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万科集团工程质量事故管理办法
万科集团工程质量事故管理办法
为确保质量底线,落实工程质量事故责任追究制度,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现就规范、做好项目质量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工作制定如下办法:
一、工程质量事故,是指违反工程质量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标准,使工程产生结构安全、重要使用功能等方面的质量缺陷,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事故等级划分
1、一般质量事故:凡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一般质量事故
a.影响使用功能和工程结构安全,造成永久质量缺陷的。
b.违反强制性条文或其他生效中的技术法规,经重新鉴定质量安全后可投入使用的。
2、严重质量事故:凡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严重质量事故
a.严重影响使用功能或工程结构安全,存在重大质量隐患的。
b.违反强制性条文或其他生效中的技术法规,需要采取结构加固措施,经重新鉴定质量安全后可投入使用的。
3、重大质量事故:凡具备下类条件之一者为重大质量事故
a.建设过程中工程局部或部分倒塌、坍塌或因质量问题报废。
b.违反强制性条文或其他生效中的技术法规,导致验收不合格,经重新鉴定质量安全后仍不具备使用条件的。
三、事故报告
1、工程质量事故发生后,项目负责人应当立即向所属公司
事故项目进行检测鉴定和专家技术论证; d.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
e.依照本制度提出对事故责任人员的处理建议; f.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 g.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2、事故调查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a.事故项目及各参建单位概况; b.事故发生经过;
c.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d.事故项目有关质量检测报告和技术分析报告; e.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
f.事故责任的认定和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g.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3、事故调查报告应当附具有关证据材料。
五、事故处理
1、集团、区域、一线公司人力资源责任部门依据事故调查报告,对质量事故相关责任人实施处罚。
2、如果瞒报质量事故,则涉事公司
第二篇:工程质量事故管理办法
结构分公司文件 [2010]结构内发第号(管)签发人:
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结构分公司
质量事故处理管理规定总则
为了控制工程质量,掌握工程质量动态,加强工程质量的管理,特制定本规定。适用范围
分公司范围内承担的建筑和安装工程质量事故的管理。3 定义
3.1 质量事故
凡在施工过程中发生施工质量不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偏差超过质量标准范围,需要返工且造成一定经济损失者,或造成永久性缺陷者,或在施工(包括装卸、搬运、安装、试运)过程中由于操作、使用、调试及保管不当造成设备、材料损坏者,均属质量事故。
3.2 质量事故的分类
3.2.1 重大事故的分类
属于下列情况之一者为重大质量事故:
3.2.1.1 房屋及构筑物的主要结构倒塌;
3.2.1.2 超过规范规定的基础不均匀下沉、建筑物倾斜、结构开裂或主体结构强度严重不足;
3.2.1.3 影响结构安全和建筑物使用年限或造成不可挽回的永久性缺陷;
3.2.1.4 严重影响设备及其相应系统的使用功能;
