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1坚定理想信念 念好“四字经”
本文系邮箱投稿,仅供学习参考,请勿照搬照抄!
坚定理想信念 念好“四字经”
同志们: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必须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建设,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新形势下,开展党内政治生活,必须紧紧筑牢思想政治建设这根生命线,坚持不懈抓好理论武装。这说明中国共产党一直把坚定理想信念置于最为重要的位置。每一位领导干部尤其是基层干部只有解决好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补足精神之钙,才能以实际行动造福于民。下面,结合我自己的学习体会,谈几点看法,与大家共勉。
一要“修”。坚定理想信念,要做到修身律己。作为基层领导干部,第一要做到主动阅读。要知道,阅读不仅能开阔视野、增强才干,更能让人静心、凝神。在强调“全民阅读”的今天,对党员领导干部而言,阅读更应成为修身律己的重要载体,使自我教育、终身教育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变成党员干部的自觉行为。第二要从小事做起,防微杜渐。所有大错都是小错的日积月累,所有大问题都从小问题引发,有权力的地方必然有诱惑。明知悬崖危险,我们不能寄望于最后的悬崖勒马,最好的办法是不去走那条通往悬崖的小路,凡事按制度和规定走,用权皆做到于法有据,如此方可行经在康庄正道上。第三要做到每日躬身自
省。自省,就是和自己对话,是一个人思想再成长的前提。时时有内省之心,有了错误就能够及时发现,就有改正的可能。否则,就是温水煮青蛙,在浑然不觉中量变而后质变。第四要做到谨慎交友,砥砺同行。朋友圈就是小环境,选择和谁同行,就选择了行走的方向,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因此,君子之交虽淡如水,实则是为洁身自律树立了廉洁篱笆。在肃清朋友圈的同时,基层党员干部也有必要主动拓展另一类朋友圈。比如,多结交专家学者朋友,就让自己有“智库”可以学习讨教;多结交忘年之友,或增长智慧,或感染活力;多结交田间地头之友,感知百姓疾苦,树立宗旨意识。
二要“公”。坚定理想信念,要做到公正用权。我党的性质和宗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坚持公正用权。如果一个党员忘记了自己的使命、宗旨,用人民给予的权力去谋私利,必然要受到党纪国法的惩处,被人民所唾弃。一是坚持公正用权,必须加强政治修养。信念的丧失、道德的堕落往往是公权私用的根源。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各种诱惑纷至沓来,基层领导干部身处各种矛盾关系的中心和交汇处,只有坚定理想信念,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用理性控制私欲,才能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真正做到公正用权清正廉洁。二是坚持公正用权,必须做到不徇私情。看好自己的门、管住自己的人,我们基层党员干部的家属、身边的工作人员都有可能成为利益牟求者的通道,腐败“家庭化”已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现象。常言道“篱牢犬不入”,领导干部管好身边人就等于扎紧了离自己最近的那道“篱笆”。三
是坚持公正用权,必须心系群众造福于民。在群众的眼里,无论职位高低或权力大小,哪怕一个普通的办事人员,都代表着党和国家行使权力。大到一方经济发展或者设施项目建设,小到一户拆迁户的补偿或者一个低保名额的审批,都要求基层干部把公权力使用的着力点放在造福一方、福及子孙的高度,出于公心、出于民意,真正服务群众、惠及民生。如此,方能在最广阔的基层造就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三要“实”。坚定理想信念,要做到勤恳务实。基层社会是最好的课堂,而工作实践则是最好的老师。在工作中,基层干部要勇于干事创业,与时俱进,大胆创新,敢于和善于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具体情况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按照“说真话,鼓真劲,做实事,收实效”的要求,做到襟怀坦白,表里如一,不唯书、不唯上,坚持实事求是;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倾听群众的意见,了解群众的疾苦,切实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干部脚上有泥土,群众心中才不堵”,基层工作就是要多些泥土味儿,多些家长里短的考量,多些是否符合民意的左右权衡,拒绝虚化走样和敷衍了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基层干部敢于担当,善于吃苦、攻坚破难,群众就会少吃苦、多受益,少忧虑,多福祉。
