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形势下财政预算执行审计
新形势下财政预算执行审计
应重点关注的内容
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是法律赋予审计机关的基本职能,是审计机关的永恒主题。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同级预算执行审计在发挥审计监督职能,促进财政改革和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建立公共财政框架为目标,以支出改革为核心内容的财政预算管理改革正在逐步推开,财政预算管理改革必将在预算管理的形式上、内容上发生深刻变化。因此,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也面临着新课题和新任务,需要不断探索新思路、新方法。新形势下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应重点关注以下七个方面的内容。
一、重点关注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完整性问题
财政预算作为国家行使分配职能,保障社会经济健康及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预算编制水平直接影响财政预算执行的结果,同时它也是预算执行审计的重要依据。审计中我们发现,预算编制标准不科学、预算编制内容不完整、部分项目不细化的问题较为突出。如在2009年的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中,我们一是重点关注了预算编制的科学性。检查在预算编制时是否做到收支平衡、量入为出、确保重点的原则,是否做到了不做赤字预算;检查项目预算是否做到对每个项目进行科学论证,审查项目预算是否细化到项目或单位,安排是否体现了解决重点突出问题,是否将省、市专款有机结合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有无撒胡椒面的情况;检查是否坚持综合预算、零基预算的原则,预算内外收入是否全部纳入预算,实行内外统筹,有没有打埋伏,上年未用完的项目资金是否重新安排等。二是重点关注财政预算编制内容的合法性。检查法定应该纳入预算的内容是否都纳入了预算,有没有为了完成上级下达任务计划,而虚增收入预算,形成年初收入预算存有较大缺口的情况;检查教育、科技、农业、社会保障、预备费等重点支出的预算安排是否符合法定规定,是否优先保证财政供养人员工资经费,保证政府机关、公检法司机关正常运转经费的安排,有没有大力压缩消费性项目支出;检查预算财力的准确性,是否根据收入预算和财政体制规定,正确计算预算财力,有无有意预算财力计算不足,人为隐留一块机动预算财力问题。通过对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完整性审计,2009年我们发现了财政预算编制不够严谨。在总决算报表(一般预算收支决算表)中类与类之间调整215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215万元,其他支出215万元),类内调整幅度更大2027万元。财政预算编制不完整,将部分已知的收入没有纳入到年初预算的情况,如基金预算收入年初预算几十万元,决算一个多亿;揭示了财政预算定额不够科学,形成强力部门得到的预算追加数额多,公共服务部门得到的预算追加数额少的问题;反映了项目预算的编制不够细化造成项目资金不能及时发挥效益的问题。
二、关注财政决算的真实性问题
财政决算是年度财务收支执行结果的综合反映,是政府宏观经济决策的重要参考,也是编制预算、实施科学收支管理的基本依据,应做到真实、准确、完整。但从2009年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情况看,一是财政预算收入不完整。主要有部分应作预算收入的资金放在了往来或财政专户中,部分收支形成了体外循环。预算股无依据退库调节一般预算收入600万元,12月98号凭证退一般预算收入600万元,其中农业税450万元(1月22日契税300万元,6月26日契税65万元中的50万元,6月29日契税100万元),预算外收入150万元(11月30日一笔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100万元,12月24日一笔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50万元),原始凭证为错误入库,实际是正常入库,人为调节一般预算收入。预算股年度内调节一般预算收入,2009年3月份、6月份分两次从预算外预入1000万元(3月46号凭证600万元、6月35号凭证400万元)罚没收入调节一般预算收入进度。预算外资金管理办公室截留应缴预算收入1987646元(1)畜牧局:710806元(收畜禽及畜禽产品防疫检疫费)列一般预算外资金收入(2)水利局:173640元(收水土保持费)列一般预算外资金收入(3)林业局:131340元(收检疫费)列一般预算外资金收入(4)商务局:850元(收工本费)列一般预算外资金收入(5)疾控中心:912260元(收体检费、检验费、监测费)列一般预算外资金收入(6)人民防空办公室:37000元(收易地建设费)列一般预算外资金收入(7)编委办公室:11350元(收变更登记费)列一般预算外资金收入(8)教育局:10400元(收教师资格证报名费)列一般预算外资金收入。以上8个单位收入合计1987646元。均属应纳入预算管理的收费项目应列应缴预算收入上缴国库,属截留应缴预算收入。国库支付中心应做未做收入125674.96元,国库支付中心将年底应当上缴预算的银行存款利息收入125674.96元挂“暂存款”未上交。农税分局截流预算收入6823390.35元。1.农税分局暂收款2009年末余额6814161.24元为收取的耕地占用税和契税,应缴预算而未缴。2.农税分局其它收入2009年末余额9229.11元为税款产生的利息,应缴预算而未缴。二是财政预算支出不真实。每年年底财政将大量的省市专款、当年超收收入等都虚列支出挂往来,形成预算支出不真实。2009年底1700多万元。另外,无预算支出挂暂付款19461648.41元,12月103号凭证将已无基金收入来源,而实际已列入2009年基金预算支出的城关镇陶瓷项目金9130018.41元,东庄镇陶瓷项目金2846888元,后河镇陶瓷项目金7484742元,共计19461648.41元,冲减“基金预算支出”作为“暂付款”挂账。本年度基金预算收入预算数为40万元,而决算数10792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150万元,上年结余1799万元,本年收入总计13741万元,支出决算13741万元。
