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地域文化天津历史与文化
地域文化(天津历史与文化)y 过程性评测第一次 判断题:20道,每道2分,总分40 1.天津早在1987年就被列为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正确 错误√
2.明中叶以后,天津成为南北交通运输的水陆码头。正确 错误√
3.天津地热资源具有埋藏深,水质好的特点。正确 错误√
4.中国第一所培养陆军军官的院校天津武警学堂创建于1885年。正确 错误√
5.天津沽塘耕植畜牧公司是近代中国第一家股份制农场。正确√ 错误
6.1406年,朱棣下令设立了“天津左卫”和“天津右卫”。正确 错误√
7.第一次大沽口保卫战是近代以来中国反侵略战争中唯一一次的重大胜利。正确 错误√
8.1862年12月,被命名为“胜利后母堂”的大教堂落成。中国人称之为“望海楼教堂”或“河楼教堂”。正确 错误√
9.天津港目前已经同世界上的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港口保持贸易往来。正确√ 错误
10.引岸专商制度阻碍了天津经济的发展。正确 错误√
11.中国最早的城市公交系统始于天津的无轨电车。正确 错误√
12.天津是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和中国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正确√ 错误
13.12月25日是天津的诞辰之日。正确 错误√
14.天津城市的风云变化,在一定意义上就是近代中国历史的缩影。正确√ 错误
15.天津义和团的首领曹福田在吕祖堂设立了总坛口。正确√ 错误
16.天津的路虽曲折难记,实际是有规律的。南北向为“道”,东西向为“路”。正确 错误√
17.第二次大沽口保卫战,使大沽口陷落,天津门户洞开。正确 错误√
18.通过《北京条约》,外国侵略者实现了开辟天津为通商口岸的梦想。正确√ 错误
19.李鸿章在紫竹林、天津之间试架电报线路,这是中国最早创办的电报。正确 错误√
20.1404年的设卫筑城是天津城市史的原点。正确√ 错误
单选题:20道,每道2分,总分40 1.1902年,袁世凯接收天津后即决意兴建“新站”,也就是今(B)。A天津站 B天津北站 C天津西站
2.1888年10月9日(A)铁路通车,这是中国最早自建并运营的铁路。A唐津 B唐胥 C津浦 D京津
3.天津是仅次于(B)的中国第二大工商业中心和贸易口岸。A北京 B上海 C深圳
4.“漂榆邑”在(C)一带。A河北区 B小白楼 C军粮城
5.(C)港是中国最大的人工港。A福建 B青岛 C天津
6.(D)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私立的化学研究所——黄海化学工业研究所,为开创中国海 洋化工事业做出积极贡献。A周学熙 B李鸿章 C李烛尘 D范旭东
7.1153年,统治了淮河以北,半个中国的金王朝,迁都燕京,即今天的(A)。A北京 B金陵 C南京
8.(B)年12月,朱棣下令设立了“天津卫”。A1401 B1404 C1403 9.(C)年,李鸿章督办的北洋水师成立。A1876 B1877 C1875 D1878 10.1725年,天津卫改制为(C),隶属河间府。A天津县 B直隶州 C天津州
11.(D),天津改为省辖市,为河北省省会。A1928-6-1 B1928-11-1 C1930-6-1 D1930-11-1 12.1903年天津最宽的马路是大经路,也就是今(A)。A中山路 B南京路 C和平路
13.天津位于中纬度欧亚大陆东岸,是东南季风盛行地区,属于(B)气候。A热带雨林 B大陆性 C热带海洋
14.中秋节的饮食习俗是吃(B)。A粽子 B月饼 C切糕
15.(B)的方案经不断改造,于1918年成为中国第一套法定汉字形式的拼音字母——注音字母。A卢戆章 B王照 C王力
16.相声演员万人迷指的是(B)。A张德泉 B李德锡 C朱少文
17.1866年,清政府在天津设立机器局,其中(C)是国内最大、世界一流的火药厂。A北局 B南局 C东局 D西局
18.天津是母亲河(B)和大海联合创造的一片土地。A长江 B海河 C黄河
19.早在(B)时代,天津地区就出现了原始人类的活动。A旧石器 B新石器 C青铜
20.开埠后,(C)最先在天津强划租界。A法国 B意大利 C英国
多选题:10道,每道2分,总分20多选题:10道,每道2分,总分20 1.革命党人在英租界小白楼召集铁血会、振武社(ABC)等团体成立了“北方革命协会”。A光复团 B急进会 C女子革命同盟
2.1900年,由英、法、德国、美、俄国(ABC)组成的“八国联军”在天津犯下了骇人听闻的战争罪行。A日本 B意大利 C奥地利
3.现存的(ABC)等地名就始于三卫时代。A唐官屯 B姚官屯 C徐官屯
4.二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索是(BC)。A大罢工 B亚罗号事件 C马神甫事件
5.1725年,天津州升为“直隶州”,下辖(ACD)三县。A武清 B静海 C宁河 D青县
6.天津地区临时政府下设巡捕处、(BCD)、粮食居、中国私人财产管理处等管理机构。A教育处 B发审处 C卫生局 D财务处
7.(AC)是一座城市发展的先天基础。A地理环境 B人文景观 C自然条件
8.1900年7月13日,八国联军开始轰击天津,直隶总督仓皇出逃,守城的重任落在了(A C)等人的肩上。A义和团 B联军 C水师营
9.北洋通商大臣还加授钦差大臣关防,可以(ACD)。A代表朝廷接见外国使节 B签订条约 C统辖地方文武
D筹建近代国防工业、统帅庞大的新式海陆军
10.宋辽所设置的寨名大部分沿用至今,例如(A B C)。A小南河 B双港 C泥沽
地域文化(天津历史与文化)y 过程性评测第二次 判断题:20道,每道2分,总分40 1.“五四运动”是以工人阶级为先导,以学生为主力的一场反帝爱国革命运动。正确 错误√
2.1881年5月13日,中国最早的货运铁路唐胥铁路正式开工建设,同年11月8日举行了通车典礼。正确√ 错误
3.塘沽新港举行典礼是天津港由河港向海港转折的重要标志。正确√ 错误
4.天津“八大家”不都是以盐、粮为发家致富的主要手段的。正确 错误√
5.在世界其他国家也有天妃宫,妈祖文化已经成为了世界性的文化现象。正确√ 错误
6.津浦铁路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条自办的铁路。正确 错误√
7.天津新“八大家”中孙胡两家合办的敦庆隆绸缎庄落户于估衣街。正确 错误√
8.宝成纱厂党支部是天津工人的第一个党支部。正确√ 错误
9.1912年1月天津暗杀团成立,团长为直隶无极人薛成华。正确 错误√
10.天津解放的当天,以黄克诚为市长的天津市人民政府宣告成立。正确 错误√
11.1949年1月15日,天津市人民政府成立。正确√ 错误
12.为了保证漕船运粮安全,金朝在武清和柳口派驻了“巡检”。正确√ 错误
13.1916年10月25日天津各界八千多民众在鼓楼集会,成立了天津民众大会。正确 错误√
14.商业销售与建筑风格为劝业场带来了大量客源和丰厚的利润。正确 错误√
15.谦祥益是山东孟氏创办的“祥”字号之一。正确√ 错误
16.用于转运的粮仓被称为“水次仓”。正确√ 错误
17.天津最著名的两个天后宫为:灵慈宫、大刀宫。正确√ 错误
18.北京是我国近代航运事业的决策中心和重要发源地。正确 错误√
19.天津商会的爱国主义壮举突出表现在1916年的老西开事件和1919年的五四运动中。正确√ 错误
20.1903年天津成立了商务总会。正确 错误√
单选题:20道,每道2分,总分40 1.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有多条国际国内航线,是(B)地区最大的航空货运中心。A中国 B华北 C东北
2.天津的天后宫数量很多,最早建于(C)。A宋代 B明朝 C元代 D唐代
3.妈祖文化是源于我国(B)、广泛流行于东南亚及世界许多地区的民间崇拜。A广东 B福建 C深圳 D上海
4.1887年3月,(B)将以前脱离矿务局而另设的中国铁路公司改名为中国天津铁路公司。A段祺瑞 B李鸿章 C袁世凯 D冯国璋
5.(A)年,天津港由河港转折为海港。A1952 B1953 C1954 D1951 6.早在(A)时期,天津因地理优势就已经成为漕运的枢纽。A三国 B秦朝 C商朝 D元代
7.妈祖文化的北方传播中心为(A)。A天津 B福建 C深圳 D广州
8.(C)成为中国第一个使用国际标准轨距铁路的大城市。A深圳 B福建 C天津 D上海
9.(A)是我国最早的地理学家,曾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地理学期刊。A白雅雨 B张相文 C王金铭
10.明清时期河海航运业的发展,推动了天津(C)的迅速崛起。A农业 B工业 C商业 D运输业
11.1919年,“五四运动”是首先在(A)爆发。A北京 B天津 C上海
12.1936年3月,中共中央派(A)到天津主持北方局工作。A刘少奇 B彭真 C吉鸿昌
13.1920年8月,在(B)的指示和支持下,觉悟社部分成员赴法国勤工俭学。A周作人 B李大钊 C刘半农
14.1909年,(B)发表关于戏剧改革的文章,组织新剧演出,宣传爱国主义精神。A刘子良 B王钟声 C廖仲恺 15.(B)年清廷下令停止漕运,漕粮被“折征”为现银。A1902 B1901 C1900 D1903 16.《天津新海关章程》中将天津港停泊区划为上下两域,一域为(A),一域为天津紫竹林。A大沽口 B军粮城 C小白楼 D估衣街
17.白雅雨等人发动的(C)掀起了天津革命的第一次高潮。A南通起义 B天津起义 C滦州起义
18.(C)年,法国将老西开纳入其租界之中。A1912年 B1916年 C1931年
19.在品类繁多的商品贩运中,最能够显示航运与商业之关系的还是运输量最大的(C)A水产贸易 B军事贸易 C粮食贸易 D食品贸易
20.(B)主编的《天津学生联合会报》影响巨大,被誉为“全国学生会报之冠”。A邓颖超 B周恩来 C李大钊 D毛泽东
多选题:10道,每道2分,总分20多选题:10道,每道2分,总分20 1.唐初征伐辽东和始于金元时期的大规模海漕运输,使天津的城市形成由(ABC)持续发展。A直沽寨 B三会海口 C海津镇 D小白楼
2.开埠对天津发展的影响可概括为(ABC)。A政治地位迅速上升 B对外贸易迅猛发展 C近代工业迅猛兴起
3.大直沽辟为港口,及(AB)的建立,奠定了天津城市发展的基础。A直沽寨 B海津镇 C军粮城 D小白楼
4.天津海关一设立就具有特别的地位。当时,它所管辖的区域从大沽口到张家口长达千里,曾设有(ABC)分关。A北平B秦皇岛 C塘沽 D上海
5.天津学联办公室成立后,社员包括周恩来、(ABC)等天津学生运动的中坚人物。A邓颖超 B马骏 C刘清扬
