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市商南县传统婚礼习俗的调查

时间:2019-05-15 05:46: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商洛市商南县传统婚礼习俗的调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商洛市商南县传统婚礼习俗的调查》。

第一篇:商洛市商南县传统婚礼习俗的调查

商洛市商南县传统婚礼习俗的调查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4-12-08 17:44:10 查看(50)/ 评论(0)/ 评分(0 / 0)引言: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把婚嫁当做人生中最重要事情之一。“我国各地区,各民族的婚姻习俗多种多样,贯穿于婚姻过程中的礼仪习俗更是花样迭出,繁琐而复杂。”[1]p172因此有“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之说,商南地处秦岭南麓,是秦楚文化的交界地带,文化积淀深厚。传统的婚礼习俗不仅保留着完整的“六礼”,而且具有着显著的地方特色。

一、商洛市商南县传统婚礼习俗的调查 <一>商南县传统订婚礼俗:

1、提亲礼俗:

择亲:在商洛地区,群众择亲讲究门当户对,俗话说:“门相当,户相对,金黏藜芯芯挠脊背。”大多数都是以门庭相对,经济条件相当的家庭配婚。商洛群众无论是嫁女还是娶媳妇多以本地为最佳,具有陕西八大怪里“姑娘不对外”的习惯。择亲时,一重八字,凡八字不合者不能成婚;二重人气,即其家庭的人品如何,在社会上威望高低,人缘的好坏;三重职业,若某一男子有十分出色的手艺或较好的工作,都能娶到一个好媳妇。

选媒:在商洛传统的婚礼习俗中,媒人被看成是最重要的角色。在当地被称为是“说媒的”。在群众的心理,有着“天下无媒不成亲”的观念。“选择媒人至关重要,在农村有着‘选亲不如择媒’的说法,媒人应对男女双方的情况都比较熟悉,主持公道,能说会道,能拿‘得住人’,又有一定地位和影响的人最为理想。如果媒人贪财或偏袒某一方,无疑会给婚姻带来麻烦,加重负担。”[2]p218若是女方看到某一优秀的男子,也要先选媒人叫“倒媒”,一般很少出现。商南选媒、提媒还有明确的季节日期的规定,有“

六、腊不提媒”之说,意是六月不提媒,因为在商洛六月天气多变,阴雨天气比较多,不利于人们在公共场集聚。腊月不提是因为舍不得女儿在过年时离开家,留女儿在家过最后一个年。

媒人在婚礼习俗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管是自由恋爱,还是他人介绍,每人都必不可少。在农村有着“媒不媒,酒三回”的说法。只要有意选某人为媒人,就必须要好酒好肉款待别人。选媒人一般都要选两个,一正一副,也有地方叫“大媒人”“小媒人”,有着“单人不走路,好事成双对”的说法。

在商洛婚礼习俗中,重视媒人的规矩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淡化,反而越来越被重视。“商洛民众十分看重两个因素:即面子和规矩,即使男女自由恋爱而且你情我愿,也必须请媒人。民众认为,由媒人说和的婚姻才是体面的,社会公认的。尤其是女方‘我女儿是男方明媒正娶的,而不是自己送上门的,’这关系着家长的面子和自尊;请媒联姻是自古传下来的规矩,婚姻是人生大事不是儿戏不能‘胡来’,不能‘乱套’。”[2]p131若是某家女子和某男子私自成亲,则会招来无尽的唾骂,尤其是女方家长莫大的羞辱。同时,那位男子在家族中也不会有地位,更不会得到家族的认可和赞许。男女双方的父母在同辈中永远抬不起头,此事会成为人们的笑柄。

提亲:媒人选好之后,由男方委托媒人到女方家中提亲,当地叫“说媒”。媒人一般带上“四色礼”或”六色礼”(礼物为:烟、酒、糖、茶、营养品、副食品等)。媒人代表男方第一次上门,烟、酒是必需之物,象征着友好热情之意。主要介绍男子的基本情况和家庭情况,同时进一步了解女子的情况。若双方同意,则会将女子的生辰八字写在红纸上,包好交给媒人。如果不同意则会非常委婉地推脱。无论成功与否,都会非常热情的款待媒人,给他人留下一个好口碑。

合八字:在商洛地区结婚,人们普遍重视八字。当媒人取回八字后,男方要拿着男女双方的八字找阴阳先生相合。八字是《周易》里“四柱”的另一种说法,是指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在用天干、地支配每一个字,来分别表示年、月、日、时。如:甲子年、丁亥月、辛丑日、壬寅时等,每一柱为两个字,四柱共八个字。依照天干、地支沂涵阴阳五行属性之相生、相克的关系,推测人的体咎祸福。若是男女双方八字不合,则婚姻就此作罢。八字若合,则婚姻就成功了一大半。农村之中也有依据十二生肖来配婚的民谣:“自古白马犯青牛,十人见了九人愁。婚姻匹配反牛马,夫妻多难难道头。羊鼠相交一旦休,男女匹配多忧愁。请君莫犯羊和鼠,夫妻结合百年苦。蛇虎相交如刀锉,男女不合多灾难。生子养女克父母,家破人亡泪涟涟。玉兔金龙泪交流,合婚不幸皱眉头。一席男女犯争斗,苦如黄连日夜愁。金鸡玉犬难躲避,合婚之方不可遇。二属相斗大不通,世人犯着要禁忌。猪猴相配不到头,日日夜夜泪交流。男女不能共长久,合家不利一笔勾。”属相相克也是根据天干地支推演而来,更方便广大群众口耳相传。

在结婚时,人们还特别注重犯月的情况,犯月也是由天干地支和阴阳五行推演而来。商南有民谣:“正月蛇,洞中休。(寅巳犯刑害)二月老鼠饿昏头。(卯子犯刑)三月老牛遍地走。(辰丑犯破)四月猴子满山溜。(巳申犯刑破,又相合)。五月的兔,无处僦。(卯午犯破)六月的狗,大张口。(未戌犯刑破)七猪八马九羊头,(申亥犯破害,戌未犯刑破)十月的老虎,满山吼。(亥寅犯破)冬月的金鸡,架上愁,(子酉犯破)腊月的老龙不抬头。(丑辰犯破)”在民众中,对于犯月有着各种各样的说法,犯月的女子会犯自己家庭或犯公婆。(若犯公婆,则公婆身体多病,出现意外事故死亡;若犯丈夫,则丈夫一事无成或惨遭横祸;若犯子女,则子女多病或夭折难以成人。)犯月的男子则犯岳父母家。(会给岳父母家带来厄运)对于犯月,用商南话说:“是命上带来的”,当事人无法改变。如果男女某一方犯月,都会给婚姻带来很大的麻烦。相亲:俗称“看家”、“看门户”,在男方合完八字后,以邀请做客的方式告知女方“看家”的时间。由女方的母亲、姨娘、婶娘等有血缘关系的亲戚陪同下一起到男方家或公共场所见第一面。男女双方进一步了解各自真实情况,同时了解双方的人品、相貌等,男方家要给女方和陪同的人一些礼物,通常是钱,俗称“礼心钱”。若是女方爽快收下则证明女方已经没有意见。若是一味推脱或寻找借口离开则证明不同意,要么找媒人细问,要么就此作罢。

查日子:男女双方没有意见后,男方开始查日子。男方家要带上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请阴阳先生查订婚日期、结婚日期、上轿时辰,俗称“黄道吉日”(黄道吉日:是旧时以星象来推演吉凶,谓青龙、明堂、金匮、天德、玉堂、司寿六个星宿是吉神,六辰值日之时,诸事皆宜,不避凶忌。泛指宜于办事的好日子。)所查的日子要避开男女双方的生辰。在商南,有“哥父嫂,半夜跑”的说法。女子出嫁的时辰如果过早,则被人们说成是“哥父嫂”。(哥父嫂:指死去丈夫的寡妇)在人们心中始终存在着“一女不侍二夫”的观念,寡妇再嫁时因为羞于见人天不亮就跑到夫家去了。所以一般女子出嫁的时辰都在午后,一则免人说闲话;二则告诉所有邻里乡党,本家女子是由男方明媒正娶的。三则让其他人看一下隆重的场面,女方的父母脸有光。

