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1月21英语考试(第七单元)
高一英语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25分)
()1.– ________ it the TV? –It’s 2000 yuan.A.How many B.How much C.How about D.How big()2.I want to buy a shirt _______ my father.A.to B.on C.for D.in()3.–Can I help you? –_________.A.Thank you B.Yes, please, I want a pen.C.You’re welcome.D.I’m sorry.()4.Let’s go and have _______ his new CD.A.look at B.a look at C.a look D.the look at()5.Jim’s _______ is red.A.shoes B.bag C.socks D.pants.()6.–How much are the pants? –________ twenty dollars.A.It has B.It is C.They have D.They are()7.–Are these your shoes? –Yes, ___________.A.they’re B.they are C.these are D.there’re()8.–The T-shirt is only ten dollars.–I’ll ________it.A.buy B.take C.sale D.sell()9.I like red but my brother ____________.A.likes red, too B.doesn’t C.does D.doesn’t like()10.I like sports.My friend Allan ______likes sports.A.too B.but C.and D.also()11.How much _________ do you want?
A.tomatoes B.bananas C.hamburgers D.chicken()12.The car is too ____, I can’t buy it.A.cheap B.dear C.nice D.good()13.They have T-shirts ______green and black for only $13_______ the shop.A.at;at B.in;in C.with;with D.at;in()14.This ____________ is small.Do you have a big one? A.shirts B.short C.pant D.shirt()15.That coat is ____________.A.100 dollar B.100 dollars C.100 $ D.100 yuans()16.How much ____________ these carrots? A.are
B.is
C.do
D.does()17.These shirts ____________ only 5 dollars.Do you want ____________? A.are, it B.is, them C.are, them D.is, it()18.----How much ____________ the sweater?---____________ fifty yuan.A.is, It’s B.are, They’re C.is, They’re D.are, It’s()19.This shirt ____________ 25 yuan.A.is on sale for
B.are on sale C.are on sale for
D.is sale()20.The price of the shorts is very ____________.A.dear B.cheap C.expensive D.high()21.---Where ____________ your new pants?---____________ on the bed.A.is, It’s
B.are, They’re C.is, They’re
D.are, It’s()22.---What is the ____________ of your sweater?---It’s $ 50.A.color
B.size C.price D.style()23.We have socks _________ all colors _________just ¥2 each.A.in, in
B.in, for C.for, in D.for, at()24.There are many things ____________.A.sale
B.sell C.on sale
D.for sell()25.Can you ____________ your book ____________ me? A.lend, to
B.borrow, from C.lend, from
D.borrow, to 二.完形填空(每题1.5分,共15分)
A: Excuse me, Robert.May I 1 your ruler, please? B: Yes, of course....Oh, 2 my ruler? I can’t 3 it.A: Is it in your desk? B: Let me 4.No, it isn’t.A: Is it in your schoolbag? B: No, it’s not in the bag.Ah, I see it!It’s under the desk 5 the floor!Here you are.A: Thanks.But this one is 6.Do you have a long one? B: Sorry.I only have this one.A: Well, 7 I get a long one? I need one now.B: You can buy a long one in the shop.A: 8 shop? B: The one near our school.A: 9 you think it’s still open now? B: What’s the time by your watch? A: It’s about five fifty.B: I think it’s still open.It opens at 8:30 a.m.and closes at 6:30 p.m.A: OK.Let’s 10.()1.A.borrow B lend C.take D.give()2.A.Where
B.Where’s C.What D.What’s()3.A.look
B.look at C.find D.watch()4.A.look
B.look at C.find D.have a look()5.A.in
B.under C.on D.next to()6.A.too short B.very big C.very small D.too long()7.A.where
B.where’s C.where can D.where does()8.A.Where
B.What C.Which D.Whose()9.A.Are
B.Do
C.Does D.Is()10.A.go and see
B.to go and see C.to go and to see
D.go and to see 三.根据情景选择句子补全对话,有两项是多余的(每空1分,共5分)A: 1 B: Yes, please.I want a skirt for my daughter.A: 2 B: Green or blue.A: Look at the skirts over there.We have different colors.Which would you like? B: I think the green one is nice.3 A: It’s 150 yuan.B: Oh, It’s too expensive.A: 4 It’s only 60 yuan.B: It’s cheap, but it is big.5 A: Yes.Here you are.a.Can you help me?
b.What colour would you like? c.Can I help you?
d.Do you have a small one? e.How much are they?
f.What about this one? g.What’s the price? 1._________2._________3._________4._________5._________ 四.连词成句(注意标点符号及字母的大、小写;每题2分,共10分)1.a, sell, goods, we, price, these, good, at, ver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green, they, in, coats, hav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do, you, to, what, want, bu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hat, his, have, sister, does, red,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sells, store, which, vegetable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按要求改写下列各句,每空一词。(每空0.5分,共5分)
1.That bag is black.(改为同义词)That _________ a _________ bag.2.This is a T-shirt.(改为复数句子)_________ are _________.3.I like Chinese.(改为否定句)I _________ _________ Chinese.4.The boy under the tree is Li Lei.(对画线部分提问)_________ _________ is Li Lei? 5.What’s the price of the dictionary?(改为同义句)_________ _________ is the dictionary? 六.阅读理解。(每题2分,共30分)
A George is a young man.He has a very big dog and a very small car.He likes playing volleyball.One day, after he plays volleyball for an hour at his club, he runs out and jumps into a car.His dog comes after him, but it doesn’t jump into the same car, it jumps into the next one.“Come here, silly dog!” George cries at it, but the dog still stays in the other car.George puts his key into the lock of the car, but the key doesn’t turn.Then he looks at the car again.It’s not his!He is in a wrong car.But the dog is in the right one.()1.George likes ______________.A.playing basketball B.playing volleyball C.playing with his dog D.driving his car()2.George __________, so he jumps into a wrong car.A.is careful(细心的)B.plays volleyball C.is careless D.runs out()3.The dog __________.A.doesn’t like George
B.cries at George C.doesn’t jump into a car
D.is clever()4.Why doesn’t George open the door? Because ___________.A.it isn’t his car B.something is wrong with the door C.something is wrong with the key D.George is silly(愚蠢)
()5.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best title(题目)? _______________.A.George B.George and his dog C.George and his car D.George likes playing
B One Sunday afternoon Mr Green and his child, Mary, are in a big shop.Mr Green likes Mary and wants to buy a new dress for her.Mary doesn’t like the new dress.She likes something to eat.So her father buys two kilos of apples for her, too.Mary also wants to buy some picture-books and colored pencils.There are many things and many people in the shop.They are men and women, old and young.They all want to buy something there.The people in the shop are very friendly.()6.It is ________.A.Saturday B.Monday C.Friday D.Sunday()7.Mary and ________ are in the shop.A.Mrs Green B.his father C.her father D.her mother()8.Mr Green likes to buy ________for his dauther.A.a new dress B.colored books C.apples, picture-books and colored pencils D.something to drink()9.Her father buys____for her,too.A broccoli B pears C apples D salad()10.Mary also wants to buy ______.A some picture—books B some pens C some colored—pencils D A and D
C Sam likes eating fish very much.He often buys fish in the shop and takes them home.One day his wife sees the fish and thinks, “Good!Now, I can ask my friends to have lunch and we can eat the fish.They like fish very much.”
