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个09年毕业的设计师30家公司面试经历
我很惨吗?NO,我收获了丰富的经历和明确的方向,我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经历之后的感悟。
①清楚自己的定位。你要做什么样的设计,你擅长什么样的设计,如果你想做品牌设计师,那么,好,拿着你的作品,当然,一定要有很多的logo,最好再拿几套VI,去吧,当然其他的设计也要有一些,但是,面试官重点看的一定是你的logo和vi。如果你想去广告公司,更擅长创意,一定要有多一些的飞机稿,还有能体现你对画面掌控力的东西,手绘的也要有,去广告公司面试,面试官基本不看你的logo的。总之就是一点,想去什么类型的公司,对症下药,如果你什么作品都有,没有强项,什么公司都投,中奖率不高不说,你会慢慢变得不自信。你是要去设计公司,广告公司还是文化传媒公司,干的活是不一样的,你要想好了。另外,广告公司也分为全案型,代理型和媒体型,公关型,也是不一样的,例如媒体型的广告公司基本没什么设计内容,只有完稿而已。总之,要清楚你想干什么样的设计,去什么样的公司,越早越好,避免让你少走弯路,什么设计都想做,我觉得不太靠谱。
---------
②永远不会有一个工作或公司是完美的。问问自己,最需要的是什么,是一个好的工作氛围,还是好的薪水,还是同事里有行内牛X的人,你一定要选择其中一个最主要的,你觉得对你最重要的,如果你加入了一家公司,觉得有点不尽如人意,你在想,我要换一个我觉得不错的公司再全身心的投入进去,那么恭喜你,你会加入“不断换工作”和“永久纠结”俱乐部,因为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工作,更没有一个能让设计师觉得完美的环境(还有设计师大都很注重环境,很挑剔),但要记住,每家公司必有软肋,没有完美,只有努力得到你想要的东西。
---------
③清楚自己是在和设计“自由恋爱”还是“被逼婚”。问下你自己,你爱设计吗?当初选择设计是自己的选择还是无奈之举?如果以前没感觉,那现在爱上它了没?你爱到什么程度?如果答案非常非常肯定,那么,不远处你一定会有收获,不因为加班多,不因为暂时薪水少,不因为客户不懂装懂,因为你爱它,你一定会走远,会穿过暂时的黑暗,爱,能让你去享受它。可是如果每天你都在抱怨,不开心,无奈,很可能说明你还不了解这个“爱人”身上的刺,你还不能因为它丢下很多东西,那么,放弃它,你不是真正的爱它,你也不会走的太远,虽然有一天你也会有些成绩,但是你还是会不快乐的。做你所爱,即使你知道这个爱人满身是刺,不要太在意别人怎么说,“没前途”只是相对而言,或者我们的能力还没强大到能看清前方的路。
---------
④不要害怕放弃设计。如果你是误打误撞学了设计,并且很困惑毕业了除了设计还能干什么,这样的担心显然是多余的,算一笔帐,大学四年除去放假,星期日,其他课程,你真正接触了多久设计,我想肯定不会超过730天,而如果是23岁工作60岁退休,那么我们的职业生涯有37年,所以不喜欢一定要勇敢的放弃,重新开始一份新的工作,一份你真正喜欢的工作,难道你怕失去这730的学习而放弃以后37年的时间吗?但事实上即使失去了这730天也不一定失去了多少东西,因为大学里除了你的专业你还学到了很多其他的。事实也证明,就算你暂时没放弃,将来还是会放弃,但是你又因为这730天而浪费了好几年。30岁之后,才是真正的“除了设计不知道还能干点啥”的时候。勇于去尝试不同于“设计师”的工作吧!消除内心对一个新开始的恐惧,这在饱经历练的人看来,真的没什么。
---------
⑤没必要和大学同学比薪水的高低。也许大家都做设计,但你的同学却比你薪水拿的多,如果这样你也大可不必去着急或者失落,或者怀疑自己的能力,因为现在需要的不是工作的价格,而是工作的价值,决定我们十年后成就的完全不是工作的起薪,而平台,资源,眼界,机会,好老板,失败的经验,却都是未来会升值的潜力股,即使现在牺牲一些立即可得的利益,也要购买这些东西,它们会在未来的时间里面,增值百倍。举个例子,就算现在的你和别人的薪水相差2000,十年相差多少,24万,很多吗?也许只是10年后一个项目的价格,而事实上,如果你的心态是这样,用不上十年,你就很值钱了,还有,和你一起毕业的同学薪水也绝对不会相差这么多。
---------
⑥努力做你自己(很多人看来这是一句屁话,但绝对不是)。用自己的价值系统来评判自己做所的事情,如果你能做到,你会活的很快乐,你不会再因为自己的样子和别人要求你成为的样子不符而感到纠结。记得高中时候我很喜欢一句话,但当时不是很理解“其实,不要让自己成为想象中的什么人,做一个很真实的自己,即便是有很多缺点,也是可爱的,至少你是有勇气的,有些人做不到这一点,正是由于他的内力力量还不够强大,所以他需要伪装,天知道它有多苦!”我一直都把这句话记在心里,现在终于明白它的真谛,那就是你做的每件事,是自己发自内心的想做,还是想让别人让社会肯定你你才去做,举个例子,对于你的价值,社会系统对你的衡量是工资,房子,车,而你的自我系统对你的期望是动力,快乐,自信,自我认同感,如果你是在活成别人希望的那样,时间久了,你将无法活成你真正自己的样子,而是长成别人要求的样子,并以此为荣,成为别人的投射的人物而无法察觉到,你的“梦”就这样的被盗走,盗梦者,在现实中,真实的存在着。
