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年护理质量控制方案
护理质量管理是护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护理安全,病人安全的重要措施,为此特制定如下指控方案、;
一、建立质量管理;
1、成立护理质量管理小组 病区管理;卢伟
成员;胡连红、连颖、余莎、李珊、吴晗、韩芳玲
2、职责
护士长制定科室护理质量质量控制方案并不断完善,每月召开科内护理质量分析会,并对全科护理质量进行全程控制。各成员;协助护理质量控制方案的制定,对科内护理质量进行检查,评价并提出改进方案,参加科内护理质量分析会,指导科内护理人员完成护理质量控制,做好护理质量检查、评价,并提出改进措施。
二、目标:各级护理按质量达标
三、各成员分工;
胡连红负责执行急救物品检查 连颖负责消毒隔离技术检查 余莎负责护理记录单检查 李珊负责基础护理质量检查 吴晗负责体温表单检查 韩芳玲负责病区质量管理检查
四、质控方案
釆用每周定期检查,并进一步追查原因、经过。考核方法;
1、根据一个月出现的问题进行重点检查
2、考核中发现不足及时与本人说明,并向本人提出要求。
3、护士长不定期进行抽查,抽查护士仪表仪容及治疗完成工情况。
4、遇到相关突发事件及时处理,如不能处理的事件汇报护士长及行政值班
5、小组成员进行汇总,组长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及整改方案。考核;
周一检查;急救物品检查 周二检查;病区质量管理 周三检查;消毒隔离技术 周四检查;护理记录单 周五检查;基础护理质量 周六检查;体温表单
每月抽考1人,进行技能或理论考试,要求符合操作规程。
第二篇:2013年护理质量控制方案
2013年护理质量控制方案
护理质量管理是护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护理安全,病人安全的重要措施,为此特制定如下指控方案、;一
一、建立质量管理;
1、成立护理质量管理小组
病区管理;卢伟
成员;胡连红、连颖、余莎、李珊、吴晗
2、职责
护士长制定科室护理质量质量控制方案并不断完善,每月召开科内护理质量分析会,并对全科护理质量进行全程控制。
各成员;协助护理质量控制方案的制定,对科内护理质量进行检查,评价并提出改进方案,参加科内护理质量分析会,指导科内护理人员完成护理质量控制,做好护理质量检查、评价,并提出改进措施。
二、目标
各级护理按质量达标
三、各成员分工;
胡连红负责执行规章制度检查
连颖负责消毒隔离技术检查
余莎负责护理记录单检查
李珊负责基础护理质量检查
吴晗负责体温表单检查
卢伟负责病区质量管理检查
四、质控方案
釆用每周定期检查,并进一步追查原因、经过。
考核方法;
1、根据一个月出现的问题进行重点检查
2、考核中发现不足及时与本人说明,并向本人提出要求。
3、护士长不定期进行抽查,抽查护士仪表仪容及治疗完成工情况。
4、遇到相关突发事件及时处理,如不能处理的事件汇报护士长及行政值班
5、小组成员进行汇总,组长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及整改方案。考核;
周一检查;执行规章制度
周二检查;病区质量管理
周三检查;消毒隔离技术
周四检查;护理记录单
周五检查;基础护理质量
周六检查;体温表单
每月抽考1人,进行技能或理论考试,要求符合操作规程
第三篇: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方案
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方案
手术外科护理质量控制管理由护士长安排,组长领导,实施护士长—质控小组—质控成员三级管理。根据护理部统一制定的工作职责制度、程序及考核标准、工作目标,定期对科室的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分析、总结、反馈、整改,体现持续改进。护理质量检查是以护理部及科室质量管理目标措施内容为检查标准,科室质控分组,每组轮流负责相关质控,由组长安排本组人员各负其责。质控人员每天检查、记录、反馈存在问题组长定期检查、反馈、整改。护士长不定期检查、分析、整改。每月进行一次汇总全科护理人员质量分析讨论,对存在问题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对无效或执行困难措施重新提出改正措施纠正偏差持续改进。对存在问题重复出现或重点强调问题出现不改按照科室绩效考核细则进行处罚确保科室护理质量达到以下几点
护理工作病人满意率≥99%
护理工作人员满意率≥95%、满意度≥85分