3.2.1.5 一次返工真接经济损失在10万元以上(质量事故直经济损失金额=人工费+机械台班费+材料费+管理费-可以回收利用的器材残值)。
3.2.2 普通质量事故
未达到重大事故条件,其一次返工直接经济损失在1至10万元者(含10万元)。
3.2.3 轻微质量事故
未达到普通质量事故条件,直接经济损失在1万元以下的质量事故。4 质量事故的调查处理
4.1 轻微质量事故发生后,施工人员应及时向项目部质量管理部门报告;项目部质量管理部门在当日进行事故分析,并对事故作出记录备案
4.2 普通质量事故发生后,施工人员应及时向项目总工报告;项目总工应尽快组织调查分析,并于3日内写出质量事故报告经项目经理审核后送分公司工管部。
4.3 重大质量事故发生后,施工人员应立即向项目经理报告。项目部同时向分公司工管部报告,工管部立即组织人员进行事故调查。性质严重的事故,分公司工管部应立即报告分公司领导。重大质量事故发生后,各级领导应采取措施维护补救,防止事故扩大,并及时制定处理缺陷方案。
4.4 普通质量事故发生后5日内,项目部要完成事故调查分析;分析后3日内由事故责任单位写出质量事故报告报项目部质量管理部门;项目部质量管理部门审核完,经项目部经理、总工程师签批后报分公司工管部及主管领导。
重大质量事故发生后10日内,由工管部组织各部门完成事故调查分析;分析后5日内由项目部写出质量事故报告报分公司工管部;经部门经理签批后报分公司领导。
4.5 分包工程发生质量事故后,分包单位亦要按上述要求进行调查分析,并按时报告项目部及工管部。
4.6 调查分析工作应做到“三不放过”,即事故原因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总结经验教训和没有采取防范措施不放过。
4.7 对违反规程不听劝阻、不遵守劳动纪律、不负责任而造成质量事故者,对隐瞒事故不报者,均应严肃处理。应按规定给予行政处分、经济处罚、直至依法惩处。
4.8 各级质量管理部门均要建立质量事故台帐,并予保存。
4.9 重大质量事故处理方案及实施情况记录报分公司工管部保存,以备存档和竣
工移交。质量缺陷处理方案审批程序
5.1 普通及重大质量事故由事故责任单位提出处理方案,报项目部质量管理部门,由事故责任单位实施。
5.2 普通质量事故处理方案由项目部质量管理部门会同施工技术部门审定签字,由事故责任单位实施。
5.3 重大质量事故方案由分公司工管部主持,联合会同工程质监站、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共同审定,经分公司总工程师批准后由事故责任单位实施。
5.4 需设计单位验算的项目,由分公司工管部提请设计单位协助进行核算,事故责任单位再按验算结果,提出处理方案。质量事故处罚规定
6.1轻微质量事故发生后,由项目经理部决定对责任人及责任单位的处罚。
6.2普通质量事故发生后,由分公司工管部根据情节轻重对责任人及责任单位的进行处罚。
6.3重大质量事故发生后,由分公司工管部拟定处理方案并上报分公司主管领导,由分公司主管领导决定对责任人及责任单位的进行处罚。记录
7.1 普通事故和重大事故处理全过程技术资料(影像、记录、分析报告、补救措施、试验数据、工程图纸等)应妥善保存。
7.2 分承包商发生的事故,由项目部质量负责人按上述规定处理。
主题词:质量事故 处理拟稿人:核稿人:
质量事故处理流程图
发生质量事故
暂停施工
上报工管部
否是工管部组织调查分析
事故报告报工管部是否
提出处理方案继续停工实施处理方案
工管部组织验收
第三篇:工程质量事故管理办法
工程质量事故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项目公司工程质量事故的报告、调查、处理工作,结合公司《质量事故控制程序》的要求,按照项目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 凡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工程质量问题、工程质量事故的造成工程质量缺陷、返工等直接经济损失的工程质量事故的报告、调查、处理工作,适用本管理办法。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按照公司其它相关规定办理。
第三条 工程质量事故按其严重程度,分为以下四个等级,即一般质量事故、严重质量事故、重大质量事故、特大质量事故:
(一)一般质量事故:凡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一般质量事故a直接经济损失在10000元(含10000元)以上,不满50000元的; b影响使用功能和工程结构安全,造成永久质量缺陷的。
