体,封装是一种()技术。
(A)组装
(B)产品化
(C)固体
(D)信息隐藏
(14)[OP165]在面向对象方法中,对象可看成是属性(数据)以及这些属性上的专用操作的封装体,封装的目的是使对象的()分离。(A)定义和实现
(B)设计和实现(C)设计和测试
(D)分析和定义
(15)[OP170]选项()使得一个对象可以像一个部件一样用在各种程序中,同时也切断了不同模块之间数据的非法使用,减少了出错的可能。
(A)封装
(B)继承
(C)多态
(D)统一(16)[OP175]下面关于面向对象方法的叙述中,选项()是错误的。(A)每一对象在系统中有唯一的对象标识
(B)事件作用于对象,对象识别事件并做出相应的反应(C)一个子类能继承父类的所有属性的方法(D)一个父类包括其所有子类的属性的方法(17)[OP180]在VFP中,表单是指()。(A)人机交互时的窗体界面(B)数据库的查询结果的列表(C)数据表中的各个记录的清单(D)数据库中各数据表的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