三、关注预算执行的程序性问题
审查财政预、决算,监督预算执行是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权。《人大监督办法》明确规定:预算的审批和调整、超收收入和结余资金的使用、项目资金的安排、政府举债等重大事项都必须经过人大常委会决议通过才能实施。但在审计中我们发现,一是向人大报告的预算粗略,相当多的政府收入没有纳入预算进行管理,不报人大审批,预算审批流于形式。二是向人大报告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草案时,未能真实、完整地报告当年度财政收支情况,内容不全、数额不实,报表不规范,使人大不能掌握真实情况,不能充分履行其监督职能。三是人为调整数据,规避预算调整审批程序,部分收支体外循环,不纳入人大监督范围。
四、关注上下级体制结算性问题
转移支付制度是财政改革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对于实现社会公平,缓解地方政府困难和推动地区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现在地方政府财力有很大一部分是来源于上级转移支付性收入,有的贫困县甚至占到了当年财政收入的60%以上。在审计中我们重点关注了财力性转移支付收入是否全额纳入年初预算进行管理;关注了市县结算的分割是否依法依规,有无侵占、滞留、延压的情况;关注了专项性转移支付收入是否按上级告知的预计数来编制预算,分配是否合理,管理是否有效。从目前的审计情况看,我们发现有些地方为了达到年初预定的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增加政府领导人的工作业绩,将不应作为预算收入的资金作为预算收入进行反映,出现“人为操纵和调节预算收入”的问题。
五、关注往来资金安排使用问题
财政局往来资金长期不清理、挂款不明晰、余额逐年增大,一直以来是财政审计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财政预算、决算收支的调节器、控制阀,往往成为财政隐瞒收入、改变资金性质和拨付方向、预算支出等逃避监督的藏身之所。在审计中我们将往来资金进行有效的分类,正常往来主要有:上级下拨的往来资金、预算安排到了部门但当年未拨付的往来等。非正常往来主要有:虚列预算支出挂往来、无预算拨款挂往来、出借资金挂往来、预算收入挂往来等。每年年终时,财政将当年度尚未安排使用的省、市专款、县级当年未安排使用的项目资金、当年专项收入超收未安排使用的部分等都虚列支出挂在财政局各业务科室名下,年复一年,致使挂在各业务科室名下的余额越来越大,不能清晰地反映资金性质,从而无法监督其拨付使用的正确性。我们将重点放在对非正常往来的监督上。一方面要求财政部门及时清理往来资金,逐步按要求规范核算,不得虚列支出,应作未作预算收入的要求其进行调整,并监督其是否专款专用;另一方面对于已经虚列支出挂往来的部分建立审计台帐,即将每年末增挂在各业务科室名下的资金以台帐的方式,登记其时间、文号、内容、带帽项目或单位、金额等相关信息,以便下年度审计时对照上年台帐指标核实其拨款的正确性。2009年我们通过审计发现了“违规使用财政存款利息收入”、“改变专款用途”、“滞留三年以上省市专款长期未拨付”、“虚列支出”、“将收入挂往来应作未作收入”等问题。同时也发现了 “违规出借财政资金”、“超预算拨款”等问题。如:长期滞留预算资金128.575万元,“暂存款-一般预算暂存-其他”科目2008年转来2718.808万元,其中已经列入2008年支出进入决算的128.575万元,2009年底尚未拨付,造成预算资金长期滞留,系如下六笔:A安财预【2008】405号17万元,安阳市财政局关于预拨2008年度能繁母猪保险市级保费补贴资金的通知,B安财预【2008】416号,安阳市财政局关于下达2008年基础教育“以奖代补”专项资金的通知,文件资金共90万元,2008年拨付12万元,余78万元在2009年度又拨付33万元,截至2009年底尚有45万元未拨付,C安财预【2008】459号安阳市财政局 安阳市教育局关于下达2008年度秋季学期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第二批)的通知,文件要求中央、省、县按18.5万元、3.7万元、8.6万元配套,共收到上级22.2万元,已拨付21.625万元,余5750元未拨付,D安财预【2008】467号安阳市财政局关于下达其他支出指标的通知,共下达资金232万元,其中的230万元已拨付,另外2万元药监局争创国家级“两网”建设示范县补助经费未拨付,在已拨付的230万元中有30万元的县政府办公楼修缮费及信息化建设补助从国库股直接拨付到财政局总务帐户,E安财预【2008】444号安阳市财政局 安阳市民政局关于下达2008年度农村医疗救助资金的通知共计132万元(财政预算内补助资金82万元,专项彩票公益金50万元),其中专项彩票公益金50万元未拨付,F安财预【2008】445号安阳市财政局 安阳市民政局关于下达2008年度城市医疗救助资金的通知共计45万元(财政预算内补助资金31万元,专项彩票公益金14万元),其中专项彩票公益金14万元未拨付。财政专户资金结存较大,使用效益不高。