(二)严重质量事故:凡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严重事故a直接经济损失在50000元(含50000元)以上,不满10万元的; b严重影响使用功能或工程结构安全,存在重大质量隐患的; c事故性质恶劣或造成2人以下重伤的。
(三)重大质量事故:凡具备下类条件之一者为重大事故,属建设工程重大事故范畴。a工程倒塌或报废; b由于质量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或重伤3人以上; c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及500万元以下。
(四)特别重大事故:凡具备国务院发布的《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所列发生一次死亡30人及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达500万元及起以上,或其他性质特别严重,上述影响三个之一均属特别重大事故。
第四条 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应及时、准确、完整,任何部门和个人对事故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
第五条 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处理,应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的原因、事故的经过和事故的损失,查明事故性质,认定事故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对事故责任人追究相关责任。
第六条 项目经理部作为事故调查归口管理部门,依照本管理办法的规定,严格履行职责,及时、准确地参与完成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第七条 工程质量事故,在以下条款中简称为“事故”。
第二章
事故报告
第八条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责任人应立即向本部门负责人报告。事故发生部门负责人在接到关于事故情况的报告后,应立即了解事故情况、初步分析事故发生原因、初步判断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并指挥现场人员采取应急措施,阻止事态的继续扩大,防止负面影响加剧,并注意保护事故现场。
第九条 事故发生部门负责人在接到事故报告并经核实后,应及时(30分钟内)向项目经理部负责人电话通报事故情况,并于24小时内以电子文档形式向项目经理部负责人发送初步的事故报告或者书面事故情况说明。
第十条 向项目经理部发送的事故报告文件应包含如下内容: 1.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工程项目名称; 2.事故涉及到的相关单位和人员的情况;
3.事故发生的简要过程和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算; 4.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
5.事故发生后采取的初步应急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 6.事故报告部门;
7.其他应报告的情况(如已保存质量事故现场证据); 第十一条 事故报告后如出现新的情况,应及时补报。
第三章
事故应急处理
第十二条 项目经理部负责人在接到事故通报后,应第一时间向项目公司主管领导进行电话汇报,项目公司领导在接到电话后应直接向公司副总经理进行电话汇报,并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并在公司主管副总经理的指示下成立事故应急小组进行应急处理。事故应急小组可由以下人员组成:总经理、主管副总经理、事故部门负责人、事故部门项目负责人、项目经理部负责人和质量管理岗位人员。
第十三条 在事故应急处理期间,项目经理部应负责情况跟进事宜,相关情
况要做好记录。
第四章
事故调查
