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灭火器配置隐患和处理方法
灭火器配置隐患和处理方法
1,应配置灭火器的场所未配置灭火器
凡是存在(包括生产使用和储存)可燃物的新建、改建、扩建的各类工业与民用建筑场所均应配置灭火器。均应符合《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所规定的各项要求。
凡应配备灭火器的场所未配备灭火器的问题,在消防监督检查中发现,都应视为该单位的火灾隐患,并按照新《消防法》第六十条第一款予以处理。
2,使用淘汰灭火器产品或灭火器无压力表
检查中应注意:下列各种灭火器是已被淘汰的灭火器: 1,四氯化碳灭火器;
2,电木器头的化学泡沫灭火器; 3,拉簧式干粉灭火弹;(纸制外壳)4,四氯化碳灭火弹(玻璃外壳); 5,储气瓶外置式干粉灭火器。
无论是手提式还是推车式灭火器,无压力表的灭火器,都是不合格的灭火器,应一律淘汰(二氧化碳灭火器除外)。
检查中对这种情况应按新消防法第六十五条第二款处理;责令单位限期整改,并重新配置。
3,灭火器配置场所选用的灭火器型号不对
按现在实施的《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许多单位配置灭火器存在以下问题:
例如:严重危险级的A类火灾场所,配备单具灭火器最小配置灭火级别为1A、2A的灭火器;
中危险级的A类火灾场所,配备单具灭火器最小配置灭火级别为1A的灭火器;
严重危险级的BC类火灾场所,配备单具灭火器最小配置灭火级别小于89B的灭火器;
中危险级的BC类火灾场所,配备单具灭火器最小配置灭火级别小于55B的灭火器;
存在以上问题的单位,是比较普遍的,应立即调整灭火器型号,使之符合新的规范规定。
4,灭火器配置场所选用的灭火器类型错误
例如:在A类火灾场所配备BC类干粉灭火器(不能灭火); 在极性溶剂火灾场所配置非抗溶泡沫灭火器;(不能灭火)在E类电气火灾场所配备泡沫型灭火器、水型灭火器、装有金属喇叭喷筒的二氧化碳灭火器等(容易触电)。
在普通A类火灾场所配置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级别太低,灭火能力低,而且成本太高,造成浪费)
以上隐患应责令立即改正,并按照新《消防法》第六十条第一款处理。5,灭火器筒体无钢印、铭牌无说明或漏项 灭火器的筒体无钢印,未打印出厂时间;
灭火器的铭牌说明标示中,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例如: 无生产厂家名称、无出厂日期、无维修厂家名称、无维修日期、无适用火灾类型等,这些灭火器应一律按不合格灭火器处理。
以上各种情况,按照新《消防法》第六十五条处理。6,压力表显示灭火器压力不足
注意没有灭火器必须一年一换药剂的规定,只要压力表的压力合格,灭火器即可使用。(注意冬天低温时,放在屋里温度上升即可压力回升合格)
灭火器失效后不允许仍然滥竽充数,这样会给人错觉,发生火灾时贻误战机。
这种情况,应责令整正,按新《消防法》第六十条第一款处理。7,不相容的灭火器放在同一配置点
不相容的灭火剂同时使用,会发生化学反应,使灭火剂失效,失去灭火功能。所以不允许不相容灭火器在同一配置点配置。
例如:同一配置点同时配置BC类干粉灭火器和蛋白泡沫灭火器; 同一配置点同时配置蛋白泡沫、氟蛋白泡沫灭火器与水成膜泡沫灭火器;
同一配置点同时配置ABC类干粉灭火器与BC类干粉灭火器。这种问题在消防检查中经常出现,应作为隐患责令单位立即整改。8,未注意灭火器的保管温度
手提式灭火器和推车式灭火器,夏天都应遮阳保护,防止阳光直接曝晒,灭火器筒体积温过高超过55摄氏度发生危险。
冬季严寒季节,灭火器要放入有采暖的屋内保管,因为如果放在室外,水型灭火器和泡沫灭火器都会被冻失效,干粉灭火器筒体内压力降低不能将灭火剂喷出来。
例如:汽车加油站的推车式泡沫、干粉灭火器,冬天一定要放在屋内保管,要防止被冻住,不能使用。
冬季还应注意灭火器不能靠近热源,如暖气、火炉、火墙等处,以免温度过高发生意外。
上述情况普遍存在,应立即改正。9,灭火器配置场所配置数量计算错误
因为灭火器配置计算错误,一些单位灭火器配置数量不足的问题很普遍;灭火器配置数量过多也造成浪费,所以灭火器配置一定要计算正确。