财政专户农财股农口资金、乡镇专项资金和扶贫开发资金2009年12月31日结存2793万元,其中含以前年度项目未实施的有28个,占305.937万元,如2004年度楚旺镇甘庄村教育项目10万元;2006年度项目:惠民养殖公司良种牛引进15万元,张龙乡大张龙新街、龙祥路20万元,城关镇沙荒开发15万元,宋村乡东沟村沼气推广2.4万元,共计52.4万元;2007年度项目:宋村乡茂华羊业公司沼气建设20万元,二安乡胡村人畜饮水10万元,宋村安梧桐村、高堤陈村、井店大冯村、陆村刘刑固村农田水利20万元,宋村安梧桐村、高堤陈村、井店大冯村、高堤东元村、城关司马村、豆公仁厚屯、中召北街村、东庄南流河村沼气推广26.8万元,张龙南羊坞村新品种周转牛推广13万元,共计89.8万元;2008年度项目:楚旺镇郭韩村小型水利设施27万元,二安乡生态林网建设30万元,张龙乡修建道路30万元,宋村乡代宋村道路建设15万元,田氏乡滑河屯修路30万元,新品种羊3万元,劳动就业中心劳动力就业培训17.45万元,石翁村互助资金1.287万元,共计153.737万元。以前年度项目虽已实施但尚未报完账办理决算的14个,占142.92万元,如2006年度项目:张龙乡田间道路整修20万元、预付11万元、还剩9万元,宋村斗农毛渠20万元、预付15万元、还剩5万元,田氏乡郑小屯等四村沼气建设20万元、预付12万元、还剩8万元,田氏乡基础设施25万元、预付20万元还剩5万元,共计27万元;2007年度项目:县棉油办棉花育种推广80万元、已报账70.58万元、还剩9.42万元,楚旺镇提水站27万元、预付8.5万元、还剩18.5万元,楚旺镇东上线至金小屯道路25万元、预付13.5万元、还剩11.5万元,梁庄镇牡丹街打井地埋管道20万元、预付11万元、还剩9万元,二安乡魏湾村基础设施10万元、预付5万元、还剩5万元,共计53.42万元;2008年度项目:农村能源综合建设11万元、报账5.6万元、还剩5.4万元,蔬菜办高堤乡杨俄村特色农业60万元、报账37.9万元、还剩22.1万元,城关镇杨刘庄基础设施30万元、预付15万元、还剩15万元,二安乡腐竹发展20万元、预付10万元、还剩10万元,楚旺镇农村小型水利设施15万元、小南洞导流渠预付5万元、还剩10万元,共计62.5万元。
六、关注各类财政专户使用问题
国家规定财政专户的设臵应按照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的要求,遵循“规范、统一、高效、精简”的原则。财政部门多次对专户进行过清理,但仍然存在设臵过多管理分散、利用财政专户转移收入、隐瞒支出、专户资金支出缺乏有效监督等问题。如在2009年的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中,我们关注了专户设臵的程序问题。看其是否按规定设臵财政专户,审批手续是否完备;关注了专户核算内容的正确性。看其是否按规定核算财政资金,有无将不应放在财政专户中核算的收入放在了财政专户中,有无将多种资金混放在一个专户中;关注了财政专户管理的有效性。看其管理是否集中,制度是否健全,支出是否严格执行相关制度,是否按规定用途使用。通过对财政专户的审计,我们在2009年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中揭露了财政局专户设臵过多管理分散、违规设臵专户且支出缺乏监督、多种资金混放在一个专户中或挂款不明晰增加监督难度、利用财政专户转移预算收支等问题。
七、关注专项资金延伸与跟踪问题
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财政资金运用到哪里,审计就要跟进到哪里”。刘家义审计长也多次强调,要加强专项资金的监管力度,紧扣专项资金流向的各个环节,关注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在现行体制下,掌握和分配专项资金的部门众多,既有财政部门也有其他管理部门。在财政部门内部又分散于各职能科室,分配时既“切块”又“分条”。由于财政专项资金分配缺乏科学合理的标准和依据,使专项经费按实际编制预算难度较大,出现漏洞的可能性必然较大。因此在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中如果不大量运用延伸和跟踪审计调查的手段,仅仅从总预算会计帐中,是无法对专项资金运用的有效性实施监督和评价的。
第二篇:2011年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实施方案
**市审计局2011财政预算执行审计
实施方案
为认真做好2010市本级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严格履行财政审计的监督职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安徽省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监督暂行办法》,结合我市实际及局2011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方案制定审计小组实施方案。
一、审计目标
2011年财政“同级审”工作目标是:坚持“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审计工作方针,以促进落实积极财政政策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强财政管理、完善预算制度、规范资金分配行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目标。积极探索财政审计大格局,进一步推动公共财政体系的建立,从体制机制层面分析原因,提出加强管理、进一步深化财政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和建议,为**经济发展服务。
二、审计对象和范围
1、审计对象: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对象包括:市财政、国投公司、地税局和金库。
开发区和园区审计对象包括:开发区管委会、建投公司、河沥园区、港口生态园区。
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对象包括:市住建委、交通局、发改委、科技局、规划局、旅游局、商务局和药监局。