---------
⑦别轻易拒绝不是你的“活”,可能会帮你打开另一扇窗。也许你在一个不太大的公司,可能会让你干除了设计以外的活,如果真的不是非常没时间去做,就接受吧,不要当作是接了一个和自己毫不相关的“活”,欣然的把它当做机会吧,也许有一天你会很惊奇的发现,除了设计,你还能干别的,你的路会宽,况且,并不是每天做设计就能把设计做好,想成为一名设计师,其实要学的东西,还是很多的。
-----------
⑧放平心态,不能急于求成。可能很多刚入行的学弟学妹总认为天天打杂受不了,但是事实却是是要这样开始的,很可能这个阶段还不短。看下,就算金子也要这样:如果你是金子,你要提高你的含金量到一定程度,才会成为金矿。当你被挖掘出来,你要经过很痛苦的碾磨、冲刷、浸泡,要让你身上的杂质,不好的习惯、污点被熔掉。然后还要成型、打磨、抛光,最后才成为很有价值的发光的金子!所以,不要急着发光。
--------
⑨你的抗压能力强吗?加班!加班!修改!修改!你会有辞职的冲动吗?会抱怨吗?如果是,那么,承认吧,是我们的抗压能力有问题,不可否认有些人抗压能力较强,但整体不强是我们这一代人的通病。学着面对和忍耐,告诉自己,你不是那个不耐压的“茄子”。停止抱怨,停止把问题推给别人,调整心态,面对身体里那个怕这怕那得你,说一声,Fuck you,go away!
--------
10.有些事情永远不能妥协。不妥协,是很多成功的人天生的本质。如果你向命运妥协,你就只能听天由命,如果你向规则妥协,你就只能按部就班,如果你向自己妥协,那么你的潜意识会不断的和你说,“你就这个熊样了!”那么,你就真的一辈子只能那个熊样了。不妥协很累,妥协了很轻松,你自己选吧!
第二篇:从毕业到现在,六家公司的面试经历总结.
从毕业到现在,六家公司的面试经历总结.第一家:北京网派科技有限公司
这是一家小公司,是那种三五个人,两三条枪的那种。
11年2月份,来到北京,因为还没有毕业,就随便投了个简历,第二天接到面试通知,第三天去面试,所谓的面试,就是和老总聊了几句,第四天就这么稀里糊涂的上班了,因为没有毕业,所以算是实习,实习工资2K,后来3K,后来5K,后来6K并且给上社保,但也只是最低基数,没几个钱。
总结:在这公司呆了一年多,现在发现没有发展空间,不得不跳槽,有种实属无耐的感觉,所以建议新人在找第一份工作的时候,万万不可心急,一定要多多比较,找一个适合自己发展的公司。第二家: 北京捷通华声语音技术有限公司
这是一家做语音识别和手写识别的,公司规在200多人,80%是做开发的,我面试的职位是 “ 云计算(c++)开发工程师”
在去面试之前,我还没有提出离职,于是请个了病假,偷偷的去面试了。到了这家公司之后,给我的第一印象特别好,办公环境很幽雅。去了之后,前台MM给了几页题,先做了做题,这题可有难度,全是编程题,很专业,但是没关系,咱不怕,从10点到11点半多,做了一个半小时交了份卷,感觉还不错,实际也不错,前台MM就跟我说,您答的还不错,中午你了,您先去吃个饭,下午1点半来面试可以吗?这话问的,能不可以吗?下午吃过饭之后,开始是一技术部的,他问:你为什么离职?我想都没想就说:公司太小,没有什么发展前途。然后他哼哼一笑,说:你就这么说你前任公司吗?我还是比较直的回答:这是事实。后来又问了我一些技术问,因为之前没有任何准备,虽然会,但用语言表达出来,就是不那么回事了,所以好多问题都回答的不好,而且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语言组织不好,没用的话太多,还稍微有点紧张,语速和声调都没控制好。接下来是人事和市场的,两个人一起面试的,人事的那个Lady有三十好几了吧,不得不说她语文学的很好,把我一步一步带进了深渊,她问:你觉得自己是感性的还是理性的?我哪想过这个问题,正在我思考的时候,她给又问:是不是感性的成份比较多一些?我想了想,有时候也挺冲动的,我想了想,说:嗯,是有些冲动。她又问:你觉得做为一个程序员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品质?我哪想过这个问题!!我语文又不好,于是就说:应该有学习能力,有悟性...之后就没词了,她紧接着就问,还有吗?我吱吱唔唔也想不起啥好词来了,就说想不来了,就这样连续被她问的好几次没话说,不过还是挺感谢她的,最后,人事的Lady给我做了一个总结,她这样说:你可以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一个30多岁的妇女,当你面对这样一个莽撞的少年的时候,你会是什么感觉,我做了这么多年的人事,面试的人多了,什么样的人都见过,给你一点见意,当你在说话的时候,不在你的语速有多快,不在你的声音有多高,最关键的是把你要说的话表达清楚,让人看到你有一个清析的思路,还有就是在跟技术人员谈的时候,不要试图不会装会,他们的技术都很强的,你会不会他们心里很明白,是糊弄不过去的。她说到这儿的时候,我想要说点什么,我刚要开口,她说:你先别说话,让我把话说完,做为一个好的程序员,一定要理性(她丫的在这等着我呢)思路要清析,要有很强的逻辑能力,还要有较强的执行力,再就是要能吃苦,耐的住寂寞。最后还跟我说了挺多,但是这些建议是对我帮助最大的,也是我现在之后以能成功跳槽,并能很好处理离职事情的关键。真的挺感谢这位lady的,虽然我不喜欢她。再之后就就前台MM带着,去见了见董事长,说了两句,就这么回来了。
