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证明标准研究现状范文
研究现状概述:
以“证明标准”为书名检索读秀网(2013年1月1日检索),共得专著10本。分别为:
1、《诉讼证明责任与证明标准研究》
作者:王圣扬著页数:302出版社:北京市: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12.092、《诉讼证明标准研究 诉讼法学著作》
作者:李玉华著页数:314出版日期:2010.063、《证明标准研究 以刑事诉讼为视角》
作者:郭志远著页数:245出版日期:2010.04
丛书名:诉讼法学文库20104、《证明标准研究》
作者:刘金友编著页数:479出版日期:2009.125、《刑事证明标准研究》
更多相似图书(2)
作者:卞建林,李玉华编著页数:268出版日期:2008
丛书名:诉讼与证据前沿丛书
《刑事证明标准研究》
作者:李玉华著页数:268出版社:北京市:公安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08.01
《刑事证明标准研究》
作者:邱福军著出版社:北京市: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12.056、《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理论研究》
作者:吴杰著页数:276出版社:北京市:法律出版社出版日期:2007.067、《证明标准研究 以民事诉讼为中心》
作者:王学棉著页数:287出版日期:2007
丛书名:诉讼证据丛书
8、《证明标准问题研究》
作者:段书臣,刘澍著页数:401出版日期:2007.01
丛书名:现代法学前沿问题研究丛书
第二篇:研究现状
我国手机拥有量早在2002年便
已是世界第一位.至2007年11月
底,全国手机用户接近5亿户.普及率
高达38.5%,在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都已经达到或者接近100%的普及率。手机在大学生中的拥有率也高达75%,而且使用手机非常频繁。电话、游戏是手机的主要用途,使用的时间也非常长,这是从“电话轴”“短信雨”中可见一般(谢书铭 颜美艳 在校大学生“手机依赖”问题及对策江西教育 2009/1-2A旬刊)
有关手机依赖的国内研究现状。①车基金会2006年6月
发表《台湾学生使用移动电话调查报告》,其调查对象包括岛内
2242名小学生(五年级以上)和大学生,调查显示近7成学生有手
机依赖症。②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的一个学生课题组完
成的《“短信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及行为影响的问题研究》,课题组
对“手机依赖”的定义是:使用手机(短信息)作为其人际互动主要
手段的群体,存在强烈的、持续的需求感和依赖感的心理和行为。(孙华中
手机依赖的调查》商情 2010(24))《在校大学生对
第三篇:标准证明
标准证明范文1
xx先生/女士/小姐自20xx年01月01日入职我公司担任人力资源部人力资源助理职务,至20xx年xx月xx日因个人原因申请离职,在此间无不良表现,经公司研究决定,同意其离职,已办理离职手续。
因未签订相关保密协议,遵从择业自由。
特此证明
公司名称(加盖公章)
日期:
标准证明范文2
××日报社:
贵报8月9日第一版《寻访“87”交通肇事目击者》一文我看到了,我就是当时目睹大卡车肇事和赵琴女士(此前我并不知道她的名字叫赵琴)热心救人的“绿衣人”,现将我 当时目睹的情况证明如下:
198月7日晚11时,天正下雨,我披一件绿色雨衣(该雨衣是一位外国朋友送的,国内没有生产,所以特别醒目)从朋友处回家,我当时由南向北在福安路上走,行至××银行门口,一个中年妇女站在屋檐下向我招呼,并用东北口音问我附近有没有柜员机。我俩正说话,一辆大卡车从北向南飞快地开过来,随后只听到一声怪异的急刹车声音,我们回过身,发现那辆车在离我们大约20米处撞倒了什么东西,在我们急忙赶过去的时候,那辆大卡车已经匆匆发动起来开走了(我留意到车牌号码的尾数好象是“xx”),我们过去一看,路上躺着 一个老人,身边一辆手推车被汽车轧烂了(这条路我刚刚步行走过来时,路上未见这位老人和轧烂的'手推车),此时正好有一辆出租车过来,赵琴女士就招呼我一起将那个老人扶到车上,我因为要赶回家准备第二天一早飞往加拿大出差,心里很急,又看看老人不致于有什么生命危险,就拿出100元钱交给那位女士,随后就自己回家了,万没料到赵琴女士因此而蒙冤含屈。