2、定婚礼俗:

定婚:又叫“定亲”。男女两家要按照所查的日子告知各自的亲友,邀他们一起来吃“定亲饭”。吃“定亲饭”是主家邀请亲朋好友,邻里乡党等一起祝贺儿女婚期预定,同时告知所有人结婚的日期,此次宴请的客人不用送任何的礼物。在商南,“定亲”的男女双方都要宴请各自的亲朋好友,女方家更隆重一些。其大致程序为:男方准备好彩礼、女子衣物、首饰、“商南十大件”等。到女方家参加宴席后,再邀女方家的主要客人到男方家参加宴席。男方向女方献上礼品之后,女方要向男方回礼。一般为:一套西装、一双皮鞋、一双袜子、一条腰带(很多时候,腰带是必有之物意为“从今以后我就把你拴住”或是“我将为你侍奉巾栉,脱衣解带”)也有回文房四宝,或是“商南香包”。[8]p102 彩礼多是礼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礼金的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经过调查,商南县群众结婚的礼金大多数为:6666元(象征着六六大顺)、8888元(象征着四季发财)、9999元(象征着天长地久)、10001元(象征着万里挑一)。首饰为三金或五金(三金为:金项链、金耳环、金手镯;五金为:金项链、金手镯、金戒指、金耳环、金脚链)象征着“千金小姐”,以示女方尊贵。送上的礼盒为“商南十大件”分别为:大米、面粉、白糖、茶叶、烟、酒“礼吊子”(有四根猪肋骨的整块猪肉)、鞭炮、麻花、蒸馍(馒头)共十种礼品。所有物品凑起来要成双数,其中米、面、酒、“礼吊子”必须有,有“米面的夫妻”、“酒肉的朋友”之说。其中物品多以待客之用。凑成“商南十大件”寓含着“十全十美”之意。在订婚时,男方还要准备一份“认亲礼”,在过去多以“四色礼”“六色礼”或“八色礼”。近年来多以礼金为主(400元、600元或800元)认亲的人都是由女方家中有血缘关系的亲戚,数量多是女家决定。订婚之后男女双方都要改口,称对方的父母为“爸妈”,从此两家“开亲”,即成为亲戚。<二>商南县传统结婚礼俗:

1、迎亲仪礼:

送日子:男方家请阴阳先生查好吉日(一般查两个日子供女方选择),所查的日子即使大婚之日,要避开男女双方的生辰日期,以免相冲。所选的日子要避开女子的月经期(一般为上半月一个,下半月一个)。送日子时由新郎的兄弟或堂兄弟陪媒人一起,以示慎重。去时多准备一份礼物,多为“四色礼”“六色礼”或“八色礼”。结婚的日期是由女方选择,选好后由媒人转交给男方。

催妆与送妆:临近大婚,男方要联系女方,得知嫁妆的数量。到了结婚的当天,男方就带上迎亲队伍,敲锣打鼓,高奏雅乐,热热闹闹的到女方家迎娶新娘,迎娶新娘的队伍人数要为单数(现在多为车队)。女方家要大摆宴席招待所有客人,男方家要提前准备好“催妆礼”,也叫“届礼”。旧时社会多送一些布匹、酒肉等物品。在商南叫“离娘礼”,多以礼金为主(以800元到2000元不等)。另外要加一对活鸡(公鸡、母鸡各一只)女方家留下母鸡,把公鸡退回,俗说:“公鸡两头跑,来年生小小。”在农村,如果男方家送的母鸡到了就下一个蛋,则女方会非常的高兴,这预示着女子到男方家多子多福。若是男方不细心,送去的母鸡当场死亡,则女方家长会非常的生气,甚至会退婚,因此男方对鸡的选择要十分的重视。催妆时,男方家还要准备一个较大且美观的篮子,在商南叫“香火箩”。箩内装有:香、鞭炮、一块“礼吊子”、染红花生、糖果、栗子、核桃、大葱(象征着聪明)、柏树枝(象征着长命百岁),现在多在箩中放很多红包。“香火箩”意味着男方娶女子旨在为家族传递香火。到了女方家之后,篮子中的香要烧掉,“礼吊子”要留在女方家,鞭炮放掉,剩下的小吃要发给在场的客人。

女方收到催妆礼后,要向男方家送嫁妆。经过调查,六七十年代的嫁妆以布匹、箱子、凳子等物为主;八九十年代以自行车、缝纫机、柜子等最为流行;当今则是以彩电、摩托车、洗衣机、电脑为时尚。但一直存在的是彩被,一般都是两条或四条,也有比较隆重的多达数十条。彩被内多放置七颗红鸡蛋,以备“闹新房”时“救急”之用。女方置办嫁妆的多少、好坏关系着女方家庭的面子问题。在旧时交通不发达,所有的嫁妆都要人步行抬到男方家。现在交通便利,多用汽车一次性完成。为了给女方壮大声势,有时会请十几辆轿车组成车队送行。

2、新房布置:

置新房:新房要从里到外都要装修一番,门上要换上新门帘多以“鸳鸯戏水”“喜鹊闹梅”,门上贴大红喜字和新婚对联。窗户上多贴各种喜字窗花,还有“榴开百子”“蝴蝶戏牡丹”等。房内置一张新床和一个香案,床上多雕刻有“花开富贵”等漆雕,床头朝南,床尾朝北。在商南有着“床头朝南,子孙富贵万年长”的说法。从科学的角度讲,人头朝、南脚向北睡有利于人体健康。香案的左边放一个铜镜、一个升、一个斗(升、斗皆为古代量器: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据说斗和升具有降妖伏魔之用)在升上还要放一杆秤(称是用来挑起新娘头上的红罗盖头之用),香案中间是放置“富贵长命灯”的位置。

铺床:铺新床时,一般由父母、丈夫、儿女双全的“全福人”来铺。床上多放置新收、烘干的麦穰,在商南叫“睡麦穰,一代一个状元郎。”床上要放两条新彩被,两个新枕头,一个枕巾为“榴开百子”,另一个为“金鱼戏莲”,俗说“男枕石榴女枕莲,幸福日子万万年。”彩被内要放七颗红鸡蛋叫“妻子团圆”,床的四角要放上花生(花花搭搭生)红枣(早子)、栗子(利子)、莲子(连子)之谐音,叫“压四角”。

3、席座安排:

坐首席:也叫“坐正席”、“坐主席”,婚礼主要程序完成后,男方家要大摆宴席,招待所有宾客。很多人参加一场婚礼,就是为了坐首席,位置一般是坐北朝南。席间的酒令或猜拳的规矩由首席之人来决定。席上所上的菜肴首席人没吃,其他人就不得动筷子,因此坐首席的人要受到全席人的尊敬。在商南有“天上玉皇,地下姆舅”的说法。(姆舅即舅舅,新娘的兄弟)所以,坐首席的当然是“姆舅”先坐,然后其他人按照年龄、论资排辈落坐。

