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药管理条例试题
农药管理条例试题
姓名
成绩
一、填空题(30)
1、《条例》最大亮点是理顺了农药管理体制,将农药由农业、工信、质检、工商多部门管理变更为农业部门一家管理;在保留农药登记的基础上,新增了农药试验单位许可、农药生产许可和农药经营许可;明确农业部门的农药使用事故和药害处理职能。2、2017年2月8日,《农药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通过,3月16日李克强总理签署第677号国务院令,4月1日公布,于6月1日正式实施。
3、《条例》实施后,农业部门要对农药生产、经营、使用进行一体化监督管理,管理面更广,责任更重,风险更大。
4、《条例》新设农药经营许可制度,由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颁发和日常监管。
5、省、市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限制使用农药经营许可证的核发、颁发和日常监管,同时还要指导下级做好农药经营许可工作。
6、现在工商部门实行的是“先照后证”,也就是说只有办理了营业执照的单位,再在农业部门申请农药经营许可,农业部门颁发经营许可证以后,工商部门才能在营业执照上注明“农药经营”。
7、《条例》规定农药使用事故和药害统一归农业部门负责,其他部门按照职能分工处理。
8、发生农药使用事故,应立即向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农业主管部门应当立即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造成农药中毒事故的,由农业主管部门和公安机关、卫生计生部门依照职责权限组织调查处理;造成储粮药剂使用事故和农作物药害事故的,分别由粮食、农业等部门组织技术鉴定和调查处理。
9、《条例》对农业部门新增加了“农药登记试验备案”和“登记试验监督管理”职能;负责调查统计农药销售、使用情况,定期及时通报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负责建立农药生产、经营诚信档案,并予以公布;负责建立进销货查验、质量检验和废弃物回收等制度,鼓励减少农药使用量,加强剧毒、高毒农药监管;对无证生产经营、制售假冒伪劣农药等违法行为在原有处罚措施外,提高了罚款幅度,负责建立“黑名单”;对已登记农药进行风险评估等工作。
10、《条例》规定,农药包装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印制或者贴有标签。农药标签应当以中文标注农药的名称、剂型、有效成分及其含量、毒性及其标识、使用范围、使用方法和剂量、使用技术要求和注意事项、生产日期、可追溯电子信息码等内容。
二、判断题(30)
1、县农业局负责全县农药生产、经营、使用监督管理工作,负责农药经营许可证审批、颁发和监督管理工作,指导本区域内农药经营告知和药害、使用事故的处理工作。()
2、《条例》撤销农药生产企业开办许可、农药生产批准证书、农药生产许可三项许可,新设农药生产许可,明确规定由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颁发管理,市县负责生产企业的日常监管。
3、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和属地管理原则,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理所当然负责本级农药生产、经营和使用的安全监管工作。农药绝大多数是化工产品,虽然危险化学品比例不高,但是每个环节的安全是大事,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和生命安全,不能懈怠和掉以轻心。
4、市县级农业部门特别要把好“农药经营许可”的安全条件关,问题解决在发证以前。
5、农药生产划归农业部门主管,最大的好处是有利于农药生产与农业生产的密切结合。
6、《条例》撤销了农药生产企业开办许可、农药生产批准证书、农药生产许可三项许可,新设农药生产许可。
7、《条例》规定,农药生产企业发现其生产的农药对农业、林业、人畜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等有严重危害或者较大风险的,应当立即停止生产,通知有关经营者和使用者,向所在地农业主管部门报告,主动召回产品,并记录通知和召回情况。
8、《条例》规定,农药使用者应当遵守国家有关农药安全、合理使用制度,妥善保管农药,并在配药、用药过程中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避免发生农药使用事故。农药使用者应当严格按照农药的标签标注的使用范围、使用方法和剂量、使用技术要求和注意事项使用农药,不得扩大使用范围、加大用药剂量或者改变使用方法;不得使用禁用的农药;标签标注安全间隔期的农药,在农产品收获前应当按照安全间隔期的要求停止使用;剧毒、高毒农药不得用于蔬菜、瓜果、茶叶、菌类、中草药材的生产,不得用于水生植物的病虫害防治
9、《条例》规定,农药使用者应当保护环境,保护有益生物和珍稀物种,不得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河道内丢弃农药、农药包装物或者清洗施药器械。严禁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使用农药,严禁使用农药毒鱼、虾、鸟、兽等。
10、《条例》规定,农产品生产企业、食品和食用农产品仓储企业、专业化病虫害防治服务组织和从事农产品生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应当建立农药使用记录,如实记录使用农药的时间、地点、对象以及农药名称、用量、生产企业等。农药使用记录应当保存2年以上。剧毒、高毒农药以及使用技术要求严格的其他农药等限制使用农药的标签还应当标注“限制使用”字样,并注明特别限制和特殊要求。、三、简答题 新的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后经销商将直面那五大变化?