××日报社,我因业务忙碌,近期又将飞往加拿大,谨以此信证明:
一、“xx”交通肇事案的肇事者是某大卡车司机,车号尾数大约是“xx”。
二、在此案件中,赵琴女士是一个热心救人的好人。
请贵报代我向赵琴女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如有必要,我愿出庭作证。
特此证明。
××(盖章)
20xx年xx月xx日
标准证明范文3
证明信格式标准
不论是哪种形式的证明信;其结构都大致相同,一般都由标题、称呼、正文、署名和日期等构成。
一、标题
证明信的标题通常由以下两种方式构成:
1.单独以文种名作标题
一般就是在第一行中间冠以“证明”或“证明信”字样。
2.由文种名和事由共同构成
一般也是写在第一行中间。如“关于情况(或问题)的证明”。
二、称呼
要在第二行顶格写上受文单位名称或受文个人的姓名称呼,然后加冒号。有些供有关人员外出活动证明身份的证明信因没有固定的受文者,开头可以不写受文者称呼,而是在正文前用公文引导词“兹”引起正文内容。
三、正文
正文要在称呼写完后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要针对对方所要求的要点写,要你证明什么问题就证明什么间题,其他无关的不写。如证明的是某人的历史问题,则应写清人名、何时、何地及所经历的事情;若要证明某一事件,则要写清参与者的.姓名、身份,及其在此事件的地位、作用和事件本身的前因后果。也就是要写清人物、事件的本来面目。正文写完后,要另起一行,顶格写上“特此证明”四个字。也可直接在正文结尾处写出。
四、落款
落款即署名和写明成文日期。要在正文的右下方写上证明单位或个人的姓名称呼,成文日期写在署名下另起一行,然后由证明单位或证明人加盖公章或签名、盖私章,否则证明信将是无效的。
单位证明信格式及范文
xx大学:
x年x月至x年x月在我院工作,曾任基础部主任。该同志工作认真负责,能以身作则,团结同志,成绩突出,1995年、两次被评为我院先进工作者。
特此证明。
XX学院(盖章)
标准证明范文4
兹证明xxx (身份证号码:xxxxxxxxx )为我公司员工,居住于我公司员工宿舍,地址为: 情况属实。特此证明。
(备注:本证明只用于办理居住证,此暂住证不用于其他用途)
证明单位(公章):____________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标准证明范文5
外出务工证明
同志(身份证号: )系我单位职工,劳动合同存续期自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各项社会保险费用我单位向社保办申报、缴纳。我单位同意该同志外出务工。
特此证明。
单位劳动人事部门盖章
标准证明范文6
xxxxxxxx:
兹证明xxxx是我公司员工,在xxxx部门任xxxx职务。至今为止,一年以来总收入约为xxxxx元。特此证明。本证明仅用于证明我公司员工的'工作及在我公司的工资收入,不作为我公司对该员工任何形势的担保文件。
盖 章:
日 期:20xx年xx月xx日
标准证明范文7
兹证明刘x(身份证号码:xxxxxxxxxxxx)为我公司员工,居住于北城中环城员工宿舍,地址为: 合肥市蒙城北路与阜阳北路交叉口 工作时间20xx年3月25日至20xx年6月25日,请准予办理居住证。
情况属实。特此证明。
北城中环城城项目部
标准证明范文8
证 明
兹有XX省XX县XX镇XX村XX组村民XXX,男,现年XX岁,汉族,XX文化,农民。XXX在家务农期间无违法乱纪行为,为人和善,做事勤劳,现在本人要求外出务工,我们支持。相关单位若需招聘人员,大可放心录用。特此证明。
证明人:XX省XX县XX镇XX村(再加盖公章即可)
XXXX年XX月XX日
标准证明范文9
该同学现用名( 名字 ),(性别),(民族),(身份证号码),(户籍住址)。而且在使用现用名期间没有任何违法、犯罪行为,也没有任何不良的社会记录。只因在校期间经常遇到重名的情况,给正常的生活、学习带来许多不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99条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十七、十八条的`规定,特向贵局证明将该同学的现用名(现在的名字)更改为(你想改的名
字),望同意为切!