面试感悟:无准备之丈,真的不能打。在和人交谈的时候,说话要慢,不要着急,声音高低为让人听清为宜,不要太高,也不要太低,最好和面试你的那人声音一样高,这样总没错。如果有问题需要思考,那就想几秒再说,不要急着回答,想好了再说总比说到一半发现自己错了,然后再改,要强很多。当别人在说话的时候,尽量的不要去打断。第三家:北京文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这家公司,规模不是很大,办公环境也不好,比较拥挤,给我的感觉不好。
流程和上一家一样,笔试、人事面试、技术面试。
吸取了上家公司的经验,这次在和别人交谈的时候,很顺利,只不过我发现,给我面试技术的那人,语文学的比我还差,哈哈...虽然笔试和面试都很顺利,但最后还没没有收到入用通知,分析原因:工资要的太高(我说的是不低于9K,因为我不太喜欢这家公司),学校不好,而且是去年毕业,在公司的眼里看,我只有半年工作经验,对于这样的一个求职者来说,如果以9K录用,从公司的角度讲,它要担着很大的风险。
面试总结:准备的还是不够充分,如为什么离职?你将来有什么规规划?等一些必问的问题,还有就是一些技术,表达时思路还是不够清析,再就是如果期望薪资过高,最好在填表的时候不要填,等他们问的时候,一定要给一个合理的解释,让人家认可你要这么高工资是合理的,因为如果你填的太高,人家在看是时候,只是看到的一个数字,也就懒得再听你解释了,如果不填,那人事的肯定会问,这个时候,可以给你一个解释的机会。第四家:北京尖峰计算机公司。
这公司还不错,不过去了之后,就做了份面试题,然后前台MM就去找面试的人去了,找了半天,最后回来说:我们面试的主管没在,您看您能不能先回去,我们再电话给您另约时间面试可以吗?丫的,我还能说什么,还能赖在这儿不走?就这样,再也没收到过这家公司的消息...第五家:东方网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这家公司是我1号就要去入职的公司了,公司规模也不要,算得上是中型靠上的公司,主要做视频监控,进这公司的时候,感觉也跟第一家公司一样,办公环境相当好,处处都弄的很别致,挺温馨的样子,一看公司就有钱,嘿嘿...算是理想中的公司吧。
充分的准备:在面试这家公司之前,我有三四天的时间在准备,而且中间还有个周六日,这个周六日,我没有跟以前一样睡到自然醒,而是去同学了那,霸占了他的电脑,利用三四天的时间,把基础的书和网上机乎所有的C、C++面试题看了一遍,有些常问的题还看了好几遍,可以说技术上的问题,已经能对答如流了,而且做笔试题的时候,也快了很多。并且还把离职原因,未来发展,自己的性格(绝对是理性的),认为自己是大的优点,最大的缺点,先简单息自己我介绍一下吧,等这些人事必问的问题,准备了一下。
这公司倒是挺怪的,先填了个表(期望工资没填,嘿嘿...),上来就是技术面试,问了几个问题,答的都还不错,然后就说做道题吧,没想到的是,竟然是上机题,题目是求两个数字字符串的加法,如:“***5904385903454” +
“***94375” 是多少?可误的是VS2008的环境,哥都一年多没在windows下写过程序了,手生了呀,只认识那个绿三角,只知道它是执行,都不知道在执行之前还要按F7 进行重新编译,虽然有点蒙,但是还得淡定,写程序这东西对哥来说已经是小菜一碟了,在做了一个小时之后,眼看就要出正确结果了,结果人家公司的人要去开会,他们就问我快做完了吗?我回答,快了,再有十分钟吧,给我面试技术的那人一看不能等了,就说看看思路吧,我给他解释了一下代码,看了一下运行结果(这个时候运行结果已经是确的了,只不过是低位在前,高位在后,只需要翻转一下就OK了),说了句:思路没问题,能做出来,结果已经对了,但是我们要开会了,不好意思,您看要不您先回去,我们再给您打电话另约时间好吗? 丫的,我还能说什么,当时我就想又没戏了,不过到下午5点多的时候,人事MM又给我打电话说:看我没填期望工资,问我要多少?我说:需要我再过去一趟吗? 人事说:我们要跟据你的期望工资再做决定,是不是让您再过来一次,我是这样回答的:我这次离职主要是看重自己工作的技术领域和工作环境,工资是次要的。MM说:那好,我把您的话跟技术部说一下。十分钟后,MM又打电话来了,这次就约了第二天早上去复试,我本以为没戏了,不过去了之后,技术的人又问了我几个问题,然后给我介绍了一下公司的情况,之后把我交给人事了,人事问了问我之前准备的那些问题,然后就是工资问题,我说我现在8K*13(上帝呀,我承认我撒谎了),因为我现在社保是按最低基数缴纳的,这个公司是按3360基数缴纳的,于是她说:给我 7.5k*13个月+1.3倍工资年终奖+15元*22日餐补。那我又问:试用期多少?工资的80%? 她说:7.5的80%是多少呀,你算算?我说:6K。她说:要不这样,6K可能就会降低你的生活水平,咱不按6K,试用期给你按7K。我一样,行呀,你说行就行呀,我这能有什么意见吗!!