When Sam comes home from work in the evening, the fish is not there and his wife says, “Oh, your cat eats it.”And then she gives him some bread for his supper.Sam is angry(生气).He takes the cat and his wife to a shop near his house and weighs(称)the cat.Then he turns to his wife and says, “My fish weighs one kilo.The cat weighs one kilo, too.My cat is here, you see, then, where is my fish? ”()11.Sam like eating____ very much? A fish B banana C chichen()12.Who eat the fish that day? A Sam’s cat B Sam C Sam’s wife()13.How much does the fish weigh? A one kilo B two kilos C three kilos()14.What does Sam’s wife give him for supper?
A some tomatoes B some bread C some fish()15.where the fish is? A It’s in the cat B It’s in the home C Sorry,I don’t know 六.书面表达(15分)
假如你的服装店出售很多的衣、帽、鞋、袜等,请写一则销售广告。(开头已给)
Welcome to Fenghua Clothing Sale.These T-shirts are just $ 5 eac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篇:第七单元
勿忘国耻 振兴中华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五千年的文明源远流长;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美丽富饶,蕴藏丰富;我们的祖国文化灿烂,世界的四大文明古国,祖国位居其中,四大发明,惠泽世界!可正是因为这块土地如此富饶,正是因为这块土地蕴藏丰富,使得国门外的豺狼时时窥探!你们可曾知道,我们美丽的祖国曾经被人践踏得满目沧痍、伤痕累累!
对于南京大屠杀想必同学们早有所闻吧,早几天我收看了电影《南京大屠杀》。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一直流淌热泪,我的拳头握得紧紧的!在这场空前大屠杀中,中国军队死伤三十多万,日本杀害南京的老百姓三十多万,他们把成千上万的老百姓捆绑起来,用机枪扫射,甚至活埋,制造了几十个万人坑,他们甚至在南京城里将活人当枪靶,杀人取乐!电影里说,这种勾当只有禽兽才会去做,只有禽兽才能如此残忍!
1945年9月3日,中国人民经过八年抗战,终于打败了日本强盗,从此我们的祖国又重新站立起来了!看,我们现在多么幸福,上课时,我们可以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专心听老师讲课,休息时,我们可以挽着父母的手去公园里嬉戏,我们每天都能吃到丰盛可口的饭菜,甚至可以去肯德鸡享受洋风味的乐趣!你看,我们的新县城多么美丽,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马路宽敞笔直,一棵棵树木正茁壮成长,一朵朵鲜花正灿烂绽放。这一切,都来源于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来源于先辈们为之付出的智慧和汗水!但是,今天,直到今天日本人仍然没有死心。他们仍然想霸占我们的钓鱼岛,仍然想侵占我们的东海油田,仍然想篡改教科书企图掩盖那段罪恶的历史,仍然在参拜他们死去的刽子手!面对这一切,我们必须不忘国耻,时刻记住这段令中国遭受痛苦和磨难的历史,面对这一切,我们只有好好学习,掌握知识,钻研科学,为振兴中华作出自己的贡献。
最后让我大呼一句: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火烧圆明园》读后感
“六一”节前夕,我看了《火烧圆明园》这部书。
从书中,我了解到圆明园内有弯弯的流水,高高低低的假山,湖如明镜,山似叠翠。园内的宫殿建筑美妙奇特、变给无穷。那无数名贵的奇花异草,数不清的珠宝玉器,无论是建筑的优美,还是五光十色的金珠玉器的珍奇,圆明园都堪称世界上的杰作。
可是,随着书页的翻动,我越来越生气。书中写到:公元1860年6月,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看见这么多的珍贵文物和金银珠宝,就像饿狼见到了猎物,疯狂抢夺起来,能拿走的尽量拿走,手里拿不了的,就用抢来的绸缎和刺绣品做包袱,背走成包的珍贵文物和金银珠宝。对拿不走的楠木器具、铜器、瓷器等物品,则用枪托或棍棒砸碎。一连几天,侵略者又让骑兵团分头到圆明园同时放火,霎时间,圆明园各处浓烟滚滚,遮天蔽日。庄严华贵的宫殿和优美玲珑的亭台楼阁被火光烟雾吞没,在烈焰中噼噼啪啪响了一阵后,一座座都倒塌下去。整个圆明园变成了一堆堆的焦土和残砖破瓦。世界上最辉煌壮丽的建筑群从此消失了。
读到这里,我不禁想到:我们的祖国有光荣的历史,也有屈辱的过去,火烧圆明园便是祖国屈辱的一面。为什么帝国主义敢在我们的国土上肆意地践踏蹂躏?为什么我们的祖这样软弱?因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封建王朝使我们的祖国在许多方面都远远落后于资本主义国家,清政府对于外来的侵略者无力抵抗,又不敢抵抗,还是人民的反抗,给了侵略军应有的惩罚。
看完这部书,我非常气愤,看看过去,想想现在,如今我们的祖国就像条巨龙腾飞在世界东方。经济建设飞速发展,名胜古迹重放异彩,祖国的变化,吸引了无数外宾来我国旅游观光,那些高鼻子蓝眼睛的外国人,在我们中国人面前也会点头微笑了。但是他们就是再点头,再微笑,我也永远不会忘记英法联军侵略中国时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窃读记》有感
ㄍ窃读记》中'窃”总有一丝不光彩的含义,'窃读”?怀着好奇,我仔细地品味这篇文章ο'放学后急匆匆地从学校赶到这里”这多少有点逆向思维,回家去美美地往嘴里塞着零食,还欣赏着电视机奉献的精彩卡通,多带劲呀ヘ干嘛跑去书店站酸了腿呢?