学校公章:
年 月 日
标准证明范文10
xxxxx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注册资金为人民币贰仟万元。公司的经营范围主要包括xxxxxxxx。
xx先生于1995年加入我公司,后因工作业绩突出,被提升为xxxx,负责xxxx。
xx先生工作认真负责,为我公司开发了广阔的市场,使公司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公司给予xxx的年薪为人民币4.8万元,其个人所得税由我公司代扣代缴。
xxx先生为了将来在国内有更好的发展,决定赴英国留学深造,我公司也十分需要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所以我们十分赞同其留学计划并真诚欢迎。
xxx先生学成回国后能继续在我公司从事工作。
如有进一步需要,欢迎与我公司取得联系。
特此证明。
总经理:
xxx有限公司
年 月 日
第四篇:GPS研究现状
一、国外市场发展现状与趋势
目前,以GPS为代表的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已成为当今国际公认的八大无线产业之一。随着技术的进步、应用需求的增加,GPS以全天候、高精度、自动化、高效率等显著特点及其所独具的定位导航、授时校频、精密测量等多方面的强大功能,已涉足众多的应用领域,使GPS成为继蜂窝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之后的全球第三个IT经济新增长点。
1主要应用领域
(1)民用领域
在定位导航方面,GPS的使用对象主要是汽车、船舶和飞机等运动物体。例如船舶远洋导航和进港引水,飞机航路引导和进场降落,汽车自主导航定位,地面车辆跟踪和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等。此外,对于警察、消防及医疗等部门的紧急救援、追踪目标和个人旅游及野外探险的导引等,GPS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日常生活中,GPS还可用于人身受到攻击危险时的报警,特殊病人、少年儿童的监护与救助,生活中遇到各种困难时的求助等。使用时只需按动带有移动位置服务的GPS手机按钮,警务监控中心和急救中心在几秒钟内便可获知报警人的位置并提供及时的救助。
目前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GPS公司,主推测量仪器的有天宝公司、徕卡公司、诺华达公司和佳瓦特公司等,主推导航设备和GPS OEM板的有高明公司、麦哲伦公司、摩托罗拉公司、洛克韦尔公司和瑟孚科技公司等。
(2)军事领域
在军事领域,GPS也已从当初的为军舰、飞机、战车、地面作战人员等提供全天候、连续实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扩展到成为目前精确制导武器复合制导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弹上安装的GPS接收机接收4颗以上导航卫星播发的信号来修正导弹的飞行路线,提高制导精度。区别于误差较大、精度较低的民用标准定位服务,军方使用的是精密定位服务。资料显示,未配置GPS制导系统之前,美军的“战斧”(BGM-109C)巡航导弹的圆概率误差约为9米,在其惯性+地形匹配制导系统中加入GPS后,圆概率误差降至3米,制导精度大大提高。
2全球GPS产业的结构与现状
GPS开始进入民用之后,使用者终端的GPS产品便成了当前GPS主要的市场内容。一般来说,GPS的使用者终端主要是指各种用途的GPS接收机,例如用于航空和航海的接收机、汽车导航设备、用于登山和休闲的手持式接收机等类型的终端产品,而一般手持式GPS产品的组成部分,就如同移动电话或个人数字助理(PDA)的结构一样,也包括了内部的天线、芯片组和电池等,以及外部的按键和LCD面板等相关零组件。目前全球GPS相关厂商的产品中又以GPS应用产品与内部的专用芯片组发展最受关注。
截至去年,全球约有十余家生产GPS专用芯片的制造商,除了少数几家是以GPS芯片为主要产
品的制造商,如瑟孚科技公司,其它则多为以通信芯片为主的制造商,如飞利浦、摩托罗拉和科胜讯等。据估计,到2006年GPS芯片的全球市场值将达50亿美元。
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第一个GPS商用产品出现至今,GPS产品重量从100磅(约为45千克)降为100克,而价格也从十几万美元降为现在的几百美元。目前全球GPS应用产品的制造商已超过30家以上,主要领导厂商有高明国际公司、麦哲伦公司和天宝导航有限公司等。
天宝公司以生产系统端的GPS产品为主,从军用空军流量控制系统到航空用雷达系统皆在其营运范围之内。近年来,该公司进一步结合了无线通信的定位技术,例如与英飞凌公司合作开发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端的First GPS架构与M-loc模块,以期在无线定位设备市场中抢占先机。
