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Makefile之Linux内核模块的Makefile写法分析
前些天写一个驱动模块。竟然写内核模块Makefile时出了问题,于是将其总结下来,下次再用时拿过来改下就行了。
#General Purpose Makefile for Linux Kernel module by guoqingbo KERN_DIR = /home/gqb/development/linux-kernel-2.6.37 #KERN_DIR = /usr/src/$(shell uname-r)#KERN_DIR = /lib/modules/$(shell uname-r)/build all:
make-C $(KERN_DIR)M=$(shell pwd)modules
clean:
make-C $(KERN_DIR)M=$(shell pwd)modules clean
rm-rf modules.order obj-m += xxx.o 第3行KERN_DIR表示内核源码目录,这种方式适用于嵌入式开发的交叉编译,KERN_DIR目录中包含了内核驱动模块所需要的各种头文件及依赖。若在PC机开发内核模块则应使用第4、5行的写法。
第8行中-C表示 指定进入指定的目录即KERN_DIR,是内核源代码目录,调用该目录顶层下的Makefile,目标为modules。
M=$(shell pwd)选项让该Makefile在构造modules目标之前返回到模块源代码目录并在当前目录生成obj-m指定的xxx.o目标模块。clean这个目标表示将模块清理掉
obj-m += xxx.o即指定当前目录要生成的目标模块,然后modules目标指向obj-m变量中设定的模块
第二篇:linux makefile 初学者学习心得
在学习linux系统中认识到了makefile是必须要掌握的,一开始对于makefile(翻译:生成文件)不理解,经过几天的学习对makefile也有了一定的理解:
一、Makefile的作用:
makefile 关系到整个工程的编译规则,一个工程文件不计其数,其按类型,功能,模块分别放在不同的目录下,makefile定义了一些规则来指定,哪些文件需要先编译,哪些文件需要重新编译,甚至进行更复杂的功能操作,因为makefile就像一个shell脚本一样,其中也可以执行操作系统命令。也就是通过makefile规则编写makefile文件来实现执行文件的生成,makefile对于多个文件生成的执行文件,若有某个发生改变后,makefile可以发现直接去编译,从而减少了从头开始编译的时间,提高编译效率,同时也可以很方便的修改文件,添加或者删去某些文件。
二、Makefile的规则:
1.隐晦规则:就是利用make 的 自动推导的功能
2.显示规则:就是显示的在命令行中写出目标文件的依赖关系 3.变量的定义:就变量的宏替换
4.文件指示:其中包括三部分的内容,一个是在一个makefile中引用另一个makefile,就像c语言中的include 一样;另一个是根据某些情况指定makefile中的有效部分,就像c语言的预编译#ifdef一样;还有一个就是定义一个多行的命令。
5.注释:只有行注释用#号字符注释 如果你的makefile中用到了# 你可以用“#“转义
一、把源代码编译成目标代码一般是一个规则。
二、把所有中间文件编译链接在一起也是一个规则。
编译需要一定的依赖文件,例如把一个.c文件编译为一个可执行文件,则一般是通过:先有.c再到.o然后到
执行文件 例子:#要想生成hello.o目标,必须先有hello.c, 然后调用命令行gcc编译生成hello.o 依赖对象hello.c hello.o:hello.c
gcc –c hello.c –o hello.o
要想生成执行程序hello,必须先执行规则hello.o, 然后调用命令行gcc链接生成hello hello:hello.o
gcc hello.o –o hello 在例子中hello.o要依赖hello.c调用gcc编译器才能生成,执行文件hello要依赖hello.o
Makefile可以理解为由make程序进行解释的一种特殊脚本。
(备注:脚本通常可以由应用程序临时调用并执行。各类脚本被广泛地应用于网页设计中,因为脚本不仅可以减小网页的规模和提高网页浏览速度,而且可以丰富网页的表现,如动画、声音等。举个最常见的例子,当点击网页上的Email地址时能自动调用Outlook Express或Foxmail这类邮箱软件,就是通过脚本功能来实现的)
首先make找到Makefile的入口规则,一般是all,或者是用户在命令行指定的target 顺着入口规则的依赖对象查找下去,检查一直查找到最终的目标,即只有被依赖而没有依赖其它对象的目标.即终目标
从最终目标顺着依赖关系依次执行到入口规则,中间只有运行命令出错,才停止执行.如果是依赖文件,make会自动检测最后更新时间,只会去执行已经修改过的文件,以此来减少编译时间
三、在makefile也可以定义变量。
如赋值:定义变量可在规则中使用,Makefile 中使用变量 Makefile中的变量就像是c 语言的中宏一样 怎样定义变量呢?