读到这里,我忽然对作者有了第一印象:傻里傻气——因为书'从大人的腋下逃票”为进书店门口,小作者首闯第一关;'逢上顾客满盈”,学会把自己隐藏起来,贴在大人身边,至少可以光明正大读上几本书;逢上下雨,以避雨为由,在书店'磨蹭”时光……这一切'花招”,给了我第二个印象;聪明绝顶——因为在书海中畅游,忘记了一切概念ο'当饭店飘来一阵阵菜香,当书店的日光灯忽然地亮了起来”这时的'我”才也猛然发现自己处于现实这个空间ο空着肚子看书可不是一件舒服事,我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竟能熬过两个多钟头,看着作者的身影,我的第三感也油然而生;执着——因为书百思不得其解,小女孩的动力从何而生?回答是:书的魅力,我素不知道竟能拥有如此强效的魔力ο作者结尾处作了精辟地回答:'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每逢读书,难道没有一种汲取智慧的愉悦吗?难怪她'脚站得有些麻木,却浑身有轻松之感ο”
仔细地品尝完ㄍ窃读记》,脑中浮现出了写自古勤读书的程度的词儿:'手不释卷,如饥似渴,孜孜不倦……”这些词儿,仿佛在鼓励我,嗯,我想,从今以后,我一定要勤读书,积累更多的词汇,让我的'优势”如虎添翼,'足不出门能知天下事”从书中了解世界,我正醉其中,又有一种冲动劲涌上心头,我甚至还想写一本书呢,在品读ㄍ窃读记》中我发现我正在一点点长大…… 英雄的壮举,不朽的史话
-----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
读了《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我深受感动。(开篇简洁)
这篇文章主要记叙了1941年秋,七连六班的五位壮士为了掩护人民群众和祁连队主力,把 敌人引上狼牙山,痛击敌人,最后子弹打光了,五人英勇地跳下悬崖。这篇文章把五位壮士对祖国的热爱,对敌人的仇恨,为革命事业勇于牺牲的精神,描写得淋漓尽致。(对原文内容进行了整体概述)
俗话说得好:死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五位壮士在万分紧急 的关头,脑海中就只有一种想法:只要能保护人民群众,和祁连队主力,我们的牺牲就是值得的。这让我想起了我曾经看过的一个故事——荆轲刺秦王。临行时,荆轲唱了两句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这说明荆轲知道此去九死一生,但他还是毅然前往。这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精神难道不令人佩服吗?
(结合历史的经验从书中的人和事联系到与书中相近、相似人和事。)
此外还有董存瑞,罗盛教„„这些壮士在危急时刻,总是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而把死亡的危险留给了自己。他们是多么的勇敢啊!他们是我心中最钦佩的人!(点明中心,说明感动的原因。)
第三篇:第七月总结
月工作总结
时间悄悄地流逝,转眼间跟着王工已经1个月多了,不过这一个多月收获还是蛮多的。
跟着王工现场测绘并绘制AZS炉除尘罩部件图与布置图,α-β炉盖图;通过对公司现有设备的学习与观察,加深了电弧炉设备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在本次实践中,了解除尘罩的组成和布局,但是除尘罩的原理知识——关于风机抽气使炉盖和除尘罩之间形成负压,沿着排烟管道(伯努利方程z1+p1/γ+v12/2g+Hm=z2+p2/γ+v22/2g+hL,),向外输送,根据设计要求计算相关参数;除尘罩的原理与特点等系统知识需要进一步学习,已有相关书籍,列入下步学习计划。
现场记录氧化铝吹球试验参数数据,总结分析数据,了解氧化铝空心球的广泛用途:①隔热保温材料;②制成空心球保温砖,用于窑炉或建材领域,节省能源,降低成本。氧化铝空心球2个主要技术指标:粒径分布达标和完整的空心球形状。要想获得达标的氧化铝空心球,必须满足哪些工艺条件呢?①氧化铝溶液达标,因为其黏度和数量会影响到空心球的质量与产率;氧化铝溶液的控制要素比较多:电压、电流参数,熔化时间等②碳还原剂的加入量:石墨片比石油焦对熔液的污染小③压缩空气及风咀的布局,通过试验先运行2个风咀,上下布局,左右分开,;压缩空气初始压强不低于0.65MPa。
现场参与AZS砖和α-β砖的生产实践,主要是了解其在电弧炉熔融生产过程中的电工参数、电弧火焰变化、熔融产生的声音变化(多看多听)。沾钎法测试氧化铝熔液中碳还原程度,主要是根据电弧火
焰变化和熔融声音变化判断熔液是否已融化好,这个需要日积月累的观察和经验积累。
参加公司培训——AZS砖的整个生产过程,从配料、电弧炉熔化、砂型、组型、浇铸到最后的保温退火;各个工艺细节既要做到细心达标,抓住要领;又要注意不要人工失误,影响产品质量,防止产品裂纹产生,提高产品率。
CAD绘制α-β池壁砖组装图、D12-44组装编号图,制作装箱单。此生产实践中主要问题:图纸规范——图框和标注;用excel制作装箱单取代word,便于装箱单的修改和外观设计的美观。
向高工学习取样分析的方法、公司产品标准以及怎样判断产品裂纹的长度对产品达标的影响。结合产品标准和产品裂纹产生的主要原因,对产品工艺和原料进行严格控制,保证生产工艺的稳定性,从而保证产品的稳定性。
8月6日
李廷龙
第四篇:第七单元教案
第七单元单元备课
教材说明:
本单元由四篇课文和“语文百花园七”组成。四篇课文中《古诗两首》《父亲、树林和鸟》《一个小山村的故事》是精读课文,《南极,一片净土》是略读课文。这组课文集中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之情和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的愿望,让我们的天空永远碧蓝,河水永远清澈,空气永远清新,草木永远繁茂,让我们的家园变得更加美好。《古诗两首》中《江雪》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大雪寒江独钓图,《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描写了诗人投宿时的冬夜景象;《父亲、树林和鸟》记叙了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唱歌的鸟的故事,表达了爱鸟、护鸟的美好心灵;《一个小山村的故事》写的是一个美丽的小山村由于这里的人们过度的砍伐树木,致使土地裸露,极大地削弱了森林的防护能力,终于在一场连续的大雨之后,咆哮的洪水将小山村卷走了的故事,告诉人们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的重要;《南极,一片净土》主要写南极考察队员自觉保护南极的生存环境的动人事迹,说明保护南极生态环境已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语文百花园七”包括“语海畅游”、“积少成多”、“阅读平台”、“能说会道”和“笔下生辉”五个板块。目的是增加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积淀,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和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扩大阅读量,增强环保意识,提高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提高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
单元目标:
