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旗下讲话:因为有爱,冬天不冷
国旗下讲话:因为有爱,冬天不冷
国旗下讲话:因为有爱,冬天不冷
20**年11月27日,在这样一个冬意正浓的日子里,我校男生512寝室,上演了这样温馨的一幕:
705班陈**同学因重感高烧39度,医生建议打针治疗,可陈**的父母都已经出差,无人照顾。因担心同学晚上发烧出现危险,陈**所在的512寝室的室友们,在督促陈**喝药后,自发决定轮流值班,照顾生病的室友。他们调好闹钟,一个小时一换岗,轮流为他量体温,喂水喂药。感冒发烧时,往往一会儿冷一会儿热,孩子们想不出别的办法,只好将寝室八个兄弟的羽绒服全都搭在他被子上,为他取暖。
这一整夜,这七个孩子没能得到充分的睡眠,但生病的陈**却休息的很好,体温也渐渐得到了控制。当第二天早上老师问及他的情况时,孩子们摸着他的额头,又摸摸自己的额头,俨然小大人似的欣慰地说,嗯,已经好多了。
这些小大人,其实也就是十二三岁,在家里,他们也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是大人们精心侍候的小少爷。可当同龄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却主动伸出了友爱之手。
这七个孩子的名字是:刘**、龚**、蔡**、彭**、张**、袁**、陈**。
让我们把掌声送给这七个可爱的孩子们。
其实,这样动人的情景,在东方校园,天天上演。
12月11日晚,女生608室顾**同学将水端到上铺,不小心打翻了杯子,不但自己的被子打湿了一大块儿,水漏下去将下铺同学的被子也打湿了,六楼生活老师杨老师了解情况后马上在仓库找了被子给她们换上,仓库里只有两床被子,杨老师担心孩子休息不好,又到别的寝室去看有没有同学带了多余的被子,因为担心手电筒的强光打扰了同学们休息,杨老师用手捂并添加到了她们床上,她才放心的离开。深夜,杨老师还是担心她们睡不暖和,她起床悄悄地去摸了孩子的脚,发现是冰冷的,她又将自己的热水袋偷偷塞到孩子被窝里。
这样充满爱意的细节,在东方校园,随处可见。
当孩子们遇见老师时,主动问好亲切入耳;当老师、同学生病时,真诚的问候暖流四溢;当同桌忘带课本时,主动把自己的书移到课桌中间;当同学摔倒时,又会有许多温暖的手将他扶起;当同学不认真听讲时,更会有善意的眼神将他提醒。一声问候,一抹微笑,一个眼神,给予别人的不只是快乐,更有说不尽的情意。在这里,在金东方,我们不是匆匆而过的陌路人,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孩子们,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关爱别人,快乐自己。让我们互助互爱,情暖东方。让我们互帮互学,其乐融融。让我们心存善念,用爱相处。因为有爱,相信隆冬的寒流定会变成温暖的春风!
第二篇:国旗下讲话——有爱,这个冬天不冷 10.26义务助老日
长辈们,虽然你们已从教育阵地的第一线上退下来,却依然如同那经霜的枫叶一般,焕发出如火的光彩。2、一鸿:毛主席在《采桑子·重阳》中写到:“
女生: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全班:战地黄花分外香。
男生: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
全班:寥廓江天万里霜。”
涵冰:老人们的青春是和时代发展的崇高事业联系在一起的,他们并不叹老怀悲,蹉跎岁月,虚掷光阴,而是以“只争朝夕”的精神为现代化建设奋斗,一息尚存,奋斗不止。
3、涵冰:晋代诗人陶渊明有诗句云:“
男生:菊花如我心,
女生:客人知我意,重阳一同来。”
王勇:今天虽然没有菊花美酒祝兴,但不乏我们一颗颗真诚、谦虚的心。
三:叶:敬老不是一句空话,需要用行动来体现。
1、蔡小瑜:出发前,我来到超市里为老人挑选食品。大苹果担心老人咬得动吗?钙奶,老人吸收得了吗?酸奶,老人爱喝吗?正准备离开,看到了阿胶枣,便想:“给老人买些阿胶枣吧,补血。”我希望老人们吃了我挑选的食品,身体能渐渐好起来!
