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游学致辞 - 副本
游学欢迎辞
装饰公司的各位来宾,XX的优秀合作伙伴们: 大家上午好!
欢迎大家来到我们取名于“人有德行,如水至清”——德清。素有“名山之胜,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竹茶之地,文化之邦 ”的美誉。此次活动我们邀约大家来到xxx总公司所在地德清,我们这里的好山好水,德华的好老师,好同事能让大家收获一份快乐和一段丰富学习的美好时光。希望大家在感受德清人文的同时能够进一步了解xxx企业文化、产品知识,艾伯塔设计师大赛。
艾伯塔设计师大赛在中加两国政府、协会、院校的大力合作之下,xxx连续四年作为国内唯一一家企业承办方,助力推动国内家居行业设计与服务的提升,卓效显著。回顾历届设计大赛,得到国内所有相关林业院校、设计专业等知名院校的积极参与,共计5000多幅作品。2018年,第五届设计大赛决赛已近在眼前。相较以往,此次大赛我们新增社会组,扩大大赛规模,提升大赛奖金,从而吸引包含在做的各位在内,社会上的空间设计、产品设计等设计师能够参与我们大赛。
当然了,我们此次设计师游学活动最重要的还是希望大家能够在此炎炎夏日,传统意义上的销售淡季,成为各位优秀设计师修炼内功,互相学习的旺季。xxx二十多年的发展,从单一的装饰贴面板企业,发展成为拥有一系列的产品体系,庞大的营销网络,行业内品牌影响力较高的上市公司,凭借“以推进行业绿色进程为己任”的企业使命之外,又有哪些xxx优秀的企业文化在促使着我们不断前进?相信,今天在这里我们大家可以互通交流!
此次我们能够相约在这,要感谢合肥xxx将大家邀约至此。我们合肥xxx作为xxx体系内销量前十的明星经销商,一直致力于打造合肥最具影响力的家装品牌,并在当地坚持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和高品位的环保家装产品,深受业主喜爱。我相信拥有如此成绩绝对离不开在场所有来宾的积极配合。
话不多说,总而言之,我要对到场的所有来宾表示由衷的感谢,我相信正因为有你们合肥xxx就会越做越强。也相信此次活动能让我们大家收获颇丰,胡互学互进。
谢谢大家。
第二篇:游学感想
从美国游学中感悟中西方差异
-管理1204 蒋阳吉
看完学长学姐们的游学报告会,使我也产生了参观世界顶尖名校,学习纯正英语,游览著名建筑,和国外的同龄人共同交流的想法。从学长学姐们的报告中我看到的不仅仅是魅力的异国风光,而我更想知道建国仅有二百多年历史的美国,如何在短时间内一跃成为世界强国?相比于中国,美国在教育、文化、社会制度等方面到底有何不同之处?