四要“担”。坚定理想信念、敢于担当克难。领导干部要做好表率,做到在复杂环境中保持清醒头脑,在任何情况下做到政治信仰不改变,理想信念不动摇,始终看得清、站得正、立得牢。要把严明政治纪律贯穿始终,做到令行禁止。始终忠诚履职,恪守底线思维,在推进招商引资、项目清场、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信访维稳、脱贫攻坚、扫黑除恶等中心工作中敢于直面矛盾,勇于承担责任,克难攻坚,善作善成。要把严明组织纪律贯穿始终,强化制度执行。进一步增强组织观念、程序观念,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党内组织生活制度等党的组织制度,决不能我行我素、为所欲为。要把强化监督检查贯穿始终,加大执纪问责。突出问题导向,重点要围绕信访维稳、环境保护、脱贫攻坚、扫黑除恶等工作开展监督检查,聚焦突出问题,持续推进正风肃纪专项行动,不断提高执纪监督的实效性、震慑力。
同志们,“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作为基层干部的工作准则和职业目标,只有坚定理想信念,始终把加强党性修养作为根本点,把提升能力素质作为关键点,把树立形象作为落脚点,主动适应新形势和新常态,着眼新实践与新发展,坚持以学促用、知行合一,才能真正实现决策形成在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作风转变在一线、能力锤炼在一线的基层政治新风尚,才能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在广阔的基层实现为民务实清廉的人生价值,才能让广大群众从振兴发展中享受到改革发展的真正实惠,从而为推进 XX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第二篇:坚定理想信念交流发言:坚定理想信念 念好“四字经”
坚定理想信念交流发言:坚定理想信念
念好“四字经”
同志们: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必须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建设,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新形势下,开展党内政治生活,必须紧紧筑牢思想政治建设这根生命线,坚持不懈抓好理论武装。这说明中国共产党一直把坚定理想信念置于最为重要的位置。每一位领导干部尤其是基层干部只有解决好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补足精神之钙,才能以实际行动造福于民。下面,结合我自己的学习体会,谈几点看法,与大家共勉。
一要“修”。坚定理想信念,要做到修身律己。作为基层领导干部,第一要做到主动阅读。要知道,阅读不仅能开阔视野、增强才干,更能让人静心、凝神。在强调“全民阅读”的今天,对党员领导干部而言,阅读更应成为修身律己的重要载体,使自我教育、终身教育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变成党员干部的自觉行为。第二要从小事做起,防微杜渐。所有大错都是小错的日积月累,所有大问题都从小问题引发,有权力的地方必然有诱惑。明知悬崖危险,我们不能寄望于最后的悬崖勒马,最好的办法是不去走那条通往悬崖的小路,凡事按制度和规定走,用权皆做到
有法有据,如此方可行经在康庄正道上。第三要做到每日躬身自省。自省,就是和自己对话,是一个人思想再成长的前提。时时有内省之心,有了错误就能够及时发现,就有改正的可能。否则,就是温水煮青蛙,在浑然不觉中量变而后质变。第四要做到谨慎交友,砥砺同行。朋友圈就是小环境,选择和谁同行,就选择了行走的方向,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因此,君子之交虽淡如水,实则是为洁身自律树立了廉洁篱笆。在肃清朋友圈的同时,基层党员干部也有必要主动拓展另一类朋友圈。比如,多结交专家学者朋友,就让自己有“智库”可以学习讨教;多结交忘年之友,或增长智慧,或感染活力;多结交田间地头之友,感知百姓疾苦,树立宗旨意识。
二要“公”。坚定理想信念,要做到公正用权。我党的性质和宗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坚持公正用权。如果一个党员忘记了自己的使命、宗旨,用人民给予的权力去谋私利,必然要受到党纪国法的惩处,被人民所唾弃。一是坚持公正用权,必须加强政治修养。信念的丧失、道德的堕落往往是公权私用的根源。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各种诱惑纷至沓来,基层领导干部身处各种矛盾关系的中心和交汇处,只有坚定理想信念,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用理性控制私欲,才能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真正做到公正用权清正廉洁。二是坚持公正用权,必须做到不徇私情。看好自己的门、管住自己的人,我们基层党员干部的家属、身边的工作人员都有可能成为利益牟求者的通道,腐败“家庭化”已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现象。常言道“篱牢犬不入”,领导干部管好身边人就等于扎紧了离自己最近的那道“篱笆”。