第十四条 事故调查由公司事故调查小组负责,事故调查小组可由以下人员组成:总经理、主管副总经理、事故部门负责人、事故部门项目负责人、项目经理部负责人、质量管理岗位人员、工会代表和相关技术专家。
注:事故当事人在事故调查时应回避。第十五条 事故调查应根据情况进行如下工作: 1.收集相关资料,对事故进行分析; 2.对施工方法、手段进行分析; 3.对设备进行检查; 4.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 5.其它。
第十六条 事故调查小组人员的主要责任:
1.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过程、事故的严重程度和直接经济损失情况; 2.查明事故的性质、主要责任人;
3.提出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所应采取的措施及建议; 4.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和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罚建议; 5.向项目经理部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第十七条 事故调查小组有权向事故责任部门和个人了解与事故有关的情况,并要求提供相关文件、资料、数据记录等,事故责任部门和个人不得拒绝并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第十八条 事故调查小组在事故调查工作中,应诚信公正,恪尽职守,遵守事故调查纪律,保守事故调查秘密。
第十九条 事故调查报告应包含如下内容: 1.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工程项目名称; 2.事故发生的原因、过程;
3.事故的严重程度和直接经济损失;
4.事故的性质、主要责任人及责任人书面检查;
5.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所应采取防范和整改措施的建议; 6.事故处理意见和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罚建议; 《事故调查报告》应附上相关证据材料。事故调查成员应在事故调查报告上签名。
第二十条 事故调查报告应于事故调查工作结束后3个工作日内由项目经理部提交至公司办公会议,获得通过后事故调查工作即告结束。
第五章
事故处理
第二十一条 事故责任部门应按照《事故调查报告》的批复要求,认真吸取事故教训,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对本部门负有事故责任的人员按照公司《质量事故处罚办法》进行处罚和做好相关的善后处理工作。
第二十二条 项目经理部应对事故责任部门的防范和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提交报告至公司主管副总经理并抄送事故责任部门。
第二十三条 事故处理“通报”,由项目经理部负责起草,经公司主管副总经理签发后在公司内部公布。
第二十四条 《事故调查报告》、事故处理“通报”等文件均是公司内部文档,原则上不对外公布。
第六章
资料及文件的保存
第二十五条 事故的报告、事故的调查、事故的处理等全过程的资料、文件均必须进行收集后归档保存。
第二十六条 需收集保存的资料、文件: 1.事故报告; 2.事故调查报告;
3.事故处理过程的跟踪记录; 4.事故调查报告的批复件; 5.事故处理通报;
6.事故处理落实情况跟踪记录; 7.其他资料、文件。
第二十七条 资料、文件的收集工作由项目经理部负责,然后送交综合部归
档保存。
第七章
处
罚
第二十八条 对事故责任人处罚的指导思想是:从维护公司整体利益出发,采用处罚手段,达到总结教训,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的目的。
第二十九条 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罚,按照**工程有限公司工程质量奖惩办法的规定执行。
第三十条 针对出现的事故责任部门和个人对事故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和拒绝配合工作的情况的处罚,按照**工程有限公司工程质量奖惩办法的规定执行。
