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除旧迎新作文
除旧迎新
五(1)班张钦璿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快要到2014马年春节了,家家户户都要除旧迎新进行一次彻底大扫除,我家也不例外。
腊月二十四一大早,我们一家五口人就开始分工了。这时,表弟正好来我家玩,妈妈便让我和表弟去二楼擦窗户。我心想:呵呵!不就是擦窗户嘛!简单简单!我们异口同声道:“OK!”
爸爸用质疑的眼光看着我们:“你们行么?”
“不就是擦窗户嘛,简单简单,妈妈不也经常擦嘛?”我自信满满地说。说完,大家便自己干自己的事。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拿来我家的擦窗器,表弟打来大半桶水。因为要把去年贴的窗花撕掉,我们又拿来铲子和无纺布。开始了,我们分工合作,由弟弟铲旧窗花,我把铲去窗花后留下的胶擦掉。表弟搬来一张椅子,手拿铲子,蹬上了椅子。表弟开始铲了,第一下一点都没铲掉。他又用两只手紧抓铲子用力铲,只铲掉了一点,两铲、三铲、四铲、五铲、六铲„„终于铲掉了一大半。我也开始干了。我用手中的无纺布沾了一点水,用力一擦,玻璃上的胶竟一丝都没擦掉。我心想:应该是力用得不够的关系吧!我用上了吃奶的力气使劲擦,还是擦不掉。正在用力铲剩下的半个窗花的表弟见了,问我:“姐,胶这么难擦,难道没有什么好的去除方法吗?”
“我也不知道,不如我们上网‘百度’一下有什么妙法吧!”网上说用橡皮或是风油精可以去掉玻璃上的胶。我忙拿来橡皮一擦,果然可以擦干净,可擦得一点都不快。我转念又想:人们不常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还是慢慢擦吧!
两个多小时后,我和表弟才彻底清理完8个旧窗花,下面该擦玻璃了。我们将拿来的“擦窗神器”——一根可以伸缩的棒子上有两面:一面是绒面,一面是软塑料。我将它浸在水里,先用绒面擦窗户玻璃,一下、两下、三下„„再用软塑料的那一面依次从上往下刮。水带着灰尘骨碌碌往下流,我看了心想:哈哈,这下玻璃总算干净了吧!擦完之后我刚想擦第二面,谁知转头一看,刚刚擦过的那面玻璃在阳光的照耀下已经干了,不过却像一张“大花脸”一样,还有不少灰白的痕迹。我的脑中突然灵光一现,想起一本书上讲的用报纸擦玻璃会特别干净。我又找来旧报纸擦,效果立竿见影,真是又亮又干净!
明亮的玻璃映出了我和表弟两人红扑扑的脸庞,此时此刻,我的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因为我们用智慧和汗水圆满完成了任务。透过窗户,仰望蓝蓝的天空,我仿佛看到充满吉祥和希望的马年正朝着我们幸福的一家悄悄走来。
(指导老师:戴晓娟)
第二篇:新年讲章:除旧迎新
新年讲章:除旧迎新
经文:但以理书9:24“为你本国之民和你圣城,已经定了七十个七,要止住罪过,除净罪恶,赎尽罪孽,引进(或作“彰显”)永义,封住异象和预言,并膏至圣者(“者”或作“所”)。
在这新春佳节,我们一同来思想“除旧迎新”这样的主题。相比于中国人农历新年吃喝玩乐的狂欢式庆祝,犹太人庆祝新年很特别,也很庄严肃穆。整个新年的主题是“悔罪”,他们在主前重思、认罪、悔改、立约。他们会去犹太会堂参加新年礼拜。祭司会吹羊角号,象征着对神的敬畏,因此第一天称为“吹角日”。同时是庆祝创造的日子,但也是宣告上帝的审判的日子,《密西拿》指出犹太新年是天地万物站在审判席前的一天,因此他们新年第一天称为“审判日”。