吃喜酒:迎亲的当天,男女双方的所有亲戚朋友都会到场送贺礼。男女双方家都要大摆喜宴招待所有来宾,喜宴多以男方家为主。喜宴每桌的人数一般为十人。在农村,多用方桌,小孩一般都坐在桌子拐旁叫“插拐”。拐插的越多象征着就越圆满。在商南,吃酒席时人坐满之后主家会上一大托盘,里面装满花生、糖果、甜点等小吃类的东西,意在让客人边吃边聊,以相互熟悉各自身份,以便喝酒时不会犯错。婚宴上的菜肴比任何时候都丰盛,在商洛不同的地方菜肴是不一样的,“比如,柞水县的‘三滴水’、‘八大碗’,洛南县的‘四到底’、‘重八桌’、‘十全席’、‘八碗一海子’、‘四角撑’,丹凤县的‘十二道小吃子’,镇安县的‘八大件’。山阳县的‘四盘四碗’,商州的‘老九道’,商南县的‘十三花’等等。其中,‘十三花’就是喝酒时上十三盘凉菜之后,一盘一碗,一汤一干地轮换上八样菜,叫‘八大件’。所谓‘干’菜是指蒸肉、粳糕之类不带汤水之类的菜。所谓的‘汤’其实是炖排骨、丸子汤之类的菜,最后再加上六个炒菜吃主食。”[2]p51 在商南的酒宴上,“圆子”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圆子”是由面粉、蒸熟的红薯、白糖和在一起做成球状,再放在油锅里炸成金黄色制成。“圆子”上桌的顺序有着明确的规定,并且蕴含着深刻的含义。第一道菜上“圆子”代表着主人对来客极为不满,有逐客出门之意。第二道菜上“圆子”代表着天长地久,多是情深意笃的朋友聚会时所上。第三道菜上“圆子”代表着“三星高照”“桃园三结义”异性兄弟结拜,或认干爸妈时所上。第四道菜上“圆子”代表着“四季发财”多是盖新房、搬新家或正月走亲戚时所上。第五道菜上“圆子”代表着“五子登科”“吾子登科”多是小孩满月喝满月酒时所用。第六道菜上“圆子”代表着六六大顺,多是亲朋好友饯别时所上。第七道菜上“圆子”代表着妻子团圆,多是在婚宴上所上。第八道菜上“圆子”代表着“八仙过海”,多是家中老人去世时,办丧事所上。第九道菜上“圆子”代表着久久长寿,多用于老人的寿宴上。第十道上就和第一道所代表的意思是一样。上过圆子后还要上四至六道热菜。

当“圆子”上了以后就要开始敬酒,敬酒时由“客头”带领新郎新娘向到场的每一位客人敬酒。新郎的同辈或表兄弟会想尽各种办法,让新娘新郎做各种动作以耍笑。为了让来客多喝,新郎新娘只得羞羞答答的“遵命”。敬过酒后各桌开始上“正菜”(指鸡鸭鱼肉),各桌才能随便猜拳、开吃。

在吃喜酒时,新房里要设一桌酒席叫“圆房席”,也叫“团圆桌”坐团圆桌的多是“全福人”妇女,且多是新郎的长辈。新郎新娘要做首席,大家除了嬉笑之外,还要给新郎新娘讲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和方法,对新人进行教育。

4、新娘妆扮: 梳头:也叫“上头”或“盘髻”,从此象征着女子时代的结束。梳头一般是由一个“全福人”为新娘子装扮,多是婶婶或嫂嫂。盘髻即改变头发样式,把辫子盘成髻,用各种的钗或钿插起来,从此女子进入妇女行列。男方要给梳头人纳“梳头礼”以表感谢。换嫁衣:也叫“换衣裳”,新娘所穿戴的一切都必须是男方家带来的。换衣服时要有两个“全福人”妇女帮助,在新娘的胸前和后背各要挂一个铜镜,藏在衣服里。带铜镜是以免在路上会遇到下葬的队伍,或是人群中的孕妇(被称为是“四只眼”)都会对新娘不利,带上铜镜则对这一切起反照作用。新娘在上轿前换鞋,要离开家很远的地方,不能沾到家中的一点土,以免会带走家里的财运。

上轿子:古时迎新娘多用大红的花轿迎娶,现在多用轿车。新娘在家中换好衣服、搭好盖头后,脚不能接地。因此,上轿时一般都由哥哥或父亲背新娘上轿,男方要纳上“上轿礼”。女方家要提前用糯米做一个大糍粑,放在轿子新娘脚踩的地方。当新娘上轿后,脚要踩在糍粑上,有“来自富窝,走向富窝”之意。新娘上轿后不能回头张望,有“望一望,倒一行”的说法。如果回头张望,则会给娘家带来厄运。

5、拜堂仪式:

跨火盆:新娘下轿后,新郎要全家出迎。新娘新郎要共执大红花,男左女右,进入正堂,在商南叫“堂屋”。堂屋的门口烧有一大盆木炭火,新郎新娘要同时从上面跨过去,象征着以后的日子会过的红红火火。拜堂:又称“拜天地”、“拜花堂”,是婚礼的高潮部分,届时所有宾客都齐聚堂前观望,鞭炮齐鸣,笙乐高奏。新娘新郎手执大红绸花,在厅堂之中。有“三拜”或“四拜”:“一拜天地”“二拜高堂(祖宗)”第三“夫妻对拜”也有“三拜爷爷奶奶或父母”,第四是夫妻对拜。给祖宗磕头时要磕四下,其余磕三下,夫妻对拜时行鞠躬礼即可。

6、合欢过程:

入洞房:拜完后,从堂上取走“富贵长命灯”,由童男童女各执一盏,在前面引路。进入洞房“长命灯”通宵都不能熄灭。撒帐:新娘新郎入洞房后,有“全福人”妇女拿起放在香案上的篮子,抓起篮中的栗子、枣、花生等围绕床撒。“边撒边念撒帐词:‘一把栗子一把枣,小的跟着大的跑’;又如‘脚踏祥云,手端玉盆,五谷撒空中,上天降甘霖。一撒金,二撒银,三撒聚宝盆,四撒四季庆,五撒五谷丰登„„’”[3]p271在人们观念中,撒得越多代表着越吉祥。

挑盖头:新娘坐在床上,新郎从香案上拿起秤杆,挑起新娘头上的红罗盖头。在古时候,男女的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新郎挑起新娘的红罗盖头才算是见到第一面,用秤杆挑代表“称心如意”。坐帐:也叫“坐富贵”,夫妻双双坐在同一张床上,表示同床同房。男女并肩坐北朝南而坐。“由一位全福妇女用双齿木梳把新娘的头发搭在新郎的头上梳理,俗称“并头”。上头时要唱祝歌,最后把新娘的头发挽起盘在头上。”[3]p271 合卺:又称“喝交杯酒”、“合欢酒”,即新婚夫妇在“团圆桌”上,各端一酒杯,手挽手将酒杯送到对方的口中,将酒喝尽。新婚夫妇喝完交杯酒,象征着夫妻合体相亲。

7、闹房和听房:

闹洞房:在商南又叫“耍新媳妇”“戏新娘”,当婚宴接近尾声,亲友们吃饱喝足之后,不约而同的凑入新房取闹。“闹新房的主要人物是新郎的老表和朋友,或文明,或粗俗,或舌谈,或手战,花样百变。无论是怎么耍,新郎新娘都不能生气,否则被认为‘不适耍’宾客会扫兴而散。俗信认为,新婚是‘越闹越发,不闹不发’。如果结婚没人闹房,人们会觉得新郎没人缘,婚礼不够喜庆,美中不足„„闹房又是掀起了喜庆的新高潮,同时也有对新郎新娘进行性启蒙的作用。”[2]p133_134 听房:亲友们闹“够”新房后天色已晚,人们渐渐退去。“有小孩就藏在衣柜中的拐角处,等新人准备入睡时学猫叫鸡鸣,也有大人躲在窗下房上,偷听新郎新娘的谈话,作为日后取笑的话柄。”[2]p134 陪房:在以前,商南结婚的时间一般为三天,送亲之人要在男方家住三天才离开,叫做“陪房”。意思是要把新娘的所有事情都安顿好才离开。现在多一天就结束所有事情。