3、阮斯瑶:轻轻敲了敲生锈的铁门,门“吱呀”一声开了,刚踏过门槛,眼前的青苔点点连接成片在石阶上徐徐生辉。我的心猛地一缩,在这危楼之中,老人们却在慢慢地消耗着自己夕阳的光辉。一个地方,两种意境。
4、高莹:我首先采访的是一位老爷爷。当我问他为什么不和儿女住时,他却很坦然地说习惯一个人了。其实,有哪个老人不想儿女来看看自己呢?他的坦然,狠狠地刺痛了我。他说,来到敬老院便是人生的最后一站,在这里的老人一个一个排队等待着死亡,一天一天数着倒计时。不会留恋,也不要留恋。
5、蔡澎达:我们和老人谈心,聊天。虽然只是那短暂的几分钟,却在我的人生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在交谈中,我们只有不断重复,大声地说,老人才听得懂,老人们的年龄都很大了,讲话含糊,但在这断续的言语中,无不流露着生命历程的沧桑。只有与老人多谈心,才能唤回老人们隐退的笑容。
6、孙铭盈:我将剥好的香蕉慢慢地放到一位年过八旬的老人的手中,没想到她拉了我一把。当我转过头时,只见那大拇指昂首望着我!并从嘴中发出含糊不清的:“谢谢…谢谢!”这对于我来说是至高的荣誉,也是最大的鼓励……后来我们也发觉自己做得还不够。老师告诉我们说:“有的老人连剥开包装袋的力气都不够!应该把食物喂到他们的口中!!”我告诉自己下次一定还会来的,还会来温暖老人们的心!!!
7、周思彤:不久,敬老院中来了一群大学生,听说他们是大学爱心社团的成员,经常来敬老院看望老人们。只见他们不厌其烦地陪老人聊天、帮老人按摩、扶老人走路、为老人剪指甲,有些甚至陪老人高歌。大学生们的爱心融化了我们的拘谨和尴尬,使我们也积极地加入他们的队伍当中。虽说比起他们的行为,我们的行动微不足道。但我们会向那些哥哥姐姐们学习,学会关爱老人,呵护他人。
8、黄林钰:当我们正羞涩的推让谁先表演节目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党员,唱起了《团结就是力量》,高亢的歌声显出了那激情,给了我们这些晚辈希望的鼓励。紧接着,我们也为老人们演唱了《让我们荡起双桨》,《国家》,朗诵了《夕阳红》,有的老人也很活跃,一位老奶奶一边领舞一边唱起了《小兔子乖乖》,一位老人独唱《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慷慨激昂的歌声,唱出了活力的存在,最后,在一位老爷爷点唱的《爱拼才会赢》的集体合唱中,我们结束了当天的活动。
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9、辜佳瑜:“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晚风吹来一阵阵欢乐的歌声······”唱歌的老人,用苍老却依旧浑厚的嗓音,唱出这首歌,让我感觉岁月使人历经沧桑,使我明白了许多许多。其实,老人是这个社会的弱势群体之一,他们行动不便,无法再劳动。而作为青少年的我们,更应该帮助老人,关心老人,给予老人力所能及的帮助。
第三篇:有你的冬天不冷散文
(一)
冬天,终于来了。
带着一丝寂寥的心情,悄悄地滑下山坡,漫过田野,爬上田垅和树梢,钻进了村庄,点燃了黄昏里的一个个孤独……不经意间,远山更空蒙苍白,树林也萧瑟肃穆起来,村前的小河也断成了几节,时没时显地向村外悄然而去,往日的喧哗声和顽童们的戏水声也渐行渐远,正如一些孤独的老人,渐渐地没了壮年时光的激情。
寒风中,秋伯独自站在篱笆门边,佝偻着腰,睁着空蒙灰暗的双眼,怔怔地望着村口的小路。那一声“过年时,我就会回来”犹在耳畔萦绕着……如今,也已随着呼啸的风凛冽起来,好像是那么的贴近,然而又是那么的遥远。一阵猛咳过后,秋伯转回屋里,他低沉地叹息着,仿佛是从古老的深巷里传来的梦呓,使这样的黄昏更加苍凉起来。