就这样,下午收到录用邮件和录用电话,1号正式入职,感觉也是有点稀里糊涂的,第六家:北京南天软件
这家是朋友介绍过去的,也是上市公司,专门给光大银行做业务,牛的不行,工作地点在光大大厦,不过刚刚进他们公司时,把我吓着了,60多号人,人挨人的坐一大厅里面,一排一排的对着坐,用的也不是电脑桌,就是一块板(有点夸张),就听我朋友说,这两排是做这个的,那两排是做那个的,我一想,好家伙,这都是论排的呀!
流程还是那样,先笔试,后面试,笔试大都是C的题,so easy!我不敢说拿满分,至少90分木问题。在技术面试的时候,就有了如下对话:
你衡水的呀?我也是,老乡呀,我是故城的。
呀,这么巧!我也是故城的,我家是西半屯镇的,你呢?
我家是郑口镇的,你在郑口中学上的学吧?
对,没错,呵呵,你也是吧?
嗯,还是校友呢。
接下来,他看了看我的笔试题,就没有再问我一个技术的问题,全都是绕家常了,说他是怎么过来了,怎么走到技术总监这个职位上的,然后给了我好多好多的建议,他还表达了,虽然现在手下有这么多人,但是没有能真正给分忧的,特别希望我过去的想法,这样能帮他一下,但是他能给我的工资是4K多点,我说我现在8K(上帝我又一次撒谎了),他说帮我申请一下,就这么听他说了尽两个小时。
这个老乡挺不错了,南开大学毕业,而且是双学士学位,从实习开始,在这家公司一呆就是8年,没跳过一次槽,现在做到技术总监,用他的话说,就是一年就可以把之前认为损失的东西全都弥补回来了。
今天上午接到了这技术总监老乡的电话,说可以满足我的要求8K*13。这个时候我很难办了,从待遇上来说,两家公司基本相当,从公司环角度来说,我更倾向于上一家,从技术角度来说,我也倾向于上一家,因为做银行的业务,要先熟悉业务,并且以后可能只适合做银行业务开发,这是我不去的原因,但是就老乡这层关系来讲,凭借我的能力,肯定发展很快。取和舍,到低怎么办?有点拿不准,这个时候,每个决定都有可能影响一生的发展.........老乡给我的一些建议:不要频繁跳槽,一个公司想要培养一个人,公司最多要看的是,这个人对企业的忠诚度,然后再是技术。
对于个人发展来讲,要想做这个行业,也要有过硬的技术,这样的话,当你做到高层的时候,你就不用在为技术发愁,和客户在谈项目的时候,不会尴尬,你会有更多的时间和经历放到管理上。
做两三年技术以后,就要开始学习如何去管理一个项目,如何去管理开发人员,刚开始可以管一个项目,当你能把一个项目管理的很好之后,要学着同时管理多个项目。
开始是一个程序员,然后到 技术经理,然后到项目经理,再然后是项目总监,每一次提升,多数要看自己,自己能不能让周围的人信服。
特别感谢这位老乡,让我又成长了很多。也挺对不住这老乡的,为我申请了这么好的条件,我却没去。最后总结:
去第五家公司,优点:工作环境好,做视频方面的开发,技术面广阔。
缺点:如果有老乡,发展道路明确、稳定。如果没有朋友,自己要更努力,比有朋友要多付出更多。
如何克服缺点:技术、情商、智商综合全面的发展。
留下的遗憾:我最想去的是第二家公司,不过却因为自己准备不充分、浮躁、自大、说话不注意方式和用词,错失了仅有的一次机会,切记,切记。又成长了好多,呵呵....
第三篇:一个财务人员的求职面试经历
一个财务人员的求职面试经历
从江西回来后,我就决定好了去辞职,重新开始新的求职面试生涯。之前有一部分工作,挑拣之后确定了一家。可是等我真正去工作时,才发现原来的自己想得还是有好多地方不到位。财务这个工作呢,越大的企业分工越细,可能一个财务部就有十几二十几甚至更多岗位。从大公司开始做,起点是高一点,但是一段时间下来接触的东西都是一块一块的,这个部分我能运用的特别熟练,其他就一概不接触,这不是我想要的。所以决定再重新开始,还是找个稍微正规点的中小型公司吧,这些时间也是种精神上的折磨,思前量后,反复琢磨。不过有和许多财务部的同事聊天,也挺长见识的,想法转变了不少。
从此,我步上了踏踏实实在家找工作的日子。网投、招聘会,那样都没落下。有人说招聘会的反馈率比网投大,我也同意这点,可能因人而异。海淀区的个人免费招聘会我几乎都去过,国展、农展也去过。最后的总结是,国展还可以,其他的就不说了。我觉得这也是一种体验,补回了我大学毕业时的份,有许多招聘会我还没去呢,以后有机会吧。找工作、面试,真的是崩溃再崩溃,一问工作经验,二问专业,都不对口就肯定没戏。所以,第一份工作真的非常重要,不在乎公司规模、薪金福利,一定要选对专业和行业,要不然以后转行还是太难了,至少财务是这样的!