他们会反思过去一年所犯的罪,求神来赦免。或到水边,举行赎罪的仪式,颂读《弥迦书》7:18--20“神啊,有何神像你,赦免罪孽,饶恕你产业之余民的罪过,不永远怀怒,喜爱施恩?必再怜悯我们,将我们的罪孽踏在脚下,又将我们的一切罪投于深海。你必按古时起誓应许我们列祖的话,向雅各发诚实,向亚伯拉罕施慈爱。”
他们从新年第一天到第十天,都要反复颂读经文,反省自己的罪过。直到第十天就是赎罪日来到,他们照《利未记》23:26--28所说的去行,因此这天他们不吃不喝,不工作,并要到会堂认罪,求神饶恕。
当天,祭司献上公羊为祭,来赎百姓的罪。亚伯托罕遵上帝之命将儿子以撤献上为祭,但羔羊替代了以撒,这也是替罪羊的记述。但这些都是预表,指向逾越节的羔羊耶稣基督。《马太福音》1:21“她将要生个儿子,你要给他起名叫耶稣,因他要将自己的百姓从罪恶里救出来。”
《但以理书》9:24“为你本国之民和你圣城,已经定了七十个七,要止住罪过,除净罪恶,赎尽罪孽,引进永义,封住异象和预言,并膏至圣者”。这节经文被称为是“充满基督的经文”,也是上帝派天使对但以理所说的话。
今天我们要从这节经文,来看上帝怎样在基督里为我们除去罪恶,赐给我们新生命。
一、除旧
过年前的大工程就是大扫除,除去脏的、旧的、无用的,把家里打扫干净,使之焕然一新。同样地,主也在我们的生命中做除旧的工作,这除旧,实在是除罪。
新年伊始,我们当反省过去的一年中,我们多少时候得罪了主,亏欠了人,求主赦免我们。
“我们若说自己无罪,便是自欺,真理不在我们心里了;我们若认自己的罪,神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我们若说自己没有犯过罪,便是以神为说谎的,他的道也不在我们心里了”。(约壹1:8--10)
我们若在主前诚心悔过,承认自己的过犯,主必赦免我们。我们从《但以理书》9:24上半节来看我们的主是怎样帮助我们除罪的。
1、止住罪过
“止住”:“阻止”、“终结”、“关闭”、“止住”、“约束”,有不让一件事或一个行动继续发展下去的意思。“凡从神生的,就不犯罪”(约壹3:9),这里的“犯罪”在希腊文里用的是一般现在时,指犯罪的惯性,是一直地犯罪的意思。从神生的,不是不会犯罪,而是没有犯罪的惯性了。犯罪之时圣灵会在心中提醒我们,我们就不至一直滑向罪恶的深渊,以致万劫不复。罪恶的道路被上帝禁止了,无人能行。
“止住”也有“结束”的意思。上帝结束的,没有人能开始。因为他是初,他是终(启1:8)。上帝是罪恶的终结者。他关闭的程序,没有人能启动。
“止住”的名词形式是“监狱”,“止住”即如同把罪犯关在监狱里,不能再出去行恶。同样的,罪被控制,就不能再在地上自由行动、横行霸道了。从前我们被罪拘禁,不得自由,现在罪被控制,没有自由来辖制我们了。
“所以要治死你们在地上的肢体,就如淫乱、荇秽、邪情、恶欲和贪婪”(西3:5)。“治死”即彻底地终结,使之不会再有生命力、影响力。上帝把罪终止了,把人救出,就像但以理在狮子洞中,上帝把狮子的口封住,使它们不能伤害他。
《出埃及记》36:6“拦住”一词与此相同,即百姓为圣殿奉献的礼物够了,摩西就叫人拦住他们不要再拿礼物来。拦住,即是做得够了,阻止它,不让这样的行为再发生。罪被“止住”、被“拦住”,就不再发生效应。“但要凡事察验,善美的要持守,各样的恶事要禁戒不作”(帖前5:21--22)。即各种罪恶都被终止了。
2、除净罪恶
“除净”:盖印、封严,就像把罪放入容器内盖印封住,不让它猖獗。启20:3“将无底坑关闭,用印封上,使它(魔鬼)不得再迷惑列国”。印是有权威性的,一封书信或一个书卷,一旦封印,是不能拆开的。封印,就是使之被隐藏,看不见。而启示与之相反,是揭开,使之能被看见。如果一封信件被封存,就没有人可以再查看。如果一个包裹被封存,就没有人能知道里面是什么。如果一个房间被封,就没有人能进去,观看里面是什么样子的。