让人尚有一丝慰藉的,是那几许青烟,虽然它是淡淡的,如纱如梦,却也能摇曳着几分祥和与静谧,随着暮色氤氲着。
秋伯轻轻地拔了一下火,双手交叉着放在胸前,身子往火塘里压得更低了。此时,他在想,想着自己远在外地打工的独生子,想着离开自己快二十年的老伴,想着同辈人里的几个留守老人,想着一些陈年旧事……
小屋里,火塘边,一张张通红的笑脸也随着四季农事、四言八句(故事传说)一起生动了起来。热情的主人拿出自家的土豆、地瓜、葵花籽、花生等物,大伙或烤或炒,屋子里弥漫着阵阵清香,这情景,像一壶老酒醇香绵长。
秋伯想起了村西的一独家小院,那时候,也是冬季,小屋上黄叶点点,屋后光秃秃的柿树上,几颗鲜艳欲滴的柿子正在招惹着几只山雀,叫得正欢。屋里临窗小桌上,三两副碗筷一壶小酒静静地摆着,红泥小火炉烧得通红,秋伯与村里的几位老者正在把酒言欢。窗外,暮色低罩,旷野风啸,要下雪了。这情景俨然白居易《问刘十九》诗中所写的一样: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二)秋伯所在的小村共有七百多人,七个村民小组,分成三个自然寨。近几年来,年轻人都出去了,不久孩子也带走了,留在家里的,只有一些老人。老人们平时走动的少,特别是像冬日这样的黄昏,更是早早地煮了晚饭,然后把灶里剩下的火子用一块破锅片撮起来,倒进火塘里,再加上些细木碎屑盖在上面,等它慢慢地烧着。然后,一个人孤零零静悄悄的独自吃饭、烤火,咽下一个又一个干枯无味的日子。虽没了往日里的欢颜笑语,也还能以火为伴,任溅起的火星在眼前跳跃、模糊、放大……
这样的日子,他们早已慢慢地由不习惯到习惯了,虽不像往日那样谈天说地、煮酒品茶,却也清静,什么都可以想,也什么都可以不想。
秋伯又拔了一下火,抬头看看窗外,天,已快煞黑了。他窸窸窣窣从腰间的烟袋子里拿出旱烟,卷了起来。灯火明灭中,秋伯吐了口烟雾,接着又是一阵猛咳,便沉入到对往事的深深怀念之中。人们都说,上了年纪的人,最容易留连往事,回忆过去,这话一点不假。随着身体状况的变化,做什么事来都慢慢地有了力不从心的感觉,对未来的展望愈发迷茫与不堪,只有回到过去的岁月尚还存有一些勇气和力量。此时的秋伯,正是这种心态,因而脸上早已长满了沧桑。
他忽然想起了“姥爷”来,“姥爷”和秋伯属平辈人,年纪也在伯仲之间。因“姥爷”夫妻二人拼着命生育,生的都是女孩子。直到生到第七个女孩时,他老伴因难产而撒手人寰。因“姥爷”个子纤弱瘦小,生性腼腆,又生的一屋子女娃,秋伯等同龄人都笑他,说他天生的是一副“姥爷相”,再努力也是徒劳,“姥爷”就这样叫开了。
在姥爷夫妇生了第六个女孩时,秋伯神情诡异地开涮姥爷:你枪法不行,要不要我帮忙,保准一枪一个崽,中不?正在气头上的姥爷忽然一改往日憨厚老实的模样,和秋伯大打出手。从此,两人埋下了怨根,再也不相往来。
常言道:冤家路窄。有一年六月,天大旱,姥爷和秋伯因争田水又再次大打起来,先前那次秋伯自觉理亏,出手尚留三分情。本就身强力壮的秋伯这次就不留情了,他心想,你就七女娃,一起上也不怕你。三拳两脚之后,姥爷没了还手之力,被打得头破血流,回去后半个月下不了床……
(三)天已完全黑下来了,门外寒风呼呼,一阵紧似一阵,树桠带出凄厉的尖啸,早已淹没了寨子里那一声声孱弱的咳嗽。秋伯的心紧缩起来,就像快让这寒风风干了的一样:瞅这风,不会要发生什么邪门事儿吧。
秋伯缓缓地站起身来,捂紧棉袄,伸手取下挂在中柱上的马灯,拨亮了灯芯,屋内顿感又温暖了许多。灯光像魔术师,使秋伯的身影变得忽长忽短、忽近忽远,那些影子在屋子里每个角落晃悠着,摇曳着寒冷的冬夜里的岑寂。他来到了床边,费力地翻弄着床头的稻草,拔了一层又一层,最后从最底层取出一个薄膜袋子来。打开袋子,秋伯深深地吸着从里面散发出的旱烟味,布满岁月沟壑的脸露出一丝微笑。