3全球GPS市场状况
随着应用范围的扩展,GPS产品也逐渐成为全球无线通信终端市场一项重要的产品,推动GPS产品市场高度成长的主要因素是汽车导航系统和结合无线通信的GPS产品的普及化。根据市场研究公司ABI的报告,2001年,这两类产品在GPS应用产品市场的比率合计约为38.7%,到了2005年则将成长至53.6%,其它产品,如航空、航海、测量和农业等合起来仅占46.4%。
不论是汽车导航系统或是GPS的通信应用产品,主要的区域市场都是在美、欧、日等三个地区。以汽车导航系统为例,由于电子地图与消费电子技术的高度发展,再加上智能型运输系统的成熟,使得日本成为目前全球汽车导航系统普及率与市场值最高的国家。2000年日本的汽车导航系统销售值约为670万美元,占全球市场的77.9%,而欧洲与北美分别仅占13.9%与6.9%。不过2004年后,随着汽车导航系统的日渐普及,欧洲与北美的市场将成长至710万美元与590万美元,各占市场比例的27%与22.5%,而日本市场则因为普及率高使成长率逐渐趋缓。
目前已经推出整合无线通信与GPS解决方案的厂商有快速跟踪公司(SnapTrack)、瑟孚科技、天宝公司等,其中,又以快速跟踪公司与瑟孚科技两家发展较为积极,且已有移动通信运营者或手机制造厂即将采用这两家公司的解决方案。
成立于1995年的快速跟踪公司是美国通信大厂高通公司的子公司,自成立以来即以GPS应用于无线通信的技术为发展重点,目前快速跟踪公司与高通公司合作采用结合手机端与系统端的混合式解决方案作为无线定位服务之用,在手机端部分,由内建于手机中的高通公司MSM3300芯片组将GPS专用的LNA、SAW、LC Filter以及GPS One处理器等组件整合在一起,让手机得以具备接收卫星定位信号之功能,另一方面,则在系统端加装快速跟踪公司的MMASIC芯片组接收GPS信号,再由系统端发射定位信号至手机端,以解决多路信号衰减的问题。目前与该公司有合作关系的公司包括摩托罗拉、日本NEC、日本电信电话移动通信网公司(NTT DoCoMo)和美国得州仪器公司等。
瑟孚科技公司无线定位技术的解决方案与快速跟踪公司相似,也就是将其SiRFLoc架构装设在无线网络系统端,让无线基地台可以接收与传送卫星定位资料,另一方面则是将其SiRFstar芯片组嵌入手机的基频上,或是采用IP整合的方式将GPS接收机与手机芯片组整合为一。目前瑟孚科技公司在无线通信领域主要的合作伙伴有日本电信电话移动通信网公司、爱立信、诺基亚和信号软件公司等。
虽然具有GPS定位功能的手机市场潜力颇为看好,就现阶段而言仍有几项障碍亟待克服:首先,不论手机采用的是内建GPS芯片或是用外接GPS模块作为解决方案,将无可避免地提高手机成本,也影响消费者购买的意愿;其次,GPS组件运作时将会大幅提高手机的耗电量;最后,目前具有提供整合GPS芯片与无线通信技术的公司仍屈指可数,且手机制造大厂是否愿意采用现有的解决方案,或是另外自行开发仍是未定之数。
通过近20年的发展,GPS产品已逐渐转变为消费电子产品,且所能应用的范围已扩展到日常生活中的通信、PDA、定位信息等。不过,以现阶段来看,由于GPS接收机的单芯片化技术、价格以及市场应用服务等仍未臻成熟,因此,在乐观地看待此市场发展时,诸如GPS IC设计的技术是否能达到手机或PDA所需的最小体积与耗电量、成本是否能降低以及内建GPS的新手机是否能引起消费者的青睐等问题,仍必须审慎地深入评估。
4全球GPS市场预测
根据估计,目前世界上有超过100家的公司正在研制各种各样的GPS用户接收机。大批量的OEM板接收机的价格将从1995年标准定位服务接收机的每片150美元降低到2003年的50美元左右。随着接收机价格的下降,GPS市场将会像PC机市场那样呈指数增长的趋势。
目前,GPS市场呈现两种趋势:一是硬件价格以每年30%的速度持续下降;二是用户的各类应用软件不断增加。这也是为什么消费类GPS产品的价格下降得如此之快而功能众多的商用和专用GPS设备仍保持在相当高的水平上的原因。特别是在商用GPS市场中,各种各样的软件快速发展,数量不断增加,这些都是GPS产品产量激增的根本动力。在消费类GPS产品市场中,软件不是影响成本的主要原因,因而硬件价格不断下降,是零售GPS产品的价格不断降低的原因。2001年,美国国家公共管理研究院所进行的调查表明,全球每年的GPS市场已达到120亿美元。随着单元价格降至100美元以下,GPS将大量走向民用。
市场研究公司ABI最近的研究显示,2008年全球GPS市场总值将达220亿美元。ABI公司认为:GPS将在汽车中得到广泛应用,包括汽车使用情况跟踪和州际卡车公司自动缴费等。ABI的研究表明,到2003年底,汽车和物流将成为GPS市场收入的重要来源,占50%以上的份额,而且这种趋势到2008年还将加剧。进一步研究发现,人员定位和手机应用的增长比率最高,明显高过整体市场12%的增长率。另外,GPS市场增长也将带动相关芯片的发展,用于GPS的芯片将会在最近几年保持强劲增长,并且承受的价格压力将会比其他半导体产品更加温和。
二、我国卫星导航应用的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
1市场发展现状