6.漕运是我国古代国家通过水路专为中央政府调运(AB)的运输方式。A粮食 B物资 C军队 D军火
7.漕运对天津发展的影响可以从以下(ABC)等个方面总结。A 对政治的影响 B对经济的影响 C对城市文化的影响
8.(BC)以同盟会代表的身份,在英租界小白楼召集铁血会、振武社、光复团、急进会、女子北伐队、女子革命同盟等革命团体成立了“北方革命协会”。A姜赐卿 B胡鄂公 C白雅雨
9.天津海关1869年迁到了当时的英法租借地交界处的紫竹林地区(今天的营口道2号),民间称为(AC)。A新海关 B三会海关 C紫竹林新关 D军粮城
10.(ABD)是带动中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三个增长极。A珠三角 B长三角 C香港 D天津
地域文化(天津历史与文化)y 过程性评测第三次
1.开埠后,天津北方商业中心的地位加入世界市场而迅速提升。()正确√ 错误
2.天津的典当业兴起于明代,但有文字记载始于清朝。正确√ 错误
3.在纺织工业乃至天津近代民族工业中,宋棐卿创办的东亚毛呢纺织有限公司与“抵羊”牌毛线享有极大的声誉,成为天津工业的辉煌旗帜。正确√ 错误 4.亚洲第一个纯碱企业——永利碱厂于1919年在塘沽破土动工。正确√ 错误
5.天津最早的金融市场是在伙友们自发活动中逐渐形成的。正确√ 错误
6.1872年1月17日(同治11年12月19日),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正式成立,朱其昂任总办。正确√ 错误
7.1878年3月23日,天津海关书信馆开始收寄华洋公众信件,标志着中国近代邮政的诞生,这一天成为中国近代邮政的创办日。正确√ 错误
8.1926年8月,在美国费城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上,红三角牌纯碱为中国赢得了第一枚金质奖 章。正确√ 错误
9.天津最早出现的近代银行是1881年(光绪七年)设立的英国汇丰银行分行。正确√ 错误
10.1921年后,天津仅存的大德通、大德恒两家票号转为了钱庄。正确√ 错误
11.大沽船坞的员工是中国北方也是天津市第一代产业工人。正确√ 错误
12.酿酒业是天津古代城市发展的两大经济支柱之一。正确 错误√
13.天津是近代中国外交和对外商务活动的中心。正确√ 错误
14.天津商业繁荣的标志是集市的增多和繁华商业区的形成。正确√ 错误
15.民国初年,政府颁布了若干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政策法令,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正确√ 错误
16.1945年10月4日,范旭东在重庆病逝。毛泽东同志为他题写了“工业先导,功在中华”的挽联。正确√ 错误
17.周学熙一生对天津和中国北方的近代工业发展贡献之巨,一直是北方实业集团的领袖人物。正确√ 错误
18.天津最早的钱业同业组织产生于嘉庆年间。正确√ 错误
19.19世纪20年代初期,天津已经形成完整的纺织工业体系。正确 错误√
20.1905年,在商务公所的基础上,天津商务总会成立。()正确√ 错误
单选题:20道,每道2分,总分40 1.值得一提的是,(A)也是享誉全国的“万国建筑博览会”。A解放北路 B东北角 C大沽路 D新华路
2.(B)是天津历史上行业最全,店铺最多,最繁华的商业街。A洋货街 B估衣街 C针市街
3.天津城市的形成始于元、(A)戍守漕运,转型崛起于清末开埠通商。A明 B 宋 C清 D元
4.天津最早出现的近代银行是1881年设立的(A)银行。A汇丰 B华商 C道胜
5.从直沽寨、海津镇到天津卫,天津始终是一个(A)特区。A经济、军事 B经济、文化 C经济、政治
6.20世纪初期天津最大的百货商店是(C)。A劝业场 B天津商场 C中原公司
7.1892年5月,建成的老龙头火车站是指现在的(C)火车站。A天津西站 B天津北站 C天津站
8.作为长芦盐产、运、销的中心,天津就成为(B)最集中的城市。A煤商 B盐商 C米商 D服装商
9.天津的第一家票号为1822年改组的(B)票号。A蔚盛长 B日升昌 C中兴和
10.(A)年春,在洋布绸缎、粮食、银钱等各行商人的努力下,天津商务公所正式成立。A1903 B1904 C1905 D1906 11.清康熙年间,长芦巡盐御史、长芦盐运使司两大盐务机构分别从北京、沧州迁至(C)。A河北 B上海 C天津 D北京
12.曹操为了北征(B)曾在天津开挖平虏渠、泉州渠和新河,形成贯穿天津地区的河流干线,用以运送军队和物资。A张秀 B乌桓 C陶谦
13.宫南、(C)是天津古代金融业的中心。A估衣街 B天后宫 C北大街 D大胡同
14.1915年,朱清斋创办的(C)面粉公司,是天津第一家大型机器面粉工厂。A福星 B三津永年 C寿星
15.天津工业化进程的第一步发轫于(A),天津是北方洋务运动的中心。A军事工业 B农业 C商业 D民族工业
16.到了(C),天津酿酒业十分发达,已具备了相当的规模与实力。A宋代 B明代 C清代 D元代
17.从1873年到1891年的18年中,天津机器局的规模总共得到(B)较大的扩充。A四次 B五次 C三次 D六次
18.据天津府志记载,早在(B),天津的制盐业初现规模。A宋代 B汉代 C清代 D明代
19.“狗不理”包子的创业人是(B)。A范桂林 B高贵有 C刘万春
20.1900年的庚子事变中,(A)毁于战火。A天津机器局 B大沽船坞 C江南制造局 D大沽口炮台
多选题:10道,每道2分,总分20多选题:10道,每道2分,总分20 1.天津早期的商业区集中在(ABC)一带。A东门外 B北门外 C三岔河口 D和平路
2.开平矿务局所产原煤,除首先保障北洋水师、以及(ABC)的需要之外,还大量投放市场,获利颇丰。A天津机器局 B轮船招商局 C江南制造局 D渤海机械局
3.总理衙门指派海关税务司德璀琳,以天津为中心,“仿西国通行例式”,在北京、上海、(ABC)(营口)等五地试办“海关书信馆”。A天津 B烟台 C牛庄 D深圳
4.河北“第一工人文化宫”周边的意大利租界及毗邻的奥租界,北洋政府的(ABCD)等大批重要人物留下了故居。A曹锟 B冯国璋 C张鸣岐 D鲍贵卿
5.开平煤矿是我国最早使用机器开采的一个大型煤矿,也是全国新式矿业中(ABC)的一个。A规模较大 B经济效益最好 C社会效益最好 D产量最小
6.天津在大龙邮票发行后,又发行了(AB)两组邮票。A小龙 B万寿 C无疆 D猴票
7.宫南、北大街还是天津古代金融业的中心,敦昌、敦义、永孚、(ABC)等十余家钱庄及钱商公会都集中在这里。A孚庆 B肇华 C春华茂 D十八街
8.(BC)两大主要功能相结合,为劝业场带来了大量的客源和丰厚的利润。孚庆 A商品销售 B文化娱乐 C体育运动
9.天津城内最早的集市,即(ABC)、西门里的富有集和北门里的大道集。A宝泉集 B仁厚集 C货泉集 D马集
10.清代初期,天津的(AB)就出现了持续的繁荣。A航运 B商业 C工业 D农业
地域文化(天津历史与文化)y 过程性评测第四次 判断题:20道,每道2分,总分40 1.王芸生在《大公报》最突出的贡献是《中国国民革命之根本观》的写作。正确 错误√
2.泥人张彩塑创始于清代道光时期,至今已有180年的历史。正确√ 错误
3.华世奎被誉为津门四大书家之首。正确 错误√
4.独乐寺始建于公元636年(唐贞观十年),公元984年(辽统和二年)重建。正确√ 错误
5.1912年,魏元泰的11件风筝在天津河北公园展出,获国家级的直隶出品展览会金牌。错误
6.宫白羽的《蜀山剑侠传》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篇幅最长的作品。正确 错误√
7.1924年吉鸿昌在故居西侧建书斋“饮冰室”。正确
正确√ 错误√
8.和平区中心花园四周的名人建筑以意式风格为主。正确 错误√
9.1860年在三条石开设了第一家铸铁作坊叫天成铁铺。正确 错误√
10.报馆出书是天津出版业的一大特色。正确√ 错误
11.在30年代武侠小说的“剑侠”、“侠客”两大流派中,天津作家还珠楼主和宫白羽各执大纛、分庭抗礼。正确√ 错误
12.天津历史上第一个文学团体是梅花诗社。正确 错误√
13.天主教在天津的办学活动要早于基督教。正确 错误√
14.刘鸣凤的砖刻在天津享有盛名。他本人也被誉为“刻砖刘”。正确 错误√
15.1917年张伯苓赴美留学,师从克伯屈研究教育。正确 错误√
16.1904年,《老残游记》问世于天津的《国闻报》。正确 错误√
17.天津作为首都的门户是对天津近代工业发展的一个有利因素。正确 错误√
18.石家大院的戏楼是北方最大的民宅戏楼,可以同时容纳下200人一起听戏饮宴。正确√ 错误
19.武侠通俗小说家宫白羽成立了正华出版社,专门出版自己的小说。正确√ 错误
20.天津杨柳青是我国的三个年画重要产地之一,天津人贴年画的风气因此更浓厚。正确√ 错误
单选题:20道,每道2分,总分40 1.(C)从私人家馆起步兴办了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南开女中等,创造了中国教育史上空前的奇迹。A严修 B赵天麟 C张伯苓
2.(C)是近代画坛学习“北宗”山水成就最大的画家。A刘子久 B李叔同 C陈少梅
3.(B)是最早使用西方绘画颜料的天津画家。A张兆祥 B李绂麟 C刘奎龄
4.在天津,第一份国人自办的报纸和期刊是严复、王修植、夏曾佑等于1897年创办的日报《国闻报》和旬刊(A)。A《国闻汇编》 B《天津日报》 C《北方邮报》 D《今晚报》
5.(A)对《大公报》的评价可谓恰如其分:“坚持团结抗日,功在国家”。A毛泽东 B周恩来 C李大钊 D邓颖超
6.天津最早出现的(B)书院成立于1719年。A问津 B辅仁 C三取
7.天津第一所官办儒学叫(A)。A卫学 B义学 C社学
8.(B)年开埠后,随着西方新闻业和印刷技术的传入,天津的新闻出版业日趋活跃。A1861 B1860 C1862 D1863 9.(C)成立于1919年,是中国最著名的私立大学。A北洋大学
B北洋女子师范学堂 C南开大学
10.北洋女师范学堂是(B)创办的中国最早的女子师范学校。A齐璧亭 B傅增湘 C齐国梁
11.(A)饭店是外国人在天津开办最早的一家饭店,距今已有140多年的历史。A利顺德 B登瀛楼 C凯悦
2.第一部天津地方志是(C)年(明正德十四年)胡文璧纂修的《天津三卫志》。A1517 B1518 C1519 D1516 13.(A)是我国创建最早的一所铁路中学。A扶轮中学 B汇文中学 C耀华中学
14.唯一载入《建筑史》的天津近代建筑实例是(B)。A中法工商银行 B盐业银行 C汇丰银行
15.我国最早的军事专科学校和海军军官学校是(C)。A北洋武备学堂 B北洋巡警学堂 C北洋水师学堂
16.(A)年2月北洋官报局成立,创办了中国第一份官方报纸《北洋官报》。A1902 B1900 C1901 D1903 17.杨柳青木版年画产生于(A)。A明初 B元初 C清初