1、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注意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紧紧抓住情感教育的内容,充分利用教材,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在阅读实践中,积极思考、探究,提高感悟理解能力。
3、认识、会写本单元的生字词。
三、课时安排
精读课文6课时,略读课文2课时,语文百花园3课时
25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朗读、背诵课文,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的画面,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2、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有径、踪、孤、翁、宿、暮、犬;要求会写的字有:径、踪、翁、钓、寒、宿、贫、柴、闻、犬、归。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朗读、背诵课文,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预习目标:
1、扫清文字障碍,感知诗歌大意。
2、理解诗句意思,体会感情。
3、正确、流利朗读古诗《江雪》。预习提纲:
1、古诗两首中的两首古诗分别是,2、其中《江雪》是 代 写的。收集作者资料。
3、读诗5遍,读准字音,划分节奏。
4、从文中的插图你可以看到什么景象?你又想到了什么?你能用诗中词语来说吗?
5、你喜欢图上的什么?《江雪》是什么意思? 学习过程:
一、检查预习情况:
1、分组讨论、交流,你明白了什么?
2、这首诗写了什么?。
二、学习古诗:
1、介绍作者(展示已收集的资料)。
2、《江雪》的意思是什么?
3、自读古诗,交流划分的节奏。
千山 | 鸟飞 | 绝,万径 | 人踪 | 灭。
孤舟| 蓑笠 | 翁,独钓 | 寒| 江| 雪。
4、按划分节奏,齐读。
5、以小组为单位自学古诗的意思。
三、交流展示自学情况。
1、你在自学时遇到什么困难?
2、针对提出问题进行解决。
3、小组内讲诗意。
4、思考:诗的前两句写了哪些内容?后两句写了哪些内容?
5、朗读并背诵古诗。
四、检测反馈:
1、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
没()
2、默写《江雪》。
。。
3、从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要求会写的字。
2、把自己喜欢的诗句抄写在《我的采集本》上。
第二课时
预习目标:
1、掌握本课生词。
2、养成动脑、动口、动手的读书习惯,理解诗句和部分字词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古诗。预习提纲:
1、《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作者是 代。
2、从文中的插图你可以看到什么景象?你又想到了什么?你喜欢图中的哪一个景象?诗中能找到相应的词句吗?
3、读诗5遍,读准字音,划分节奏。
4、逢、宿是什么意思? 学习过程:
一、检查预习情况:
1、分组讨论、交流,你明白了什么?
2、朗读古诗,比一比谁读的快、准。
二、学习古诗:
1、自主学习与探究。
(1)理解题目的含义。
(2)分组自学并讨论,分析诗意。
(3)小组内讲诗意,老师点拨。
2、讨论:从文中的插图你可以看到什么景象?你又想到了什么?
3、朗读古诗,体会感情。
(1)小组讨论交流划分的节拍。
(2)反馈画节拍的情况。
(3)按节拍读古诗,体会感情。
日暮 | 苍山 | 远,天寒 | 白屋| 贫。
柴门| 闻 |犬吠,风雪 | 夜 | 归人。
三、交流展示自学情况。
1、你在自学时遇到什么困难?
2、针对提出问题进行解决。
3、小组内讲诗意。
4、思考:诗的前两句写了哪些内容?后两句写了哪些内容?
5、朗读并背诵古诗。
四、检测反馈:
1、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
宿()
2、lǎowēng zhùsù pín hán gūdú guīlái mùsè()()()()()()
3、默写《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
五、布置作业
1、把这两首古诗背给家里人听。
2、每人再收集两首古诗,准备在全班进行一次古诗朗诵会。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26父亲、树林和鸟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唱歌的鸟的故事,激发学生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注意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初步学习作者先概括写,再具体写的表达方法。
3、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有6个,要求会写的字有10个,要求掌握的词语有:雾蒙蒙、鼻子、指着、浓浓的、舒畅、猎人、翅膀。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了解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唱歌的鸟的故事,激发学生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先概括在具体的写作方法。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预习课)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们都喜欢蓝天和白云,喜欢绿色的树木和美丽的花草,喜欢快乐的小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父亲、树林和鸟》一课,看看课文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好故事。
二、读课题说课题。
启发学生看到这个题目后想到什么?想知道什么?全班交流。
三、出示预习提纲:
1、朗读课文:我读了 遍书(至少3遍),基本达到不添字,不破字,不断句,能读通顺流利。
2、字词
我会认的字词:黎明、凝神、兀立、舒畅、瞬间、掠过。
3、理解词语
(1)黎明:(2)茫然 :
(3):(4):(5):
4、我的体会:我知道课文写的是 的事。
5、细心地标出课文的自然段。
6、我喜欢的句子
(1)(2)
7、从 可以看出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唱歌的鸟。
8、我的感悟:通过预习我明白了
四、指导学生写生字。
五、师小结
六、作业:
1.抄写生字和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展示课)
教学过程:
一、自由朗读课文,回忆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研读课文,理解感悟。
1、指明分段朗读课文
2、讨论交流,理解课文
(1)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唱歌的鸟?(2)父亲是怎么指知道林子里有不少鸟的?(3)父亲最快活的是什么时刻?