8、成妇礼俗: 结婚三天后,早晨新媳妇要给公婆做饭倒茶,俗称“进汤”“递茶”。要给公婆打扫房间叫“启帚”。也有比较聪明的新媳妇,趁此机会抱上两床新彩被,换掉公婆床上的旧被子,以此拉近关系。从此家中的所有家务都要有新媳妇承担。新媳妇还要带上糖果走街串巷,遍访四邻,与邻居拉家常,给人发喜糖,俗称“拜巷”“串村子”。<三>商南县婚礼的回门礼俗:

在商南,新婚夫妇在结婚一个月以后,新郎新娘要一起到女方家探亲,俗称“回门”或“对月”。“回门”主要是新娘告诉父母亲戚在婆家的生活情况。“回门”时还要为所有认过亲的亲戚带上一份礼物,叫“回门礼”。主要还是烟、酒、副食、营养品为主。新女婿第一次拜门,所有人都会给一份回礼,多是红包。回门仪式结束后,婚礼程序全部完成。

二、商洛市商南县传统婚礼习俗的思考 <一>传统婚礼习俗与传统文化

1、婚礼习俗中传统思想文化的遗迹

在商洛的婚礼习俗中完整的保留着古代婚礼中的“六礼”:商洛婚礼中的“提亲”保留了古代婚礼中的“纳采”的基本过程;“合八字”保留着古代婚礼中的“问名”环节;“看家”基本传承了古代婚礼中的“纳吉”;“订婚”礼俗基本传承了古代婚礼中的“纳征”;“送日子”传承了古代婚礼中的“请期”;“催嫁妆、换嫁衣、上轿”等继承并发展了“亲迎”的过程。在婚礼的整个过程中,每一步都有严格的先后顺序,对每个环节都有严格的规定。充分遵循了《中庸》中提到的“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7]p5的做事方法。对待婚礼严谨恭敬的态度,符合《礼记·昏义》中“敬慎、重正,而后亲之,礼之大体而后所以成男女之别,而立夫妇之意也”[4]p817的规定。婚礼中的“男女有别”、“夫妇有义”“父子有亲”的标准,继承了“婚礼者礼之本也”的深刻内涵。在婚礼中的“喝合欢酒”完整的传承了“共牢而食,合卺而酳,所以合体,同尊卑,以亲之也。”[4]p814的传统和要求。在成婚礼中,新媳妇对公婆“进汤”“启帚”继承了“夙兴,妇沐浴以俟见。质明,赞见妇于舅姑,执笲,枣栗段修以见,赞醴妇,妇祭脯醢,祭醴,成妇礼也。舅姑入室,妇以特豚馈,明妇顺也。厥明,舅姑共飨妇,以一献之礼奠酬。舅姑先降自西阶,妇降自阼阶,以著代也。”[4]p818的基本要求。

在《仪礼》中“昏礼。下达,纳采用雁。”[5]p37在商洛婚俗中体现于提亲过程中。“纳吉,用雁,如纳采礼”[5]p41在商洛婚礼中体现于看门。“纳征:玄纁束帛,俪皮。如纳吉礼。”[5]p42在商洛婚俗中体现于订婚。“请期,用雁。主人辞。宾许,告期,如纳征礼。”[5]p42在商洛婚俗中体现于送日子。其中《仪礼》中完整记载了新婚媳妇进汤的过程:“舅姑入于室,妇盥馈。特豚,合升,侧载,无鱼腊,无稷。并南上。其他如取女礼。妇赞成祭,卒食,一酳,无从。席于北墉下。妇撤,设席前如初,西上。妇餕,舅辞,易酱。妇餕姑之馔,御赞祭豆、黍、肺、举肺、脊,乃食,卒。姑酳之,妇拜受,姑拜送。坐祭,卒爵,姑受,奠之。”[5]p53也记载着回门的礼俗:“舅姑共飨妇以一献之礼。舅洗于南洗,姑洗于北洗,奠酬。舅姑先降自西阶,妇降自阼阶。归妇俎于妇氏人。”[5]p55

《诗经》中《周南》中多处对传统的婚礼有记载,在《樛木》中就有贺新郎的“撒帐语”:“南有樛木,葛藟纍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南有樛木,葛藟荒之。乐只君子,福履将之。南有樛木,葛藟萦之。乐只君子,福履成之。”[6]p8以葛藟附樛木,比喻女子嫁给君子。《螽斯》中有祝福新人多子多福的祝词“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6]p9《桃夭》中有贺新娘的诗“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6]p11《召南·鹊巢》中也有对新娘的赞颂诗:“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归,百两御之。维鹊有巢,维鸠方之;之子于归,百两将之。维鹊有巢,维鸠盈之;之子于归,百两成之。”[6]p18传统的婚礼习俗不仅蕴含着大量的儒家优秀的思想文化,丰富着我们的生活。而且对青年的男女的人生具有很大的教育和指导意义。

2、婚礼习俗中的趋吉纳福思想

在中国人心中一直存在着隆重为福的观念,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的商洛民众心中更是如此。从婚礼的一开始,选择的媒人就需要一正一副,以示“成双成对”。提亲的礼品的数量也多是双数并且代表着不同的含义。如:礼品中的米面代表着夫妻;酒肉代表着朋友;“商南十大件”代表着“十全十美”;在迎亲时的“香火箩”代表着迎娶女子,传递香火;布置新房时,要全福人来铺床,床的四角要放枣(代表着早子)花生(代表着花花搭搭生,比喻男女都生);铺床时多用麦穰,象征着富贵吉祥;新床要头朝南脚朝北,代表着人生多子多福;新娘坐轿时,要踩在糍粑上,代表着“走富窝”;新郎、新娘在拜堂时要“跨火盆”象征着婚后的日子红红火火;用秤杆挑起新娘头上的红罗盖头,是因为“旧时称一斤十六两,用排列十六颗星来表示,它们是南斗六星,北斗七星,再加上福禄寿三星”[3]p271用秤杆挑象征着“称心如意”。

3、婚礼习俗中的祛祸消灾的思想

在婚礼中,如果有女子“犯月”,则在其出嫁的当天将宴席上的剩菜剩饭留一碗在“香火箩”中,出嫁时在十字路口倒掉,任动物、昆虫等吃掉,有说法谁吃了饭菜,灾祸就转嫁在它的身上;新娘上轿时要戴上铜镜,以免在迎亲的过程中碰到下葬的队伍或人群中遇到孕妇(孕妇被称为是“四只眼”)。带上铜镜起返照的作用;传说新房会有妖魔鬼怪入侵,在房中放升、斗、铜镜等物,用以降妖伏魔;闹新房也有“越闹越发,不闹不发”[2]p133的说法。

4、婚礼习俗中的团结邻里的作用

在举办婚礼的全过程中,亲朋好友,街坊四邻都会自觉地簇过来帮忙,有的出钱资助,有的操办宴席,有的招待客人。在以前,交通不发达,女子出嫁时,嫁妆主要靠人去抬。有时候抬一次嫁妆需要十几个健壮的男子。在农村办婚礼多在家中举行,每次婚宴的饭菜数量庞大,需要大量的人员帮助。因此在相互帮助中化解了彼此之间的矛盾。

第二篇:传统婚礼习俗

在追求自由、彰显个性的今天,我们领略了太多,或庄严肃穆的教堂婚礼、或尽享私密空间的旅行婚礼、或倡导环保健康的自行车婚礼、或追求惊险刺激的轮滑婚礼、抑或是水下婚礼、沙滩婚礼等不一而足的婚礼仪式。随着现代文化的碰撞,中国传统的婚礼文化礼仪正在一点点的迷失,文化的碰撞不应该是文化的断裂,所以中国婚礼应该要开始追根溯源,倡导一种符合中国人爱情婚姻价值观的中国式婚礼。来看看那些属于我们自己的婚礼礼仪吧。。