我们在makefile最上面定义 一个变量
OBJS = main.o func1.o func2.o func3.o func4.o func5.o 引用变量 $(OBJS)这就等价于main.o func1.o func2.o func3.o func4.o func5.o 就像宏一样的会被替换掉,等价后如果一个生成文件需要依赖main.o func1.o func2.o func3.o func4.o func5.o多个.o文件,则可用$(OBJS)代替。
Makefile还有自推导,判断源代码的依赖关系的功能,也就是不用我们去为了.o文件而编写其他命令,例如:只要make看到一个*.o文件,它就会自动的把 *.c文件 加到 依赖关系中,如果make 找到一个 func2.o 那么func2.c 就会使func2.o 的依赖文件。并且gcc –c func2.c 也会被推导出来。所以我们的makefile就会简单多了
在编写makefile是也有很多小细节值得注意,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命开头的空格是用tab键生成的,命令间空格也是tab键生成,还有赋值方式
= 和 :=
许多换行等许多应用需要注意,makefile的功能
很是强大,上述只是简单操作入门。
第三篇:Makefile万能通用版(C++和C混合编译也适用)
1.、该Makefile 是我自己写的,可用于编译均是.c文件的工程,基本不用修改什么东西。
2、将该文件拷贝到工程文件夹下,在终端执行:
#make create(将会在根目录下创建出include, src, bin 三个目录)
#make 即可编译
#make clean删除所有生成的中间文件和可执行文件
3、如果需要编译C++的.cpp和C语言的.c文件,即C、C++混合编译,将CC=gcc 改为CC=g++即可。(如果还不行,那就需要在.cpp文件的extern “C”中将被调用的.c声明一下,或者将所有.c文件做成成静态库,后者适合.c文件较多的情况)
CC=gcc
CFLAGS=-o
PARAM=-Wall
CUR=$(shell pwd)
SRC=$(CUR)/src
SRCS=$(SRC)/*.c
TARGET=$(CUR)/bin/exe
.PHONY:$(TARGET)
all:$(TARGET)
$(TARGET):$(SRCS)
$(CC)$^ $(CFLAGS)$@ $(PARAM)
clean:
@-rm-rf $(TARGET)
@-rm-rf $(CUR)/include/*~
@-rm-rf $(SRC)/*~
@-rm-rf $(CUR)/*~
create:
@-mkdir src/
@-mkdir include/
@-mkdir bin/
第四篇:个人简历之写法
个人简历之写法
个人的简历写法不必要千篇一律,都采用一样的格式。但不管如何布局安排,都要层次分明、简洁明了,突出重点。通常情况下,求职者多采用的是开始部分、中间部分和结尾部分的写作方式。
个人简历的写法
一、开始部分
包括:标题、姓名、年龄、学历、婚姻状况、健康情况、联系地址、求职目标等。
求职目标: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去选择职业目标,应该考虑的因素有:专业所长、兴趣爱好、待遇、个人能力、学历、年龄、性别、性格、社会习俗。:中国求职简历网例如:你一心想学好外
语,并且打算在一两年之内出国深造,那么你就可以把旅行社、国际观光宾馆、贸易公司、外事机构、航空公司、进修学院作为优先考虑的单位。对于特别热门、应聘人特别多的职业,选择时要谨慎行事。简历中职业目标的书写的字数讲究简练清楚,最好不要超过四十个字。
二、中间部分
主要陈述个人的求职资格和所具备的能力。
专业:包括自己所学的专业和业余所学的专业及特长,具体所学的课程等;自己所受教育的阶段;具体的证明材料、证书等;教育背景的陈述,要突出与招聘工作密切相关的论文、证书与培训课程等。
工作经历和能力:说明工作经历,尤其是与求职目标相关的工作经历;一定要说出最主要,最有说服力的资力、能力和工作经历;说明的语气要坚定、积极、有力;具体的工作、能力、关系等证明材料;写工作经验时,一般是先写近期的,然后按照年代的顺序依次写出。最近的工作经验是很重要的。在每一项工作经历中先写工作日期,接着是工作单位和职务。在这个部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陈述了个人的资格和能力经历之后,不要太提及个人的需求、理想等。
三、结尾部分
多是提供证明自己资力、能力以及工作经历的证明材料,其中也包括自己的一些补充内容。例如学历证明、学术论文、获奖证明证书、专业技术职业证书、专家教授推荐信等。这些材料可以列在另外的附页上。如有必要,可以附加证明人一项.但需要说明的是:在证明人栏目中要说明证明人的姓名、职务、工作单位与联系方式。当你同时对许多单位写个人简历,而难于提供许多对方熟悉且有说服力的证明人时,你也可以在简历结尾处注明,“一经需要,即提供证明人”等语句。