18.天津新闻业形成期的标志应为始于1880年的(C)。A《今晚报》 B《天津日报》 C《北方邮报》 D《大公报》
19.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B)学制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教育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A癸卯 B壬子癸丑 C戊戌
20.泥人张彩塑的创始人是(A)。A张明山 B张玉亭 C张长林
多选题:10道,每道2分,总分20多选题:10道,每道2分,总分20 1.进入30年代,天津的新闻报业达到鼎盛期。《大公报》和(ABC)被称为天津的“四大报纸”。A《益世报》(1915年)B《庸报》(1926年)C《商报》(1928年)D天津日报(1923年)
2.以(AC)为成员成立了草堂诗社。A黄谦 B石涛 C张霪 D世高
3.在天津,第一份国人自办的报纸和期刊是(ABC)等于1897年创办的日报《国闻报》和旬刊《国闻汇编》。A严复 B王修植 C夏曾佑 D冯国璋
4.京韵大鼓最有影响的流派有(ABC)。A骆派 B刘派 C白派 D金派
5.(BD)并称为“燕南二俊”。A华长卿 B梅成栋 C杨光仪 D崔旭
6.《大公报》“文艺”副刊先后由(ACD)主编。A吴宓 B严复 C萧乾 D沈从文
7.评剧“四大名旦”包括李金顺、爱莲君(AC)等著名艺术家和众多的评剧演员。B花玉兰 C刘翠霞 S新凤霞
8.“五大道”指睦南道、重庆道、常德道和(BC)。A真理道 B大理道 C马场道 D多伦道
9.(AB)是中国第一批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化企业。A天津机器局 B大沽船坞 C江南制造局 D渤海机械局
10.《中国丹麦条约》和(ABC)等在此利顺德饭店签订。A《中国荷兰条约》 B《中葡天津通商条约》 C《中法简明条约》 D《中英条约》
A白玉霜 地域文化(天津历史与文化)y 过程性评测第五次 判断题:20道,每道2分,总分40 1.1927年至1937年是天津曲艺的繁荣时期。正确√ 错误
2.天津的市民文化从萌芽状态走向成熟,形成了鲜明的地方特色是在清代初年。正确 错误√
3.天津著名伊斯兰教学者王静斋是中国伊斯兰教史的重要人物,为“中国四大伊玛目”之一。正确√ 错误
4.天津人对京剧及其它戏剧曲艺的热爱可集中体现于“玩儿票”的风气之中。正确√ 错误
5.天津人的性格形成,与这个城市的历史演变及社会经济基础有直接关系。正确√ 错误
6.天津之所以被公认为话剧的摇篮和话剧运动的中心,是因为它在话剧萌芽时期做出了许多开创性的贡献。正确√ 错误
7.天津的许多相应风俗与华北农村习俗相近,它体现着社交游乐的功能,也体现天津民俗的亲缘性和兼容性。正确√ 错误
8.《津沽梵音》可以视为天津宗教音乐的代表作。正确√ 错误
9.天津方言与与周边方言的极大差异使天津成为“语言岛”。正确√ 错误
10.火烧望海楼、义和团作战、保卫老西开等民众自发的反帝斗争,使天津人的义气、豪气和侠气得到生动地表现与高度地升华。正确√ 错误
11.康熙元年,天津八大成饭庄的第一家——聚庆成饭庄开张营业标志着津菜正式形成。正确√ 错误
12.天主教、基督教的传入客观上传播了西方近代的科学技术和文化,起到了沟通中西文化的桥梁作用。正确√ 错误
13.在声调方面,一声的发音低平是天津方言的根本特点。正确√ 错误 14.张彭春领导集体创作的《新村正》堪称南开话剧的代表作。正确√ 错误
15.津门大乐是最具天津乡土特色的民间鼓吹音乐品种。正确√ 错误
16.1923年在天津演出时,警世戏社首次用“评剧”取代了“平腔梆子戏”的旧称。正确√ 错误
17.天津地区戏剧活动的最初记录可以上溯到清初年。正确 错误√
18.1900年前后,天津的河北梆子形成独特的形态与风韵,因此被称为直隶新派梆子或卫派梆子。正确√ 错误
19.天津道教大体分为三大派,势力最大的是龙门派。正确 错误√
20.常宝霖艺名“小蘑菇”,是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正确 错误√
单选题:20道,每道2分,总分40 1.天津人确有一种稳定持重的心理特质,识大体,顾大局,(A),求实惠。A重实际 B爱攀比 C讲义气
2.(A)是天津著名的佛教寺院,因供奉过唐代名僧玄奘法师灵骨而著称于世。A大悲禅院 B法兴寺 C大佛寺
3.“同光十三绝”中,第一代京剧名丑(B)就起步于天津侯家后的群雅轩票房。A孙菊仙 B刘赶三 C谭鑫培
4.(B)年冬,“庆春班”的成立可以视为莲花落改革成功的标志性事件。A1908 B1909 C1910 5.(C)不仅推动了天津昆曲的发展,而且有《度曲要旨》、《与众曲谱》等音乐著作传世。A李叔同 B杨芝华 C王季烈
6.(B)在天津的首次演出便引起巨大轰动,被誉为“金嗓歌王”。A白云鹏 B骆玉笙 C刘宝全
7.由于(C)的缘故,天津的民间禁忌也汇聚八方,数量极多。A传统文化 B地理环境 C移民城市
8.(B)是天津市区规模最大的道观。A魁星阁 B玉皇阁 C铃铛阁
9.卫派梆子形成的关键在于具有鲜明特色和重大影响的何派与(B)的出现。A马派 B元派 C梅派
10.上世纪(A)年代之后,风行多年的河北梆子开始呈现衰落趋势。A20 B30 C40 11.(C)桥分为三孔,其最大特点是开启式桥梁,用电启动。A金钢 B金华 C金汤
12.旧时,影响天津民间的服饰特点首先是(A)。A重商风气 B移民历史 C地理环境
13.津门大乐自(B)以来逐渐演化成型。A宋元 B明清 C民国
14.天津方言主要指天津市内六区、塘沽区和(B)东丽区部分的土著居民所使用的方言。A河东区 B西青区 C津南区
15.1906年,(A)编写并组织南开师生演出《箴膏起废》是中国本土最早的话剧活动。A严范孙 B张伯苓 C曹禺
16.津菜的重要特点是以(A)为主料。A河海两鲜 B鱼虾蟹贝 C鸡鸭禽类
17.春节起源于(B)朝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A夏 B商 C周
18.(B)最初叫娘娘会,是为庆祝海神天后娘娘生日而举办的。A花会 B皇会 C迎神赛会
19.1935年8月17日、18日,(C)由天津市立师范学校孤松剧团首次公演。A《日出》 B《北京人》 C《雷雨》
20.评剧“四大名旦”中成名最早且开宗立派的便是(C)。A爱莲君 B白玉霜 C李金顺
多选题:10道,每道2分,总分20多选题:10道,每道2分,总分20 1.古代天津著名的佛教寺院有(ABCD)等。A法兴寺 B独乐寺 C海光寺 D大悲院
2.天津方言以天津旧城里及(BC)地区的语音最为纯正。A大直沽 B南市 C娘娘宫 D北大关
3.影响天津民俗文化之形成及其特性的因素有(ABC)。A自然环境 B经济发展 C社会政治与历史 D文学艺术
4.旧时,在天津影响较大的外来菜系主要是(AC)。A粤菜 B川菜 C鲁菜 D西餐
5.天津的名特食品很多,如陆记烫面炸糕、(ABC)等。A石头门坎素蒸包 B大福来锅巴菜 C狗不理包子 D全聚德烤鸭
6.到了光绪中后期,河北梆子的演出剧目与题材内容已相当丰富,如《杨家将》、(A《岳家将》 B《薛家将》 C《王宝钏》 D《打金枝》
7.三、四十年代,天津著名的“五档相声”包括马三立、常宝堃、侯宝林(AB A张寿臣 B戴少甫
ABCD)。C万人迷 D焦德海
8.评剧又称(AB)是广泛流行于华北、东北并有着全国性影响的大剧种。A平腔梆子戏 B落子 C蹦蹦戏 D平戏
9.天津人的性格特征包括(ABCD)等 A义气豪爽的磊落胸怀 B勤俭耐劳的优良品质 C追求虚荣的“外面儿”性格 D注重实际的务实态度
10.天津早期地方音乐中最有名气的包括(ABC)、天津十番等。A津门小吹 B津门大乐 C天津法鼓 D南方丝竹)等人。
第二篇:关于天津地域文化特点
由于漕运带来的商机和盐业的兴盛,使天津“因商而兴”,一跃而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商业都会。《津门杂记》曰:“天津无沃壤腴田,民多以贾趋利。”天津有150多公里长的海岸线,中国最著名的海盐产区长芦盐场就位于这里。直至今日,年产原盐240万吨,占全国海盐总产量的十分之一。盐商经济与传统的儒家文化相结合,就产生了盐商文化。在历史上,资本雄厚的盐商在天津商埠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清初以来有“八大家”之说,清末《天津地理买卖杂字》云:“天津卫,有富家,估衣街上好繁华。财势大,数卞家,东韩西穆也数他。振德黄,益德王,益照临家长源杨。高台阶,华家门,冰窖胡同李善人。”其实这里列举9家。来新夏主编的《天津近代史》云:“被天津社会相沿传称的‘八大家’,他们是‘天成号韩家’(粮、船商)、‘益照临张家’(盐商)、‘益德裕高家’(盐商)、‘杨柳青石家’(粮商兼大地主)、‘土城刘家’(粮商)、‘长源杨家’(盐商)、‘正兴德穆家’(粮商)、‘振德黄家’(盐商)。”粮商与盐商各占4家。
天津盐商致富之后,斥资于津门炮台筑设、文化教育、慈善救济等公益事业,平心而论,他们对于推动天津地域文化功不可没。水西庄、问津阁、寓游园等私家园林都为盐商所建,富丽堂皇的皇家园林———柳墅行宫,就是天津盐商集资,专为乾隆驻跸而建造的。
天津城市发展,亦以商业为龙头。明代天津的商业繁华中心在南运河畔三岔河口地区,成为南北物流交汇的枢纽。估衣街、锅店街、针市街、粮店街、曲店街、缸店街、肉市口大街、斗店胡同、竹竿胡同等历史地名,就昭示出商埠的繁华。清代商业中心发展到大胡同、鸟市、天后宫附近。当时,归贾(读gǔ)胡同一带,饭店、戏院、茶馆、澡塘各种娱乐场所聚集,成为当时供外地商贾餐饮、娱乐、居住的归宿之地。
进入20世纪,商业中心从传统的城厢北部地区,逐渐南移至日、法两租界,即移至旭街(今和平路)、梨栈(今劝业场)一带。租界成为天津消费的主要区域,逐渐取代了老城的位置。天津城
市标志物先后是渤海大楼、百货大楼等商业建筑。外地人来津,如果没逛劝业场,就被视为白来一趟,足见天津商业文化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明清以来,安徽、广东、福建、浙江、江苏等南方省区商贾纷纷向天津汇集,经商定居,“数世之后,子孙孳息,而户口始繁如。”在天津商人,尤其是富商巨贾中,南方籍贯者占相当大的比重。居住在津的外省籍商人为维护自身利益,以乡谊为纽带结成了民间组织———会馆,如山西会馆、闽粤会馆、山东会馆、云贵会馆、安徽会馆、广东会馆等。在天津工商界广东帮、潮州帮、山西帮、宁波帮、河北冀州帮等都很有实力和影响。这从另一个侧面表明:外省文化,特别是南方商业文化对天津都市文化产生的影响不可低估。商埠文化创造了社会的繁荣,对于天津地域文化和风气习俗、道德观、价值观都有直接影响。经商讲求“和气生财”、“买卖不成仁义在”,这对于造就天津人热情好客、乐善好施、乐观幽默。的风习不无影响。