首先是我们两国之间的教育上的差异,虽然之前在网络媒体上也了解了许多关于中美之间的教育的差异,可以说美国的教育是跟我们完全不同,我们是属于应试教育,而美国那边的教育用我们的话说就是素质教育。在美国教室温馨,课程选择灵活,这是我对他们教室的第一感觉,当然大学这些专业学术的地方不一样,回去我也查看了资料,在美国,每个课程的老师一般都有自己独立的教室,办公和教学都在这个教室里进行。跟我们不同的是,学生需要拿着自己的课本资料等来教室上课。加上灵活的选修课制度,使得每节课的同学都是不固定的,所以孩子们有机会结识更多的同学。
还有每个教室里面都贴着各种各样和课程相关的图片,比如历史教室有世界地图和美国地图,生物教室有昆虫标本等。如此一来,同学在上课的时候就能得到更多的感官冲击。另外,美国教室的座位安排和国内也不相同,他们会把桌椅安排成圆圈,或者4-5张桌椅摆放在一起,显得特别随意,这些都为大家上课提供了一个轻松自由讨论的氛围。而从学长学姐们的报告中我看到,在美国的课堂上老师最重视的是学生在课堂上的实际参与,每节课由学生来参与的时间通常都要超过一半。除了课堂互动外,每门课程经过一个小单元后,都会要求同学进行演讲。每个同学都要自己动手准备一份电子幻灯片,用3-5分钟完成。这样就能很好的锻炼的学生的口才还有胆量。可以说,美国老师注重为学生创造轻松自然的课堂气氛,然后将知识在不知不觉中教授给学生,当然下面的学习更多要靠学生的自觉性。这和我们国内目前普遍的教学方式确实有很大的不一样。
同时我也发现自由的授课方式、活跃的课堂气氛、充分的课堂互动,渐渐把来自中国的学生从拘谨中解放出来,普遍都能调整自己的状态,融入到开放的美国课堂中。
同样的,美国学生也有考试,但是考试对美国学生来说,并不是特别重要。因为在美国,一个学生的成绩通常由以下3部分组成:平时作业成绩占70%;考试成绩占20%;日常表现占10%。考试成绩出来后,学生们的成绩会被分为A、B、C、D、E这5个等级,大家重视的是自己的等级,而不会关心自己比别人是多了1分还是少了1分。因此每个人考完都相对轻松。
除了这些我对我们中美之间的社会礼仪我也深有感受。我们国内刚经过十一国庆的长假,多的报道都是关于我们游客的乱扔垃圾这些不文明的报道,使我更对这个异国充满了更多的兴趣。
我问过几个学长学姐,他们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他们都表示,在美国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公共场合接触的外国人。他们大多友好、文明,表现得文雅而有修养。
我在一个学姐的空间里看到她这样写到,“我们在环球影城排队时发现,虽然整个影城人山人海,但秩序井然。除了因为玩项目让人兴奋而尖叫外,到处都是一幅和谐的景象;在美国的十字路口,司机们会远远地停下等你穿越马路;汽车道上虽然车子很多,但在十多天的游学旅途中,没有看到一次司机间的争道抢行;在商店、在机场,所有工作人员都很耐心地解答游客的问题并始终面带微笑,不会有任何的不耐烦;特别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旅行中看到的高速公路是那么的整洁、干净、宽阔,特别是两边郁郁葱葱的绿化,说是绿化其实根本是天生的、自然的,只是做些必要修剪。”同样一位学长也表达了同样的感受。“我们刚到美国的时候,在学校的自助餐厅里,大量地拿取食物和饮料,其实自己根本吃不完,最后只好倒掉。而周围的美国同学,一般都会吃完所有的食物,并且会主动清理餐具。看到这些之后,我们开始慢慢改正,每次也少取一些食物,并且保证都可以吃完。如果不够,再去拿下一份。吃完之后,也会自觉地清理自己的餐盘。”
我也感受到美国的太多细节做得比我们好,这些零零碎碎的东西是找不到一个词去准确地概括的。正因为这些太多的细微之处,决定了一个超级大国的地位。这里的超级大国不仅仅是说他国家有多发达经济有多好,更重要的是美国是一个真正和谐、自由的国度。
第三篇:游学报告
游学报告
心驰神往
新加坡,一个多么动听的名字!它意味着什么?花园城市,多民族大家庭,动物天堂,发达,高科技……只有等你到达那里,才会真正明白。而我便是一个幸运的体验者!
