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进修人员培训及考核制度
医院进修医师培训与考核制度
为不断提高我院进修医务人员业务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我院基础医疗质量,规范医疗操作程序,根据医院业务发展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对进修医务人员进行‘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与考核,把‘严格要求、严密组织、严谨态度’落实到各项工作中,特制定本培训与考核制度。
一、培训及考核目的
1、提高临床进修医(技)师的基本理论及基础知识
2、规范临床进修医(技)师的基本操作流程
3、强化临床进修医(技)师的基本操作技能
二、培训和考核对象
全体进修医务(技)人员,包括进修医师、进修主治医师、进修副主任医师和进修主任医师、辅助科室的进修医技人员。
三、培训形式
1、以科室集中学习和医院集中辅导相结合的方式。
2、各科室成立以科主任、护士长为主体的“三基三严”训练管理小组。科室应根据专业特点,明确本专业“三基”训练内容,特别是针对本专业的薄弱环节和人员构成情况,年初制定适合本专业的年度实施计划,由科室组织实施。年末由医务科、护理部进行基础理论、基本知识考试及技能考核;
3、医院每月两次组织全院进修医务人员进行“三基”知识学习,及操作培训,学习情况及考勤进行登记。
四、培训内容(各级、各专业)
1、临床基本技能病历书写与全身体格检查、无菌操作技术、胸腔穿刺、腹腔穿刺、腰椎穿刺、气管插管术、机械通气、心肺复苏、心电图检查、医学影像学阅读、超声诊断学、临床核医学等。
2、临床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各专业的临床诊疗常规、抗生素及药物的合理使用规范、合理用血指征、检验相关基础知识等。
3、卫生相关法律法规。
4、医院规章制度
5、医技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以本专业为主。
五、考核内容
临床进修医师
1、相关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
2、临床基本知识
3、临床基本技能病历书写及全身体格检查、无菌操作技术、临床常用操作技术、徒手心肺复苏、心电图、医学影像、抗菌素及药物的合理应用是每年必考项目其余项目每个考核周期抽考2 项
临床进修主治医师
1、相关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
2、临床诊疗常规和各专业知识、诊疗指南
3、临床基本技能病历书写及全身体格检查、心肺复苏、临床常用
操作技术、心电图、影像读片、抗菌素及药物的合理应用是每年必考项目,其余项目每个考核周期抽考2 项
临床进修副主任及进修主任医师
1、相关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
2、临床诊疗常规和各专业知识、诊疗指南
3、徒手心肺复苏技能 辅助科室的进修医技人员
1、本专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徒手心肺复苏技能
八、考核结果认定
1.临床医师专业知识和技能考核以满分100 分计分中医科、康复科、口腔科的医师考核达65 分以上,其余学科的医师考核达75 分以上则视为考核合格。
2.辅助科室的医师专业知识和技能考核、徒手心肺复苏技能考核均达75 分以上、技师达65 分以上则视为业务考核合格有一项不合格者则视为业务考核不合格
3.考核不合格者在考核周期内给予一次补考机会考合格者则视为本考核周期业务考核合格考仍不合格者则视作本考核周期内业务考核不合格。
5.无正当理由擅自不参加考核者视作本考核周期业务考核不合格。
6.临床各级进修医师和辅助科室进修医技人员在专业知识和技能考
核中,连续三此专项考核均达90 分以上者,该专项则可免试两次。7.“三基”考核结果直接与医师定期考核中年度考核、职称晋升和岗位聘用等挂钩。
九、考核管理
1、由医务处组织成立院内业务考核专家小组组建题库负责对临床进修医师进行业务水平测试。
2、每项考核工作结束后由医务处通过院周会形式对考核结果进行公示。
3、医务处负责将考核结果如实录入进修医师个人医疗档案为职称晋升、岗位聘用的依据。
4、医院把“三基三严”训练工作纳入基础医疗质量管理,与科室质控挂钩;对“三基”训练工作做得好的给予表彰,对成效突出的科室和个人给予奖励;对不重视“三基”训练工作,教育培训管理混乱,缺乏规范的原始记录,“三基”考试考核不合格者,给予通报批评、限期整改,根据情节轻重,扣罚科室质控分及个人绩效工资。