第三十一条 在对事故进行处罚后,如有新的情况发生,公司在核实后将重新调整处罚决定。
第八章
附
则
第三十二条 投诉的真实性需由项目经理部会同投诉涉及到的部门负责进行核实,发生投诉后的核实工作,不得拖延,针对投诉的界定分为以下情况:
● 书面方式、邮件方式的投诉直接对应相应等级进行处理;
● 电话方式的投诉按照投诉方人员相关等级进行对应事故等级的划分。第三十三条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如果投诉和给公司造成相当数额的直接经济损失同时发生,而工程质量事故等级两者不相同,则将其中较高的等级定为该工程的质量事故等级。
第三十四条**工程有限公司**分公司 《工程质量事故管理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最终解释权归**工程有限公司**分公司。
第四篇:万科集团档案管理办法
万科集团档案管理办法(MHKG-ZG-ZD-009)
档案管理流程总部各部门/项目公司及其他子公司各部门A提交归档文件资料及存期建议总部综合管理部B收集各种归档资料并审核资料完备性总部分管副总C总裁D根据保管期限、类别分类立卷、归档存档存档提出借阅需求经部门负责人审批汇总借阅/复印资料需求N综合管理部经理审批Y结束借阅/复印登记Y是否需要复印NY是否需要归还复印资料发放给承办人N查阅人在档案室查阅资料档案借阅借阅人使用后归还资料归还登记结束多余存档资料超出保管期档案资料提出销毁或延期保管建议档案资料整理并提出销毁申请汇总形成销毁文件资料清单N延长档案保管期并办理相关手续造具清册提出销毁报告N审核Y审批YN审批档案销毁结束销毁档案Y 1.目的
为了有效的保护和利用档案,充分发挥公司历史资料的作用,规范公司档案管理,特制定本制度。2.适用范围
万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及下属各控股子公司。3.定义: 4.职责: 4.1.综合管理部
4.1.1.负责收集、整理、立卷、鉴定、保管公司的所有文书档案。4.1.2.负责对档案的借阅进行审批、登记管理。
4.1.3.负责档案销毁申请的提出及审批后的档案销毁执行。4.2.集团各职能部门及各子公司
4.2.1.负责收集、整理、立卷、鉴定、保管与本部门/子公司业务有关的所有文书档案。
4.2.2.负责对与本部门/子公司业务有关的文书档案销毁申请的审核。4.2.3.负责在本部门/子公司阶段业务结束后将有关重要文书档案移交集团综合管理部。5.程序和内容: 5.1.档案立卷范围
5.1.1.公司成立所形成的一切文件。5.1.2.公司章程类文件。5.1.3.公司管理规章制度。5.1.4.重要会议记录、会议纪要。5.1.5.经营计划、工作总结;
5.1.6.意向书、合同、协议、立项报告及可行性报告。5.1.7.重要的来往信函。
5.1.8.一切与公司业务、技术、项目有关的资料。5.2.档案立卷要求: 5.2.1.各部门立卷要求 5.2.1.1.凡是各部门在业务活动中所形成的、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的文字材料及音像资料均属归档范围,不得由部门或个人分散保存,必须由业务部门整理后,定期交给综合管理部集中管理保存。
5.2.1.2.各项业务一旦结束,其有关该项业务往来的一切材料、函件都应移交综合管理部正式存档(所签合同、协议、意向书、委托书需在签订后立即交到综合管理部存档),业务部门如有需要,可建立复印件的业务档案,以便工作。
5.2.1.3.业务部门形成的文件应由本部门指定的专人保管。
5.2.1.4.业务部门文件保管人员有责任将本部门形成的文件收集齐全,并对文件材料进行初步分类整理、打出文件目录。目录中应包括文件名称、摘要、形成时间、页数、份数、备注(注明是原件或复印件)。
5.2.1.5.财务部独立管理会计档案---凭证、账薄、财务报表类、借款、贷款合同(注:财务部只留一份原件,其余原件交综合管理部保管;如原件只一份,财务部留复印件。)
5.2.2.综合管理部立卷要求:
5.2.2.1.立卷的文件材料应按照自然形成、保持历史联系的原则和立卷要求特征及文件内容进行立卷。
5.2.2.2.在一个卷内要按问题或文件形成的时间,系统排列。5.2.2.3.拟订案卷标题要简明、准确。
5.2.2.4.整理好的案卷要确定案卷的保管期限。文书档案的保管期限定为永久、定期两种。定期一般分为30年、10年。专门档案另有保管期限和销毁规定的按有关规定执行。
5.2.2.4.1.永久保管的文书档案主要包括: 5.2.2.4.1.1.公司制定的规章制度类文件材料。