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99%
保证急救物品合格率100%
手术病人术前宣教术后访视覆盖率≥95%
手术病人电刀灼伤率0
年事故发生率0。
护理质量考核结构
1.质控组
2.(组长)
3.小组长
4.成员
5.2.院感组
6.3.器械组
7.4.卫生保洁
8.卫生区域
9.责任人
10.无菌敷料间一次性物品间 器械间 刷手间
室 走廊及手术平车 男女更衣室
麻醉复苏室 清洗间 洗手间医护办公
第四篇:护理质量控制
护理质量控制
一、病房护理工作质控
(一)医德医风:
1、护士素质符合护理部要求。(服装、仪表、服务态度等)
2、新病人,要做入院宣教。
3、保持正常的护患关系,不吃请、不收礼,不让病人为自己办私事。
4、每月做满意度调查,满意度不低于95%,对病人提出的意见或建议要有解决措
施。
(二)病房管理
1、监护室管理
1)保持监护室环境整洁、安静、安全,有管理措施。
2)保持监护室设备功能状态完好如氧气、负压吸引、空气压缩管道、监护仪、呼吸机、各种注射泵等。
3)急救物品齐全,摆放位置固定。完好率100%。
4)床头呼叫系统完好,完好率100%。
5)监护室护士24小时巡视。有专人负责。
6)监护室护士负责指导护工为病人做生活护理。
7)其他要求同普通病房下。
2、普通病房管理
1)保持病房整洁,安静,安全,有管理措施。
2)对入院出院病人有管理规章制度、有实施制度(宣教内容)。
3)有探视陪住制度,有管理措施,有专人管理探视人员,设门岗(每日下午
3:00---6:00探视)。做到人人参与管理。
4)护士要经常巡视病房,严格做好交接班,清点病人总数,及时发现擅自离
院的病人,通知当班医生并报告医务处。严格病人请假制度,请假需主管医生签字并书写请假条。
5)护士不离岗串岗,做到及时解决病人痛苦。
6)病房内物品摆放有序做到规格化管理。
A病床摆放位置合理,方便检查和治疗。要随时将床脚闸处于关闭状态,以免摔伤病人。卧床病人设床挡。
B护士工作的(护士站、治疗室、换药室、处置室)办公桌、抽屉各种治疗盘、治疗柜物品摆放有序。符合护理部要求。
C病人床头桌内做到吃、用分开。
D杂物放置不影响美观。大小便器放置床下,用完清洗,保持无异味。鞋放置鞋架上。
E病室阳台做到干净整洁。不许凉晒衣物。不许放置物品过多。做晨晚间护理时清理阳台。
F病人床头应急灯及呼叫器完好,做到随时应用。
G各种护理标记齐全如床头卡、责任护士卡等。
3、急救物品管理
1)急救用品:氧气、吸引器管道通畅,呼吸机、心电图机、电源插座等都按
要求固定放置。
2)抢救车管理:急救药品按规定放置有基数,各种注射器、输液器抢救用物
(开口器、舌钳、口咽通气道、手电筒、导尿管、血压计、听诊器吸引瓶
等)按规定设置。
3)用物完整无缺,应急使用,有交接班清点制度。
4)用物做到四定:定人保管、定时核对消毒、定点放置、定量供应,5)拥物及时送检维修,及时领取。
6)每人做到必须熟练掌握各种仪器的性能,使用方法及常用抢救剂量、药理
作用。
(三)基础护理:大于95%
1、晨晚间护理
病房整洁、舒适,空气新鲜。
1)床单位要求
A床单干燥,平整,枕下无堆放杂物。
B病人身下无头发,碎屑。
C被筒对称与床延平齐。
D病人床单位整洁、干净。
E晨晚间扫床及定时通风。
F床单、被罩、枕套病号服每周更换,随脏随换。
G患者住院必须穿病号服。
2、分级护理标准
1)特级护理
病情危重,随时进行抢救的病人。如开颅手术、垂体瘤手术等。
各种复杂或新开展的大手术后的病人。
严重外伤如颅脑外伤、颅底骨折等。
A监护室有专人护理及配有护工负责生活护理。
B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随时测量T、P、R、BP并保持呼吸道通畅,准确记录
24小时出入量。
C制定护理计划或护理重点,特护记录要及时、详细、准确、客观。
D重症病人的生活护理由护士指导协同护工一起完成,做到“六洁”,“四无”
即脸、头发、手足、皮肤、会阴、床单位清洁,无坠床、烫伤、褥疮、交叉感
染的发生。
E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2)一级护理
生活不能完全自理,老年人及术后刚出监护室需继续严密观察病情。
3)二级护理:疾病处于恢复期允许活动,老年人协助下床活动的,需协助完
成生活护理。
4)三级护理:病情稳定完全能自理
要求:一级护理要全护理,不能依靠家属做,可以指导家属做一些简单的工作,如洗脸、洗脚、梳头等,预防烫伤、口腔感染。
具体要求:
1、面部清洁,无污垢、无胶布痕迹,不留胡须。
3、口腔清洁无异味,无事物残渣。
4、头发清洁无异味,梳理整齐。
5、手足清洁,无胶布痕迹,不留长指甲。
6、皮肤清洁,无压痕。自理的病人可在病室内洗澡,避免摔伤、烫伤。