(4)父亲说“黎明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沉重”,“我”听了父亲的话,为什么心里掠过一丝沉重,也由衷地感到高兴?(自读课文思考问题,然后小组内交流,最后挑生汇报,总结出最佳答案。)
3、组织交流学习体会
让学生谈一谈学了课文后的体会。(把学生思路引向爱鸟、护鸟。)
4、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教师小结课文,总结写作方法(先概括,后具体)。
四、辅导练习课后第三题
五、检测反馈:
从课文中你知道“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六、课后延伸:
如果有兴趣,去看一看鸟是怎样飞的,听一听鸟的叫声,再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写下来。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27一个小山村的故事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一个美丽的小山村,由于人们的滥砍滥伐,破坏了生态环境,终于被洪水卷走的故事。使学生懂得不爱护自然,必然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毁坏山林就是毁灭自己,保护生态环境十分重要。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3、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有:曾、葱、犁、扩、括;要求会写的字有:曾、郁、葱、砍、露、减、扩、量、随、囱、消、靠、括;要掌握的词语有:曾经、郁郁葱葱、砍到、减少、扩大、大量、随着、烟囱、消失、包括。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一个美丽的小山村,由于人们的滥砍滥伐,破坏了生态环境,终于被洪水卷走的故事。使学生懂得不爱护自然,必然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毁坏山林就是毁灭自己,保护生态环境十分重要。教学准备:
生态环境被破环的图片。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预习课)
一、以画导入:
很早以前,有一个美丽的小山村,那里的人们幸福的生活着。想去那看看吗?(出示图画)看到这么美丽的小山村你想说点什么?在这个小山村里又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今天咱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一个小山村的故事
二、出示预习提纲并进行预习:
1、认真地把课文自由读三遍,达到把字音度准确,句子读通顺。
2、和同桌互相读一遍课文,互相评价。
3、细心地标出课文的自然段。
4、我会认字词:曾经、郁郁葱葱、砍到、减少、扩大、大量、随着、烟囱、消失、包括。
5、我喜欢的词语
6、我理解词语的意思:
(1):郁郁葱葱:(2):裸露:(3):咆哮 :(4): :(5): :
7、我的体会:我知道课文写的是 的事,我的感受是。
8、一个美丽的小山村最后什么也没有了,这是因为。从小山村的这个现象中我明白了。
三、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合作认字: 2.检查认字情况: 3.指导书写
4.练习写生字,同桌互相检查并修改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
1、书写本课生字三遍。
2、搜集环保标语。
第二课时(展示课)
一、复习导入:
1、给生字注音
()()()()()
曾 葱 犁 扩 括
2、听写词语:
曾经、郁郁葱葱、砍到、减少、扩大、大量、随着、烟囱、消失
3、分组展示读课文。
4、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从小山村的这个现象中你明白了什么?
二、研读课文,深入理解
1、这个小山村原来是什么样子的?你喜欢这个小山村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3、指名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4、这个小山村最后变成了什么样子?你心情怎样?
5、有感情的朗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6、这个小山村是怎么消失的哪?从课文中找找原因。(结合课后第三题进行引导,让学生抓住重点语句。)
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明白大量砍伐树木,使土地裸露,致使小山村被洪水卷去,从而增强环保意识。
7、组织交流学习体会
让学生谈一谈学了课文后的体会。(把学生思路引向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
8、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补充资料:树木的三个作用。
四、教师小结课文
五、交流环保标语。
六、课后延伸:
请同学们课外收集一些人们破坏环境而自身遭到大自然惩罚的一些事例,并互相交流一下。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28*南极,一片净土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自觉保护我们的生存的环境。
2、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在阅读课文时,注意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有:洲、豪、属、企、扰、限、塑、卡、顾。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增强环保意识,自觉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预习课)
一、激趣导入:
你了解南极吗?你知道南极的哪些情况? 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可以补充。
二、出示课题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感受?
三、出示预习提纲并进行预习:
1、认真地把课文自由读三遍以上,达到把字音度准确,句子读通顺。
2、和同桌互相读一遍课文,互相评价。
3、细心地标出课文的自然段。
4、认字:洲、豪、属、企、扰、限、塑、卡、顾。
5、我喜欢的词语
6、我理解词语的意思:
(1):悠然:(2):生态:(3):否则 :(4):执意 :(5): :
7、要先一段一段地读,认真了解每一段的意思,再通读全篇。
8、我的体会:我知道课文写的是 的事,我感受是。
四、指导认读、书写生字。
(1)自学生字。读准字音,分析字形,理解字义。(2)小组内交流记忆字形的方法。(3)出示生字卡片,集体认读。(4)指导书写。
五、师小结
六、作业:
1、熟读课文。
2、积累本课优美句子或你最感动的句子。
第二课时(展示课)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充分预习了《南极,一片净土》一课,现在大家就把你的学习收获展示给大家吧!比一比哪些小组合作最有效,哪些同学表现最优秀?
二、挑写字词
自豪 惊扰 感慨 悠然自得
三、回顾课文内容: 说说课文写了什么?
四、深读课文,理解感悟。
1、读课文,边读边想:为了使南极永远是一片净土,人们是怎么做的?大家为什么要这么做? 抓住以下句子:
(1)“南极属于全人类,不能动南极的一石一水,一草一木已成为所有到过南极人的共识。”
(2)“请不要拾石头!”“请不要挑逗企鹅!”“请注意,不要踩坏苔藓!”(3)“为我们驾驶小船到直到捞上来为止”
2、为什么说南极仍然是一个通话的世界?
3、读了本课以后,自己受到了什么启发?
4、以小组或全班为单位,组织讨论、交流
5、感情朗读课文
五、课堂小结
六、课后延伸:
你了解南极吗?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找找有关南极的资料,大家在一起开一个“话说南极”的小小研讨会。
七、作业
把搜集到的南极资料写下来和大家交流。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语文百花园七
教学目标:
1、辅导完成各项字词和读背练习,扩大学生的词汇积累和知识的吸收。
2、通过口语交际和习作练习,发展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二.教学重点
1、基础的夯实与积累。
2、学习方法的指导。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再一次走进“语文百花园”,去采撷一朵朵知识的花朵、智慧的花朵。看看谁最聪明,收获最大。
二、进行交流,同时进行检测反馈。
1、交流广字旁和病字旁的区别方法。
2、说说自己还知道的广字旁和病字旁的字,并说说这些字都与什么有关?