第二篇:人员培训及考核制度
人员培训及考核制度
(一)目的
为不断提高员工队伍的法律法规意识和业务知识水平,确保药品经营业务全过程的规范操作,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特制定本制度。
(二)依
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2.《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及其实施细则
(三)内
容
1.质量负责人负责制定质量培训计划,开展企业员工质量教育培训和考核工作。
2.企业质量管理部门根据企业制定的培训计划合理安排全年的质量教育、培训工作,建立职工质量教育培训档案。
3.质量知识培训方式以组织集中学习和自学方式为主,以外部培训为辅。
4.企业新录入人员上岗前须进行质量教育与培训,主要培训内容包括《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等相关法规,岗位操作程序、记录的登记方法等。
5.企业质量管理人员、质量验收人员及其他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应接受继续教育,从事养护、保管、销售等工作的人员,每年应接受企业的继续教育。
6.参加外部培训及在职接受继续学历教育的人员,应将考核结果或相应的培训教育证书原件交企业管理部验证后,留复印件存档。
7.企业内部教训教育的考核,由质量负责人根据培训内容的不同可选择闭卷考试、笔记、口试及现场操作等考核方式,并将考核结果存档。
8.培训、教育考核结果,应作为企业有关岗位人员聘用的主要依据,并作为员工晋级、加薪或奖惩等工作的参考依据。
库尔勒兰干路宝石花儿大药房
第三篇:护理人员培训及考核制度
护理人员护理人员培训及考核制度
培训分护理部—片区—科室三层次进行,护理部重点进行通科知识培训,片区重点进行本科常见急危重症的理论及技能培训,科室进行专科知识培训,成绩记入个人技术档案。
2.积极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每人每年所获学分不得低于25分,低于标准者按规定不得申报晋升专业技术资格。其中:Ⅰ类学分5~10分学分,Ⅱ类学分不低于15~20学分。
3.护理部有计划地选派护理人员外出进修、学习,返院后要求有学习汇报并在临床创新工作。外送培养者由科教科与培养对象签订培养人才计划项目协议,明确各方职责和任务。
4.除医院有计划的在职培训之外,大力鼓励自学成才及多渠道的学习方式,并视具体情况给予一定支持。
5.实行护理部—片区—科室三基教学管理,进行分层次培训及考核。
(1)实习护士学习基本操作技术及其相关内容,由各科室组织带教和出科考核。(2)新毕业护士实施岗前培训,内容包括行为规范、规章制度、基本护理操作技术等,掌握上岗要求,培训结束后进行理论和操作考核。
(3)试用期护士培训应巩固专业思想,严格素质要求,熟悉各种工作流程与职责,在上一级护士指导下完成一般患者的护理照顾,参加护理部及科室组织的各项业务学习及考核。
(4)根据学历及工作年资实行护士分层次轮转,了解各专科护理特点,全面提升专业技能,轮转出科有相应考核。
(5)N0、N1级护士培训侧重点普遍性、基础性护理训练。在巩固“三基”的基础上,学习专科、整体护理,熟悉抢救技术及急救仪器使用,能独立完成一般患者的护理照顾。以院内、科内学习为主,鼓励参加护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以提高理论水平。
(6)N2级护士培训侧重点特殊性、复杂性护理训练,提高综合护理能力和专科急危重患者护理能力。熟练运动护理程序为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独立完成重症患者的护理,并初步具备教学、管理及科研能力。以院内、科内学习为主,表现突出者可外送进修、学习及接受专科护士培训,鼓励参加护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以提高理论水平。
(7)N3级护士培训侧重整合性、高阶性护理训练,使其具有护理专科、护理教学、护理管理的专项特长,能解决本专科护理疑难问题,指导危重、疑难患者护理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在管理、教学、科研中发挥专科护士的作用。有计划地外送进修、学习,撰写护理论文,参与开展护理科研及新技术、新业务。