这期间,去面试过500强的外企,过程大致如下:第一步,发邮件、回复邮件;第二步,电话面试,例如问你是否离职、为什么离职、为什么想申请这份工作、原来的薪金福利是多少、期望薪金多少、面试自我介绍、在大学学到了什么、老师对你的评价等等(英文);第三步,得到HR的面试机会,先填一份详细的个人资料和问卷(英文),和HR详谈工作经验,其间提问无数,最difficult case是什么、详细描述。半个多小时,基本都是我在说,黔驴技穷了。接着就是你5年的职业规划是什么等等(英文)。第四步,部门经理面试。可惜我只到了第三步,外企确实不是那么好进的,我本来也没太想进去,就当增加增加面试经历吧。我知道这种公司一般就是招两种人:重点大学的毕业生和经验极其丰富的人(学历就不考虑了)。而且没准面试就是一个形式,人选都是内定的。会计师事务所,也是就招两种人,英语好(尤其是口语)经验不要求和在各行各业都有丰富财务经验的人。经过这些,感叹英语真的是非常重要,虽然只是一个工具,却是重点加分的硬件!
一个月的时间,我的想法做了好多回的过山车,比原来上的三年班还想得多得多,有的时候只有人经历到了一个点,把自己放到一个面,才会有更大的体悟。感谢在这些日子帮助过我的人,听我倾诉,给我建议和鼓励。WE、师傅、WSS、晨晨,还有姐妹们~~当然还有我伟大的父母,不厌其烦的忍受我、开导我。爸爸说:“机会总是会有的,你想要的适合自己的一定会出现,所以千万不要强迫自己去忍受!”妈妈说:“工作都是差不多的,时间长了都会烦,要调整好心态,想好了就不后悔,只要不讨厌就行了。”这两句话,支持我到现在。我的心态真的有了好大的转变,女生,事业心太强,也就是二十多岁的事,以后的日子还很长,什么阶段就做什么事情,心态放平和,不要为事业太奔命,一切顺其自然吧,人就是这样,欲望越强烈,活得越辛苦,健康最重要。
到此为止,我算是大概稳定了,走上了自己所选的道路。是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就不知道了,至少我选择过了。每个人的人生都会经历那么几个阶段,过程和选择很重要。希望这些面试经验能帮助到一些人,栗子,你一定会遇到最适合自己的!
第四篇:一个机械研究生的面试经历
我很幸运,在08年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我找工作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直到拿到现在这个公司的offer的时候,我通过了我参加的所有的面试。能够有这样的结果,技巧层面讲是因为我选择了适合自己特长的企业去面试,理智的放弃了那些超过我能力的岗位。摆正姿态,找准位置,我觉得是最重要的。
务虚的说,在找工作的时候就是在向企业推荐自己,无论你的心情怎样受到什么样的压力在你的心里就要把自己认为是最合适的人选。在参加面试的时候,我觉得这个自信很重要,甚至在有些时候可以拿出炫耀自己的情绪来推荐自己。我也经历了面试完了就没消息的感觉,现在企业没几个直接给你答案的,尤其今年招几个人都得回去商量,而那样漫长的等相当熬人,除了自信没有别的,一定相信你是最合适的!请注意是最合适的,有时候企业不一定要所谓的最好的人选,只要他需要的你能够满足就够了。跟我一同面试的一个华东科技的同学,各种优秀也很自信但是有点过,于是表现得有些轻狂,结果当然是没有被录取。所以我觉得点到为止是最好的。
还有,就是找工作之前最好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其实这话说了丢人,本应该是上学时甚至读研之前就应该做出职业生涯设计的,但是实话实说我上学的时候就没做过规划,读研就是赌一口气,就想找有项目的导师学点东西。没有做好规划找工作的时候就只好一顿乱投,浪费精力财力,熟悉我的师弟应该知道我为此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反面教材给你们当教训了。但是我看到的眼下的研究生能够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得并不多,我最大的遗憾就是在上学的时候没能跟高老师好好聊聊,趁你们还没毕业,有空多找老师谈谈,不单是为了就业,跟高老师谈谈的收获远远超过这个。别怕他,我就差在这个怕上了,以至于直到毕业也没跟他好好谈谈心。希望你们不要有这个遗憾。不过有一次帮益利亚面试员工之后,郑老师给我做了一次面试。那次谈话他帮我梳理了一个思路。所以我找工作的时候虽是跨行业撒大网,但是还是有原则的挑着去的,所以我面试的企业其实并不多,高的低的都省去,为自己省了不少事,提高了面试成功的几率。
下面谈谈简历。简历格式和篇幅在网上有很多版本和说法,我比较喜欢两张A4纸的简历,重点突出,有详有略。有人说“Your life is on an A4 paper”,我本科的简历就是一页,但读研以后总要用些文字介绍一下我参加的项目,本科参加的一些活动又不舍得放弃,于是就两页了。(旁白:注意人家是研究生)
