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轻质隔墙裂缝修补措施
轻质隔墙裂缝修补措施
就像水泥墙面经常出现裂缝一样,宣称以增强水泥纤维面板为主材的轻质隔墙板也会有这类问题的困扰。为什么呢?现在,我们就从轻质隔墙板为何会出现裂缝这件事开始说起吧。
第一、造成裂缝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1、轻质隔墙板材自身质量的好坏
2、施工工艺的原因
其中,轻质隔墙板的质量主要是因为生产厂家的原材料(如胶凝材料、增强材料、填充材料)的质量控制不严;或者生产工艺达不到国家标准。另外,因外界气候因素,像秋夏季节干燥失水,板材也容易干缩开裂。至于施工造成的裂缝,涉及的因素太多,像工人技术或施工规范等,这个我们下文再作详细介绍。
第二、轻质隔墙板自身的裂缝如何处理
(1)如果是小裂纹,用的确良布或牛皮纸或豆包布在隔墙板上都贴一遍即可。
(2)如果板的断裂处和相邻两张板的接口超过30CM,可以将裂缝用灰刀(或十字起)划出个V字形(上口约5MM宽,深度约5MM-10MM),再抹上沙灰即可。
(3)如果相邻的两块板的接口小于30CM,最好就是换一张新的隔墙板。
第三、轻质隔墙板施工造成的裂缝如何处理
如果是承重墙或实墙,开裂原因可能是施工时腻子太厚,或腻子未干就粘贴,要不就是老房子改造为找平墙壁造成。例如旧墙面开裂,补缝时要求先把原来的基层腻子和杂质都铲除干净,重新进行基层处理,再施工。
不过最重要的还是要看整堵墙的连接是否在规范操作范围内了。有时候出现整堵墙全是短板安装,这就比较考技术了
第二篇:轻质墙裂缝的修补方案
轻质墙墙面裂缝的修补方案
一、产生裂缝部位
1、加气块墙顶部与结构梁相连处抹灰层裂缝。
2、抹灰墙面存在局部裂缝。
二、产生裂缝原因
1、加气块墙顶部与结构梁相连处抹灰层裂缝原因:建筑本体产生细微沉降,造成墙体与砼结构柱或承重墙之间产生裂缝;另装修时大锤狠砸墙面等也是造成该裂缝的一大成因。
2、抹灰墙面存在裂缝的原因:两种不同的建筑材料之间(例如加气块与砼)由于吸水率不同,产生不同的应力,造成裂缝。
上面两种开裂,不是施工工艺问题造成的。所以要弄清抹灰层是何时完活的。因为水泥砂浆的收缩有一个周期:一百多天。经过四个多月,该开裂的地方都开裂了,收缩应力消失了,就不会再开裂了。
三、裂缝修补
墙面裂缝是施工工程中的的常见病,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如下: 1)如果是建筑本体产生沉降,造成墙体与砼结构柱或承重墙之间产生裂缝;这种裂缝待建筑本体经过一年左右时间后,不再沉降后即可实施修补。
修补的方法:凿除抹灰及装修层,使用200㎜宽的钢丝网连接缝隙两端,钢丝网网格为15*15㎜网格,宽度宁宽勿窄。使用1:2.5的水泥砂浆找平,厚度同墙厚,而后满贴高强度尼龙网格布,再用乳胶腻子填补。2)如果是两种不同的建筑材料之间(例如红砖与砼)与由于吸水率不同,产生不同的应力,造成裂缝;施工方法与1)相同。3)如果是两种相同的板墙材料之间,由于受到拉力或自身干燥收缩。造成相临两块墙板产生的裂缝;且裂缝细小,宽度在1-2MM之间,可以铲除装修层后,用乳胶腻子填补,而后粘贴高强度尼龙网带,再用乳胶腻子填补即可。
第三篇:轻质隔墙防开裂的措施整理
轻质隔墙防开裂措施
在网上搜集了好些资料,现整理如下,请参考: 方案一:
1、墙板与地面接触部位一定要密实,严防墙板产生下沉。
2、现有水泥加胶的封缝材料,一是因为加胶的原因,干透后的封缝材料会产生较大的收缩,就会产生开裂。胶加小了,水泥不能正常胶凝,容易出现粉化。现在大多数封缝材料都是由安装队伍现场调配,大都不能按照规定添加胶质,而且加胶的量也不稳定,或大或小,这就严重影响到安装质量。
解决的方法是更换标准的墙板安装专用封缝剂。安装更方便,更标准。
方案二:
(1)加强地基探槽工作。对于较复杂的地基,在基槽开挖后应进行普遍钎探,待探出的软弱部位进行加固处理后,方可进行基础施工。
(2)合理设置沉降缝。凡不同荷载(高差悬殊的房层)、长度过大、平面形状较为复杂,同一建筑物地基处理方法不同和有部分地下室的房屋,都应从基础开始分成若干部分,设置沉降缝使其各自沉降,以减少或防止裂缝产生。沉降缝应有足够的宽度,操作中应防止浇筑圈梁时将断开处浇在一起,或砖头、砂浆等杂物落入缝内,以免房屋不能自由沉降而发生墙体拉裂现象。