上帝是用他的爱,把我们罪的卷宗盖印、封严了。上帝既已盖印,就没有人能再打开重阅。我们的过往已成了被封存的秘密,没有人可以再找寻,没有人可以再论断。主既已赦免,我们就不要再去追究别人的过往,也不要对自己的过去不依不饶。接纳上帝对自己的接纳,也接纳了帝对别人的接纳。
《约伯记》37:7“他封住各人的手,叫所造的万人都晓得他的作为”。上帝封住农夫的手,在天寒地冻的冬天里,使他们不能再耕种。而每个人都被封锁在各自的家中,不能出去。同样的,罪恶被封住了,就不能再影响人,就不能再行动。
以赛亚先知这样描述除净人的罪恶,上帝把我们一切的罪扔到他的背后去了(赛38:17)。上帝的背在哪里?没有人知道。那就是说,上帝是把我们的罪扔到没有人知道、没有人找得到的地方去了。如弥迦先知所说的,“上帝把罪踏在脚下”,谁也挖不出,“投于深海”,谁也找不到了。
除净罪恶,也就意味着上帝把我们所欠的一切罪债一笔勾销,清零。“主不算为有罪的,这人是有福的”(罗4:8)。主不算为有罪,即所欠的罪债不再记在账上,即是我们主祷文所说的“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如保罗在《歌罗西书》所说的,“神赦免了你们一切过犯,便叫你们与基督一同活过来,又涂抹了在律例上所写攻击我们有碍于我们的字据,把它撤去,钉在十字架上”(西2:13--14),这样我们的罪债就全消了。
3、赎尽罪孽
“赎尽”:有遮盖、赎回、涂抹、赦免、挽回祭、赎罪祭之意。
“爱能遮掩许多的罪”(彼前4:8)。诗32:1“得赦免其过、遮盖其罪的,这人是有福的。”主耶稣基督不是包庇,而是用自己的生命来代替我们死,他是用他的宝血来遮盖我们的罪。神“差他的儿子为我们的罪作了挽回祭,这就是爱了”(约壹4:10)。
主耶稣基督“把自己献为祭,好除掉罪”(来9:26),“他为我们的罪作了挽回祭,不是单为我们的罪,也是为普天下人的罪。”(约壹2:2)。
来7:27“他只一次将自己献上,就把这事成全了”。“这些罪过既已赦免,就不用再为罪献祭了”(来10:18)。基督献上自己为赎罪祭,终结了罪恶。
罗3:25“神设立耶稣作挽回祭,是凭着耶稣的血,藉着人的信,要显明神的义。因为他用忍耐的心,宽容人先时所犯的罪”。
天父藉着主耶稣这个挽叫祭,宽容了人所犯的一切罪。挽回祭与施恩座是一样的,是同一个词不同的翻译,都是赎罪。旧约中,大祭司一年一度以公牛、公羊的血洒于座上,为以色列全民赎罪,使之与神和好。
《创世记》6:14“(方舟)里外都抹上松香”,这个“抹上”用的是同一个词,即涂抹遮盖。主耶稣用自己的宝血涂抹遮盖了我们的过犯。
英国小说《岛》中讲到被医治的麻风病人“不仅掩埋了自己的根,还把上面的泥土踩得严严实实”。不堪的过往不想被人知道,就希望在地上挖个坑,把往事埋葬,再填上土,最后再踩上几脚,把上面的土踩实,没有人能再把它挖出来。
我们并不是靠自己遮盖,而是靠主耶稣基督的宝血。我们是隐藏在他的义袍中,完全被遮盖,不露丝毫。“他爱我们,用自己的血使我们脱离罪恶”(启1:5下)。“这些人是从大患难中出来的,曾用羔羊的血把衣裳洗白净了”(启7:14)。
主的宝血将我们的罪污完全遮盖了,并且是完全洗净了,不剩丝毫。没有人可以再控告我们,没有人可以再定我们的罪。因为神已经称我们为义了。
二、迎新
小时候,春节最开心的事就是可以穿新衣服。除夕夜,就把新鞋摆放在床前的踏椅上,把新衣整整齐齐地叠好,放在被窝里暖着,就那样抱着新衣带着无限的喜悦入梦。
一早起来,就迫不及待地穿上新衣、新鞋,装上红包,大概就是五毛左右,那时已是相当知足了。吃完年糕,就出去找小朋友,让他们看看自己的新衣服有多漂亮,新是多么的让人愉悦!