注意进行灭火器配置计算时要执行新规范,即2005年10月1日实施的GB50140—200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原来的规范GB140—90已废止。这是与世界通用消防技术规范接轨的新国家消防技术规范。其中规定的灭火器的灭火级别定义与原来的规范有很大的区别。举例说:
8公斤的ABC干粉灭火器,按过去原规范灭火级别为13A、18B,而新规范灭火级别为4A,144B;
1公斤的ABC干粉灭火器原规范灭火级别为3A,2B,而新规范为1A,21B;
50公斤BC干粉推车式灭火器,原规范灭火级别为65B,新规范为297B。新旧规范,差异非常大,一定不要搞错。经核算缺少的灭火器,应立即责令限期配齐。10,违反灭火器配置的规定
例如:一个计算单元内配置的灭火器数量少于两具;
(注意:如果计算单元内有两个以上灭火器配置点,一个配置点可以配一具灭火器)
每个设置点的灭火器数量多于五具;
灭火器摆放不稳固;(宜设置在灭火器箱内或挂钩、托架上)灭火器箱上锁。
灭火器箱被装修遮挡,影响识别,影响使用。
以上情况,应责令单位立即整改;情况严重的,可按新《消防法》第六十条第一款处理。
11,灭火器配置场所设置不当
例如:灭火器配置点位置不明显,或有视线阻碍不便于取用,且无照明、无标识;
灭火器配置点位置影响安全疏散;
灭火器配置点位置在紧贴石油储罐、液化气储罐的底下; 灭火器两个配置点之间的距离超过规定危险等级的保护半径; 将灭火器配置点布置在受腐蚀的环境内。对以上问题,应责令单位限期整改。12,单位无灭火器管理制度
在消防监督检查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单位和情况:
例如:单位未建立灭火器管理制度,导致单位灭火器无人管理; 灭火器配置点无责任人,无人检查、维护;
长时间不维修灭火器导致灭火器失效,使灭火器配置场所处于不设防状态。
单位人员的灭火器知识缺乏,不会使用操作灭火器。
以上问题应作为火灾隐患,责令单位限期整改。并按照新《消防法》第六十七条予以处理。
对单位配置、使用、管理灭火器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要分清情况,依法处罚;否则将是执法人员在执法中不作为,这是一种违法行为。正确履行对灭火器的消防检查,是消防监督人员的基本功,只要在消防检查中留心、注意,并经常总结经验,就会熟练掌握要领,在检查中及时发现、整改有关建筑物配置灭火器的各种隐患。
第二篇:灭火器配置新标准
灭火器配置新标准
灭火器配置新标准 6.1 一般规定
P+ W-F;A, G9 p-H9 M/ T“ a2 7 W4 P-K:
6.1.1 用于扑救各类火灾的灭火器的最低配置基准、最小配置灭火级别和最少配置数量应按本章的有关规定执行。
q-C.[: & d9 & M9 n3 z)
6.1.2 配置在普通住宅的每具灭火器的灭火级别可比表6.2.1、表6.3.1中所规定单具灭火器最小配置灭火级别小一个级别。{1 6 y d9 {2 ]$ M7 H/ w0
6.1.3 地下建筑工程(含人民防空工程、地下铁道)中灭火器的最少配置数量应按同等使用面积的同类地面建筑的规定增加50%;古建筑、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中的灭火器的最少配置数量应增加100%。
6.1.4为迅速、有效地扑救高架储存设施和其它危险场所有可能发生的垂直范围的特殊火灾,可额外配置附加灭火器。如果这些灭火器不是用来满足本章所规定的最低保护要求时,可选配灭火级别小于表6.2.1和表6.3.1中规定的最小配置灭火级别的灭火器。
$ o& & |% F5 Q
6.1.5 对设有消火栓系统、灭火系统的灭火器配置场所,可按下列规定减少灭 火器的配置数量:
1.对设有室内消火栓系统的,可相应减少10%;对仅设有室外消火栓系统的,不作减配处理。2.对设有灭火系统的,可相应减少30%;
$ c% B7 D2 Ca4 x0 A7 n4 D8 _7 ]2 B+ A.n& m p” V% J9 h" M3 J' ^3 6 X4 F' G3.对同时设有室内消火栓系统和灭火系统的,可相应减少50%。
^;R# y$ e7 Y
6.1.6 对可燃物露天堆垛,甲、乙、丙类液体贮罐,可燃气体贮罐的灭火器配置场所,不宜减少灭火器的配置数量。
n;L9 _+ _' I5 ]% M% n% C/ z!? 6