1、祭 祖: 男方在出门迎娶新娘之前,先祭拜祖先。

2、出 发: 迎亲车队以双数为佳。

3、燃 炮: 迎亲礼车行列在途中,应一路燃放鞭炮以示庆贺。

4、等待新郎: 礼车至女方家时,会有一男童侍持茶盘等候新郎,新郎下车后,应赏男孩红包答礼,再进入女方家。

5、讨 喜: 新郎应持捧花给房中待嫁之新娘,此时,新娘之闺中密友要拦住新郎,不准其见到新娘,女方可提出条件要新郎答应,通过后才得进入。

6、拜 别: 新人上香祭祖,新娘应叩拜父母道别,并由父亲盖上头纱,而新郎仅鞠躬行礼即可。

7、出 门: 新娘应由福高德劭女性长辈持竹筛或黑伞护其走至礼车,因为新娘子在结婚当天的地位比谁都大,因此不得与天争大。

8、礼 车: 在新娘上礼车后,车开动不久,女方家长应将一碗清水、白米撒在车后,代表女儿已是泼出去的水,以后的一切再也不予过问,并祝女儿事事有成,有吃有穿。

9、掷 扇: 礼车起动后,新娘应将扇子丢到窗外,意谓不将坏性子带到婆家去,扇子由新娘的兄弟拾回,掷扇后必须哭几声,且在礼车之后盖「竹筛」以象征繁荣。

10、燃 炮: 由女方家至男方家的途中,同样要一路燃放礼炮。

11、摸橘子: 迎新车队到达新郎家时,由一位拿着橘子或苹果的小孩来迎接新人,新娘要轻摸一下橘子,并赠红包答礼。这两个橘子要放到晚上,让新娘亲自剥皮,意谓招来「长寿」。

12、牵新娘: 新娘由礼车走出时,应由男方一位有福气之长辈持竹筛顶在新娘头上,并扶新娘进入大厅。进门时,新人绝不可踩门槛,而应横跨过去。

13、喜 宴:大都在晚上宴请客人同时举行观礼仪式,在喜宴上,新娘可褪去新娘礼服,换上晚礼服向各桌一一敬酒。

14、送 客: 喜宴完毕后,新人立于家门口送客,须端着盛香烟、喜糖之茶盘。

15、闹洞房: 新人被整之灾情大小,端视新人是否曾在其他的婚礼上戏弄别人,或平素待人够不够忠厚等。

第三篇:合肥地区传统婚礼习俗

合肥传统婚礼习俗

一、托媒提亲。当男女双方到婚龄时,双方家长认为门户相当,男方可委托媒人向女方提亲,也有女方向男家提亲的。媒人要由“全福”之人担任,要求是双数二至四人为宜,即所谓“四大媒红”,其中有主媒和陪媒。媒人提亲,主要介绍双方情况,谈论男方或女方时大都有夸大喧染之处。俗话说:“媒人不扯谎,坐下没得讲”。又说“会做媒的两头瞒”,“十媒九谎”,“媒婆”一张嘴,会吹又会哄”等等。托媒提亲,称为“起媒”或“起红”。

二、合“八字”。提亲后,将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和生肖由家长写在草纸上,由媒人转交对方,再由“算命”人推算,合婚是否犯“冲克”,如所谓“火克金”;“鸡不能配猴”、“鸡见猴,夜夜愁”;“龙不能配虎”说“龙虎相斗”不吉利。还有“男属羊,抖抖忙,女属羊,守空房”“鼠马相冲”等等。如犯“冲克”,即使两相情愿,则不能结亲。这是江湖术士的五行生克之说,来判定男女双方的婚姻大事。这对妇女则极为不利,如女方属虎,则所谓“主杀夫”、“主杀公婆”之命。被视为“八字”不好,就在婚事上设置了一道严重的障碍。故女方家族往往买通江湖术士改出生时间,变“相冲相克”为“相生相旺”。因有“十女九不真”的说法。合“八字”后,男女双方的婚事就可初步定下来。在皖南绩溪一带,合“八字后”,男女生辰八字用红纸写好,谓之“红书”,双方互送一份,各放在自家的“灶神”面前,经过三、五日,如家中平安无事,便认为婚事已得到“家神”的“默许”。

三、相亲。合“八字”后,由媒人与女方家长约定,择日由媒人陪同求亲男子到女家,拜见女方父母长辈,让女方家长亲自看到男方的外貌、风度、见识修养,以及家庭情况等等。男女双方也可乘机偷觑一眼,不能直接晤谈。

四、相家。由媒人带女方本人到男家,和男方父母见面。男方母亲邀该女到内室探询,细心观察她的衣鞋和装饰,以测定她的针线功夫和衡量品性。女方则借此细察男家的屋宇和陈设,尤其是新房中的家具的设备,这是涉及男女两方今

后共同生活的直接利益。皖西一带,女到男家,男方父母看了满意,便以糖水代茶,还要添几样荤菜,招待吃饭,临别时馈赠见面礼。如女方喝了糖水,吃了酒饭,受了钱物,就显示女方已完全同意。

五、过庚。又名传庚、传帖、下定。男女双方同意婚事后,就要办理订婚手续,所谓过“庚帖”,“庚帖”又名“红绿简”、“鸳鸯书”、“允求书”、“小书子”,是详载男女双方姓名、生辰八字以及双方父母姓名的喜帖。最早的庚帖还得写上祖宗三代的姓名。喜帖的格式:外用大红封套,内装大红单帖和大红全扣各一纸。全扣封面、封底印上龙凤呈祥的金色图案。男方在单帖正中写上“恭求”二字,下款写“姻教弟×××偕室×氏顿首再拜。女方则写“敬允”二字,下款称谓相同。全扣折三叠,当中一叠正中写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男方称“乾造”,女方称“坤造”。故男又称“逑书”,女方又称“允书”。封套正中,还要写上“百年秦晋凭红叶,一路荣华到白头”,“天成佳偶,永结同心”等吉祥语句。过庚由双方商定吉日,上午由男方填好“逑书”,放入庚帖盒内,备办彩礼,请媒人送至女家。女方隆重接待;填好“允书”以后,连同“逑书”放进庚帖盒,陈放堂屋的香案上,点好香烛,燃放鞭炮,由女方父亲先向祖灵行跪拜礼,后向媒人行拱手礼,以表谢意。然后请媒人入席,宴会毕,媒人携庚帖盒返回男家,女方亦回赠礼品。男方亦设宴隆重谢媒,跪拜祖先时,男本人得随父亲向祖灵行礼,并向媒人行大礼。“过庚”完成之后,双方婚事就正式定下来了。

六、选定婚期。又称“择日子”、“择吉”、“报日”,也叫“过大书子”。由男女双方商定,请“算命”先生择定办理婚事的喜日。传统婚礼极重视选定“黄道吉日”;所谓“黄道吉日”,是依据星命之说,把日子分为建、满、平、收(黑道日)、除、危、定、执(黄道日)、成、开(非黄黑道日)、闭、破十二种,按天轮回。其中“黄道日”为“吉日”,传说是“吉神”,即青龙、明堂、金匮、天德、玉堂、司命等值日的时间,就能百事大吉。而“黑道日”则是所谓“凶日”,是不宜办喜事的。淮北一带,习用传说中大禹结婚、生启那几天的日子为喜日,即三月壬日,四月辛日,六月甲日,七月癸日,这是由于淮北水灾频仍,人们怀念古代治水英雄大禹的治水业迹,就以传说中大禹娶妻生子的日子为吉庆日。皖西