1、选产品 要慎重 有一类农资经销商,投机销售高利润的假劣农药产品。这些人多数抱有“什么赚钱卖什么,出了问题找厂家”的心理,一旦产品出问题,就把责任全部推到厂家身上。
《条例》第五条明确了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农药生产企业、农药经营者应当对其生产、经营的农药的安全性、有效性负责,自觉接受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农药生产企业、农药经营者应当加强行业自律,规范生产、经营行为。”
《条例》实施后,农药经销商将与厂家共同承担责任,对所销售的产品负责。经销商在选择产品上必须更加慎重,只追求利润而轻视质量将难以为继,这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减少假冒伪劣产品上市流通。
2、限用农药 定点经营
随着农药行业的发展,高效低毒农药将会是未来农药行业发展的趋势,一些高毒农药都被限制使用,定点经营。《条例》规定限制使用农药要实行定点经营。这表明,对于限制使用的农药,只有取得销售许可的机构才可以销售,不是所有的农药经销商都可以卖了,对限用农药的经营监管会更加严格。
3、不仅卖药还要指导!
目前,指导农民科学合理使用农药主要靠基层农技服务单位、经销商和企业农技服务人员。我国基层农技服务体系还不健全,培训服务农民的能力有限,因此直接与农民面对面的经销商是指导农民用药的主力军。
《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农药经营者应当建立销售台账并保存2年以上,如实记录销售农药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企业、购买人、销售日期等内容,进一步健全了农药经营管理制度;农药经营者在向农户推荐农药产品时,应询问病虫害发生情况,必要时应当实地查看,并且科学推荐,提供正确的使用说明。这就对农药经销商赋予了更多的责任,不仅推荐产品要符合需求,对症下药,而且要引导农民合理用药。
4、卖完药 得回收包装!
“一个种粮大县每年使用秧盘上千万个,农药瓶子袋子几百万个,不少都扔在田间地头,成为污染‘炸弹’!”农药废弃物,已然成为农业污染的一个重要污染源。国家近年来对农药废弃物的回收和处理相当重视。
《条例》将建立假劣农药和农药废弃物处置制度,对于假农药、劣质农药和回收的农药废弃物等,由具有危险废物经营资质的单位来回收处置,费用由相应的农药生产企业、农药经营者来承担,不明确的由当地县级财政列支。这或许意味着,农资经销商要与农药企业共同为农药废弃物回收买单。
5、接受农业部门监管
《条例》第四十一条规定,农业部门可以依法进入农药生产、经营、使用场所实施现场检查;对生产、经营、使用的农药实施抽查检测;向有关人员调查了解有关情况;查阅、复制合同、票据、账簿以及其他有关资料;查封、扣押违法生产、经营、使用的农药,以及用于违法生产、经营、使用农药的工具、设备、原材料等;查封违法生产、经营、使用农药的场所。
第二篇:农药管理
农药管理
(发布日期:2004-12-9 0:59:24)浏览人数: 408
72.《农药管理条例》规定农药的监督管理由哪个部门主管?