(3)加强上部结构的刚度,提高墙体抗剪强度。由于上部结构刚度较强,可以适当调整地基的不均匀不沉。故应在基础顶面(±0.000)处及各楼层门窗口上部设置圈梁,减少建筑物端部门窗数量。设计时,应控制长高比不要过大。操作中严格执行规范规定,如砖浇水润湿程度,改善砂浆和易性,提高砂浆饱满度,在施工临时间断处留置斜槎。对于非抗震设防地区的房屋,当留置直槎时,也应留成阳槎,并按规定加设拉结筋,坚决消灭阳槎和无拉结筋的作法。
(4)宽大窗口下部应考虑设混凝土梁或砌反砖旋,以适应窗台反梁作用而变形,防止窗台处产生竖直裂缝。为避免多层房屋底层窗台下出现裂缝,除了加强基础整体性外,也采取通长配筋的方法来加强。另外,窗台部位也不宜使用过多的半砖砌筑。
方案三:
原因:温度裂缝、不均匀沉降
为防止或减轻由于混凝土屋盖和墙体间的温差变形和墙体干缩变形引起的顶层墙体的开裂,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或选择下列措施
1、根据砌体房屋墙体材料和建筑体型、屋面构造选择适合的温度伸缩区段(规范表6—3—1)。表中对于干缩性较大的材料:石砌体、砼小型砌块砌体房屋的最大伸缩缝间距宜为烧结类块体材料的砌体伸缩缝间距的0.8倍。
2、屋面应设置有效的保温层或隔热层。
3、采用装配式有檩体系钢筋混凝土屋盖或瓦材屋盖。
4、屋面保温层或屋面刚性面层及砂浆找平层设置分隔缝,其间距不大于6m,并与女儿墙隔开,缝宽不小于30mm。
5、在屋盖的适当部位设置分割缝,间距不宜大于20m。
6、当现浇混凝土挑檐或坡屋顶的长度大于12m,宜沿纵向设置分隔缝或沿坡顶脊部设置分隔缝,缝宽不小于20mm,缝内应用防水弹性材料嵌填。
7、当房屋进深较大时,在沿女儿墙内侧的现浇板处设置局部分割缝,缝宽不小于20mm,缝内应用防水弹性材料嵌填。
8、在混凝土屋面板与墙体圈梁间设置滑动层。滑动层可采用两层油毡夹滑石粉或橡胶片;对较长的纵墙可只在两端的2-3个开间内设置,对横墙可只在其两端各1/4墙长范围内设置。
9、顶层屋面板下设置现浇混凝土圈梁,并沿内外墙拉通,房屋两端圈梁下的墙体内适当配置水平钢筋。
10、顶层挑梁与圈梁拉通。当不能拉通时,在挑梁末端下墙体内设置3道焊接钢筋网片或2Φ6钢筋,其从挑梁末端伸入两边墙体不小于1000mm。
11、在顶层门窗洞口过梁上的水平灰缝内设置2-3道焊接钢筋网片或2Φ6钢筋,并应伸入过梁两端墙内不小于600mm。
12、顶层墙体内适当增设构造柱。
13、女儿墙应设构造柱,其间距不大于4m,构造柱应伸入女儿墙顶,并与现浇混凝土压顶。
第四篇:楼板裂缝修补措施
楼板裂缝整改措施
一、楼板裂缝情况:
裂缝状态:现浇楼板多处出现不规则水纹,缝隙裂纹大部分为微小裂缝,但部分也有裂缝超过0.5mm以上的。
二、楼板裂缝产生原因:
经技术分析认为,导致楼板裂缝产生的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可能性:
1:混凝土强度不够。2:混凝土水灰比过大。3:混凝土干性收缩。4:混凝土养护。5:施工过程中加荷过早。
下面就以上情况进行具体技术分析:
1、混凝土强度不够导致楼板裂缝产生的可能性分析:
现场混凝土施工由于强度不足,未达到设计强度要求,会导致裂缝的存在。判断混凝土强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要结合混凝土试块强度、结构检测报告等判断。
2、混凝土水灰比过大导致楼板裂缝产生的可能性分析:
评价水灰比的重要指标塌落度,按图纸要求为18+-3CM,塌落度较大,产 生后果也是表面裂缝会较多。不排除这种因素导致的现场情况的出现。
3、混凝土干缩导致楼板裂缝产生的可能性分析:
混凝土为水硬性材料,其在强度发展过程会产生干性收缩,是设计规范所允许的。这种裂缝不会对混凝土的安全性产生实际影响,该种裂缝不是我们已经发现的裂缝的主流情况。
4、混凝土养护不足导致楼板裂缝产生的可能性分析:
如果混凝土缺乏养护或养护不及时,会导致混凝土失水过快,而出现混凝土表面的龟裂现象,这是最常见的混凝土质量缺陷,不排除这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
5、施工过程中加荷过早导致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可能性分析: 由于施工过快,拆模过早,导致混凝土未达到规定强度就过早的进入工作状态,从而导致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三、技术论证结论:
1、通过结构检测报告及过程中的混凝土试验报告,混凝土品质符合设计强度要求,由于混凝土强度不足导致楼板出现裂缝的情况可以排除。
2、混凝土的塌落度按设计要求进行控制,不排除某些塌落度超标的现象,但从现场裂缝分布情况来看,基本排除了因个别的混凝土塌落度超标而导致的多个房间顶棚裂缝出现的可能性。
3、楼板混凝土缺乏养护或养护时间不足,是导致目前发现裂缝的原因之一。
4、模板拆模早和施工加荷是导致楼板裂缝出现的主要原因。
四、楼板裂缝的质量评估:
虽然结构经检测合格,但裂缝的存在会使结构钢筋和大气环境相接触,结构钢筋的大气腐蚀和电离腐蚀会使结构的耐久性降低。如不处理,结构楼板的一些裂缝暴露后会造成客户对结构的担心和索赔。因此项目部对此十分重视,必须对此类质量问题进行认真处理。
五、整改方案:
对>0.3mm的楼板裂缝全部进行处理,系统解决机构的耐久性问题和预防后期业主入住后的渗漏及裂缝隐患,具体措施如下:
1、在裂缝处压力注胶。采用环氧树脂、丙酮、固化剂三种原材料,按体积比(3:6:1)调配成混凝土灌缝胶,用注射器注入混凝土缝中,可以确保缝隙不再漏水。
2、在地热铺装前采用防水砂浆做找平层,在找平层施工前,结构地面清理完毕后,采用801胶与硅酸盐水泥调和成糊浆进行满地面滚刷,把所有裂缝部位全部封闭。
3、天棚顶部裂纹采用玻纤网配合聚合物砂浆进行封闭。以上三种方法可以有效制止渗漏问题
六、后期预防措施:
1、加强养护期管理,保证7天养护时间。
2、确保混凝土到达现场的坍落度控制,保证运输到现场混凝土的坍落度必须符合配合比申请单,并作好记录。严把砼质量关,要求搅拌站必须派驻现场质检员,一旦发现混凝土质量不合格,对混凝土进行退场处理。
3、混凝土干性收缩,二次抹压要及时跟上。
4、确保模板周转数量,禁止过早拆模。
第五篇:防止轻质墙体裂缝的措施
防止轻质墙体裂缝的措施
1、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排板,板块大小要均匀,力求减少拼裂。
2、夹心板到场后要立排堆放,直立搬运,防止板面变形,如变形过大的要裁开使用,不准变板整体上墙。
3、轻质墙体安装必须严格按规范和行业标准执行,周边用角钢和U形码固定,其数量、质量和牢固程度等要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垂直墙体连接处,用90度转角网片加固;(2)墙体转角处采用内转角和外转角网片加固;(3)窗框四边用之字形桁条加固;(4)墙体与层顶用蝶形桁条连接;
(5)门框用之字形杵条加固,根部用地脚螺丝和承剪器加固。
以上附加网片应和板网捆牢,宜用卡箍捆紧,外墙板缝应垫10mm厚聚苯条。
4、抹灰用强度等级不小于32.5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砂浆配合比为1:3;淡水、中砂,含泥量不超过3%,使用前应过筛。
5、装饰抹灰应与水、电、暖卫和通讯等密切配合,各部位的预埋要全部完成并经检查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禁止事后凿洞、打眼和剔槽。
6、抹灰程序为:
7、抹灰应分层进行,底层抹灰第一层厚约10mm(以埋住钢丝为准)。第二层厚8~10mm,施工时只能单面进行,施工一面时,另一面用支撑支牢,允许轻质墙体出现不平整现象.另一面抹灰应待48h后进行.抹灰后及时养护.8、面层抹灰按常规方法施工,同一墙面两边不可同时施工.9、施工后应及时养护,3d内禁止一切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