秋伯从袋子里取出一把最大的烟叶,掖在怀里。又来到火塘边,慢腾腾地弯下腰来,小心地把火拨拢、盖上火灰,然后起身,提着马灯准备出门。
就在秋伯拔开门栓打开门时,忽然愣在那儿。随着一股冷风灌入,门处,一个老人正提着个马灯站在那里。
秋伯一惊:“我正要来看你,你却来看我了,那么冷的天,还不快进屋里头来。”来人正是姥爷。
“我只是来看看你,看看你还冒气没?这妖风邪冬的天,真是愁煞人了。”姥爷低着头憨憨地说道,并小心翼翼地揣着什么东西。
“走,屋里坐。”秋伯把满心喜悦挂于脸颊上,顺势拉着姥爷的手。
姥爷走进屋,秋伯马上掩上了门,栓好。接着来到火塘边,请姥爷坐下,一边拔开火灰,加起柴来。
“别加了,省着点,看这天气,今年还不晓得怎么过呢,这个冬天呵真够冷的。”姥爷坐了下来,接着从怀里摸出一个黄纸包,递到秋伯面前:“这红糖是我家老七前两天带来的,你那么咳,熬点开水来喝,会好些。”秋伯没有接糖,他默默地看着姥爷,下额突然颤动起来,一行老泪扑簌簌地和着鼻涕流了下来,然后从怀里拿出一大把烟叶来,颤巍巍地递与姥爷。
姥爷激动地站了起来,紧紧地握住了秋伯的手。在这个寒冷的冬夜里,两双曾经一起劳动过、打架过的粗糙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有了你,这个冬天就不会冷!
一阵开怀的大笑,淹没了屋外寒风的呼啸声。
(四)一个冬阳暖暖的午后,在秋伯家的院坝里,村子里留守的老人们欢聚在一起,红泥小火炉烧得正旺,茶几上飘来阵阵清香。二胡曲中,竹笛声里,唱响了留守老人友爱互助的旋律——
我们都是留守老人,虽然孤独却不寂寞。
在这留守的日子里,我们彼此相惜相依。
让爱温暖着你我,有你的冬天就不会冷……
第四篇:国旗下讲话 做一个有爱的人
国旗下讲话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我是来自小学部五年级二班的梅紫怡。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做一个有爱心的人”。爱心是什么?相信很多人都悄悄的问过这个问题。他可能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却可以温暖我们的内心。其实,简单的说,爱心就是互相帮助。比如在我们的校园里:
有小弟弟小妹妹跌倒了,会有人立刻扶起他; 有垃圾的地面,会有人弯腰捡起来; 有人生病了,会有人陪他去医务室; 有作业不会的,会有人耐心给他讲解;
有人需要帮助了,会有一群人乐于献出他们的爱心。可是我们的生活中也经常会看见这样的现象。因为爸爸妈妈不肯买玩具,有的人就又哭又闹,甚至还对父母发脾气;有的孩子长的高高大大,可是还让爷爷奶奶背书包,有的孩子对父母一点礼貌都没有。招之则来,挥之则去。
在我认为,所有的问题归结成了一点,那就是要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做一个有爱心的人,就要学会爱自己的父母,哪怕他不停在你身边唠叨,因为他才是你这个世界上最亲的人。做一个有爱心的人,就要学会爱自己的老师,哪怕他曾经对你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因为他在你的成长道路上给你无私的帮助。
做一个有爱心的人就要学会善待自己同学,哪怕是你们刚才还在争吵闹矛盾,因为同学就是你学习道路中的同伴。做一个有爱心的人就要学会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树,因为有了他们的存在,我们的生活才会变的充满色彩。爱心是风,卷来了浓密的云;爱心是云,化作及时的雨;爱心是雨,滋润了久旱的树;爱心是树,撑起了一片绿荫。让我们做一个有爱心的人吧!