个人简历主要包含的几个内容
1.姓名。力求与各种学历证明的姓名相同,如有更改姓名的情况,务必在公证时予以声明,并附上公证书。
2.性别。
3.出生年月日及地点。力求与各类学历证明的出生年月日一致,出生地点写明国别和省份。
4.国籍。
5.婚否。
6.现在工作单位及详细通信地址。
7.个人教育背景。包括大学、硕士阶段的在读时间,所在大学的名称、专业和所获学位,参加工作后的受教育经历,主要指脱产接受专门的进修、培训或学习。
8.个人从事专业的经历。填写专业经历应力求抓住重点,突出研究方向。担任教学工作的可列出主讲、助讲的课程名称,担任研究工作的可列出参加各个研究项目的课题名称。
9.个人的著作、论文或研究成果要分门别类列出,并一定要与个人专业经
历相一致。所列著作要注明名称,出版年月,出版单位。所列论文要注明论文题目,刊载杂志或期刊名称、期号、语种。对于在学术会议上发表的还要注明学术会议的名称、召开时间和地点等。如果其中有被外国学者评论过的,最好附上刊载评论的杂志名称及时间。
10.外语水平。注明参加ToEFL、GRE等考试的时间、地点及成绩。若申请者掌握多门外语,则要一一注明语种并说明熟练程度。
11.参加何种学术团体,得到何种荣誉。学术团体一般应是省、市或行业一级以下的专业学术团体,在学术团体中所担任职务可加以注明。荣誉主要是指在专业、技术研究方面获得的奖励和荣誉,并要注明获奖名称,颁奖时间和颁奖单位。
12.拟申请的大学和导师的姓名。可根据申请者查询的资料予以注明,并要注意按照每个单位、每位导师一份简历的原则,即在同一份自传中不必注明
全部想要联系的单位和导师。
13.拟进行的研究方向和希望从事研究的题目。国外院校的专业面一般较宽,要根据国外情况,力求专业面与其一致。研究课题可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和需要,同时也要尽量考虑对方的条件。
在简历的书写过程中申请者还应注意必须尽力保证字迹的工整、清楚,最好用打字机打印。总之,一份成功简历的秘诀在于:既不要言过其实,又必须充分反映自己的实际水平。
第五篇:说明文写法分析
说明文写法分析
1、结合说明方法谈
规范性的答题模式如下:
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内容: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参考前面说明方法,明确其作用)
2、结合修辞手法谈
规范性的答题模式如下:
这是一篇生动地说明文,大量地使用了各种修辞手法,说明了……(内容),使文章的说明形象生动。
3、结合表达方式谈
记叙、描写使说明更具体形象;抒情、议论使说明更有感情。那么,从这个角度分析说明文的写法,答题的规范性格式如下:
这篇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除了说明外,还有……(从“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根据内容选择),如……(具体举例),就是……(表达方式)的运用,使说明更具体形象/充满感情。
说明语段的作用
这种题目答题的角度有三:
(1)、结构、内容作用: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前文。有时在文章开头,还起着引出说明对象/说明事理的作用。
(2)、结合说明方法谈。
通过……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
考点及对策
考点之一:说明对象
考查类型:直接让学生回答:“这篇文章(或文段)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对 策: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考点之二:说明对象的特征
[类 型1]:直接找出说明事物的特征的句子
对 策: A、看 题目 B、在首段中找 C、抓关键词句(比如:运用了说明方法的语句、中心句)
[类 型2]:概括说明事物的特征
对 策: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考点之三:说明方法
[类 型1]:直接让考生回答文章或段落的说明方法
对 策: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的主要特点,然后根据文段内容分析判断。
[类 型2]:文章某段或某句运用何种说明方法,简要说明它的作用?