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农药监督管理工作。
73.《四川省农药管理条例》规定哪些单位可以经营农药?
(1)供销社农业生产资料经营单位;(2)植物保护站;(3)土壤肥料站;(4)农业、林业技术推广机构;(5)森林病虫防治机构;(6)农药生产企业;(7)国务院规定的其他单位。上述单位设立的农药经营网点。
74.经营农药是否申领农药经营许可证?由哪个部门核发?
是,由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发。
75.农药“三证”是什么?
农药三证指:农药登记证、准产证(号)、产品标准证(号)。除进口农药只有登记证外,农药三证必须齐全。
76.经营哪些农药是违法行为?
经营“三证”不全的农药;未经登记含有农药的化肥;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假冒伪劣农药;包装上无标签,标签内容不全又无说明书或标签残缺不清的;超过保质期的报废农药;省农业厅明文禁止使用的农药,短斤少量农药。
77.对违法经营农药最高可处多少罚金?
10万元。
78.发现假冒伪劣农药应及时向哪些部门举报?
当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技术监督局、工商局。
79.农药经营单位或经营网点的营业人员,应当向农药使用者说明哪些事项?
应当向农药使用者正确说明农药的用途、使用方法、用量、中毒急救措施和注意事项,不得误导农药使用者扩大农药的适用范围。
80.禁止经营哪些农药?
(一)包装上无标签的、标签内不齐全又无说明书作补充的或者标签残缺不清的;
(二)超过质量保证期限报废的;
(三)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明文规定禁止经营、使用的。
81.农药经营单位或网点进药时,应当向生产企业或供货单位验证哪些证件后方可进货?
应当向生产企业或供货单位索取农药登记证、生产许可证(或生产批准文件)复印件,与农药产品标签标明的内容核对无误,并经查验具有产品质量合格证后,方可进货。
82.购买农药可否索要票据?
农药经营单位、网点及农药使用者购买农药时,有权向供货单位索取购货票据。
83.违法《四川省农药管理条例》,造成农药中毒、环境污染、药害等事故或其它经济损失的,应当如何处理?
受损失的单位和个人,可以依法向违法使用者、违法经营者或违法生产者索赔。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84.剧毒、高毒农药不得用于哪些农作物?
不得用于蔬菜、瓜果、茶叶和中草药材,并且不得用于防治卫生害虫。
85.哪些农药属于假农药?
(一)以非农药冒充农药或者以此种农药冒充他种农药的;
(二)所含有效成份的种类、名称与标签或者说明书上注明的农药有效成份的种类、名称不符的。
86.哪些农药属于劣质农药?
(一)不符合农药产品质量标准的;
(二)失去使用效能的;
(三)混有导致药害等有害成份的。
87.生产、经营假农药、劣质农药的,将受哪些处罚?
有关部门将没收假农药、劣质农药,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10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支所得的,处以1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农药登证、农药生产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88.可否用农药毒鱼、虾、鸟、兽等?
使用农药应当注意保护环境、有益生物和珍稀物种,严禁用农药毒鱼、虾、鸟、兽等。
89.可否销售农药残留量超过标准的农副产品?