一、地域特色与独特文化
天津“地处九河要津,陆通七省舟车”,是南北大运河的交汇处。天津文化产业的发展要依托天津的独特的地域文化。归纳起来天津具有8个方面的独特文化现象:
第一,中西合璧的皇家贵族文化。清末民初,天津是北京的后花园,皇家的文化和西洋文化融合而生的中西合璧的皇家贵族文化特点,这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鸦片战争以后,对外开放九大口岸中,上海和天津一南一北,上海对西洋文化的引进、吸纳构成了十里洋场,是投资者的乐园。而天津既有对外开放的早期外来文化的交流,更有清末民初倚仗北京皇家帝王文化,例如张园、静园,它们是西洋与中国古典文化的结合。
第二,天津是近代高等教育的发祥地,具有独一无二的教育文化历史强势。天津有近代中国的第一个官办学——北洋大学堂和近代第一个民办大学——南开大学,这两所大学是全国大学文化研究的积淀。
第三,天津是近代民族工业的发源地,如近代化学工业、锻造业、机器制造业。上海市从2003年开始就想把上海打造成近代中华民族工业的发祥地,有许多老厂房被保护起来,我们也要做好这方面工作。
第四,明清两代商埠文化的集散地,特别是南北大运河的交汇点,从而构成天津的历史,其中有老百货大楼、老劝业场、老估衣街等商业建筑。
第五,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的“租界文化”,天津是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传统建筑被保留完好,从而形成了自身的品牌,如大光明桥、解放路、奥租界领事馆、日租界领事馆、马可波罗广场,此外还有一个极为独特的,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少有的,见证了近代中国历史,浓缩了百年中国政治风云变幻的利顺德大饭店。
第六,园林文化,历史上天津居北方园林之冠,如与苏州、杭州遥相呼应园林文化——水西庄。
第七,蜚声海内外,以近代天津爱国人士霍元甲为代表的“精武”文化。第八,素有“曲艺之乡”传统的津味“市井文化”。
天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中国北方经济中心、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中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中国北方国际物流中心、国际港口城市和生态城市。天津位于华北平原,海河五大支流汇流处,海河是天津的母亲河。天津已成为“中国经济的第三增长极”,经济增速连续多年位于全国领先位置,并吸引了15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在这里落户,已发展成为仅次于上海、北京的中国大陆第三大城市。天津是夏季达沃斯论坛的举办城市,并将承办2013年第六届东亚运动会和2017年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城市地标
津塔
天津环球金融中心
津塔是天津市新的地标式建筑,津塔高336.9米,津塔已于2010年1月14日封顶并超过北京国际贸易中心3期,成为中国长江以北地区的第一高楼,并在中国已建成的摩天大楼中排名第7位,在世界已建成的摩天大楼中排名第25位。
鼓楼
鼓楼是渔阳古城的标志性建筑,是天津地区现存最古老的城楼。同时,也是城内布局之轴心,十字街中心分界点。
津湾广场
坐落于和平区解放路金融街地区的津湾广场,是天津市20项重大服务业项目之一,是天津金融城的标志性区域。
天塔
天塔,位于天津市河西区聂公桥南、紫金山路与津溜公路汇合处,水上公园对面。天塔总高度415.2米,占地300亩,为世界第四、亚洲第二高塔,并高于北京的中央电视塔。天塔于1991年建成,耸立于碧波与云霄之间,是世界上唯一一座“水中之塔”,其势如剑倚天,享有“天塔旋云”之美称。
天津之眼
天津之眼,即天津永乐桥摩天轮,是世界上唯一建在桥上的摩天轮。摩天轮直径为110米,轮外装挂64个360度透明座舱,每个座舱可乘坐8个人,可同时供512个人观光。
http://wenku.baidu.com/view/1eebd71efad6195f312ba625.html
社会生活 方言
天津话是北方方言中的一种,属于中原官话,流行于天津及其周边地区,特指以天津老城为中心的一个尖朝南,底朝北的三角形“天津方言岛”内人们所说的土语。这个方言岛以北的居民,语言接近北京话,东北一带接近唐山一带方言,西南和东南则接近静海方言。因此,这个方言区内的语言与“岛”周围的天津土语有很明显的区别。天津话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语音方面。
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1293.8万(2010年普查数据),外来常住人口299.17万,占23%。其中,男性人口6906858人,占53.38%;女性人口为6031366人,占46.62%。总人口性别比114.5:100(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天津市拥有中国56个民族中的50多个。人口最多的为汉族,占全市人口的97%。少数 民族人口30.38万人,少数民族主要为回族(2%,172358人)、满族(0.6%,56555人)、蒙古族(11331人)、朝鲜族(11041人)。天津目前的外籍居民中,韩国人、日本人在津常住的人口数目众多。[1]
宗教
目前天津和中国内地其他地方一样,有5种宗教得到政府承认: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新教。全市教徒共26.7万人,宗教职业人员近200人。佛教和道教传入较早,伊斯兰教在元代天津刚形成聚落点时即已传入。1979年以来,共恢复开放宗教活动场所79处,其中佛教的大悲院被列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天主教的望海楼天主堂被列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列为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的有天主教天津教区的主教座堂西开教堂、伊斯兰教的清真大寺、基督教安里甘教堂以及道教的天津天后宫和玉皇阁。
体育
第六届东亚运动会会徽(4张)天津多次成功举办和协办过包括奥运会、世锦赛、女足世界杯和世界杯外围赛等国际赛事。其中,天津体育中心承办过1995年世界乒乓球锦标赛、1999年世界体操锦标赛、2009年亚洲篮球锦标赛等国际单项锦标赛。而天津奥林匹克中心体育场承办过2007年女子世界杯足球赛、200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等国际大型赛事同时,天津将是2012年全国大学生运动会、2013年东亚运动会和2017年全运会的举办城市。
科研
在科研方面,目前天津市的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资经费投入强度位列全国第三位。科研单位众多,包含航空航天、生物医药以及信息产业等多个领域。部署于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的业务主机天河一号和曙光计算机天津产业基地生产的曙光星云,为世界超级计算机运算速度的第一名和第三名。
医疗
天津是中国大陆医疗水平最发达的城市之一,设有天津医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等著名医学学府。全市共有34家三级甲等医院,专业分工较为全面,其中较为著名的三甲医院有: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市肿瘤医院、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天津市人民医院、天津市儿童医院和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
社会保障
2010年覆盖城乡所有居民的养老、医疗保障制度全面实施。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469.98万人,比上年末增长5.8%;其中参保职工312.5万人,增长6.5%。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486万人,与上年末持平。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员431.5万人,增长7.5%;其中参保职工287.9万人,增长8.6%。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员92.33万人,增长16.7%。失业保险参保职工246.1万人,增长2.9%。工伤保险参保职工304.5万人,增长4.2%。生育保险参保职工212.02万人,增长3.6%。[2]
编辑本段政府机构
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是天津市的国家权力机关。选民直接选举区、县人民代表,区县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市人民代表,市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并作为常设机构,同时选举市长、副市长。代表大会每届任期5年。
海光寺在清代是对外谈判的场所,专门接待李鸿章等官员,著名的《天津条约》就是在那谈判的,海光寺一带成为日本租界地后,寺庙废弃,改成军营。日本还在那附近建了净土真宗的本愿寺别苑。所以你在那找不到海光寺了,只有这个地名还在。不过再往前走能看到莲宗寺。一·天津方言
天津话是中国北方方言中的一种,流行于天津及其周边地区。天津地区各处方言仍有些许区别。中国人类学家李世瑜,在比较了天津话与周边方言的特点后,认为天津话是一个孤立的方言岛,提出了“天津方言岛”学说。即天津话不是由周边的方言演变而成,而是被周边相似方言包围的,像一个孤岛一样的独立的方言区。他通过实地考察发现,天津话与以宿州为中心的江淮平原地区的方言最为接近,并认为,天津话脱胎于此。蚌埠、凤阳一带方言只与天津话的阴平(一声)都读低平调,其他的音调都与天津话有差距,特别天津话是没有入声字,而蚌埠、凤阳的方言都保存了许多入声字。而宿州地区的方言则与天津话非常接近,李世瑜用天津话与当地人对话中,当地人甚至没能认出李世瑜是外地人,可见其接近程度。