2、审计范围:市本级2010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必要时可向前后追溯和延伸。
三、审计时间和人员安排
审计组由八名同志组成,**任组长,负责全面组织协调工作。王黎任主审,成员有**组成。审计分二个阶段:
(一)春节前阶段。
审计组于2010年12月10日到各被审计单位开展审前调查工作,年底前完成调查工作并明确各部门的审计重点,2010年1 月10日组成四组同时进点开展对四部门预算执行进行审计,春节前完成实施阶段工作,三个审计小组分工如下:
1、审计一组。**负责对药监局的审计,**任主审。
2、审计二组。**负责对商务局的审计,**任主审。
3、审计三组。**负责对旅游局和商务局的审计,**任旅游局主审,**任商务局主审。
(二)春节后阶段。
2011年2月21日分成二个组同时开展对市本级预算执行和部门预算执行进行审计。
1、市本级预算执行、开发区和港口工业园区审计组。由**组成,**任本级预算执行审计组和港口园区主审,并负责对大预算的审计;**任开发区审计组主审,并负责对国投公司、政府债务、政府非税收入、建投公司和河沥园区的审计;**任地税和金库审计主审,并负责对专项资金和开发区各部门的审计。
2、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组。由**三人组成,**负责对住
建委和科技局的审计,**负责对交通局和发改委的审计。
6月10日前完成各自项目的审计分报告,6月底完成审计结果报告的草拟工作,7月10日前完成审计报告的征求意见工作,7月中旬向市政府汇报,然后经市政府授权提交市人大常委会审议。
四、审计重点内容
(一)、本级预算执行审计的主要内容。
1、对财政预算执行的审计。一要围绕公共财政的公共性开展审计,关注科技、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普惠制资金的规模、比重。二要围绕公共财政的民本性开展审计,关注公共利益,关注人民群众的福祉,关注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专项资金的审计。三要围绕公共财政的效益性开展审计。2011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审计主要涉及市财政局内设科室有:预算科、行财科、社保科、农财科、经建科等五个科室及市农村局、非税局(含国资科)、农发局等三个单位。
2、对国投公司的审计。重点摸清政府债务情况,分析债务结构层次,检查国投公司资金筹集、管理、使用和项目计划完成情况,有针对性提出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的合理性建议。
3、对专项基金和民生工程的审计。重点检查各项民生资金的预算执行情况、专户管理、资金拨付情况,对民生工程项目资金安排、管理使用情况。选择重点项目延伸到部门、单位、乡镇和具体项目。
4、对政府非税收入的审计。重点审查政府非税收入管
理部门及预算单位各项非税收入是否及时足额交入专户,有无截留坐支等问题。国有资产管理是否符合规定、处置是否规范合法、有偿使用收入是否缴入财政。
5、对地税局征管的审计。延伸调查2个基层税务所检查基层税收增长缓慢的原因。
6、对国库的审计。检查国库办理本级预算收入的收纳、划分、留解和预算支出的拨付及办理退库的合法性、真实性;重点检查有无违反预算管理和财政法规的退库、转移预算资金等问题。
7、对开发区、河沥园区和港口园区的审计。重点检查开发区、河沥园区和港口园区预算安排及执行情况,融资平台融资情况,土地出让金、建设资金、补偿资金的征收管理使用情况,对拆迁、征地、补偿、土地出让、工程建设等情况延伸审计一至二个相关村、组。
(二)、对本级各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的主要内容
1、部门向所属单位批复预算和预算变化执行。
2、有预算收入上缴任务的部门、单位上缴预算资金情况。
3、预算支出执行情况。
4、预算支出的事业成果和资金使用效益。
5、预算资金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
6、重点检查民生资金的分配、管理和使用情况。住建委重点审计拆迁和房管廉租房资金等管理、使用和分配情况;交通局重点审计工程建设及项目资金等分配、管理和使用情
况;发改委重点审计项目收费和铁路办项目资金等管理、使用情况;规划局重点审计规划项目资金使用情况;旅游局重点审计项目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科技局重点科技专项资金分配、管理、使用情况;商务局重点审计农贸市场拍租资金管理、使用情况,改制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药监局重点审计预算执行等情况。
五、工作要求
(一)坚持“围绕中心,突出重点”的原则。审计组成员要根据审计分工和审计时间要求开展工作,每位主审都要及时编制各自负责项目的审计实施方案,突出审计重点和工作目标,坚持在真实性、合法性基础上突出效益审计。
(二)严格遵守审计纪律,保守审计工作秘密。要严格执行审计人员审计工作纪律,做到依法审计,廉洁自律,同时审计过程中要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并严格保守工作秘密。
(三)创新审计方法,开展计算机审计。今年我们要积极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选择市本级、开发区、地税和金库作为计算机审计,由**负责,通过开展计算机审计来促进、锻炼和提高审计人员的计算机审计能力。
(四)做好审计提炼,提升工作成果。针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要善于从制度和体制层面思考原因,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以审计信息和送阅材料等多种形式向市领导汇报,为市政府决策谏言献策。
2011年2月
日 14