5.2.2.4.1.2.公司召开重要会议、举办重大活动等形成的主要文件材料。5.2.2.4.1.3.公司职能活动中形成的重要业务文件材料。
5.2.2.4.1.4.公司关于重要问题的请示与上级主管部门的批复、批示,重要的报告、总结、综合统计报表等。
5.2.2.4.1.5.公司机构演变、人事任免等文件材料。5.2.2.4.1.6.公司房屋买卖、土地征用,重要的合同协议、资产登记等凭证性文件材料。
5.2.2.4.1.7.上级主管部门制发的属于公司经营业务的重要文件材料。5.2.2.4.1.8.下属机构关于重要业务问题的来函、请示与公司的复函、批复等文件材料。
5.2.2.4.2.定期保管的文书档案主要包括:
5.2.2.4.2.1.公司职能活动中形成的一般性业务文件材料。
5.2.2.4.2.2.公司召开会议、举办活动等形成的一般性文件材料。5.2.2.4.2.3.公司人事管理工作形成的一般性文件材料。
5.2.2.4.2.4.公司一般性事务管理文件材料。
5.2.2.4.2.5.公司关于一般性问题的请示与上级主管部门的批复、批示,一般性工作报告、总结、统计报表等。
5.2.2.4.2.6.上级主管部门制发的属于公司经营业务的一般性文件材料。
5.2.2.4.2.7.上级主管部门制发的非公司经营业务但要贯彻执行的文件材料。
5.2.2.4.2.8.下属机构关于一般性业务问题的来函、请示与公司的复函、批复等文件材料。
5.2.2.4.2.9.下属机构报送的或以上计划、总结、统计、重要专题报告等文件材料。
5.2.2.5.按归档要求进行装订、编号、填写卷内目录备考表。
5.2.2.6.全部案卷组成后,要对案卷统一排列编写文档号,然后逐卷登记,填写案卷目录。
5.2.2.7.原则上每年年终做一次归档立卷工作,将当年所形成的公司所有文件按上述要求进行统一整理。
5.3.档案存档程序
5.3.1.集团各部门/项目公司及其他子公司各部门对于需要在集团进行归档的资料进行整理,提交集团综合管理部,并提出存期建议。5.3.2.集团综合管理部收集归档资料,审核归档资料及手续的完备性。5.3.3.集团综合管理部根据资料的性质、存档单位建议的存期,对资料进行分类立卷、存档,做好存档登记(附表1)。5.4.档案借阅
5.4.1.需要借阅档案的部门或个人需首先提出借阅/复印需求,填写《档案借阅/复印审批单》(附表2),经部门负责人同意后报总公司综合管理部。5.4.2.总公司综合管理部汇总各单位的档案借阅/复印需求,报综合管理部负责人审批。
5.4.3.审批通过后,综合管理部要对借阅/复印的档案进行登记(附表3),并要求借阅人签字。
5.4.4.借阅档案,不得在文件上圈点、划线和涂改,未经批准不得复印。5.4.5.对于需要复印的资料,由集团综合管理部负责将资料复印并下发给借阅人/承办人。
5.4.6.如不需复印,借阅人可在档案室查阅资料。
5.4.7.对于需要归还的档案资料,综合管理部要登记明确的归还日期,借阅人需要在期限内归还资料,综合管理部负责在档案到期前催还。5.4.8.档案资料归还后,集团综合管理部登记销帐。5.5.档案销毁
5.5.1.对于多余的档案资料以及超出保管期限的档案资料,总公司综合管理部定期进行整理,并提出销毁申请(附表4:《文件资料销毁请示》)。5.5.2.销毁申请经资料存档提交部门进行审核,对是否销毁或延长保管期限提出建议,并提交分管副总裁审核,总裁审批。
5.5.3.对审批未通过的档案,由总公司综合管理部延长保管期限,并办理相关手续。
5.5.4.审批通过的档案,总公司综合管理部造具清册,由档案交存部门负责人和总公司综合管理部负责人现场监督,对档案进行销毁。
5.5.5.档案销毁后,由见证人在《档案销毁证明书》(附表5)上签字确认。5.6.附则
5.6.1.本制度自
****年**月**日起施行。
5.6.2.本制度由集团综合管理部解释并修改。6.支持性文件: 7.相关记录:
7.1.《档案保管登记台帐》
MHKG-ZG-BD-032 MHKG-ZG-BD-033 MHKG-ZG-BD-034 MHKG-ZG-BD-035 MHKG-ZG-BD-036 7.2.《档案借阅/复印审批单》
7.3.《档案借阅/复印登记台账》 7.4.《文件资料销毁请示》
7.5.《档案销毁证明书》
第五篇:万科集团文书管理办法
万科集团文书管理办法(MHKG-ZG-ZD-007)
1.目的
为了适应公司全方位规范化科学管理,做好公司公文管理工作,使之规范化和制度化,特制定本制度。2.适用范围
万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及下属各控股子公司。3.术语与定义 无 4.职责
4.1.集团综合管理部