六安一带,习用“二”(成双)、“六”(高官厚“禄”、六六大顺)两日办理喜事,忌讳“四”(谐音“事”,怕出事故)、“七”、“八”、“九”(俗话七不出,八不归,九日出门招是非。还有八为“八败星”值日等)日,认为都不是吉日。合肥地区选择婚期,要请算命先生把新人夫妇和两家父母的生辰八字一起推算,谓之“周堂择日”。一般是如果找不到人择吉,就选定双月双日,但三十日“尽头日”,不能用。另外,各地所择日期,都是两个日子,上半月一个日子,下半月一个日子,供女方母亲挑选,意在避开新娘的月经期,选择吉日,尽管含不少迷信杂质,而都是反映群众心理,体现了对新婚夫妇同偕到老的良好祝愿。婚期选定后,用红纸写好,男家备四色礼,请媒人送达女家,双方即忙于婚礼的筹备了。

七、接亲。古时,结婚前一夜,男家要宴请族中各人,然后新郎要拜祖宗,父母及长辈,拜毕,以新郎为首的迎亲队伍便会响着锣鼓,向新娘家进发。迎亲队伍到达女家门前,女家照例紧闭大门,要新郎大放鞭炮,称“催门炮”,妇女家亲友便向新郎索取“启门钱”,即开门赏钱,新郎才会随他们进屋内。当夜女家会设盛宴招待新郎,与亲友共饮。在举宴之前,新郎要先叩头拜见宾客,同时还要拜见女家长者,叩头吉计其数,当晚新郎会宿于岳家 次日早晨(即婚礼吉日),新郎的迎亲随从在女家门前大放鞭炮,称为“催妆”,新娘整妆完毕,便会与新郎一起出发往男家。在出门时,新娘会放声大哭,表示不愿离开父母,家人亦会大哭表示惜别。在啼哭声中,新郎的兄弟或至亲送她先行,称之“送亲”。新人来到男家门前,男家会请两位儿女双全的妇人,将新郎和新娘的鞋对换,因为“鞋”与“偕”同音,故此举有“白头偕老”的象征。新娘进男家门时,亲友会口念吉祥语句,手向地下撒花生,红枣之类的果子,叫做“撒喜果”。之后进行的拜天地,交拜,合卺酒等婚仪,则与其他地区大同小异。

1、接亲出发前需要准备鞭炮及四色礼(对鸡、对鱼、对肉、烟酒、糖、糕等),以及门缝钱(包1元、2元、5元、10元的几十封以及100的几封,红包等)

2、午饭一过出发(时间上最好带个半或带个8)。

3、车队除摄像车为双数,一般为六或十辆;头车是摄像车(新郎好友在车上,便于提前下去放鞭炮迎接车队到来);二车是新郎车;三车是伴郎车。

4、从男方家出发放鞭炮,到了女方家的时候鞭炮要提前放(前面说的头车上坐的人要提前下来放)

5、新郎下车,由伴郎及接亲朋友去敲女方家的门,这时候见机塞门缝钱(先塞小的最后塞大的),叫门塞门缝钱期间每隔一会放一卦100~200响的短鞭炮(催门炮)

八、新娘出门及过门。

1、进门后有个小礼节,带花或穿鞋之类,戒指等婚礼仪式再戴。

2、敬拜父母,一般以敬茶代替。父母需给红包,一般为1001,也有少数是10001寓示万里挑一。

3、新娘一般由舅舅背出来或其他男性亲属,很多是哥哥或弟弟、表哥表弟、堂哥堂弟等(背之前要给红包),也有新郎抱出来的。还有就是一些新女性坚持自己和新郎手挽手走出来,也很大方,前一个方法比较传统。

4、上车时要在地下放糕,新娘脚站糕上,再坐进车内比较方便些(有些地方要带一条糕回男方家寓示“高来高去”)。

5、伴娘及送亲的人随行,送新娘至男方家。送亲是一种婚嫁习俗。古时女儿出嫁时,娘家邀请两位男性护送女儿到婆家,俗称送亲。一般是出嫁者的舅父,叔伯或表兄弟、堂兄弟。送亲的人由女方家安排好,既要双数,也要与男方家接亲人数相符。出门要放鞭炮,来回路线不能重复,圆形或8字形路线。

6、下车放鞭炮,新娘不能直接下车,要脚踏两条糕再由新郎抱回家中。送亲者到男方后,要等男方派人来接才能进屋。男方会为送亲的准备礼物,以示谢意(如有小孩或拎子孙桶的,需给红包)。

九、婚礼喜宴。至酒店迎宾,待宾客落座由司仪主持仪式,领导或者家长致词。仪式完毕即可开席。吃饭期间每桌敬酒,双方父母也每桌敬酒,紧接着散发喜糖。宴席结束新郎新娘及双方父母送亲朋好友。

十、婚后事宜。婚后第二天回家上坟;第三天回母家省亲。也有地方有亲戚(如姑姑、舅舅等)接新人至家吃饭。

第四篇:婚礼习俗

面纱

起初新娘戴面纱是作为年轻和童贞的象征,信奉天主教的新娘戴面纱代表纯洁。因此,许多新娘在赴教堂举行婚礼的时候都选择戴双层面纱,新娘的父亲将女儿交给新郎以后,由新郎亲手揭开面纱。钻戒

《圣经》上说,在远古时代,男子向女子求婚时的证物就是指环。9世纪时,教皇尼古拉一世颁布法令,规定男方赠送婚戒给女方是正式求婚所不可缺少的步骤。头饰

新娘子在婚礼当天佩戴头饰的习俗由来已久,古时的女子在适婚年龄都会头戴花环,以区别于已婚妇女,象征着童贞。

新娘礼服的颜色

新娘礼服的颜色代表着传统,也有特定的含义:白色代表纯洁童贞,美国和英国常用的黄色是爱神和富足的象征。

花束

鲜花代表激情和奖赏,传达出繁荣富饶和出类拔萃的讯息,有幸接到新娘花束的人将有好运气,也会是下一个喜结良缘的人。

新娘站在新郎的左边

这个习俗起源于抢婚盛行的年代,由于担心新娘的家人会在婚礼上将新娘抢回去,新郎必须空出右手来随时应战。

互吻

根据习俗,婚礼是以新人的亲吻而宣告结束。这一吻有着深刻的含义:通过接吻,一个人的气息和部分灵魂就留在了另一个人的体内,爱使他们合二为一。

抱着新娘入洞房

这一习俗是从一些土著部落的婚俗演变而来的,由于这些部落里的单身女子太少,所以男子们要到邻近的村落去抢亲,将她们扛走,免得她们一沾地就会逃走。今天,人们认为,新娘不能用左脚迈进新房的门,所以最好让新郎将新娘抱进房。

新婚夫妇的汽车

当新婚夫妇乘车出发度蜜月时,汽车的后面会拴上许多易拉罐,它起源于古代扔鞋子的习俗,参加婚礼的宾客们向新人身上扔鞋子,认为如果有鞋子击中了新人乘坐的车子,那么就会带来好运。

汽车鸣笛

跟在新人汽车后面的车队一路不停地鸣笛,以驱走恶魔

在教堂举行的婚礼上,一般演奏两首婚礼进行曲。新娘走向神坛时,奏的是庄重舒缓的《婚礼合唱》,新娘新郎走出教堂时演奏的则是欢快的《结婚序曲》,选自菲利克斯·门德尔松1826年谱写的《仲夏夜之梦》。

美国人的婚礼可概括为“旧、新、借、蓝”(something old, something new, something borrowed and something blue)。“旧”指新娘头上的白纱必须是母亲用过的旧纱,表示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新”指新娘的白色婚礼服必须是新的,它是纯洁童贞的象征,也标志新娘将开始新的生活。“借”指新娘手里拿的手帕必须是从女朋友那儿借来的,表示不忘朋友的友谊之情。“蓝”指新娘身上披的缎带必须是蓝色的,表示新娘对爱情的忠贞之情。

送交新娘是宗教婚礼仪式上的一个重要项目。新娘的父亲护送女儿走向教堂圣坛的台阶,在送交仪式上,新娘父亲将女儿的右手递给牧师,牧师再将新娘的手递给新郎。如果新娘的父亲已去世,就由一位男性亲属来代替。

婚宴上新郎和新娘合力切开一只特制的结婚蛋糕,两人先互相喂吃一小块,然后把其余的蛋糕分给所有来宾享用。

婚宴快要结束时,新娘把花束抛向未结婚的女子,得到花束的为幸运女孩,她被认为是下次婚礼的新娘。

在英美等西方国家,在婚礼仪式上,新娘和新郎有独特的婚礼证词,与中国传统的结婚仪式不大一样。

为什么新娘要戴手套?