拉撒路死了四天,从坟墓出来,身上却仍然缠着裹尸布,主叫人解开,让他走。拉撒路也一定要脱下死人的衣服,穿上新衣、活人的衣服,才能正常生活。活人穿着死人的衣服走在街上,该有多可怕。所以,活人当有新的样子。同样,上帝的儿女行事为人当有新生的样式,才与蒙召的恩相称。
“如果你们听过他的道,领了他的教,学了他的真理,就要脱去你们从前行为上的旧人,这旧人是因私欲的迷惑渐渐变坏的。又要将你们的心志改换一新,并且穿上新人,这新人是照着神的形像造的,有真理的仁义和圣洁”。(弗4:21--24)
我们从但9:24下半节来看上帝如何在除罪之后,赐给我们新生命。
1、引进永义--建立新的关系
止住罪过,引进永义。把罪关在门外了,只有义得以进入。义既是进来,这也说明,这义是外来的。这义指上帝与人之间和好的关系、全新的关系,不是我们人做什么善工来建立这样的关系,乃是上帝凭着自己的慈爱与信实建立了永义,即永久的、和好的关系,永不破裂的关系。
“凡靠着他进到神面前的人,他都能拯救到底,因为他是长远活着,替他们祈求。”(来7:25)上帝的拯救是救到底的,他成就的义是永远的义。“我要宽恕他们的不义,不再记念他们的罪愆。”(来8:12)这样的宽恕是永远的,上帝的话没有是而又非的。
2、封住异象和预言--成就新事
“封住”有完成、成就之意。旧约预言指向基督,这些异象和预言都在基督里应验、实现了。它们可能暂时封存,到一定的时候,必要显明。能开启预言的人,惟独主耶稣。印也代表权威、确认。在指定的时间之后,才能证实。七十个七年之后,即是在上帝自己所定的时间,异象和预言就在基督里应验了。“你要卷起律法书,在我门徒中间封住训诲。”(赛8:16)预言暂时封存,之后《以赛亚书》9章描述了弥赛亚来临,光耀世界,那时启示就显明了。
圣经的启示已经完整,不需要其他的预言了。启示异象以基督为印,不可加增,除净罪恶,堵住预言。罪恶被封住了,预言也被封住,在基督里才得揭示。
3、膏至圣者--受膏者膏抹新人
“至圣者”:圣中之圣,也有译为“至圣所”的。羔羊就是圣城的殿,就是至圣所(启21:22,27)。但从后面所说的那受膏的必被剪除(但9:26)来看,应是指受膏者耶稣基督,他被罪人钉死在十字絮上,被人从活人之地剪除。受膏者用宝血膏抹罪人,使之洁净,成为新人。
在这新年的开始,我们要谨记,自己曾是迷途的羔羊,是替罪羔羊耶稣基督替我们死,从而使我们得生。我们因着上帝的阻止,终将不再犯罪。我们因着上帝的盖印封存,罪不再控制我们。我们因着耶稣基督的宝血涂抹,一切的罪污被遮盖,被洗净,得以全然圣洁。
主在我们的生命里每时每刻都在成就着除旧迎新。旧的一年,我们有多少的过犯,求主赦免。新的一年,是个全新的开始,在基督里我们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
第三篇:作文
选五篇优秀作文,有的侧重文采,有的侧重议论,有的侧重结构,请同学们分析体会!或学习,或模仿!