3、交流量词的填写情况。
4、积少成多:
(1)老师介绍诗的作者:王冕,元朝杰出的画家、诗人,他特别喜欢梅花,还特别爱画不着色的淡墨梅花,这首诗题咏的就是诗人自己所画的墨梅。
(2)学生自读古诗,检测自读情况。
(3)学生质疑不理解的地方,全班交流,老师点拨。(4)指名串讲诗意,老师补充。(5)指导学生背诵《墨梅》。
5、阅读平台:
1、指导有感情的朗读短文。
2、交流对预习提纲中问题的理解情况。
3、你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
三、小结
第二课时(能说会道)
一、引言导入,板书课题。
二、提出交流要求。
三、课堂口头交流。
1、把整理好的有关让花草树木过冬的材料和为了让花草树木过冬自己打算做些什么,在小组里进行口头交流。
2、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在班上交流。
3、班内评一评,看谁搜集得多、说得好。
4、表彰表现好的同学。
四、师小结
同学们搜集到的资料可不少,为了让花草树木好好过个冬天,大家赶快行动起来吧!再把你的行动在班上交流交流。
第三课时
一、导入课题
二、指导如何写作。
1、自读“笔下生辉”的一段话,了解本次习作的要求。
2、课前准备:观察与思考
(1)你听到的声音是从什么地方传来的?是微弱还是响亮?是
悦耳还是嘈杂?„„它有什么变化吗?
(2)听到这些声音你想到了什么?
(3)把你听到的、想到的记下来,写成一段话。
三、小组交流
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习作,征求一下同学的意见,再修改自己的习作。
四、评价
让小组推荐出的同学在全班进行交流,其他同学进行评价,相互启发,共同提高。
五、在交流评价的基础上再次修改习作。
六、把自己的习作誊写在作业上。
课后反思:
单元反思:
第五篇:语文第七单元
第七单元解读
(总 13 课时)
【单元名称】作家笔下的人 【单元教学目的要求】
是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运用。
【教学重难点】
1.本单元会认生字22个,会写14个。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人物的鲜活形象。
3.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语言、肖像、心理活动等方法描写人物。4.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解决措施】
1、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读写知识和经验,以次为基础来学习本组课文。
2、要注意整合和提升,注重将学生已有的经验与本组课文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提高阅读和写作这方面文章的能力。3对人物形象地感受不应该是几千条干巴巴的结论,要从实际出发,对人物进行分析。
22.人物描写一组
(3 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能从课文的词句中感受小嘎子、严监生、凤辣子等鲜明的人物性格,并结合自己的想象和生活经验还原人物形象,能对人物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从课文中找到描写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词句,细心揣摩,体会这些词句在表现人物性格中的作用,尝试一段人物描写。
3、认识课文中的14个生字,摘录课文中表现人物性格的句子。
教学重点:读课文,能从课文的词句中感受小嘎子、严监生、凤辣子等鲜明的人物性格,并结合自己的想象和生活经验还原人物形象。【教学难点】
能从课文中找到描写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词句,细心揣摩,体会这些词句在表现人物性格中的作用。【课前准备】了解《小兵张嘎》、《儒林外史》、《红楼梦》的故事梗概。【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揭示课题,通读课文。
1、出示课题《人物描写一组》,说说以前学过的课文或读过的课外读物中哪些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一说是怎样描写的。
2、朗读课文,认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寻找印象深刻的段落,多读几遍。
2、说说读了课文后的感受,学生充分发表意见。(1)可以说说对课文中的人物的评价,比如:小嘎子很机灵;凤辣子很泼辣;严监生很吝啬„„
(2)可以说说对课文中的人物的言行的感受,比如:严监生临时前“伸着两个指头”这个动作,课文中反复出现,充分说明严监生的吝啬„„
(3)可以说说课文的语言在表现人物性格特点上的作用,比如:“凤辣子”这个名字很能反映她的性格„„
三、深入研读,感受人物。
1、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人物,深入阅读短文,在阅读中尝试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1)在短文中找出特别能反映人物性格特点的词句,画下来,反复朗读。(2)你所阅读的短文中的人物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用一两个词语概括,标注在相应的文字边上。
(3)想象文中描写的人物形象,在头脑中形成图像,尝试有感情地朗读。
2、研究同一篇短文的同学自由组成小组,相互讨论切磋研读成果。
第 二 课 时
一、课堂交流,课文理解。
(1)交流《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的学习情况。
①小嘎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并说说你是从哪些词句中读出来的,说说你对这些词句的理解。
“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她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上风。”——可以看出小嘎子的机灵和“狡猾”。
„„
②读读这些句子,想象句子所描写的形象,有感情地朗读。(2)交流《临时前的严监生》的学习情况。
①严监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并说说你是从哪些词句中读出来的,说说你对这些词句的理解。
“„„总部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越发指得紧了。”
“„„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没了气。” ——从这个简单的动作中,可以看出严监生人都将死,仍恐费了灯油,是多么吝啬。„„
②读读这些句子,想象句子所描写的形象,有感情地朗读。
(3)交流《“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的学习情况。
①“凤辣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并说说你是从哪些词句中读出来的,说说你对这些词句的理解。
“一语未完,只听后院中有笑语声,说:‘我来迟了,没得迎接远客!’”——认未到而声先至,其他人“个个皆敛声屏气”,唯有她“放诞无礼”,活脱脱的泼辣相。
„„
②读读这些句子,想象句子所描写的形象,有感情地朗读。
二、反思人物,感悟写法。
1、快速阅读三篇短文,你认为哪个人物形象在你头脑中留下了最鲜明的印象?为什么?在文中找出理由,做好标注。
2、交流讨论,学生只有发言,讲述自己的看法和理由,教师可随机点拨。点拨的要点:
(1)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的描写符合人物的身份。如:小嘎子的动作就是一个小孩子才会做的,他的想法也是小孩子简单的“狡猾”等。
(2)人物的动作、语言和特定的情境相结合,突出了人物形象。如:严监生临死前伸出两个指头,“凤辣子”在众人面前风风火火的语言,都有力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3)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心理描写,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很典型。如:“凤辣子”一下子转悲为喜时,一前一后说的话,就是典型的人物语言;严监生那伸着的两个指头等。
第 三 课 时
一、创设情境,尝试描写。
(1)小结描写人物的方法:要有一个具体的生活情境;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点,要典型。
(2)回忆生活中影响深刻的人物,设想一个具体的生活情境,描写一个人物活动的片断。(3)讲评学生描写的片断,也可以让学生相互评点。
二、作业练习,技能拓展。
摘录课文中描写人物性格的句子。
三、课堂小结,知识点评。
1、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中心思想。
3、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写作特点。
四、课外安排,知识巩固。
1、积累文中描写人物的优美词语。
2、摘抄文中优美的描写人物的典型语句。
3、练习用学到的人物描写方法写一些自己身边的人。
【课后反思】 刷子李
(2 课时)【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刷子李”高超的刷墙技艺,想象“刷子李”刷墙时的风采。
2、能抓住重点句段反复朗读,体会文章是怎样表现“刷子李”的技艺高超的,感受独特的语言韵味。
3、认识课文中的6个生字,摘录描写精彩的句子。
【教学重点】了解“刷子李”高超的刷墙技艺,想象“刷子李”刷墙时的风采。【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是怎样表现“刷子李”的技艺高超的,感受独特的语言韵味。【课时安排】2课时
第 一 课 时
一、解课题,初识“刷子李”。
1、出示课题“刷子李”,说说从课题中你可以看出一些什么? 可能的答案:(1)课文描写的是一个姓李的人;(2)这是一个用刷子干活的人;(3)这个人刷墙特别好,所以才叫“刷子李”„„
2、刷墙特别好的,姓李人叫“刷子李”,这是一种很有趣的称呼。你还知道类似的称呼吗? 比如:做豆腐特别好的,姓王的人叫“豆腐王”,剃头特别好的,姓陈德任叫“剃刀陈”„„
二、读课文,了解“刷子李”。
1、自由朗读课文,认读课文中的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说说“刷子李”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学生可以自由说说初读课文后的感受,谈谈初步印象,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也可以用课文里的话来说。
3、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最能表现“刷子李”技艺高超的句子,做好标记。
4、课堂交流,用一个词来说说“刷子李”的粉刷技艺高超到了什么程度,并在课文中找出理由。
学生可以多个词语来形容“刷子李”的粉刷技艺高超,比如:出神入化、天衣无缝、出乎意料、不可思议„„
理由主要有以下这些,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调整教学顺序。教学时要把理解、朗读结合起来。
(1)“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上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通过动作和声音的描写,写出了“刷子李”刷墙时动作熟练优美。
(2)“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一个“天衣无缝”,一个比喻,写出了“刷子李”粉刷的墙面十分平整,质量很高。
(3)“这时候,刷子李忽然朝他说话„„看上去就跟粉浆落上去的白点一模一样。”——这段话可以和文章开头的一段话联系起来,理解“刷子李”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真的没有白点,不可思议。
„„
5、选择最有兴趣,认为写的最好的句段有感情朗读。
第 二 课 时
三、悟语言,体会韵味。
1、熟读课文,体会课文语言独特的感觉。
2、通读课文,在头脑中想象“刷子李”的形象,刷墙时的样子。把想到的用自己的话写下来。
四、课堂练习,技能拓展。
1、选择自己喜欢的句段背诵。
2、摘录精彩的语句。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五、课堂小结,知识点评。
1、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中心思想。
3、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写作特点。
六、课外安排,知识巩固。
1、积累文中描写“刷子李”的优美词语。
2、摘抄文中优美的描写“刷子李”的典型语句。
3、练习用学到的细节描写人物方法写一些自己身边的的一个人。
【课后反思】 金钱的魔力
(2 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故事发生的情境,能从内心批评和唾弃托德和老板在金钱面前的丑恶嘴脸。
2、通过对描写人物的语言的揣摩,把握托德和老板的特点,感受课文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的传神之处。
3、认识课文中的4个生字,积累有关语言。
教学重点:了解故事发生的情境,能从内心批评和唾弃托德和老板在金钱面前的丑恶嘴脸。【教学难点】
把握托德和老板的特点,感受课文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的传神之处。【教学准备】
课前介绍《百万英镑》的故事梗概。【课时安排】2课时
第 一 课 时
一、初读课文,了解故事。
1、出示课题“金钱的魔力”。
2、自由读课文,思考:从课文的描写中看,金钱到底有怎样的魔力?
3、课堂交流。
学生可能有各种回答,都是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应该尽量承认他们的有限合理性,但是一定要围绕课文,从课文中得出结论。比如:金钱可以让一个人的笑容凝固;金钱可以一下子改 变一个人的态度;金钱可以让一个流浪汉受人尊重„„
同时,还要让学会生朗读相应的课文,以检测学生认识生字,读通课文的情况。
二、再读课文,谈谈感受。
1、默读课文,思考:
(1)读了课文,你对托德和老板有什么感受?用一个词来表达你的感受。比如:讨厌、喜欢、厌恶等。
(2)你的这种感受来自于什么地方?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段,说说理由或有感情地朗读。
2、小组讨论,形成组内意见,推选人员代表小组发言。
3、课堂交流,谈谈感受。
一般情况下,学生一致的感受是讨厌或厌恶,但也不能排除有些学生有不同的感受,但要让学生把话说完,注意学生分析的理由是否言之有理,同时也要注意正确的价值观的引导。
理由主要集中在两个地方:(1)托德:从刻薄的嘴脸到一脸的窘况,主要集中在托德笑容的变化。(2)老伴:从耻高气昂到过分殷勤,主要集中在他说的一场段话中。
4、讨论,我们为什么要厌恶或讨厌他们呢?托德和老板有什么特点,可以用哪些词语来概括。
三、研读重点,体会语言。
1、读读课文中有关段落,想一想:在这篇课文中,你觉得托德和老板这两个人,哪一个描写得更加传神?