随着巨大的轰鸣声,飞机离开了地面,离开了中国,向新加坡方向飞去。我伏在机窗边往下看,开始尽情地欣赏着大地的景色,先是成字格的万亩良田似一张张绿色的地毯一样平铺在大地上,奔流的江河如一条条玉带在眼底下飞舞延伸,一座座城市的高楼则似一堆堆积木一般;而往远处望去,半晚时分,高空云雾环绕,在晚霞的映照下,宛如天堂一般美轮美奂,我们都仿佛成了天上的神仙。当大地夜幕降临,天空的晚霞也渐渐消退,一轮皎洁的月高挂在不远处,那么近,似乎伸手就可触摸到它。
凌晨两点,我们抵达新加坡樟宜机场,经过一些严格的安检后,终于踏上了新加坡这块神奇的土地,开始了我们这次短暂而快乐的游学生活。在过安检时还遇到一个小插曲,我幸运地遇到了一个一点汉语也不懂的工作人员,唉!只好硬着头皮闯关,和他说英语了!好在自己平时英语口语在老师的严格要求下,经常练习过,所以交流没有遇到太大的障碍,我对自己的表现很满意。工作人员的态度非常友好,办完后,我由衷地对他说了一句“THANK YOU”,想不到第一次在国外说英语这么爽!出了机场,我们坐上了大巴,虽然经过十多小时的旅行,而且已经是凌晨两点多了,我却一点倦意也没有,因为满街上依然是灯红酒绿,车辆川流不息,却一声喇叭也听不见!一座繁华而安静的城市!路灯的照射下,我看见了一排排的树木,来新加坡之前,老师介绍过,这是行道树,树矮但却很粗壮,在树杈之间偶尔还长了一两棵蕨类植物,成了恰好的点缀,真是令人称奇!还能看见高大的椰子树和棕榈树……旁边各种样式的建筑风情万种,虽说在夜里,但在明亮的路灯下,也能看得分外清楚!她们似乎都在欢迎着我们这些远道的朋友!几经周折,我们终于来到了下榻的旅店。旅店虽小,但很整洁,特别是旅店的紫色调让我觉得很温馨!一天的旅途疲惫终于袭来,我拿到房卡,奔向电梯,打开房门,倒下床便睡着了!
雨中漫步
第二天,计划安排是要到室外参观的,但天公不作美,下起雨来了,所以只好临时安排参观室内景点。我们相继参观了滨海艺术中心、牛车水——唐人街,还有房屋重建局(在中国好像没有类似这样的部门)。
滨海艺术中心的外壳像一只银色发光的大榴莲,到了那里,就能看见新加坡的观景摩天轮和一下美丽的建筑。走进室内,便可看见新加坡地下水管道分布模型,给我们讲解的讲解员竟然通篇讲英语。简单点的句子还能听懂,难的可一句也听不懂了!经中文导游的帮助,我了解到了新加坡饮水的由来,也明白传说中直饮水为何能直接喝了。新生水是一座建筑,外观像大海的波浪,门前是一水池,池里长满了莲花,从密密的莲叶间好不容易透出的缝隙仔细看,偶尔还能看见体态丰腴的大鲤鱼在水中自由地穿梭游动……很多建筑屋顶都有花儿点缀。有一种粉色的花,看似没有花蕊,但味道却不比那些有花蕊的花香,有一种淡淡的甜味。
至于牛车水也就是唐人街,是一个淘宝的好地方,走在街上,两边都是小摊,而每个小摊上摆的物品都不相同,各有特色,而经营者中印度人占多数,他们热情好客,不一会,宝贝就挤满了我的小包。
房屋重建局听起来好像是一个带有政治性的部门,对于我们这些初中生来讲,似乎是一个无聊的景点。但是我错了。我忘记了新加坡是一个发达国家,他们完全有化无聊为有趣的能力,先是新加坡房屋规划模型很清晰,而且还有一个留言板,上面有马来文、中文和英文等文字介绍,往楼上走便是主题——城市了。先是让我们看了一下新加坡的早中晚和城市的变化,然后便是导游向我们介绍那一行图解是新加坡从发展到打击到现在的一个房屋兴衰史。新加坡都市城建局是新加坡城市规划的权威,更是新加坡国家发展部的法定机构。
新加坡的第二天
第四篇:游学报告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Although visiting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is not included in the study tour itinerary, the reputation and the long history of the National University is well known.And next let’s know more about it.It is a world famous research national comprehensive university which located in Canberra, the capital of Australia.It was born in 1946, as Australia's highest academic hall, the first of the Australian eight school union and a founding member of the international alliance of research universities, it enjoyed the global influence and academic reputation.Naturam Primum Cognoscere Rerum, it is the motto of ANU.And you can see it in the logo of the National University.It means first to learn the nature of things.The total number of students is not much, but the academic atmosphere is very strong, the academic level is extremely high.Schools provide a large number of facilities and instruments for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so that students have a good learning environment for study and research.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holds a leading position in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has a beautiful campus which like a garden, it