第一页基本信息和项目经历等技术面的信息,第二页就是语言、社会工作、奖励等体现综合素质的东西。我的中文简历至少大改了5遍吧,小改就记不准了,总之就是找别人帮忙看看提提意见,然后挑自己认可的地方作出修改。虽说都是自己那点事,但是换个说法感觉就很不一样。我的中文简历做了三个版本,分别用于投向工程机械、机械技术和非技术的职务,其中机械技术类的是我最下功夫的。我的意思是简历一定要有区分,对不同性质的企业要有不同的重点去强调,以求满足企业的亢奋点。此外面试的时候尤其一对一面试时,简历的内容往往就是你们话题的主线,所以一定要把握好自己简历的思路,简历上介绍的信息主要想表达你的哪方面的素质,在谈话时做到有的放矢。
我建议简历一定要早做,时间长了看得多了自己就会发现哪里不好、需要改进了,不信你就试试。英语不好的同学更要早做,一定要中文的定稿了才好意思让同学帮你翻吧?我的英文简历就是查同学(为了隐私,名字略去)帮我翻译的,太专业了,太精致了。不过你们也不要全都去找他,人多了他也弄不过来。既然说到查同学了我就要强调一下外语的重要性。不论你是国企还是外企,现在大都要求外语。我现在在一家美国企业工作,英语就是平时工作的语言,面试的时候用英语确实不是难为我们,因为英语不好真就没办法干活。现在国企出来的师兄也说大都需要这个技能,即便是做不要求外语的岗位,如果在技术之外还有一门语言,可扩展的机会也会比较多。语言这一点我就不多说了,自己练吧。我找工作的时候一遇到英语面试我就愁,硬是找个过了专八的朋友一顿逼着练才敢去面试的。信我得就赶紧准备吧,真得很重要!(当然,要是打算做工程机械、专业嗷嗷对口、企业就看上你了非你不可的除外)
下手要早,笨鸟先飞的道理谁都懂,但做到的人并不多。正常的话,五月份以后简历的内容大致没有多大变化了(像我们几个研三才过六级的除外,丢人啊),那就可以着手做简历了。有什么大事想往上加可以再改嘛。简历这个东西就是越修越精致,跟下的功夫成比例的。模板看得多了格式设计起来就科学,自己的经历想得多了语汇就丰富了,想要描述什么技能、突出什么东西自然就说出来了。我在最后面试的时候简历几乎是可以背出来的,怎么问我做过的那些项目都不能走样。说到这我想强调一点,简历别骗人,实话实说。咱们教研室的人都有项目经历,做过啥写啥,说不明白的就别写了。要对自己的简历负责,对自己负责。
下面是一些面试形式和技巧,只是技巧层面的。说是技巧就很低级,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思想。有了思想技巧显得很卑微。但思想是你自己的,我也没法跟你交流,所以希望这些技巧能够对你表达思想有帮助我就很满足了。
我参加的几个面试的形式是这样的:
一汽大众:笔试(性格测试),群面,二对一(前两轮是中华英才网帮一汽做的)。
英格索兰:群面,一对一,群面(上海),多对一(上海,一群老总面试),多对一(上海,一群区域销售经理面试)
中联重科:二对二(面我的是一个技术部门经理和他的助理),笔试(专业题,结构液压一张卷)
英特尔:二对一(纯英文面试,一个小时左右)
华为:一对一(技术面),群面,一对一(一个中高级管理层面试),性格测试(还包括承受压力能力的),英语测试(我没参加)
一重设计院:校园一对一,企业一对一(我没参加)
大众一汽发动机:电话面试(英语,20分钟左右),校园二对二(一个HR,一个技术负责人),企业多对一(我没参加)
首先说笔试。
笔试要是性格测试就没什么好说的,怎么想怎么答就怎么答,我也不知道标准是什么,总之通过了说明你合适,没通过也没什么,就是不合适的工作去干了也不会舒服。
专业测试就要下些功夫了,机械设计的通常都会有材料力学、机械精度、机械设计(齿轮、减速机什么的)、金属工艺学等很基础的知识,想从事机械就看看吧,不为了面试学学这些以后工作还是用得到的。中联我投的液压,我把液压相关的题都记下来了,出来查查书我没对几个,但最后还是要我了,我很奇怪,可能是结构的题做得比较好。所以作液压的也要看看结构方面的。咱们教研室的专业知识算是比较好的,不过上面说的基础教材要是平时用得到我觉得还是多看看,有用。
群面。
群面确实是很讲技巧的。我和我的一个北航的哥们都觉得群面太不负责任了,都是因为现在咱学生多给他们惯的。试想一个群面通常30分钟,就拿一组十个人算,平均每人发言时间不到3分钟,这么短的时间就决定你是否有机会跟HR进行下一轮深入的面试,你说能看出什么来?但是这种不负责任的方式已经客观存在了,你只有好好把握这个机会让自己被喜欢,别无选择。
通常群面有这样几种形式:
1、排序。给出一堆元素,请你们的团队在单位时间内排出顺序来,并说明理由。比如华为题是“外派员工最重要的素质”,他列了十个优秀的素质让小组讨论后排出顺序,最后选择一个人进行总结陈词。之后面试官会对排序的结果提出异议,请大家自由为本队辩护。
