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汉语文期中试卷卷面分析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汉语文期中考试卷面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
从一至六年级测试的试题来看,试卷覆盖面较广,题量适当,难度比往年的加重,形式灵活多样,只是一部分试题是后半学期所学的内容,但都以教材为基本点,学生掌握知识情况为主出题。
二、建议或意见
1、希望考虑到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学困难。
2、不要超出所学知识范围。
三、整改措施
1、继续夯实基础知识,教学中重视拓展训练,多说多练。
2、加强后进生的补差;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3、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审题、答题的技巧训练。
4、加强综合改错的训练和句型转换。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进行教学调整,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契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加强学生的口语交际和朗读的训练,在学习中积累,在积累中运用,争取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汉语文教研组 2012年5月9日
第二篇:四年级语文试卷卷面分析
四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一、试题特点:
展开试卷,给人以清晰明了的印象。从音、词、句阅读的训练到平时的语言积累,考核了学生语文基本功是否扎实,是否会灵活的运用,还有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学生的考查非常全面。从检测采用的试题我们不难看出其命题宗旨及特点:其命题体现了新课标精神,着力拓宽语文教学领域,打开课内外语文学习的渠道,特别重视检查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程度和课内外进行阅读能力。对教师的教学提出建议应该是十分明确的:不要只教一本书(课本),还应注重课外阅读的辅导,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二、卷面分析
我班共有33名学生参加考试,及格33人,及格率100%,均分83分,最高分96分,最低分63分,从我班学生答题情况看来,至少有以下几点值得老师们欣慰和自豪。因为它认可了我们的劳动,充分展现了辛勤劳动的成果:
1.学生已能够比较熟练的运用钢笔来写字,而且卷面比以前整洁,涂抹痕迹比以往少了很多。可见孩子们很重视这次考试,态度认真。这也和老师们平时对书写的严格要求是分不开的。
2.拼音填词语这道题大部分同学答得既正确又工整。这反映了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分析教学的同时,也没有放松对生字词的指导和训练,勤抓勤听写,保证学生扎扎实实地完成语文学科的每一步学习。
3.阅读理解部分,分课内课外两部分,总体情况还好,和以往比较有很大转机。从卷面上看,看出我们老师和学生都非常重视阅读,而且也很有成效。选择字音无误、理解和表述正确、恰当的试卷不在少数,约占总人数的80%。
三、存在的问题
1、第一大题几个小题有个别学生做的欠准确,一是由于没有认真思考,二是由于熟练程度欠佳,说明平时练的力度不大,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
2、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待提高。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课程特点,不论从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还是人文性上看,培养能感悟、会理解、有思想、善交流的人是语文学科的主要任务,而语文学科这一重要任务得以完成的好坏的标志之一就是语文阅读能力的高低,试卷中阅读部分短文,学生表现出的理解、感悟、积累体验能力都有一定的差距。
3、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语文学习习惯培养。如字迹工整、认真。在考试中,很多的错题者都是因为没有审清题的要求、没有认真读题。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忽视了语文学科人文性的基本特点。
四、改进措施
1、要继续重视识字和积累。
2、要立足于课堂培养阅读能力。
3、培养学生细致的完成每一件事的习惯。
五、具体方法
1、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理解能力的培养,以及应试能力的训练。引导学生自觉积累阅读教学常用的语言,学会用规范的又极富于个性书面语言来叙述,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我们的学生一定会有更大的进步,也会形成较大的潜能。
2、阅读部分最大的问题是,学生不能细心的阅读,抓不住作者的写作意图,理解句子表述效果不理想。我感觉只要肯花大量的时间来指导学生,课外阅读难的问题就会不攻自破。改进的办法就是抓住课本内的文章,以教材文本为例子,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有计划地训练学生,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理解概括能力。
3、随着年级的升高,写作分值越来越大,写作的水平较全面的反映着一个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是否扎实,是否具备较高的语言写作能力。平时的训练中教师要多进行写作方面的专项训练,如审题训练、叙事训练、写景训练等,可一题多练、多写、多改。
本次测试,基本反映出了学生的平时学习情况,达到了期中质量测试的目的,也反映出了一些教学中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抓住不足点,完善教学,提高教学成效。
第三篇:三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卷面分析
三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卷面分析
——李伟娜
语文方面:
时间过得很快,一晃期中考试已经结束了,在这几天的时间里,我相信每一位老师和我一样经过了一次次深刻的思考,我们都在精心的做着试卷分析这项工作。对于三年级的语文试卷,我们似乎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知识掌握牢固程度估计过高,当考试成绩出来以后,我的心理很不是滋味,坐在办公桌前,一遍又一遍的翻着试卷,一题又一题的做着分析,为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扬长避短,现将试卷做以全面分析。
一、本次试卷的特点:
本试卷命题本着努力体现新课标中新理念的原则,除考察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外,还增加了一些开放性、实践性的考查,注重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本试卷的命题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1.重积累。作为语文学科而言,积累非常重要,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学生进入三年级第二学期,已经认识了常用汉字2000个左右,对汉字构字规律有了较明确的了解,掌握了几种基本的汉字方法。本套试题注重考查学生的积累情况,如:第一题我会读拼音写词语;第二题比一比,再组词;第四题把词语补充完整;第六题,朝花夕拾。