has bookstores, drugstore, cafes, pubs, the perfect sports facilities, students medical centre, galleries, museums, concert halls and other facilities and it sitting on the largest library in the southern hemisphere.Besides, it is surrounded by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Lake Burley Griffin and downtown area.Its ideal location and beautiful natural environment made the campus full of the friendly and peaceful atmosphere.Therefore, it attracted a numerous student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The next ten years, ANU will focus on promoting academic research and teaching quality.ANU will positioning and established it as not only the Australian state University, but also the best university before 2020.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The first destination of the trip is the Melbourne University.Once got into the Melbourne University, the beautiful environment made it like a picture and it contains a strong academic atmosphere, quiet and solemn.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founded in 1853, is a world famous top research university.It is located in the Australian city of Melbourne.It is Australia's second oldest university, later than 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three years.And it is the oldest university in Victoria, also the second oldest school in Australia.Afte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one and a half centuries, now it has become a leading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in the Asia Pacific region.Melbourne University is the best in a number of areas.And it made a great contribute in education, research and dissemination of knowledge for the community.There are beautiful gardens and ancient buildings on the campus.The school is located in Parkville, the city which is famous for its art culture.Its environment is extraordinarily beautiful with many historic buildings, like the classic clock tower, the market square and the modern teaching buildings.The famous South Lawn had been repaired in 1970s, and this architectural design was awarded in Australia.Its school motto is Postera crescam laude, means:We shall grow in the esteem of future generations.Melbourne University's education is unique, and more than 120 students and community groups in the form of multi culture and multi sport have provided students with opportunities to develop social and leadership skills, art and organizational skills.As an excellent research institute, Melbourne University is designed to strengthen its core knowledge disciplines, open up new ideas for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support for important and innovative areas of unconventional research methods.Its teaching philosophy, hardware facilities, and the campus environment are the reasons why it is popular with students over the word.