4.1.1.制订和修订万科集团文书管理办法。
4.1.2.负责公文的收发、分发、传递、缮印、用印、归档、销毁等。5.程序和内容 5.1.公文管理要求
5.1.1.公司公文是传达国家的方针政策、发布指示、请示和答复问题,指导和商洽工作,报告情况、交流经验的重要工具,各部门必须认真做好公文管理工作。
5.1.2.公文处理必须做到准确、及时、简便。公文由综合管理部统一收发、分发、传递、用印、立卷、归档。
5.1.3.公文管理工作必须严格执行保密制度,确保公司机密。5.2.公文主要种类
5.2.1.决定: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作出安排,用“决定”。5.2.2.决议:经会议讨论通过并要求贯彻执行的事项,用“决议”。5.2.3.通告:公布应当普遍遵守或周知的事项,用“通告”。
5.2.4.通知:发布规章制度,转发上级、同级和不相隶属部门的公文,批转下级部门的公文,要求下级部门办理和需要周知或共同执行事项,用“通知”。
5.2.5.通报: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情况,用“通报”。
5.2.6.报告:向上级部门、领导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用“报告”。5.2.7.请示:向上级请求指示、批准,用“请示”。
5.2.8.批复:答复请示事项或对下级部署工作,用“批复”。
5.2.9.会议纪要:传达会议议定事项和主要精神,要求与全公司共同遵守执行,用“会议纪要”。5.2.10.工作志:记录日、周、月工作情况(包括工作安排、工作进度、工作业绩、工作设想与建议等),用“工作志”。5.2.11.5.2.12.工作计划:进行本年、季、月、周工作安排,用“工作计划”。函:平行的或不相隶属的单位之间互相商洽工作,向有关主管部门请示批准等询问或答复问题,用“函”。5.2.13.以公司名义签订的合同(协议)。
5.3.公文格式
5.3.1.公文一般由标题、发文字号、签发人、审核人、秘密等级、紧急程度、抄报单位、正文、附件、印章、发文时间、抄送单位、附注等部分组成。5.3.2.公文标题,应当准确、简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一般应注明发文机关和公文种类。除批转规章制度外,一般不加书名号和其他标点符号。5.3.3.发文字号,包括公司代字、年号、顺序号。公司各类发文标准文号规定如下:
5.3.3.1.股东会、董事会纪要、决议:标明第几届第几次股东会、董事会.5.3.3.2.总裁办公会会议纪要:万科总[****年]第***号.5.3.3.3.公司上报文件:万科请[****年]第***号 5.3.3.4.公司下发文件:万科发[****年]第***号 5.3.4.公文一律加盖印章,上报的公文,应注明签发人。5.3.5.秘密公文应分别标明“绝密”、“机密”、“秘密”。5.3.6.紧急公文分别标明“特急”、“急”。
5.3.7.请示一般只写一个主送部门,如需同时送其他部门,应用抄报形式。5.3.8.公文如有附件,应在正文之后注明附件名称和顺序。
5.3.9.发文部门应写全称和规范化简称,几个部门联合发文,应将主办部门排列在前。5.3.10.会议通过的文件,应在标题之下、正文之前注明会议名称和通过日期。5.3.11.公文纸一般用A4大小,在左侧装订,文字一律从左至右横写横排。
5.4.公文处理 5.4.1.收文处理
5.4.1.1.公文处理一般包括登记、分发、批示、承办、催办、拟稿、审核、签发、缮印、用印、传递、归档、销毁等程序。
5.4.1.2.文件收发、传真,由公司综合管理部专人详细登记,包括:日期、编号、份数、文件名、发件部门、收件单位(附表1:《收文登记表》;附表2:《发文登记表》)。
5.4.1.3.凡需办理的公文,综合管理部应根据内容和性质送总裁、副总裁或交有关部门办理,并提出办理时限。
5.4.1.4.公文报批的有关程序详见《关于文件、合同报批程序的有关规定》。5.4.1.5.经公司领导批示需要传阅的文件,或总裁、综合管理部认为有必要在公司各部门间或某几个部门/个人间传阅的文件,由综合管理部负责安排传阅。文件传阅使用《文件流转单》(附表4),《文件流转单》内容包括:编号、紧急程度、经办人、文件名称及说明、总裁批示、各部门/人员意见反馈和办理结果说明。
5.4.1.6.流转文件的紧急程度分为三个等级:一般、急、特急。紧急程度为“一般”的文件:应于四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并反馈意见;紧急程度为“急”的文件:应于2个工作日内处理完毕。如不能办完,综合管理部应向送阅人说明原因;紧急程度为“特急”的文件,应随到随办,最迟于当日办理完毕。