禁止销售农药残留量超过标准的农副产品。
第三篇:农药管理规定
农药管理规定3篇
为遵守国家有关农药安全、合理使用规定,保护生态环境,防止人畜中毒,特制定本制度。
一、农药采购管理制度
1、采购部根据农药经营部申报计划制定采购清单,经总经理审批后,采购符合规定的农药;
2、所采购的农药需具备国家规定要求的“三证”:农药产品登记证、农药产品执行标准、农药生产批准文件;
二、农药仓库管理制度
1、建立专用的农药产品存放库,库房要相对独立、干燥整洁、存取方便;
2、农药库有专门的保管人员,并制定有相关的管理规定和农药使用责任制;
3、有清晰、连续的农药出入库记录;
4、农药按说明要求,分类分隔安全存放;
5、每周清理农药库存一次,并做好弃置农药的有关记录。
三、弃置农药药液和农药包装器具处理规定
1、农药库房出的农药数量应和回收的包装数量相符;
2、空的包装袋,玻璃瓶,塑料瓶等分类放置,统一进行处理;
3、过期的农药,破损的器具和容器应集中处理;
4、定期(每季)对过期农药、包装箱具和农药容器进行无害化处理或由农药提供商统一进行回收处理;
5、保留相关记录(弃置农药药液处理记录表;废弃农药包装箱器具处理记录表)。
四、安全管理制度
1、认真贯彻执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2、经营危险化学品的场所和储存设施符合国家标准和规定;
3、农药部经理和业务人员必须经过有关部门的安全培训,并取得上岗资格证,做到持证上岗;
4、不得经营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剧毒农药和杀鼠剂以及其他可能进入人民日常生活的化学产品;
5、不得经营没有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的危险化学品;
6、经营者必须了解和掌握自己所销售的农药存在的危险因素;
7、农药不得与其他货物、危险化学品和日常用品混放在一起;
8、不得销售假、冒、伪、劣和失效的农药;
9、不得向未取得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许可证的企业采购产品;
10、时刻注意防火、防盗、防中毒。
五、岗位操作规程
1、严格按照国家《农药管理条例》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及产品说明书正规销售;
2、经营场所不得擅自离人,并做到持证上岗;
3、不得混淆产品或卖错、拿错产品;
4、农药摆放规范,销售要有详细的登记台帐;
5、一旦发现不安全因素,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
六、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1、发生事故(如火灾、中毒等),应立即拨打110或120急救电话,人员迅速撤离到安全区,防止人员伤亡;
2、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
3、迅速控制危险源,并对危险化学品造成的危害进行检测、监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险化学品性质及危害程度;
4、针对事故对人体、动植物、土壤、水源、空气造成的现实危害和可能产生的危害,迅速采取封闭、隔离、洗消等措施。
农药管理规定2
为保证农药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农业生产和人畜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种子法》、《农药管理条例》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进货检查和检验
农药进货时将产品与其标签或者说明书、产品质量合格证核对无误。对所购产品有质量疑问,委托有关部门进行质量检验。
二、质量管理
销售的农资保证质量,不会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禁止销售无登记证或临时登记证、无生产许可证或者生产批准文件、无产品质量标准和产品质量合格证和检验不合格的农资。
三、过期农药处理
超过产品质量保证期限的农药,不得经营,并及时退还厂家或交由县农业局统一处理;如确实无法及时处理的,按规定注明“过期农药”字样,且单独放置。
四、质量事故报告
如发生质量事故,应对质量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凡因农资问题造成农民损失,经查证是本店销售的,无条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赔偿。