第五篇:因为有爱作文
因为有爱作文
南京师大附中江宁分校 朱敬宇
请以“因为有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将题目抄写在作文格的第一行。②贴近生活、关注体验、言之有物。③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
题解
这是一道全命题作文题。
“爱”的主题深刻而且贴近我们的生活:生活中我们每时每刻都感受着来自他人的关怀和帮助,也许是一个鼓励的眼神;也许是一次温暖的邂逅;也许是一次难忘的批评,那些人、那些事曾温暖着我们,让我们嗅到阳光的味道,获得成长的力量。我们也曾心存感激,无悔付出。我们收获了阳光的温暖,也为别人撑起一片晴空。因为有爱,无论坦途或坎坷,无论快乐或忧伤,无论成功或失败,都有一个温暖的故事。
“爱”的内容丰富,范围宽广:可以是人与人之间的“爱”,如父子、母女之爱,师生之爱,同学之爱,朋友之爱。也可以是对他人的关爱,如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对陌生人以及一切需要帮助的人施与爱心,还可以是人对“物”的爱,如对宠物、对植物的喜爱,对书籍或其他物品的喜爱等。还可以是爱家、爱故乡、爱学校、爱祖国等。
选材立意角度灵活:你是参与者,可以写自己的切身体会,可以展现感恩之情,可以抒写爱的体验。你是观察者,身边的人、事、物,给予、付出、奋斗、挫折、成功、失败„„别人的温暖故事,都可以付诸笔端,展示你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发现。
因为有爱
南京师大附中江宁分校初二 陈宁雨
指导教师 朱敬宇
小时候,一直坚信自己是南方人,土生土长的南方人。渐渐长大,却对老家陕西有了越来越深的依恋。
每年放假,总是往返在这两点一线间,到底哪里是家呢?我不知道。我爱南方的细腻,也爱北方的豪放,因为有爱,注定一生迁徙!
从出生至今的十四年中,我有十一年是在南京度过的,我曾将南京当成唯一的家。爱这里湿润的环境,爱这里郁郁葱葱的美,爱这里温柔的轻风和绵绵细雨„„这里是我长大的地方,这里是我深爱的故乡!
可每到过年,我们会举家奔赴陕西,父母总是带着大包小包,以及归心似箭的迫切心情。那时候我倒没有迫切的感觉,我甚至是被逼着走的,我讨厌那里干燥的气候,一到那里,鼻血总是止不住地流,并伴随着我大声哭喊:“我要回家,这里不好!”这时老爸总是生气地说:“这儿才是你家,你的根在这儿„„”我更讨厌那里寒冷的冬日,我不愿出门,天天闷在房间里,盼着赶快回去。
不知从哪天起,我习惯了北方的寒冷干燥。骨子里的北方人的豪情被激发出来了,更喜欢冬日及冬日的夜。被泛着黄色灯光的路灯包裹的白雪竟让我感觉温暖。也许,爱上了这里,我的故乡!