2、交流各自的观点,展开讨论。
在学生的讨论中,教师要随机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体会描写的传神之处。
3、有感情地朗读第6自然段和第11自然段。
第 二 课 时
四、课堂练习,技能拓展。
1、选择自己喜欢的句段背诵。
2、摘录精彩的语句。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五、课堂小结,知识点评。
1、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中心思想。
3、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写作特点。
六、课外安排,知识巩固。
1、积累文中描写人物的典型词语。
2、摘抄文中优美的描写人物的典型语句。
3、练习用学到的神态描写人物方法写一些自己身边的的一个人。
4、课外阅读《百万英镑》。
5、背诵第6自然段。
【课后反思】
回顾与拓展 七
(1课时)
【交流平台】
一、要求,让学生明确半节课任务和要求。
二、引导学生回忆在本组课文中留给自己印象最少的任务,便想好要怎样介绍给大家。
三、学生轮流与大家进行人物印象的口语交流。
四、总结本元作者在描写人物用的写作方法。【日积月累】
一、引导学生利用工具书查阅、读准成语。熟读成语。
二、引导学生理解这些描写人物的词语。
三、引导学生正确书写、积累这些成语。
口语交际七 讲人物的故事
(1课时)
【学习目标】
学习讲人物故事,能把话说明白,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同时力求把故事讲得生动有趣,吸引听众。
【教学重点】学习讲人物故事,能把话说明白,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教学难点】力求把故事讲得生动有趣,吸引听众。【课前准备】故事录音。【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情境导入。
1、我们在文学作品、电影、电视以及故事中接触了很多文学人物,说说哪些人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2、今天,我们就要来说说人物的故事。
二、试说故事。
1、选择一个自己印象最深的人物,轻声地说说他的故事。
2、请三位同学来说故事。
3、课堂评议:有没有把故事说明白? 在学生的评议中随机归纳:(1)说话是不是大声响亮;(2)故事的事不是有头有尾;(3)故事的经过交待是不是清楚。
三、再说故事。
1、根据上面讨论的标准,再次自由练习说故事。
2、把故事说给同桌听,互相评议,提出改进的意见,反复练习。
四、说好故事。
1、听故事录音,想想哪些地方说得比自己好。
2、课堂交流。
在学生的讨论中,可以随机归纳:
(1)语言要口语化。口语化是故事语言的特点,因为口语化的语言接近于生活语言,富有生活气息,说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不会因为语言的障碍影响听众的注意力和对内容的理解。(2)掌握好语气和语调。讲故事的人要运用语调的抑扬顿挫,来表达不同的感情色彩。在述不同的内容、描绘不同的情态时,都要运用语气和语调的变化,加以区别。如果不是这样,语调平淡,再好的故事也吸引不住人。
(3)处理好语速和节奏。讲故事,要快慢适度。太慢,听的人不耐烦;太快,听的人把握不了故事内容。要节奏鲜明,让人听起来清晰、连贯、悦耳。
(4)富有感染力。运用自己富有感情色彩的声音、姿态、动作、表情等,把故事中人物的性格、思想感情形象地表达出来,把故事发生、发展的环境气氛渲染出来。
3、练习把自己的故事讲的形象生动,吸引听众。
4、举行讲故事比赛,由全班学生进行评判。
习作七 写一个特点鲜明的人
(4课时)
【教学目标:】
1、回忆生活中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人,能在头脑中再现人物的音容笑貌,言行举止,并能准确把握人物的特点。
2、学习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心理、外貌神态等的刻画,突出人物的特点。
【教学重点】学习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心理、外貌神态的刻画,突出人物特点。【课前准备】回忆生活中特点鲜明的人。【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回忆人物,激活形象。
1、回忆本组课文中的几个人物,说说他们的特点。
2、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人也给你留下了深刻鲜明的印象? 课堂交流,要求学生说清:(1)这个人是谁?
(2)这个人有什么特点。
3、这个人为什么会给你留下这样的印象呢?仔细回忆这个人的一些情况,比如做过的事,他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等。闭上眼睛,让人物在你的头脑里动起来,像放电影一样。
4、说说回忆起来的一些情况。在学生说得过程中,教师可以追问一些关键的细节,帮助学生在头脑中进一步清晰人物形象和特点。但是不要把学生头脑中的人物概念化,而是要典型的形象的语言和行动。比如:他的习惯动作是什么?他在这样的时刻说了什么?他的手怎么放的„„
二、快速作文,固定形象。
1、读读本组课文中的一些人物描写的片断,简单的说说人物描写的方法。
2、想想准备怎样来描写自己头脑中的人物。
3、课堂交流:抓住人物的那些方面来突出人物的特点。
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可以用具体的描写语言引导学生体会怎样写得更好。
4、学生作文,教师可以巡回指导。
第 二 课 时
三、典型讲评,修改作文。
1、选择典型的作文。
教师在巡回的指导的过程中,要对学生的写作情况有大致的了解,迅速判断学生作文中的普遍问题是什么,并选择带有这些问题的作文作为讲评的例文。
2、课堂评议。
评议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来说说例文中好的方面和存在的问题。
可以把整篇例文都读完,再请学生评议;也可以在关键的地方停下来,就某一点请学生评议。
评议的重点是人物的特点是不是突出,如果不突出,原因在哪里?怎么改? 一般包括这些方面:
(1)描写外貌,不宜千人一面,面面俱到,要因人而异,根据表达的需要有重点地写,必须学会抓住人物与众不同的特点,灵活地描写人物的外貌——既可以用一般文字集中介绍,又可以穿插在人物做事的全过程中多次描写,力求用较少的笔墨勾画出人物的外貌特征,反映出人物的年龄、职业、生活经历和个性等特点,给人以鲜活之感。
(2)语言描写不能千人一腔,众口一词,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个性特点,要辅以恰当的动作、神态、姿势、语气或情绪,这样写语言会更生动形象。
(3)准确的动作描写,能体现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个性特征。描写人物的动作,既要写出做了什么,更要写出怎么做的。首先,要精选动词,把动作写准确具体;其次,要写出人物的连续动作,活现出人物的动态情景;然后,尽力写出人物的动作细节,反映出个性风采。
(4)写人还要有典型事例,用事实说话,借助一两件典型、新颖的事例来表现。
3、学生根据评议的要求修改自己的作文。
四、互相评价,互相修改。
1、把写好的作文给同学看,请同学提出修改意见。
2、再次修改自己的作文。
第 三 课 时
五、誊写习作。
第 四 课 时
六、讲评习作。
抓住本次训练的重点进行讲评。
【单元小结,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