二·文物名胜
全市共有1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盘山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天津
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蓟县(1991年)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独乐寺、义和团吕祖堂坛口遗址、大沽口炮台、望海楼教堂、天津利顺德饭店旧址、南开学校旧址、天津广东会馆、天津劝业场大楼、天津市中国大剧院、西北角清真大寺等等。五大道
“
五大道”并非一个正式的地名,只是流传甚广的俗称。它坐落在和平区体育馆街,地域范围是马场道以北,成都道以南,西康路以东,马场道和南京路交口以西。五大道位于原先的英租界内。“五大道”地区是天津名居名宅最为集中的地区,这里被誉为“天津万国建筑博览会”,因洋楼众多、保存完整、建筑风格多样以及体现出的中西文化的冲突、交融而著名,总建筑面积超过99万平方米,汇聚着英、法、意、德、西班牙等国各式风貌建筑230多幢,名人名宅50余座,有文艺复兴式、希腊式、哥特式、[浪漫主义]、折衷主义以及中西合璧式等,是反映天津历史文化风貌的重要景点。马场道是五大道地区修筑最早、最宽、最长的马路。马场道121号小洋楼,原为英侨学者达文士居住,称“达文士楼”,这座典型的西班牙花园别墅,是五大道上最早的建筑。坐落在马场道上的还有原北疆博物院和工商学院。北疆博物院是中国早期博物馆之一,创建于1922年,建筑为平面“工”字形,具有罗马建筑风格。工商学院建于1925年,主楼三层带地下室,外檐大块蘑菇石墙面,曼塞尔式瓦顶,圆形大钟,为法国罗曼式建筑风格。睦南道20号为孙殿英旧宅。建于1930年,为三层带地下室的西洋古典公馆,颇为豪华气派。24号为中国近代外交家颜惠庆旧居,建筑具有欧洲古典建筑风格。28号的罗马柱廊意式公馆为天津八大家“李善人”的后代李叔福旧居。50号为张学良二弟张学酩旧居,红砖清水墙,坡瓦顶,具有英国庭院别墅风格。
五大道的文化含金量似乎愈来愈高。对于天津人来说,它不再被视做过了时的昔
五大道
时遗物,相反渐渐成了此地的一种城市标志,甚至升华为一种骄傲了。其实这一变化,正符合文化生成的规律。一般事物,在现实状态中以应用价值为主;在进入历史状态后,文化价值便显现出来。事物的文化价值是一种认识价值。当它定型于历史,其内在的象征着那一历史时期种种特征的文化意义,才会被一点点发现和认识出来。(到了五大道后,还能座马车哦)
五大道的另一特色,是建筑的私秘性构成的深遂和幽静的氛围。这里的住户——无论是寓公式的军政要人,还是成功的实业家们,在当时吉凶难卜的社会背景下,全都希图安逸,不事张扬。
五大道地区,作为天津租界市政园林和民居建筑的典型代表而别具特色———
第一,它形成了姿态万千的西式建筑群体景观; 第二,建筑的私密性构成了深幽寂静的街市风格;
第三,近代许多政客买办、达官显贵居于此,使五大道成为近代名人荟萃之地。独乐寺
独乐寺相传建于唐朝初年,唐玄宗时,藩镇节度使安禄山,曾在此誓师叛唐,酿成“安史之乱”,因而寺名为“独乐”。寺由东、西、中三部分组成,东西两部分为僧房和行宫,中部是寺庙的主要部分,由山门、观音阁排列成南北中轴线。文献记载说在辽圣宗统和二年(公元984年)时,辽尚父秦王韩匡嗣曾再建独乐寺,现存的辽代遗物有山门和观音阁,其它都是明、清两代所增建的。
天津三宝
天津三宝是天津在明清時代的三座主要建築,天津俗語稱「天津衛,三宗寶,鼓樓、炮台、鈴鐺閣」。
鼓樓坐落在天津舊城中心,建於明弘治三年(1492年),四面開門,城中東西、南北兩條大道在鼓樓交匯,原名鐘鼓樓,是舊城內最高的建築,上有對聯為「高敞快登臨,看七十二沽往來帆影;繁華誰喚醒,聽一百八杵早晚鐘聲」。1953年因擴建舊城道路,以其妨礙交通被拆毀。21世紀初,改造舊城建築,除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建築外,舊城中平房全部拆除,道路加寬,又在原址重新建一座新鼓樓,新鼓樓式樣和原來鼓樓一樣,但更為高大,改為綠色琉璃瓦頂(舊中國只有清真寺用綠色屋頂),並增加了漢白玉欄桿(以前只有皇家建築和「敕建」的寺廟才允許使用漢白玉)。
炮台之两说
(1)炮台在現在南開區炮台庄,建於明代崇禎十二年(1639年),為防止滿人入侵,清代時已經沒有什麼作用,失於維修倒塌。(2)大沽口炮台位于市东南60公里塘沽区海河与渤海的交汇处,现存炮台3座,以“威”、“镇”、“海”三字命名。大沽海口是“津门之屏”,明代开始设防,清代修炮台逐渐形成较为完整的防御体系,大沽口炮台是中华民族抗击侵略、不畏强暴的历史见证。1840年至1900年六十年间,西方列强为夺取在华的经济利益和政治特权,先后对大沽口炮台发动了四次入侵。随着《辛丑条约》的签定,清政府被迫拆毁大沽口炮台。大沽口炮台遗址位于天津海河入海口南、北两岸。初以砖石砌就,后以三合土夯筑。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炮台建制不断发展,防御体系逐具规模。鼎盛时期形成以“威、镇、海、门、高”以及石头缝六座炮台为主,配置千、万斤级铜、铁大炮及附属设施强大的海防防御体系。
鈴鐺閣原來是舊城西稽古寺的藏經閣,建於明代萬曆七年(1579年),因為飛檐四齣,風鈴丁冬,俗稱鈴鐺閣。光緒年間因附近板場失火被波及而焚毀,民國期間在原址建鈴鐺閣中學。
所以天津人在上述俗語中還經常接上一句:「鼓樓拆,炮台倒,大火燒了鈴鐺閣」(天津話將「閣」發成「皋」音)。
其它景点: 鼓楼
海河外滩
天津中山公園
天后宫(民俗博物馆)天津三宝
银河广场
滨江道步行街
和平路步行街
南京路西开教堂
天津广播电视塔
解放北路金融街
小白楼商务区
三·曲艺文化 1.相声
相声是北方曲艺曲种。以语言为主要表演手段的喜剧性艺术。在相声形成中广泛吸取口技、说书等艺术之长,寓庄于谐,以讽刺笑料表现真善美,以引人发笑为其艺术特色,以“说、学、逗、唱”为艺术手段。语言明快幽默,模仿维妙维肖,讽刺犀利辛辣。相声一般由“垫话儿”、“瓢把儿”、“活”、“底”等部分组成,表演形式有单口、对口、群口三种。单口由一位演员表演,讲述笑话。对口由两位演员出台,一问一答。群口又称“群活”,由三人以上演员表演。
天津是培养相声名家的摇篮。最早相声演出在清末。20年代,天津相声进入繁荣发展阶段,津京两地相声演员频繁往来,许多相声演员在天津演红后,又赴全国各地。光绪初年,北京艺人玉二福来津长期演出。清末民初,在北京扬名的相声演员有“八德”:裕德龙、马德禄、李德锡、焦德海、刘德志、张德泉、周德山、李德祥。他们都曾来津演出。天津的著名相声演员有李德锡(艺名万人迷,有“滑稽大王”之称)、张寿臣(有“幽默大师”之称)、马三立、侯宝林、常宝堃(艺名小蘑菇)、郭荣起、常宝霆、苏文茂、刘文享、高英培、马志明、李伯祥、魏文亮等。相声传统曲目有300余段。
2.评书
曲艺曲种。形成于清初,第一代艺人为王鸿兴,所传弟子为“三臣”、“五亮”。“三臣”指安良臣、邓光臣、何良臣。“五亮”不详。评书只说不唱,表演者一人,以醒木作道具,渲染气氛。评书艺术以结构严谨取胜,一部长篇包括几个“柁子”(段落),一个柁子可分为几个“梁子”(故事),一个梁子又分为若干“和子”(悬念)。
说书技巧主要有四种:一是“开脸儿”,表现生动具体的人物形象;二是“摆砌末”,描述人物活动环境;三是“赋赞”,赞美人物或景物;四是“垛句”,也称“串口”,夸张地描绘人物、景物及事件。这些技巧,是用以烘托气氛,给听众留下深刻印象。说书时,以说书人口气叙述的,叫“表”,摹拟书中人物音容笑貌的,叫“白”,评说书中人物作为的,叫“评”。天津评书艺人有王致久、张杰鑫、常杰淼、陈士和、姜存瑞等.3.单弦
清乾隆年间起源于北京,因演唱时用八角鼓击节,又名八角鼓。流行北京、天津和东北各地。单弦为联曲体,早期常在岔曲头和岔曲尾之间夹以数唱和若干曲牌,现通常结构为岔曲头和若干曲牌。早期单弦演员来自北京。建国前,三大流派的创始人荣剑尘、常澍田、谢芮芝常年活跃在天津的曲艺舞台上。40年代,天津单弦演员石慧儒集前人之大成,形成了自己具有独特风格的演唱艺术。
4.天津快板
本世纪50年代形成,是天津业余演员改革、发展天津时调大数子的结果:去掉了大数子的前两句靠山调慢板,丰富了伴奏音乐。演出时,演员手持节子板数叙,唱调几言皆可,上、下句子要求对仗,对尾字的要求押韵即可,全篇既可一辙到底,也可用花辙。自由活泼,颇富韵律。伴奏乐器为大三弦和扬琴等。曲目多为反映现实生活的短篇。
5.西河大鼓
前身为清代中叶流行于河北省中部的弦子书和木板大鼓。后经河北省高阳县艺人马三峰创新使这一曲种日趋成熟。20年代初,在津被正式定名为西河大鼓。西河大鼓为一人站演,说唱并重,演员自击鼓板,唱词为七字句和十字句,层板腔体,有三种板式。说唱语言保有冀中方言俗语,唱腔朴实,曲调明快。20-30年代西河大鼓的几个主要流派为朱(化麟)派、王(振元)派、李(德全)派、赵(玉峰)派、马(增芬)派。
天津有两个西河大鼓艺术世家:郝家(郝英吉、郝庆轩、郝艳霞、郝秀洁等)、田家(田士杰、田起山、田荫亭等)。著名演员还有王艳芬、艳桂荣、陈凤云等。
四·宗教信仰 伊斯兰教 天主教 基督教 佛教
二·教育
大学有:南开大学、天津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天津财经大学等。
人们认识一个城市的特性,往往是从文艺作品开始的,经济交流可以带着文化影响一个城市的特色。天津虽然文化根基浅,没有办法从理论上给天津文化定位,但是天津市有很多全国闻名的历史文化建筑,比如鼓楼、大沽炮台、古文化街、泥人张、风筝魏、耳朵眼炸糕、十八街麻花等;食品街、服装街、大胡同批发市场;五大道世界各国建筑博览、天后宫、海河大桥;中上元古界、国家森林公园、盘山、北少林寺、黄崖关长城、八仙山、独乐寺等等。天津地域文化的特点是大俗大雅,起源文化是长期的军旅生活形成军旅文化。军旅文化具有难以磨损的硬性和持久性,豪爽直率、爱憎分明、疾恶如仇、见义勇为、牺牲精神,是天津人的基本文化素质。绝不象某些电影电视表现的那么偏颇而极端,不是外地人故意贬咱,很大程度上,概因影视作品误导使然。
天津人的性格: 我觉得传统的天津人,热心肠,爱热闹,口直心快,爱咋呼,很真实,非常幽默,刀子嘴,豆腐心,有点恋家,比较容易满足。整个天津让人觉得生活气息很浓.天津的音乐:
天津音乐街:
天津音乐街是以八纬路为轴心,以天津音乐学院为核心,延伸辐射周边地区的音乐艺术文化产业市场。
天津音乐街是天津首家音乐艺术专业市场,培育形成影响力大、知名度高、辐射力强、聚集效应明显的特色品牌文化产业市场,突出专业市场功能、带动河东区文化相关产业加快发展,形成区域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天津音乐街是满足社会需求的音乐艺术服务平台,通过业态规范引导加大招商,满足社会各层面的需求,突出社会服务功能,形成以音乐为主的相关艺术和门类的“一条龙”文化产业市场。