农药管理规定3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确保安全、合理使用农药,保护环境,保障人民健康,促进农林牧副渔业发展,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市凡施用于农作物、林木、花卉、食用菌等的农药,均属本规定的管理范围。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采购、贮存、销售(以下统称为经营)和使用农药的单位和个人。
第四条上海市农业局是本市农药管理的主管机关,其执行机构是上海市农药检定所。各县农业局和上海市农场管理局负责所属范围内的农药管理工作,其执行机构是所属的植保植检站。
第二章农药的质量监督
第五条各种农药必须具有农牧渔业部核发的《农药登记证》或《农药临时登记证》,方可经营和使用。
第六条外国农药未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农牧渔业部农药登记证》的,不准进口、经营和使用。外国农药未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农牧渔业部农药田间药效试验许可证》的,不准进行试验。
第七条凡经农牧渔业部《农药登记公告》宣布禁用和撤销登记的农药,不准再经营、使用和进口。
第八条经营农药的单位在采购、贮存、销售过程中,应做好质量检查工作,保证所经营的农药符合批准登记的质量标准。
第九条农药的包装必须符合保证质量和安全运输的要求,并附有符合《农药质量管理条例》规定的商标说明。没有商标说明或商标说明脱落、商标说明字迹模糊的农药不准出售。
第十条经营农药的单位为方便销售和使用,需要将原包装农药改装后在本单位门市部零售的,必须附贴新的明显的商品说明。新的商品说明必须具备农药品名、含量、重量(或容量)、使用方法、毒性标记、原生产厂家、出厂日期、改装单位、改装日期等内容。
第十一条经营农药的单位自行改装的农药,如需对外批发或在本单位以外的门市部零售的,应事先向市农药管理主管机关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进行,并须在商品说明中注明批准文号。
第十二条凡质量不符合规定标准的降效或失效农药,均必须予以封存,在农药管理部门作出处理决定以前,不得销售和使用。禁止制造和销售假农药。
第三章农药的安全使用
第十三条经营农药的单位,必须持有县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配备熟悉农药商品基本知识的业务人员。任何个人均不得经营农药。
第十四条经营农药的单位在销售供本市使用的农药时,其品种和数量均应分级纳入农药供应计划。如需要扩大经营品种及经营数量的,应向市农业局提出申请。未经批准不得任意扩大经营范围。
第十五条使用农药必须遵守农牧渔业部、卫生部颁布的《农药安全使用规定》、《农药安全使用试行标准》和其他有关规定,并接受农药管理、卫生、环境保护等部门的指导,不得乱用、滥用农药。
第十六条农药使用后的剩余部分必须妥善保管,施药工具、空瓶空袋等应及时作清洗、回收或深埋等处理,不准乱扔乱放。
第十七条农药不得与食品、种子、饲料、日用品等及易燃易爆物品混装、混放。
第十八条存放农药应有专仓或专柜。高毒、剧毒农药除应有专仓或专柜存放以外,还应有专人负责保管。个人或家庭应限制存放高毒、剧毒农药。
第十九条禁止使用农药捕杀水产、禽类等动物。因农药而中毒、死亡的动物应予销毁,严禁食用和出售。
第四章违章行为的处理
第二十条对经营劣质、降效、失效农药的单位,农药管理部门应责令其赔偿使用者的经济损失,并可视情节处以二百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一条对擅自扩大农药经营品种或经营数量,造成人畜中毒、农作物药害等严重后果的单位,农药管理部门应追查其责任,并可视情节处以五百元以下的罚款。农药管理部门在对违章经营单位进行处理的同时,可建议有关单位或其上级主管部门对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二十二条对经营假农药的单位,由农药管理部门移交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并没收其全部假农药及非法所得;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二十三条对违反本规定第十二条、第十四条以外的其他条款而造成严重后果的单位和个人,农药管理部门应追查责任,及时进行处理,或建议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第四篇:农药管理规定
Q/FR 2.2.12.7—2007
农药管理规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农药的选用、保管和使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上海复瑞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管辖区域的农药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1982年6 月5 日国家农牧渔业部、卫生部颁发《农药安全使用规定》