6.1.7 地下建筑工程(含人民防空工程、地下铁道)、古建筑、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和大型商场等灭火器配置场所不得减少灭火器的配置数量。
6.1.8 一个计算单元内的灭火器数量不应少于2具;对面积小于100m2的轻危 险级灭火器配置场所或计算单元,可设置1具灭火器。每个设置点的灭火器数量不宜多于5具。
灭火器有专人负责管理,定期检查记录,w-U!h3 })灭火器悬挂高度为1.5米,消防器材周围一米内不允许摆放任何物品
P)L& + y: {1 L
消防通道要永远保持畅通,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任意挪动消防器材
第三篇:灭火器配置标准
灭火器配置方案
矿业公司各部门根据《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现对外包单位驻地的消防设施类型、数量和位置做出如下规定。
一、要求
1.外包单位生活区,人员住宿房屋使用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MF/ABC6型),4具一组装入消防箱,保护面积200m。
2.外包单位驻地维修区,加强消防安全管理,重点防火部位加大检查力度,如:氧气瓶与乙炔瓶应保持足够安全距离。维修车间使用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MF/ABC6型),4具一组装入消防箱,保护面积200m;室外维修使用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MF/ABC6型),每辆维修车辆5m内配置2具灭火器。
3.外包单位生活区,各项目部根据各自使用面积院内需至少配备一个消防沙箱及多把消防铁锹、铁桶等消防设施,消防设施统一摆放在消防器具架上。
二、灭火器的报废年限
灭火器从出厂日期算起,达到如下年限的,必须报废: a.手提式化学泡沫灭火器——5年; b.手提式酸碱灭火器——5年; c.手提式清水灭火器——6年;
d.手提式干粉灭火器(贮气瓶式)——8年; e.手提贮压式干粉灭火器——10年; f.手提式1211灭火器——10年; g.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12年;
22h.推车式化学泡沫灭火器——8年; i.推车式干粉灭火器(贮气瓶式)——10年; j.推车贮压式干粉灭火器——12年; k.推车式1211灭火器——10年; l.推车式二氧化碳灭火器——12年。
三、强检
1.手提式和推车式1211灭火器、手提式和推车式干粉灭火器。以及手提式和推车式二氧化碳灭火器期满五年,以后每隔二年,必须进行水压试验等检查。
2.手提式和推车式机械泡沫灭火器、手提式清水灭火器期满三年,以后每隔二年,必须进行水压试验检查。
3.手提式和推车式化学泡沫灭火器、手提式酸碱灭火器期满二年,以后每隔 一年,必须进行水压试验检查。
注:因行业标准强于国家标准,干粉灭火器多采用一年一检。
第四篇:关于灭火器配置总结
关于灭火器配置总结
灭火器设计类似消火栓布置,设计目标是:按多大间距布置多少级别灭火器。
需要计算,在得出了计算单元最小需配灭火级别的计算值和确定了计算单元内的灭火器设置点的数目后,接着需计算出每一个设置点的最小需配灭火级别。例如,某计算单元的最小需配灭火级别Q=9A。在考虑了灭火器的最大保护距离和其他设置因素后,最终确定了3 个设置点,那么每个设置点的最小需配灭火级别Qe=9/3=3(A)。本规范要求每个设置点的实配灭火器的灭火级别均至少应等于3A。以下有小结可参考)
①轻危险级--A类火灾危险场所,比如:普通住宅、未设集中空调和计算机的办公室、旅馆的客房、屋顶电梯机房等。应按中危险级配备,每个消火栓处配置2具2Kg《2*MF/ABC2》磷酸铵盐灭火器(按规范可配置2具1Kg(2*1A),但常规是按2具2Kg(2*1A)配置)。
(A类严重、中、轻危险场所最大保护距离为15、20、25米,最小配置级别3A、2A、1A。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MF/ABC1、MF/ABC2为1A。代号MF/ABC1中“1”为1Kg充装量规格)