三是坚持公正用权,必须心系群众造福于民。在群众的眼里,无论职位高低或权力大小,哪怕一个普通的办事人员,都代表着党和国家行使权力。大到一方经济发展或者设滋项目建设,小到一户拆迁户的补偿或者一个低保名额的审批,都要求基层干部把公权力使用的着力点放在造福一方、福及子孙的高度,出于公心、出于民意,真正服务群众、惠及民生。如此,方能在最广阔的基层造就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三要“实”。坚定理想信念,要做到勤恳务实。基层社会是最好的课堂,而工作实践则是最好的老师。在工作中,基层干部要勇于干事创业,与时俱进,大胆创新,敢于和善于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具体情况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按照“说真话,鼓真劲,做实事,收实效”的要求,做到襟怀坦白,表里如一,不唯书、不唯上,坚持实事求是;
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倾听群众的意见,了解群众的疾苦,切实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干部脚上有泥土,群众心中才不堵”,基层工作就是要多些泥土味儿,多些家长里短的考量,多些是否符合民意的左右权衡,拒绝虚化走样和敷衍了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基层干部敢于担当,善于吃苦、攻坚破难,群众就会少吃苦、多受益,少忧虑,多福祉。
四要“担”。坚定理想信念、敢于担当克难。领导干部要做好表率,做到在复杂环境中保持清醒头脑,在任何情况下做到政治信仰不改变,理想信念不动摇,始终看得清、站得正、立得牢。要把严明政治纪律贯穿始终,做到令行禁止。始终忠诚履职,恪守底线思维,在推进招商引资、项目清场、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信访维稳、脱贫攻坚、扫黑除恶等中心工作中敢于直面矛盾,勇于承担责任,克难攻坚,善作善成。要把严明组织纪律贯穿始终,强化制度执行。进一步增强组织观念、程序观念,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党内组织生活制度等党的组织制度,决不能我行我素、为所欲为。要把强化监督检查贯穿始终,加大执纪问责。突出问题导向,重点要围绕信访维稳、环境保护、脱贫攻坚、扫黑除恶等工作开展监督检查,聚焦突出问题,持续推进正风肃纪专项行动,不断提高执纪监督的实效性、震慑力。
同志们,“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作为基层干部的工作准则和职业目标,只有坚定理想信念,始终把加强党性修养作为根本点,把提升能力素质作为关键点,把树立形象作为落脚点,主动适应新形势和新常态,着眼新实践与新发展,坚持以学促用、知行合一,才能真正实现决策形成在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作风转变在一线、能力锤炼在一线的基层政治新风尚,才能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在广阔的基层实现为民务实清廉的人生价值,才能让广大群众从振兴发展中享受到改革发展的真正实惠,从而为推进XX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第三篇:党课辅导-坚定理想信念 念好“四字经”
党课辅导--坚定理想信念
念好“四字经”
同志们: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必须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建设,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新形势下,开展党内政治生活,必须紧紧筑牢思想政治建设这根生命线,坚持不懈抓好理论武装。这说明中国共产党一直把坚定理想信念置于最为重要的位置。每一位领导干部尤其是基层干部只有解决好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补足精神之钙,才能以实际行动造福于民。下面,结合我自己的学习体会,谈几点看法,与大家共勉。