GPS卫星导航定位技术于上世纪80年代末引入中国,目前主要在大地测量(测绘、勘探)、海上渔业和车辆定位监控等领域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在全球GPS应用领域中,车辆应用所占的比重最大,目前约占总数的40%以上。1996~1997年间是GPS车辆跟踪系统市场的调整和充实时期。主要是公安、金融等部门利用其专用的常规无线电台(异频单工电台)通信系统和模拟集群系统,在全国三四十个城市建成了金融运钞车和公安交警车辆跟踪系统。1998~2000年GPS车
辆跟踪系统市场出现了快速增长的势头。随着我国GSM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快速发展与全国普及,作为系统瓶颈问题的通信网络通过采用GSM公众网的短信息服务找到了新的出路,这对GPS车辆跟踪系统的发展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我国现在拥有世界上最大潜力的卫星导航应用市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卫星导航用户设备市场化的条件日趋成熟,批量化用户群体正在逐步形成,已进入应用行业高速发展的时期。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规定,到2005年美国95%的用户手机必须配有定位能力,2003年底前,95%的新手机有定位能力。而移动电话与GPS结合是最好的解决办法。目前,国际上一些主流手机制造商如诺基亚、爱立信和三星等已开始使用集成的GPS芯片,而日本的日本电信电话移动通信网公司、KDDI和美国的Sprint、Verizon、网信公司等电信运营商也已开始或计划提供基于GPS手机的位置服务。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在加入WTO之后,完全可以相信,具有定位功能的GPS移动电话在中国将会有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几年之后将超越车辆应用,成为GPS应用最大的领域。“联通无限”其中有一个功能是“定位之星”,它基于GPS One,可提供目前移动通信领域精度最高、最直观的位置服务,取代短信获取位置信息的方式,用户通过手机或网上地图可实现精确到5米的定位。有了这个功能,从交警维持交通安全、公安破案、物流的传输到出租司机及时地掌握交通情况,甚至孩子迷失或家人晚归,都可以利用GPS One提供的正确位置信息,获得其所在位置,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为生活带来便捷。
“定位之星”通过卫星传输信息,并经过中国联通GPS One服务器,发送到用户手机上。一旦将GPS与无线通信和互联网结合起来,消费市场更将蓬勃发展。特别是便宜实用、能进入家庭以及与个人关系密切的商品在中国将会有市场,并大有可为。这方面的典型应用不少,如PDA、个人定位产品(如寻人器、引路仪、急救报警等)以及贵重物品追踪器和气象探空仪等。
2GPS在中国的发展趋势
国内GPS市场呈现出两个重点发展趋势。
(1)以车载导航为核心的移动目标监控、管理与服务系统。
在GPS应用领域,车辆应用所占的比例较大。最初GPS车辆应用一般分为车辆跟踪和车辆导航两大系统。但当摩托罗拉公司推出集车辆导航与跟踪于一体的车辆信息系统后,它就成了发展的方向。
GPS车辆定位监控系统主要有自导航应用和中心监控两种方式。车辆监控系统是集GPS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于一体的综合车辆管理系统。一般行业用户的车船队监控都采用中心监控方式,系统由监控中心、位于监控中心的主站和安装在移动车辆上的子站等3部分构成。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安装在车辆上的GPS接收机根据收到的卫星信息计算出车辆的当前位置,通信控制器从GPS接收机输出的信号中提取所需要的位置、速度和时间信息,结合车辆身份等信息形成数据包,然后通过无线信道发往控制中心。控制中心的主站接收子站发送的数据,并从中提取出定位信息,根据各车辆的车号和组号等,在监控中心的电子地图上显示出来。同时,控制中心的系统管理员可以查询各车辆的运行状况,根据车流量合理调度车辆。
以车辆防盗为例,一般分为静态车辆防盗与动态车辆追踪两种。前者是指车主离开汽车,停泊的车辆遭遇偷盗、毁坏和移动时,车辆通过自身的监控系统向GPS监控中心发出警报,并自动与车主手机联系、电话报警等。后者则可对行驶中的被盗车辆进行定位跟踪、车况监听、车迹记录,甚至控制车辆断电和断油等。
(2)面向个人消费者的GPS终端产品。
芯片的小型化技术、生产成本的降低、体积与耗电量的减小等有利因素,使GPS产品走下神坛、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目前面向个人消费者的产品主要有车载自主导航系统、移动监控终端以及消费类电子产品。