在中古世纪时,准新郎为稳定心上人的心,便向心上人送爱的信物。当时许多绅士流行送手套给意中人表示求婚。如果对方在星期日上教堂时戴着那副手套,就表示她已答应他的求婚。

为什么订婚戒指要戴在左手的无名指?

中古世纪的新郎订婚时,把婚戒先在新娘左手的三只手指上轮流戴,以象征圣父、圣子和圣灵三位一体,最后就把戒指套在无名指上,因为他们认为左手无名指的血管直接通往心脏。于是左手的无名指就作为所有英语系国家传统戴婚戒的手指。

为什么新娘带一方白手帕?

白手帕象征好运。根据民俗的说法,农夫认为在婚礼当天,新娘的眼泪会带来好运,使天降甘霖,滋润作物。后来,新娘在婚礼当天流泪,预示她会有幸福的婚姻,意味她往后不必为她的婚姻伤心落泪。

为什么在结婚典礼时,新娘总是站在新郎的左边?

古时候,盎格鲁撒克逊的新郎常常必须挺身而出,以保护新娘子免得被别人抢走。在结婚典礼时,新郎让新娘子站在自已的左边,一旦情敌出现,就可以立即拔出配剑,击退敌人。

为什么要特别订制结婚蛋糕?

自罗马时代开始,蛋糕就是节庆仪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那个时代制造面包的小麦象征生育的能力.而面包屑则代表着幸运,宾客无不争着捡拾。依照中古时代的传统习俗,新娘和新郎要隔着蛋糕接吻。后来,想像力丰富的烘焙师傅在蛋糕上饰以糖衣,也就成了今天的美丽可口的结婚蛋糕。

英国的保险业也涉足人们的婚姻,对夫妇双方有一种特殊保险——爱情保险。每对夫妇每月交纳5英镑的保险金即可享受爱情保险。如果夫妇自保险之日起,相处达25年,即可领到5000英镑的保险金。若两人中有一人不在了,未亡者可领到1000英镑的抚恤金。若夫妇二人不和,被遗弃的一方可得到3000英镑的保险金。

1.现在进行时表示将要发生的事情

在第12课的语法中,我们学习了一般将来时的基本形式:

We'll see his boat and then we'll say goodbye to him.He will he away for two months.我们将参观他的船,然后和他告别。他要离开两个月。

在第36课的语法中,我们学习了将来时going to用来预言将发生的事,尤其是不久即将发生的事。它在非正式语体中可表示意图、打算等:

Debbie Hart is going to swim across the English Channel tomorrow.黛比·哈特准备明天横渡英吉利海峡。

在英语中,现在进行时也可以用来表示为将来安排好的活动和事件。这种用法通常需要一个表示时间的状语(往往是不久的将来): We're spending next winter in Australia.我们将要在澳大利亚度过明年冬天。

arrive, come, go, leave等动词的进行式经常有这种用法,表示行程安排有关的“将到达”、“将离去”等意思:

A relation of yours is coming to see you.您的一个亲戚就要来看您了。He's arriving this evening.他将于今天傍晚到达。

He's leaving tomorrow afternoon.他明天下午离开。

2.将来时在时间状语从句及第1类条件句中的表示方法

当时间状语从句表示将来时,在 after, as soon as, before, by the time, the moment, till, until和when等后面我们通常不用一般将来时而用一般现在时;不用将来完成时而用现在完成时。这两种现在时态在时间连词后面常常可以互换:

The Thompsons will move to a new flat when their baby is/has been born.孩子出生以后,汤普森一家将搬到一个新的公寓去住。

在第1类条件句中,if之后通常用一般现在时表示将来可能发生的事: If it rains, we'll stay at home.如果下雨,我们将呆在家里。

If he gets the job, he'll be going abroad.如果他得到那个工作,他就要到国外去。

第五篇:婚礼习俗

记我参加的一次婚礼

——对于家乡婚礼的反思

摘要:

结婚是每个人一生中的大事,婚礼则更是一种神圣的仪式。本文主要是通过记叙本人参加过的一次婚礼,向大家介绍了我的家乡巢湖婚礼的流程和风俗习惯,以及我对于与家乡婚礼的反思。

关键词:婚礼习俗 感想 正文:

婚礼是一种神圣的仪式,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是人成为一个真正社会意义上人的标志。

我国古时婚礼一般分六礼:纳彩、问名、纳吉、纳征、清期、亲迎,讲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现代婚礼基本过程大致相同,只是礼节方面有很多的简化,并且多少受到西方婚礼习俗的影响。

我的家乡是安徽巢湖,从小也只是见识过家乡的婚礼,本以为婚礼都是那么举办的,但上了大学在与同学的交流后我才知道我们那的婚礼算是很繁琐的了。

今年大年正月十二我参加了堂哥的婚礼,和我以前参加过的婚礼的基本形式一样,是我们当地比较普遍的那种。堂哥和堂嫂是前年经媒人介绍认识的,算是有媒妁之言吧,双方家长也都同意这门婚事。去年就打算结婚,但是堂嫂的大哥在外服兵役,因此,希望等他回来再举行正式的婚礼,毕竟我国有着长兄为父的传统。去年年初我大姑家就把酒给接了,“接酒”是我们那的一个风俗,相当于现在所说的定亲。

正式的婚礼一般要举行三天,开三天的宴席。第一天,姑父一早就去女方家里做“说客”,就是请亲家公下午去家里上席,出于礼节,不能空手而去,还要带上烟、酒、糖、糕四样礼品。

上午九十点钟左右,女方会请一些亲友乡人抬嫁妆,一般都是喜帐,喜被,马桶等生活用品,马桶里会放上几个煮熟的红鸡蛋,被子里、鞋里也都会塞上花生、喜糖,预示着早生贵子。姑父回来后会安排人过去迎接那些抬嫁妆的人,差不多中午的时候就接亲的车子就回来了,这时候要放炮竹迎接,还要安排那些人坐下来喝茶,散烟,之后再开席来犒劳那些抬嫁妆与接亲的人。

差不多下午三四点的时候女方的亲戚来了,丈人会把早上带过去的礼品带回来,而姑父则是早就站在门口燃炮竹迎接了。

按照我们那的习俗接新娘是要在凌晨进行的,越早越好,因为新娘走的路尽量不要让别人走过。因此第二天凌晨两三点钟,堂哥就邀上亲戚朋友迫不及待的开车去接新娘子了,当然也是不能空着手去的,要带足礼品,炮竹,香烟。男方会在女方家门外放炮竹,散香烟,给彩钱,吆喝女方家里人“开门”,好迎接新

娘。女方家人会故意为难男方,不让新娘轻易的被接走。我想这可能一方面是为了表明女方的矜持,另一方面是要让男方知道迎娶的艰难,因此以后更是要好好对待自己的妻子吧。开门后,新娘出了门就换上了堂哥准备的大红色绣花鞋,据说这是为了不让把女方家的财气给带走。如果不换鞋的话,就得让新郎背着出来,脚不能着地。