②中危险级--A类火灾危险场所,比如:高级住宅、别墅、二类高层办公楼及公寓楼、学校教室及教研室、体育场馆的观众厅、床位少于50张的医院、50间以下的酒店公共活动用房、燃油燃气锅炉房、变配电房、空调机房、办公室、小公建或商业用房等。应按中危险级配备,每个消火栓处配置2具4Kg《2*MF/ABC 4》磷酸铵盐灭火器。
深圳车库按严重B类危险场所最大保护距离为9米,最小配置级别89B,所以应按严重危险级--B类火灾危险场所,在每个消火栓处或每两个消火栓中间位置,配备2具5Kg《2*MF/ABC 5》磷酸铵盐灭火器。
B类严重、中、轻危险场所最大保护距离9、12、15米,最小配置级别89B、55B、21B。
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MF/ABC1 和MF/ABC2即21B、MF/ABC3 和MF/ABC4即55B、MF/ABC5 和MF/ABC6即89B。
③严重危险级--A类火灾危险场所,比如:医院、养老院、超高层、一类高层、高档酒店等等很多。A类严重险级最大保护距离为15米,最小配置级别3A。通常每个消火栓处配置2具5Kg《2*MF/ABC5》磷酸铵盐灭火器。
第五篇:建筑灭火器配置规范
消 防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第一章 总 则
第1.0.1条 为了合理配置灭火器,有效地扑救工业与民用建筑初起火灾,减少火灾损失,保护人身和财产的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生产、使用和贮存可燃物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本规范不适用于生产、贮存火药、炸药、弹药、火工品、花炮的厂(库)房,以及九层及九层以下的普通住宅。
第1.0.3条 配置的灭火器类型、规格、数量以及设置位置应作为建筑设计内容,并在工程设计图纸上标明。
第1.0.4条 建筑灭火器的配置设计,除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第二章 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和灭火器的灭火级别
第2.0.1条 工业建筑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应根据其生产、使用、贮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可燃物数量、火灾蔓延速度以及扑救难易程度等因素,划分为以下三级:
一、严重危险级:火灾危险性大、可燃物多、起火后蔓延迅速或容易造成重大火灾损失的场所;
二、中危险级:火灾危险性大、可燃物较多、起火后蔓延较迅速的场所;
三、轻危险级:火灾危险性较小、可燃物较少、起火后蔓延较缓慢的场所;
工业建筑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举例见本规范附录二。
第2.0.2条 民用建筑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应根据其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可燃物数量、火灾蔓延速度以及扑救难易程度等因素,划分为以下三级:
一、严重危险:功能复杂、用电用火多、设备贵重、火灾危险性大、可燃物多、起火后蔓延迅速或容易造成重大火灾损失的场所;
二、中危险级:用电用火较多、火灾危险性较大、可燃物较多、起火后蔓延迅速的场所;
三、轻危险级:用电用火较少、火灾危险性较小、可燃物较少、起火后蔓延较慢的场所。
民用建筑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举例见本规范附录三。
第2.0.3条 火灾种类应根据物质及其燃烧特性划分为以下几类:
一、A类火灾:指含碳固体可燃物,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等燃烧的火灾;
二、B类火灾:指甲、乙、丙类液,如汽油、煤油、柴油、甲醇、乙醚、丙酮等燃烧的火灾;
三、C类火灾:指可燃气体,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丙烷、乙炔、氢气等燃烧的中国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信息网