一要“修”。坚定理想信念,要做到修身律己。作为基层领导干部,第一要做到主动阅读。要知道,阅读不仅能开阔视野、增强才干,更能让人静心、凝神。在强调“全民阅读”的今天,对党员领导干部而言,阅读更应成为修身律己的重要载体,使自我教育、终身教育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变成党员干部的自觉行为。第二要从小事做起,防微杜渐。所有大错都是小错的日积月累,所有大问题都从小问题引发,有权力的地方必然有诱惑。明知悬崖危险,我们不能寄望于最后的悬崖勒马,最好的办法是不去走那条通往悬崖的小路,凡事按制度和规定走,用权皆做到于法有据,如此方可行经在康庄正道上。第三要做到每日躬身自省。自省,就是和自己对话,是一个人思想再成长的前提。时时有内省之心,有了错误就能够及时发现,就有改正的可能。否则,就是温水煮青蛙,在浑然不觉中量变而后质变。第四要做到谨慎交友,砥砺同行。朋友圈就是小环境,选择和谁同行,就选择了行走的方向,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因此,君子之交虽淡如水,实则是为洁身自律树立了廉洁篱笆。在肃清朋友圈的同时,基层党员干部也有必要主动拓展另一类朋友圈。比如,多结交专家学者朋友,就让自己有“智库”可以学习讨教;多结交忘年之友,或增长智慧,或感染活力;多结交田间地头之友,感知百姓疾苦,树立宗旨意识。
二要“公”。坚定理想信念,要做到公正用权。我党的性质和宗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坚持公正用权。如果一个党员忘记了自己的使命、宗旨,用人民给予的权力去谋私利,必然要受到党纪国法的惩处,被人民所唾弃。一是坚持公正用权,必须加强政治修养。信念的丧失、道德的堕落往往是公权私用的根源。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各种诱惑纷至沓来,基层领导干部身处各种矛盾关系的中心和交汇处,只有坚定理想信念,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用理性控制私欲,才能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真正做到公正用权清正廉洁。二是坚持公正用权,必须做到不徇私情。看好自己的门、管住自己的人,我们基层党员干部的家属、身边的工作人员都有可能成为利益牟求者的通道,腐败“家庭化”已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现象。常言道“篱牢犬不入”,领导干部管好身边人就等于扎紧了离自己最近的那道“篱笆”。三是坚持公正用权,必须心系群众造福于民。在群众的眼里,无论职位高低或权力大小,哪怕一个普通的办事人员,都代表着党和国家行使权力。大到一方经济发展或者设施项目建设,小到一户拆迁户的补偿或者一个低保名额的审批,都要求基层干部把公权力使用的着力点放在造福一方、福及子孙的高度,出于公心、出于民意,真正服务群众、惠及民生。如此,方能在最广阔的基层造就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三要“实”。坚定理想信念,要做到勤恳务实。基层社会是最好的课堂,而工作实践则是最好的老师。在工作中,基层干部要勇于干事创业,与时俱进,大胆创新,敢于和善于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具体情况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按照“说真话,鼓真劲,做实事,收实效”的要求,做到襟怀坦白,表里如一,不唯书、不唯上,坚持实事求是;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倾听群众的意见,了解群众的疾苦,切实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干部脚上有泥土,群众心中才不堵”,基层工作就是要多些泥土味儿,多些家长里短的考量,多些是否符合民意的左右权衡,拒绝虚化走样和敷衍了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基层干部敢于担当,善于吃苦、攻坚破难,群众就会少吃苦、多受益,少忧虑,多福祉。
四要“担”。坚定理想信念、敢于担当克难。领导干部要做好表率,做到在复杂环境中保持清醒头脑,在任何情况下做到政治信仰不改变,理想信念不动摇,始终看得清、站得正、立得牢。要把严明政治纪律贯穿始终,做到令行禁止。始终忠诚履职,恪守底线思维,在推进招商引资、项目清场、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信访维稳、脱贫攻坚、扫黑除恶等中心工作中敢于直面矛盾,勇于承担责任,克难攻坚,善作善成。要把严明组织纪律贯穿始终,强化制度执行。进一步增强组织观念、程序观念,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党内组织生活制度等党的组织制度,决不能我行我素、为所欲为。要把强化监督检查贯穿始终,加大执纪问责。突出问题导向,重点要围绕信访维稳、环境保护、脱贫攻坚、扫黑除恶等工作开展监督检查,聚焦突出问题,持续推进正风肃纪专项行动,不断提高执纪监督的实效性、震慑力。