第三篇:新形势下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应重点关注的内容[范文]
新形势下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应重点关注的内容
肖正兰 王芳(湖北省荆门市审计局)
【时间:2010年06月04日】
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是法律赋予审计机关的基本职能,是审计机关的永恒主题。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同级预算执行审计在发挥审计监督职能,促进财政改革和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建立公共财政框架为目标,以支出改革为核心内容的财政预算管理改革正在逐步推开,财政预算管理改革必将在预算管理的形式上、内容上发生深刻变化。因此,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也面临着新课题和新任务,需要不断探索新思路、新方法。我们认为新形势下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应重点关注七个方面的内容。
一、重点关注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完整性问题
财政预算作为国家行使分配职能,保障社会经济健康及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预算编制水平直接影响财政预算执行的结果,同时它也是预算执行审计的重要依据。审计中我们发现,预算编制标准不科学、预算编制内容不完整、部分项目不细化的问题较为突出。如在2009年的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中,我们一是重点关注了预算编制的科学性。检查在预算编制时是否做到收支平衡、量入为出、确保重点的原则,是否做到了不打赤字预算;检查项目预算是否做到对每个项目进行科学论证,审查项目预算是否细化到项目或单位,安排是否体现了解决重点突出问题,是否将省、市专款有机结合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有无撒胡椒面的情况;检查是否坚持综合预算、零基预算的原则,预算内外收入是否全部纳入预算,实行内外统筹,有没有打埋伏,上年未用完的项目资金是否重新安排等。二是重点关注财政预算编制内容的合法性。检查法定应该纳入预算的内容是否都纳入了预算,有没有为了完成上级下达任务计划,而虚增收入预算,形成年初收入预算存有较大缺口的情况;检查教育、科技、农业、社会保障、预备费等重点支出的预算安排是否符合法定规定,是
否优先保证财政供养人员工资经费,保证政府机关、公检法司机关正常运转经费的安排,有没有大力压缩消费性项目支出;检查预算财力的准确性,是否根据收入预算和财政体制规定,正确计算预算财力,有无有意预算财力计算不足,人为隐留一块机动预算财力问题。三是重点关注预算编制程序的合规性。检查部门预算的编制是否按照《预算法》规定的程序办理,是否真正实行了二上二下的程序;检查预算编制是否及时,时间是否充足,部门预算批复是否滞后,有无出现“预算一年、一年预算”、预算内容不细化不利于监督的问题。通过对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完整性审计,2009年我们发现了财政预算编制不完整,将部分已知的收入没有纳入到年初预算的情况;揭示了财政预算定额不够科学,形成强力部门得到的预算追加数额多,公共服务部门得到的预算追加数额少的问题;反映了项目预算的编制不够细化造成项目资金不能及时发挥效益的问题。
二、关注财政决算的真实性问题
财政决算是财务收支执行结果的综合反映,是政府宏观经济决策的重要参考,也是编制预算、实施科学收支管理的基本依据,应做到真实、准确、完整。但从2009年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情况看,一是财政预算收入不完整。主要有部分应作预算收入的资金放在了往来或财政专户中,部分收支形成了体外循环。二是财政预算支出不真实。每年年底财政将大量的省市专款、当年超收收入等都虚列支出挂往来,形成预算支出不真实。三是部门决算不真实。在2009年对七个部门的预算执行审计中发现,部门决算与实际收支存在较大差异,部门决算不是据实办理,而是以财政指标为依据,仅仅办理财政下达了指标的部分,而有部分未通过财政下指标的收入,则未办理在决算中。经分析未纳入部门决算的收入主要有:未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坐收坐支的非税收入;从上级主管部门下拨的各种补助资金或专款;部分房租、水电、捐赠等收入放在国库集中支付中心往来户中未进入非税专户管理的资金等。因此部门决算不真实的主要原因是财政管理存在漏洞造成的,所以我们提出了加大非税收入征缴和稽查力度,改进决算编制方法,加大财政管理力度的建议,促使财政部门对部门非税收入进行了全面清理,并制定了国库集中收付中心往来资金管理办法等,也揭露和反映了预算收入挂往来或转移到财政专户、虚列支出挂往来逃避监督等问题。
三、关注预算执行的程序性问题