第五篇:游学感想
赴台学习心得
第一次离开自己的家乡漂洋过海来到远方同胞们的居处,第一次离开朋友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开始自己新的学习和生活„„一切都是新的起点、新的开始,我们将在宝岛的四个月时间里留下自己的深深的足迹。
我想刚踏出机场的那一刻,大家的心情都是一样的兴奋,也是最紧张的,因为不知道日后会面临的是如何的生活,也对在台湾的生活充满了期待与憧憬。在机场接机我们受到了导师,还有已经来台湾交换半年的陆生的热情欢迎和接待。
到了舒适宽敞的宿舍,校园随处都充满了对我们的关爱。我们得到帮助买了许多生活用品,亲爱的同学们带着我们逛校园,很漂亮。在宿舍,台湾同学都很热情,不管什么问题都很乐意帮助我们,让我们在台初期有着良好的开始。
首先是选课,我们在推广中心的帮助下,为着以后的课程置换做好准备。来到这里的我们正式的选课,我们会有自己的学生证和学号,在结合自己的专业课程进行适当的选课。第二周是进行补退选,我们有27学分可以选,可以跨系,跨年级,不限,这是学校给我们的福利,让我们可以更好的了解台湾的专业。
在建国上课的时候,台湾这边的课堂气氛是十分活泼的,老师同学都像朋友一样,互相开玩笑,有问题就可以随时讲出来,老师会欣然接受的。台湾同学也是很热情的,课下可多多和他们交流,和他们探讨很多问题。老师也对我们大陆学生很关照和教导。
这边考试会比较频繁,除了平常的小考外,还有期中考,期末考,但是不用紧张,老师一般不会出很难得题目,只要上课认真记笔记,试题都在笔记中,不过很多老师都是从国外留学回来的,所以课堂笔记有很多英文的,所以大家要多多学习英语啊。
不得不说,台湾学生的学习压力比起大陆来说,真是小很多。
在大陆时,就看新闻报道过台湾夸张的大学入学率:100%。这意味在台湾,在台湾每个学生都可以上大学。而且,最近几年,台湾每年的大学招生人数,远远超出报名高考的人数。也就是说,只要你报名高考了就能继续入学深造下去。据说有位考生高考成绩仅为8分,一样被大学录取。也因为这样一个“僧少粥多”的怪异现象,现在台湾不断地想要吸引大陆的优秀学生前来就读。2010年的8月19号台湾已经通过了“陆生三法”,这意味身在大陆的我们已经可以去台湾读大学了,尽管还有各种各样的限制。
台湾学生的活动,真的多的让你眼花缭乱。而且和我在大陆就读的大学不同的是,大陆的大学里的活动,多数都是一些学术交流类的活动,或者是一些有名成功人士来学校做讲座。这样的活动,多数看到标题就让你打不起兴趣。而台湾的大学活动,可是真的能够让你全身的每个细胞都变得充满娱乐精神起来。就像你打开台湾的电视机,里面都是令你眼花缭乱的各种综艺节目,康熙来了、大学生了没、我猜、娱乐百分百、综艺大哥大„„每一个都是你喜欢的主持人,每一场都有你感兴趣的明星,每一个话题都那么有料。而且台湾人最厉害的是,能够让娱乐成为一种超越年龄的活动。在台湾,有很多娱乐节目是专门为中年人设计的。也因为这样,你走过马路时,总能看到餐馆的老板、老板娘在津津有味看着电视上的明星们high翻天。多彩的台湾生活,学校的“校庆演唱会”,演唱会不固定座位,但需要去排队领票。演唱会的主持人是在各大综艺节目中经常露脸的,到场的明星有余文乐、潘玮柏,方大同,李佳薇等。在运动公园里,歌手们在台上唱着,底下的同学拿着荧光棒挥舞。这样强大的卡司阵容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校庆时出现在大陆的大学里吧!隔天,校园还有园游会,每个班级摆成一个小摊,卖东西,然后各个社团在旁边助兴表演,非常热闹。唉,想起大陆的校庆,多数情况都是校领导上台致辞,同学们则有气无力地坐在台下软绵绵听着,真是令人感慨台湾学生太幸福了。
建国的课外活动会有许多许多,图书馆平常的学生也很多,我们大陆生也趁现在很珍惜学校提供的先进设施,常常溜达到图书馆里学习。图书馆资源很丰富,各种图书可以随便借阅的,还有电脑提供上网查找资料或者读书。大家平时也可以上学校的网络平台,老师会把一些即时的信息和课件或者视频放到上面去,对于我们考证和学习都很有用的。
台湾的夜市文化可谓源远流长。夜市多发源于交通枢纽、庙口等市集处,通常为各地发展最早、人潮最旺的地方。方便快捷的小吃摊满足了来往人群的口腹之欲,长此以往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口碑相传,夜市的名气也不断大了起来。“有吃又又玩”是夜市的一大特色,除了小吃外,夜市更给周围街区带来了商机,各种饰品店、服装店、游戏机点、百货公司不断发展,不仅要满足你的胃口,还要满足你对各种MIT(made in Taiwan)特色商品的欲望。台北市有士林夜市、华西街夜市,台北县有淡水夜市,基隆则是庙口夜市,高雄有六合夜市、瑞丰夜市,新竹则有城隍庙夜市„„夜市俨然是台湾人生活的一部分,台湾虽小,夜市却是十个手指都数不过来。在台湾有一部长达300集却仍在不断播出的电视剧《夜市人生》,讲的就是发生于“金华夜市”的普通百姓的打拼生活,收视率更是一直霸占同时段第一名。夜市汇聚了台湾的各种美食,许多店铺更是发源已久、久经考验而留存下来的老店铺。对于台湾人来说,吃是一种生活艺术。蚵仔煎、大肠包小肠、可丽饼、爱玉冰、绕仙草、章鱼烧、青蛙下蛋、烧酒虾、盐酥鸡、咸水鸡、芋圆、红豆饼、木瓜牛奶„„数不胜数的小吃,名称千奇百怪,味道则是各有各的妙处!来台湾前,我原本计划把夜市的小吃都吃一遍,无奈台湾小吃真的太多太美味,你刚刚吃完“3Q鸡排”,味蕾已经被鸡排的香酥多汁征服了,可是还有更多更多的美食在等着你。这时,你就会明白想把夜市美食都吃一遍是多么贪婪的想法啊!