同志们,“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作为基层干部的工作准则和职业目标,只有坚定理想信念,始终把加强党性修养作为根本点,把提升能力素质作为关键点,把树立形象作为落脚点,主动适应新形势和新常态,着眼新实践与新发展,坚持以学促用、知行合一,才能真正实现决策形成在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作风转变在一线、能力锤炼在一线的基层政治新风尚,才能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在广阔的基层实现为民务实清廉的人生价值,才能让广大群众从振兴发展中享受到改革发展的真正实惠,从而为推进
XX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第四篇:坚定理想信念交流发言:坚定理想信念 念好“四字经”
坚定理想信念交流发言:坚定理想信念
念好“四字经”
同志们: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必须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建设,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新形势下,开展党内政治生活,必须紧紧筑牢思想政治建设这根生命线,坚持不懈抓好理论武装。这说明中国共产党一直把坚定理想信念置于最为重要的位置。每一位领导干部尤其是基层干部只有解决好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补足精神之钙,才能以实际行动造福于民。下面,结合我自己的学习体会,谈几点看法,与大家共勉。
一要“修”。坚定理想信念,要做到修身律己。作为基层领导干部,第一要做到主动阅读。要知道,阅读不仅能开阔视野、增强才干,更能让人静心、凝神。在强调“全民阅读”的今天,对党员领导干部而言,阅读更应成为修身律己的重要载体,使自我教育、终身教育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变成党员干部的自觉行为。第二要从小事做起,防微杜渐。所有大错都是小错的日积月累,所有大问题都从小问题引发,有权力的地方必然有诱惑。明知悬崖危险,我们不能寄望于最后的悬崖勒马,最好的办法是不去走那条通往悬崖的小路,凡事按制度和规定走,用权皆做到
有法有据,如此方可行经在康庄正道上。第三要做到每日躬身自省。自省,就是和自己对话,是一个人思想再成长的前提。时时有内省之心,有了错误就能够及时发现,就有改正的可能。否则,就是温水煮青蛙,在浑然不觉中量变而后质变。第四要做到谨慎交友,砥砺同行。朋友圈就是小环境,选择和谁同行,就选择了行走的方向,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因此,君子之交虽淡如水,实则是为洁身自律树立了廉洁篱笆。在肃清朋友圈的同时,基层党员干部也有必要主动拓展另一类朋友圈。比如,多结交专家学者朋友,就让自己有“智库”可以学习讨教;多结交忘年之友,或增长智慧,或感染活力;多结交田间地头之友,感知百姓疾苦,树立宗旨意识。
二要“公”。坚定理想信念,要做到公正用权。我党的性质和宗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坚持公正用权。如果一个党员忘记了自己的使命、宗旨,用人民给予的权力去谋私利,必然要受到党纪国法的惩处,被人民所唾弃。一是坚持公正用权,必须加强政治修养。信念的丧失、道德的堕落往往是公权私用的根源。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各种诱惑纷至沓来,基层领导干部身处各种矛盾关系的中心和交汇处,只有坚定理想信念,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用理性控制私欲,才能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真正做到公正用权清正廉洁。二是坚持公正用权,必须做到不徇私情。看好自己的门、管住自己的人,我们基层党员干部的家属、身边的工作人员都有可能成为利益牟求者的通道,腐败“家庭化”已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现象。常言道“篱牢犬不入”,领导干部管好身边人就等于扎紧了离自己最近的那道“篱笆”。
三是坚持公正用权,必须心系群众造福于民。
在群众的眼里,无论职位高低或权力大小,哪怕一个普通的办事人员,都代表着党和国家行使权力。大到一方经济发展或者设滋项目建设,小到一户拆迁户的补偿或者一个低保名额的审批,都要求基层干部把公权力使用的着力点放在造福一方、福及子孙的高度,出于公心、出于民意,真正服务群众、惠及民生。如此,方能在最广阔的基层造就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三要“实”。坚定理想信念,要做到勤恳务实。基层社会是最好的课堂,而工作实践则是最好的老师。在工作中,基层干部要勇于干事创业,与时俱进,大胆创新,敢于和善于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具体情况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按照“说真话,鼓真劲,做实事,收实效”的要求,做到襟怀坦白,表里如一,不唯书、不唯上,坚持实事求是;