天津音乐街搭建了音乐艺术专业人才创业就业基地,吸引和聚集音乐艺术专业人才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突出实践创业功能,扩大就业渠道。
天津音乐街以音乐器材租售、音像图书、音乐制作、音乐艺术培训为主体,同时汇集形象设计、服装道具、灯光音响、文化用品等相关业态,发展文艺演出、礼仪庆典、文化艺术交流、艺术咨询、文化中介代理等业务。
历史遗迹: 1.天后宫:中国最北妈祖庙,世界三大妈祖庙之一
2.意式风情区:是意大利本国以外在世界上唯一一处大型建筑群(推荐)
3.天津博物馆,即银河广场
4.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平津战役纪念馆等(推荐)
5.蓟县的盘山风景区、蓟县独乐寺
6.霍元甲纪念馆
7.杨柳青博物馆,即石家大院,安家大院(推荐)
8.小站练兵场:袁世凯练兵之地
9.大沽口炮台
10.古文化街:津门十景之一,街内有近百家店堂(推荐)
11.海河旁边故居群:曹禺故居、梁启超饮冰室、曹锟故居、冯国璋故居、华世奎故居等 0
第三篇:2013地域文化(天津历史与文化)y 过程性评测第三次
地域文化(天津历史与文化)y 过程性评测第三次
1.开埠后,天津北方商业中心的地位加入世界市场而迅速提升。()
正确√
错误
2.天津的典当业兴起于明代,但有文字记载始于清朝。
正确√
错误
3.在纺织工业乃至天津近代民族工业中,宋棐卿创办的东亚毛呢纺织有限公司与“抵羊”牌毛线享有极大的声誉,成为天津工业的辉煌旗帜。
正确√
错误
4.亚洲第一个纯碱企业——永利碱厂于1919年在塘沽破土动工。
正确√
错误
5.天津最早的金融市场是在伙友们自发活动中逐渐形成的。
正确√
错误
6.1872年1月17日(同治11年12月19日),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正式成立,朱其昂任总办。正确√
错误
7.1878年3月23日,天津海关书信馆开始收寄华洋公众信件,标志着中国近代邮政的诞生,这一天成为中国近代邮政的创办日。
正确√
错误
8.1926年8月,在美国费城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上,红三角牌纯碱为中国赢得了第一枚金质奖章。
正确√
错误
9.天津最早出现的近代银行是1881年(光绪七年)设立的英国汇丰银行分行。正确√
错误
10.1921年后,天津仅存的大德通、大德恒两家票号转为了钱庄。
正确√
错误
11.大沽船坞的员工是中国北方也是天津市第一代产业工人。
正确√
错误
12.酿酒业是天津古代城市发展的两大经济支柱之一。
正确
错误√
13.天津是近代中国外交和对外商务活动的中心。
正确√
错误
14.天津商业繁荣的标志是集市的增多和繁华商业区的形成。
正确√
错误
15.民国初年,政府颁布了若干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政策法令,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
正确√
错误
16.1945年10月4日,范旭东在重庆病逝。毛泽东同志为他题写了“工业先导,功在中华”的挽联。
正确√
错误
17.周学熙一生对天津和中国北方的近代工业发展贡献之巨,一直是北方实业集团的领袖人物。
正确√
错误
18.天津最早的钱业同业组织产生于嘉庆年间。
正确√
错误
19.19世纪20年代初期,天津已经形成完整的纺织工业体系。
正确
错误√
20.1905年,在商务公所的基础上,天津商务总会成立。()
正确√
错误
单选题:20道,每道2分,总分40
1.值得一提的是,(A)也是享誉全国的“万国建筑博览会”。
A解放北路
B东北角
C大沽路
D新华路
2.(B)是天津历史上行业最全,店铺最多,最繁华的商业街。
A洋货街
B估衣街
C针市街
3.天津城市的形成始于元、(A)戍守漕运,转型崛起于清末开埠通商。
A明
B宋
C清
D元
4.天津最早出现的近代银行是1881年设立的(A)银行。
A汇丰
B华商
C道胜
5.从直沽寨、海津镇到天津卫,天津始终是一个(A)特区。
A经济、军事
B经济、文化
C经济、政治
6.20世纪初期天津最大的百货商店是(C)。
A劝业场
B天津商场
C中原公司
7.1892年5月,建成的老龙头火车站是指现在的(C)火车站。
A天津西站
B天津北站
C天津站
8.作为长芦盐产、运、销的中心,天津就成为(B)最集中的城市。
A煤商
B盐商
C米商
D服装商
9.天津的第一家票号为1822年改组的(B)票号。
A蔚盛长
B日升昌
C中兴和
10.(A)年春,在洋布绸缎、粮食、银钱等各行商人的努力下,天津商务公所正式成立。A1903
B1904
C1905
D1906
11.清康熙年间,长芦巡盐御史、长芦盐运使司两大盐务机构分别从北京、沧州迁至(C)。A河北
B上海
C天津
D北京
12.曹操为了北征(B)曾在天津开挖平虏渠、泉州渠和新河,形成贯穿天津地区的河流干线,用以运送军队和物资。
A张秀
B乌桓
C陶谦
13.宫南、(C)是天津古代金融业的中心。
A估衣街
B天后宫
C北大街
D大胡同
14.1915年,朱清斋创办的(C)面粉公司,是天津第一家大型机器面粉工厂。
A福星
B三津永年
C寿星
15.天津工业化进程的第一步发轫于(A),天津是北方洋务运动的中心。
A军事工业
B农业
C商业
D民族工业
16.到了(C),天津酿酒业十分发达,已具备了相当的规模与实力。
A宋代
B明代
C清代
D元代
17.从1873年到1891年的18年中,天津机器局的规模总共得到(B)较大的扩充。A四次
B五次
C三次
D六次
18.据天津府志记载,早在(B),天津的制盐业初现规模。
A宋代
B汉代
C清代
D明代
19.“狗不理”包子的创业人是(B)。
A范桂林
B高贵有
C刘万春
20.1900年的庚子事变中,(A)毁于战火。
A天津机器局
B大沽船坞
C江南制造局
D大沽口炮台
多选题:10道,每道2分,总分20多选题:10道,每道2分,总分20
1.天津早期的商业区集中在(ABC)一带。
A东门外
B北门外
C三岔河口
D和平路
2.开平矿务局所产原煤,除首先保障北洋水师、以及(ABC)的需要之外,还大量投放市场,获利颇丰。
A天津机器局
B轮船招商局
C江南制造局
D渤海机械局
3.总理衙门指派海关税务司德璀琳,以天津为中心,“仿西国通行例式”,在北京、上海、(ABC)(营口)等五地试办“海关书信馆”。
A天津
B烟台
C牛庄
D深圳
4.河北“第一工人文化宫”周边的意大利租界及毗邻的奥租界,北洋政府的(ABCD)等大批重要人物留下了故居。
A曹锟
B冯国璋
C张鸣岐
D鲍贵卿
5.开平煤矿是我国最早使用机器开采的一个大型煤矿,也是全国新式矿业中(ABC)的一个。A规模较大
B经济效益最好
C社会效益最好
D产量最小
6.天津在大龙邮票发行后,又发行了(AB)两组邮票。
A小龙
B万寿
C无疆
D猴票
7.宫南、北大街还是天津古代金融业的中心,敦昌、敦义、永孚、(ABC)等十余家钱庄及钱商公会都集中在这里。
A孚庆
B肇华
C春华茂
D十八街
8.(BC)两大主要功能相结合,为劝业场带来了大量的客源和丰厚的利润。
孚庆
A商品销售
B文化娱乐
C体育运动
9.天津城内最早的集市,即(ABC)、西门里的富有集和北门里的大道集。
A宝泉集
B仁厚集
C货泉集
D马集
10.清代初期,天津的(AB)就出现了持续的繁荣。
A航运
B商业
C工业
D农业
第四篇:地域文化与建筑设计
地 域 文 化 与 建 筑 设 计
班级:建筑09-1班学号: 姓名:
日期:2013|3|10
摘要:从明清时期的中国到现在的中国,随着其发展,各类型建筑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改善了大家的居住环境,问题也随之而来,在中国这么大的领域内,是什么原因造成中国建筑特色越来越不鲜明,由中国地域特色的建筑却很快被拆迁,损毁?我们能不能采取主动措施减少城市文明的继续破坏,我们中国的建筑文明是否能延续传统文化特色并紧跟现代潮流,本文主要介绍了王澍带给我们对地域文化与建筑设计的思考。
关键词:王澍,地域文化,建筑设计,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
说起地域文化与建筑设计,不得不聊起这个人:王澍
王澍,一个60年代出生的建筑家,他的建筑活动就如其所生的年代一样矛盾而敏感。虽然我没有身临其境的体会过他的建筑,但是他的《设计的开始》却让我受益匪浅,他建筑的特点:中国造园式现代建筑。
在建筑师同行里,王澍被公认是最有中国文人气的。而他也是很早就对中国的现代建筑提出尖锐看法的人之一。王澍在中国建筑师中的名气,一方面是因为他在国际上受到的关注,另一方面是因为他的另类。他是把建筑带入大学的引路人,但他又一直表现着对于庙堂规则的不屑。当年,硕士论文答辩的时候,他对着老先生说,“如果说中国有现代建筑师,那只有一个半,半个是我导师,一个就是我。”
但是,就是这个看起来有些狂妄的建筑师,一直以来却又在传统的中国建筑中寻求着艺术之根。他把中国古代“造园”的手法和方式融入现代建筑。在别人看来,王澍已然是中国建筑师的一个代表,很多人把他的作品当作某种形态的哲学表现去关注,而他自己却只是用古代工匠的手法去诠释着自己心中的当代建筑。
建筑师,首先得是个文人。
不谈建筑,只谈房子,所以就是业余的,业余建筑。
这是王澍喜欢说起的两句话,在我看来这基本上是王澍的建筑观。前一句,表现出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与认同。“寻根”在他们那代知识分子心里是难以割舍的。而无论是苏州的园子还是从白居易到李渔等文人的文章,都在感染着他、召唤着他。王澍,学贯东西方,所以他更能从比较中去感知那以远去中国的美。古人造园的足迹也影响着他的建筑,去鼓励他去承袭与发展我们的华夏建筑。后一句,则
道出他对当下的批判。把建筑看的太神圣是会曲解建筑、扭曲建筑的。抱着平常心,真心诚恳的对待建筑。去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问题。把乐趣带进建筑里,开开心心的设计。对于文化,建筑其实不大,尤其在文学已经杀死建筑的今天。是先文化,再建筑;而不是为了建筑,去套文化,谓之概念。
宁波美术馆—1 2005年10月,宁波美术馆落成,它是由轮船码头航运大楼改建而成,规模仅次于北京中国美术馆。整座美术馆外墙由青砖、木材、钢材构成,像一艘即将远航的轮船,给人的印象是沉稳、内敛、厚实,又略带几分神秘。开馆以来,平均每天都有200人光临这个艺术殿堂。