排序题没有标准答案,关键看排序的思路。我的方法是将所列的元素归纳为几大类,先进行大类的排序,在对每一类的内部进行细分,最后根据特殊情况进行微量的调整,这个调整也是我最后要在总结或者辩护中(只要有自己说话的机会就好)提出自己独特观点的。
2、案例分析。给出一个事件,或者问题,在单位时间内小组要讨论出一个解决方案来。比如英格索兰大连群面的题目是根据给定条件对一个滞销楼盘制定销售计划。我分析就是找出问题的关键点。销售不外乎就是客户、产品、市场、销售渠道等几个方面,通过对各方面的分析找到问题的根源,然后制定销售策略。时间短,关键就是一个思路。
3、辩论。英格索兰三面群面是一分为二的辩论。我在大学时玩过辩论,我始终认为辩论不单是靠嘴,更需要思想作支撑。所以我觉得用辩论做群面太难了,那么短时间,又要辩出意义和思维,太难了。而且队友基本就没有配合,基本上就是瞎吵吵。我的想法是辩论时要尽力整理出自己的思路和条理,脑子快就赶紧整理出思路去做一辩陈词,善于总结就去做总结(但是有的群面辩论不给总结,比如英格索兰),就是自由辩论的人也别去拼语言,毕竟是在找工作呢,尽量有条理,有逻辑的把你的观点说清楚,适当的可以举一些例子、数据会更有味道。
关于群面,在一个小组中通常会有这样一些明显的角色:
Team leader:每个组就一个。这是个出风头的位置,有这个能力就去做,大加分;没有这个能力也就别去抢,不做leader也一样有机会。通常群面我都不去抢,总会有人心急上来就
抢着做leader的。但是如果遇到一个组的队员都很内向,那该冲也要冲。
Time holder:面试时一定拿个表,要求在限定时间完成就必须把握住讨论的时间,适当的时候提醒大家注意时间(但也别说得太频,那样面经痕迹太明显了),另外适当的时候提醒组长并提出建议调整计划,确保按时完成任务。我喜欢这个职务,不温不火,恰到好处。Recorder:建议写字好看的人做这个工作。我做过一次,感觉很好,记录大家谈话的关键点,适当的时候作出总结(8个人自由讨论的时候4、5个人过后,就融进自己的观点作适当的总结,并建议后面的人对自己的进行补充),而且有助于在讨论的时候有据可依。我也不知道那几张纸面试后他们会不会看,但别忘了在第一行写上你的名字。
其他技巧:
1、第一时间记住队友的名字。我都是记在纸上,发言的时候也直接交队友的名字:“我同意张三同学的观点”,比较容易交流,也有意识的表现一种好的沟通习惯。
2、带笔带纸带表,用途前面说过了;
3、要明确自己的定位,掌握分寸:通常玩群面的都是大公司,比较强调员工的团队意识。所以这样的面试不要太锋芒,但又要一定打出自己的一、两个鲜明的特点、亮点。当然也有特别的,比如一汽大众,做面试的是人力公司,他们只把优秀的人选提供给一汽大众,这样的面试适当的放开一点也无妨,该出手时就出手。
4、第一时间分析同组群面队友的特点,以便突出自己别致之处。比如华为群面时,跟我同组的有两个学生会主席和一个团委副书记,那么再强调个人组织能力就没有意义了。于是在那场群面中,我的定位是我有较好的表达技能,他们在讨论的时候我没有跟他们一起争论太多(但要有适当的发言),我提出我要做最后的总结陈词,展现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5、研究一下群面的考官。英格索兰一面群面时就两个考官考八个人,为了看清大家让我们座位坐得很开。但是华为时三个考官(都是各个部门的)把我们十二人分成两组,小组讨论时各组围成一圈,他们就远远的坐在我们身后看我不信他能看清你说了些什么。这样的话就需要在下面总结的环节作出点突出贡献来才能胜出。
6、中间偏前的位置发言:第一个发言时间比较仓促,容易思路不清楚,太靠后的时候别人都说的差不多了很难有新意。我喜欢在第三个左右说话,时间比较充足我的思路已经基本形成了,再结合前面的发言,差不多我的陈词就成了小组讨论的提纲了。
7、发挥长处:每个人都有特长。自己好好想想,总有你自己值得炫耀的地方。还有一点是打棍子的时候得出的经验:不一定有A,有时候J也一样得分!所以只要觉得可以,不一定最好,但也算是长处的,那就值得发挥出来。比如我英语不好,研三了才过了六级,但也一样可以去投给类外资公司,赢了算赚,输了算攒经验了。
8、德行:我已经不记得列提纲的时候怎么会列上这一点,这个方面说实话我也说不清楚,但德行,人品,确实挺重要的。试想想,平时的时候你会不会很投入的为你的团队卖命?做一件事你会不会造假?什么级别的贿赂会收买你?你行事随便还是过于刻板?但是如果考官是个达人,这方面是要被看穿的。在他的容忍范围内,你会入围;超标,就没机会。
通常群面还有一些小技巧,比如尽早组成团伙。一汽大众是在大工群面,有我的同学跟我一组,我们不太明显的互相支持一下观点,就很有助于后面的发挥。华为的时候我被推到第一个发言,我们组有一个很优秀的同学思路比我的好,第一轮下来我就否定了自己的分析,明确提出我支持她的观点。这样的尊重也使她在后来的环节中推选我做陈词(之后我们还成了朋友)。当然,也有让你比教郁闷的群面,总有人抢着说话,总有人打断你的发言,这时候别郁闷,大家都是出来找工作的,都有心急的时候,保持一个平静的心态,开辟一个新的话题印他们到你的新话题上来说,成了话题的主导者,你也就赢了。