1986年6月30 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上海市农药经营使用管理暂行规定》3管理职责
3.1小区管理部物业主管负责监管农药的选用、保管和使用。
3.2物业部负责在与绿化养护单位签订绿化外包合同中,明确对有关环境影响的要求。4管理程序
4.1农药管理的约定
4.1.1绿化保养合同应当明确规定农药的选用、保管和废弃物的管理。
4.1.2农药的选用应针对植物不同的病虫害,杜绝使用下列品种农药:
——剧毒的;
——残效期长及具强刺激气味的;
——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
4.1.3农药的保管需存放在带锁的箱柜内,容器需盖紧,标识清晰。
4.1.4农药使用后废弃的容器由供方负责收集,并投放入有毒有害垃圾箱内。
4.2农药使用
4.2.1作业前的告知
——小区管理部如需喷洒农药,绿化供方应当提前三天通知小区管理部物业管理员施药
时间、植物类别、范围地块等。
——物业主管以开告知方式,提前一天告知业主喷洒农药事宜,并尽量避开休息日或
大风、雨天进行作业。
4.2.2农药配制的监管
——喷洒作业前,物业管理员抽查农药的品种,确保满足4.1.2 的要求。
——物业主管监督操作人员根据施药对象的类别及数量,选择适合的农药品种、使用剂
量及稀释的倍数,进行有效配比,总量配制不过量。
4.2.3农药喷洒的监管
物业主管在农药喷洒中监管事项:
——操作人员应身穿工作服,戴好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等。
——操作人员应位于上风口,喷洒时尽量避开人群、动物等敏感的群体。——均匀喷洒农药,防止虫多处出现药害,药少处病虫未除。
4.2.4喷洒结结束后,物业主管督促操作人员清洗药桶、机器后再用清水冲洗机内部喷管几分钟,清洗容器用水应洒向绿地,用后空农药盛器,应投放入有毒有害垃圾箱内。
4.3物业主管每月定期检查存放情况,检查施药器具,使其完好,防止渗漏。
4.4化肥使用,参照上述规定。
第五篇:有机磷农药中毒 试题
有机磷农药中毒 试题
判断题部分(每小题5.0分,共50.0分)
第 1 题.有机磷在人体内排泄很快,一般数日内可排完,所以一般不发生慢性中毒。A.√
B.×
答案:B 第 2 题.有机磷农药可透过血脑屏障导致神经损伤。A.√
B.×
答案:A 第 3 题.氧化和水解是有机磷在人体内的主要代谢方式,一般氧化解毒水解增毒。A.√
B.×
答案:B 第 4 题.有机磷农药中毒以急性为多见。A.√
B.×
答案:A 第 5 题.有机磷中毒抢救给托品的用药机制是:阻断M受体,解除毒蕈碱样作用。A.√
B.×
答案:A 第 6 题.有机磷中毒肟类复能剂解毒,原则上要及早应用,中毒后48小时磷酰化胆碱酯酶会“老化”。A.√
B.×
答案:A 第 7 题.有机磷作业职业健康检查时实验室必做项目是神经传导速度。A.√
B.×
答案:B 第 8 题.有机磷农药可导致瞳孔括约肌舒张,瞳孔缩小。A.√
B.×
答案:B 第 9 题.有机磷农药中毒诊断时,胆碱酯酶活性低于90%有意义。A.√
B.×
答案:B 第 10 题.有机磷的理化特性之一是遇碱则易分解失效。A.√
B.×
答案:A 单选题部分(每小题5.0分,共50.0分)
第 1 题.有机磷可使支气管、胃肠道平滑肌兴奋,属于()。A.毒蕈碱样作用
B.烟碱样作用
C.迟发作用
D.阿托品化作用
答案:A 第 2 题.有机磷作业职业健康体检的实验室必做项目是()。A.胆碱酯酶活性
B.血清BLT C.尿酸
D.点彩红细胞
答案:A 第 3 题.有机磷农药不引起()。A.心肌损害
B.肺纤维化
C.支气管哮喘
D.过敏性皮炎
答案:B 第 4 题.有机磷农药理化特性不包括()。A.遇碱失效
B.大蒜臭味
C.难溶于水
D.比重小于1 答案:D 第 5 题.抢救有机磷中毒解毒药物是()。A.解磷定
B.二巯基丁二酸钠
C.硫代硫酸钠
D.丙二胺
答案:A 第 6 题.迟发性神经病(OPIDN)一般发生在()。A.慢性中毒恢复后
B.急性中毒恢复后
C.慢性中毒期
D.急性中毒期
答案:B 第 7 题.人体对有机磷的主要排泄途径是()。A.粪便
B.汗液
C.呼出气
D.尿液
答案:D 第 8 题.有机磷农药侵入体内的途径不包括()。A.完整皮肤
B.呼吸道
C.消化道
D.呼出气
答案:D 第 9 题.有机磷作业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周期是()。A.1年
B.2年
C.3年
D.4年
答案:B 第 10 题.有机磷杀虫剂作业的职业禁忌证是()。A.贫血
B.腹膜炎
C.严重的皮肤病
D.哮喘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