宁波美术馆—2 作为三江文化长廊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宁波美术馆也是国内乃至国际上为数不多的拥有码头的江边美术馆。据了解,该馆总投资1.2亿元,分大小展厅9个,占地面积1.5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31万平方米,集收藏保护、陈列展览、学术研究、艺术交流、艺术教育、文化休闲等功能于一体,是现代化、高品位的造型艺术博物馆,同时也是一座既有港口特色、富有现代气息,又具备中国气派的公共建筑。
由宁波航运大楼改建的宁波美术馆。在长宽各4米、高1米的红砖展台上,六只模型演绎着整个设计的过程。而看上去,这些美术馆的木制模型比老的航运大楼更像航运楼,一些标志性的符号,譬如码头,不是被抹去,而是被强化了。在王澍看来,码头是宁波这座港口城市最有活力的东西,体现着城市生活的延续性。
宁波美术馆—3 宁波美术馆的前身是宁波港客运码头的候船大厅。如果鸟瞰这座建筑,它的外观依旧是一个线条和结构都极为简单的长方形盒子。
要说在这样一个乏善可陈的结构中再造艺术风格独特而又极具实用价值的美术馆,实非易事。然而,就是在这个被废弃的庞然旧物上,建筑师王澍挖掘出了他的艺术空间。
外立面的木墙和钢柱,色调单纯,尺度超常,带给你视觉的冲击和不同凡响的感受。整个建筑的体量在浑然不觉中增大了许多。光线的介入是打破单调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让不同材质更显柔和协调的一个手段。干净的线条,简约的色块,光的参与,影的投射,人的渺小感„„这一切竟让你凝神无语。
如果说现代建筑主要还是一种“雕塑”的思维方式,那宁波美术馆偏重“空间”和“场所”的思考则明显地具有了“后现代”的意味
宁波美术馆—4 不要以为这仅是在尺度上取胜。如果亲临这木墙和钢柱间长长的廊道,你会发现“木墙”原是一扇扇通高的“巨门”。在许多扇门板的脚下,细心的你还会发现长长的插销,当你得知这些“巨门”竟然可以一扇扇打开,定会另有一番惊喜。二维的平面转而成了通向另一个未知空间的通道。显然,设计师对艺术空间的创造往往需要观赏者的体验和阅读来完成。所谓移步换景,空间的知觉,是在时间的向度上完成的。有人说这些巨幅的门象征着古老店铺的“门板”,此意象不妨看作是对宁波历史悠久的商业文化的一种暧昧的隐喻。这种“文脉主义”式的解读,使这个实体空间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1期---1 杭州中国美术学院的王澍在该校象山校区的规划与设计中,成功地把中国传统的空间概念、传统的诗意与审美带入当代建筑,以达到平衡一座规模庞大的校园与一座不甚高大的山的目的。
理解象山校园,先要理解王澍对时间和传统的感情。2002年,杭州南山路开始改建,杭州市政府想把这条路建成上海的衡山路,西湖边上的很多民居就开始拆毁。为了阻止这一切,王澍沿西湖拍了400多张幻灯片,一张一张地讲给负责改建的官员看:每一幢房子,都带着不同历史时期的风格,他说:你们知道南山路的历史有多久吗?从你们改建完成那天起,南山路的历史就只有1年了。
象山校园正是建立在王澍对时间和传统的理解之上。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1期---2 一个外来者对象山校园的惊奇,一定是从大门开始的。象山校园的大门不是“门”,而是“墙”。是没有围合的墙的自然延伸,墙身矮得经常让人有翻过去的冲动。但这是一堵砖砌的墙,那砖也不是普通的砖,而是从乡下拆房现场收上来的老砖。
这座带着时间的象山校园,建筑占一半,自然景观占一半。校园中心是葱郁温婉的象山,山脚下一弯流水,10座已完工的建筑像书法笔触一般顺着水势面山而建,建筑群随山体扭转、断裂。王澍说,“这首先在于一座规模庞大的校园与一座不大的山的共存,因为那山是先
在的”。
象山脚下的这片空地,开工之前,原本是一片平坦的水稻田。但王澍运用了传统园林建筑中“平地起坡”技法,顺着山势和水势做出坡度。王澍说,中国人盖任何房子都会讲究一个势。第一期完工的建筑是教学楼等公共建筑,在山的北面,地势是北高南低,北边的房子要高,这是一个合院的基本语言。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1期---3 南方民居中常见的砖、瓦、檐、竹、木,让王澍的建筑充满了江南的灵性。整个象山校区的建筑,片片鳞瓦,铺陈栉比;重重密檐,错落有致。“你知道,南方诗歌文化里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是下雨,以及下雨之后看到雨水从哪里下来。”他说,做瓦檐的时候,一直在想象学生们从窗外看着雨水从瓦檐上滴落的浪漫场景。另外,瓦檐还有着奇妙的实用价值。瓦片间充满了交叠出的缝隙,这是天然的空调机,夏天的时候,风从缝隙间吹出来,自然地形成习习凉风;而冬天,这些缝隙又会对风力形成自我调节。
运用既实用又富有趣味性。在每一个“合院”中,王澍都利用石头基座等营造出地势落差,造了很多“下沉的院落”。这些院落的灵感来自传统建筑中的“天井”。院落种着葱翠的树木和修竹,地面是古老的青砖,青砖的缝隙里长着很多青苔,踩上去滑滑的,心里却有一种沉沉的踏实。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1期---4 王澍对传统的运用并不拘泥,所有的合院都不是闭合的;在有的院子里,王澍把面山的一面彻底打开,而在图书馆这处院落里,围合处会有一个缺口,种上一棵树。王澍说,等树长大,学生们会在树荫下看书。而在建筑的内部,所有的内部设计,都非常现代主义:线条感极强的灯、屋顶的水泥质感、管道和线路的裸露。
在象山建筑中,王澍最大的突破,在于尺度。中国传统合院尺度是很小的,但王澍的建筑尺度观念即使在现代建筑里也是相当大胆的。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1期---5 在象山校园中,刻意简化处理的立面、为满足功能要求而略显庞大的建筑体量,都与自然和土地有一种亲近的交接,普遍种植的燕麦增进了环境的“中国”品质。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自然环境之间的微小差异,较之文化之间的差别,更能赋予环境乡土的特质。黑瓦、石墙、长草、斑驳的泥土、水渍和青苔、有意营造的粗犷,这一切都在灰绿色的天空下塑造着淡远的荒疏。这是有节制的荒凉,有别于日本式园林的无所不在的精致,是地道的中国风味。与自然风物之间的对话,并不是观光客般的欣赏、或风水先生般的推算。场所感的营造需要的不是理性而是感触,这一点,在王澍不乏诗意的自述中,我们可以清楚的读到。
宁波五散房---画廊
五散房是5处小公建,一共才2000平方米,是一次小实验。五散房分为茶室、画廊、咖啡厅、管理用房等。分别用了5种不同的建筑类型和建造方法。
咖啡厅屋面地面均为曲面,柱子微微倾斜,桌椅均根据地面的变化特殊设计;
茶室采用合院形态,6米高的院子中围着一个3米高的青砖台,种着两棵大树,树影随风移动;
另一个茶室的屋面由钢构玻璃建造,南面有一小荷塘,经一小桥直入;
总结:王澍秉持着将地域文化即中国传统特色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并创新,建筑师又是文人,中国文人看待所处世界的“观点”,一个人与自然生态相互平衡的位置。
我们要学习我们的传统文化,并将其传承,我们期待着属于自己的舞台„„
参考文献:
■《设计的开始》王澍
■ 《三联生活周刊》总364期(2005-12-12出版);
■ 《时代建筑》2005年第4期;
■ 王澍的博客:http://wangshu.jianzhuw.com ■ www.xiexiebang.com ■ www.xiexiebang.com ■ www.xiexiebang.com
第五篇:方言与地域文化
方言与地域文化
按照中国的习惯,方言是在一定地域通行的、同共通语有所差异的话。就一般情况来说,在一定的地域形成了方言,同时也形成了地域文化。作为文化的载体,方言和地域文化在形成过程中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英国语言学家帕默尔说:“语言忠实地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忠实地反映了它的各种游戏和娱乐、各种信仰和偏见。”(《语言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语言反映民族文化,方言反映地域文化,其中的规律是一样的,前者是整体,后者是分体,二者之间是大同和小异的关系。
因此,研究语言,不了解民族文化就不能有真切的理解,研究方言也必须关注地域文化;换一个角度看,要了解民族文化或地域文化,透过语言和方言这个载体便是一条便捷的途径。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新成就正是许多交叉学科相互渗透、共同努力的结果。本文讨论方眼与地域文化的关系,希望学语言学的扩充文化的思路,学人文社会科学的也来留意自己的方言母语,共同作些考察和交流。
一、方言与地方历史
方言是历史上形成的,现存的方言的许多特征只有联系地方史料才能正确理解。闽方言的语音以保存上古音多而著称,滂读同庞,展读同典,就是“古无轻唇、古无舌上”的留存。为什么全国方言中唯独闽方言保留这两个上古音的特点呢?这就要从闽语的形成时代以及后来偏安一角、又逐渐走出海洋向外发展的历史去寻找解释。东南方言的单音词多、音节界线分明,应该同古百越语及后来的壮侗、苗瑶诸语言的共处有关;北方汉语的翘舌音多以及轻声、儿化等现象,可能与阿尔泰语言的影响有关,这是民族共处和融合对语言的作用。桌子在东南方言中叫枱(上海、广州)、床(潮州、海南)、盘(邵武)。这是古来桌子的制作史的记录,先秦席地而坐,以盘为桌,汉唐的床和几一样矮,可卧可坐,可写字办公,以后有了长腿才叫卓(桌是后起字),卓就是高的意思。称为“枱”,可能反映的是倚墙所制的固定的桌子。至今普通话的“琴床”、山西长治说的“盘床”、浙江绍兴说的“桌床”也还都保留了“床”的旧制或旧义。
从潮州到海南,那里的人都自称祖上来自福建莆田,然而在正史、野史中都难以找到具体记载,但是一些方言词汇却明白反映了潮州、雷州、琼州的闽南话是和莆田、仙游一致、而和漳泉不一致的事实:除桌子称床之外,还有白肉(肥肉)、地生(花生)、沸水(开水)等。原来莆田也属于闽南话,宋以后才同泉州分立,而潮州、琼州各地闽南话连早期莆仙话的特点也保留下来了。可见,口口相传的方言词有时比地下文物和史籍更能说明历史。
北京市十万分之一的地图中可以发现100多条与森林和动物有关的地名(榆林、梨园、黑枣沟、鹿叫、豹峪),说明早期的京畿是林木繁茂、虎豹出没的地方。广东中部则有许多像白鹤洞、鹤边、鹤州、鹤溪、鹤田等地名,有的学者以为与粤中古俗“鸡卜”“鸟田助耕”的传说有关。这说明方言地名往往是当地历史事实的见证。
二、方言与地理环境