www.xiexiebang.com
消 防
火灾;
四、D类火灾:指可燃金属,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等燃烧的火灾;
五、带电火灾:指带电物体燃烧的火灾。
第2.0.4条 灭火器的灭火级别应由数字和字母组成,数字应表示灭火级别的大小,字母(A或B)应表示灭火级别的单位及适用扑救火灾的种类。
第三章 灭火器的选择
第3.0.1条 灭火器应按下列因素选择:
一、灭火器配置场所的火灾种类;
二、灭火有效程度;
三、对保护物品的污损程度;
四、设置点的环境温度;
五、使用灭火器人员的素质。
第3.0.2条 灭火器类型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扑救A类火灾应选用水型、泡沫、磷酸铵盐干粉、卤代烷型灭火器;
二、扑救B类火灾应选用干粉、泡沫、卤代烷、二氧化碳型灭火器,扑救极性溶剂B类火灾不得选用化学泡沫灭火器。
三、扑救C类火灾应选用干粉、卤代烷、二氧化碳型灭火器;
四、扑救带电火灾应选用卤代烷、二氧化碳、干粉型灭火器;
五、扑救A、B、C类火灾和带电火灾应选用磷酸铵盐干粉、卤代烷型灭火器;
六、扑救D类火灾的灭火器材应由设计单位和当地公安消防监督部门协商解决。
第3.0.3条 在同一灭火器配置场所,当选用同一类型灭火器时,宜选用操作方法相同的灭火器。
第3.0.4条 在同一灭火器配置场所,当选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灭火器时,应采用灭火剂相容的灭火器。不相容的灭火剂见本规范附录四的规定。
第四章 灭火器的配置
第4.0.1条 A类火灾配置场所灭火器的配置基准,应符合表4.0.1的规定。
A类火灾配置场所灭火器的配置基准 表4.0.1
第4.0.2条 B类火灾配置场所灭火器的配置基准,应符合表4.0.2的规定。
中国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信息网
www.xiexiebang.com
消 防
B类火灾配置场所灭火器的配置基准 表4.0.2
第4.0.3条 C类火灾配置场所灭火器的配置基准,应按B类火灾配置场所的规定执行。
第4.0.4条 地下建筑灭火器的配置数量应按其相应的地面建筑的规定增加30%。
第4.0.5条 设有消火栓、灭火系统的灭火器配置场所,可按下列规定减少灭火器配置数量:
一、设有消火栓的,可相应减少30%;
二、设有灭火系统的,可相应减少50%;
三、设有消火栓和灭火系统的,可相应减少70%。
第4.0.6条 可燃物露天堆垛,甲、乙、丙类液体贮罐,可燃气体贮罐的灭火器配置场所,灭火器的配置数量可相应减少70%。
第4.0.7条 一个灭火器配置场所内的灭火器不应少于2具。每个设置点的灭火器不宜多于5具。
第五章 灭火器的设置
第一节 灭火器的设置要求
第5.1.1条 灭火器应设置在明显和便于取用的地点,且不得影响安全疏散。
第5.1.2条 灭火器应设置稳固,其铭牌必须朝外。
第5.1.3条 手提式灭火器宜设置在挂钩、托架上或灭火器箱内,其顶部离地面高度应小于1.50m;底部离地面高度不宜小于0.15m。
第5.1.4条 灭火器不应设置在潮湿或强腐蚀性的地点,当必须设置时,应有相应的保护措施。设置在室外的灭火器,应有保护措施。
第5.1.5条 灭火器不得设置在超出其使用温度范围的地点。灭火器的使用温度范围应符合本规范附录五的规定。
第二节 灭火器的保护距离
第5.2.1条 设置在A类火灾配置场所的灭火器,其最大保护距离应符合表5.2.1的规定。
中国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信息网
www.xiexiebang.com
消 防
A类火灾配置场所灭火器最大保护距离(m)表5.2.1
第5.2.2条 设置在B类火灾配置场所的灭火器,其最大保护距离应符合表5.2.2的规定。
B类火灾配置场所灭火器最大保护距离(m)表5.2.2
第5.2.3条 设置在C类火灾配置场所的灭火器,其最大保护距离应按本规范第5.2.2条规定执行。
第5.2.4条 设置在可燃物露天堆场,甲、乙、丙类液体贮罐,可燃气体贮罐的灭火器配置场所的灭火器,其最大保护距离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执行。
第六章 灭火器配置的设计计算