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倾听群众的意见,了解群众的疾苦,切实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干部脚上有泥土,群众心中才不堵”,基层工作就是要多些泥土味儿,多些家长里短的考量,多些是否符合民意的左右权衡,拒绝虚化走样和敷衍了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基层干部敢于担当,善于吃苦、攻坚破难,群众就会少吃苦、多受益,少忧虑,多福祉。
四要“担”。坚定理想信念、敢于担当克难。领导干部要做好表率,做到在复杂环境中保持清醒头脑,在任何情况下做到政治信仰不改变,理想信念不动摇,始终看得清、站得正、立得牢。要把严明政治纪律贯穿始终,做到令行禁止。始终忠诚履职,恪守底线思维,在推进招商引资、项目清场、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信访维稳、脱贫攻坚、扫黑除恶等中心工作中敢于直面矛盾,勇于承担责任,克难攻坚,善作善成。要把严明组织纪律贯穿始终,强化制度执行。进一步增强组织观念、程序观念,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党内组织生活制度等党的组织制度,决不能我行我素、为所欲为。要把强化监督检查贯穿始终,加大执纪问责。突出问题导向,重点要围绕信访维稳、环境保护、脱贫攻坚、扫黑除恶等工作开展监督检查,聚焦突出问题,持续推进正风肃纪专项行动,不断提高执纪监督的实效性、震慑力。
同志们,“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作为基层干部的工作准则和职业目标,只有坚定理想信念,始终把加强党性修养作为根本点,把提升能力素质作为关键点,把树立形象作为落脚点,主动适应新形势和新常态,着眼新实践与新发展,坚持以学促用、知行合一,才能真正实现决策形成在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作风转变在一线、能力锤炼在一线的基层政治新风尚,才能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在广阔的基层实现为民务实清廉的人生价值,才能让广大群众从振兴发展中享受到改革发展的真正实惠,从而为推进XX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第五篇:批评与自我批评要念好“四字经”
批评与自我批评要念好“四字经”
2013-12-17 09:10
来源: 光明日报 作者: 张向鸿
今年7月,习近平同志专程到河北,就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行调研,并对河北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给予全面的指导。河北省委贯彻中央和习近平同志的要求,广泛深入听取群众意见,征集群众意见建议共计17万条,其中反映问题的三万多条。9月23日至25日,省委常委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严肃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习近平同志全程参加,并指出“有话要摆在桌面上说”。省委常委们结合工作和岗位职责,充分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从思想认识、工作方法、党性修养各方面寻找差距、查摆问题、剖析原因,并提出了具体整改方案。从这次民主生活会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四点启示:
一是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前提是一个“警”字。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标志之一。在革命时期和战争年代,批评与自我批评对于净化党员干部思想、解决党内矛盾,不断纠正自身错误、化解风险挑战、优化战略决策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不可否认,在和平建设时期,不断增长的经济绩效和长期执政的政治环境使各种矛盾和问题得以缓解,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
优良传统的功能渐渐弱化。正如这次民主生活会上领导干部们所剖析的,面对政绩和赞扬,有些领导干部不免飘飘然、骄傲自满起来,“经历多了,职务升了,做官久了,作风上的自我要求反而没有过去那么严了。”这也正是“四风”产生的重要根源所在之一。在这种现实背景下,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就是要使我们在思想上引起警惕,从工作中得到警示,牢记“两个务必”,通过“诤友”的“道义相砥,过失相规”不断检视、反省自己,坚定理想信念,常怀惕厉之心,不断把党的事业推向前进。