2.重运用。学生学习词语要联系上下文来理解,通过对词语所在句子的理解,依靠语言环境提供的信息来认知词语,体会词语的意思。如:第五题,我会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句子中;第四题填句子,写句子我能行;第九题第3题,根据语句的意思在短文中找出对应的成语填在括号里。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给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错误较多,今后要多强调。
2、我会把句子补充完整。比一比组词和积累的成语,正确率很高,极少部分学生有错别字现象。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很大一部分学生有错误,说明学生对词语的意思理解的不够透彻。
3、句子加工厂,修改病句,加关联词,扩句、缩句错的特别多,主要是平时没太涉及到这种题型。
4、阅读直通车。第2题,根据语句意思在短文中找出对应的成语填在括号里,错误率多,第2题应从短文中找,很多学生自己填的。
5、我能根据要求写作
全班有好2个同学作文跑题,有的是因为没有读完题目要求,有的是因为没有认真思考,这种现象反映了学生的心浮气躁;有的虽然没有跑题,但是表达上也不到位,要么太空洞,要么重点不突出,要么没有开头和结尾,结构不完整,总之问题很多。
三、改进措施
1、培养学生的认真阅读态度,平时提高要求,端正态度,作业的质量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学生做完题认真检查的习惯。
2、对个别同学要加强辅导,特别是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应立足于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重视阅读方法的培养和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同时,要将阅读延伸至课外,鼓励学生在课外多阅读一些有益的书籍,丰富积累,提高自身的阅读水平。
4、作文教学改进作文方法的指导,注意学生思维的训练,利用好纠错集,减少作文的错别字,注意提高学生的阅读积累,针对三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特点,字词教学应以积累为主。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一些优美词句,养成自觉积累的习惯。
第四篇:期中英语卷面分析
六年级期中英语卷面分析
本次期中考试题型全面、容量充实,难易度科学合理,非常适合用于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考查内容紧扣教材内容和单元章节,是一份科学有效的试卷。就我带的六年级一个班的学生考绩来说,全班13人,平均分87.5,最高分98,最低分47,优秀76%,及格率84%;从试卷来看,不少的试题是2012学的单元素质检测题,我们平时也正好练习过考过,所以学生做得比较得心应手。主要失分事点在于第六大题的2、3、7,分别考查的是物主代词yours,名词所有格sarah’s和动词单三式hurts;第七大题的第1和第4,分别考查句型let’s do sth和形容词比较级的正确运用。本题应填原级tall,学生易错填比较级taller;第九大题连词成句的第4小题,学生对该句不太熟悉;第十二大题阅读的第小题学生对单词blond不认识,不解其意而选错失分。作文话题颇熟,学生已练习写过三遍了,写得还好,部分学生易写漏动词be.三、存在问题
从学生答题情况和成绩情况来看,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得太死,运用不灵活。从试卷中可看出,学生们对教材中的词、句子、对话单纯地死记硬背,不甚理解,习题稍微有变动,就不知从何下手,结果一做就错。
2、题型见得少,练得少,导致学生不会做题。
3、学困生是一个大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在抓好全面的基础上做好学困生的工作,真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从而提高整体的学习成绩。
四.改进措施:
1.在今后的英语教学中,要抓基础,培养能力,打好坚实的语言基础,特别是最基本的词汇、语法和常用句型,要反复训练,做到举一反三。
2.在上课过程中,要尽量照顾差生,让他们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3.在日常教学中,更加扎实的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4.加强对综合运用能力的训练中成长,从而增加他们的能力,取得好成绩。
第五篇:小学三年级语文试卷卷面分析
小学三年级语文试卷卷面分析
王鹤
1、优点
(1)大部分学生能认真对待考试,态度端正,试卷书写较工整、规范,卷面较整洁。这是平时老师比较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平常教学中严格要求学生。
(2)95%的学生对生字、词等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充分说明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比较重视。多数学生对于开放性习题的解答也有较大的进步,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如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的第4小题“练习课文,深入思考,谈谈对下面句子的理解”正确率较高。2.不足
当然,在部分考生身上,也反馈了一些不尽人意的问题:
(1)书写不够规范而导致错别字现象。第一大题的1、2小题是对学生字词掌握的考查,1题中有出现的错别字,尤其是“骤,攀”两个字,另外2题中的“赤膊”的“膊”写不正确。导致这些失误的原因,相当一部分是因为平时书写马虎,对字形观察不够仔细而造成的。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从卷面看,同学们对第4小题文中句子的理解错误较多,主要原因是学生的理解能力差,且不能活学活用,造成失分。
(3)阅读: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已经成为广大老师的共识。但从卷面上看,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是很理想。主要体现在学生对文章重点词句的理解和感悟上,存在偏差。如: “鹤立鸡群在文中的意思”学生回答得不甚理想;“谦受益,满招损”的意思多数学生答不上来。因此在阅读课上我们要重视语言文字的训练,为学生创设语言实践的机会,努力做到读、悟、用、说、写等形式的有机结合。这也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4)习作:本次检测作文为半命题作文,以“享受()的乐趣”为题写一篇习作,选材的范围比较宽泛,学生有话可说,容易发挥正常水平。从阅卷情况看,多数学生理解题意,能从平时生活中搜集作文素材,记录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和感受,体现了“我手写我心”,几乎没有“跑题”现象;少数同学语言生动,选材典型且富有生活气息,写出了自己的生活,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体现了较好的语言文字综合运用能力。当然,部分学生在考场作文中反应出来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一是选材上太陈旧老套,又多雷同之处,视野不够开阔;二是语言积累不多,内容空洞,语言平淡,写不出真情实感。一篇好的文章,真实感情比华丽的辞藻、富丽堂皇的布局更为重要,离开真情实感这个前提,一切写作技巧都成了空中楼阁;三是写作技巧欠缺,条理安排上鲜有创意,存在报流水帐的现象,有的作文层次不清,语言颠三倒四;四是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错别字多,与《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