审查财政预、决算,监督预算执行是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权。《人大监督办法》明确规定:预算的审批和调整、超收收入和结余资金的使用、项目资金的安排、政府举债等重大事项都必须经过人大常委会决议通过才能实施。但在审计中我们发现,一是向人大报告的预算粗略,相当多的政府收入没有纳入预算进行管理,不报人大审批,预算审批流于形式。二是向人大报告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草案时,未能真实、完整地报告当财政收支情况,内容不全、数额不实,报表不规范,使人大不能掌握真实情况,不能充分履行其监督职能。三是人为调整数据,规避预算调整审批程序,部分收支体外循环,不纳入人大监督范围。如在2009年的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中,我们通过金库报表、总会计决算报表、省对市体制初步结算表、财政向人大作出的预算执行情况报告、省对市年终体制结算表五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财政在向人大的报告中,一方面虚减了部分预算收入,将专项转移支付收入、捐赠收支和部分当已收到省下达的部分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等未在报告中予以反映;另一方面虚减了部分预算支出,掩盖了超预算支出的事实,规避了预算调整程序,形成虚减结余资金四千多万元,从而核实了其人为调节当的收支,上报预算执行情况不真实不完整,“虚增虚减一般预算收支”、“虚减年终结余”、“超预算支出不履行审批手续”、“违规动用结余资金”等问题。同时我们对上未报告的结余资金使用情况进一步审计,发现了财政部门“安排资金向自身倾斜”的问题。
四、关注上下级体制结算性问题
转移支付制度是财政改革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对于实现社会公平,缓解地方政府困难和推动地区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现在地方政府财力有很大一部分是来源于上级转移支付性收入,有的贫困县甚至占到了当年财政收入的60%以上。在审计中我们重点关注了财力性转移支付收入是否全额纳入年初预算进行管理;关注了市区结算的分割是否依法依规,有无侵占、滞留、延压的情况;关注了专项性转移支付收入是否按上级告知的预计数来编制预算,分配是否合理,管理是否有效。从目前的审计情况看,我们发现有些地方为了达到年初预定的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增加政府领导人的工作业绩,将不应作为预算收入的资金作为预算收入进行反映,出现“人为操纵和调节预算收入”的问题。如:2009年在对某县的县长离任审计中,我们发现该县县级财力非常薄弱,当年上级转移性收入占预算收入总额的80%,为了完成年初预定的经济目标,将所有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都纳入到预算内增加一般预算收入,同时将上级转入的基金补助收入和预算外补助收入等都作为预算收入进行反映,出现虚增当年预算收入规模的情况。同时通过上下级体制结算还发现市级截留区级收入和延压区级资金的情况。如在2009年的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中,我们将省对市下达的体制结算与市对某区下达的体制结算进行对比分析(因为某区被省视为县级区对待,省下体制结算文件时会将其单列),发现市财政将某区的体制调整基数返还收入和省下达给某区的省集中其他市县增量返还政策性转移支付收入未下达给某区,核实了其“截留区级转移支付性收入”的问题。审计中还发现2008年底省欠拨市各项补助资金二千多万元,而市欠拨三个区的各项补助收入款为一亿多,从而认定了“延压下级资金”的问题。
五、关注往来资金安排使用问题
财政局往来资金长期不清理、挂款不明晰、余额逐年增大,一直以来是财政审计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财政预算、决算收支的调节器、控制阀,往往成为财政隐瞒收入、改变资金性质和拨付方向、预算支出等逃避监督的藏身之所。在审计中我们将往来资金进行有效的分类,正常往来主要有:上级下拨的往来资金、预算安排到了部门但当年未拨付的往来
等。非正常往来主要有:虚列预算支出挂往来、无预算拨款挂往来、出借资金挂往来、预算收入挂往来等。每年年终时,财政将当尚未安排使用的省专款、市级当年未安排使用的项目资金、当年专项收入超收未安排使用的部分等都虚列支出挂在财政局各业务科室名下,年复一年,致使挂在各业务科室名下的余额越来越大,不能清晰地反映资金性质,从而无法监督其拨付使用的正确性。我们将重点放在对非正常往来的监督上。一方面要求财政部门及时清理往来资金,逐步按要求规范核算,不得虚列支出,应作未作预算收入的要求其进行调整,并监督其是否专款专用;另一方面对于已经虚列支出挂往来的部分建立审计台帐,即将每年末增挂在各业务科室名下的资金以台帐的方式,登记其时间、文号、内容、带帽项目或单位、金额等相关信息,以便下审计时对照上年台帐指标核实其拨款的正确性。2009年我们通过台帐对比发现了“违规使用财政存款利息收入”、“改变专款用途”、“违规使用教育费附加”、“滞留三年以上省市专款长期未拨付”、“虚列支出”、“将收入挂往来应作未作收入”等问题。同时也发现了“将预算内收入转到预算外”、“违规出借财政资金”、“超预算拨款”等问题。
六、关注各类财政专户使用问题
国家规定财政专户的设置应按照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的要求,遵循“规范、统一、高效、精简”的原则。财政部门多次对专户进行过清理,但仍然存在设置过多管理分散、利用财政专户转移收入、隐瞒支出、专户资金支出缺乏有效监督等问题。如在2009年的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中,我们关注了专户设置的程序问题。看其是否按规定设置财政专户,审批手续是否完备;关注了专户核算内容的正确性。看其是否按规定核算财政资金,有无将不应放在财政专户中核算的收入放在了财政专户中,有无将多种资金混放在一个专户中;关注了财政专户管理的有效性。看其管理是否集中,制度是否健全,支出是否严格执行相关制度,是否按规定用途使用。通过对财政专户的审计,我们在2009年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中揭露了财政局专户设置过多管理分散、违规设置专户且支出缺乏监督、多种资金
混放在一个专户中或挂款不明晰增加监督难度、利用财政专户转移预算收支等问题。
七、关注专项资金延伸与跟踪问题