二是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原则是一个“公”字。中国共产党党章规定,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宗旨所在。党的利益与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决定了党不必隐瞒、也不能隐瞒自身的缺点和错误。正如列宁所指出的:“公开承认错误,揭露错误的原因,分析产生错误的环境,讨论改正错误的方法——这才是一个郑重的党的标志,这就是党履行自己的义务。”也正是靠这种敢于接受批判和自我批判的精神,我们党才具有了自我纠错、不断进步的能力,不断地走向胜利。批评与自我批评要出于公心,更是为了办好“公事”。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批评的主要任务,是指出政治上的错误和组织上的错误。至于个人缺点,如果不是与政治的和组织的错误有联系,则不必多所指摘,使同志们无所措手
足。”在这次民主生活会上,总书记也强调,要既从分管工作上查摆剖析问题,又从思想上、党性上找差距。也就是说,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目的,从组织的角度上是为了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从实践的角度上,是为了更好地推进工作,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这就要求批评与自我批评必须坚持为公不为私,对事不对人,不得掺杂个人恩怨、不得计较利益得失、不得搞远近亲疏。
三是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关键在一个“真”字。我们党是有着明确的政治目标和严肃的政治纪律的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为了廓清认识、明辨是非,进而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从而达成党内的团结一致。因此,首先要敢于动真格地提出问题。这次河北省开了四个半天时间的民主生活会,不管批评还是自我批评,谈问题都落实到具体个人、具体工作、甚至具体的数字上。一次民主生活会之所以引起如此强烈的反响,就在于每个人都敢于说真话,每一条意见都切中要害,不虚化、不掩饰。“既有红红脸、洗洗澡的紧张和严肃,又有加加油、鼓鼓劲的宽松与和谐”。其次要下真功夫解决问题。批评与自我批评只是通过党内民主方式发现问题的一个环节,关键是要集中集体智慧,着力找到症结所在,提出切实解决问题的方案,并认真落实责任,排出整改时间表,制定监督奖惩措施。这次民主生活会像一次集体“会诊”,每个人都是良医诤友,既不讳疾忌医,也不怕彻骨之痛。大家
坚持党性原则,摒弃好人主义和鸵鸟思维,坦诚面对,开诚布公,掏心见胆,直抒己见,开出一系列真正治病救人的“良药”,而不是有名无实的“假药”,更不是口蜜腹剑的“毒药”。使批评与自我批评切实成了解决党内矛盾、统一全党思想的最佳良方。
四是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根本在一个“规”字。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扎好制度的笼子。特别强调健全党内生活,必须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具体制度。在这次民主生活会上,习近平同志又指出,要以批评与自我批评促进民主集中制的贯彻执行,促进党内生活的严格规范。这些重要的论述明确告诉我们,批评与自我批评必须制度化,成为严格的党规党纪。抓住了这个关键,批评与自我批评才不会流于形式,不会成为空谈。民主集中制才能得到有效贯彻,进而防止权力过分集中在少数人或者一个人手中。从民主集中制的运行机制来说,首先,只有平等的权利主体之间才具有平等对话的可能。因此,制度化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必须确保每个委员的权利平等,这样才能充分交换意见;如果书记和委员之间只是一种上下级的领导与服从的关系,那就很难展开积极的相互批评。其次,要正确理解民主和集中的关系。所谓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不是委员先民主发表意见,然后由书记集中做出决策;而是在书记的组织和主持下,用民主讨论、充分酝酿的方式,按照多数人的意见形成集体
决策。再其次,制度对每个人都应具有刚性的约束力,制度一旦在取得共识的基础上形成,每个人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
(作者单位:中央党校科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