台湾夜市虽多,但千万不要以为每个夜市都一样哦。不同的夜市,文化可有大不同。如果只是像一个游客那样走马观花的看,是很难体会到其中的大不同的。比如说,士林夜市除了食物外,特色商铺更是让你耳目一新。在这里逛,你极有可能淘到一款刚刚出现在杂志上的新款服装。五花八门的饰品各有各的特色,每家店铺都发展除了自己的文化。更是有很多学生晚上去士林夜市摆摊挣钱。逢甲夜市是台湾规模最大的夜市。在台湾交通部观光局“2010年特色夜市选拔活动”中,因各种原创小吃,取得“台湾最美味夜市”头衔。晚上的逢甲夜市,时常在马路边停着一辆又一辆载满从世界各地到来的观光客。到了九点之后,夜市更是人山人海水泄不通。“关芝霖大肠包小肠”可谓是逢甲的一大卖点,它是台湾大肠包小肠的鼻祖店家,因而每每经过都会排成长长的队伍,无论是下雨天还是寒流到来时。真是无论什么,都挡不住人们对美食的热爱啊。
快乐的日子过得总是太快,转眼就要离开台湾了。台湾带给我的,是在心中暖暖的回忆,能够温暖全身的善良美好。来之前对台湾有过千百种幻想,他们是不是真的像电视里演的那么“乱”呢?当你置身在台湾时,你会发现,他们的脚步没有北京街头的那种繁忙,他们不关心世界上又发生了什么国际新闻,也很少去想未来的学业、工作。台湾雪深读研究生的并不多,他们很爱玩,不喜欢做功课。尽管如此,在他们身上,我却看到了一种最简单的幸福,那就是享受生命的过程。不去想未来的种种纷乱,身在此刻就热爱此刻。不去想太多的利益权衡,只是单纯地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我遇见过的台湾同学里,有休学一年为了自己的小手工生意的女生;有大二时重新考大学的男生,只为了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他们对生活的态度,都让我深深感动。很羡慕台湾同学,他们大多都有兄弟姐妹,有的甚至有两个,独生的很少。他们和家人、朋友一起,热爱着生活,就像热爱美食一样。回头想想,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放慢脚步,一步一个脚印,不要只顾着看远方而忽略的周围的风景呢?
旅行的意义是什么呢?我也说不清。只是在这一路上遇见的人、见过的风景、品尝过的美食、经历的事,都已埋入记忆深处,慢慢发酵,慢慢回忆。
如果要我对这次台湾之行做一个评价的话,我只能用“不虚此行”四个字来形容。的确,不同的生活环境让我有了很多不同的体验,也使得我在思想观念方面有了很多的改变,短短的三个多月里,我经历了许多事,遇到了很多人,也让我有很多新的体悟。这次台湾之旅对我来说不单单只是一个学习专业知识的机会,更是一个深刻了解自己,“找自己”的过程。在确立我的人生观上,我也由模模糊糊渐渐走向清晰。新的环境,不同的面孔让我更加明白了我想要追求的是什么。勇敢的去追求我想要的东西,我想,这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