一、精彩的配合所谓孤掌难鸣,是说只有两手配合才会发出声响。
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说要学与思配合进行才能成就一番学问。略加思索,便知古今中外有着不胜枚举的实例——
“天地苍茫一根骨”。司马迁为了“著书立说”的决心,忍受着钻心的屈辱和非人的折磨,终于炼就了《史记》这一惊天动地的精彩配合。
这便是理想和行动的精彩配合。
“成熟饱满的谷穗是低着头的。”正是因为有着这样清醒的认识,达·芬奇不仅成就了绘画的绝顶技艺,还在数学、天文等其他领域都有不小的贡献。
这便是谦逊和进取的精彩配合。
一次外交部的新闻发布会上,某位外国记者提出了有关我国国家机密的问题。李部长稍加思考后笑着问了一句:“先生,你能保密吗?”此时全场兴奋,屏住呼吸盯着部长。得到记者肯定的答复后,李部长仍然微笑着,平静地说道:“我也能保密。”全场大笑,并为部长精彩而得体的回复报以热烈的掌声。
这便是机智与幽默的精彩配合。
诗与酒的配合,造就出古代文人贤士的才情与雅兴。
激情与灵感的配合,带来一段段流芳百世的音乐。
经过配合,枯树可以逢春,冰雪也会融化,姹紫嫣红生机盎然的万物得以生长。对于我们面临高考的学生来说,实力和心态的配合尤为重要。在不断强化自身成绩的同时,端正心态,以正确的状态去面对每次考试,那么我们都会成为高考的赢家。
精彩地配合,配合出精彩。将每个部分以最优化的结构组合起来,结果将是无可估量的。在配合中体会每一点细微的变化和进步,最终合起来,整体上一定会有所突破。
二、精彩的配合蓝天与白云的配合,造就了“天边云卷云舒”的精彩;高山与流水的配合,造就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精彩;人与人、内心与言行的配合,更展现了心灵的精彩!
精彩的配合展现了心与心的默契。
一曲动人心魄、余韵徐歇的《高山流水》,一声浩浩如山、汤汤若河的赞叹,成就了一段关于音乐的佳话,也展现了两颗心之间默契的配合。俞伯牙和钟子期——一对知音心有灵犀的背后,也许没有更多的言语,也无需更多的说明,心与心的默契便是最精彩的配合!一段帕格尼尼狂想曲,还有冰上两个舞动的身影,一次意外的摔倒并未给精彩的表演抹上阴影,反而让我们愈加看清了那心与心之间默契的配合。张丹和张昊——激扬的青春中是两颗心的安慰,这份心中的默契无疑便有了最精彩的配合。精彩的配合并不一定要有多么华丽的外衣,关键在于心灵之间那一份默契,精彩便在此间绽放!
精彩的配合表现了内心与言行的融合。
李太白吟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在诗中谱写心曲;裴多菲高呼“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是用言语倾诉心灵;鲁迅呐喊“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是用铁笔抒写心声;巴金在那最荒谬的年代展露笑颜是用行动是心灵的花朵怒放„„他们,向我们展示了心灵与言行绝妙的融合,言为心声,行为心役——内心与言行的融合是最精彩的配合!
精彩的配合在人与人的交流中流露,在一个人的内心与言行的契合中展现。这些精彩的配合,不是事先演练,也不仅是表面上的琴瑟相应,那是一种心灵的精彩配合,传达出心与心的呼唤,谱写了内心的心曲。在这一次次精彩的配合中展现的正是那人生中最耀眼的明星,更是人性中的智慧与光芒!
精彩的配合是蓝天映衬,白云舒卷;是重山高耸,飞瀑奔泻;更是心与心的默契、心与心的配合!