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财政资金运用到哪里,审计就要跟进到哪里”。刘家义审计长也多次强调,要加强专项资金的监管力度,紧扣专项资金流向的各个环节,关注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在现行体制下,掌握和分配专项资金的部门众多,既有财政部门也有其他管理部门。在财政部门内部又分散于各职能科室,分配时既“切块”又“分条”。由于财政专项资金分配缺乏科学合理的标准和依据,使专项经费按实际编制预算难度较大,出现漏洞的可能性必然较大。因此在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中如果不大量运用延伸和跟踪审计调查的手段,仅仅从总预算会计帐中,是无法对专项资金运用的有效性实施监督和评价的。如在2009年的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中我们以资金流向为主线,延伸到项目单位,从立项安排、资金拨付、管理使用入手,审查项目立项的科学性、资金拨付的正确性、管理使用的有效性、资金使用的效益性,揭露其中存在的立项不科学、决策失误、损失浪费、效益低下、分配不合理等问题。如:我们对省下达的接收军转干部政法增编补助经费的分配和使用情况进行了延伸审计调查,2008年省下达我市直政法增编补助经费三百多万元,当60%已安排拨付给了相关单位。其中东宝区主要分配给了区公安分局、区政府、政协等十三家单位;掇刀区主要分配给了劳动局、经济局、掇刀街办、白庙财政所等六家单位。我们抽查了东宝区和掇刀区的十家用款单位,发现这十家单位2008年并没有新增军转干部的情况,而是将此资金作为了机关工作经费使用,从而认定了其未专款专用、违规分配专项资金的事实。又如:我们对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紧跟资金流向,从市级财政分配一直延伸到乡镇财政所和项目单位,查出其采取虚报工程的方式套取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置于帐外的情况。
第四篇:深化同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思考
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是法律赋予审计机关的基本职能。随着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化,新的财政运行机制和体制的建立,财政审计工作也面临着新的问题与挑战。这就要求审计机关必须适应新形势要求,切实转变工作思路,深化审计内容,改进方式方法,使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一、现阶段同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面临的主
要问题及原因
近几年来,国家财政收入快速增长,财政投入的各建设资金和专项资金数额越来越大,而一些地方的审计监督却没有及时跟上,审计发挥的作用距社会公众的期待尚有一定的距离,还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
一是预算执行审计的完整性不够。传统的预算执行审计主要关注的是预算内资金,大量游离于预算管理体系外的其他政府资金未纳入审计监督范畴;偏重对预算执行“中间环节”审计,忽视对预算编制环节的延伸审计;偏重对一级预算执行单位的审计,忽视对二、三级预算执行单位的审计。二是预算执行审计的内容不够深化。主要是偏重于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性审计,忽视了对资金使用的效益评价。三是审计方法滞后。不少审计人员还停留在“手工查账”的阶段,不善于借助计算机辅助审计;上下级审计机关缺乏协调配合,审计信息和资源未能充分共享,审计效率低下,效果不佳。四是审计建设性作用发挥不够。审计评价与建议仍然停留“就事论事”的层面上,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特别是不能从机制和制度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审计结论得不到有效落实,有些问题“年年审年年犯”,得不到解决。
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一些地方审计机关对预算执行审计的意义和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预算是由政府制定、人大批准、财政部门执行的,揭露问题会给政府领导脸上抹黑,会影响政府的形象,所以缺乏应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味的消极应付,走走过场了事;另一方面是部分审计人员自身素质与财政审计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一些审计人员没有主动研究财政体制改革的内容,对财政职能变革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还缺乏深入细致的分析,审计方法单一落后,审计人员的知识更新不能很好地适应财政体制的变革,影响了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效果。
二、深化同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措施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财政体制改革的新形势、新要求,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亟需在内容上进一步深化,方式方法上进一步创新,以达到提升预算执行审计的层次,更好地发挥财政审计经济建设的“卫士”和服务领导决策的“谋士”作用。