对 策:找出运用的说明方法,再根据下列说明方法的作用具体回答。
1、举例子 :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2、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3、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4、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5、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6、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或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7、列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8、引用法: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9、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10、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11、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考点之四:说明顺序
[类 型]: 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
对 策:
1、了解说明顺序的基本常识:说明文有三种写作顺序。⑴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多在建筑物的结构,如上下、远近、左右、内外、东西南北中等。⑵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⑶逻辑顺序:说明事理,多说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逻辑顺序的具体分为: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个别(特殊)、概括——具体、整体——局部、总—分
2、掌握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考点之五:说明语言
[类 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
对 策:抓住说明文语文准确这一特点答题,格式:准确(或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类 型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对 策:(1)不可以+(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
(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不符合实际。
[类 型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对 策:(1)表态(删还是不删)+(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4)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
[类 型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对 策:找出语言准确的词句,然后说明其作用。找准确词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找有精确数据的句子;②找有概数的句子;③找使用限制性词语的句子。
[类 型5]:指示代词的含义类型:指示代词如 “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对 策: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对整篇文章语文的品析,一般从二个角度谈:A、准确;B、形象生动或简明平实。A是一般说明文的共同特点。B是针对不同语文风格的角度谈。做这种评析整篇文章语言特点的题目,一定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谈,比如可以选择一句话为例子。格式如下:这篇文章充分体现了语文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的特点,如“……”一句,就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2、对具体篇/句/词的评析 篇/句的作用基本同上。)
解题思路和技巧
(一)明确说明对象:
阅读事物说明文,不管是整篇还是整段,都要首先从整体入手,把握文章说明的是什么事物,即说明的对象是什么;阅读事理说明文,要弄清文章说明了什么事理。
如何找准说明对象呢?
1、看题目,不少题目都表示说明的对象。如《中国石拱桥》一文。
2、抓首括句和中心句。好的说明文往往运用这种句子来突出所要说明的事物和特征。
(二)抓住事物特征:
介绍事物的形状、性质、构成,解说事物的成因、功用、关系等。都必须抓住事物的特征。所谓“特征”,就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了解事物的特征,不能停留在表象上,而要了解事物内在的本质。那么,如何把握事物的特征呢?也可从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从标题着眼。有的标题在指出文章说明对象的同时,指出其特征,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一文,标题指出说明对象“人民大会堂”,也指出其特征“雄伟”;有的标题用设问句的形式,引导读者有针对性地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如《食物从何处来》一文,标题指出说明对象“食物”,同时引领读者阅读课文,不难看出“食物是一种能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一句点明了“食物”的特征是“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有的标题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如《天气陛下》一文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称天气为“陛下”,生动有趣地说明了天气的威风。
第二,从分析材料入手,即逐段分析作者介绍了有关事物的哪一方面特征,然后归纳小结。有的事物的本质特征,作者已在文章中明确地指出来了,阅读时要找出这些关键句。例如《中国石拱桥》一文中,“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和“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两句,就点明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又如《苏州园林》一文中“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一句,概括了苏州园林的特点“图画美”。有的说明文没有明显的关键句,阅读时更须要细心琢磨,从中加以提炼。例如:“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这段文字没有关键句,但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和生动形象的描写。例如:拿两岸的河堤常被冲毁与这座桥从没出过事作比较,是为了说明卢沟桥“结构坚固”的特点;用排比、拟人的修辞方法描写柱头上石刻狮于的情态,是为了说明卢沟桥“形式优美”的特点。
(三)归纳说明方法:
阅读说明文时,边读边标出文章所使用的说明方法,然后总结主要使用了哪些方法,并进而分析这些说明方法对准确说明事物特征所起的作用。
(四)逐段概括要点,理清说明顺序:
概括要点时,要重视首括句、尾结句或提问式语句的作用,重视给概念下定义或解说的语句的作用。阅读时可以把这些语句勾画出来。概括要点时最好用完整的句子,意思要简明扼要。在逐段概括要点的基础上,用“同类合并”的方法,把全文划分为相对独立的几部分,概括出每部分的大意,把每部分的大意依次连缀起来,就能比较清楚地显示出全文的说明顺序了。使用什么说明顺序,还要看说明的对象。一般来说,说明事物的演变发的,用时间顺序;说明建筑物的,用空间顺序;介绍高科技产品或说明事物间的联系的,用逻辑顺序。
(五)整体感知,把握中心:
在理清说明顺序的基础上,分析段与段、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就容易看出文章的基本结构了。如是总—分式的结构还要着重分析“分”的部分是按什么原则组合的,是并列,是递进,还是包含有总分关系。递进式结构要着重分析各层意思是怎样逐步深入展开的,是由现象到本质,还是由个别到一般,或是从结果到原因等等。把握结构后,最好能画出结构示意图。说明中心就是归纳出一篇说明文说明了被说明事物的怎样的特征,或阐释怎样的事理。在理清说明顺序、把握文章结构的基础上,再归纳说明中心也就不难了。
(六)体会语言准确性:
准确是说明语言的特点。分析说明文语言,就是看遣词造句是怎样准确说明被说明事物的特征的。
要注意分析关键词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