人类各种群落的社会生活都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展开的,语言和文化的形成和演变打上了这种环境的深刻烙印。不同的环境决定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反映在方言中则有不同词汇手段的称述。随着环境的变化、社会生活的变迁,方言词汇有的相应地更替了,有的则固执地传承下来。不论是不同地理环境造成的方言差异,或者是不同时代的环境因素造成的语言变迁,对于方言的研究都是十分重要的。就文化史的方面说,从方言词汇也可以得到许多有益的启发。由于气候的不同,南方种水稻、牛拉犁、吃大米,有关水稻耕作的各种名物、农事、主副食品各称及其制作方法等,各地有同有异,名目繁多。北方以麦类为主,驴马赶脚,吃面食,所用方言词是另外一套,而且同是官话区内又有各种不同。在日常生活里也有许多类似的反映。北方说洗澡、抹澡,“澡”的本义只是洗手而已,从吴语而南,说洗浴、汰浴、洗身、洗汤,“浴”的本义才是洗身;到了回归线以南就说冲凉了。与此相关,南方不见冰雪,管冰叫霜(厦门),或叫雪(广州),哪怕是后起的新词也要按照原来的套路创造,广州话还说雪条(冰棍儿)、雪糕(冰淇淋)、雪柜(冰箱)、雪藏(冰镇)、雪屐(冰鞋)、雪茸(刨冰);而在哈尔滨,各种不同形状的冰雪的名称不下数十种:冰渣儿、冰脑子、冰流子、冰层,雪糁子、鹅毛雪、冒烟儿雪、大片雪、小清雪等等。在居处方面,北方的窑洞和火炕、窝棚、瓦房、大院,南方的木屋、石枋厝、草寮,以及与此相关的建筑材料、构造方式,都有各种不同的名称和说法。
三、方言与地方习俗
在长期的封建社会和广大农村的小农经济的历史背景之下,我国各地形成了许多有同有异的习俗。各种习俗在不同方言中都有不同的名堂。从命名称谓、红白大事、四时节庆到民间信仰、地方神祗、行业褒贬,名目之多,难以计数。清明上坟或称扫墓、醮地、拜山、挂纸、献纸、祀地;七月十五的祀鬼,或称鬼节、七月半、普渡(在闽南,也许是因为出洋而葬身大海的人多,有初普、重普、水普、陆普各种说法,各村约定一日,轮流祭祀,邻里之间相互走访、宴请,活动十分隆重)。端午节单是节日名称就有端阳、重午、五月节、五日节、五月初五等说法。闽台共祀的地方神祗单是妈祖就有“天妃、祖妈、圣母、湄洲妈、姑 妈、娘妈、开台妈、崇福夫人”等名称;吴真人则有“吴真君、医神、真人仙师、吴公真仙、医灵真人、大道公、帝君公、紫微帝君”等等。
自古以来,为了趋吉避凶,人们创造了不少语言避讳现象。不同的地域文化有不同的避讳。在以姓氏聚居的地方,村里人都是同姓族亲,姓氏常避同音讳。如长汀陈姓在过渡时只能自称姓浮(陈、沉同音),闽南卖苦瓜的到许厝村只能喊“卖红洋”(许音同苦),到洪姓村庄则要喊“卖苦瓜”(洪、红同音)。病、死是大家都不喜欢的,普遍有避讳的说法。病说不舒服、不安逸、艰苦、难受、吃亏,连喝药也改说喝茶。死则说老了、去了、走了、过面了、没了,在福州连小动物死了也改说“生去了”。火灭了不说熄、灭,二说“暗去、继去”。不过也不尽然,在避諱上也有因地而异的情况。闽南话连钟停了都说成死。潮州话形容词后面常常带上“死绝”作补语,表示程度很深。在广州话里,不但可说“热到死”(热死了)、“话死都唔听”,还可以说“死人!”(糟了!),死气气(丧气)、死咁做(拼命)、死桥(绝招)。
客家人入住赣、闽、粤之后,为了在客地立足,便造围屋,聚姓而居,特别讲究家族的内聚力,同宗都是“自家人”,族亲之间祖辈称公婆,父辈称伯、叔、[弥女](上下结构),平辈则称哥、嫂,不论长幼一概不容僭越。故有“白头哥、坐地叔”的说法(白了头的是侄,地上爬的是叔)。家族之内尊奉的信条是“手指向内弯,拳头向外打”、“瓜爱连藤,人爱寻根。”
四、方言与文化心态
这里说的文化心态指的是在一定地域里被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这种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当然有许多是同全民族相一致的,其中也有一部分是在本地社会生活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的。
广州作为对外开放的南大门不自今日始。早在唐代,广州就是一个对外贸易的港口。那里的商业运作早已十分惯练,商品经济意识可谓广泛地深入人心,粤语口语中的一些说法就是它的表现,并且成为培育这种意识的教材。“利市”意为发红包,给红包在其他地区通常理解为送人情,在这里是希图带来更多的市场上的赢利。“着数”是对上了账,这账并不是中性的、客观的,而是有利于自己的,用普通话来解读就是“合算”。“发”、“发达”在广州话只指“发财”,看来,发财为大,其余都是次要的派生的。“卖广告”就是登广告,明明是拿钱付出的,只要有人看了、买了,广告便有了赢利的效应,粤语的这个说法是充满商业意识的。“揾钱”是找钱,这说明商业经营最重要的是找到门路,获得市场要求的信息,而不能守株待兔、坐等获利。这类方言词还有很多:“帮衬”意为光顾,“唔聚财”意为看不顺眼,“断市”是脱销,“发市”就是成交、买卖兴隆,“发钱寒”是财迷心窍,“吉屋”是空屋(空、凶同音避讳)。“交吉”是交付新房,“猪利”是猪肝(南昌话说招财,客家话说猪口赚),“走宝”是失去利益和机会。看来,生意场上是有运气的,广府人不怕死,却怕衰。在广东话,衰的本义是运气不好、倒霉,也引申为糟糕、缺德、下贱,并常用来骂人:衰人、衰公、衰
仔、衰婆、衰女、衰神都是骂人话。
近些年来,不少学者喜欢研究地域文化、分析不同城市及其市民的性格,这是很有意义的工作,北京人的大气,上海人的精明,广州人的奔波,已经很有名气,厦门和成都人的闲适,也很容易理解,一说成都话谁都知道“安逸”这个多义词,和“上茶馆、吃火锅、摆龙门阵” 这几个常用词。厦门话则见面就说:请坐、泡茶、化古、仙公(闲聊)。看来,联系方言研究地域文化、体察乡情,确是一条便捷的路。
五、方言文化类型及其历史背景
所谓方言的文化类型是对于方言的文化属性的归类。方言的文化属性是从文化的视角看方言的外部特征,也可说是它的社会性格。考察方言的文化属性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
1、从方言成分的结构关系考察方言的整合力。
任何方言都是历史上多来源、多层次形成的,在形成的过程中,有的整合力强,因而内部结构规律就比较严整,这种方言可称为单纯型方言。有的整合力弱,内部结构就松散而杂乱,这种方言是驳杂型方言。凡是形成过程中某一阶段人口多、势力大、文化高,其结构依此而定型,则成为单纯型方言,如粤语是两宋时期的移民在珠江三角洲独占优势时最后定型的,粤语的主流也以此为准,是单纯型方言。若是历史上变动大,层次复杂或周边方言影响多,则方言结构可能杂乱,这是驳杂型的,比如徽州方言,它以吴语为基础,在皖南定型后,受到下江官话及赣语的影响,就变得驳杂。
2、从方言区的内部关系考察方言的聚合力。方言分布于或大或小的区域,必由许多小方言组成一个区。区内的小方言之间有的彼此比较接近,有一种权威口音,有的则分歧大而缺乏权威方言。前者可称为向心型方言,后者是离心型方言。就其历史背景而言,凡是区内的方言单纯,又有历史久远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便容易成为向心型方言,如粤东的客家话,因有嘉应州的历史文化影响,各地口音和用语并无重大差异,彼此很容易通话;而粤北土话的周围,除客话之外尚有来自赣语的、粤语的以及少数民族的语言,区内又无历史文化名城,粤北土话就成了离心型方言。
3、从方言间的接触考察方言的竞争力。
近代以来,社会生活变动大,不同方言之间接触多,相互影响也大,在接触中,强势方言在社会生活里十分活跃和能产,对别的方言影响也多,是扩展型方言;弱势方言则呈现萎缩状态,受别方言的影响也大,是萎缩型方言。方言的强弱势取决于该分布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和文化的影响力,也与分布地域大小、人口多少、以及交通状况有关。珠江三角洲方言 由于历来处于经济发达地区,政治文化势力也强大,对粤西粤语、粤北土话乃至粤东的客家话、潮州话都有明显的优势和影响。在湖南和广西,湘南土话,桂北平话都属于弱势方言,就抵挡不住当地的强势方言西南官话及粤语的影响,它们的竞争力就不强,因而处于萎缩之中。
六、联系方言状况看福建的文化类型区
为大大小小的地域文化分区,概括其文化特点,虽然可以从方言文化类型、表现地方风物的方言词汇尤其是当地的民间谚语中得到许多启发,但是还必须联系该地区的历史发展过程、地理环境因素及文化的表征进行考察,也要着重考察该地区的经济主体、择业取向、崇尚的精神及人际关系等因素。这里以福建境内的几个文化类型区作一简略介绍。
闽东方言区是江城文化。闽江下游的“十邑”是闽东方言的主体,这里的数百万人口居住在闽江口上,靠闽江上溯二十多个县,沟通近半个省,加以福州古城是千年府城,旧福州靠闽江飘下的木排盖楼,在江岸、江洲种粮种果;有文化的往往占据许多肥缺(除在衙门任职之外还有海关、银行、邮电三行业);劳动者则靠手艺营生(理发刀、厨刀、剪刀号称“三把刀”),生活可谓安稳。因此,本地人并不爱离开自己的家乡。谚语说:“七溜八溜不离福州”,五口通商之后,从福州港北上宁波、上海,南下厦门、广州,虽无太大商业运作,也曾繁荣一时。
闽南方言区(含早期属于闽南话的莆仙方言)是海洋文化。这里从宋代起就有精耕细作的农业,人口繁衍迅速,很快就显得人多地少,资源短缺。宋元泉州港培育了造船业和航海业。惠安人谢履的《泉南歌》说:“泉州人稠山谷瘠,虽欲就耕无地辟,州南有海浩无穷,每岁造舟通异域”,就是这种情况的最好写照。一千年来,从泉州港到漳州月港、厦门港出发,闽南人的足迹不但遍及粤、琼、台三省沿海,还远涉东南亚各国,在那里繁衍了数千万人。远渡重洋谋生是千辛万苦、九死一生的,无数的灾难形成了闽南人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在这种剧烈竞争的过程中,也养成了团结互助的江湖义气。中华文化传统和乡土情缘又使他们开拓、发达之后不忘回归。漳泉厦的千万华侨历来都十分注重和家乡的联系,用外面挣来的钱带动本乡和周边的农村的建设,被人为是好汉们干的风光的事。
多闽北人的人生哲学。闽西客家山村是移垦文化。这些中原流民的后裔在那里定居后,向土著学会了刀耕火种,环境越来越差,只好不断迁徙,俗谚说,“命长唔怕路远”,这是对客家移垦文化的最好的注脚。身处客地,为了立足,他们必须崇尚正统的中原文化以增强自己的信心,以耕读为本,重农轻商、重义轻利,以维系良好的地缘;固守亲缘,坚持丧葬祭祀诸礼,以维系大小家族的团结。坚持说客家话,固守语缘,来维系族群的向心力。这许多鲜明的客家传统也正是由许多褒贬义十足的语词和俗谚来传承和固守的。“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宁卖身,不卖音”就是客家地区常有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