移动监控终端是移动目标监控系统的关键部分。有用于集装箱等货物、车辆的跟踪等领域的隐蔽式安装产品,也有多功能的综合车载平台。但随着产品成本的降低与体积的微型化,市场上已出现供儿童、老人、病人甚至宠物等特殊群体使用的手表类、寻人仪和儿童玩具型GPS产品。它们可佩带在身上,嵌入老人的拐棍中,甚至植入体内。
与上述产品相比,各种个人消费类GPS电子产品则更加接近人们的生活。有集成了GPS芯片和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地图的移动通信手机、GPS手持机、GPS手表,甚至GPS相机等,也有基于掌上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等移动设备的插卡(CF卡式GPS接收机)式、外接(GPS接收机)式等集成产品。目前国内市场上多见的是高明公司、麦哲伦公司、Navman等外国公司品牌的GPS手持机和汽车导航仪等。
3中国的GPS市场预测
在我国,GPS已经成为地基无线电跟踪与测量系统的一种补充手段,但它在导航和航天测控领域的应用潜力却令人瞩目。例如,我国的导弹和航天测控系统用户可根据所需测量精度、目标大小及动态特性的要求,选择导弹/航天器,装载GPS转发机或GPS接收及测量系统,以完成各类导弹、卫星、飞机和炮弹,以及低空长弧段飞行目标等各种飞行体,甚至多个目标的精确跟踪和定位。GPS亦可为一切航天器(卫星、飞船等)精确定轨、定姿,定轨精度可达厘米级;也可为载人航天器实时入轨和返回提供判断信息;还可为航天器的交会对接,提供高精度的相对位置、速度和姿态信息。此外,GPS可为一切用户提供高精度的时间与频率基准。十多年来,GPS在中国的应用发展势头迅猛,已从少数科研单位和军事部门迅速扩展到各个民用领域。伴随着GPS技术应用日趋广泛,国内GPS用户正越来越多。随着我国GPS市场的逐渐开发,市场容量会越来越大。GPS作为一种发展起来的高新产业,必将充满着无限的商机。
值得指出的是,2002年2月,国家计委发出了关于组织实施《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化专项的公告》,其目标在于“十五”末期,形成一个市场规模超过百亿元的新产业,实现我国从卫星导航应用大国向应用强国的根本性转变,初步达到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化。要在生产制造卫星导航应用基础产品的规模和数量上进入世界前列,接收机主板总产量超过100万套,行业总产值超过100亿元(约占世界市场份额的4%),其中导航运营服务产值超过20亿元。在基础产品上,芯片组与主机板等,从全部进口转变为自主产品达到60%以上,产品出口占国产总量的10%,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组、嵌入式软件及专用数据产品的信息服务产品将批量投放市场。通过卫星导航应用示
范工程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推动卫星导航应用设备及其扩展系统在国民经济诸多部门和人民大众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以期产生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以GPS导航和地图数据匹配技术为基础的汽车电子导航产品开始进入市场,成为GPS最大的消费市场,从一个侧面也带动了导航电子地图数据生产和经销行业的发展。
据业内专家预测,GPS车辆自主导航系统的市场需求,根据我国未来五年轿车产量估算,从2001年至2006年的起步阶段,出厂原装的市场销量累计将有可能达到37万套。售后选配的市场销量累计将有可能达到12万套。他们还认为:近几年,日、欧、美均采取了谨慎而积极的进军态势,抽出相当的精力和物力,争先恐后地插足我国的市场,对我国汽车市场以及相关联的“GPS车辆自主导航”市场巨大拓展空间抱有期望。这种国内外同行的竞争,无疑来自于方方面面对中国市场需求所作的种种分析。
目前在我国开展导航设备制造和运营的公司虽然数量很多,但普遍规模较小,还没有出现具有垄断地位的公司。这也就意味着各家公司都存在着较大的发展和竞争空间。未来我国卫星导航产业发展的趋势是:在导航产品方面,将由过去单一的导航定位功能设备向能够提供其他功能(授时、信息)或融合进其他设备(个人电子产品)的方向发展;在运营服务方面,将由单一的导航定位服务向联合不同的内容提供商(如数字地理信息提供商等)共同开展综合服务的方向发展。
第五篇:wmsn研究现状
概述
1.1 概念