(一)拓展审计范围,实现“三个延伸”。一是前移审计关口,向预算编制延伸。主要检查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是否细化到了具体的明细科目和部门单位;部门预算定员定额标准是否符合实际,收入支出是否真实,有无弄虚作假、以少报多等问题。二是拓展审计范围,向完整的政府性财政资金审计延伸。不仅要看财政预算内资金,还要关注其他非税性资金和国有资产收益;不仅要看财政直管的资金,还要关注其他部门掌管的政府性资金以及一些公共性资金,以实现对全部财政资金的全方位审计。三是扩大审计覆盖面,向二、三级预算单位延伸。一方面要扩大对一级预算执行部门和单位的审计覆盖面,比如可以将本级国税部门纳入审计机关的监督范畴;另一方面要扩大对所属二、三级预算单位的延伸审计面,及时查处和纠正各种违纪行为,促进预算执行健康运行。
(二)深化审计内容,把握“三个关注”。随着公共财政体系的促进完善,财政资金是否安全有效的运用越来越受到公共的关注,形势发展要求预算执行审计既要关注财政资金筹得和用得“对不对”、“实不实”,更要关注用得“好不好”,在审计理念上,也要由传统的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性审计,向在真实合法性审计基础上加强财政支出的绩效审计转变。关注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将是今后一段时期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重点。审计部门对政府关注,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重点部门和重点资金必须加大效益审计力度,特别是要把握“三个关注”:一是关注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效益,特别是关注关系民生问题的“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情况;二是关注财政投资项目产生的效益,抓住投资决策、招投标管理、工程监理、投资效益等关键环节探索开展绩效评估,促进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提高财政建设资金效益;三是关注政府行政成本,要通过审计,弄清政府行政成本在整个财政预算中所占的比重,将政府行政成本中过高的部分降下来,推动建设廉洁高效型政府。
(三)创新审计方式方法,做到“三个结合”。一是财政审计与其他专业审计相结合。由于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涉及面广,财政资金又分散在各个不同的管理部门,因此,各专业审计如经济责任审计、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等应积极配合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可采取统一计划,分头实施的办法开展工作,以客观完整地反映财政资金使用的全貌。二是“同级审”与“上审下”相结合。审计系统内部要善于整合审计资源,加强协调配合,同时,要加强上下级审计机关之间的沟通联系,减少重复审计的现象,做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三是手工审计与计算机辅助审计相结合。特别是加大计算机ao系统辅助审计的力度,充分发挥计算机在审计查证、分析复核、信息收集、筛选等方
面的优势,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
(四)提高审计成果运用率,突出“两个加强”。一方面要加强综合分析,发挥审计建设性作用。财政审计要善于为政府当好家,理好财,必须充分发挥审计建言献策的作用。注重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发现问题,从宏观的角度提出建议,促进优化支出结构,规范理财;另一方面要加强审计结论落实整改情况的跟踪督查,财政、审计等部门应在地方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组成联合调查组,深入各预算执行单位督促相关部门执行审计决定,加强整改,提高审计成果利用率。
第五篇: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工作
开展财政预算执行审计:
维护财经秩序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导语:今天上午,我县召开2011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工作会议。明确重点、细化任务,确保如期、如质完成2011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任务。
配音:会议指出,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进行预算执行审计从根本上改变了多年来审计机关不能监督同级财政的现象,也是加强廉政建设的重要措施,审计结果报告和审计工作报告成为政府加强预算管理、人大加强预算监督的重要依据,审计监督权威性大大增强。要通过开展预算执行审计,充分发挥审计工作在规范预算管理、维护财经秩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完善公共财政管理体制、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的宏观性、建设性作用。副县长周利人在会上强调:各与会人员一定要充分认识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工作的重大意义,参审人员必须坚持依法审计、文明审计、严格按审计程序操作,做到严谨细致。各单位要明确工作重点,增强审计意识,自觉接受监督,积极、主动与审计部门搞好配合,针对审计中出现的薄弱环节及时进行整改,建立长效机制,确保政府资金安全,国家税收不流失。
县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国土局、人民银行等部门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