(8)N4级护士培训侧重临床护理个案管理、护理管理及科研训练,使之成为临床护理专家。掌握国内外本专科护理发展动态,提高护理质量,开展护理科研,发展护理学科。开展护理新业务、新技术,申报护理科研课题及继续教育项目,撰写较高水平的护理论文。
(9)护理管理人员培训强调全面的专科护理、护理管理、护理科研及护理教学知识,了解国内外护理新进展。有计划地外送参观、学习,护理部组织培训,讲授新业务、新技术、护理管理及护理科研进展。
(10)每人每月完成读书笔记一篇,月底交护士长审核。6.培训及考核管理规定。
(1)三基理论考试合格分≥80分,新知识、新理论合格分≥60分,操作技能考核合格分≥
85分,考试(考核)合格率须达100%。
(2)对于无正当理由不参加每年院内、科内组织的各项培训及考核者,每次考核绩效100元。
(3)培训后考试(考核)不合格者每次考核100元,并要求补考合格。
第四篇:水泥厂化验室 人员培训及考核制度
水泥厂化验室人员培训及考核制度
1.为不断提高化验室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质量意识,保证检验工作质量,特制订本制度。
2.化验室每年要制订培训和考核计划,并按计划对检验人员进行质量教育和技术培训、考核,建立培训档案。
3.化验室全体人员每周进行业务学习一次,根据工作需要,学习水泥有关理论知识、国家水泥现行标准、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等质量管理知识和上级有关质量文件。-年内要达到《等级标准》三级工以上的应知应会要求。
4.试验准确性是考核岗位工作质量的重要依据,密码校对准确率必须达到95%以上。
5.定期进行考核,考核应作为评价其技术素质和奖惩的依据之一,对连续两次考核不合格者,应调离质检岗位。
水泥厂化验室原始记录、台账与检验报告的填写和审核制度
企业应按照《档案法》的要求,做好质量技术文件的档案管理工作,原始记录和台账使用统一表格,各项检验要有完
整的原始记录和分类台账。原始记录和分类台账应按月装订成册,专人保管。
1、根据规定的试验项目及内容,分别建立原始记录,填写要真实,清晰、完整,不得任意涂改,当笔误时,应在笔误数据中央画两横线或画“X”,在其上方写上更正后的数据。并加盖修改人印章,涉及出厂水泥、熟料的实验记录的更正应有化验室主任签字。原始记录要保存三年以上,以备查询。
2、生产控制值班记录要填写清晰、完整,并长期保存。
3、出磨、出厂水泥及熟料物理性能试验,生料、熟料、原燃材料化学分析等,应建立分类台帐,并有专人负责汇总,长期保存。
4、各类报表应按规定日期、发放范围及时准确地报出并留底备查。出厂水泥检验报告、质量月、年报及其他重要报告时,要经相关领导审核并签字。
5、对质量检验数据要及时整理分析,每月分析一次,主要指出存在问题和改进意见,全年应有专题总结。
6、企业应积极创造条件,建立企业质量管理数据库,利用互联网络与其他有关单位进行质量信息交流。
7.上级发布的有关质量方面的通报和文件,要认真学习贯彻,除及时归档外,化验室要复印并送主管领导及主要生产部门,便于使用。
第五篇:各类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各类人员培训、考核管理制度
为了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有效的管理,进一步提高遵章守纪自觉性,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制订本制度。
1、公司统一建立特种作业人员档案,办理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复审及变更手续。
2、特种作业操作证统一交公司集中管理,需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应在单位工作半年以上,送省、市参加培训取证事宜。要求文化知识水平及身体状况与其工作岗位要求相适应。
3、取得危险岗位操作证的工作人员,每年要进行安全知识再教育,按期复审证件。在中途状况不适应经核实调离工作岗位另行安排工作,连续半年以上未从事本工种的特种作业人员,要履行考核单位确认方可上岗工作。
4、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由单位统一安排经费,考试不及格本人承担50%费用。
5、危险作业人员要坚守工作岗位,精心操作设备,不准上岗离岗、脱岗串岗现象发生,一经查实处罚200元,情节严重的调离本岗位,造成事故还应承担全部经济责任。
培训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