现在,我已分不清更爱哪里,哪里才是我的家!不论是迎着寒风去西安的家,还是踏着早春的雪赶回南京的家,我都迫不及待。不论是在南京还是去西安,我一进门总会松一口气:“太好了,终于到家了!”
流浪汉对行人大喊:“你们爱你们的家,所以你们住在家里。我爱这个世界,所以我睡在这个世界的每个角落!”
因为有爱,注定了一生迁徙!我们的祖先因爱而东奔西走,故乡便是祖先流浪的最后一站,我们也注定为爱辗转奔波。或许会走得很远,或许会离开很久!但,因为有爱,哪里不能是家呢?
离家的人都是流浪者,那就愿每个流浪者都不孤单,愿每个流浪的孩子心中都有自己坚守的那份爱,伴着灯火长相依!
佳作点评
不必说老练典雅的文笔,也不必说文中情感认识的转变既有波澜又不失自然,更不必说将南京与西安进行对比以突出主题的角度是那么巧妙,单是文中表达的有爱哪里都是家的情感体验就能触动人的心灵,让不少漂泊在外的游子喟然释怀,尤其是文章最后一段,那深沉的情怀和期待不得不让人惊叹:这竟然是一个初二孩子的习作!
(唐德雪)
因为有爱
南京师大附中江宁分校初二 薛清雅
指导教师 朱敬宇
病房中,厚厚的窗帘将外面的阳光全部遮挡住,病房中一片昏暗。
一位头发花白稀疏的老奶奶平躺在病床上,面色苍白。一旁的呼吸机,一条直线赫然出现在显示屏上,残忍地折磨着病人家属的心,压抑着人们的呼吸,令人窒息的气氛在房间里蔓延。
渐渐地,哭声四起,沉痛悼念着他们亲人的离去。唯独坐在床头的那位老爷爷安静地靠在那儿,摸摸老伴儿的手,又理理她的头发。看着她的目光,带着一丝宠溺的微笑。嘴中好像还呢喃着什么,原来是在呼唤老伴儿的名字。
良久,他站起身,向家属好友们走去,有人拍、了拍他的肩,安慰他,他轻轻摇了摇头,微微笑着:“没事儿,人嘛,难免的„„”然后一步一步地,向门外走去。
我知道他们的故事,老奶奶与老爷爷在一起很多年了,除了睡觉,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和老伴儿吵架拌嘴了,什么事都能吵,但从来不会吵得很激烈,因为老爷爷总是让着她,别人笑他:“怕老婆。”他只是笑着说:“吵也没有意义。”
我知道,老爷爷很爱老奶奶,可是老奶奶爱他吗?这个问题困扰了我许久,直到老奶奶去世前的那一夜„„
老奶奶用极其微弱、低得近乎听不到的声音呼唤着:“那个人„„那个人呢„„”她的子女立刻将“那个人”——老爷爷叫了过来。老爷爷握住她的手,轻声说:“我在这儿„„”于是,老奶奶那因疼痛而颤抖的身体安静下来。因为她知道他在,老爷爷握着老奶奶的手握了一夜。
就连死,她也只愿在只有他在的时候走。那时候,家属都下去吃饭了,当他们接到老爷爷的电话冲进病房时,呼吸机里已呈直线。
我的一切都只给你,只有你„„
不知何时,老爷爷来到了窗前,拉开了窗帘,阳光顿时照亮了整个病房,老奶奶的脸上染上了一层淡淡的光晕。老奶奶的嘴角似乎还浮着一抹微笑。
因为有爱,即使血液不再流动也能感受到阳光的温暖。
佳作点评
因为有爱,执子之手到生命的尽头。
清雅是个很会讲故事的孩子,能娴熟地运用环境描写烘托气氛,为人物活动设定温馨的场景。文中细节描写生动细腻,很好地突出了老人的特点。小作者虽是作为爱的观察者,没有亲身体验,但因为有生活的真实,读来也真切感人。两位老人用一辈子的光阴丈量出的爱,无须绚丽自深沉。