第6.0.1条 灭火器配置场所的计算单元应按下列规定划分:
一、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和火灾种类均相同的相邻场所,可将一个楼层或一个防火分区作为一个计算单元;
二、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或火灾种类不相同的场所,应分别作为一个计算单元。
第6.0.2条 灭火器配置场所的保护面积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建筑工程按使用面积计算;
二、可燃物露天堆垛,早、乙、丙类液体贮罐,可燃气体贮罐按堆垛、贮罐占地面积计算。
第6.0.3条 灭火器配置场所所需的灭火级别应按下式计算:
(6.0.3)
式中:Q –––灭火配置场所的灭火级别,A或B;
S –––灭火配置场所的保护面积,m2;
U –––A类火灾或B类火灾的灭火器配置场所相应危险等级的灭火中国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信息网
www.xiexiebang.com
消 防
器配置基准,m2/A或m2/B;
K –––修正系数。无消火栓和灭火系统的,K=1.0;设有消火栓的,K=0.7;设有灭火系统的,K=0.5; 设有消火栓和灭火系统的或为可燃物露天堆垛,甲、乙、丙类液体贮罐,可燃气体贮罐的,K=0.3。
第6.0.4条 地下建筑灭火器配置场所所需的灭火级别应按下式计算:
(6.0.4)
第6.0.5条 灭火器配置场所每个设置点的灭火级别应按下式计算:
(6.0.5)
式中:Qe ––––灭火器配置场所每个设置点的灭火级别,A或B;
N –––灭火器配置场所中设置点的数量。
第6.0.6条 灭火器配置场所和设置点实际配置的所有灭火器的灭火级别均不得小于计算值。
第6.0.7条 灭火器配置的设计计算应按下述程序进行:
一、确定各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
二、确定各灭火器配置场所的火灾种类;
三、划分灭火器配置场所的计算单元;
四、测算各单元的保护面积;
五、计算各单元所需灭火级别;
六、确定各单元的灭火器设置点;
七、计算每个灭火器设置点的灭火级别;
八、确定每个设置点灭火器的类型、规格与数量;
九、验算各设置点和各单元实际配置的所有灭火器的灭火级别;
十、确定每具灭火器的设置方式和要求,在设计图上标明其类型、规格、数量与设置位置。
附录一 名词解释
附表 1.1
中国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信息网
www.xiexiebang.com
消 防
附录二 工业建筑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举例
附表2.1
中国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信息网
www.xiexiebang.com
消 防
注: ① 未列入本表内的工业建筑灭火器配置场所,可按照本规范第2.0.1条的规定确定危险等级。
② 本表中的 甲、乙、丙类液体的范围,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
中国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信息网
www.xiexiebang.com
消 防
附录三 民用建筑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举例
附表3.1
注:未列入本表内的民用建筑灭火器配置场所,可按照本规范第2.0.2条的规定确定危险等级。
中国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信息网
www.xiexiebang.com
消 防
附录四 不相容的灭火剂
附表4.1
附录五 灭火器的使用温度范围
附表5.1
中国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信息网
www.xiexieb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