新娘接到之后,要让睡在新床上堂哥的堂弟起来,叫肯定是叫不起来的,要给一定的彩钱。这就叫做压床,压床的一般都是自己的亲弟弟,或者是叔伯弟弟和姨表弟弟。如果在自己的亲戚范围内没有这样的人选,新郎也可以找同村的朋友和要好的同学。最重要的一点是压床的必须是童子,他们是纯洁和阳刚的象征,更是婚后生育,延续子孙的象征。对娶亲的人来说,压床是一件吉利的事情。另外,还有种说法,新娘的床有灵气,睡睡可治百病。腰腿疼的人睡过新娘的床后,立刻就会痊愈。除了新娘的床,新娘的手也有灵气,如果哪个小孩的门牙掉了,一直没长出来,那么,让新娘的手摸一下就会很快长出来。

一早姑父又得去女方家请亲家及那边的亲友们过来赴宴,中午的时候男方家那些恭贺的亲戚朋友及乡邻们也都会前来祝贺。中午的宴席过后,就会安排一些娱乐项目。晚上的宴席按理说要进行的快一点,因为晚上要闹洞房,不过因为新娘强烈要求不闹洞房,因此也只好取消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要闹洞房的话,一定要等丈人走后才能进行。

婚礼的第三天是只接男女双方家族的女性客人的,这时就轮到丈母娘登场了,而前两天的宴席丈母娘通常是不去的,就算是去也不能入席。

关于亲朋好友的贺礼,以前都是送些衣料等生活用品,现在则改成现金,关系越亲送的贺礼越重,在我们那舅舅在孩子十岁,婚礼中的地位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男方的舅舅以及重要的叔伯都需要用几十张百元大钞在大红的毛毯上贴一个双喜出来,然后把贴了双喜的毛毯挂在中堂。

酒席通常也是在中堂摆的,说到酒席就不得不说座次问题了,这里面是很有讲究的,一般为8人一桌,有时也可以是10人一桌,首席的一席一般是丈人坐的,男方的舅舅可以坐首席的二席,也可以坐次席的一席,这是主要的客人,其他的再按辈分排座次。宴席共要有十三道菜,寓意十三太保,当最后一道菜上完后,会放一串炮竹,这是告诉客人菜已经上齐。婚礼第二天的晚宴结束后,要分发喜糖,装喜糖的袋子里可不光是糖果,还有会装两粒红枣和两枚花生,寓意也就不言而喻了,早生贵子嘛。

到这里,婚礼并不算完满结束,最后还有个“三朝回门”,就是新婚夫妻在结婚后的第三日,携礼前往女方家里省亲、探访,拜谒妻子的父母及亲属,女方家人此时亦须准备宴客。至此,自亲迎始的成婿之礼才算完成。

当然,现在也有很多人家选择在饭店举行婚礼,宴请亲朋,一天就可以完成婚礼,这样更加的方便,男方父母也就省了不少的心。但是我还是比较认同在家里举行婚礼,宴请亲朋。首先,这样可以加强亲戚邻里间的关系,婚礼的幕后工作可不是花钱雇的人,都是要请亲戚邻里帮忙的,那么在这其中,大家的感情可以得到一个提升,有利于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其次是更能感受到我国传统婚礼的氛围,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积极作用。

对于这次亲身经历的婚礼我感受颇深,但是在婚礼的喜庆祥和之后,我们也

要进行一下反思。

首先,父母真的为孩子付出了很多,不说养育其成人成才,就光是为儿子娶妻就够操劳的了。大姑和大姑父,为了忙堂哥的婚礼,饭都顾不上吃,更别提好好的休息,不过我知道他们虽然身体上很疲惫,但是心里却是乐开了花,有哪个父母不为儿子结婚而感到高兴呢!但是,现在的很多人都对父母的良苦用心视而不见,认为父母为子女做的一切都是天经地义的。在我经历的任何一场家乡婚礼中都没有体现子女对父母的孝道。而我国传统婚礼中,结婚当日的二拜高堂,以及次日新婚夫妇早起向父母敬茶却充分体现了对父母的尊重与孝顺,而今的婚礼却忽视了父母。

其次,现代的婚礼更加偏重生育子嗣,延续后代,而对于追念祖先表现不强烈。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很多被认为是封建时代的繁文缛节都省略了,留下的是一些象征吉祥喜庆的风俗。在我国的传统婚礼中,婚后三日之后要进行家庙祭祀,让新媳妇拜见祖先,这才是算是真正的完婚。这并不是说一定要做一个祭拜祖先的形式,而是随着现代文明的进步,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少会有人想起追念先祖,追根溯源。要知道,中华民族之所以可以绵延下来,屹立不倒,是源于其内部超强的民族凝聚力,源于我们都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关注未来是好事,但是也不要忘记过去。

最后,婚礼的世俗气息浓重,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们那结婚变得如此昂贵,从见面礼,聘礼,三金(即金戒指、金耳环、金项链,加上金手镯就叫四金),到宴席,烟花炮竹等要耗费一个普通家庭一大半的积蓄,这还是在有房子的前提下。我曾在网上看到一篇帖子,一个上海小伙准备娶我们那的姑娘,结果和女方家商讨之后,发出这样的感慨:嫁女儿就像卖女儿一样。虽然我本人觉得还没那么夸张,但是这最起码反映了一个现实状况。中国人讲究热闹,对于婚礼大操大办,有时还有攀比心理,而这对于资源也形成了一种浪费。

相对于现代奢侈的婚礼,我觉得更应该提倡一种低碳婚礼,把传统的“礼”与现代的个性化元素相结合,打造一个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独特的婚礼。但是在从现实的角度来看,这似乎不太可能。

参考文献:

1、刘宁波 《生死转换与角色认证_中国传统婚礼的民俗意象》

2、百度百科 www.xiexiebang.com

下载商洛市商南县传统婚礼习俗的调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商洛市商南县传统婚礼习俗的调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婚礼习俗

    老北京婚礼习俗(民国) 1、 聘礼 男女双方家长说媒、相亲、订婚后男方送彩礼往女家,表明聘定女方为妻。虽还未行婚礼,但女方名分已定,实际上夫妻关系已确立。聘礼的一部分是具有象......

    汉沽婚礼习俗

    1. 订婚(时间又双方自行商定) 双方父母和介绍人吃顿饭、男方给女方彩礼2.送日子(男方) 时间:结婚前一个礼拜左右 使用物品: 男方:水果(苹果)、糖、点心、用红布包裹的棉花、酒、红包(......

    婚礼接亲习俗

    按照中国的传统,婚礼前新郎要亲自去迎接新娘。在这个过程中,伴娘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小小地“考验”一下新郎的决心和毅力,俗称“堵门。”这可愁煞了很多没有经验的伴娘:怎......

    西方婚礼习俗

    A-Arrangements for wedding :婚礼的安排 B-Banns,Bridesmaids,Best man :结婚预告,伴娘,伴郎 C-Church,Cake,Cars,Confetti :教堂,结婚蛋糕,汽车,五彩碎纸 D-Dress :礼服 E-Etiquett......

    东西方婚礼习俗

    (一)筹备婚礼 古代中国,婚礼的准备过程是极其复杂的,有特定的步骤,称之为“三书六礼”。通过“三书六礼”我们可以略窥一斑,中国古代婚礼的准备过程非常复杂、繁琐,十分注重礼貌,每......

    婚礼习俗5篇

    都昌县婚礼习俗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很多习俗是从上古时期就已经存在了,而婚礼也是众多古***俗之一。本文以都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农村的婚礼为例,详述婚礼中的各种习俗......

    中国传统婚礼习俗

    社会学概论作业:社会文化现象 中国传统婚礼 天津师范大学礼宾系10级2班我们小组要讲的是中国传统婚礼,中国传统婚礼过程相当丰富,我们不能极其详尽的讲述,只是把婚礼的大概跟大......

    西方婚礼习俗

    西方婚礼习俗 西方的婚礼是属于浪漫型的,整个婚礼从开始到结束到充满了浪漫气息。一般有以下若干步骤:1.来宾入席。2.同时开始奏结婚进行曲、亲友点上蜡烛,牧师领唱诗班进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