技术多对一:
技术岗,我不擅长。但我知道,要说实话。这个我不会什么技巧,面中联和大众一汽发动机的时候就是各种技术问题,会就会,不会就说不会,但知道哪本书那门课有也可以说(技术人员也不是机器,查书查手册还是允许的)。别瞎说,技术来不得虚的。
老板多对一:
太吓人了。英格索兰老板多对一是压力面试,出来时十个有八个是青着脸出来的。问题接踵而至,没有反应时间,就是一个接一个的回答就是了。跟老板们比,我不是一个数量级的,真实的面完了就完了,结果要我就要,不要就算了。
英格索兰开场有一段英语要翻译,我读得很不好,几乎没有翻译出来,一个老板问我读懂没?我说基本没懂,全场都笑了。我觉得就算赢了。真实,真诚,年轻人的活力,我觉得应该是我们有而他们没有的,所以表现出来就可以了。
英语面试:
我已经在美企工作了六周了,昨天朋友还说我的英语基本上没有长进呢。书面上确实是,但事实上,我已经不怕老外了,我敢说了。对我来说这是个很大的飞跃。找工作的时候一遇到英语我就腿软,但有一个面试的老板说得好,我用英语面试不是为了难为你,是因为招了你要用它来工作的。这样的没办法,平时多练习,面试时大胆的说,说不明白就比划、有纸的话画图也行,只要能用英语表达清楚你的意思就好。但有的公司基本上不用英语或很少用,但还有电面或者英语环节,别怕,大胆的去说吧,这个环节是吓唬人的,如果真的看好你了英语环节其实无所谓。
以下是我的一点感想,与面试无关了。
找工作无所谓好坏,我爸妈在国企,咱们读研时也可以算是在私企待了两年半了,我现在又在外企,对比一下,真是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所以在我的视野里已经说不准什么是好工作了。有人在网上作了职业、工作的排名,大体上应该是吧,但工作,尤其研究生这个起点工作后,应该超过了温饱的水准,那么怎样能够追求到自己最向往的幸福,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人生价值,才算得上找工作的评判标准。当然,我也有朋友做公务员,也有几个选择自己创业。不管怎样,选择了工作,就选择了自己的生活。生活是个大范畴,我在努力让自己过的精彩。工作后,发现大部分时间是在公司工作,六周以来,公司安排满了大大小小的培训,我每天都在忙碌着,如饥似渴的学习各种新鲜的东西,享受这个新的公司、新的领域带给我的全新的生活。不知好坏,但我以前没有这样活过。
第五篇:一个大专生毕业后经历分享
一个大专生毕业后的经历分享
2013年毕业后,选择了一份工作,职场文员实习工资1500。这一做就是三个月,除了帮老板整理文案,就是做些简单的资料整理工作,觉得自己像个文秘似得。
三个月感觉自己没有丝毫的学到什么,加上工资太低,于是心里开始慢慢不安分起来,开始在网上寻找适合自己的兼职项目。开始的时候开了淘宝小店,代理话费充值做虚拟产品,这一做不要紧,由于不懂,上来就被骗了200来元钱。渐渐开始熟悉了解淘宝规则,发现也许虚拟不适合自己吧,毕竟虚拟信誉和实物信誉是两回事,活在淘宝的规则下啊!
呵呵,于是又开始了寻找,这样一直找了一个来月,了解过女包,女鞋,首饰等等一系列产品,后来在无意间接触了童装,觉得这个项目比较适合自己,呵呵可能是喜欢小孩子的原因。开始进入考察期,便宜的童装发现质量太差儿童穿了怕出问题,所以没做,品牌贵的服装自己又没资金代理不起,于是就定为了中档类的儿童服装。
又是一翻辛苦的比较,呵呵(要想自己做就得肯付出啊,所以想自己干的朋友还是要做好吃苦的准备吧)开始因为没接触过,所以这次也是在稀里糊涂间从一家儿童服装厂进了货,也是自己倒霉吧,这家做了两个月左右,因为内部问题不知怎滴解散了,可怜的我生意刚起色点,就——————
心情不好辞了职,在家呆了半来个月,无意上网阅览阿里巴巴,看到了一个叫做 卡奇倍儿童服装的,于是闲来无事进去看了看,她们的客服小徐接待了我,感觉还可以,但是当时也没太想做她家的因为之前的经历。(中国人就是这样,一次的失败就可能影响下次的决策,我想自己也属于这类人吧)
后来的一天朋友的一句话无意间点醒了自己,他说你选择做童装是对的,要不你再考察下努力一吧,说不定会有气色呢!在此进入了烟台卡奇倍童装有限公司,也许这次带着不一样的心情吧,看到一款款漂亮的儿童服饰,但自己感觉价格有点高,于是经过详细的询问和对比决定去他们那里考查下,看了厂子,最终决定试试做他们家吧,也许生活就是这样在你满怀希望的时候给你的是深深的打击,这之后你重整信心,之后又会给你一次希望吧!
在哪里拿了货上了架,渐渐的开始经营起来,由于衣服的质量比较不错,再加上价格合理自己的店铺也慢慢有了起色,渐渐的收入也开始增加了,现在一个月三千左右的销路,虽然辛苦些赚的也不是太多,旦生活充实了很多。QQ:993648269愿与那些奋斗中的朋友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