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是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加入了一些采集信息更加丰富的视频、音频、图像等传感器节点,由这些不同的节点组成了具有存储信息、数据计算和通信能力的分布式感知网络。WMSNS用多媒体传感器节点感知周围环境中的多种媒体信息,这些信息可以通过单跳和多跳中继的方式将数据信息传送到信息的汇聚中心,然后汇聚中心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最终把分析处理后的结果发送给用户,从而实现了全面而有效的环境监测[34,35]。广义的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涵盖了传统数值传感器网络(traditionalscalarsensornetwork)、视频传感器网络(audioandvideosensornetworks)、图传感器网络(imagesensornetworks)、视觉传感器网络(visualsensornetworks)以及视频、音频、图像等各种传感器节点网络的混合[15]。
1.2 研究背景
近年来,多媒体传感器网络技术的研究已引起了科研人员的密切关注,holman[1]等人率先提出利用视频传感器网络实现海岸环境监控,DeBardelaben,J.A[2]在2003年11月的国际会议上发表文章提出了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的概念一些学者开展了多媒体传感器网络方面的探索性研究,在IEEE系列会议(如MASS,ICIP,WirelessCOM等)、ACM 多媒体和传感器网络相关会议(ACM Multimedia,ACM MOBICOM,ACM WSNA等)发表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从2003年起ACM还专门组织国际视频监控与传感器网络研讨会(ACM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Video Surveillence & Sensor Networks)交流相关研究成果,国内外也有许多高校开始了该领域的探索。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斯坦福大学等也开始了无线多媒体网络方面的研究工作,纷纷成立了无线多媒体网络组并启动了相应的科研计划。美国乔治亚州技术学院(Georgia histituteof Technology)的宽带和无线网络实验室的Akyildiz教授最早提出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的概念并对该领域进行了调查指出了该领域的研究方向,斯坦福大学的无线传感器实验室成立了智能照相机网络体系结构、基于视觉的定位和分布式智能监控等小组对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Stanfoul MeshEye Mote的体系结构[3]。
我国学者也非常重视无线多媒体传感器方面的研究,北京邮电大学智能通信软件与多媒体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精密测量技术与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以及浙江大学在多媒体传感器网络研究中都已开始了该领域的探索[4]。但是这些研究成果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主要在体系结构上探讨较多。200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将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设计理论与关键技术列为重点研究项目,重点研究内容为无线多媒体传感器节点体系结构与设计理论;可信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与设计理论;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的中间件技术;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中的信息处理方法。多媒体传感器网应用现状:
4.1分布式监控系统.分布式视频监控是反恐、安防的主要手段之一,主要分布在监狱、机场、车站、体育馆和学校等公共场所。多个视频传感器节点通过无线链路组成分布式监控网络,节点通过电池供电,完成监控区域的视频、音频信号采集,并将信息发送给用户。例如:视频传感器网络
[19,20],户外视频监控[21],室内人物跟踪[22],人脸识别系统[25],混合架构监控网络[28].4.2智能交通。
智能交通已经形成了一个独立的行业,国家成立了相关的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国家标准.也有通过分布式布置的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在城市内的交通枢纽、主干道的交通信息实施监控,统计出交通的热点信息,实例如Florida大学的ATSS项目[27]等.4.3智能家庭。