7、会阴部清洁无异味。卧床女病人做会阴擦洗。有留置尿管的病人清洁尿管上的分泌物。妥善固定尿袋并定期更换。
3、临床护理
1)要经常深入病房,及时主动巡视为病人做好护理。
2)主动做好转科护理和生活护理,使病人满意。
3)对重症、一级护理病人要做到六掌握:即全面掌握病情,掌握入院时的诊
断及病情,入院后至今做过的检查和主要处理,目前的诊断、治疗、护理,阳性体征,异常化验结果,及病人的心理问题。
4)保证卧位舒适安全及术后卧位及意义。
5)发口服药要做到及时,服药到口,床头桌上无剩药。需经胃管入药时,应
由护士进行操作,喂完后用温开水冲管,保持胃管通畅。
6)保持各种引流管通畅,及无菌状态,使管不受压不打折。
7)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倾倒各种引流并准确记量。如发现引流液颜色、量、性质发生变化应及时通知医生。
8)无护理并发症如褥疮。
4、入院护理
1)新病人由主管安排床位并通知主管护士接病人做好入院宣教。
2)与营养科联系安排好病人入院后的第一餐。
3)定期为病人做专科宣教及卫生宣教。
5、出院病人的护理
1)做好出院健康指导。
2)告知病人如何办理出院手续。
3)出院的床单位进行清洁消毒。死亡床单位做终末消毒。
6、护理用具配备
1)保证护理用具供应如导尿包、吸痰包、甘油灌肠剂、备皮刀。
2)保证护理盘清洁,定期清洁消毒。
3)护士熟练掌握上述物品的用途及处理方法
4)体温表要保持消毒后备用,并每班清点支数记录,定期检测。
5)血压计,听诊器放置固定位置,并定期校对,定期清洗袖带。
(四)治疗室管理
1、布局合理,严格区分无菌区和非无菌区。无菌物品放置在无菌柜内,无过期物
品,摆放有序。室内清洁,每日每周有消毒制度。
2、医务人员进入治疗室必须衣帽整洁,操作前洗手戴口罩。
3、药品柜管理有序,无过期药品,柜内清洁。每班认真清点备用药和基数药并签
字。毒麻药有专人管理并上锁保存,每班清点数目并登记。用过的毒麻药药要记录在登记本上,并保留空安瓶。做到药不离盒,不拆包装。以防差错。
4、治疗准备工作要布局合理,保证无菌操作。
1)对各种治疗需三查七对。
2)正规无菌操作。
3)三针以上铺无菌盘,并标明铺盘日期、时间。
4)抽好的药液放置时间不宜过长不超过2小时。
5)溶大批药的注射器应适当更换。
6)抽溶抗生素的注射器应分类使用。
7)抽吸药液要完全,不能剩余残留药物。
8)抗生素应现用现配,不宜放置过长。
9)用于封管的肝素水,不宜超过4小时并注明配制时间。
10)加药完毕后应及时填写在输液卡上。需加RI应现用现配。
11)为病人治疗前需第二人核对无误后方可进行。
12)治疗车分上下两层,上为清洁区,摆放无菌物品、治疗盘、本。下为
污染区用于放用过的注射器、针头、输液器、空瓶、止血带、棉签等。
13)每操作完一人用消毒液喷拭双手。
5、冰箱的管理:合理使用,物品摆放有序,药品标签清楚,无过期药物,有定期
除霜制度,无私人用品。
(五)换药室的管理
1、室内布局合理,严格区分无菌区与非无菌区。
2、医护人员进入换药室药衣帽整齐,操作前洗手戴口罩。
3、各种用物摆放合理有序,药品标签清楚并分类放置。
4、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5、污物处理正确,用过的病人敷料应放置红色塑料袋焚烧。
6、用过的器械应先浸泡消毒在清洗后送供应室消毒。
7、每月做换药室的空气培养和物表培养。
(六)处置室的管理
1、室内布局合理、清洁。
2、用物摆放整齐有序。
3、及时清洗换药碗、盘、剪刀、止血钳、吸引瓶、吸引管、湿化瓶等。凉干备用。
4、每天更换浸泡的消毒液如吸氧装置、吸引装置等,保持有效浓度,并检测。
(七)杂用室管理
1、布局合理,物品摆放整齐。
2、保持室内清洁。
3、每天定时倾倒用过的注射器、针头、输液器。
4、每天更换浸泡的消毒液,保证有效浓度。
5、及时将各种垃圾倾倒,不能堆积。
第五篇:护理质量控制持续改进方案
2010年护理质量控制持改进方案
为持续改进护理质量、保证病人安全,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经过讨论,对部分护理质量标准进行重新修订,并制定了专科质量标准,调整各条线质控人员,完善质量管理方案。具体如下:
一、成立质量管理组织
(一)成立全院性的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
(二)各科室成立护理质量管理小组,护士长任组长
(三)职责
主任:全面负责护理质量管理,确保护理工作目标的实现。
组长:制定护理质量控制方案,并不断修订各项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对全院护理质量进行全程控制。