作文题:
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水平的提高,每个人的读书都会产生不同的境界(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表现的情况)。有人认为,读书的第一个境界,是见书就读,不加鉴别。第二个境界,是读自己真正喜欢的书。第三个境界,是只读几本最喜欢的书,反复阅读、精心研究。也有人认为,读书的第一个境界,是读作者的思想、感情、经历。第二个境界,是从书中寻找自己的影子,思考自己的经历,升华自己的思想。第三个境界,是把读书的心得感悟传播给其他人。……
你的读书生活可以分为几个境界?它们各自有怎样的特点?请以“我的读书境界”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除诗歌外),不少于800字。
三、我的读书境界
“绿蚁红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是近人皆知的白居易的《问刘十九》。我将它作为我的读书境界。
(一)绿蚁红醅酒,红泥小火炉
绿蚁碧透清彻(澈),小火炉烧得正火焰通红,我拿着书大致翻阅„„
多美好的场景啊!虽然未满18,与酒无缘,但那份恬淡、自由可是我深深向往的。虽然酒之醇香不适合我,但果汁之甜酸却恰好可使我内心安逸下来。
手持《论语》时,让我明白“君子不耻下问”的高尚情操;手持《诗经》时,“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让我憎恶那个负心者;《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的忠贞不渝也让我随她“泪落连珠子”„„
这是我的第一境界——赏,恬淡
(二)晚来天欲雪
读书时分,窗外几朵雪花打在窗上,打开窗子,细细嗅到梅淡雅的芳香。古曾有“梨花胜梅一朵白,却逊梅花一枝香”的美誉。
秉烛夜读之时,“嗅书”是人生一大快事。四周昏暗,惟有一点光源。此时持书于鼻前,仿佛已闻到作家们身上的淡香。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读罢,只觉一股菊花清淡的香气扑面而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的“香远益清”似乎已侵来„„
此乃我读书的第二境界——嗅,快乐
(三)能饮一杯无
酒已热,一杯下了肚,还想第二杯的庸(慵)懒呼之欲出。
二杯好酒喝罢,还望二杯润喉,何况是好读呢?这时该“吃”书了!
孔乙己在咸亨酒店里教别人“茴”字的四种写法,那时他是多么骄傲啊;他无钱买酒,乞求别人赏他几个钱去买酒时,又是何等落寞,无助„„此时我真希望自己可以走进书中,去给他一杯酒,给他一点点温暖。有时还会蛮(埋)怨鲁迅为何这等无情,给孔乙己这么一个悲惨的结局„„
走进书里,与主人公共同经历挫折、快乐是我的第三境界——吃,同喜同忧
通过“赏”、“品”、“吃”这三个环节,我学会了读书,从书中汲取了精华,积蓄了人生搏(勃)发的力量,为铸造未来的辉煌奠定了基础!
这里是“书虫”的乐趣。
四、我的读书境界
并非“为伊消得人憔悴”;也并非“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的读书也有三境界——读新、读馨、读心。
读新——品读书中闪现的新思想。不同时期拥有不同的思想,但它们都启迪了一代人的智慧。红楼一梦,我在曹雪芹笔下看到他借宝黛之口展现进取的新式人生观;铮铮铁笔,我在鲁迅手中看到“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新时代旗帜;宝刀未老,我在周有光案前看他用崭新而睿智的视角洞察世事,用杂文浓缩大千世界。因为新,他们领跑于时代前沿;因为新,他们教会我新的思维。正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读新,我在其中品到新思想的火花。
读馨——触摸书中作者的身影。文学作品中总不乏作者泛着馨香华彩的身影。一缕馨香中是王勃宁移白首之心,不坠青云之志的坚决挺立的身影;是冰心怀泪洗过的良心登雪后青山的美丽丰姿;是巴金直面丧妻之痛,在苦痛中展放笑颜的慈祥神态„„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书中散发的一缕馨香,其实是作者携来的芬芳。读书的过程中我嗅到一缕馨香,馨香过后便是作者清澈的思想。
读心——感悟书中心灵的澎湃与恬淡。正所谓言为心声。读书的过程中读到的其实是心灵的内质。无论是“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还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无论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还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我读到的都是作者心中的澎湃。作者心中或爱国忧民,或放荡不羁的心潮,都澎湃于诗海之中,也澎湃于我心。而川端康成一句“凌晨四点钟,看到