5.4.1.7.需传阅的文件由综合管理部专人送阅,各部门经理负责本部门员工传阅、签字后退还送阅人。
5.4.1.8.公司领导批阅后,明确指定交某部门或个人办理的文件,要及时按批示意见转给有关部门或个人处理,处理结果通过《文件督办事项回告单》(附表5)向领导反馈。《文件督办事项回告单》包含文件编号、限期、领导批示和处理结果或意见反馈等项目,办理部门或个人应严格按照领导的批示在规定期限内办理。一般文件应在四个工作日内处理完毕并将办理结果通过《文件督办事项回告单》反馈给交办领导;领导要求抓紧办理的文件,应在两个工作日内处理完毕;领导要求紧急处理的文件,应当天办理。综合管理部保存《文件督办事项回告单》的存根联,经办人员应按限期要求催办,以免漏办或延误。
5.4.1.9.交有关业务部门办理的公文,综合管理部应根据办理时限检查催办,防止漏办和延误,凡逾期延误或漏办者,部门负责人承担相应责任。
5.4.2.发文处理
5.4.2.1.草拟公文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5.4.2.1.1.要符合公司的规章制度及有关规定,如提出新的政策规定,应加以说明。
5.4.2.1.2.情况要具体,观点要明确,内容要全面,表达要规范,条理要清楚,层次要分明,文字要精练,书写要工整,标点要正确,篇幅要简短。
5.4.2.1.3.人名、地名、数字、引文要准确,时间应写具体的年月日。5.4.2.1.4.公文中的数字,除发文字号、统计表、计划表、序号、百分比、专用术语和其他必须用阿拉伯数字者外,一般用汉字书写,在同一公文中,数字的使用要前后一致。
5.4.2.2.公司发文由总裁签发,其他部门发文,由部门经理签发。
5.4.2.3.凡以公司名义对外行文并需要打印者,经办人员必须以公司发文稿纸草拟文稿,由部门负责人审阅并经公司总裁审批签发后,综合管理部才能受理。
5.4.2.4.行文部门在将公文送领导人签发之前,应认真做好审核工作,审核的重点为:是否需要行文,公文内容,文字表达,文种使用,格式等是否符合本办法的有关规定,然后上报总裁、部门经理。
5.4.2.5.凡以公司名义签订的合同(协议),按《关于文件、合同报批程序的有关规定》履行报批手续。合同(协议)签订后,须将《合同审批单》及合同(协议)原件及时交回综合管理部存档并办理登记手续;
5.4.2.6.各部门需打印的材料,由各部门拟好草稿,经部门经理签字,交综合管理部专人负责,打印人员根据拟稿人的要求负责保密。印制前必须明确发放范围和份数,并在密级后标明。5.4.2.7.打印文稿时,应按原稿打印,不得擅自改动,如发现原稿有明显错误或书写不清时,应主动与拟稿人及审批人联系修改。
5.4.2.8.秘密公文不得翻印、转发,传递秘密公文时,必须采取相应的保密措施,确保文件安全。
5.4.2.9.发传真时要保存底稿,收传真时一般要将传真件复印,传真件留底(机密文件除外),复印件送收件人。
5.4.2.10.文件(物品)的快递(邮寄)由综合管理部专人负责,有关凭证应妥善保存。原则上,递送底单的留存期限为一年。
5.5.文件的管理
5.5.1.文件传递过程中,必须办理登记、签收等手续。公文办完后,应及时送综合管理部专人归档管理。
5.5.2.各部门工作中形成的文书,包括文件、会议记录、决议、照片、图表、录音、录像等有保存价值的资料,都必须由承办人收集齐全,分类整理,及时送综合管理部归档。
5.5.3.公文立卷应根据其特征、相互联系和依存价值分类整理,保证齐全完整,正确反映部门主要情况,便于保管、查找、利用。
5.5.4.没有存档价值和存查必要的公文经过鉴别并报综合管理部经理批准,可定期销毁,销毁秘密公文要进行登记,有专人监督,保证不丢失、不漏销。5.6.附则。
5.6.1.本制度自 年 月 日起施行。5.6.2.本制度由集团综合管理部解释并修改。
5.6.3.过去有关公文处理的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6.支持性文件:无 7.相关记录: 7.1.《收文登记表》
7.2.《发文登记表》
7.3.《发文签收表》
7.4.《文件流转单》
MHKG-ZG-BD-023 MHKG-ZG-BD-024 MHKG-ZG-BD-025 MHKG-ZG-BD-026 7.5.《文件督办事项回告单》
MHKG-ZG-BD-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