副组长:协助制定护理质量控制方案,并协助修订各项护理质量考核标准,不定期参加分管病区的护理质控会议,指导各护理单元完成本单元的护理质量控制。
组员:按分工定期做好所属条线的护理质量检查、评价,提出改进措施。负责本条线的合理质量控制。
二、日常护理质量控制:采用各质控小组每月检查、考核并针对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方案的方法控制,具体如下:
1.各条线组长为进行考核的牵头人,根据护理部计划对所负责的内容召集组员进行质量考核活动。考核结束后对资料进行整理,及时向护理部汇报考核情况。
2.考核办法:条线考核每月进行,组长可自行选择考核时间,并报护理部,护理部根据情况派人员参加。为保证考核的公平公正,重点考核的内容有护理部定,并与考核当天通知考核组组长。考核组成员必须按要求内容进行考核。标准为2010年新修订的内容。(护理文件:在院病历5份,出院病历5份,以重危、死亡病历为主;整体护理、健康教育、护理程序每月内外科各抽2个病区中的一名护士,健康教育抽5名病人;基础护理、一级护理每月每病区考核3人;抢救药品、器械,常备药品各病区抽查5种抢救药品、5种常备药品,2种高危药品,1种毒麻药品,2样抢救器械;病区管理病区查5个房间;病区安全管理、高危科室每月必查)。
3.各质管小组在考核过程中,对每个科室存在的问题,及时向本科室护士长或当班人员反馈。
4.各质管小组在考核结束后,对所检查的项目进行书面评价、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整改措施。汇总结果于每月25号前送护理部。
5.护理部在月底护士长例会上,根据各质控小组考核存在问题进行书面总反馈,并在下月5号前发送至院简报。
6.护理服务满意度有监察科发放的调查表未准。
三、夜间护理质量控制:
1.夜间质量检查采用值班护士长每日巡查,护理部不定期检查的方式进行。
2.值班护士长每日夜间必需巡视病房一次,了解护士劳动纪律、仪容仪表等情况;检查病区环境、夜间治疗护理工作是否规范;了解危重病人情况,如有特殊情况于第二天早晨汇报护理部。
3.值班护士长在值班期间应保持手机通畅,及时发现并解决夜间突发事件,协助抢救危重病人。
4.护理部不定期指定相关人员,对各病区护理质量进行检查,检查结果与本月考核挂钩。
四、节假日护理质量控制:
1.各科室在节假日期间应合理排班,并排备班人员。
2.护士长在节假日期间应指定专人负责本科室当天的护理质量。3.护士长在节假日内应保持通信通畅,及时处理科室内突发事件。
4.护理部在节假日内不定期检查各科室护理质量及各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
五、各科室质量控制
1.各科室成立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全面负责本科室护理质量控制,护士长任组长。2.各科室按照全院性护理质量控制方案,制定本科室护理质量控制及持续改进方案。3.质量管理小组每月对本科室护理质量进行检查、评价,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及时跟踪检查整改情况。
4.护士长应组织每月召开护理工作质量分析会,将考核结果向本单元全体护士反馈,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措施要有效并易于执行,并及时对整改后的情况进行检查。
5.护士长将质量分析会的具体时间告知科护士长,科护士长选择性参加,每科每年至少参加一次。
6.各科护士长将每月考核结果记录后保存,并发一份到护理部。
六、持续改进方法
1.护理部条线质控小组对每月存在问题进行整理,填写《**月**条线质量考核汇总单》,有考核情况的总评价,合格率,存在问题,原因分析,整改措施。有上月的问题改进说明。根据存在问题的一种程度提出下月考核重点。
2.科室各质控小组填写《**科**月质控会议记录集质量持续改进单》对本月存在的问题有原因分析,整改措施,并在下个月质量控制中重点体现。对上月存在问题改进情况有说明。护士长对违反规章制度、操作规范的人员进行连续跟踪,至少5次,督促改正。
3.护理部、科护士长对护理工作中薄弱环节,不定期检查。
4.护理部每月组织召开院质控小组会议,对存在问题、考核标准、考核方法及整改情况等进行反馈,于年底组织召开质量持续改进会议,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修改质量控制方案、质量标准等,促使护理质量不断提升。
全院护理质量控制及各单元护理质量控制均采用同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