海棠花未眠”,又忽而把我带入一片恬淡的世外桃源。在这里,我看到的是作者超然的心情与淡泊的心态。心蕴含着一个人的精神内质,读书时我的心与作者的心相互碰撞,读书成为了读心,正成为感悟心灵的佳境。
我的读书三境界——读新、读馨、读心,它们带我步入文学殿堂,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气息,感悟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
读新、读馨、读心。它们是我触到作者坚实的生命质地,并升华出自我内心的一次次蜕变与超脱。
读新、读馨、读心。阅读的三境界更成为我自己生命的宝藏,在这里,我汲取生命的养料,吮吸精神的乳汁。
五、我的读书境界
我的读书境界有三个:第一个境界,让作品种华丽的辞藻拔(拨)动我的心弦;第二个境界,让作者或主人公的思想,经历,转动我思维的方向盘;第三个境界,从书中找寻自己的影子,提升我的思想高度。
读书的第一个境界,可以让我尽情畅游在书的文字世界中。陶醉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凄美;欣赏“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细腻;更痴迷于“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柔美,这些美好的诗句在我的心头久久萦绕,让我意识到原来文字可以如此堆砌,原来离思愁绪可以用如此轻柔的意象表达。于是,我常常徘徊于层层书架间,找寻美丽的篇章与华丽的词藻,让它们带我遨游于书海之间。
读书的第二个境界,可以让我体味与众不同的人生。当诸侯争权夺势,国家边境战乱四起之时,一个柔弱的女子——昭君却勇敢担负起了国家兴亡的重担。历史并没有选择她参与美丽的角决(角)逐,但她却一(义)无返(反)顾将百姓安乐,国家存亡铭记心头,将自己的青春献于荒漠之中。当号角声响起,我看到的不仅是昭君远去的身影,更是一颗宽容广博的忠心在跳动。我为她的精神折服,她的故事也为我带来一次心灵之旅。当国土饱受战乱之时,我看到了一位年迈的诗人漂泊于江面,吟诗创作,将一生郁结倾倒于滚滚长江之中。杜甫的人生让我看到一位忧国忧民的诗人如何将国盛民旺集结于心头,又是如何忍耐病痛与孤独,将宝贵精神财富留给后世。一位位勇士与智者的故事跳跃于字里行间,为我的精神世界带来一次次洗礼,让我的思维顺着他们的足迹,呼吸这他们的气息,继续勇敢走下去。
读书的第三个境界,可以使我将自己的人生更加充实。当桑提亚哥提着只剩下骨架的“大鱼”回到村内时,我迟疑过他的这次出海为何只有这样一个结果。然而我最终明白了,即使是一副骨架,也足以证明他的成功,因为他是生活的强者。他的故事给我无限启迪:只要无畏于困难,敢于迎接挑战,不论你的战利品是什么,哪怕只是鱼骨,你都是胜利者。
读书添加我的知识,扩宽我的眼界,为我带来无限乐趣与阅历。每一个文字都将永远载我心头跳跃。
第四篇:作文
石梅小学 三(6)班 陈纳川
星期天,妈妈说:“今天,我们包饺子吃吧!”“好呀,好呀!”我高兴极了。
开始做了,我先拿起一张饺子皮,摊在左手心里,舀一勺馅儿,放在皮子上,折几下,两边捏紧,可是馅偏偏和我作对,像顽皮的孩子要出去玩似的,老往外钻,呀!饺子皮破了,饺子馅弄得满手都是,粘粘糊糊的。我把饺子放在一旁,又拿张饺子皮,这次我接受了刚才的教训,少放了一点儿馅,轻轻捏好,可它像没骨头的身子一样,又散了!我气极了,拿起饺子重重地粘了点水,可是饺子皮又破了。我对自己说:“这一次我一定要包好。”我用筷子夹了点儿馅,轻轻放在饺子皮上,学着妈妈的样子,把饺子皮的边儿,一点一点地捏合起来,再放在手心里,用力一压——啊!不好了,漏馅了!我急忙把另一张饺子皮盖上去,刚放下了,馅又从手指缝里流出来了。原来,饺子皮又破了。我又拿起一张饺子皮盖上去,才包好了一个饺子。可放在桌上和妈妈的一比,妈妈的饺子打了胜仗,我的饺子打了败仗。
唉!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以后还要多多练习呀!
指导老师:刘秋霞 来源:www.xiexiebang.com
第五篇:作文
傍晚,我回到家时,肚子已经饿得咕咕叫了。过了一会儿,一声清脆的门铃声响了。我马上跑去开门,只见满面笑容的爸爸妈妈回来了。当他们得知我肚子饿了的时候,马上开始战斗—做饭。爸爸妈妈分工明确,妈妈做饭,爸爸洗米……不一会儿,香喷喷的鸡蛋就出锅了。看着香喷喷的鸡蛋,我马上吃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