基于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的智能家庭,主要用于对小孩、老人的健康监护[30]。智能家居和目标跟踪:建立智能幼儿园,监测儿童的早期教育环境,跟踪儿童的活动轨迹,可以让家长和老师全面地研究学生的学习生活过程;对人物(尤其是独居老人、残疾人)行为活动实施监测,针对人的站立/坐/跌倒等形体特征进行监测识别,判断可能发生的危险状况,并发出警报报。[16,17,18]
4.4环境监控。
环境监控是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主要括存在安全隐患的工作环境参数监控、岛屿等地特定动物生活习性研究、海滨监控以及森林防火等。如中科院计算所应用于矿井安全监控的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29],及[31]的海滨监控设计。声音传感器监控火山活动情况[24]森林生态环境监控[23]等.4.5图像注册与三维重建。
图像注册系统是用一组视频传感器节点,对同个场景在不同时间、不同视角采集的多个图像进行处理,以完成对应的身份登与认证,广泛应用于远程传感、医学图像和计算机图形学。系统对于信息的处过程主要包括特征检测、特征匹配、模型估计、图像重采样和变换这几个部[33]。三维重建也是通过多幅图像信息的采集,通过相关的图像处理技术,将多幅图组合成立体图像,主要用于游戏等虚拟现实的应用中[32]。
4.6军事应用。
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是在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基础上进行展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成为学术研究热点正是美国军方的一系列军事项目所推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大规模应用主要还是在军事上。通过在敌方阵地布置大模的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用以发现敌方的坦克等军事目标,通过智能化的法,还可以实现目标的定位、跟踪与状态评估。[26]
4.7其它应用。
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除了上述几种较多的应用外,还有些其它应用,包括工业生产的过程控制等。wmsn的挑战
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的设计需要对不同领域进行深入的研究,包括通信、信号处理、控制理论和嵌入式系统等。这些领域的日益成熟能够与外界环境更好的交互,将可以提供更加丰富的网络性能。在实现WMSN的时候面临着许多的挑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5.1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结构的研究。
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是面向应用的网络技术,对于不同的应用,其网络结构也不一样。根据应用环境设计对应的网络结构,是网络设计的首要任务。设计出合理的网络架构来组织传感器节点进行信息采集和处理,是网络协议设计的基础。目前,对于多层次网络结构的研究是多媒体传感器网络的一个热点,包括基于Radio over Fiber的网络架构、多汇聚节点的网络架构等。
5.2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节点研究
普通的摄像头传感器节点只能用于能量不受限制的高端多媒体传感器网络[38]。开发低成本、低功耗的传感器节点,才可以大量开发,高密度地布置在监控区域,采集监控环境中不同观察点的信息。目前的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硬件主要集中在不同分辨率的传感器节点的设计上。
5.3在网络协作处理
由于多媒体信息的处理也很复杂,特别是视频编码、通过视频
信息的目标提取等,计算量很大。单个节点有时不能完成信息的采集和处理任务。设计以最小的能量消耗为优化目标,对任务完成的时间进行限制,将信息处理的复杂任务分配给多个传感器节点来完成的网络协作处理方式也是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5.4其他的研究
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的研究热点除了上述几个以外,其它的主要包括网络节点之间的时钟同步、网络安全、网络节点管理等技术。另外,提升目标跟踪的性能,目标跟踪过程的实时性保障、网络安全、多个视频传感器节点的合作编码、支持图像信息融合的路径选择也是目标跟踪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需要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